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

时间:2023-09-22 15:32:08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的方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1篇

房地产行业一直扮演的是开发者、房屋生产着和房屋销售者这几个角色,房地产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开发。认为房子只要能够建造出来,就不用担心是否能卖出去的这个问题,只是房子利润多少的问题。据研究表明,各大房地产企业在房子的开发和销售中都可获得20%以上的净利润,即便是在2010年和2011年,我国对房地产进行严格调控的这个阶段,各大房地产企业仍能够保证着15%左右的净利润。这个客观的净利润让许多人看到了房地产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的可喜效益,因为在2008年还只是4万多家的房地产企业,在2011年就已经增长为8万多家,使得房地产的泡沫经济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增长。但这种增长总有一天会停止,而停止的时刻则会爆发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看到这一危机的房地产企业开始筹划其企业的转型方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房地产企业已经逐渐的将开发的侧重点向房屋自身的品质方向转型,开始更加的注重社区环境的经营、物业的管理以及房屋以及楼盘的设计上。将房屋的价值逐渐从商品房屋本身向房屋周边服务经营方向转变。而这一转变,不断的在房地产的市场上进行试验,并得到了住户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其发展势头日趋更胜。

二、城市化发展路线像城镇化发展路线转变

一线、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建设非常激烈,使得这些城市的地皮价格越来越贵,其高楼盘错。虽然一线、二线城市因其消费能力,可以使得房地产企业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毕竟其开发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而人们的购房消费也日趋饱和。于是,一些房地产企业将眼光放在了城市周边的三线城市和小城镇上。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因为这些小城市与一线、二线城市具有产业协调的配套作用,可以形成相适应的体系;其二是因为这些小城镇的基础建设都相对成熟,其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有基本的购房能力;其三,其房地产开发的空间范围广阔,竞争小。并且,随着我国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致使一些小城镇和三线城市的发展快速,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在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升之中,而这些恰恰都为房地产经济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条件。

三、为低于房地产泡沫经济风险,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房的建设

我国一直提倡实体经济增长,而不是没有质量的泡沫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房地产企业开发发展方向日趋下滑,一些房地产企业预示到了泡沫经济可能带给自己的风险。而我国政府对于保证房建设的政策和保障,则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房地产企业制造一个规避泡沫经济危险的避风港,致使很多房地产企业纷纷的用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到保障房的建设当中。

四、开发型房地产经济向经营型房地产经济转变

第2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方向预测与思考

《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阐述了1998~2006年美国房价的波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150%,比国民收入、GDP高出很多,房价的上涨超过基本面是非常糟糕的泡沫状态。相比而言,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快速上涨的房价,与过去的美国房地产很是相近。为了避免我国房地产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的情况,给国民经济、国家金融带来严重危害,科学、合理的预测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调整房地产,可以促进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1]。所以,科学、合理的预测与思考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1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因素分析

房地产是一个涉及方面较广的行业,其不仅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在双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国房地产经济要想实现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1.1外部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环境频频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经济波动越加剧烈。其中本国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加之一些政策变动,都会造成房地产经济波动。

1.2内部因素影响

房地产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包括房地产市场供需之间矛盾、房价变动、房地产投资的波动等。(1)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存在矛盾。房地产市场供需是最直接的调整模式,同时也是造成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原因之一。从目前我国房地长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房地产投入增长较快,而广大消费者住房需求迟缓,这极有可能造成房地产行业下行,房地产经济减少。(2)房价波动。房价波动是影响房地产市场中出现盲目房产投资的主要因素。从我国过去十年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情况来看,诸多投资者为了在房地产行业谋取高收益、高回报,积极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中,房地产市场将受此影响而不断扩大金融发展上升空间。但不断攀高的房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降低房价,而大量投入开发的建筑将难以得到高回报,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经济下降。(3)房地产投资波动。投资变动是房地产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房地产投资加大,必然会刺激房地产行业扩张,反之房地产行业就会萧条。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经济的变化周期与投资变化周期是一致的。在目前房地产行业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下,诸多房地产投资者以观望态度来对待,如此房地产投资周期缩短,容易造成房地经济变动[2]。

2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内外部因素影响下,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2.1宏观调控给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影响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来看,房地产投资热已经在全国蔓延,如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移到房地产开发上,这必然会导致房地产过度开发,而其他行业发展迟缓,打破我国经济发展平衡的态势。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控制消费者持房数量、土地开发等。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热有所减缓,房地产投资周期缩短,相应的房地产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另外,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这其中就包括银行信贷为房地产开发提供的资金,如此国内银行信贷规模将会快速增长,加剧银行信贷风险。为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避免金融危机发生,我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缓解了银行信贷风险,但却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3]。

2.2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形式较好,且形成一套基本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制度,但依旧存在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的情况,给房地产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房地产信贷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信贷都是以开发贷款为主,而消费者信贷不佳,导致银行需要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这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缺失。其二,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的扩大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扩大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房屋建筑。但目前住房公积缴纳比例受环境因素制约无法上调,相应的消费者在没有较高住房公积金支持下,会慎重考虑是否购房[4]。

3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与思考

3.1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综合分析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国内大环境,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进行预测,确定发展趋势将表现为:(1)国家政策的出台,合理调控房地产经济。考虑到房地产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已经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购买热情,对房地产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是不利的。我国政府和职能部门将结合本国国情,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有效调控房地产经济,使房地产价格处于理性区间,避免房地产经济处于恶劣发展状态,危及国民经济、国家金融。所以,我国政府有望出台政策来合理调控房地产经济,使其良好发展。(2)房价将逐渐趋于平稳。在我国过去的十年间,房价的持续攀升,的确促进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但是却给广大国民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高房价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购房望而却步。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房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有所下调,最终达到居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并逐步趋于稳定,使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3)房地产市场发展将逐渐成熟。从我国房价开始攀升到今天,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发展状态,整个房地产业还未成熟,因此房地产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频频波动。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有利刺激与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将逐渐成熟,相应的房地产经济也会平稳的发展[5]。

3.2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合理发展房地产产业。在当前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结合我国房地产发展现状及发展需要,制定健全的房地产经济长期发展计划,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有序的、有计划的进行房地产精细化发展。如此可以逐步改变我国房地产产业发展现状,使房地产产业趋于成熟,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制定长期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计划,有目的、有序的落实房地产业务,可以逐步实现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产业管理,保障房屋建筑质量。实现我国房地产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有广大消费者的支持。而获得广大消费者支持的关键就是为其提供安全、坚固、耐用、舒适的房屋建筑。因此,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注意完善、健全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要求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对房屋建筑建设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房屋建筑质量达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住房[6]。

4结束语

对当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宏观调控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相融合的金融基础系统不完善同样给房地产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基于此,对我国房地产经济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与思考,国家出台政策有效调控房地产经济,加之房价逐渐平稳、房地产市场逐渐成熟,会使房地产经济良好发展。而要想真正实现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需要通过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加强房地产产业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才能逐步实现。所以,积极调整我国房地产行业,可以使房地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高洪祥 单位:浙江中安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志明.浅析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J].中国房地产业,2012,(2):29.

[2]武增元.房地产经济发展方向分析浅谈[J].现代商业,2013,(35):105.

[3]韦芳.基于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与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9):16-17.

[4]周琳.浅议新常态下房地产业研究和发展方向[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1632-1632.

第3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产业结构;资源整合

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长期以来,煤炭一直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尽管新能源的开发有了新的发展,然而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这一战略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各种发展中所伴生的问题与现象也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国家已经着力对煤炭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煤炭产业的发展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来抓。

一、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工业“多、小、散、乱”的发展格局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其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使产煤地经济陷入了“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资源诅咒之中。一是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程度低。二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

1.资源浪费惊人、综合利用程度低

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炭产品的加工等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不少地区并不具备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对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洗选、炼焦、发电等;而对于一些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且顺应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理念的开发模式,如工业型煤以及煤焦油深加工等,不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难以达到产业化发展。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到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由于煤炭产业的发展而滋生的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屡屡涌现。2002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和生产强度持续增加,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煤炭有效供给主要靠晋陕蒙地区,晋陕蒙地区的煤炭产量增量占全国煤炭总增量的80%左右,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以产煤大省山西省为例,该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最差的地区之一。不少地区地表大面积塌陷,大气烟尘污染严重。

3.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且矿难不断。

由于煤矿分布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矿井基础差。不少企业为了压低成本,难以做到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维修,造成矿井隐患增加。煤矿往往缺乏安全管理人员,人才素质低,不具备应有的安全意识,不能接受正常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些状况均引发了煤矿安全隐患增加。

二、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向

1.对煤炭经济进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链条

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发展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将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因此,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减缓是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的煤炭供给,由于晋陕蒙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瓶颈”逐步得到缓解,积蓄的煤炭产能将逐步释放出来,西煤东调能力将大幅度上升,全国煤炭供给能力呈现出逐步增强走势,煤炭市场逐步转向供给过剩。同时,在煤炭产品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虽然煤炭企业职工薪酬有所增长,但是大多数企业职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职工薪酬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陆续出台资源税改革措施,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研究出台环境税和碳税,加大煤炭开采损坏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力度。煤炭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和税收负担的增长速度会超过煤炭价格的增长速度,若不推动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产业,实施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将打破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走势,导致经济效益出现滑坡。

2.加快资源整合,壮大煤矿企业规模,提高单产能力

煤炭资源整合对于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根本好转的必由之路,是煤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3.夯实基础,上标准,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通过多年来的煤矿整顿与关闭,我国煤矿安全基础得以整体提升,但威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面非常之多,这就要求煤炭企业强化服务,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煤矿企业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矿井进档升级,严把安全关,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坚持不懈地严抓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煤矿企业合法生产,确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第4篇

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持肯定态度的专家,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积极作用,该专家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需要根据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协调发展。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剂”和“加速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政府干预即宏观调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市场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有效手段,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性手段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就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最优利用。但是,一味强调市场调节,就会使得“循环积累因果效应”和“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之初就是利用市场调节的“聚集效应”,结果使得国家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东部地区,区域差距拉大。因此,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同时,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消除区域差距过大造成的“市场失灵”。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区域之间建立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宏观调控体机制。这一调控机制的实质是政府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各区域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具体而言,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指出,这几年,推进地区经济工作,总体上是循着如下基本思路进行的:第一,紧紧扣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条主线。在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际良性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改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第二,坚持把抓重点地区发展作为基本路径。着眼于缩小两极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一方面抓条件较好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率先发展的地区,使其继续发挥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与此同时,遵循市场规律,突破行政区界限,以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推动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着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抓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第三,立足解决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我们着眼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差距,着力推动解决那些关系到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结构和体制问题,通过制定相关文件,做出前瞻性谋划,提出解决深层矛盾的方向、思路和主要措施;通过开展相关专项试点和综合试验,在一些风险较大、涉及面较宽的重大问题上先行先试,摸索路径,积累经验。

第5篇

关键词:成都经济重心;经济发展方向;转移轨迹

一、经济重心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是考察该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的总量水平。城市内的工业布局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工业集聚和扩散理论。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是在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主要是最求知识外溢、共享市场、经济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形成的结果。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工业园区,这种工业园区的形成模式称为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园区模式大多是先由政府成立园区,再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园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园区的集聚和扩散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为了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经济重心的概念。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的力学的知识,主要是指在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各个牵引力的作用能够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一个均衡点。经济重心是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各个方向上的经济牵引力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种相对静态的均衡状况。在我国最早利用经济重心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周良民(2000)《经济重心、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徐建华和岳文泽(2001)《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冯宗宪和黄建山(2006)《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赵祥(2013)

在《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重心的概念,认为我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会受到产业重心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重心变化引起了我国跨区域的产业转移。经济重心的移动可以从长远上把控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指明方向,对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当区域内一个方向的经济发展发展或其他方向的经济弱化都会推动经济重心的轨迹向着一定方向移动。

影响一个区域内经济重心移动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本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本区域内地理空间坐标的位置。一个区域内各个辖区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帮助这个区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本辖区在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在整个区域内空间地理位置也影响着经济牵引力的大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远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近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

二、经济重心的模型构建

以赵祥的产业重心分析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重心模型。前提假设:

(1)推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区域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工业生产总量,只考虑工业生产总值对经济的牵引作用,不考虑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对经济的牵引力。

(2)以城市的区域地理中心,作为区域内的坐标原点,在坐标轴上来考察区域地理内的各个经济增长点和距离中心原点的坐标位置。

(3)不考虑城市内区域经济所占面积的大小,我们只考虑城市内各个区域方向上经济增长点经济总量的影响。

假设一个城市内有n个经济发展区域,第i个区域内带动经济增长的点的坐标是(Xi , Yi),Vi表示第i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即该方向上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X , Y)表示该城市内经济发展的重心。

X=∑ni=1xivi∑ni=1viY=∑ni=1yivi∑ni=1vi

三、成都经济重心的移动轨迹计量分析

(一)成都经济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务院着力培育成渝经济区,将成渝经济区作为推动西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来带动成渝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内的一个核心极点,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向、工业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在整个成都市中,成都的行政辖区为7区12县市。成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可以作为成都市县区内一个县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着周边经济的发展。由于成都各个区县之间存在着空间的距离,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各个区县对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影响力大小也不相同。各个区县内的经济增长点都影响着成都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向着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方向发展。在成都各区县内的产业集聚总会带动聚集区内或集聚区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外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牵引力,总是希望的经济发展,向着集聚区域内发展。

(二)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选择

1、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之一――成都经济空间布局

第6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发展方向;经济发展

河池市背靠大西南,地处黔桂两省(区)结合部,国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南出海大通道穿境而过,是西南腹地走向珠三角、走向东盟的咽喉要塞,是“南贵昆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的枢纽,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与北部湾经济区、西江黄金水道关系密切,是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重要结点城市。因此,河池市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具有发展区域物流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环境条件和战略机遇。

1.河池市“十二五”现代物流发展方向

1.1 建成高效的物流网络节点

根据河池市城镇布局和物流发展需求分布特征,完善物流基础配套设施,构建以物流园区为中心,以周边县为支撑,分工合理、设施完善、信息畅通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通过交通网络把规划建设的河池物流基地、4个物流中心、9个配送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河池市物流网络体系。

针对河池市已有的物流中心、货运场站、交易场所、仓储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设施布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混乱等现状,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布局优化、功能调整、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既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又达到满足未来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目的。

1.2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依托河池市优越的区位环境、交通战略地位,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为主轴,以河池通往北部湾、珠三角、大西南为主线,加快建设区域陆海空物流大通道体系。依托已有的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解决港口作业区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运、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

1.3 实现物流信息化

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重点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可视化和货物快速分拣等新技术。

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以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形式,加快建设一个基于供应链的,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用于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促进信息的互相传递,实现区域间、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等之间的信息整合,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

1.4 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河池市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堆环境造成破坏。空气污染、噪声干扰、交通事故等将对人民的生活构成威胁。因此,河池市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1.5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针对河池市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各种渠道,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

2.河池市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普遍重视并迅速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现代物流在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对河池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1 有利于促进河池市经济增长

规划建设的河池市物流基地、河池市农产品物流中心等物流节点是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总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20亿元。建成后,可集聚物流与货代企业百余家,形成物流服务的集聚,这些物流企业将会为周边地区众多的工商业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同时,现代物流是关联度很强的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将会增强河池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会带动相关的金融业、餐饮业、旅游业、信息业等的发展。

2.2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物流能力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在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竞争的手段和方式从价格竞争转向依靠品牌、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和服务,因而发展现代物流也是企业适应这一竞争趋势的内在要求。发展现代物流将使企业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水平、提高市场营销水平的同时,获得物流能力的支持,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另外,发展现代物流,将使河池市传统的物流企业以及新兴物流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并积累组织和管理现代物流服务的经验与实力,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2.3 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2010年河池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7:45.1:34.2,可见河池市的第一、二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河池市的运输、仓储、通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带来这些行业质的飞跃。而这些行业的共同崛起,会大大提高河池市的整体服务水平。这不仅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绝对数量,提高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行业的比重,也会促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2.4 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

国外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不仅要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和优惠政策,还要考虑其物流环境。物流环境的好坏已成为投资者评价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土地、劳动力价格以及各种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弱化的情况下,现代物流的状况在吸引外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因此,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对河池市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2.5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物流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作用。首先,物流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其次,物流基础设施建成后即可吸引众多物流企业入驻,一般除高层管理人员为投资方注入外,其他员工大多数将本地招聘。再者,随着河池市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物流需求的加大会进一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物流产业中很多工作适合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如基础设施建设,商品包装、搬运、仓管等。这将为河池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秦小辉.广西北部湾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措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2):77-79.

[2]周宇昆,张矢宇.欠发达地区物流发展方向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9(10):52-53.

第7篇

一、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积极应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近两年,国家为遏制投资过热,采取了紧缩银根、控制土地、加大“五小”治理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我旗刚刚起步的工业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乌斯太火电厂项目中途停工、一批铁合金、焦化项目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全旗三分之二的煤矿停产整顿,还有一大批项目因达不到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求而无法建设。因此,如何应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我认为应对办法是八个字“区别对待,灵活掌握”:一方面要逐步提高新上项目“门槛”,今后凡投资规模低于3000万元、不符合国家环境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要积极引进一批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财政贡献大的大项目在我旗投资建设,逐步提高我旗的产业整体质量与水平,努力培育一批效益好、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另一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一些规模小、效益好、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对地方财政贡献大、能解决就业、能带动农牧民增收的项目,政府要采取保护措施,适当给予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使其逐步发展壮大,就是我们要“抓大但也不能放小”。

(二)着力解决地区产业趋同、竞争加剧问题。我旗与临近旗市同处一个经济发展区域,资源条件、经济类型、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相似,这就存在一个争资源、争市场、争项目的问题。在这种竞争中,如果我们与临近旗市比资源富集、比区位优势、比基础设施条件,我们没有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具体讲,就在产业发展上,要实施“三产联动”战略,发挥我旗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发展口岸经济条件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口岸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发挥我旗煤盐、风光等工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煤盐化工产业和风电、光电产业;发挥我旗地广人稀、农牧业人口少、光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温棚种植业、舍饲养殖业、沙草产业,实现三产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尽快解决后备资源不足问题。从本次临近旗市考察调研情况来,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灵武等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在于富集的资源,支撑在于有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的大项目。相互比较,我旗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面临现有企业和新上项目资源供给缺口日益加大的尴尬境况。如果后备资源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这将直接影响到后续项目建设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解决的办法,我认为有三条:一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努力上一批资源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变“挖资源、卖资源”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逐步走出一条切合我旗实际、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形势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一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的项目,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研发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有丰富资源保障、发展潜力大的新型产业,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农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项目,形成各产业梯度推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三是加大地勘投入。通过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投资、鼓励商业性地勘、拍卖探矿权采矿权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全旗重点资源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力度,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寻找新的、更大的后备资源保障,促进全旗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现状。基础设施条件是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的一项重要条件。从此次临近旗市考察调研来看,各地都非常重视当地投资环境建设,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肯下大“本钱”,这也就应了那句“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我旗在这方面明显滞后于人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不光是资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规划、突出重点,不能“撒胡椒面”。我们要借鉴乌斯太开发区和东胜铁西新区的开发模式,举全旗之力选择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具备大项目投资建设条件的地方再开发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园区,资金问题可借鉴东胜铁西新区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设模式,只有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生产要素集中使用,才能在短时间创造出奇迹(这个建议仅供大家讨论、参考)。

二、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目前,煤化工产业和盐化工产业是我旗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完全具备了优化升级、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条件。从企业讲,企业素质普遍较高,初步形成大中小梯度递进格局,特别是庆华集团、中盐集团、太西煤集团等大企业集团的核心作用日益显现;从资源讲,煤炭、盐硝资源是我旗优势资源,储量大、品质好、分布广,加之策克口岸的开通和临策铁路的建设为解决产业后备资源不足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从产业链讲,目前已初步形成煤—洗煤—焦炭—电石,盐—纯碱—氯碱—金属钠,日晒硝—元明粉—硫化碱—苯甲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在不断延伸、拉长;从后续项目讲,“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中盐40万吨PVC、庆华100万吨煤转油、庆华50万吨甲醇、庆华300万吨重介洗煤、兰太60万吨纯碱扩建等煤化工、盐化工重大项目53个,占规划工业项目总数的56%;预计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值约230亿元,占规划工业项目总产值的70%。因此,煤化工业和盐化工业是“十一五”期间我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支撑,也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将煤化工、盐化工产业作为全旗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努力排除困难,创造条件,力促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二)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众所周知,我旗具有得天独厚的风电、光电资源,据专家测算,全区5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为20.02亿千瓦,而我们阿盟就占到了1.22亿千瓦约61%;加之我旗具有地广人稀、网电条件好、临近宁夏和甘肃电网等优越的建设风电厂条件,得到众多国内外风电企业垂青。目前,宁夏天净贺兰山风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