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5 11:26:39
序论:在您撰写新农村建设成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对城市化快速推进地区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认识
“都市里的村庄”、“半城市化村庄”、“工业化初期村庄”、“传统自然乡村”―― 它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的针对政策应该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这些不同的农村地区的制度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农村建设所而临的问题是综合而复杂的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强调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1.1 产业园区周边的村庄 ―― 产业园区发展带动型
依靠周边产业的发展,带动村庄开发建设,通过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村貌,使村庄逐步成为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区,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1.2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庄 ―― 郊区化房地产带动型。
村庄区位优势明显,紧靠城镇,依靠城镇的发展带动村庄的建设。重点是整合村庄发展用地,鼓励村民“上楼”,集中开发郊区化大型住宅区,满足城市空间拓展带来的新居住服务需求。
1.3 城市中心地区的村庄 ―― 城市综合改造
型。
村庄已经发展为城中村,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住房、环境卫生等问题,应将其与城市的整体功能发展统筹考虑,并纳入城中村改造体系,以有序推进整体改造工作。
2.4 农业发展地区的村庄 ―― 农业产业服务型。
村庄位于农业发展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远离城区,各自然村之间交通联系不便,空间距离较大,村庄发展的动力不足。此类村庄应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发展农业服务,突出特色,特别是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
2. 新农村建设中规划问题的反思
3.1 地域特色缺失影响实施主体的操作积极
规划在提供合理方案的同时,必须激发实施主体的操作积极性。对城市规划而言,激发积极性的因素也许有很多,但就村庄规划来说,笔者认为规划内容的地域性是影响实施主体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农村地区是地方民族特色的发源地和传承载体,其保留了相对固定的人群关系和生活习惯,是经岁月沉淀而形成的特色空间。如果规划不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挖掘,不注重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单纯灌输、借鉴先进的理念,就不能引起实施主体的认同感,也就不能激发其积极性。
3.2科学性缺失影响实施的合理性
村庄规划科学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主观意志干扰过大,现状调查不够细致,技术手段过于单一等方面。在村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最终方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规划设计人员主观意志及村民自身眼前利益的影响。规划师与规划享用者(村民)之间对规划目标认识上的分歧致使规划更多地关注于两者主观意愿的妥协均衡,而较少地从当地环境容量、村庄面貌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科学规划。而基于主观推断的规划很显然是不能指导村庄规划科学实施的。同时技术手段的单一带来了村庄规划科学性的缺失,科学性的缺失加剧了方案实施的不可能性。
4.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创新
4.1从物质建设规划走向社会发展规划
综观我国当前的城镇规划与村镇规划,规划的工作对象主要在于物质建设规划,即规划是依据一定时期内城镇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进行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并作为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是综合的社会发展规划:
4.1.1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划的精神。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可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角度看,这是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空间等多方面对建设成果的综合概括。这说明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规划。
4.1.2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社会发展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工作的要求,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发展的要求。规划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规划是通过把专业知识付诸于实践来改良社会,在落实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具有人本发展的内涵。具体地说,社会发展规划关注的重点是社会整体,涉及物质建设、经济发展、社区发展及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不只局限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社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本质是主体参与,在新农村建设中就是农民参与。
4.2从自上而下式规划转向上下左右联动规划
4.2.1以往自上而下式的规划方法
现有的物质建设规划是政府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落实,涉及到发展目标的层层分解、层层控制与分层实现,是一个自上而下式的规划控制方法。下一层次只要完成了上一层次交予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了。目标比较单纯,也比较容易操作,符合经
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由于上下各层次之间的沟通的问题,下达信息量存在缺失及信息解读的偏差,这种自上而下式的发展模式蕴含着较大的问题,往往在完成了上一层次预期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下一层次的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目标完成的前提下很难被有效地传达到上一层次作为下一工作阶段的规划参考。
4.2.2新农村建设规划应采用各方联动规划方法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明确,建设方与受益方都是农民。农民主导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规模与质量。换言之,居所的主人明确了,居所的建设就要听主人的了。其他的无论是政府、规划人员,还是市场,都要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引导农民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与农民的沟通、交流、协调,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采纳农民的合理化建议。让农民能在自愿的原则下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做“顶门杠子”,政府、开发商则不做压人的“棒子”。农民、政府、商人、规划师等能互相协调、互相沟通,切实解决问题,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我们称之为联动性规划。
3. 总结
国家“十一五”规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重要内容。“十一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由此可见,我们规划师必须不断更新村庄规划的观念,不断丰富规划设计手段,从制定公共政策的角度,以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具备极强实施性的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
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6,(1).
[2]汪光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J].城市规划学刊,2005,(4):1-3.
[3]张庭伟.中国规划走向世界―从物质建设规划到社会发展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1997,(1):5-7.
[4]叶齐茂.用村庄规划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远程教育;网格化
从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远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经费投入、技术人才等方面对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技术也得以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普及,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也应运而生。远程教育以电视机及互联网等媒体为传播介质,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传道者”与“受业者”必须共处一室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时空界限,极大地节约了教育资源,降低了社会再生产的机会成本,达到社会教育资源形式上的均衡配置。作为一种新型便捷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需要学生要能够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其重要的特征。远程教育以其独特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在我国城镇和农村迅速发展。
二、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远程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大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普及以来,远程教育在我国农村建设中得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远程教育平台和远程教育站点是我国乡镇农村劳动者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大部分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充裕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办远程教育平台,农村地区都建立了远程教育站点,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和远程教育站点由城市辐射到街道和乡村,最终形成了省、市、县、乡、村多级远程教育网络体系,我国远程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远程教育站点数量成几何级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接受远程教育的人数达到3.2亿。除了少数偏远农村,我国基本完成远程教育站点在建制村层面上的全覆盖。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人口达到8.77亿人,占总人口的70.16%;每年接受学习教育的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达30亿人次。“远程教育示范基地”“远程教育示范站点”等远程教育平台的星星之火也在广大农村成燎原之势。这得益于人们对知识提升劳动技能的预期不断得以强化,知识经济中“知识就是金钱”的观念成为人们接受知识的内在推动力。这也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客观基础。由于我国农村广大劳动者知识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当前远程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经费投入、技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三、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远程教育观念比较落后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是以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伴生物的面貌出现的,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为丰富的东部沿海地区最先发展,要在生产力水平和人口素质相对不高的农村中开拓领地,必然阻碍重重。传统观念认为,远程教育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远程教育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是IT行业精英人才和都市白领才弄得懂的东西,农村缺乏适合远程教育生存发展的土壤。因其存在学习的随意性、管理的松散性、学员的知识构成层次不一等问题,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以及受众对象不确定的远程教育势必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尽管我国目前一直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教育,但传统观念依然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桎梏。发达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曾面临远程教育发展问题,但发达国家远程教育问题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完成、人口素质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的,人口素质较低﹑科技水平不高﹑观念传统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二)远程教育内容较窄形式单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远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兴农,为农民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发展新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最终实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把我国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远程教育的内容是整个远程教育的重心所在。但是,我国目前远程教育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侧重于农业技术知识的推广,主要为农业信息科技应用服务,内容倾向于农技或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缺乏娱乐性,在农村青壮年大多都外出务工的现实情况下,接受远程教育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农村中老年人对远程教育的参与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和规模,无法达到远程教育的目的。远程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因而教育内容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三)远程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对远程教育投入经费不足是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硬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本来就有限的教育资源主要投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其他类型教育,对远程教育更是难以兼顾,由于经费不足,远程教育在教育设施、活动场所以及远程网络技术维护人才缺乏等方面得不到改善和提高。远程教育经费投入没有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项建设资金,使得远程教育部分资金投入不足。而且资金分配不均衡,财税杠杆没有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投入经费主要集中在城市,乡镇或农村远程教育经费极度匮乏;教育资金被挪为他用,对远程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力度以及对经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各地投入比例差别很大。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我国民间投入到远程教育建设和运营中的资本微乎其微,仅靠政府一己之力独木难支。
(四)远程教育发展不平衡,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运营维护技术人才欠缺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远程教育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除了地区差别外,还有城乡差别,乡镇或农村的远程教育站点极少。由于各地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滞后,边远山区对远程教育的宣传推广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平台的运营维护是影响远程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设备更新速度快,故障多,易老化,如果设备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大部分设备就会处于闲置状态,这样远程教育站点大多成了摆设,达不到远程教育的目的。网络设备需要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运营和维护,但我国现阶段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极度匮乏。另外,我国远程教育网络维护人才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远程教育规模增长速度。并且专业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兼职,这不利于远程教育的长期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对远程教育的认同感
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通过远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挖掘他们的潜能以适应社会变化。要转变观念,克服畏难心理,远程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技术,无论内涵与外延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远程教育只是传统教育形式的转换或替代,这与传统教育的目的没有本质区别。那种认为远程教育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远程教育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是IT行业精英人才和都市白领才弄得懂的东西,农村缺乏适合远程教育生存发展的土壤的观念是站不住脚的,人民群众完全有能力接受远程网络教育,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作为“智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展现出远程教育的成果,让更多的人从远程教育中得到实惠。只有这样的思路才能推动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远程教育的管理模式
在农村尝试推行网格化远程教育管理新模式,深入推进远程教育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农村自身发展特色的远程教育新模式。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人民群众通过交流对话开拓了信息渠道,提升了百姓幸福感﹑满意度。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管理者可以试点将村民小组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以户为单位,村党员干部全部入网,每个网格选一名负责人,实现了社会远程教育网络的全覆盖。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尝试定期将教育课程内容编成群众服务手册发放到每家每户,使民众了解最新的农技知识﹑政策法规﹑惠民政策﹑养老保健等内容。还可以定期举行知识竞赛,以提高民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将服务群众联系卡在农户院墙上醒目处张贴,方便群众与网格负责人及时沟通;该模式既消除了基层管理的“空白地带”,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还提高了社区管理质效。结合当前新农村的维稳形势,在推进远程教育工作中可以适当引入法律宣传以教育群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创新保驾护航。在深入推进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中,党员干部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发动群众﹑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掌握民众的学习动态,构筑全社会的远程教育推广体系,提升全社会的远程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体系,让人民群众的知识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三)扩展远程教育课程内容,提高群众对远程教育的参与度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内容有限,形式单一,已经影响到远程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亟须拓宽远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强化知识性教育内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历史知识、科普性知识以及法律知识教育;其次,要注重实用性教育内容,比如,老年保健教育、创业教育以及死亡教育等内容;最后,针对一些文艺情趣、家庭情趣等闲暇教育内容,以此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身心发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理应涵盖经济、科技、教育、医疗、养老、卫生和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只取一端,就会与新农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农村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根据农村人的兴趣爱好,引入快乐教育方法,促使他们自主、自愿地进行学习;运用修养指导教育方法,启发人们进行自我教育;将课堂搬出教室,开展实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包罗万象,能够直接引起受众兴趣,各取所需,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往往脱离远程教育的需要,无法解决远程教育的实际问题。我国远程教育形式单一,参与学习的人员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站点,没有结合农村基础设施组织娱乐性强的学习活动。除了远程教育站点之外,还应逐步完善社区教育。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社区教育为依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要考虑到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远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根据学员的性别、年龄、偏好和接受教育群众的文化层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还可以利用社区的娱乐场所组织群众收看电视和社区知识讲座等,少部分教学活动能够通过参加展览、听讲座和参观等社会活动形式来实现,最终形成课程设置多类别、教学内容多层次和多级别的远程教育基本框架。
(四)健全和完善专项资金投入法律法规,增加远程教育经费投入
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承担远程教育的历史责任,只有政府支持、管理或重视了,远程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建议政府单列专项资金纳入远程教育经费。地方政府拨款应有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对远程教育拨款比例也应纳入法制的轨道,以杜绝地方政府对专项资金投入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仅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拨款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还需要建立远程教育的社区财政支持系统,最终形成政府投入远程教育为主导,各地公益民间资本投入相结合,形成合力,多方联动,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确保远程教育经费每年都得到增长,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比如,利用学校、企业和各个机构场所进行办学,方能取得现代远程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投入,因此,要建立专门的适用远程教育专项资金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应对我国远程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必须依靠法律力量,加强远程教育法制建设,为远程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五)多渠道充实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的运营维护技术人才
为加强对远教程教育系统的管理和运营维护,确保各村党员群众能够接受正常的网络教育,各地在选配教育站点运营维护人员时,应重点选用农村中的年轻党员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整合利用乡镇机关、学校、广播、电信、文化等单位以及村“两委”中有一定管理能力、教育经验、电脑知识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教学组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技能优势,破解基层远程教育运营维护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
作者:莫绍强 刘江林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秀贤.现代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8):205-210.
[2]赵雪竹.现代远程教育下的新农村建设[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27.
[3]余小波.中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26.
[4]张晓彬.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功能诉求[J].大学教育科学,2011(4):26-27.
[5]王正东.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J].学术论坛,2007(8):13-18.
[关键词] 小城镇住宅图集推广国标示范四节一环保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当前,加强对村镇建筑活动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村镇建筑的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历时两年完成的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是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专家完成的。全套图集共22册,包括16个地域的农村住宅通用示范设计图、以及建筑构造图、结构构造图、给排水构造图等内容,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原则,对乡村农房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推广《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对塑造农村建设新风貌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小城镇住宅建设现状分析
广大农村的住房建设是一个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住宅建设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村镇的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它作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现代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城镇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这正是城镇建设的差异所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提速”,想去精心塑造和规划城镇的时间被压缩了。以中国目前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来看,通过设计单位去设计建房是极其不普遍的。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小城镇住宅建设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现象。近日,国家建设部在京举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送图下乡暨试点村庄签约”仪式,向全国1887个重点乡镇赠送系列小城镇住宅国际图集,并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两个试点整治的村庄签定定向支持协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部对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推广极其重视。
2 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的内容
2.1编制原则
为体现国家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小城镇,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科技部决定启动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
图集对小城镇住区规划设计导则与住宅建设标准化研究--小城镇住宅通用(示范)设计技术研究课题成果的总结。
针对西南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设计以南方骑楼出发点,提取传统的建筑元素,运用简化的方法,使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如玻璃、混凝土等对于传统的骑楼街区进行抽象。图集内容为示范工程的全套施工图,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可直接用于施工建设。
2.2适用范围
适用于西南地区商业较为繁华的街区,是商业和居住相结合的小区。同时为了促成到传统街区高低错落的感觉,每栋建筑单体虽然一致,但均在空间组合上有所进退和错落。
2.3工程基本特点
2.3.1建筑:①采用标准宅基地,既有小面宽、大进深,又有大面宽、小进深的户型。②商业和住宅相结合,商业借鉴传统骑楼的形式,采用标准的柱距,富有商业气氛;住宅内院形成小区内部街道空间,富有居住气息。③利用进深差异形成公共院落,使大进深的房屋也能直接对外通风采光。④所有房间均有自然采光通风。⑤总平考虑将住宅与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划成片区,并充分利用房屋的临街面和建筑间距形成临街的商业店铺,形成两面临街的形式。⑥建筑整体形象轻盈,反映出南方地区建筑特征。坡屋顶采用素色瓦面,⑦屋顶采用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类型相结合:平屋顶作为露台可以晾晒物品,也可以乘凉休憩之用。
2.3.2结构
根据建筑方案功能的特点,在骑楼部分为了满足商业需要,采用框架柱子承重结构,在楼梯间及厨房、卫生间部分,采用砌体承重结构,既可满主小城镇住宅要求,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既经济,又安全、适用。水平支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板。基础采用天然独立柱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形式。
2.3.3给水排水:①给水管采用铝合金衬塑管,明装敷设在外墙上。②给水进水管上靠近外墙明装低水头损失的管道倒流防止器。③塑料排水立管沿外墙明装敷设。④卫生间内选用自带瓷水封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延时阀冲洗。
2.3.4 电气:①楼梯照明采用声控延时开关,既便于控制,又利于节能。②住宅和商铺分设计量表及配电箱,满足住宅用电和商业用电的不同计费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了商铺出租时的收费要求。③采用磁卡电能表,以先买电后用电的方式,简化街区住宅用电收费手续。④接入网考虑有双较线和光纤两种方式,提高接入网的灵活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对接入网的要求。⑤设置访客对讲系统,方便来访客人呼叫及开锁。
3 城镇节能住宅的持续发展
未来5年我国住宅的发展目标是,城镇新建住宅27亿平方米;农村新建30亿平方米。到2005年末,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基本实现平均每户拥有一套功能相对齐全、综合质量相对较高的住宅;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面推进“四节一环保”住宅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建设7000万平方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生态环保住宅。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力度建设环保节能型住宅。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一批节能、环保效益突出的住宅现代化示范小区,建筑节能效率大大提高。 建筑环保节能住宅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节能措施比较得当,已率先进入全国建筑节能先进地区;节地效果比较突出;在节水方面推广设置了中水处置与回用系统,一些新建项目设计了雨水收集与利用或采取收集雨水补充地下水措施,有效加大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今后几年,建筑节能技术将加大运用并不断完善七项,包括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结构技术体系、符合国家墙改政策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和成套技术等,引导更多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积极参与产业化示范工作,,不断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
《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的编制以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原则,对持续良好的绿色居住生态环境,提高城镇住宅使用寿命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4 结语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发展 文化建设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减少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基石,“基石”牢固与否是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关键所在。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步,但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是目前最薄弱、最复杂的一项工程。目前,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基层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在社会建设过程中,有限的财产往往需要应用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文化事业投资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加之政府对农村与城镇投入政策的倾斜,对农村的投入总量远远落后于城镇投入总量。导致目前新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活动发展滞后,文化设施落后,文化资源严重匮乏不能满足现代农民的文化需求,制约着农村文化的发展[1]。目前,许多农村文化站建设受场地、经费的限制,文化建设的发展基本处于进展迟缓甚至停滞状态,造成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人民活动仍然仅限于扭扭秧歌,看看电视,翻翻报纸等传统单一枯燥形式。文化部门举办的舞台艺术进农村演出也不多见。新时期下许多富有时代气息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农村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重物质轻文化现象严重
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生活。较低的文化水平制约了其对文化的需求。分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多数农民过分的追求物质享受,对文化生活的消费投入极其有限,常常误把对订阅报刊、看戏看电影的投入费用视为一种奢侈与浪费;二是多数人并未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就直接辍学打工,不再继续接受教育,造成教育的恶性循环;三是有些读书学历较高的人,基本都脱离农村而不会继续呆在农村扶持当地教育,从而造成农村文化建设后继乏人的状况。由此可见,当前的教育方式和农民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程度严重阻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步伐,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备力量严重匮乏。
3.文化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农民尤其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科技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受落后观念的影响,基层宣传思想干部队伍存在知识结构陈旧,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由于缺少必要的教育培训,自身不加强学习,对党的路线与方针政策理解不准,开展工作时常提不出思路,抓不到要点。乡镇事业机构改革后所建的文化站处于无人负责境地。基层一些老的宣传文化工作者逐步退出队伍同时,新人员补充不及时,形成了宣传文化工作上的漏洞。即便有人在从事该项工作,往往也是身兼数职,难以把精力放在文化中。不少负责人下去包村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组织辅导功能,使农村文化活动处于散乱、无组织状态。因此,目前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基本上处于老化、弱化的状况。
二、新农村文化长效机制构建的措施
充分理解农村文化对于立足研究农村文化长效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构建的问题逐步得到我国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高度发展的农村经济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产生的了较强的文化冲击力,使农村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步从温饱即满、闭关自守转变为面向市场、勇于竞争,大批农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出现偏差。适时更新传统建设理念,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能使农民物质生活丰衣足食,而且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以提高[2]。而如何合理构建农村文化长效机制,正是当前农村工作重要而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农村文化长效机制:
1.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对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逐步增加农村服务的资源比重。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电影、农村远教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作用,积极发挥宣传思想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确保信息传播“村村通”长期有效运行。
二是对邻近村舍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村文化活动室,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高效利用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使其定时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
2.建立良好的文化教育机制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扩展培养新型农民的内涵,强调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挖掘与发挥农村知识群体的灯塔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文化建设[3]。
一是要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使中小学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实现有机结合,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体制与制度的保障。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此外,通过在乡村建立文化室,培训农村文艺骨干,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力,引导农村文化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之路。
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师资保障和教学环境。并重点建设集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法制教育和家长学校六位一体的乡镇文化中心,形成开放式的社区教育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3.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繁荣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培养一支有高度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的文化骨干领路人[4]。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与考核,以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队伍要形成制度,制定出计划,常抓不懈。
一是改革用人制度,建立健全和拓宽农村文化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渠道,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才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吸引高层次文化人才,建设一支对农民群众感情深厚、长期扎根基层的文化组织者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培养文化骨干,解决文化事业单位干部青黄不接问题。以确保各层面工作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二是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农民文化骨干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实行社会群众监督制,力促村干部改进作风、干事作为、创先争优。此外,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5]。积极宣传农村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总之,以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是中心,文化建设是关键。健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多方面力量,不断深化改革,使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性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文化发展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着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品位,使大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好地建设出广大农民群众深受教益的文化阵地。
参考文献
[1]郑风田,刘璐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112-115.
[2]阳耀芳,孙静.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43-13844.
[3]陈冲,李新中.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J].职教研究.2009,12(1):65-68.
农村大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涉及三个主体:政府、失地农民和开发商。他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在改造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调节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利益均衡:政府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城市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构,他的职能目标就是管理城市,并尽可能的为城市社会谋利益。在农村城市化的建设方面具体为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当然也包括相应的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他们相互之间有着各自的利益。开发商作为从事房地产业的经济组织,它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
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城市化的主体――政府、失地农民和开发商的利益均衡。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监控农村城市化建设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农村城市化要在政府政策调控下进行,以降低市场风险;与农村城市化最直接、最大的利益关系者是失地农民,如果不能保障他们的权益,改造工作就无法开展;开发商是实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和关键环节,如果开发商不能实现赢利,农村城市化就难以实施。三方配合、互动博弈是沿海地区广泛推行的城市化模式,博弈的逻辑是:政府通过政策实施,让出部分政府未来的潜在收益,如减免部分地价等,保证开发商有利可图,以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改造,并分担改造中的部分风险,同时保证失地农民的既得利益,使失地农民最终顺利回迁,博弈的最终实现三方共赢。这种博弈是最优最稳定的模式,博弈三方精诚合作,“政府搭台让利,企业唱戏谋利,村民参与得利”。
但在利益博弈过程中,总是不能实现人人满意的情况,权力失衡后利益博弈就出现了不同局面。
农村城市化是一次利益的调整,特别是农村城市化增加了流动人口这一处于城市最弱势阶层的“准城市人”,公平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政府的公平协调作用更加必要。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是城市化的责任主体,其拥有行政权力,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了强势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
为了促进农村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其中,最有力、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及时不断地调整政策。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1998年,城阳区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加快小城镇建设。2000年,区委、区政府为加快城区旧村改造步伐,又制定下发《关于城区规划控制区旧村改造的意见》,提出用3至4年时间,完成城区周边范围内22个村庄的旧村改造任务。2003年初,区委、区政府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的实施意见》,在全区范围内推进旧村改造,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加快旧村整合改造和组团式成片开发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区。2004年9月,区委、区政府对《关于进一步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的实施意见》重新调整,制定下发《关于加快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的意见》,提出“全区旧村改造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管理,与实现一产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紧密互动,与建设青岛市北部城市中心和现代园林生态城市协调一致,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体现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这些政策的实行和调整,一定程度上为推动或制动农村城市化建设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是政府调整发展战略、控制节奏和规模、调和各方利益的强有力举措。
当然,在进行政策干预的同时,也存在政策多变、政出多门、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甚至抵消等情况;在组织实施上,政府对具体事务干预过多,越位情况时有出现,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及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任何一项政策或调节措施都可能因为考虑不够全面而使改造偏离目标,而这种偏差带来的结果是极为复杂和难以控制的。政府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成本是被社会中的各成员所分担的社会成本,他们并不需要为自己的错误决策负全部责任,而一旦干预成功,往往会因为政绩得到晋升,从而获得更大的决策权力。失误时不承担全部责任,成功时却得到更多权力资本,这使得部分政府官员产生了强烈的干预偏好,表现为干预过力。干预和管制能产生寻租机会,寻租活动又反过来使市场机制遭到破坏,而市场机制失效又会要求政府进一步干预来弥补失效,如此反复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如果违背市场法则干预经济,将必然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陷入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带来的危害将是长期性的。政府对农村城市化建设进行有效干预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政府机构自身必须是具有效率的。所谓有效率,是指能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然而,现实中的政府机构由于其公共部门的行政垄断性往往是投入高而产出低,具有明显的低效率特征。目前,许多城市成立了农村城市化的领导机构,如指挥部或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这些管理机构大多是非市场机构,有的即使是市场主体却仍是国有性质,其用于改造的可支配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支出则用于房屋拆迁、工程建设等公共开支,缺乏约束机制。由于政府行为是一种垄断性的活动,缺乏竞争的压力,对政府工作效率缺乏准确的标准和可靠的评估,导致即使政府机构非效率运作,却仍能生存。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城乡一体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居住环境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新农村的景观设计是我国建筑设计中的新兴领域,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住宅条件的改善,新农村建设中室外环境的景观设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更注重于结合当地环境和人文风情,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创造优美的环境,在新农村建设改造等方面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整个乡村增添新的活力,有效地平衡了乡村与城市的差距。
一、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原则
(一)尊重历史文化
不同的乡村景观建设都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文化载体,都可以通过景观的方式加以装点来表现区域人文景观关系。在景观设计中要能够传承农村的历史文化,使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充分研究和发掘当地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尊重历史。对于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村镇要能够重点保护规划,在新农村的建设和规划中对其进行独立的规划。比如西安曲江新区的规划建设,曲江地区集中着众多的古村落,在古代是天然的湿地和洼地,在秦代就建有离宫,因水曲折才有了“曲江”的美称,在隋唐时修建园林,皇家和文人雅士聚集曲江游玩踏春。在历史上曲江是以自然景观为主,有“春日插柳”“曲江流饮”等传统风俗,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色彩,因此在曲江地区的景观设计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历史文化的体现。
(二)保留当地特色景观
每一个地区都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和宗教影响,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一些具有特色的景观建筑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雨,无论是否破落陈旧,都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这些当地的乡村景观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留下了历史的痕迹,都是我们应当保留的文化遗产。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注重保留当地的特色景观,在设计规划中要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而不是利用工业化、标准化的设计模式去规划或管理当地的历史人文景观。在保留当地特色景观的基础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体系,因为景观空间是活的,活的社会载体是人和景观分不开的一部分。当地的特色景观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系,局部的文化态度扭曲的现象只能是一个静态无生命的文化特色。
(三)与时代相结合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传承历史文化、美化农村景观,还要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设计人员应发挥主动创造性,使设计的重点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时代性特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出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当引进新兴技术或者是外资支持,将自然村改建为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小区形式,全面建设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的新农村。
二、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设计要点
(一)合理的景观规划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建筑景观规划。农村的住宅建筑一般存在杂乱无章、布局混乱、无人管问的现象,景观更是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景观规划,可以使农村建筑合理配置,节约很多的土地资源,更具经济适用效果,促进农村与城市建筑的接轨,建筑风格更具现代感。在建筑景观的合理规划下,其他农村建设如盖房、修路、建村、修建基础设施等都可以有规划的同步实施。同时利用“绿道”的形式来连接各个村落和各种自然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线性生态景观系统。通过整个有机的绿色交通要道来实现更有人文历史的村落、来带动缺少人文历史景观的村落一起发展,这样有效地控制在新农村建设后所产生的各个村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同时也可以使新农村建设中人文历史景观得到更好表现。
(二)景观设计的节能环保化
以前的农村建筑在资源利用上没有节约环保的意识,存在着很多能源浪费的现象,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节能环保。合理的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冬季对于木材或者煤的损耗,节约了能源,还可以减少由于燃烧煤炭而产生的废气,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农村地区拥有着特有的乡村景观,如农田、果园、沟渠和山水等,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对这些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可以提高新农村的景观水平,保护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当地景观旅游。农村的原生态景观传递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是城市景观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在景观设计中要尊重和保护农业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使设计具有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性。
(三)景观设计需因地制宜
不同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历史和经济发展都不相同,如果采取同样的标准和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必然会发生很多矛盾,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民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关系,能够顺应自然、合理规划、就地取材,立足于农村的基本特点,绝不可以为求效果盲目地增大建筑形式和规模,充当门面工程。新农村建设也要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景观规划从实际出发,不能增加农民的负担,立足于农民的基本利益,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因地制宜考虑农民的需要。
(四)突出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是一个长期自我演变和完善发展的过程,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形成的个性文化特征。突出地域特色,对于一些地区的人文环境来说,在历史上受到了不同时期的民俗、经济和宗教等影响,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的地域特色也有所不同,景观设计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不是通过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嫁接或者移植,这样的景观设计才会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例如:江西的婺源,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去那里旅游,之所以能吸引众多游客,正是因为它所传递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景,更呈现出其历史的辉煌。婺源县是典型地域文化的体现,乡村古建筑上不同纹样的马头墙不仅具有文化审美价值,还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防火作用,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另外,体现地域要素的还有对于当地植被的应用,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田植被的规划,这样的规划设计可以体现乡村的文化主题,更是对于乡村行为方式的延续,在新农村的环境景观设计中要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规划,如江西婺源地区有着丰富的耕地资源,油菜种植面积很大,新的建设规划中保留了婺源农业的自然属性,并且根据地貌特点进行了新的景观设计,使婺源形成了春季万亩油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是一道乡村景观变化的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这不仅提高了景观环境的观赏性,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已经渐渐脱离农事活动,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全国大力发展。在新农村的建设下,农民生活有了更好发展,生活更加舒适,不再以传统自然村的形式居住,而是向城市化小区形式的生活方式发展。这是为最基层的农民劳动者建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新农村的景观设计也要以当地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来丰富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植被内容,创造优美的环境,打造新农村的新面貌。
作者:杜炎林 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倩.新农村景观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8).
【提要】城市化曾经被当作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之而来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的二元结构、城市“漂流族”引起的犯罪等问题,让其饱受诟病。当前,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出现,将使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面对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业生产率低下以及农民普遍贫困的难题,中国政府曾长期把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不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的出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望进入新阶段。
1957~1978年间,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15.4%增长到17.9%,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6%。到2004年,城市化的比例达到了约4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5%。7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城市取得显著成效,仅靠城市人口的力量无法带动城市人口的增长,因此农民工成为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导因素。
农民工进城
实际上,从80年代开始大规模涌入城市的农民工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直是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官方统计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数超过9000万,但实际人数可能高达1.5亿。
定居模式
虽然农民工的进城对大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决不是所有民工都向往大型中心城市。实际上,农村――城市间的流动模式,已形成了以小城镇的兴起和大都市的持续膨胀为特点的独特的城市化建设模式。
目前,中国660座城市中,大约三分之一城市的正式居民不到50万,仅有33%~35%的城市人口超过200万。因此,尽管从80年代以来城市化高速发展,但以国际标准衡量,大都市的人口集中程度实际上很低。
政府面临的问题
奇特的中国式城市化进程,使政府面临二元结构问题及城市化建设格局不均的问题。
1.小城镇。小城镇一般是由农村乡镇发展起来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从这一点来说,小城镇的发展缓解了农业的经济和社会压力。然而,大量证据表明,与小城镇的企业相比,大城市的公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要求更高,城市规模扩大形成的规模经济提升了工业效率,其主要表现为成本的降低。由于约40%的中国城市还没有发展到最佳规模,在发展更多大城市为目标的前提下,减缓城市化速度,必定会使城市化的功效优于简单地将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大程度地转移出去。
2.大城市。尽管政府致力于鼓励以中、小城市发展为城市化建设核心,但大都市对民工仍有很强的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工流入这些城市对于缓解农村压力要比农村区域的城市化更为有效。在沿海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的汇款保证了其留在农村的家人的消费水准。更难得的是,他们的积蓄促进了农村的投资。
不过,从其他方面讲,民工涌入给已不堪重负的城市管理和社会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农民工无计划地大规模涌入城市,也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在上海表现的最为突出,由地表水储存枯竭引起地面下陷,正威胁着上海的高层建筑。此外,大量背井离乡、居无定所、没有找到工作的年轻民工,可能会走向犯罪,这对城市的社会安定构成潜在威胁。
深圳
大规模城市化发展最显著的地方是珠江三角洲。78年以前还是小城镇的东莞、佛山、潮州、汕头现已是名副其实的超大型都市。
深圳的发展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许多年来,深圳一直以经济改革成效显著的典范形象示人,但现在越来越受关注的则是因为高速城市化引发的问题。去年8月,深圳市政府决定暂停办理入籍申请,以解决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
在西方国家,城市人口从300万增长到1000万通常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深圳仅用十年时间就超速完成了城市化转变:深圳80年代可容纳80万人,预计“十五”期间容纳480万人,现在总人口已接近1200万;这些人中获得永久居住权的不到200万人,超过1000万人为流动人口;此外,约一半的深圳人口属于在深圳居住时间不到一年的“漂流族”。
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市政府出台了限制性措施,以防发生下列情况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日渐减少;用水及能源供应枯竭;人口过多;环境条件日益恶化。
政策影响
深圳不是唯一面临这些问题的城市。其他的沿海大城市,诸如上海、北京、天津,为了控制城市膨胀,被迫出台了对民工的限制性措施。这种趋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人们不禁会对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产生质疑。已经确定的城市化具体目标,例如到2050年城市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5%,是否会重新调整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