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6:40
序论:在您撰写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第一,关于学思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道德知识、进行道德修养的条件和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罕》)。孔子教育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诉学生:虽然学和思都很重要,但两者比较起来,学是主要的,如果不努力学习有关的道德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康德曾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学习,不思考,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更无法去开拓创新。思考,不学习,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可能有所创新。学与思,是学习道德知识的两把钥匙。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求大学生做到学与思相结合,既要掌握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又要具有判断道德是非的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道德认识与信念和道德情感付诸于实践,这就是言行一致。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的目的不仅仅是“学”或通过“学”而获得“知”,更重要的是“行”,是具体的道德实践。实际上,如果不能把人的道德认识与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失败。他十分强调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在孔子的眼里,“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更反对“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为了防止言行脱节,他主张“慎言”,他说:“古者言之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仁者,其言也”(《颜渊》)。孔子认为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只凭他说的,而要看他做。孔子特别欣赏在道德实践方面身体力行的人,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的要求,强调“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的观点。
德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停留在口头的空洞说教上,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行为来体现和检验,应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应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应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第三,关于因材施教的道德教育方法。
面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学生在年龄、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多层次的差异性,孔子认为只能从道德教育主体──学生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来进行,甚至根据某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表现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孔子有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为政》篇中,同是问孔子孝,孟懿子问时,答曰:“无违”;孟武伯问时,答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时,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时,答曰:“色难”,同一问题,答案不同,程子解释说:“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人,孔子的说法不同,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中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也提出,教育的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在年龄、心理、智力等方面,肯定要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针对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特征来进行道德教育,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
第四,关于启发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所谓启发诱导,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道德教育的时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步地引导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培养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孔子认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循循善诱,以促进学生去主动思考和钻研道德的内容,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意即不到学生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一解释科学地揭示了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其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就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 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此,孔子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己矣。”(《学而》)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取精神启迪学生。孔子在强调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德育工作者应实行启发诱导的教育,注意循序渐进,用“循循然诱人”的方法来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在培养学生情志上,使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五,关于以身作则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注意在德育实践时以身作则,他认为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对被教育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这些话,充分说明德育工作者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教育方法的实践者。例如,孔子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就“每事问”,虚心求教;他要求学生好学乐学,自己就“好古敏学”,“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要有理想,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通过教育者的暗示或榜样去教育学生。正是因为孔子能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所以他在弟子中享有非常高的威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无数事实证明,德育工作者做到了以身作则,具有人格的力量,受教育者才会真正敬仰教育者,以教育者为榜样,在实践中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第六,关于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方法。
有了完善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还得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来克服不正确的情感、欲望和纠正错误,所以孔子特别强调道德意志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先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为学、修德。孔子认为只有能经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强道德意志、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还强调恒心的重要性,他引用南人的话:“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先进》),指出缺乏恒心的人,连巫医都做不成。他发挥《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观点,用“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进也”(《宪问》)来比喻完善道德修养必须勇往直前,有恒心与毅力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为那些不能坚持到底,半途而废的人惋惜,他批评意志薄弱缺乏恒心的人。要求学生要经得起艰苦的磨练与捶打,加强意志锻炼,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不薄,染不黑)(《述而》)。后来孟子发挥了孔子这一思想,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任何一种道德行为的完成,都是克服各种障碍、挫折与困难的结果,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不会做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
关键词:孔子;道德;育人;因材施教
引言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提出和实施是以他科学的育人理念为指针的,他的“以 德为先”的德育首位思想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全面发展的 思想以其超越时空的科学性,对当前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价值。教师观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有关德育教师 素质的阐述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研究方法
文献法
本文是以《论语》这一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系统阐发了孔子德育方法理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我首先认真研读了《论语》,在研读过程中还阅读了朱永新、程晋宽、鲍寅初的《中国道德教育》、刘韶军的《儒家学习思想研究》、丁冠之、王钧林、刘示范的《儒家道德的重建》、 牟钟鉴的《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骆承烈的 《孔学研究》、蔡尚思的《孔子思想体 系》、鲁洁,王逢贤的《德育新论》、祖嘉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梁桂麟,徐海波的《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等著作和大量的学术论文,为自己的论文写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开阔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比较研究法
在文献综述的整理过程中,对关于儒家德育思想在现代社会德育中的成功实践的文献整理过程中,我分别对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的德育的成功实践和儒家德育思想在新加坡和韩国的德育中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许多关于把儒家思想应用于当前道德教育的有益的启示。
系统分析法
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也是把它作为一个体系从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形成的基础和依据、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孔子道德教育方法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客观论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运用系统分析法进行全面客观分析。
讨论与分析
一、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之风愈演愈烈,许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子女不惜重金进行智力投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极为迫切,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是否健康发展s充耳不闻,导致有些同学除了读死书其他都不会,上个大学还要父母来当小工。而有些教师也只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把学习成绩的优劣看作是评定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德育工作往往被忽视且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师资力量的扩充,在教育理念和方针上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培养,而逐渐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体系的教育。试想,如果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怎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以曲靖师院为例,映入你眼眸的有:情侣之间的不文明恋爱―湖边拥吻、桥上拥抱、食堂搂腰;公交车上、图书馆出现抢占座位的现象;食堂里出现剩菜剩饭现象等等。所以德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它关系到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
发达[1]。
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孔子“十二字”教育方针的当代要求
孔子是中外闻名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实践都非常丰富。但是集中一点来看,他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者说他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论语・述而》第六章中的十二个字“志于道、据于德、依于 仁、游于艺。”“志于道”是指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据于德”是指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依于仁”是指掌握正确的处世本领,“游于艺”是指悉心研习“六艺”。如上所述,孔子的这十二字教育方针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属于德育的内容,“六艺”则包含了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孔子的十二字方针充分反映了他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同时以德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2]。从孔子“以德为先”教育思想的提出,到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施,我们不得不赞叹于孔子作为一位世界闻名的教育家的伟大,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教育智慧,因为2500年后的今天,他的这一育人理念对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依然起着指针的作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表明这一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但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今天我们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十二字”教育方针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也充分证明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这一育人理念的超越时空的科学性,重要地是我们要切实有效的把这一育人理念落实到实处,贯彻到培养学生的每一个环节中去[3]。
(二)孔子“德育过程论”的当代借鉴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基本的前提,有了道德认识,才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坚持以及对道德义务始终如一的践行,又取决于坚毅果敢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则是其旨归。因此,孔子在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视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考察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曲靖师院目前存在的偏失现象主要表现在: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普遍认为在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而被教育者只有听从、接受的权利。在教育的实践中忽略了被教育者――也就是学生的个人想法、感官,往往使得教育适得其反。
2.曲靖师院的教育职工在教育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单纯的依靠说教的方式强行向学生灌输道德教育,以及管教的方式强行纠正学生的错误。在教育中抹杀了知、情、意、行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关系。
3.重视社会需要,轻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重视他律轻视自律,重视理论轻视实践[4]。
针对上述现象,结合孔子的“知、情、意、行”的四阶段的整合方式的成功尝试,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必须在知、情、意、行的有机整合上下功夫,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1.创新和丰富“知”的德育内容:我国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现代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除了应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全面优良的道德素质。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内容要包括:大学生有崇高的抱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与平等观点,正结合作精神,有强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活动和创新,诚实守信,善于自律;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挑战,竞争。简而言之,应该是受过教育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专业知识和道德,可以充分发展[5]。
2.重视和发挥“情”的桥梁作用:孔子认为任何道德品质都包含有认识的和情感的两种因素,只有认识的而没有情感的因素的介入,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儒家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价值的。所以他非常关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甚至他通过以扮演诗歌、音乐等的方式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反思我们的过去,道德有些僵硬,简单,忽视文化情感的作用[6]。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加强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榜样,良好的监管他们的感受,并努力提高学生的情绪,使其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提高学生自控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健康的情绪影响集体和同学。其次,创建一个良好的情境无菌环境。一方面,建设一个美丽、文明的校园环境,以促进学生发展充满活力,饭郏健康高尚的情感。另一方面,一个令人愉快的和生动的文化,集体的和谐协调,使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尊重,加强集体积极情绪。此外,课堂和课外德育咨询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外心理健康咨询类机构,通过渗透进教室,日常生活中,以个人谈判、组织培训和其他形式指导学生学习,使其学生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德育富有成果[7]。
3.增强和锻炼意志的自律性:孔子认为道德意志总是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此他通过立志、树信、有恒的要求加强意志锻炼,而今的大学生在道 德意志方面同样需要加强[8]。
(三)孔子“个别差异论”的当代启迪
孔子关于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的心理学思想,是他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如果把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与其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同一思想相比,那就不难看出,孔子的差异心理学思想确实要系统而深刻得多。完全可以断言,孔子乃是我国古代甚至世界古代具有丰富差异心理学思想的第一个教育心理学思想家。”孔子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了较系统、较全面的考察与论述。他认为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能力、性格等各个方面。关于智力的个别差异,分为智力类型的差异和智力品质的差异[9]。
孔子对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的这种全面和深入了解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学习。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思想,就是依据他自己的差异心理学思想,并通过长期教育实践而总结概括出来的。 大学生是由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个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群体,个人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学生的个性气质、心理状况也都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会相同,个体差异较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个性气质、性格上的差异表现的更加显著。 孔子以差异心理学思想为依据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地启示。依据大学生的性格差异,把握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既可以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化,又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性格,使他们的性格结构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10]。
三、孔子德育方法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一)“愤启悱发”法的当代运用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启发诱导法是孔子德育方法中极具价值的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改进德育方法,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既相当紧迫又有着一定难度的课题。借鉴孔子启发诱导式教学,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德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愤”是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悱”是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老师才予以开导指点,使之得其真义;只有当着学生欲言而又找不到表达思想的词语时,老师才可以提示以促其用辞通达。在孔子看来,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愤”与“悱”的时机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就容易使他们豁然开朗,触类旁通,自觉躬行,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1]。
二是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说,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矛盾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热情之间的多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他们好学。国家音乐学院认为,不仅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原来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自由,其结果将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学方法;限制、压抑学生的热情将无法提高教学的质量[12]。我们之前的做法道德教育是单向灌输,特点是老师说,学生听,教师是信息的来源,学生是接收器。现代道德教育必须成为单向灌输一个全方位沟通,不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沟通,而且学生之间也应该相互交流。因此,对学生的主要突出的心灵和思想的影响,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克己内省、学思结合”法的当代运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自我教育修身是指个体的修养,主要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自我教育的方法。孔子十分重视修身的方法,他提出了“克己内省”、“学思结合”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核心之处是要达到使个体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因此,孔子有关“修身”的理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德育过程中要确立学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是使德育方法有效的重要前提。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视他律教育,忽视自我教育。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道德教育中对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代德育应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者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相互作用并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的活动,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创设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研究法、心得体会法、思想小结法使学生在“博学”与“慎思”中加强修养,通过温故知新、自我鉴定的方法内省、自察[13]。
1.论研究法是指通过政治、道德理论的研究,使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得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和热情,研究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采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2.得体会法:这意味着学生经常写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所以他们要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道德。具体地说,它是教师应该指导和督促学生开发记日记,写经验,谈谈学习好的学习经历,思维习惯,因此,他们靠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来实现思维和自律持续升华。
3.想小结法:总结是通过思维,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自我教育,正确选择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学生老师应该彻底实用,通常要求学生及时的总结确定指导思想和正确的思S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总结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清晰目标的方向和努力的优势和劣势,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字写作能力。
(三)“诗乐熏陶、交往观摩”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情,注重感染教育。诗乐熏陶法、交往观摩法是孔子道德教育方法殊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诗乐之教”着重在教。“诗乐”是“教”之形式,“教”是“诗乐”之内容。“以诗乐为教”、“寓教于诗乐中”,这就是孔子诗乐熏陶法的总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其诗乐之教的目的是通过运用诗歌来进行道德教化,使弟子养成“思无邪”的品质。感染教育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对象,尤其适用于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加上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生活的集体程度较高,具有激感的良好条件,效果更为突出。
1.环境熏陶法
环境熏陶是指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道德教育方法。要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首先要因地制宜地搞好校园环境的设计,创设优美、舒适、整洁、安静、方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建立积极向上、和谐融洽、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是道德教育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受到道德和人类精神的影响,例如,你可以设定著名古代道德在校园广告牌,校园宣传媒体有意识地传播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邀请外部专家和学者讲座,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情感激发学生达到内在的道德。古老传统的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校园环境按照科学、实用、教育效果的原则,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发挥其德育功能。值得强调的是,校园环境,既是基础设施“硬环境”,又是教师精神的工作和其他“软环境”,必须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自然会尊重有学识、有道德的人,而不学无术,品德败坏的人会遭到鄙视和孤立[14]。
2.艺术感染法
孔子十分清楚地意识到文艺作品对人思想的潜移默化,对人精神的丰富涵养,对人品格的完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他对诗经、音乐的教化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充分肯定了两者对人立身成性的作用。 艺术感染,是通过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的欣赏活动、评论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艺术感染实际上是一个审美方面,是一个“教学艺术”的方法。它的艺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能够欣赏的文化和审美的角度来看,培养品德,丰富精神生活,帮助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必要的。而要艺术感染,首先,培养学生欣赏的兴趣。介绍创意背景等一些文学或艺术作品,绘画内容和轶事等,联系学生的经验和背景,导致心脏升值。其次,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识别、组织书评,批评人士和其他活动,引导积极、喜欢文学和艺术作品有了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味,抵制低俗的事情,能够分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第三,以刺激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孔子道德教育及其价值的合理利用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刺激学生的惊讶、敬佩、尊敬、赞赏和其他情绪反应有着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练习,实际创造性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
3.群体感染法
孔子认为,在增进道德、完善品质的过程中,朋友切磋、同学交流、相互劝勉、相互激发是十分重要的。朋友之间,互相批评,兄弟之间和睦共处。他指出了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行为要求。他的学生曾参对先生的交友之道进一步作出了阐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群体感染的方法有着共通之处。 群体感染也叫交互感染,指在一个群体中,受感染体感染的各个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况。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比比皆是。例如,许多人看球赛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同样的感染比一个人强得多。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会感觉舒适,生活在一个集体停滞会感到缺乏能源,萧条的感觉。所以古人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个体在群体中受感染的感染强度是加强还是削弱,要看个体与群体受感染的就会在群体的影响下增加,否则,就会削弱个体感染的强度,甚至可能使个体的感染强度向相反方向发展。道德教育运用感染方法,就是要善于培养 群体的顺向情感,使其产生倾向感染去影响个体,使个体增强或激发顺向情感,削弱逆向情感,并尽可能使逆向情感向顺向方面转化和发展,从而使个体在积极、健康的环境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四)“文以载道”法的当代运用
寓教于文,专业课程渗透道德教育早在古代社会,教育家们就提出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要把知识学习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把道德教育寓于专业教育之中,据此来实现其德育理想。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似乎道德教育只是德育老师的事,与其它课程内容无关。事实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仅靠德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有关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也应该注意结合本课程特点,适时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我们应尽一切可能,利用一切条件,挖掘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德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 其次,即使是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因此,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在专业知识领域取得成就,而且是一个精通教育的人员教育艺术家。今天在我们的学院和大学专业老师真的有必要加强这一质量培训。事实上,使用专业教师权威微妙,意味深长的方式,“渗透”类型的道德教育比其他形式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充分刺激内需和调动学生道德哲学,“我(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他(老师)需要”的潜在道德理性教育是正确有效的。
结语
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界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上,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孔子已成功运用的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曲靖师院的教育现状进行比对,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发现了一些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策略上存在的偏差。所以我们更需要结合孔子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活学活用,要在他的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性改革,以更适应现代道德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孔子研究所编.孔子研究论语集[J].山东:齐鲁出版社,1984,(9).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4]梁桂麟,徐海波.当代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匡亚明.孔子评传[M] .山东:齐鲁书社,1985.
[6]王常则.孟子[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7]中A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主编.说苑・杂言[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8]庞海坡.关于“德育首位”问题的思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9]李世芬.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1,(7).
[10]刘小兰,邬海明,陈行龙.整合知情意行提高德育实效[J].江西: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4).
[11]叶扶荣..德育思想及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河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2]郭建新,叶国英.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与行的距离[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2,(3).
[13]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北京:人大复印资料,2003,(5).
[关键词] 孔子 道德 教育思想 现代 幼师生 教育 启示
近年来,幼师教育迅速发展,就业前景广阔。然而,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正日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幼师生作为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水准将对幼儿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如今,幼师生的道德教育已存在的多重困境,面对其道德现状,笔者试图从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寻求些许解决问题的启示。
一、当代幼师生道德现状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幼师教育逐渐失去往日的竞争力,很多上幼师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思想意识淡薄,他们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
1.责任感缺失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很多幼师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对他人的要求十分苛刻。他们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正是家长的过分疼爱,使他们养成了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甚至与老师作对,在家中漠视家长的关爱,缺乏感恩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淡薄。
2.缺乏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幼师生的年龄偏小,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现象。如虚荣心强、经不住诱惑、行为过于偏激等问题频频出现。
3.理想信念意识不强
很多幼师生在求学期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部分学生行为散漫,有的甚至染上不良嗜好,出现了打架斗殴、贪图玩乐、追求时尚、厌学早恋、铺张浪费等严重现象。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师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成功而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既包括爱国情感、伦理观念、包容意识、道德标准,还包含仁爱、诚信、感恩等传统美德。借鉴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关于他“仁”、“义”、“信”的道德教育内容,对重构当前幼师生的思想教育模式起着特殊的作用。
1.借鉴孔子的“仁爱”的道德品质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把“仁”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准则。《论语•颜渊》中对“仁”的解释,曰:“爱人”。“爱人”二字可看作是孔子眼中“仁”的基本含义。“爱人”即是说人要有仁德之心,要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可见,“爱人”是仁德的情感基础。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他提倡的“爱人”不是指特定的群体,而是说爱一切人,而这种爱是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应以孝悌为本,以“爱亲”为起点,即对父母兄弟的爱;并推而广之,“爱人”的终点便是爱众,即天下之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事实上,孔子所说的“仁”不仅包括了对人类的爱,还包括了对自然的爱。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仁”已经成为了一种博爱。孔子还认为仁者要尊重别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鉴于当前幼师生的种种道德表现,我们要用孔子的“仁爱”精神来塑造幼师生的博爱情怀,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和谐精神,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健康人格。
2.借鉴孔子的“律己修身”的道德标准
孔子是最早提出修养理论的人,他根据“为仁由己”的思想设计一整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和方法,他用“修德”、“克己”、“正身”、“慎独”等词语概括了他对个人修养的主张。子曰:“吾一日而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说要通过自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方面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意思说每个人需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要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事实上,孔子“为仁由己”这种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事业成就有巨大的影响,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又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因素,能否具有端正的心志、高尚的心灵对人德行的修养和事业的成败都有直接影响。
今天的幼师生正缺乏孔子的那种“吾一日而三省吾身”的做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经不住物质诱惑。而孔子的个人修养的主张能最大限度的将社会公德转化为人的内心信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借鉴孔子“义与利”的道德情操
儒家看待义与利,一直是重义轻利。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其中所体现的是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富足的心态,强调道德上的幸福感。儒家即便讲利也要落到义上。子曰:“见危授命,见利思义”《论语•宪问》。所谓见利思义,就是主张以义制利,对于迎面而来的物质利益,合乎义则取,不合乎义则不取。
孔子这一原则对幼师生在生活中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腐朽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同时,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也要引起极大的重视。
4.借鉴孔子“诚实守信”的处事之道
诚实守信是交往之道,它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精神纽带。子曰:“民无信而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诚信是立人之道,是处事的基石,是“君子”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和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强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要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信则任焉”。这些都表明孔子对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高度重视。孔子还认为君子对于事业应当是“义以为质,礼以成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在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上,靠诚信来完成。
在现实生活中,幼师生缺乏诚信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考试作弊、作业抄袭、朋友相处缺乏诚信、人际关系淡漠等。因此,教育中要增强幼师生的诚信教育,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使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在幼师教育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条件下,认真探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发掘其合理价值,剔除其糟粕因素,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也利于促进幼师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雪峰等.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2004,(2).
[2]张文惠.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1,(6).
[3]于丹.论语心得 [M].中华书局,2006.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高校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16-0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但近年来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严重下滑,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社会责任感缺乏,缺少远大的理想和学习动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盛行等。高校德育工作成效不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积极吸收中国传统德育理论的精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自由讲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德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积极利用其中的合理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以德治国,以德育人,认为政治要靠道德来实施,教育是为了教导道德,主张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号召弟子首先要做一个品德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1】。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用来促进德育,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即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学习文化知识,道德教育贯穿于文化知识学科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灌输道德观念,文化知识学科的任务就是为道德教育服务。
德育为先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德育可有可无。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简单地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学,观念上重视不够,德育政治化、知识化、简单化现象严重。部分高校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大学生品德上的教育,忽略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德育理念不科学,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高校德育活动科学化、系统化程度不高,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观,做到德育与智育并重。不应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为唯一目的,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设置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目标,提高学生面对道德冲突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高校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本的道德理论知识,而且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为己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的内容
孔子道德教育的内容集中表现在“仁、礼、孝、悌、忠、信”几个方面,以“仁”和“礼”为核心,他主张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孔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礼、乐、射、御、书、数这些科目进行,使用的教材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文化知识,行、忠、信属道德范畴,孔子从德育的目的和地位出发,把道德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辅之以智育、美育等相结合的德育内容。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将道德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和体育技能教育之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为重点,向大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辅助地位,有些高校甚至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此外,高校德育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原理、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课,将课程知识加以运用的实践课较少,德育内容与现实脱节,新颖性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孔子德育思想中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给目前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积极借鉴,高校德育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特别是以当前社会和本校发生的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把枯燥无味的空洞理论说教和生动活泼的具体案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道德教育融入多种学科的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三、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在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上,孔子认识到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人的品德培养应该及早进行,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以及实现志向的重要起点。他提倡立志克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教育学生要坚持志向,不要因为外来种种因素的干扰而动摇。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遇事要反躬自问,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主张力行自省,“力行近乎仁”,认为努力按照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身教重于言传,十分重视教育者的道德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只有教师自己端正言行,主动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学生就没有不遵守的了。此外孔子还有很多关于德育原则精辟的论述,如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但目前高校德育方法单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机械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本原理、概念,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会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只有自己的所做所为符合道德要求,才有可能使学生相信自己传授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因此,德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符合道德标准,做到育人必先律己,起到道德表率作用。
四、德育的形式
孔子的道德教育灵活多样,在教学形式上富于创造性,形成了集中讲学、相互讨论、游览讲学、个别指导等形式,构成了其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又一特色。《论语?先进》中记载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就是孔子让学生就一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道德判断能力的典型例子。
孔子带领弟子们通过相互讨论、游览讲学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能够更好的把道德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对比交流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提高解决实际道德问题的能力。我国高校德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理论灌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校德育主要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为目的,忽视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特别是道德行为对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为了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高校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陶冶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实践的转化,实现道德“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孔子德育理论博大精深,特点鲜明,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后世理想人格的培养以及个体自我修养的完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德育理论和孔子德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其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在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德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独到性的见解,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其中的精华部分合理吸收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饶玲,孔子德育思想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5):58.
[2] 王娟,论高校道德教育改进方策——兼对社会转型期大学德育问题透视[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5):75.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道德教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道德教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道德教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