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产品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25 11:26:44

序论:在您撰写农产品培训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产品培训

第1篇

此次培训,旨在以气候和气候变化为主线,对农产品期货的作物生长特点、灾害性天气、实际操作理念等方面进行全面、科普、实用的培训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华风集团总经理)石曙卫出席了会议并致开幕辞,他详细介绍了中国气象局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和为农气象服务的成果和水平,并提出,开拓为期货市场的专项气象服务市场,是气象服务部门的责任和使命,天际公司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开拓者

华风集团天际公司自2006年起就致力于农业气象领域的公众气象服务工作,在拓展了包括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产区专业服务、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等多品种之后,今年5月8日,在和讯期货频道和新浪期货同时上线了《期市气象站》栏目,开始了对期货气象的专项服务的探索。

本次培训邀请了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知名期货公司等相关单位的七位顶级,他们将全面细致、深入浅出的讲述气候变化、遥感估产、糖类、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的气象影响分析、灾害天气对农业的影响等内容,是一场期货市场的气象气候饕餮盛宴。

面寻找机会。

第2篇

2012年启动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储藏、保鲜、制干等设施,通过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设施,大幅度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实现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的目标。2012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12个省区的1.8万农户和1000多个合作社建设贮藏窖、冷藏库和烘干房,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50万吨、果蔬冷藏能力30万吨、果蔬制干能力30万吨,实现了项目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

为了加强2013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组织实施工作,使项目涉及省区及所属县市统一思想认识、准确理解政策、掌握实施要领、明确程序要求,4月1日~8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北京组织举办两期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培训班,来自河北、内蒙古、辽宁等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所属的188个县市(团场)农产品加工主管部门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的42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张天佐局长,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同志参会并亲自为学员授课。

通过培训学习,学员们对政策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领会了项目实施要点,明确了在开展工作中的各个注意事项,了解了参与项目第一年实施的省县的先进做法,特别是在项目实施细节管理方面很有收获。专家从专业的角度讲解了设施的使用规程及注意事项,学员对产地初加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张天佐局长要求,各地要抓紧时间开展项目实施各项工作。一是抓紧开展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广泛宣传,让农民了解这个项目,在减损、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二是认真组织实施。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快设施建设进度,做到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遵循突出重点、以农民为主、阳光操作、集中连片建设、建管用并举的原则,严格按照指导意见组织项目实施。三是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程序,切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农业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强化检查指导,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四是务求取得实效。要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设施建设,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设施,使设施真正发挥效果,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第3篇

 我镇根据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及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对全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人员开展集中教育培训的通知》(川农业函[20xx]406号)文件等精神,镇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以确保农产品安全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现将我镇20xx年农产品安全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接到上级文件后,镇党委、政府及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镇农产品安全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抓好。把培训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内容,动员所有人员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农产品安全工作综合素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能够坚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工作事务多么繁忙,总是带头学习、带头发言、带头辅导,充分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并经常同班子成员一道研究课题、理顺工作思路、探寻学习方法,联系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学习内容,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尤其是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单位、农产品生产、营销人员等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重点。

    二、组织严密,计划科学   

    为使今年培训工作做好、做细、做严、做出成绩,进一步加强高坪镇农产品安全工作监管力度,加大农产品安全工作宣传、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适应广汉市农产品安全工作的需要,提高镇、村两级干部及相关人员对农产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农产品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培训目的、要求及实施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并按照“严密组织、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提高认识,仔细分工、充分准备,结合实际、讲究实效”的工作思路,培训手段以集中授课与观看专题片相结合等,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动员充分,授课仔细

    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我镇召开了全员农产品安全培训动员大会,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所有人员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安排好具体培训时间和人员。并将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成绩列入年度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使大家能经常想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在组织参训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制度的同时,镇领导着眼于实际,邀请卫生、工商、畜牧农业等相关部门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业务精干的授课队伍为参训人员进行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在培训前各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做到了给别人讲的自己得先懂、先会、先精,确保了年度培训的效果。通过培训,参训人员的农产品安全知识得到了切实提高,为我镇开展好农产品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方式多样,注重实效

    各单位在农产品安全培训注重抓好“三个结合”:一是抓好培训工作与农产品安全宣传工作相结合,在培训时开展宣传,在宣传中精选培训要点;二是抓好业务知识学习与农产品安全知识学习相结合;三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食品安全工作相结合,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

第4篇

镇领导高度重视,镇根据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及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对全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人员开展集中教育培训的通知》川农业函[]406号)文件等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以确保农产品安全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现将我镇年农产品安全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加强领导

一、提高认识。

镇党委、政府及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接到上级文件后。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镇农产品安全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抓好。把培训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内容,动员所有人员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农产品安全工作综合素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能够坚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工作事务多么繁忙,总是带头学习、带头发言、带头辅导,充分发挥带动和引导作用,并经常同班子成员一道研究课题、理顺工作思路、探寻学习方法,联系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学习内容,妥善处理好工学矛盾。尤其是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单位、农产品生产、营销人员等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作为重点。

计划科学

二、组织严密。

进一步加强高坪镇农产品安全工作监管力度,为使今年培训工作做好、做细、做严、做出成绩。加大农产品安全工作宣传、普及农产品安全知识,营造公众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适应广汉市农产品安全工作的需要,提高镇、村两级干部及相关人员对农产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提高农产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农产品安全宣传、培训计划,培训目的要求及实施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并按照“严密组织、加强领导,大力宣传、提高认识,仔细分工、充分准备,结合实际、讲究实效”工作思路,培训手段以集中授课与观看专题片相结合等,保证了农产品安全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

授课仔细

三、动员充分。

镇召开了全员农产品安全培训动员大会,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强调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所有人员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安排好具体培训时间和人员。并将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成绩列入年度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使大家能经常想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组织参训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制度的同时,镇领导着眼于实际,邀请卫生、工商、畜牧农业等相关部门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人员,组成业务精干的授课队伍为参训人员进行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前各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做到给别人讲的自己得先懂、先会、先精,确保了年度培训的效果。通过培训,参训人员的农产品安全知识得到切实提高,为我镇开展好农产品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注重实效

四、方式多样。

第5篇

关键词:宣传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019-1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它不仅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以及高度农药,这些名词被大家所熟知,并一再的敲打着人们的神经。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而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宣传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全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上升提供保障。

1 有利于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

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说要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按标准组织生产。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的规则活动。我国现阶段已经制(修)定了相当数量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以咸阳为例,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组织专人广泛收集、整理国内外农产品生产标准60项,累计达810项,初步建立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大标准化体系,累计修订葡萄、苹果、油桃、黄瓜、番茄、梨、生猪、鸡蛋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达73项,如此全面的标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和实施,而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认知程度决定农业标准化推广和实施的程度和速度,这就需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引导力度,只有宣传培训做到位,农产品生产者的标准化意识和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度才会提高,农业标准化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推广和实施的阻力才会急剧减小。

2 有利于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

我国的农业投入品分为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国家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和国家允许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三种,政府部门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引导教育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按照农业标准化进行生产操作;规范国家限制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渠道和使用途径;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而政府的监管需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的配合,只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的意识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要提高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的意识,相关部门对其不断的进行普法宣传、技术培训是关键。宣传培训是否到位,决定着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是否对国家禁止使用、限制使用和允许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有深刻的认识,是否对农业投入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是否深刻了解自身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链条中职责和义务。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的认识越深刻,越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监管,越有利于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

3 有利于规范农产品市场

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现状是农产品销售者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所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把关不严,甚至在运输途中乱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另外,消费者的质量安全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在购买农产品时不在意农产品的销售者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证件是否齐全等,甚至贪图便宜,这就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带来了多条销售渠道和广阔的销售市场,进一步纵容了销售者和生产者不按相关标准生产、经营,贪图效益的行为。而宣传培训工作是教育引导农产品销售者了解自身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链条中职责和义务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能自觉履行职责,对所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严格把关,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监管,加快我国农产品市场走向正规化的步伐。

4 有利于发动广大消费者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来

对消费者的宣传培训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防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而可以通过引导消费者自觉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又能通过消费者的要求,带动农产品经营者,进而促进生产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经营,以此来弥补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方面的不足。因此,各级农业部门和媒体在着重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宣传培训的同时,应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培训力度,使消费者明确在购买农产品时需要查看和保留哪些票据和证件,进而促使销售者向生产者索取相应的票据和证件,最终促使生产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和销售,这样消费者就会成为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监督员,自觉的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创建了一条从餐桌到产地的反向管理途径。

第6篇

【关键词】农产品经纪人 培训 问题 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97-02

农产品经纪人是指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经营信息传递、农业销售服务等中介活动人员。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各级政府、各界人士深入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即解决好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那么,谁能搭起农业生产和市场要求之间这座桥梁,帮助农民将大批农产品销售出去呢?实践表明,培育和发展农村农产品经纪人,便是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1]我校从2011年开始与自治区扶贫办培训中心合作承办了四期全区贫困村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四期培训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发现的问题

1.目前在我校接受培训的农产品经纪人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综合素质不高。由于大部分农村经纪人文化程度低,知识面不宽,缺乏准确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往往导致所掌握的信息与市场脱节,在引导农民种养过程中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给自身及广大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的农产品经纪人由于对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条文理解不透,因而经常会出现在起草合同时用词不当或条款不清,最终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纠纷。更有少数农产品经纪人无视商业信用和职业道德,在经营过程中不择手段地压级压价、欺行霸市,影响了自身形象。[1]

其次,是农产品经纪人品牌意识不强。大多数农产品经纪人没有意识到品牌给农产品带来的丰厚附加值,农产品经纪人营销组织散、手段少。社会合作和分工机制得不到充分利用。销售的农产品大多属于原始产品,无包装,有的有包装但粗糙、档次不高,单一,农产品卖价不高。

再次,是市场准入制度不规范。由于农产品经纪人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市场准入较为混乱,持证上岗的少,无照经营较多,在农村多数农产品经纪人没有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证书,直接进入市场经营,同行之间为争夺市场相互排挤,搞无为的竞争,甚至相互抬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2.培训班授课时间短,教学设备单一。

据培训课程安排表统计,农产品经纪人学员从到校及返程共6天时间,其中报到1天,返程1天,实地考察及考试1天,实际培训时间3天。三天学习时间里学习《农产品经纪人基础知识》、《农产品品级鉴别知识与技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农产品营销成本核算与结算》等五门课程。授课时间短,平均半天要讲授完一门课程,授课教师讲授的时间明显不够。教学设备单一,主要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农产品检测实验教学设备少。

3.开设的培训课程不完善

据调查统计,在我校培训的362名农产品经纪人学员主要经营的范围有:种植业133人、畜牧业65人、水产养殖业20人、林果业31人、农副产品加工业13人、农产品购销51人、其他行业30人。其中有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购销共313名学员与销售和创建产品品牌有关联。164名学员希望今后接受农产品市场营销培训,167名学员希望今后接受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培训。而培训只开设《农产品经纪人基础知识》、《农产品品级鉴别知识与技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农产品营销成本核算与结算》等五门课程。

二、促进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的探索

农业生产对农产品经纪人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农产品经纪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会更大。他们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如何完善培训课程、培训好农产品经纪人是我们培训部门要思考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继续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的综合素质。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经纪人的培养工作,把培养农村经纪人的工作纳入农民培训的重要日程,要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筹集足够的培训经费。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农产品经纪人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农产品经纪人整体素质,使农产品经纪人做到守法经营的同时,提高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应用现代电脑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将从事多年农产品贩运第一线的买卖人,有一定文化基础,有经营头脑,思想品德素质好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组织起来,参加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学习,并邀请农业研究所专家、高等院校教授和农业、商业相关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基层授课。[1]

2.延长培训班授课天数,增加实验课程,购买农药残留检测教学设备。

广西地处亚热带,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的优质农产品,糖料蔗、木薯、桑蚕、优质稻、香蕉、柑桔、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排全国前列,是我国农产品最重要的产地之一。现代农业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使人类的食品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甚至危及子孙后代。以蔬菜农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其对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产品增值、市场流通、农业发展、减少农产品经纪人的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如2011年年初百色市靖西县的农产品经纪人在靖西县收购了一批蔬菜运到南宁市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被市场检测中心检测到农药残留检超标,这批蔬菜不能进入市场被销毁,使该农产品经纪人损失很大。购买农药检测教学设备有针对性的教会学员更简单快速科学的区分农产品等级。延长培训班授课天数,使农产品经纪人学员能有充裕的时间消化培训学习的内容,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让学员切身体会参加培训班的重要性。

3.丰富培训课程,增加《市场营销》、《企业品牌形象》课程。

市场营销就是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手中移交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过程,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营销活动,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品牌形象主要是通过产品形象表现出来的。产品形象包括产品质量、性能、造型、价格、品种、规格、款式、花色、档次、包装设计以及服务水平、产品创新能力等。一个产品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品牌形象的好坏。一个好的产品可以使广大消费者纷纷选购,一个差的产品只能使消费者望而生厌。品牌只有通过向社会提供质量上乘、性能优良、造型美观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开设这两门课程,将大大提高农村农产品经纪人竞争力。通过培育一批品牌农村农产品经纪人,增强农产品经纪人品牌意识,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培育出一批优、新农副产品品牌和农副产品经纪组织品牌,进而整体提高广西农副产品及农产品经纪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农产品经纪人;背景;培训;模式: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般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如何有效衔接的问题。那么,谁能解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谁能在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出去?各地的实践表明,农产品经纪人一手牵着农民生产,一手牵着市场需求,他们是农民和市场的桥梁。因此,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经纪人,是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本课题组,同时,自2006年始,即与绍兴市农产品经纪人鉴定中心一起承担了省内部分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鉴定工作。3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先后在绍兴县、上虞市、嵊州市、诸几市、新昌县和越城区多个镇、村完成了23期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培训学员累计达2000余人。实践证明,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培训模式在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经营理念、植入农民市场意识等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但如何让现有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真正成为农产品流通中的一支生力军,帮助农民缓解农产品销售难的矛盾,则需要继续思考和研究。为此,本课题组于2008.5~2009.5期间,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调查手段,抽样调查了浙江省所辖宁波、绍兴、杭州、衢州等地区的部分农产品经纪人,对他们的经营现状和需求特征进行了广泛的信息收集,部分重点对象还进行了跟踪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表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650份,调查涉及农产品经纪人的基本情况、经济活动以及对培训课程的感受和评价等10项指标,调查信息的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为更加精确地把握农产品经纪人需求及影响培训的因素等提供了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经纪人素质和深化培训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深化农产品经纪人培训模式,探索如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农产品市场营销能手,为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聚集大批实用创新型的中介组织和现代商人。

二、农产品经纪人现状调查

(一)经纪人队伍结构老化,呈“青黄不接”之势

从表1的调查结果分析,在务农人口中,中老年人留守现象比较突出,35岁以下的经纪人明显偏少,仅占被调查人口的不到20%,说明浙江省农业弱质、农民弱势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由于农产品具有分量重、保鲜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等特点,所以,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体力作保证。而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愿务农,必将导致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及流通后继乏人,进而,为新农村建设埋下隐患。

(二)经纪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偏低

表2数据分析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经纪人占样本总体的65.5%,其中,小学及以下的人数又占了样本总体的22.1%,说明浙江省经纪人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多数经纪入信息采集手段落后,利用媒体或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意识比较淡薄,相互之间缺乏信息联系和交流,自律管理及权益的自我保护机制十分缺乏。

同时,大专以上学历的经纪人仅占10.5%,学历较高的农民不屑于从事农产品流通业务,或者对农产品流通职业不够重视,说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尚需加强宣传力度,经纪人的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以个体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

表3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经纪人的年营业额集中在15万元以下,这其中,又以5万元以下的占大部分,50万元以上的经纪人廖若辰星。从组织形式上看,个体经营占了很大比重,合伙型、公司型等经纪人实体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组织化程度偏低,导致经纪人经营规模较小,经营信誉、经营资质、抗风险能力都比较低。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少经纪人(他们同时又是地地道道的农户)尽管已成为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但由于合作社本身仅仅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社员销售农产品的渠道、方式及价格均可以自行选择和决定,又由于许多合作社没有统一的农产品销售章程,所以,大多数农户还是选择自产自销这种传统的产品流转方式。据调查,目前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将农产品卖给个体商贩,只有2.7%的农户采用订单销售,另一方面,由于浙江农民人均农业资源少且分散,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农产品流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覆盖率低。而主体过于分散,又导致大市场与小生产的矛盾突出。“千家万户小生产”无法适应“千变万化大市场”,单个农民就好比飘浮在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弱小无助,无法掌握市场动态,很难获取增值利润。典型的小规模农产品经营格局,难以产生支撑新农村的经纪人群体,这与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标准化、市场

国际经验表明,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合法权益,使职业农户在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更有发言权,更有机会参与利润平均化。

(四)明显的经营区域局限,市场辐射力较弱

统计表明,61.5%的经纪人将农产品选择在当地销售,这种“门前销售”又分为3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当地农产品专业市场销售,此类为“等客上门”式销售(如嵊州的水果交易市场);第二种是在种养基地,结合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销售,此类为“借船出海”式销售(如上虞的龙浦葡萄专业合作社);第三种则是由农户挑起“货郎担”进行摊贩式、近距离流动销售。除第二种销售模式外,其他两种模式,对经营户来说,可获取的利润通常是极低的。

经纪人选择就近销售农产品,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茶叶、葡萄、西瓜、杨梅、茭白、桃子、鲜菜等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强、易腐烂、运输要求高等特点,不宜远距离贩运;农户分散经营,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从产品销售单位成本的角度思考,无法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浙江的不少农产品多为与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相结合的“角色产品”,游客在玩乐中采摘、在休闲中消费,使农产品处于“僧多粥少”、供不应求之态,农民便无卖难之虞。这自然使得经纪人开拓省外市场和国外市场既无动力,也无压力了。

(五)“获取信息难,寻找客户难”是经纪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表5显示,66%的经纪人认为,获取

信息、寻找客户、灵活的推销技巧是开展经纪活动时所面临的最困难环节,说明在今后的培训中要加强市场营销和谈判技巧方面的训练;同时,近16%的经纪人认为农产品储存技术落后是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经纪人培训需要农技专业人员的加盟;此外,剩下18%的经纪人需要在合同的兑现及农产品加工方面获取更多的知识,说明这些模块需要在今后的培训内容中予以进一步充实。

(六)培训效果初现,培训模式需要深化

表6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培训对象普遍认为,经纪人培训对自己帮助很大。在与经纪人座谈中,学员纷纷表示,参加培训后,他们的市场意识逐步建立,产品标准思路逐渐清晰,营销技巧开始关注,产品销售增效显现。据嵊州市供销社主任介绍,该市前4期经纪人培训后,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0%。

在实地走访时,通过对种植(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社长和社员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学历层次比较低的经纪人,其当务之急是需要接受种植、养殖技术方面的现场指导和培训。而大专及本科学历等层次较高的经纪人则希望在理念和体系方面得到更加系统的培训;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不少经纪人提出,时间太短、内容太多,容易陷入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窘境。

综上所述,经过第一阶段的普及性培训,一些初步掌握了经纪人基础知识的农民大部分活跃在了农业第一线,他们已经成为农产品流通活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经纪人本身在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相关对策,创新和深化培训模式,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经纪人素质。

三、提升农产品经纪人素质、深化培训模式的对策措施

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经纪人素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培训模式深化上做文章。培训模式应围绕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品牌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突出培训范围的广泛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培训程序的规范性,坚持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需求相吻合、与培训对象的层次相一致。创新培训模式、拓展培训领域、延伸培训链条,综合运用集中辅导、典型示范、“菜单”选学、以农教农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体对策如下:

(一)分层分阶段式培训

根据经纪人文化层次的差异,开展分层、分级、分阶段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既可以消除部分学员“吃不饱”的饥饿感,也可以化解部分学员“吃不了”的消化不良症,真正实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设门槛的经纪人普及性培训。参加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只要他们有学习的意愿,都可以进入培训班听课学习。培训内容可以在兼顾市场营销知识启蒙与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设备的介绍引进的同时,侧重于介绍让农民可以直接应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产品质量标准等,通过普及现代农业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例如,新品种及种子的处理技术、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节水技术等。培训形式可以是现场示范、实地操练,也可以是视频演播,分段讲解。总之,尽可能使培训效果立竿见影。第二阶段为经纪人的素质提升培训,参加培训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文化层次较高的农民,以及经过第一阶段培训后考核成绩较好的农民。培训内容则是将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的系统培育与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介绍相结合。又以营销和管理理念的系统培育为主。重点开设市场拓展和产品销售知识及实务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市场调研方法、市场营销策略、商务谈判技巧、营销渠道管理等),同时插入农业高新技术课程(如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技术、精深加工技术、工程与智能化装备技术等)。培训形式既可以是请专家、学者集中讲授,也可以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远程答疑,还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座谈交流,如在本地合作社中选取成功经纪人宣讲经营心得,集思广益;加强区域合作社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营成果;组团进行跨国交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合作社的农产品经营管理经验,等等。

通过这种分层分阶段式的培训,可以使受训学员真正系统地、卓有成效地掌握农产品经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高超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宽视野、高素质的农产品经纪人。

(二)划圈分类式培训

资料显示,浙江既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稀缺大省,同时,又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其出产的茶叶、柑橘、蚕丝、水产品、竹制品、苗木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如浙江茶叶的主产地集中在绍兴、杭州和嘉兴一带,浙江蚕丝的生产基地在湖州,衢州已成为浙江柑桔的规模化种植基地,嵊州及安吉的竹制品已闻名中外……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像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如萧山萝卜干、富阳芦笋、临海西兰花、常山胡柚、上虞葡萄、余姚杨梅,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在本次调研中浙江的农业经济不仅具有明显的品类区域性,而且具有鲜明的高效生态农业特征。单以绍兴市为例,目前,该地区已呈现设施农业、集约生态养殖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绿化园艺业、有机农业、生态林业、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等8种值得推广的生态类型。如诸暨市马村畈现代农业园区,绍兴县绿神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绍兴县稻鸭共育模式,上虞市虞南山区的板栗林套种高杆型名茶高效农业发展模式,诸暨花果山庄休闲观光园,绍兴兰渚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县大地园艺有限公司。绍兴县王坛镇南岸村的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上虞市海涂防护林建设,上虞松厦镇祝温村村庄平原绿化和曹娥江景观带等均已成为自成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经济。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各不相同,致使农产品种类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生态产业具有不同的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特点及市场特点,这就要求经纪人培训不能采用“大一统”的培训模式,而必须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培训要变过去的“一灶制”为今后多模块并存的“多灶制”。变过去教学内容的“给什么,吃什么”为“点什么,吃什么”。即要根据不同的农业生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按照产业特点,巧设课程菜单,实施解剖麻雀式的、划圈分类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三)案例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培训

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法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不足和弊端。因为这种培训方法,过于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概念原理的逻辑性。加上在培训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单一落后,不仅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缺少灵动性。同时,也容易让学员陷入学习思考的惰性陷阱。

对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不需要那种

学究式的教育,要针对受训对象文化层次及需求特征的差异,将一些概念的辨析和原理的剖析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和故事穿引起来,采用师生互动式的交流,进行深入浅出的讨论。这种案例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培训模式,可以让受训学员将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培训可通过提供活生生的素材(如引人大量的“营销案例”、“商务谈判案例”、“信息收集案例”、“合同签订案例”、“核算案例”以及“经营决策案例”等),将抽象的理论活化为具象的实践。将枯燥的概念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而且还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促使学员主动地、持续地学习。

在遴选案例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案例要有真实性。所选案例必须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事例,切忌哗众取宠虚构案例。二是案例要有针对性。培训师应结合教学对象和培训要求选用案例,有的放矢,远离对牛弹琴式的案例。三是案例要有启迪性。人选案例应该能够启迪农产品经纪人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帮助其理性地分析问题,引导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式教学还要特别注意培训师对案例的点评和升华。同一案例,由于学员能力、经历和水平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案也会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悖。实际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多半不只有一种精确的答案,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结论。因此,培训师在进行案例点评时要结合学员的实际,注意激发学员去联想、去探索、去创新。不要把结论束缚在某一方案的窄巷里。总之,通过这种案例式培训和体验式学习,要引导学员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使点评升华,使培训效率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真正掌握经纪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四)借专业合作社平台,释放经纪人培训优势

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中国农村,将是合作经济组织大放异彩的世纪。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揭示了这一动向,到2008年6月底,全国依法新登记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8072家,入社成员达771850人。浙江省1/3以上的农民参加了专业合作社或受专业合作社的带动。2007年10月,浙江省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亮相国际农交会,首次在国际农交会上摆开合作社的“丰收盛宴”。2006年,浙江省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额248亿元,经营盈余12亿元,社员通过返利获得的收入户均达2463元。事实证明,浙江已成为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水平、社员收入较高的省份之一。而在农产品大市场中披荆斩棘的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们,正是那些善于捕捉市场行情、长于市场运作的经纪人。

经验告诉我们,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对合作社管理者及其成员进行组织培训和能力培养的最优组织,也是进一步提升经纪人综合素质的最佳平台。农产品流通上连生产、下接终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讲,高素质的农产品经纪人,不仅应该是产品流通方面的专家,还应该是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行家里手。所以,在农资采购、新品种引进、种植养殖技术更新等生产环节中,需要得到农技专家的指导;在农产品流通环节,需要营销专家、品牌专家等给予市场拓展、渠道创新等方面的专业性指导。以专业合作社名义对外聘请专家组织培训。在合作社内部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经纪人业务交流活动,将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加工销售、资金融通等服务功能集于一体。借此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的合作意识和协同经营能力,释放经纪人培训优势;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经纪人的影响力,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农村知识分子充实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争取农产品经纪活动得到地方政府的更大支持。

(五)规范考核,严格鉴证,实现面的扩张与质的提升

规范考核制度,严把鉴定质量关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经纪人素质的又一关键措施。我们认为,由于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在培训的初级阶段,应尽可能鼓励农民主动报名参加,让更多的农民通过培训,学习科学技术,树立市场意识,了解营销技巧。为增强学员的学习信心,考核可以相对宽松些。对凡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在完成了相关模块的学习任务之后,颁发农产品经纪人结业证书,并鼓励其进入高一等级的培训和学习。在培训的中、高级阶段,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考核细则,要设定明确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要求,考核方案的设计既要有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课堂参与讨论的情况等),又要有综合成绩(包括独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测试考核)。考核程序要规范严格,考评尺度标准要高,内容要实,使考核真正达到鉴定标准,真实体现经纪人的经纪能力和经营水平。由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证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含金量。但是,如果考核过程不严格,考核制度不科学,那么,不仅证书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此外,为使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在面的扩张与质的提升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由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牵头,制定《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根据《标准》编写《农产品经纪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修订现有的《农产品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将目前五花八门的《培训教材》按农产品类别规范为统一的《培训教材》初级、中级、高级系列,以便于培训考核鉴定。

同时,《职业标准》应体现农产品经纪人不同等级的职业要求和鉴定标准,《考试指南》应涵盖不同等级的考试目的、鉴定点、考试内容与测试题、考试样题等内容,《培训教材》应突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材板块可按照农业类别的不同进行模块化设计,以方便不同种类农产品经纪人的学习和考试。

最后,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发证机构对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要实行定期验证制。要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可以通过现场测评、设立举报电话、网上投票、电话访谈等方式,重点了解培训效果及培训对象的满意程度。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经纪人队伍的动态管理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使经纪人队伍在扩张数量的同时确保质量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服务与支付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