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服务范文

时间:2023-09-24 10:50:31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服务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经济服务

第1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22-02

收稿日期:2011-12-12

作者简介:麦茂生(1969-),男(壮族),广西贺州人,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作保障。广西高校是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应主动承担起为经济区培养和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广西高校在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培养人才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必须加以研究,找出对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经济区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和服务社会职能日益加强的今天,高校在继承传统高等教育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其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兼顾人才差异化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再度选择发展方向。

当前广西高校要坚持以北部湾经济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宗旨,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学科专业、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加强建设,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为石化、能源、钢铁、林浆纸、铝加工、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科技产业,商贸、保税物流、交通、城建规划、旅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重点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中、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人才的需求。

二、从人才需求分析入手,加大“适销对路”人才的培养力度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后发展地区的广西,教育本身整体水平与发展速度偏低,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大发展的步伐,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供给矛盾比较突出。一是人才总量偏少。截至2008年底,广西党政机关、公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等体制内的人才万人含量为238人,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128人,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尤其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物流等领域,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广西发展的需要。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据统计,最近几年经济区体制内人才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不足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才所占比例为25%左右[2]。目前,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 404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仅1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仅50人,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3]。三是产业人才奇缺。当前,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55%、15%、30%,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41%、27%、32%;广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偏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则偏低[4]。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四是外向型人才紧缺。北部湾经济区对外开放及面向东盟的特点决定了与外贸、涉外旅游、国际海运、会展等相关的产业急需大批外向型人才,但目前经济区外向型人才十分紧缺。为此,广西高校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要依据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要求及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最终达到广西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区产业人才需求的最大程度的匹配。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面向东盟国家的双向合作,建立跨国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聘请“海外特聘教授”上课,实施跨国联合培养人才,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总体要求下,各市政府要根据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匹配的人才引用政策、人才配置政策、人才保持政策、人才培养与发展政策,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要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产业、高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大产业中培育建设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要根据经济区发展所缺的人才门类大批引进人才,不能仅针对某些个别岗位引进人才,切实弥补经济区人才“短板”;要积极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推进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创建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5]。通过这些建设,大力推进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发展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三、从学科专业分析入手,加强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近年来,广西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新本科院校,原来专科有什么教师和条件就办什么本科专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主动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振兴的需要拓展和建设新专业不够。比如,对照北部湾经济区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海洋工程及装备、民族医药、食品安全检查、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和包装、保鲜制冷等一大批专业,广西高校还没有或者缺少,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区发展的需要[5]。导致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和主导产业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的需要。因此,广西高校要主动跟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结合本校的基础和条件,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拓展面向经济区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整合广西高校的教育资源,创建北部湾经济区急需的新专业,同时促进专业建设与学科、学位点建设的进一步融合。在广西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增设一批石化行业急需的能源化工类学科专业、林业和造纸业急需的林产化工和造纸工艺类学科专业,以及钢铁行业和海洋类的相关学科专业。钦州学院则构建以工业、石化、海洋、东盟、北部湾五大品牌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格局,增设海洋科学、轮船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此外,广西高校还需加强现代信息、物流、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会展、旅游以及文化传媒类学科专业建设,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行业发展培养高学历、高技能的专门性人才。

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广西高校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努力推进学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有效实施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特色人才培养战略。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要通过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注重实践课、扩大选修课、增加复合课等改革措施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为解决当前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差问题,广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应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教学计划制订方面吸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加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互动。要突破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充分开放校内实践基地给学生以实践平台和机会的同时,还要拓展校外“产、学、研、用”的合作实践教育,让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选派应届优秀毕业生及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到北部湾经济区专业技术岗位工作锻炼,增加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经济区产业、行业、科技项目的科研创新活动、科技发明活动、设计大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科技研究、应用、推广、转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在教育的投入上总体偏少,加上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收费标准偏低,地方财力困难、投入有限,使广西部分高校,特别是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高校在投入上与本身的发展需求差距较大。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培养北部湾经济区人才,一方面,广西高校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校内建设一批实践实训基地,包括校地、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还要依托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临海重化工业、海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在校外建设“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平台和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政府要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切实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投入专项经费扶助广西高校重点或新兴学科专业建设,建设多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建设。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区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大对广西高校发展建设及师资培养的经费投入,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和开发提供经济和条件保障。

第2篇

 

人类社会进人了终身教育的社会,高职教育必须具有促进全民教育的重任:一是“学者有其校”,为所有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适龄青年提供全民平等的人学机会;二是“学有所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以及有接受高职培训意愿的社会青年提供学业成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此外,要通过其影响力与社会资源为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优质、足够的人力资源。

 

1、高职教育服务的滞后性与社会升学取向对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影响

 

中国的高职教育都是以省为单位分区管理,为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服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是根据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要求设计的,其毕业生就业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所在行政区域与生源地;而且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还停留在科技服务与成人教育方面,没有全面开放地融人当地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尽管在设置新专业时依据区域产业布局,但对新产业的岗位要求及社会需要并不十分了解,加之企业对技术等相关信息的保密,高职院校在考虑提高原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使得其新设置专业与其学校的原有专业会有很高的相似度,从而造成新设置专业与新产业的岗位群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求学取向取决于自身的就业定位:职业、就业区域、未来工作的期望等,但这种取向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直接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数量,造成在毕业季许多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为此,很多经济发达地区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服务体系培训的途径,实现区域产业与未就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双方重新定位就业方向,实现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此外,学生的就业取向也影响着久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致出现某些产业的人才“留不住、引不来”的现象。

 

2、地方经济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全方位向社会开放服务

 

高职教育的部分专业教学资源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从工程一线获得的。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的工程实践能力水平,应与学校所在地的产业岗位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其地方政府能提供给高职院校的财政、技术、政策支持也不相同,此外,20世纪末从沿海到内地及西部地区其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经济观念、企业经营等方面形成一个梯度分布,沿海经济最发达,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高,企业经营与地方经济理念较先进,而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各区域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有着天然的差距。产业的转移,打破了我国各地区产业水平的分布格局,先进的技术装备催生当地产业的技术升级,先进的经济与企业经营理念冲击着当地的习惯性思维,让人们重新找到了新的学习榜样、赶超的目标。同样,产业转移也打破了高职教育原有人才培养的稳定生态系统,迫使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移,使其能尽快提供与产业承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

 

产业转移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持续地进行着,产业总是向着有利其发展的方向转移发展。近来,珠三角多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倒闭,其原因主要涉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环境保护的加强等,导致这些企业倒闭后转移到东南亚地区经营;其他地区也存在此类情况。这些区域的高职院校,当时为了应对区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设置了许多针对承接产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投人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经过近30年的努力,并不遗余力地将这些专业培育成省内、国内较有影响的特色或品牌专业。然而,面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高职院校纷纷重新思考专业设置定位与办学模式,在实现做强做精、做出品牌过程中,去积极运用社会的一切可利用资源,短期性地应急地方经济少而散的人才;同时,又能应对产业转移的人才应急需求。

 

3、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职院校跨地区联合办学机制

 

3.1当地政府要根据实际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未来

 

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周期,高职院校培养一届毕业生需要3年时间,如果还需要到实际岗位上锻炼培养,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独挡一面。因此,为了让技术升级或产业转移的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人才,政府必须尽早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能在政策、财政上给予人才引进方面的支持。

 

此外,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集中度与人才引进、委托培养的效益度成正比关系,即产业的集中度高,某一类人才的需求大,则引进与委托培养的此类人才就容易,且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满足度更高;这样就促进了该产业的成长发展,也为后续同类相关产业企业的引进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逐渐降低了产业后续企业引进的门槛,提高了该区域招商引资的影响力,增强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必须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本地区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引进同类企业,发展当地经济就比较容易,新建企业获得对应的人才与其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也比较容易,这样可大大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同样也能促进当地原有企业的技术升级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变革,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区域某一产业发展基本稳定后,就有许多类型人才与资本集聚,促进与该产业配套的其他产业的企业引进与发展,使当地经济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方向自然发展,也实现了由政府规划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由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

 

3.2政府在人才引进方面要有积极持续的政策与财政支持

 

经济发达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就比较容易,且容易获得企业要求的人才。因此,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政府要以自己培养为主的人才发展策略,构建以职业教育PPP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教育事业,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公私合伙企业模式、公私合作涉及基础设施的制度安排形式,共谋“双赢”或“多贏”为合作理念的现代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模式,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配套的职业人才培养布局,实现职业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迅速壮大职业教育发展后劲,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紧缺的矛盾,协同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在职业教育PPP运行机制指导下,地方政府及社会其他有志于投资教育的社会团体可以委托区域内相应的高职院校设置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还可以支持受委托的高职院校,通过政府教育行政机构跨地区建立校际联盟,共同来培养本地区急需的高职人才,实现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在职业教育PPP运作机制中,政府与私人企业都是投资者,政府代表社会公众利益,是公共服务产品的设计者与监督管理者,而私人企业代表投资者个体利益,拥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生产和服务供给的专家。因此,PPP模式必须实行全面制,即在该制度的安排下,政府部门凭其拥有制订规则的权利,严格规定社会教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市场准入制度,监管企业为社会持续地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管理者的第三方,要在向社会投放的社会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其设计要求的时候,权衡各投资方的利益,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2”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控制私有资本背景与其投入的比例,永葆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正能量,防止资本的过度侵入以致渗透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产生扭曲性影响。同时,要设计社会资本畅通的退出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充分占领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此外,要构建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充分利用各协会、商会、专业学会的力量,引进现代学徒制度,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缩短回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期,提高其对社会的应对能力,实现回流本地区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的有效二次开发与利用,解决高校单业生的就业与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能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培育区域创业人才队伍,激发社会创业热情,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地方政府要让高职院校参与到新型产业的规划与开发工作,并以购买高职院校教育与培训公共服务产品的模式,组织在校学生或社会应聘人员到所引进企业中接受联合专业教育与培训,让学员尽快适应新型产业岗位要求,掌握企业经营的先进理念,满足新型产业扎根、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3.3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列入有利于引导高职院校实现开放性办学的相关指标

 

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是高职教育走向的风向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行动方针,推动高职教育迈向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轨道,引导高职院校促进内涵建设与控制外延的扩张,使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做强做精。

 

3.3.1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应以专业为评估对象

 

高职教育质量水平评估不应以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进行质量水平评估,否则,被评估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相似性成果来掩饰弱势专业的真实教育质量水平,这样,不利于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均衡发展。此外,有些招生就业偏弱的专业,也会因其办学效益等考虑而长期照旧开办,挤占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资源浪费,更不利于高职院校内部深化改革。

 

如果以专业为评估对象,则每所高职院校就必须按照专业建设的要求认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去努力做好。学校没有能力建设的,就会想方设法借助校外的社会资源建设一个具有创新理念的专业。例如,可运用PPP混合体制运行机制来进行校企的深度融合与校校之间的合作,使所设专业的教育质量水平达到应有的高度,办出人民满意的专业,培养社会满意的工程一线人才。这样有利于社会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利用,符合培育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开发。

 

3.3.2改变高职教育的办学绩效观

 

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即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为对方的生产要素,使得职业教育与地方相互之间具有包容与开放性,具有技术、经济社会信息流的交换,两者的发展互相依存,共命运,从而增强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同步协调发展性、可持续发展性。

 

高职教育办学的绩效应是培养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与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枝术支撑,即培养地方经济社会欢迎的建设人才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与技术服务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办学的绩效不仅仅是规模经济效益。

 

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绩效考核中,应该明确考核指标体系中专业建设的开放度考核指标:注重新建专业或弱势专业利用社会力量办学情况,优势专业对外开放情况,与职业教育PPP运作机制模式实施效果的社会认可度考核。

 

3.3.3推动高水平高职院校跨地区建立高职教育联盟,促进跨地区高职院校联合办学

 

可以借鉴上海西南片联合办学的经验,各合作方始终保持独立办学的身份,在各方合作平等的地位与自愿协商基础上成立某种合作事务管理机构,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条件选择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这样,可通过校际合作办学打破原来学校各自封闭办学、自成体系的状况,对于优化高职教育结构和学校专业建设环境,促进教学及学术资源共享,促进专业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都是有益的。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构建成了比较成熟的高职教育校企业合作机制,比较完善的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体系,企业较为完善的现代学徒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对外协作与贸易的经验,对于已经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的新疆等西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跨地区的高职教育联盟,利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教育资源、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尽快地培养西部已经启动的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急需人才,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4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实施跨地区联合办学的控制机制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尽管是依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定,但总是跟不上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为专业设置需要投入、师资配备等,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与过程才能见效,而地方经济的发展又呈波浪形推进,还涉及产业的转移,从而造成地方经济所需的人才显现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专业面较窄、通用性差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人才培养,如果以开设新专业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因这类专业投入的装备较多,师资配备也困难,其办学效益肯定不佳,且其培养的人才很难在短期内满足社会的需要。还有,这些人才培养多了,因其专业适应性不好,会造成结构性失业或二次培训就业的问题。所以,如何以专业设置的长期稳定去应对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不确定性,就办学理念而言,必须是开放型办学,既利用原有的教育资源办学办出特色,又充分利用其他髙职院校及其所在地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服务,实现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校际间的联合办学或跨地区的联合办学,可以让更多人到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系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及到对应产业中实践与锻炼,可为本地区带回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而高职院校可采取全面开放的办学方针,融入社会,成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倍增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融人地方职业教育体系,引领地方职业教育,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制造公共教育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增长与质量提高。

 

首先,要融入地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实习服务体系,并利用该体系的资源与人才培养标准,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改革高职院校成人教育体制,在组织本校的成人教育的尚时,兼顾成人教育服务,即针对本区域稀缺教育资源的专业,跨地区为有接受高职教育培训意愿的社会青年提供学业服务,为区域紧缺人才培养提供服务保障,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最后,高职院校改革常年制为学分制,按学分——学费对应交费制度;并通过建立跨地区校际联盟,推行校际间学分互认制度,实现学生校际间走读,实现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

 

4、结语

 

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职院校跨地区联合办学方式是强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融人社会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在学历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职能外,还要充分融入当地社会,有效优化配置当地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育服务。因此,地方政府在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配置高职教育,并发挥其引领作用,利用其他高职院校的省内或国内知名的特色或品牌专业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定向培养急需人才,实现社会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均衡利用;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程度的考核,高职院校改革学籍制度与办学制度,引导高职院校在资源、师资投入上有利于向着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方向发展,而弱势专业或短期专业则充分利用校外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提高其教育质量。此外,地方政府利用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采取人才培训教育制,在校际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急需人才的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邹宁,罗淑云.浅谈高职院校职能的正确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3(06).

 

[2]金毓.高职院校职能与课程改革关系之辨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07).

 

[3]杨萍,徐国庆PPP:公共实训基地融资管理的新途径[J].职教论坛,2009(22).

 

[41吴伟伟.中美高校校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

 

[5]史志陶,宗小忠.“互联网十”与髙职教育深度融合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构建的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02).

第3篇

区域经济是指按一定的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的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的经济环境,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 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趋利避害,有助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高职院校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普及化、特色化发展,尤其是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职教育教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一、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表现为:一是学校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明显扩大,招生的数量一扩再扩;二是发挥了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举办高职的积极性,特别是一批民办学校申办高职成功,初步形成了多元的办学形式的投资渠道;三是市场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呈现出“买方市场”的特征,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四是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等方面,注重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初步形成了自已的办学特色。

我们在看到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看到高职教育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着杂、散、平、虚等方面。

所谓杂,主要表现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家对这种教育类型的前提性问题认识不同,所以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过程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杂乱”现象。

所谓散,脱离区域社会的需要来开设专业,因人设方向,因人设专业,有的根据社会上的所谓热门一窝风的跟着开设所谓“热门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都很“散”。

所谓平,主要表现为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没有标志性的成果,对这类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攻关不够,对高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没有形成有区域经济特色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

所谓虚,表现主要为:一是高职的一些研究成果缺乏应用型的转化,二是高职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的支撑体系,三是社会上存在着就业歧视,一些高职学生就业难。

二、高职教育如何为区域经济服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优寡首先取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吻合度,即吻合的现实性与超前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的是受经济结构的制约。从现实性来讲,经济结构直接决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改革、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确立、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问题。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问题上,同时我们还要考虑高职办学的超前性,这就要结合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即考虑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性。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是由我国的政治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的。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现阶段仍以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形成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两翼的层次结构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经济发达地区来说,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因此,这些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应以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按照需求配置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资源,按照需求适度发展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形式涵盖了高职院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部分内容。高职院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长学制的、以人力规划为基础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学历教育,而职业技术培训则是一种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特点,根据职业岗位和转岗的特定需要而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一般人们习惯称它为非学历教育。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高职学校既要发展学校形态的高职教育,又要发展职业技术培训,两者并举,协调发展。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转业教育相互沟通,协调有序的发展道路,在目标定位上既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要为社会每一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提供能满足他们转业、转岗要求的学习机会。重视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支付能力的个人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说,高职教育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区域内每一个公民全方位开放。只有全方位开放,才能达到全面适应的目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只有对区域内的社会界、经济界、文化界全面开放,才能使高职教育与区域内的大系统相适应,区域内的各界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高职教育提供资源和财源。

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人口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高职教育机构主要布局在中等城市,这是由高职教育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为生产一线和广大农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所决定的。高职教育在区域内布局时,应遵循下列一些原则:(1)、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在规划高职教育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2)、根据社会需求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的布局必须以区域内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确保高职教育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以此作为高职教育布局调整、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省级政府部门审批新建高职教育院校的重要依据。(3)、根据教育资源共享、相互协调来配置高职教育的原则。高职教育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方向发展,这将成为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的目标选择。在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共享,数量、质量、结构、效益要相互协调,同步发展,从而构建区域内科学的、合理的高职教育布局体系,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应迅速的在区域内得到转化,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推动力,促进区域科技转化步伐。此外,高职院校也是人才、科技、文化的策源地,区域引进高职院校可以促进高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还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文化品位,提高区域人口文化素质,优化区域环境,从而增加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第4篇

【关键词】高职 区域经济 校企合作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国,占领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以教学、研究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更注重以学习技能为主,做为服务性大学拉进了与社会的距离。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具有典性型和区域性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专业规划、人才培养目标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对知识、人才、信息、管理、技术和创新等要素的需求更高。校企合作是教育与经济互动的需要,也是其具体体现。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共同培养,即学校培养学生,企业培养员工。因此校企双方应加强实质有效地合作,真正实现两两对接,互利双赢。

一、高职院校对区域社会经济有着引领、指导作用

高职教育有三大职能: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其全新的理念、人才优势、文化内涵对社会起到引导作用。我们做为西部开发的战略城市,应开拓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拉动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区域特色,使教育更好地面向地方经济、面向就业、面向培训。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能够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推动高职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

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业院校有着促进作用

地方区域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地提升和发展创新研究。如果区域经济发展较快,投入教育建设和研究的资金资助就多,对设施设备的更新、校园建设和学术氛围地提升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地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行业的参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校企结合的路子使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了保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提高,企业的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科技服务和产品研发得到了激活。

(一)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真正需求

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岗位要求为依据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参与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听取来自一线的经验、建议,找准专业定位,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知识、能力、职业素质等要求,针对专业特点,构建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适合企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企业的利益诉求。

(二)协助建立教学资源库,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在合作中,利用企业的有利资源,共同搭建教学资源库,并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等教学资源,给予教学工作较高的支持与帮助。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是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条件,因此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校外基地应具备先进的设施设备、标准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及专业技术指导人员,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并能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对接企业需求,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合作中将企业项目、案例引入教学;将教学、课程引入企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开辟现场教学场所。

(三)按专业特点,创新个性化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性人才

根据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的特点和自身优势,依托企业专家、骨干,共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造。为企业、为社会培养出适合地方区域经济特色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此外还可根据企业的需要,为企业员工进行知识更新与培训,提高职业素养。

(四)打造专兼职一体化的教学团

完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采取教学能力培训和企业锻炼的培养模式,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广泛参与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应从区域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聘请行业专家、管理能手、技术人才,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后,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使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项目、课程,科研、创新,使校企之间合作更加紧密,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促进企业区域社会经济地持续发展。

(五)提升人才质量,引入社会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检验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根本标准。人才质量的优劣,最终来自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学校可在就业招聘、成果展示、合同签约等现场会上,把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各类教学评价项目,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和要素,让用人单位和企业直接参与体现学生能力成果展示等环节。社会评价机制的实施,可使教师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学生被用人单位所认可;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企业的需求是自己应该追求的目标。

(六)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在合作中,通过社会调研,挖掘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规划与定位,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技术交流平台以及物质交流平台等,实现校企之间的信息、人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比如订单式培养、专业建设模式等。

总之,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依托,要以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基础,以职业教育特色、地方区域经济特色创新为抓手,学校与企业携手共建,形成前校后厂,做到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长期、有效、可施的校企合作链,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稳定健康地增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 区域经济 服务性专门人才 培养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独特地位,高职教育就是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在人才需求上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正是面向地方需要,多层次、多样化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教育机构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地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发展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的区域经济,特别是现代区域经济相结合,探究高职教育与现代区域经济的联系点,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现代区域经济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例,就校企深度合作与区域经济服务性专门人才的培养谈点浅见。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与深度合作

1.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国际职业教育中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利用不同的教育培训环境与场地,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不同功能,将学校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地将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应用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然后将实践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带回学校,进行再学习与再培养,从而促进“教、学、做”三者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不同的专业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的模式。

2.深度合作的基本形式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办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企业与高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速发展。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在国内出现了许多新名词,诸如“订单式”、“捆绑式”、“零距离”、“2+1式”、“学工交替式”等等;但是,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没有把企业合作的内涵科学地表达出来。因为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的初级模式,具有短期性,还不能叫做“校企深度合作”。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大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从国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来看,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才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都是极为典型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合作模式的基本做法是: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可设置“校中厂”、“厂中校”。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设定科研攻关课题和产品研项目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为企业服务,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程序和产品,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和产品竞争能力。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内实验室,提供老师与学生科研和实训的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利益共享关系,真正达到“教学―科研一开发―产品”四位一体的目标。

总之,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进行校企深层次合作,学校在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技能、营销、管理、咨询服务、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获得企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和材料,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使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其本质上讲,绝大多数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或正开始向紧密合作模式的转化阶段,合作模式离深层次模式还相差甚远。

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主动适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始终是针对旅游饭店、餐饮酒店、宾馆等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指导教学、培养人才,始终贯穿着职业教育这条主线,不断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使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取得了成效。

1、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深入调查研究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总结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形式的多样性,探索出了一条“循岗导教・2AB”的人才培养模式。

2、形成了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名。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中级以上教师总数的80%以上,专职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教师人数有4人;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10人。我们有一批爱岗敬业、行业中有一定影响的出类拔萃的企业技师和教师群体,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3、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有特色,形成了与酒店企业深入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早期属于行业办学,毕业生主要为饭店、宾馆、餐饮行业服务,这些毕业生目前大多数已走上本行业有关企业的领导岗位或成为技术骨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行业和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供酒店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酒店人才规格变化的信息,为办学决策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制订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4、社会服务功能增强,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区域经济,自身的专业及理论优势,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多年来已服务过数百家企业,如武汉的纽宾凯、小蓝鲸、楚灶王、明星花园等酒店;北京的九头鸟、大雅梨;温州王朝酒店等等。2010年我系教师承担了武汉市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汤池温泉、湖北省旅游局举办的1+8城市圈旅游管理培训班的教学任务。近五年为社会开展各类培训1600人次。

5、贴近市场育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公认。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目前是湖北省重点专业和湖北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在全省高职高专酒店管理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以专业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赢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誉。我们通过瞄准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找市场,培养了适需对路的酒店专业人才,近几年来,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供需比在1:3左右,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6.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多项成果。本专业立足职业教育特点,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丰硕的成果。《酒店管理专业》于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酒店督导管理》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酒店管理教研室被评为武汉市教学创新示范岗,专著《循岗导教:新高职、新理念、新模式》荣获2007年度武汉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1]裘国伟.关于建立职教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几点思考[J].南平师专学院学报,

2009,(4).

[2]张静.对构建旅游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3).

第6篇

打破界限,创新学会网络

在浦东新区科协的“大家庭”里,“学协会”称得上是各有特色。

浦东新区科协打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原有的组织界限,发展了会计学会等10家社会科学类社团加入,并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批如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浦东分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制造封装测试专委会等全国性、全市性的社会团体分会、专业委员会,加入科协组织模式,拓展了科协外延。

浦东新区科协还率先登记区级行业协会,并鼓励支持所属学协会转制为浦东新区行业协会,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等数家学会已经成功转制。从2009年起实施科技社团青年专职工作者资助计划,推动科技社团人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发展。

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协学协会工作评价办法》正式推出,围绕组织建设、业务活动、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建立评估激励措施,引导学协会明晰发展目标,提升各学协会自身发展能力和服务能级。

精益求精,塑造学会品牌

“学术活动”一直是浦东新区科协的一张“金字招牌”。

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聚焦学术前沿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产业,浦东新区科协积极引进具有学科优势、创新因子聚集的国际、国家级大型论坛在浦东举办,先后引导我国学术界最权威的“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展“SEMICON CHINA”、联合国世卫组织创新论坛、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等77项国际论坛和53项全国论坛在浦东举办。

截至目前,以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特点的“浦东新区学会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以跨学科、跨专业、系列性小型高端前沿学术交流为特点的“科技沙龙”更是形成了I-TALK等品牌项目;建立上海微创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贴近产业,服务经济

浦东新区科协会同区科委,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合作,推出并实施“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每年培训百余位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这个项目为广大企业家创造了学习国际前沿创新理念、交流创新思路的机会。通过搭建“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这个平台,积极倾听企业呼声建议,向企业当面解答浦东的科技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第7篇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必要性

1.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经济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受到人才这一根本性因素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的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状况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来提供,其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及相应的服务来解决。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地方性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责任,必须通过服务区域经济等方式做出相应的回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尽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显示高职院校存在的价值。

2.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既然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属于地方院校,其办学资源基本上由地方政府或行业提供,那么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受区域经济状况的制约。就某种意义上而言,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各区域高职院校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发展好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而发展慢的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由此表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3.服务区域经济是一项多赢的善举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和智力、技术支持,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区域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办学要素支持,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有利的条件,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比如,区域企业能够提供得天独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宽阔的毕业生就业平台;又如,高职院校能够得到企业教学设施的支持或办学经费资助,教师可以得到业务的锻炼和提高及经验的积累,从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再如,学生可以在比较好的实训环境下提高专业技能等。因此,服务区域经济,不仅是一种投入,更是一种产出,于区域、企业和高职院校各方均有利,是一项多赢的善举。总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功能所在,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技术服务等独特优势,能够不断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亟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可能性。高职院校只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积极性与创造性,要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可行的。因此,高职院校既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责任感,又要有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信心。

二、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包含丰富的内容,其根本点在于:

(一)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的人才

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资源,高职院校的职责和独特优势之一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根本点,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或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改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由此,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认真研究所在区域经济的状况、特点、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趋势,以此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和适用性,使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必然遇到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有序性、顺畅性、高效性。因此,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效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区域经济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必须依靠多方的力量“齐心协力”来解决,仅依靠区域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目前我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自己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科研、技术等力量较为薄弱。高职院校积聚着相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比较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能够为解决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起着相对独特的作用,做出特殊的贡献。由此,高职院校还必须把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又一关键点。高职院校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重视技术研究,提高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应搭建为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加强与区域企业的沟通,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区域的企业和社会服务。

三、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路径

(一)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服务区域经济必须解决“怎么服务”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决定其必须通过独特优势为区域经济服务。其优势主要包括培养区域经济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训基层劳动者,提升劳动者素质;提供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咨询决策服务;提供课题攻关、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领域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只有发挥这些优势,才能满足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需要,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

(二)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开

设相关专业,培养所需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吃透”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深入研究其产业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趋势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向,依此设置相关专业,努力使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使所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应性、战略性和可持续性,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为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以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所在的学院根据“要将泉州建成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定位,针对泉州急需大量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为泉州培养港口业务管理专业人才;针对泉州支柱产业之一———服装业的发展急需大批服装设计、服装一线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开设服装设计多个方向的专业;针对泉州大量印刷企业急需印刷专业人才的状况,开设印刷技术专业;根据泉州商品流通业发达,市场活跃,商务形式不断创新而欠缺大量商务经纪和人才的状况开设商务经纪和人才专业;针对泉州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开设汽车营销方向的专业等,使每个专业都符合泉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产业特点,为泉州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促进泉州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发展趋势,加强对区域经济人才需求状况和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深入调查相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规格要求,分析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促进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相衔接,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能服务于区域经济需要的“适用、好用”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存在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供求不对称的矛盾。供求接口衔接不够到位,一方面是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为输送毕业生而焦虑,影响区域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满足度。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笔者所在的学院极为重视向泉州的企业推荐专业人才,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与企业沟通联系,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等工作;参访企业、邀请企业座谈、媒体宣传、网络沟通、人际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向企业推荐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力疏通渠道,每年召开4次大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活动,邀请上百家企业到校设点选才,搭建企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既帮助企业选择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受到用人企业的欢迎和肯定,抽样调查满意率达92%以上;也为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和提高就业岗位提供机遇,每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收到“企业、学院、毕业生三有利”的效果。

(四)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根本上说,区域企业劳动者素质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和提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受培训资源、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区域企业这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开展业务培训来满足,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要发挥培训基层劳动者的优势,主动与区域的劳动主管部门、行业及企业沟通,积极开展多项目、多层级、多形式的业务培训,以弥补企业培训资源的不足,帮助企业改善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笔者所在的学院针对泉州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急需大规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员工素质的状况,与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九牧王公司等知名民营企业开展财政直补培训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有效促进受训的员工提高业务素质、职业适应力和劳动效率,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五)开展课题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

高职院校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建立相应的科技研究机制,提升科技研究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开展院校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合作,积极申报区域的科研课题,主动承接横向课题,开展科研、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遇到的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革新,为企业提高实力和效益而服务。

(六)实行职教集团运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