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民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4 10:50:39

序论:在您撰写农民素质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民素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农民素质教育;研究

一、农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素质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手段所发挥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尽管经济手段能够对农民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调节,但却不能替代思想教育,缺少了思想素质教育的农民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当前农村经济步入飞速发展的关键期,对农民精神文明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更高,所以对农民的思想素质教育应该不断地加强而不是有所放松。要想为农村经济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要把推动农民思想素质水平的提升作为根本依托,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互相支撑,营造健康持久的环境。

(二)文化科技素质教育

就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农民的学历在初中及以下,也就是90%以上的农民都属于半文盲的状态,文化科技素质较低,进而影响到了农村经济建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农村产业的改革发展注入动力,就必须要把侧重点放在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教育方面,使广大农民能够不断加入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队伍当中,积极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最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农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还要落实科技兴农,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民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以外,还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掌握科学的管理经营方法,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利用环保等综合技术,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三)智能素质教育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层次大幅提高,农民劳动不再局限于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是成为了一种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劳动活动,对科技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农民具备完善的智能素质,适应综合性劳动的需求。具体而言,智能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造能力。也就是积极投入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只有具备创造能力的农民才能在实际活动当中开拓创新,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迁移能力。也就是能将自身所学的技能、理论知识等纳入个人素质结构当中,并将其恰当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当中,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顺利迁移。第三,自主创业能力。也就是对市场以及个人有全面的把握和认知,能够综合相关条件来发展优势经济产品或项目,在市场经济当中立足。第四,信息捕捉能力。即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当中,耐心观察以及捕捉价值高的信息资料,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个人经营行为的调节。

二、农民素质教育提升的方法

(一)积极推进学历补偿教育

学历补偿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文化素质也是农民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等,让广大农民也享有学历教育的机会和平台,使得他们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不平凡的价值。在农民学历补偿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农民的现有文化知识能力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农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在学历补偿教育持续不断推进当中,农民能够提高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做到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力量,也让新农村拥有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农民素质教育的提高离不开对农民的科学化培训。同时,教育培训必须将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作为重要的目标,具体而言是要把农民现有技术作为基础,充分了解农民的意愿和想要通过培训教育达到的目标,并在尊重其意愿和标准的前提下,来进行教育培养,最大化地发挥农民的自我发展水平。在技能培训上,要把市场作为根本的培训导向,结合市场需求来提高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使得农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能,也为农村的劳动力转移打下基础。在实用技术层面,可以紧密地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结构调整进行整合和适应,使广大农民能够掌握大量的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三)有效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农民素质教育的提升以及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活动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这也要求政府的有关部门能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使得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经费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条件及环境进行改善和优化,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支持。同时,为了让农民能够减少培训学习的成本,激发他们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设置专门的农民素质教育经费,并要求培训机构和相关单位能够适当地给予优惠和费用减免支持,降低其学习成本,让每一位农民都能够拥有参与培训活动的条件,使得他们接受教育的权益得到根本保护。

(四)积极发挥村干部的作用

在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村干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搭建了政府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从这一层面上看,村干部的素质高低以及工作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一方面,村干部必须要坚持以身作则的工作原则,在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当中率先垂范,成为农民的榜样,不断完善和提高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和提高村民的自觉意识,也就是引导农民一起投入到素质教育实践当中,完善个人的素质结构。可以说,村干部的示范以及榜样作用远远比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要更加的有效,而且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一方面,村干部必须要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并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切实了解农民在教育方面的需求,解决他们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积极发挥农民素质教育的作用,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五)转变教育管理培养模式

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需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那么,对传统的农民素质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培养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教育管理模式而言,要坚持从农民实际出发,赋予农民更多的办学自,推动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落实灵活化的办学模式。相关培训院校要积极减轻农民的负担,开展内容丰富以及形式多元的短期培训。在内部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积极构建科学全面的学校管理体制,增强农民素质教育的质量以及效率。就教育培养的方法而言,必须要秉持以农民为本的根本原则,实施全面的农民素质教育,将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基础教育当中主要传授实用价值较强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在职业技能教育当中,需要把侧重点放在技能培训方面,提高农民科学技能的掌握水平;在思想教育当中,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农民素质教育水平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只有提高了农民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才能够使其在新农村建设当中贡献力量,充分发挥自我意识,让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素质教育提高策略的研究,必须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农民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推进学历补偿教育,引导农民自我发展,并增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郝坤安,张高旗.我国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甘肃农业,2009,(6).

[2]张金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素质培养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

第2篇

一、完善机构,继续加强组织领导

针对人事调整,及时调整和充实了农民素质教育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印发了《**经济开发区2009年农民素质教育工作方案》,在我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年度考核目标中将农民素质教育工作列入了考评范围。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了相关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失地农民转移等问题。各相关部门及两办事处根据区方案的分工,形成由区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涉农培训单位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政企合作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您现在阅览的是第一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针对当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人才素质低、农民用工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的问题,为加强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素质教育、提升企业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主动应对危机,化解用工矛盾,开发区工会在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总工会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在百雄堂富厚创业与职业培训学校建立了开发区工会农民工培训基地,5月15日基地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农民工培训班开学典礼。基地今年计划举办各类农民工培训班12期,完成培训任务600人次,保证80%以上的就业率,并切实做好就业跟踪服务,建立完善台帐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将基地建成为企业服务、为开发建设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劳动力平台。

三、注重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

随着我区失地农民的不断增加,农民转移培训工作任务较繁重,为有足够数量的经费来保障完成任务,我办协同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积极申请区财政支持,年初预算时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向区管委会申请和报告,共安排专项经费2.5万元。区各有关部门都积极争取了一定的培训资金。

第3篇

信息素质是获取、处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手段、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五个方面。对于农民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具有基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能通过多种途径熟练地利用工具(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与农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吸收和利用,同时能及时自己的信息,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民信息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民信息素质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科学发展,影响他们参与社会建设和分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增收致富。通过走访我们总结出农民信息素质存在的问题:第一,信息意识缺乏。对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第二,获取信息能力低。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对信息获取、利用、存在技术障碍和知识障碍;第三,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偏于保守,以电视、广播、报纸为主,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计算机网络利用较少。第四,自身水平有限。对获取的信息缺乏识别,对安全性有疑虑。因此,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国家对农民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育开展不足,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大都以培训活动形式授课,有限的培训课也是影响有限,时间不固定,大都是配合农业信息化建设而开展的教育,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作用不大。以河南省为例,为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每年会办一次信息员培训班,但名额过少,一般一个县仅有一名农民信息员参加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总而言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乡村信息中心的乡镇图书馆,获取政府支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优势,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提升农民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乡镇图书馆在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教育职能之一“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1]。社会教育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由于农业信息化不断推进,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规模大范围普及科学文化教育,强化信息意识,树立科学信息观,以适应社会发展。针对农村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农民服务,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担负起历史赋予图书馆的神圣使命。

(二)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是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在获取知识或信息方面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他们不但缺乏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的技术能力,也缺乏通过产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获取信息的财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信息弱势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的信息缺乏已成为这种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而目前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保障的机构/制度,仍只有公共图书馆”[2]。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迈进了信息时代。为社会成员带来更多信息接触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有利于人们普遍参与信息经济活动,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由于农民信息素质较低,影响他们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解决日常生产生活问题,不能参与信息经济活动之中,不能分享信息经济发展成果。而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机构,参与农民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消除城乡信息鸿沟,保障农民信息公平,促进农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图书馆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三)乡镇图书馆是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平台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村级图书室作为基层图书馆,数量多,分布广,离农民近,便于服务,是广大农村地区信息服务中心。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视,乡镇图书馆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规模扩大,经费增加,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拥有计算机设备,普遍具有网络服务能力,管理手法先进,为农民读者服务手段颇具规范,他们传统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读者的认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普及科技的公益场所。乡镇图书馆可根据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场地优势、人员优势,争取政府支持,设立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点,购置相应设备,配备人员,开展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三、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原则

(一)多层次教育方法与多渠道教育途径相结合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一、自身条件多样的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对于种养殖大户、乡村企业家等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民,这类人群见识广,一般配备有计算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水平,可以网络教育为主,网络咨询为辅方式进行。而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弱但有较强学习愿望的农民,可以通过培训班的方式,利用图书馆设备,通过形象化的功能演示、鲜活的事例说明,实地实践操作、强化辅导等方法加快农民信息素质教育。

(二)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结合农村地区实际,确保教育与应用相互促进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信息素质教育需要切合实际情况,避免教学内容空洞、理论化,教育活动单一。应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与文化发展水平,关注农民切身利益,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农民信息需求。

(三)发挥信息中心作用,注重营造氛围图书馆做好软硬件建设,营造氛围,发挥信息中心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图书馆资源、农业信息化建设资源等来提高信息素质,满足自身信息需求。针对农民喜群聚群议特点,对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国家政策信息、劳务信息等农民较为关心的专题设置讨论区、交流区,工作人员加以引导,或答疑解难,或引线搭桥,营造氛围,真正发挥其信息中心作用。

四、乡镇图书馆实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开设农业信息化教育课,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结合农业信息化建设,开设农业信息化教育课,重申信息重要性。从宏观方面,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到,信息也是生产力,在信息化大环境下,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是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认识到信息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家庭增收的重要性。使农民从思想上树立“科教兴农,信息富农”观念。从微观方面,使农民了解信息经济的优势,比如能够了解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掌握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情况,为各种生产和市场决策;在网上实现“订单农业”合作意向;随时通过网上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交易;访问农业专家网站,咨询农业科技知识,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农业政策、劳务信息等,来实现生产最大收益。这样促使他们去积极创造条件,学习信息网络技术,积极利用县、乡、村信息化建设资源,加快信息观念转变,树立科学先进的信息意识。

(二)开展计算机使用教育和网络资源应用教育,发挥信息优势针对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和保守,还不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通过网络等现代方式获取信息资源。根据他们水平普遍较低,接受能力较弱的情况,细致入微地开展便于理解的计算机功能、网络资源利用功能演示教育,展示计算机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快捷方便,消除农民对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利用的恐惧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授课文本则将视频、音频、文本、图表等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够随时用视频点播系统进行播放和接收,方便易学。在授课时如果结合农民比较熟悉的事例可以更好地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使农民能够自如地使用计算机、自由上网、简单处理计算机常见故障等。

(三)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教育,提高农民获取信息能力按照检索、搜集、加工和传递信息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信息获取能力教育,使农民掌握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方法和操作技巧。

1.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网络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包括农业实用信息检索一般知识,主要类型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农业数据库检索方法、检索策略,网络常用查询工具的应用,网上涉农专题信息的查找方法等。并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特色和实际需要,依托政府网及涉农信息网等权威信息交流平台,对农民常用的、有实用性的各类农业信息网站、农产品交易网站、科技信息网站、农业数字共享资源加以推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时性,充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内容。

2.对于检索搜集出来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通过比较、咨询、深度查询等方法,剔除过时、错误、虚假、无用信息,对有益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吸收和应用。

第4篇

关键词:“三农”新问题;农民素质教育;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A-0016-0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党的十七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民素质教育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民素质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让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农民素质教育之中。

一、当前“三农”新问题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千年难题。然而不同时代“三农”问题却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当前“三农”问题呈现如下一些新特点:一是从事农业的青年农民越来越少。据国家统计统计局统计,我国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呈现如下变化:1970年:80.8%;1978年:70.5%;1979年:69.8%;1991年:59.7%;2002年:50.0%;2003年:49.1%;2007年:40.8%;2008年:39.6%;2009年为23.4%,呈逐年递减趋势。也许从“城市化“道路的角度看,农业人口下降是好事,然而从另一组数据看:80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占80后农民的3.5%,而90后则不到0.3%。据调查,现在的农村孩子,能读书的读书,不能读书的外出打工,及使在家的也没几个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真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普遍认为,现在的青年农民根本就不懂农业,农业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二、新生代农民思想意识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传统农民的艰苦创业精神受到挑战,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则因独生子女受惯养等因素,大多丧失了艰苦创业精神,重在追求个人享受,一些青年人的态度是“父母有靠父母,父母没有走绝路”。三、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人口增长的压力及,农村能源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许多地方许多农民靠砍伐破坏森林以解决能源和生活问题。可见,“三农”旧问题尚未解决,新“三农”问题又摆在人们面前,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农民素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因农民自身素质与农民教育培训机制等原因,农民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较为普遍的主要有:一是农民自身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地方都在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但培训的农民推说有事而不愿参加。到场参加培训者寥寥无几,有的培训机构为了达到培训人数,只好花钱借农民身份证来复印并填号码充数。二是有的政府机构对培训的认识不足。政府一要有经费的投入,二要积极支持教育培训,三要深入农村第一线。然而有的地方政府认为,花这个钱却没什么看得见的效益,既不愿出钱也不愿出力,更不愿深入农村第一线。三是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混乱。现在许多地方在中央的支持下许多部门都投入资金支持农民素质教育与农民培训,然而资金的使用上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农业部门有阳光工程培训,劳动部门有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部门有扶贫培训等等。这些培训项目,上面尤其是中央有资金投入,但下级却没有资金配套。这样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也就大打折扣,甚至只是走走过场。以上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素质教育只能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实质的内容。

三、生态文明旗帜下的农民素质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的伟大战略部署,为此农民素质教育必须围绕生态文明来开展,让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民素质教育中,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农民素质教育,让农民素质教育开出生态文明花朵,结出生态文明硕果。目前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1.农民素质教育必须有法可依

必须把农民素质教育的立法工作提到议事日程。近年来,各地农民素质教育正在大力开展,但因没法可依,导致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足够重视,一些农民朋友也不积极参加。只有通过立法,使政府、培训机构和农民都有法可依,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农民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与实效性。

2.农民素质教育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

我国农民人口最多,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良性运行不能脱离农民。然而农民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市场经济知识知之甚少,不了解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十余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城市运行起来了,而农村却仍然“山也还是那座山,乓不故悄堑拧,广大农村市场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所以对农民实行市场经济的教育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农民素质教育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接轨

第5篇

关键词 新型农民;素质教育;农业法规;市场经济理论;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338-01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农民的整体知识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渐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技术能手、农业专家、农业经纪人和农民企业家。然而在农业领域,教育,尤其是新型农民的素质教育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加强新型农民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因此,我国十分有必要通过大规模的新型农民素质教育,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4]。在新形势下,应当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现代农业及相关科学技术教育,结合农民文化程度的差异性及农民的现实需要,使其与时展相适应,真正成为现代农业背景下的新型农民。现就如何加强新型农民素质教育的问题作一探讨。

1 重点加强农业领域法律法规及农业相关政策教育

为了使相关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对国家政策进行传达和落实。尤其是农业政策,有效利用现代传媒,让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使农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最终使农民获得真正实惠。同时,要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以及农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构建和谐的政农关系。

2 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理论教育

普及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建立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对市场经济知识的运用水平。使农民在思想上认识到我国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作为新型农民,不断增强法制意识,要知法守法;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的理念,强化市场主体意识,使农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必须具有风险意识。要使农民朋友真正理解并掌握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把好舵、撑好船,达到增产又增收的目的。

3 普及基础农业科技知识,加强先进农业技术推广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普及,一部分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农民尚未很好地掌握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因此,把科学、文明、发展的新观念输送给农民,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致富的道理。同时,通过现代传媒以及点对点帮扶等办法及时有效地把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好,帮助农民学习好、应用好,在农业领域打好新时代背景下的有准备之仗。

4 努力办好农民职业教育

使农民能够在学习中生产,在生产中学习。必须重视并努力办好农民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新型农民。也可以针对农民迫切需要的具体的农业技术安排一些专门的技术培训课程,使农民能够直接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力量,提高其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同时达到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5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民劳动场地的分散性、实用技术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行灵活多样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新型农民素质教育,要针对农民的特点和现实需求充分运用传统及现代传媒,如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采取多样化教育模式,使农民在农闲时能够有所学、忙时能够有所用,实现活学活用、灵活运用。

6 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各部门齐抓共管

各级政府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为新型农民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尤其是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切实保障新型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新型农民素质教育保驾护航。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让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各部门真正认识到新型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型农民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各级政府各部门,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尤其是农业部门更应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与各政府部门共同发挥好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的功能,科学规划,拟定好实施方案细则;在整个过程中,政府要协调好有关部门,利用教育、科技、文化等各行业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7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民素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素质报告——新型农民素质调查评估与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郜艳丽,李峰.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意义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34-835,900.

第6篇

1.新时期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生产发展靠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搞活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靠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创业。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要求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屏弃陈规陋习,农村面貌的改善终究要靠农民。民主管理村级事务更是要依赖农民觉悟和素质的提高。

1.2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也需要努力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市场需求,以期获得良好的市场收益,这使农民必须面对市场、容入市场、应对市场。随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深入,农民的政治意识、权利意识逐渐得到加强。文化改革的深入开展,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的服务。所有这些,对农民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民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素质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3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呼唤高文化素质的新农民,培育和造就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必须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面对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农民开阔视野,开拓思想,敢于创新,改变知识结构,学习掌握生产所需的新技术,发展农村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相协调。

2.当前农民总体素质偏低的表现

2.1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的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学费减免的制度,但农村的辍学现象并没有大程度的减少。在农村,农民家长和学生本身对文化基础教育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2农民科技知识贫乏

在我国农村,部分农民不太注意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没有掌握好现代化种植、养殖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缺乏竞争力。由于农民缺少一定的文化,甚少懂得科技知识,不知道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优化产业结构,而是过多地凭经验生产管理,甚至跟风干,结果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一散而亏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民由于科技知识的贫乏,在生产活动中就显得非常的被动和盲目了。

2.3农民经营素质不高

当前,农民的经营素质不够高,农民一般很少对自己所经营的产品做市场调查和分析。由于农民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科学经营能力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如一部分农民不知道如何根据市场变化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项目和产品结构,也不知道怎样通过产品的流通来增加农产品的产值。一部分农民挣了钱后把钱用于盖房子或存入银行,而忽略了投入新技术或扩大再生产,往往就此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农民的经营素质跟不上市场的运作,这就影响了广大农民的收入。

2.4农民现代意识不强

(1)法律意识不强。现在是法制社会,但部分农民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2)交通意识薄弱。在不少农村,村村乡乡有水泥路,一些地方高速公路还修到村口,但部分村民只看到了方便却不遵守交通法规。(3)环保意识较差。部分农民缺乏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很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重视保护环境、减轻污染。村里的经济发展起来了,可村里的环境却也恶化了。

2.5部分农民婚育观念落后

现在的农村仍有少数的家庭存在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等现象。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未能根除,不少家庭没遵照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就是为了生个男孩,到头来家庭子女过多,经济负担过重,能育而不能教。落后的婚育观念,使得农村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了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给农村的经济、环境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样也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3.新时期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3.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1)真正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是根本,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提高农民素质,为解决农民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2)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指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增加9%,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较能使GDP提高27%。所以应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比例,这是各级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公民享有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发展教育最重要的措施。(3)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农村学校负担着造就有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新一代劳动者的任务,为农业现代化储备后备力量。因此,要狠抓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

3.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特殊的知识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就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做好三项工作。(1)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因素。(2)加强农村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3)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在职培训。

3.3加强社会道德和法制教育

(1)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乡规民约”和“文明准则”,倡导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用文明意识来抵制歪风邪气。(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农民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增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3)要加大对农民“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教育力度,引导农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要加强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不断丰富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农民只有懂法、知法、守法,才能明辨是非、依法办事,只有在农村普及法律知识,才能保障新农村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3.4教育广大农民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1)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婚育观念。通过村居的黑板报等形式向农民宣讲婚育文化,使农民对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利用学校、农村党员电教等宣传教育阵地,大力宣传人口理论、政策法规、生育权利等,使农民群众在享受先进文化生活的同时受到社会主义新婚育风尚的熏染。(2)大力开展婚育村民自治。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自我管理与服务,充分体现群众是新时代科学、文明、进步婚育的主导者,还“权”于民,服务于民。(3)落实新的婚育利益保障制度。只有为农民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对落实优生优育法律法规规定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给予奖励优待政策,使优生优育者在土地、医疗、入学、分房等社会事务中得到实惠,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快地富裕起来,树立优生优育快富典范,使得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

3.5强化载体,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第7篇

为深入贯彻区委《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和区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确保完成今年全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切实起到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作用。根据余杭区人民政府《关于*年余杭区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经镇政府决定,现将《*镇*年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培训任务

*年区政府下达给我镇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任务为1021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340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培训30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350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31人。根据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各镇乡作为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的责任单位。我镇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承担相应责任。镇化技术学校要根据办学实际和师资力量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各村、社区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镇化技术学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重点要加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训,突出“精兵”农业和“薪金”农民,全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1、农业专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40人。主要是根据我镇优势农产品特色,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经营一产的技能水平或能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工人。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发动人员,镇农办和镇成校开展培训。此类培训将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指导和实地操作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发给绿色证书或农函大证书。

2、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00人,其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培训100人。主要是根据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各自不同的就业需求,结合本镇就业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农岗位就业技能培训,有序向非农岗位转移,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此项培训主要包括电脑、电工、电焊、缝纫车工、餐饮服务、冲压工、家政管理、车辆驾驶、机动车修理、农村经纪人、个人创业等专业。各村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参加技能培训,使我镇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本类培训由各村组织人员,镇经发办、镇妇联、镇总工会、镇团委等负责牵头,镇成校等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50人,主要培训对象是目前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但因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学历,工作稳定性差而可能重新回流到农村的农民。同时,通过培训也可进一步提高我镇企业在岗职工的素质和企业形象。本类培训由各村和有关企业(单位)组织发动人员,镇经发办、镇总工会、镇妇联和镇成校负责实施,培训后,按国家有关工种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31人。培训对象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不含各类职高、中专、技校)未能继续上学的人员和各类高中的流生,年龄在16至20周岁,步入社会前应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相关就业技能培训。本类培训由镇教办牵头,联系各村和有关学校负责落实人员,镇成校负责实施。

二.培训经费安排

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给予资金保障,为广大适龄农民至少提供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机会。因此,镇财政也将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保证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区委、区政府把“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为此,各村、社区、镇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统筹谋划*年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与转移就业工作,结合各自职责,专人分管,强化工作责任;要正确认识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的意义和重要性。镇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要做到培训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交流,不定期地召开有关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