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6:44
序论:在您撰写道德教育的作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自我对话既是内在我与外在我的对话,也是目标我与现实我的对话,还可以是内心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任何对话,最终都要回归到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上来。对话道德教育,最终往往要落实到自我对话上来,以提升个人素质,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不断引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以此来稳固道德教育的成果。受教育者自我对话是道德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经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尽管不同的学者在其表述中各有侧重,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关注了教育对象即受教育者道德素质的提升。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自身发展变化的情况,无疑地成为衡量道德教育实效的最好的标准,也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在道德教育中,自我是对话的自我。自我对话既有自我前后的比较,又有自我与他人的比较。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道德教育手段,促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使受教育者认识和感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发挥自身的内在动力。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仅仅只从外部简单地将道德原理、道德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这只能是一种粗糙的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对话,才能使受教育者彻底通过内心的斗争,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从而实现其自身认识和行动的质的改变,以使其从内心深处要求督促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展示给受教育者时,会将受教育者带入一个深深的思考和体验之中,促使其不断地对比和质问自身,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选择。这就是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基本过程。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受教育者不可能形成稳固的思想,产生坚毅的行为。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自我对话,才逐渐形成了受教育者自身独立的道德认知体系。离开这样的过程,道德教育对于受教育者只能产生暂时而轻微的触动,其影响力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弱,难以形成受教育者独立的道德品质。所以,道德教育中的自我对话,是受教育者实现其道德成长的必经阶段。教育者自我对话是道德教育更好地进行的有力保障。教育者的自我对话,就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变化了的具体环境,为了实施更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自我调整,自我拷问,自我改变的反思性的心理活动过程。教育本身就是双向的,教育者在教育他人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教育者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对象,才能使教育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受教育者在一批批地更换,时代在不停地发展,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也要不断地更新其内容和形式。作为道德教育的执行者和主导力量,教育者的自我对话,自我反思,自我提升和发展,毫无疑问地在道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主导着道德教育的方向。在每一个具体的道德教育案例和实践过程中,教育者的自我对话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通过自我对话,不仅仅要不断地去适应变化了的道德教育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我对话,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和教育能力。教育者如果做不到自我发展,而是坚持运用旧的理论及方法来面对变化发展了的道德教育现实,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育者自身也要坚持自我对话,坚持理论创新,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为道德教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道德教育实践中自我对话的实施
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实施。首先,每个教育者要树立自我对话的意识。道德教育本身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过程。每个教育者只有树立自我对话的意识,并以此指导其道德教育实践,道德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自我对话意识,必将决定教育者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基调去面对受教育者。教育者在面对每一个道德教育的场景和问题时,要主动地进行自我对话,主动地联系自身和受教育者的实际,进行对话设计和思考。其次,教育者要做到真正的自我对话,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教育理论水平,做一个智慧的道德教育者。一个高水平的道德教育者,必定是熟稔道德教育理论的。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仅仅依靠自己或个别人的狭隘的经验来支撑道德教育实践,是行不通的。在道德教育中,自我对话作为一个全新的话题,需要我们强化自己的理论基础。离开强大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者就很难认清道德教育问题和自身现状,就谈不上自我对话。最后,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应当不断地对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加以批判性考察,要始终将拷问自身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分析受教育者的道德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德性与德行的统一。教育者必须经常性地接地气,以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道德需求,而能否真正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道德需求,则是检验教育者道德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实现。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通过各种能够触及他们心灵,紧密联系他们生活实际的实践性案例或作业,引导受教育者针对道德教育素材进行深度思考。在积极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对话时,教育者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关键,是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更好地养成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就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的态度和习惯。“对话之心是对话之‘本’。”受教育者只有通过自身内在矛盾的不断化解,才能不断提高其道德素质。然而,受教育者自我对话习惯的培养和引导,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需要教育者通过一系列实践性活动的巧妙安排,促使受教育者渐渐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第二,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要准。好的切入点,会促进受教育者的思考,因此,教育者应该时刻意识到,决不能简单地寻找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来开启道德教育的大门,否则只会引发受教育者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教育者要认真寻求能引起受教育者关注的话题,在激发受教育者共鸣的同时,悄然引导受教育者自我对话。第三,在道德教育中,要不断创设一定的情境,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对话。情景式体验,是道德教育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方法。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每个人都会触景生情。受教育者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会自然地进行自我对话,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情景式体验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掘真正关涉受教育者生活的事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只有扎根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直面受教育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才能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引发其自我反思,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作者:牛晓琴工作单位:晋中学院
关键词:高校教师网络道德教育
在网络新环境下,网络道德教育是个相对滞后但又十分重要的领域。传统道德观念和方式明显滞后于先进的网络技术,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约束新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化解网络社会面临的新矛盾。而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不良行为都是在不知法或不懂法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是与传统道德教育并举的另一把利剑。
1、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的态度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如何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人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如何及时干预制止井消除网络道德危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甚至是恶劣后果,如何确立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创新网络社会道德教育途径已刻不容缓。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更是让人堪忧。
高校教师与管理者对此缺乏重视。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但当前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有些专业课教师更是认为网络道德只是德育教师的职责。
道德教育观念跟不上网络发展速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教育应当从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总是停留在没有针对性的搞几次网络知识与道德讲座,安排辅导员找个别人谈心这样的老路上,要想取得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也绝非易事。
部分教育者对网络道德内涵把握不准。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2、网络道德教育中高校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一一教师,又是如何认识的呢?在具体实施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不只是德育的范畴。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在自己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网络道德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内容。其实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是网络道德教育中一个小部分而已,这是因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宽泛。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网络立法与网络安全等方面。将德育工作渗透到网络中、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网,运用网络这个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起由德育处为中心,由网管、团委、班主任、计算机教师、政治教师协调配合的网络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信息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内容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网络观。
第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针对部分学生。长期以来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大都被界定在青少年群体,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对共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也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特别是成人。因此,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只是着眼当下。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滞后于网络机能教育,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网络日渐深人大学生生活时,作为高校的主要教育者——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今对网络道德的教育已经在各个教育环节开展,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但网络道德教育不可能立刻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不能仅仅看到眼下有所成效,从而放松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着眼未来,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3、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首先要纠正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的急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道德基础,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还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显然行不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把握方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民族品质,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要以身作则,创设正向网络道德的榜样。高校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因此,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指导者,自身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创设正向的网络道德榜样。学生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网络道德的规范,从而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再次要亲身实践,及时发现网络道德的问题。高教教师在自身实践中,必然能发现在网络道德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交流,及时纠正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深陷其中。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接受道德教育。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传情、说理作用,以教材为依据通过动人的讲述,以艺术形象的高尚情操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道德情感。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在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中对道德规范理解的基础上,教育学生要尊重、理解、帮助他人,报效祖国,完善自我。如,在学习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先进事迹后,了解他们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为实现独立、自主研发中国核武器,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国家利益。让学生懂得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其次,培养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养成教育上多引导,他们在整个的求学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形成好习惯。但也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身上的毛病不少,我行我素,他们的缺点被不断放大,一直遭受教师、家长的批评、指责和同学们的冷眼,其实他们也非常渴望教师的关怀和赏识。针对这些状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加强“励志教育”。在教学中多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凿壁借光》《铁杵磨成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成长经历,想想二者有什么不同,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挫折是如何面对的?通过讨论学习,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心理比较脆弱,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回避、经不起磨难,他们表示今后一定要坚强,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在困难面前学会坚强、执着。2.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实施道德教育。语文教材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如在《游子吟》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情怀,呼吁学生去读诗、品诗、悟诗。并在学习后展开讨论,为什么孟郊的《游子吟》能成为千古绝唱?学生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诗中歌颂的“慈母”已不是单纯的狭义的母爱,而是蕴涵着对纯真人性的眷恋与向往。还有学生说,读唐诗能对人产生陶冶情操、教化的作用。教师紧紧抓住机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这些唐诗“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值得珍惜和传承的精华,并且也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对美好的追求所达到的一种全人类必须仰望的高度”,让学生在读书品诗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由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叶圣陶告诫教师说:“身教最可贵,行知不可分。”作为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特别注意,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与学生交流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首先要做到,而且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教育和感化学生。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切不可采用教条说教、强加于人的方法。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讲解,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互相理解、互相依赖、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此外,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爱的活动”中形成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做到感恩,从而塑造良好的品格,进而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来,同时也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戒律;宽容;整体主义
自佛教传入中国始,至封建社会结束,宗教在申国盛行近2000年,历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是儒教占据人们的思想,宗教并非主流,但是漫长的历史使得宗教思想还是在人们思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教育工作的角度思考,宗教在中国人的道德构建中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当代社会,科技正在迅猛发展,繁忙的生活和高频率的工作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许多问题,道德的缺失也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人们在寻找一种重新构建社会道德的方式。宗教在古代社会成功的维持了人们的道德发展,在当今社会是不是也有这种作用呢?
中国佛教的戒律是指宗教对人们的行为的要求。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的区别,前者是出家人和世俗信徒的共同要求,下面就列举了五戒的内容: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邪;④不妄语;⑤不饮酒。
从五戒可以看出,要求人们不要杀生,佛教是讲求众生平等,世界上的生物均是平等的,不能妄意杀戮。不杀生,就要离开杀生的人,杀生的地,而且还要救生。
佛教的戒律的依据是什么呢?佛家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人们每做一件事情,必然会成为另一件事情的因,做好事可以得到好的果,所以在佛家看来,坏事是不能做的。
大学毕业生孙志刚被违法收容,并在收容期间被活活打死。对于这个情况,如按佛教的传统说法,这应被看作是前世的恶业,那个孙志刚前世可能造过杀业,所以今世受报了。但如果有佛教信众在网土对此事件作这样的解释,他肯定会被网民们的愤怒口水淹死。而作此解释的佛教信众可能还会感到冤枉,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最正宗的佛教解释了。但他是否想过,这样的解释或许也有失之偏颇之处?这里出现的问题,是人们看到的是社会的共恶,非是一个人的别恶,佛教要参加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建设,就必然要加入社会的主流。
按照“缘起论”和中道观,佛教参与现代道德建设,可遵循以下基本立场:
1尊重现代人的个体意识,顺应世俗的个体本位价值观
现代社会是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而且,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就是以个体本位价值观为基础。没有独立人格而只是依附于群体的人,是无法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也无法参与民主政治,因此,个体本位价值观是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共同体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每个公民的合法利益。这是时代之缘,佛教必须顺应此缘。
2建立个体本位上的社会公德
(1)尊重和不侵害他人权利。在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的现代社会中,个人权利为人们高度重视。但尊重个人权利,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自己的权利不容别人侵犯,另一方面是自己也应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应侵犯他人的权利。而能尊重他人权利,就能建立起各种良好的社会公德。
(2)对共同体的热爱。在个体本位基础上应该也能够建立起对共同体的热爱,因为在个体本位基础上建立起的共同体,是个人自己选择要加入的共同体,是征得自己同意而建立起种种规则的共同体,是能够维护自己权利的共同体,因此,对这一共同体的热爱是有深刻基础的,是出于自觉自愿的:另一方面,既然这样的共同体能维护自己的权利,换了一个共同体未必能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对这一共同体的热爱也就有了充分的必要。由此可见,尽管个体本位的出发点是一种自利的立场,但最终还是能导致对共同体的热爱。
3弘扬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价值观
个体本位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中的现实,但当代的许多问题,如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都需要有一种更高层次的整体主义立场才有可能解决。这种整体主义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站在人与自然统一体的立场上的整体主义,但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不是轻易能实现的,需要人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佛教的同体大悲的整体主义立场和彻底的利他主义精神,使其能够超越狭隘团体主义,站在这种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立场上,开展自己的活动。同时,当代已有许多人许多团体认识到了这种理想主义的整体主义的必要性,佛教应当一与志同道合者联合起来,为创造一个更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4进行社会参与的佛教团体和个人应具备自律和宽容的基本素质
自律主要是严守佛教的各种戒律,宽容,如果涉及到的仅仅是具体的人和事,那还是比较容易做的,如修“六波罗蜜多”中的忍辱法门的佛教信众,就能相当宽容。但如果事情涉及到了真理与错误,宽容就要难得多了。历史上,往往是那些自认为掌握了真理的人最不宽容,他们强调的是真理与错误不能并存。但现代的文明体制是一种具有最大宽容度的体制,它甚至容忍主张不宽容的人发表关于“不宽容”的意见,因为这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它所不能容忍的是将“不宽容”的言论转变为暴力和恐怖活动,这是现代文明体制的宽容极限。
一、道德教育的内涵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将社会中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并且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行为。道德教育正是借助各种不同的渠道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人施加影响的系统教育。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才能够内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内在品格,并且在其社会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其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外延的方式与内容以及教育内涵都发生变化,道德教育的含义在今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了思想、政治,甚至还包括了纪律、心理、法治、审美、理想等多种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也成为了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德教育对体育教育的意义
首先,道德教育能够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体育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对体育教学施以改革的手段。体育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能够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崭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如我校现在进行的体育教学改革:1.用理论的形式阐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2.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3.考核的方式全面进行改革,而且强化和加大对学生平时各方面表现的考核。其次,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而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强则个人强。在体育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实现团队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发展。再者,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生长在集体环境下,学生们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用社会,实现学生能力的增强也非常关键。在体育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锻炼增强竞争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获得成就感,认识到任何成就都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三、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共存于教育的整体结构当中,统一于教育人的行为当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身体锻炼、体质增强以及道德教育是相互统一,共同发挥作用的,体育技能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道德教育提供保证,而在体育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道德教育需要以体育教育作为手段,而体育教学将道德教育作为最终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角度上看,二者表现出一种载体的关系,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它作为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从这些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道德教育。鉴于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如此重要,所以必须将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当在体育课堂常规中融入道德教育。所谓课堂常规就是通过制度的手段将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以及措施明确下来,通过课堂常规的制定以及执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这同时也是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法。其次,要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中融入道德教育。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广,而且不同的体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挖掘体育内容的内涵,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道德教育。再者,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结合道德教育。科学、严密的组织教学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借还发放体育器材,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相互保护,互相监督等,都蕴含着道德教育成分。这些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服从于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特性,比如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育人、育体的双重效果。而且,体育教育同时还具有了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集体性、竞争性等,这也使体育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四、当前体育教育中对道德教育须加强的方面
为了能够完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关注。意识决定行动,只有从意识上、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所以,高校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自我的道德教育,热衷于体育事业,关心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第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时必须紧密结合体育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竞争性以及纪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品质时,必须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竞争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向学生讲述各种体育比赛规则,说明体育比赛规则公平、公正的作用,坚持公平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另外,还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征,以此将道德教育结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
总而言之,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关系。道德教育能够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竞争意识。所以,在体育教育中,必须坚持结合道德教育,结合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讲道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实现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发展。另外,全面调整的利益和社会结构,会让人们的道德观念也进行着激烈的碰撞和冲突,而经济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让我们看到道德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一、情绪智力的内涵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人掌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和利用这些信号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1995年,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在这本书中,戈尔曼将情绪智力分为五个方面:知觉、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识别、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根据戈尔曼的理论,在本文中笔者将情绪智力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对于自身来说,包括感知、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他人来说,包括感知、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使人具有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情绪、能移情理解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道德的内涵
在我国古代,“道”和“德”原是两个含义不同的名词。“道”是指在人类交往过程中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具有普遍性。“德”指的是不同个体自身认同并按其行动的一套规则体系,具有特殊性。道德的本质就是“化道成德”,即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心理规范。另外,从道德的起源来看,原始社会中人类共同劳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在这些关系中人们出于本能都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避免个体之间利益的冲突,就必然要求有道德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由此看出,道德侧重的是人际关系的调节,道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内化为人的道德认知,促进人道德成长,使人具有能合理调节人与人关系的美德。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商教育和德育之间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情商”内涵中包括的对自我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调整人际关系的能力,都是道德形成的心理基础。笔者认为,以情绪智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中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情商教育并不乐观。有关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对情绪行智力的提高是有部分作用的,但效果不明显。这样看来,中国目前的教育还过多关注认知性智力,而对孩子们情绪智力的增长贡献不大”。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教师往往注重的也只是枯燥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很少涉及有关学生情绪情感的内容,情商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过程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当下,中小学生道德问题日益突出,新闻曾多次报道,几名学生在学校里由于一点矛盾就动起手来,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弱小同学,有的学生因为不服教师管教而与教师发生争吵甚至动手。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学校对情商教育的忽视有直接关系,学生在遇到有关道德问题时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懂得如何移情理解他人。戈尔曼认为,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其中,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小学德育要抓住这一关键期,提升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前文提到,情绪智力注重的是人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通常情况下,良好的情绪能直接激发或促进学生对道德知识的学习。而痛苦、消极、无兴趣的情绪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知识学习的厌烦、抵触。当前,中小学德育课堂中仍以道德知识的传播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到枯燥,不感兴趣,产生不良的情绪,一节德育课下来,学生的道德认知很少得到提升。此外,道德教育需要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进行,由于“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这些道德教育情境中通常包含着一定的道德认知冲突,当学生在课堂中面临道德冲突时,会伴随着产生相应的特定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在这些冲突中积极调控自己的情绪,必然影响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是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中介。道德情感往往来源于道德情境中主体对他人情绪的感知,当一个人具有较高情商时,他一定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具有敏感的知觉和深刻的理解,对所处情境有很好的掌控能力,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这些都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一个人的情商较低时,就不容易对外界的情境引起关注,也无法敏感地察觉到他人情绪的变化。因此,在道德情境中他的道德情感一定是薄弱的。人们通常将情绪和情感理解为同一概念,情绪的反应必定伴随着情感的发生,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三)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个关节点,一个人是否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他对自身情绪的调控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中小学,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面对外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他们能否以坚定地道德意志抵住诱惑,排除不良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合理的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过程,是人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而“意志是人的心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在调节情绪的过程中,道德意志也会同时得到发展,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道德意志发展的动力,不良情绪也可以成为其发展的阻力。
(四)情绪智力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
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行为是德育的关键,它体现着一个人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情绪的产生经常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有机体遇事,情绪总先被触发;有机体做事,首先要受情绪的监察”。这就是说,当个体面对一种道德情境在准备采取道德行为之前会先产生一种情绪,对这种情绪的感知将最终决定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以及采取的道德行为是否恰当。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好心办错事的现象,这是由于虽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发展还没跟上,无法在道德情境中准确把握和调控他人的情绪,好心做出的行为并非对方所需。因此,想要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他人的情绪。
五、道德教育中提升情绪智力的对策
(一)开展活动课程提升情绪智力
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手段,以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锻炼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达到培养情商的目的。其主要形式有游戏、劳动、各种社会服务、公益性活动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游戏,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每个学生在游戏中面临不同的道德问题时会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这时,教师要敏感地察觉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做出引导,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体验。此外,教师也可定期带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增强共情、移情能力。
(二)促进学生同伴交往提升情绪智力
学校的生活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每个学生的成长必然离不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协作和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基于互利、互惠基础上的协作和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协调以及推己及人、由人及我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发展的真正前提”。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团体道德实践活动,在团体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对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作用、情绪变化有一个深刻的感知,同时可以观察到其他同学在团体活动里发挥的作用,进而形成一定的评价。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的自我感受,提高了他们识别和影响同伴情绪的能力。
(三)提高德育教师自身情绪智力
在中小学德育课堂中,德育教师自身修养和日常的情绪表现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沙洛维和梅耶尔认为在情绪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具有潜在智慧的榜样的作用”。教师的情绪智力通常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热爱,面对事业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表现出的情绪反应和意志力,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等,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情商发展。尤其是中小学阶段,许多学生对教师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出无意的模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控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影响学生的情商发展。其次,情商较高的教师能够很好地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控,从而避免不良道德行为的发生。
六、结语
【关键词】传统道德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积极作用
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精华,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今天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传统道德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道德品质。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没有充分认识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绝、压制,长时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压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学仍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告诫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当然,我国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明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绝不能把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当作或等同于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本末倒置。大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围绕这个目标,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大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呆板生硬倾向。提倡创新思维,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依据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实际需要、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性格,既要承接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又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事业的发展,批判地吸取借鉴优秀传统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大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把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推广开来,使之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 [科]
【参考文献】
[1]韩东屏.追求和谐[J].道德与文明,2005,(1):11.
[2]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
[3]王守实,等.高效德育学与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玉环著.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若干问题研究,2008,4.
[6]臧知非注说.论语,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