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服务地摊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24 10:50:47

序论:在您撰写服务地摊经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服务地摊经济

第1篇

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承诺。要达到这一目标,挑战不言而喻,为此,中国政府在过去倡导节能的基础上,更是把低碳经济提升到了国家的战略高度。其中,如何让IT更加绿色,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本刊也特别开设了相关专栏,与大家共同推动低碳I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节能降耗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IT设备的节能降耗不容忽视。根据气候组织代表全球电子可持续性倡议(GESI)的报告:《Smart 2020:实现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目前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的2%,而这一比例到2020年将翻番。而据了解,在能耗上,从机房用电分配看,服务器设备占电能总能耗的52%。显然,在机房当中,服务器的节能是实现绿色IT的主力。

在数据中心实现节能降耗,一方面是服务器自身的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应用整合,节约大量的物理服务器,从而避免了额外的能耗支出。在实现绿色IT方面,HP ProLiant DL785G6服务器就是这样节能降耗的高手――该产品非常适合于不断增长的企业级数据库或用于整合及虚拟化环境,帮助客户提高服务器利用率,有效缓解服务器数量激增的问题。

整合应用节能忙

在传统的数据中心,大部分x86服务器的利用率都在10~15%之间。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这意味着有大部分电能并不是用在了计算或者事物处理上,而是白白当做热量被消耗了――这又进一步加重了数据中心的散热负担和成本。显然,通过虚拟化进行集中化整合是节约电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如果按照旧有的IT应用,4台服务器分别运行4个应用,每台服务器功耗为2KW,但每台服务器的资源占用率只有10%,总功耗为8KW;在引入虚拟化技术以后,将4个应用部署在例如ProLiant DL785G6等这类更强壮的服务器上,这样可能让服务器的资源占用率上升至70%,但总功耗仅为4KW――这意味着着50%的电能节省。实际上,目前在数据中心比较常见的整合比例是5:1,这意味着多数企业至少可以节省80%的物理服务器所消耗的电力和冷却资源。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整合的比例越高,企业就越能享受到节能的巨大效益―_这也难怪第三方专家会建议,如果企业服务器虚拟化后的物理基础平台性能够高,那么最好将所有的基本应用都全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上。作为x86服务器领域的虚拟化性能王者,HP ProLiantDL785G6最高可以支持210个标准虚拟机,这意味着他可以整合更多应用,这对于那些服务器应用大户,IT预算吃紧或者能源供应紧张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绿色节能服务器典范

即使不作为虚拟机的整合平台,像ProLiant DL785 G6这样的新一代服务器当做核心应用平台时,其绿色特性也可以随手拈来。作为绿色节能服务器的典范,新一代服务器从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产品的在能耗上的严格控制:从处理器开始,再到每一个服务器部件的设计都集成了绿色理念,比如ProLiant DL785 G6:采用更小的2.5英寸硬盘比3.5英寸的硬盘可节省50%以上的电源;惠普内置于BIOS中的功率调节器(Power Regulator)能让服务器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功率,Dynamic Core技术以及AMD Cool Core技术能通过控制每颗处理器子系统的功率消耗减少能源等等……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特别的节能技术正在为x86服务器贡献着力量,如HPProLiant G6服务器的惠普海洋式传感器技术,该技术由32个功能强大的智能传感器组成,可自动跟踪整个服务器的热量信息。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风扇、内存和处理器,进而优化系统散热并提升能源效率。

而通用电源插槽设计则允许客户根据自身独特的工作负载需求从四款功率不同、但电源转换效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的电源中进行选择,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能耗。采用不同的实际配置的客户均可实现92%的电源效率。

此外,动态功率封顶(DynamicPowerCapping)技术还可动态进行设置或限定服务器功率,从而帮助客户在数据中心内重新分配电力和冷却资源。这样,企业就能使能源容量提高两倍并延长数据中心的生命周期。

总结

在政府越来越重视绿色IT的今天,政府的IT越来越具有标杆及象征意义。最新一代的服务器通过应用集中,可以将多个服务器应用整合到一台服务器上,同时通过本身的节能技术,从而把整体能耗降低到一个新阶段,必将成为政府绿色服务器及绿色IT的一个新亮点。

华硕ESC1000成就绿色科学计算

日前,为了将计算性能与绿色节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华硕最新推出的个人超级计算机ESS1000。

华硕ESC1000专门搭载Cool&Ouiet散热系统,CPU部分采用华硕大口径纯铜导管散热器,散热面积达8500平方厘米;而独特的散热导管设计可有效将主板芯片组产生的热量引导至后端I/O接口处的散热片上,这样,从CPU风扇产生的气流可将主板产生的热空气及时排出,不需要其它辅助散热装置,达到“冷”与“静”的统一。

不止如此,华硕ESC1000还引入了OFAN智能温控风扇技术,采用硬件保护监控芯片。根据CPU温度变化即时调控风扇转速,当CPU温度较低时,低转速可有效削减系统噪音。并延长风扇使用寿命。而针对ESC1000支持的四CUDA卡并联方案(3张Tesla C1060+1张Quadro FX5800),借助华硕优化设计的热空气导流架构和机箱上120mm大口径静音风扇,用户无需为噪音和散热的问题而担心。

第2篇

关键词: 服务业; 低碳经济; 发展路径; 聚集经济效应。

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了 70%, 部分国家甚至超过 8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还存在巨大差距, 并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高投入、 高能耗、 高污染的发展方式, 而低碳经济作为以低消耗、低污染、 低排放和高效能、 高效率、 高效益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当代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多重任务, 低碳经济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发展路径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路径。

1 低碳经济与服务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自 2003 年英国在 《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 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 “低碳经济” 的概念以来,低碳经济日益受到国内外社会的普遍关注。 所谓低碳经济, 是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核心,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降低能源消耗, 充分利用新能源、 清洁能源, 建立新的能源结构, 实现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从低碳经济的内涵上看, “低碳” 与 “经济” 兼顾, 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 “低碳” 意味着发展经济必须以降低碳排放为前提, “经济” 则意味着在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的增长, 即既要降低能耗,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也不排斥经济的健康、 快速和可持续增长。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 服务业又称为第三产业, 即指除农业、 工业和建筑业之外的其他各产业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等十五个产业部门。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 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 以低消耗、 低污染、 低排放和高效能、 高效率、 高效益为特点的低碳经济与服务业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 低碳经济与服务业之间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 而服务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1.1 低碳经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 科技的发展以及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的重心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向知识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占主导转变。 我国目前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低碳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促使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 呈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 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

1.2 服务业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服务业具有投资少、 能耗低、 效益高、 污染少和拉动就业作用大等特点, 而低碳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良好和谐关系。 首先, 服务业所依赖的资源由自然资源转为信息资源、 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 这种资源转化缓解了自然资源的压力, 减少了对气候环境的破坏。 其次, 服务业以资源整合,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主要生产手段, 且服务产品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在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过程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 服务业的发展容易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为生产发展带来规模效应, 降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铺张浪费现象。 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资源、 经济、 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可能, 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为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保障。

2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发展完善。 1978 年,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 872.5 亿元, 占GDP 比重为 23.9%, 三大产业中, 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最高, 为 47.9%; 2010 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 171 005 亿元, 占 GDP 比重为 43%, 第二产业仍然占 GDP 比重最高, 为 46.8%,①但是从中可以看出, 服务业比重逐渐与第二产业比重接近, 服务业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

2.1 服务业增加值扩大, 但未达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 1978 年到 2010 年, 增加了 196 倍, 占 GDP 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 17.3%增长到 42.9%。 部分地区服务业比重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如北京 2009 年服务业增加值为 9 179.19 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75.5%。①我国服务业虽然有了明显增长, 但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第二产业仍居于主导地位, 且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相距甚远。 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以高能耗、 高污染为主要增长方式, 在全球产业链中, 我国产业发展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2 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现代服务业比重低, 不符合低碳经济目标。

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服务业结构性问题凸出, 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知识型、 科技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服务业比重偏低。 我国 2008 年服务业增加值中, 交通运输业、 批发零售业以及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37.4%, 几乎占了服务业比重的三分之一;而金融业、 信息服务业、 软件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为 28.4%, 而发达国家各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上个世纪已占 50%以上。②传统服务业缺乏高新技术和自主产权, 高消耗、 低附加值且处于产业链低端, 其发展依赖资源和环境, 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2.3 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市场化程度较低, 不利于低碳化首先, 从各地服务业发展比较来看, 我国各地区服务业发展很不平衡, 特别是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 东部地区 2009 年服务业增加值为 86 749.21 亿元, 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 59%, 西部地区增加值为 25 992.29亿元, 仅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 18%。②其次, 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服务供给有限, 很多社会群体享受不到应有的基础服务, 不能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第三, 我国很多服务行业处于垄断经营状态, 市场准入问题严重, 比如邮政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 金融业等行业, 市场化程度较低, 服务成本较高, 竞争力相对较弱。 事实上,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 层次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受行业垄断、 服务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制约,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中国经济整体走低碳化道路。

3 基于低碳经济的服务业的发展路径。

2007 年 3 月 27 日, 国务院下发 《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表明国家对发展服务业的重视 。 但是 ,我国服务业存在的总体供给能力不足、 内部结构不合理、 竞争能力不强、 消耗资源高以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等特征, 与经济全球化、 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要改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改变传统服务业的主导地位,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转型。

低碳经济既是环境资源问题, 也是经济社会问题。 低碳经济以低消耗、 低污染、 低排放和高效能、 高效率、高效益为特点, 其原则在于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通过技术创新, 降低资源消耗, 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 减缓气候变化。 我国传统服务业服务方式单一、 水平低、 质量差, 技术手段落后, 高消耗、 低附加值、处于产业链低端问题凸出。

3.1.1 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面临转型, 促使传统服务业向低消耗、 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处于 “微笑曲线” 的上下两端, 处于整个产业链的高端。 提升传统服务业就是促使低端服务业优化升级, 向高端化服务业延伸和渗透, 利用现有服务资源, 用现代科学技术、 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包装传统服务业, 打破行业垄断, 改变传统服务业高消耗、 技术落后的现状, 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增加服务产品的附加值, 逐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3.1.2 在传统服务业领域不断创新高端服务产品。

目前我国服务业服务产品非常基础, 附加值低, 比如, 目前国内金融服务领域开办的中间业务已达二三百种,虽然发展很快, 但主要集中在结算和等传统服务方面, 高附加值的并不多。 相反, 外资银行在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市场, 却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未来的高端市场将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 为此, 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 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住房信托基金、 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公司等等[1]。

3.2 基于柔性能力促进服务业竞争力提升。

柔性能力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快速而有效地回应、 处理组织系统内外部环境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服务业在生产服务过程中, 会面临各种需求、 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柔性能力是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服务企业需要具备适当的柔性能力, 从而打造快速的反应能力、 回应能力, 促进服务业竞争力提升。从服务业经营管理过程上看, 服务企业的柔性能力包括 3 个方面, 即战略层面的柔性能力、 组织层面的柔性能力和市场营销层面的柔性能力。

3.2.1 确立柔性战略, 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柔性战略是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目标, 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 主动适应变化、 应用变化与制造变化, 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及相应行动方案。 服务型企业在制定柔性战略时要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 正确分析市场上的动态性, 制定柔性竞争战略。 同时, 创建具有高度柔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管理氛围, 以与柔性竞争战略相匹配。

3.2.2 建立柔性组织, 提高服务业管理效率。

柔性组织是具有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采取权力的适度分散, 使组织能快速回应、 适应环境和自我调整, 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扁平化、 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柔性组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的反应灵敏性, 形成具有快速回应能力的组织基础。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 从而使组织具有持续学的能力, 创新发展的能力, 就是建立柔性组织的有效路径。

3.2.3 实施柔性营销, 促进服务业服务水平提高。

许多营销思想和方法都是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 如关系营销, 强调一对一的协同互动关系, 从而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我国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低下, 质量差, 提高服务业服务水平是提升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服务业的竞争日益体现在服务质量和速度上, 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在产品、 价格、 渠道、 促销方面的柔性化营销策略, 给顾客提供更快速、 更高水平的个性化、 创新的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3.3 通过基地建设促进服务业获取聚集经济效益。

服务业聚集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以服务业为核心, 吸引大量彼此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聚集, 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 产业聚集可以共享生产要素和信息, 产生共生效应。 聚集区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益。 聚集发展是当今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服务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加强现代服务业的聚集程度, 获取服务业聚集经济效益是服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3.1 根据城市发展布局, 合理规划服务业基地布局与建设。

建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首先需要深入研究现有城市空间布局, 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的特点生产服务环境、 服务产业特点、 相关区域规划政策等因素合理选址。 其次, 依据不同服务业类型和方向, 合理规划布局不同类型的服务基地。 如致力于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城市区域, 应改善基地交通设施, 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引进高科技, 促进产业融合, 全力打造物流服务中心。

3.3.2 建立相互依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现代服务业聚集应以集群内企业的产业关联为依据, 建立相互依存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方面, 对于集群内已有的服务企业, 要引导建立企业之间的配合、 分工与合作的网络体系; 另一方面, 创建、 衍生出一批新企业来促进服务业集群内部达成紧密分工和协作关系, 建立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 这样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更好地发挥企业之间协同效应。

3.3.3 提升服务业聚集区的软实力, 增强服务业聚集区综合竞争力。

经济、 产业、 配套设施等 “硬实力” 的目标与定位不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文化、 品牌等 “软实力” 的提升对服务业聚集区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服务业聚集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 也要注意将区域文化特色和企业品牌建设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文化品牌, 必须以产业化、 市场化为方向, 培养企业文化品牌,有效整合聚集区文化资源, 以文化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4 结束语。

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与低碳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一致的。现代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 具有能源消耗低、 综合效益高、 高附加值等特点。 因此,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国加快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转型, 培养服务业柔性能力, 建立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让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 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途径。

注: ①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年》 (电子版);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电子版)。

②数据来源: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010 年》 (电子版) 计算整理。

参考文献:

[1] 杜人淮。 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必要性及举措[J]. 现代经济探讨, 2007(11):17-21.

[2] 周权熊, 周任重。 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J]. 商业时代, 2009(1):20.

[3] 韩玉玲。 低碳经济背景下利用政府采购促进服务业创新[J]. 山东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23(1):87-92.

[4] 王仰东, 范毅, 李亭,等。 低碳经济与高技术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导报, 2011,29(5):65-68.

[5] 代文。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 湖北: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 陈玉宝, 谢泗薪, 吴叶兵。 多重视角下高端服务业战略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商贸, 2010(26):4-5.

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3—0083—05

地方高校能否赢得地方政府、企业和人民的赞誉,关键在于是否立足本地、办出特色。探索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拓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空间与渠道,对提升地方高校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现状及成因

(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分析

1. 高校服务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高校仍然是“关门”办学,缺乏主动服务与合作互惠意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只考虑与上级主管部门相对应,在职能与功能定位上,只考虑满足自身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尚未设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组织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难以发挥。

2. 校企合作缺乏良好环境。个别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不重视,不少高校与地方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而这些书面协议大多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作秀凭据,既无实质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更无合作共享的核心技术和经济共同体。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缺乏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企业缺乏与高校合作的动力机制。

(二)影响地方高校服务能力的外部原因

1. 高校服务社会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地方政府对国家有关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贯彻落实的不够,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在进行社会服务时无章可循,不仅影响了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顺利开展。地方政府没有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列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导向不够清楚、不够明确,对如何开展社会服务缺少实质性规定。地方政府财政扶持产学研的政策很难到位,缺乏鼓励企业支持高校的激励措施,产学研结合的社会环境与高校服务地方的诉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 企业对地方高校缺乏了解和信任。由于企业对高校了解渠道不通畅,许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科技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缺乏信赖感,加之受“品牌”意识的影响,宁愿花高价、舍近求远去寻求大城市或外省高校,也不愿意接受本地高校“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技术服务。一般大型企业科技研发力量较强,都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接纳技术服务的外需量较少,“屏蔽”了与外界的科研协作。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研发与创新需求小,加之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缺乏与高校合作的期望与项目。由于校企双方需求信息不畅、资金缺乏、中试风险大而导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导致高校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影响科技成果推广的产业化与商品化。

3. 现行地方高校的评估指标欠科学。就地方高校来说,上级评估主要考核有多少立项课题、与地方企业签订了多少合作协议、开办了多少“订单班”,而合作项目的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却无具体评价指标;所签订的合作协议是否具有真实性却不进行实地考察;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程度与校企融合的深度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对高校教师而言,以主持或完成项目的多少、级别、成果获奖和数量等指标作为评职称的硬件。因此,校企合作只是在玩弄花架子,只看重项目对职称评审的作用以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至于经济效益与社会需求则放在其次,存在明显的功利性。

(三)影响地方高校服务能力的内部原因

1.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地方高校大多设有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财务处、人事处等二三十个管理机构,却缺少行使服务地方职能、推进校企合作、广泛联系社会和争取社会资源的职能部门,社会服务还没有上升到高校的组织目标上来,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列入学校的战略发展规划。有些高校社会服务仅仅注重表面,重计划、轻落实,有口号、无行动,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做材料”。也有些高校社会服务队伍缺乏组织领导,集体合作攻关少、单兵散兵作战多,教师的个人行为还没有上升为高校的社会职能,致使社会服务的能力不强,客观上造成社会服务难以有效开展。

2. 缺乏激励服务的政策。有些高校没有出台规范社会服务的政策和配套措施,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分配政策。考核教师参加社会服务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只对教师的授课课时、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而教师是否进行了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质量的好坏、创造的经济效益、受益者的评价等,都没有列入绩效评价指标而给予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与奖励,伤害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3. 高校办学定位不准确。不少高校存在“攀高”、“求全”“贪大”,以追求升格、发展为综合性大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为目标,丢弃了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依托的办学特色。地方高校的定位准确与否,能否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不考虑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造成教学与就业的脱节,从而影响地方高校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之策略

第4篇

关键词:能源统计低碳经济策略

能源是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遭遇到一系列无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战,能源短缺以及过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能源统计就是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流量变化、经济效益、平衡状况及其与国民经济关系,对国民经济的能量变化过程实行统计监测和管理。低碳经济是是能源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目前能源统计的障碍

(一)基础工作薄弱

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不够及时,不够准确。科学统一的能源资源节约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能源资源节约工作的要求。

(二)个别企业对节能降耗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长期以来,一部分企业、单位在发展上追求高速度、高利润,忽视节能环保工作,把节能作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节能降耗措施不力,对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能耗统计渠道不顺畅,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三)基层企业能源计量不健全,严重影响能源统计数据质量

能源统计数据的来源主要是由基层企业填报,目前多数基层单位能源计量设备不健全,以致企业统计人员无法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有的企业上报能源统计数据中存在估计成分,这样的数据汇总到上一级就会出现误差,而这种统计误差单单依靠统计局的少数能源统计人员去逐一核实和纠正是很难的。

二、加强能源统计服务低碳经济的策略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能源结构目标调整,对我国能源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已将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将对我国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化、消费等各个环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在工作中提高能源统计效率。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确定职责分工

能源统计涉及社会经济各个层面,能源统计任务重,环节多,资料搜集困难,迫切地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节约能源的宣传力度,积极组建专业化的能源统计机构;健全部门能源统计制度,疏通能源统计渠道,与之相关的部门要同心同德,密切配合,配备业务精湛的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各尽其职切实做好能源生产、消费、流转、销售等多环节的统计工作,确保节能降耗统计数据及时、准确。

(二)加强培训,扩大交流,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能源统计是一项全新的、专业性很强的统计工作。从事能源统计工作的人员,不但要具备系统、全面的能源统计知识,还要具备与之相关的GDP核算、工业统计、农业统计、商贸统计等专业统计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用能单位或某一地区能源统计数据的有效审核、深层分析,才能有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促进节能降耗工作。因此,必须做好能源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他们逐步成长为能源统计的“行家里手”和调查分析人才,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能源资源节约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业年度污染物排放数据。建立完整畅通的能源统计网络。统计网络是展开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采集统计信息的重要基础。加强能源统计网络建设,建立畅通的信息采集渠道,是做好该项工作的组织保障。

(四)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充分发挥部门技术优势,在人员、计量技术、标准信息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建立低碳管理机制,对企业的能源计量数据提出了统一的规范要求,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库,使企业在计量检测数据上看到节能降耗效果的数量变化,看到节能降耗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和技术专家开展企业重要能源的热力测试、公证、核查等节能检测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各项计量数据的监测与采集,并将能源计量指标体系落实到生产经营和能源管理全过程中。针对企业存在的技术漏洞和工艺缺陷,积极帮助制定技术改造方案,改进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大力推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通过加强企业自身计量管理,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

三、结语

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推广应用低碳经济利国利民,为使广大民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并变为全社会自觉行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和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把低碳文化和节能意识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把低碳消费和节能降耗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参考文献:

[1]张卫华.《浅谈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管理观察》,2011年第10期

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公共服务 供给 消费

低碳经济包括了生产的全过程,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地区,覆盖面非常广。低碳意识渐入人心,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就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对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的环保和低能耗,公共需求愈加追求品质。因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由于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的,生产决定消费,私人消费的偏好会随生产布局的变化而变化,同样当这种私人偏好成为大多数人的偏好的时候公共消费偏好也就发生了转变。加上消费具有“示范性”和“不可逆性”,那么低碳需求最终会成为公共服务的要求之一。在今年年初,一些电器公司推出了有绿色低碳标识的低碳家电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售人员表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环保、愿意购买高能效、低碳排放的电器,低碳家电很受欢迎。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多数人已经倾向于使用健康的低碳空调时,他会希望出行时乘坐的公车安装的也是低碳空调。

可以肯定,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下公共服务需求量增加的要求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低碳经济促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新的消费方式等,但低碳经济毕竟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兴起的初期会由于技术成本或规模小而价格比较高,从而导致贫富之间消费上的差异,那么要稍微平衡这种差异,就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尽量多地选择低碳服务。低碳经济是一种进步的经济生活方式,既然是进步,那么公众都期望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要提高自身生活水平除了需要个人的努力外,还会期望政府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来更多地满足一些公共需要。而且低碳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公众思想意识,这些都会促使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扩大。向社会提供低碳产品可以提升社会消费的文明程度,影响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公共服务需求。这些原因都可以促使公共服务需求呈现扩大化,多样化。

以往的公共需求在服务标准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低碳经济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标准,所谓的“三低”,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会在未来逐渐地被量化。低碳将是一种新的游戏规则,碳排放是其衡量标准。公众会根据公共服务供给是否符合低碳标准作为其中的标准之一,来判断自己是否满意这项公共服务,而政府也可以根据低碳标准来确保自己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受欢迎的。专家也提出,在宏观层面上应该改革与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建立推动“绿色”和“低碳“发展的指标衡量体系。例如,随着环保理念的加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渐渐采用“无纸化”办公,久之,这种“无纸化”办公在公共服务上的需求也会上升,成为一个标准。又如以往公众判断一个城市环境是否良好的标准主要是看城市的污染程度、除污表现、绿化程度,那么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之后,公众会自然地想到还有一个“城市碳排放”可以作为考量标准。

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涉及整个社会共同利益的社会问题。低碳意识一旦成为全民共识,就可以在生活中增加低碳行为,也能扩大自愿碳信用交易市场。低碳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意味着节能减排,公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将发生改变。它也有利于培育低碳文化,使公众拥有一种节制、适度的绿色消费和生活习惯,增强低碳消费的意识和自觉性。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既是低碳排放,也是节约的。如果社会主体意识到资源是共同的且有限的,节约资源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利益,那么节约将会是自觉自愿的行为。在私人生活、生产领域,低碳和节约意识会逐渐深入人心,那么在公共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作为公共服务者的生产者还是作为普通公民的生产者,他在生产过程中的低碳、节约意识都会提高。

低碳经济的发展引致的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的低碳意识是整个经济社会在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它能促使公共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更进一步,使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利民、便民。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环保、节约和“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符的。以前我国的公共服务理念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经济建设型政府”下,如今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慢慢向以“公共服务”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服务型政府就是要遵从民意,在公共服务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方便的服务,以人为本。如今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公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比如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公共管理者是有维护代际公平的责任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公众对环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粗放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将不再受欢迎。这反过来会促使公共服务供给者以一种服务的理念提供公共服务。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笔者相信气候问题是公民普遍都感受到了的问题,也相信每个公民或多或少都有能力为创建低碳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低碳经济本身是在全球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给人们灌输一种意识,那就是发展低碳经济是所有地球人的共同责任。在我国,低碳理念在校园、社区、学界、政界等都引起了热烈回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践行低碳理念的先行者。例如杨澜在代言低碳技术,濮存昕骑自行车参加人大代表会议等。随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其服务而非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生产率、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重视公共服务的理念也会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本身也包含一个政策的概念,它所倡导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以及所产生的在法律、经济等领域的政策机制会对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环境产生影响。《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已经建立,未来一定还有更多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这些法律在全部经济社会领域都有效力,当然包括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相关法律的制定使得公共服务供给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在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中产生了法律约束标准,这就会形成一些新的公共服务政策,有利于公共服务的规范与完善。

倡导低碳的经济政策有很多,这里主要讨论低碳财税政策对公共服务供给政策产生的影响。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发展三个功能。笔者认为低碳经济财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对公共财政政策的影响会体现在税收和公共财政支出上。

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是我国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区域不均等、供给内容不均等是普遍存在的。财税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是其中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原因。我国当前没有针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来建立一套针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前面提到低碳经济会使得公共服务需求趋统一化,同理,低碳经济全面发展会使得公共服务产生新的诸如“低碳”、“绿色”、“节约”等方面的标准,像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标准、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公共环境标准、公共产品生产标准等。这些标准应当是全国性的,那么这样既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均等,也能促进城乡、区域享受的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另外,就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和内涵来说,农村地区反而更容易做到造就低碳环境。因为农村自然环境比较好,有丰富森林、草地等自然资源,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就比城市更易做到,发展绿色经济以及碳捕捉和封存具有先天优势。所以可以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机会缩小与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之间不均等的距离。因为公共服务供给要达到均等涉及到很多制度的相关安排,但我们至少可以在具体的供给操作过程中用“低碳标准”来弥补,使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程度降低。

总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它所产生的影响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也很大。低碳经济影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外部环境和供给机制,这些都将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率,更公平,更加满足公众需求作出了贡献。因为发展低碳经济促使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相关制度的进步会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由它产生的公共服务供给的低碳新标准会增强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效能和公平性同时都有所增加的公共服务供给自然是更加满足公众的需求。虽然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看到成效。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也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职;继续教育;经济转型升级;途径;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4日

高职院校是地域性非常明显的高校,更多的是要服务地方,为地方培养符合地方产业结构需要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要发挥高职院校的地域优势,以“立地发展”的思路来决定办学的主要方向。而高职院的继续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提升专业辐射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窗口。高职继续教育如何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配合好高职院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又有现实作用的课题。本文以江阴市和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在江阴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一、经济转型与高职继续教育

经济转型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实质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突出新型工业化,提高经济发展中的低碳、集约、高附加值的含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开发。

以江阴为例,江阴正处于由资本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转型关键期,当好江苏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排头兵、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江阴必须走“创新驱动、人才引领”的创新发展之路。几任主要领导都充分认识到科技、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助推作用,因此江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人才工作投入,创新人才发展机制,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全市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139,861人,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107,175人,初级工以上技能人才81,774人。但与江阴的经济发展地位和人口数量相比,人才比重总量仍然偏小,其中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相对偏低,人才队伍的总体竞争力还不强,与江阴经济转型发展和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江阴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32万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7%。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6%;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30%。

这一人才发展目标给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相对于国民学校教育而言,继续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形式,是对在职人员的追加教育,主要目的是更新、提高和拓展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江阴唯一的一所高校,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是为数不多的县级政府主办的地方高职院校之一,直接服务于江阴地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向社会和企业的高职继续教育能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的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三种产业的劳动力转移的培训、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改的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成为高职继续教育服务的内容。另外,作为本地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相比,更为贴近本地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继续教育服务经济转型的主要途径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变的主力军。企业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企业经久不衰的竞争力的来源。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服务江阴经济转型过程中作了大量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大力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十一五”末,江阴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总数近14万,占江阴常驻劳动人口比例为14%,而江阴市“十二五”人才规划提出到2015年比例要翻一番,提高到28%。这项工作一方面除了要积极引进人才外,另一方面就要依托当地高校积极的培养。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尤其是企业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并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开设了机械、电子、石化、管理、建筑等专业,形成夜大(业余)、函授、远程网络、电大开放教育等多种类型、专科、本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等多种层次的学历教育体系,近几年来每年为江阴地方上培养近2,500名的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在职人员,为江阴市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奠定了基础,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制约。

(二)拓展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一体两翼”的并重发展思路,把继续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从单纯的成人学历教育观念向人的全面发展长远服务方面转变,加强了与市职能部门的合作,建立了多个培训基地,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便利,为劳动力就业创业培养一技之长。学院成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继续教育的基地;统计人员从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基地;市专业技术人员公修课培训基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与多家本地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咨询、管理和业务方面的培训。近三年来我院举办了职业技能高级工、技师培训、会计从业资格培训、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出国人员英语培训、公司企业管理培训、纪检干部财务知识培训、专技人员公修课培训、企业青年工人“三职教育”、企业班组长管理等多种培训,年平均培训人数在5,000人左右。企业员工经过学院举办的各类培训,无论是在职业素养上,还是在管理能力上、包括职业技能上都取得了长足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企业发展的人力需求。

(三)推进“政校企”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高职继续教育是高职教育提升专业辐射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窗口,其本身的业务职能决定了高职继续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其他办学部门相比,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政府、接触企业。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学院继续教育部门往往更容易获得政府、企业对学院需求的信息。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平台,积极为学院推进“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为学院专业建设、企业技改开发、政府资源整合做出贡献。

三、继续教育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多数有着专职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但主要从事着宏观的管理工作,继续教育业务的开展均落实到办学院系。这种模式固然有其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发挥院系的办学积极性,参与到地方的科技、人才建设中去,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但在办学市场化的过程中,在社会办学的竞争和院系经济收入考量的压力下,往往容易迷失方向,脱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造成继续教育效果和效率低下,质量意识淡漠等问题。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以超前的意识,一反多数院校继续教育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出了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担对外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全面落实高职院继续教育对江阴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推动工作。

(一)建立一支“四化”管理队伍。学院重视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的作用,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舍得投入。目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专职工作人员32人,基本上都具有多年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紧紧围绕“全员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要求,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较好地把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结合起来。

(二)建立贴近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品牌继续教育项目。学院通过对大量中小型企业的调研,了解了企业急需的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品牌继续教育项目,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职业技能培训,都能紧密贴合企业和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继续教育服务地方发展,必须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学院充分重视继续教育服务质量体系的建设,通过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来对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梳理,寻求受教育者和企业的认可和满意,从而更大程度地把学院继续教育推向企业,更好地为江阴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曹丽曼.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4.

第7篇

高校是一个地方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承担着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的重要使命。高校图书馆,做为高校的情报信息职能中心,在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所在地区提供一定的文献信息服务,这不仅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1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可行性

1.1 规章制度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大学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①明确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实现。

1.2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需求

首先,地方高校在行政关系上是隶属于当地政府部门的,它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当地政府并由当地财政划拔,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它有责任服务于社会。其次,随着近年来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学校的招生、就业等竞争也越加激烈,如何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是高校的当务之急。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依托,开展社会化服务就是十分有益的举措:第一,它能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使更多的人对高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高校的社会声望。第二,可以提高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并通过对社会范围内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的补充图书资料,提高藏书质量,形成优势特色藏书。第三,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单一性经费来源的不足,提高馆藏的质与量。

1.3 高校图书馆具有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优势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和其它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有很多优势。(1)资源优势,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馆藏6.6亿多册,而公共图书馆藏书为4亿多册,馆藏量低于高校图书馆。(2)人才优势,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3)技术服务优势,高校图书馆普遍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建设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为方便读者检索图书馆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障碍性

2.1 思想观念障碍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最大的障碍是思想观念。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是其主要职责。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长期实行着封闭式的服务方式,而忽略了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高校图书馆资源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2.2 管理制度障碍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都是围绕本校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制定的,组织结构也围绕着校内服务而设置,没有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一旦向社会开放,必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工作人员紧缺、工作量增加、校外人员不熟悉馆内的规章制度及借阅流程造成的种种不便等,都会给管理增加难度,从而抵消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经济的积极性。

2.3 文献资源与资金障碍

介于经费问题,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复本量一般不会很大,本校师生的需求基本可以满足,但是,一旦面向社会服务,资源的紧缺立即就会显现出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也就谈不上什么服务了。再加上对社会服务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封闭的校内服务,仅仅依靠原来简单的服务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需要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或与其它信息机构开展协作服务,或引进国外成型的社会化信息系统等,但这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

3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措施及途径

3.1 加快法制化建设,完善服务体制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服务要有统一的制度,要积极寻求图书馆立法,这样才能确保在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种种问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顺利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正确的处理好服务校内和服务社会的关系,建立协调的平衡机制,以保障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不会给校内服务带来障碍,而是可以促进高校及图书馆的发展。

3.2 转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要想做好社会化服务,就必须先要转变观念,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除了传统服务外,还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文献信息需求,以便为政府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搭建起一座信息的平台,为企、事业单位和学院相关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让与转化等提供中介服务,从而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经济价值。

3.3 与政府共建共享

单纯依靠高校本身的资金力量,很难达到图书馆社会化的硬件要求,但是,高校在办学时往往也考虑到了要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人才,这样一来,高校在教学、科研与当地政府部门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上就有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当地政府部门就可以达成共建共享的协议,依托双方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建立一个有能力,有条件为社会开展服务的高校图书馆,使高校与当地的政治经济都能从中受益,得到长远发展。

3.4 开展有偿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强度加大以及工作难度的加深,图书馆原有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时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引进新的工作人员则又面临经费问题,社会服务很容易因此变成空谈。如果能开展有偿服务,根据服务所包含的知识信息量成果的多少,收取一定的费用,使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人员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同时,经费的增加也可以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以更好的开展社会化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社会是为社会经济和高校图书馆带来“双赢” 局面的文化盛事。只要高校、社会、政府部门三方能够共同努力,循序渐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社会化就不会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将切切实实为高校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长远贡献。

参考文献

[1] 舒炎祥,钱薇.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4):98~102.

[2] 刘宇.汪徽志.王玉玲.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可行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9):42~59.

[3] 帕提曼.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障碍举要[J].图书与情报,2007(6):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