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5:32:07
序论:在您撰写女性形象的定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女强人;符号暴力;女性角色
中图分类号:G9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11-02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开始流行一种怪论,把人分为三类,即: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这样的特殊“待遇”对于女博士来讲哭笑不得,当然被消遣的不只是女博士,所有的成功女性都没有幸免于“难”。作为女性中的一分子,怎么想都觉得奇怪:男人事业有成是理所应当,没有听到过类似“男强人”的帽子,也没有把男性博士特别称为“男博士”;同样是在拼事业,男性是理所应当,女性却变成了被消遣对象,非要把关注点放到“女”字上,而不是“强”或者“博士”上;除了名称上的调侃,“女强人”们在生活中也是到处遭遇尴尬,她们往往是不受欢迎的,特别是对于异性,记得先前看过一个相亲节目,女嘉宾相貌、性格都很出众,最终却“落单”,为什么?只因男嘉宾听闻“女博士”头衔而个个“闻风丧胆”,委婉地拒绝,理由是“太优秀,怕hold不住”,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事业成功的男性,在择偶方面不愁“娶”,而是愁“娶”谁的问题……这样的“大相径庭”,不免让女同胞们愤愤不平,为什么同样是社会的佼佼者,待遇却如此不同?谁又应该为此“买单”?
一、“女强人”的称呼也是一种“冷暴力”
《现代汉语字典》对“强人”的解释有两项:一是指强有力的、坚强能干的人;二是指强盗(多见于早起的白话),显然第一种解释更具有普遍性,应该说“强有力的、坚强能干的人”这样的解释确实是充满了褒奖的意味,但用于女性身上,却总感觉有点儿“变味儿”。按照上述的解释,“女强人”顾名思义就是强有力的、坚强能干的女性”,但按照我国传统的字意,“强人”一词原本是为男性量身定做的,再加上一个“女”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一类女性融合了两个性别的特征,我们本可以理解成既有女性的柔美、贤淑,同时又具有干练、独立的做事能力,但如今的普遍论调却是忽略了前者,夸大了后者;再加上受男女自身生理和传统审美眼光的影响,许多对男性来说是赞美之词的话语例如干练、独立,如果简单地照搬到女性身上则会显得滑稽可笑。于是“女强人”与“女人味儿”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对立的两个词,“女强人”的形象也就成了不受人待见的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也等同于了“男人婆”形象。正因为如此,不仅男性、甚至是女性自己也都对这个词儿产生了恐慌心理。这样的情形让笔者想到了“冷暴力”一词,顾名思义,“冷暴力”首先是暴力的一种,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语言的嘲讽、故意忽视、躲避、冷漠、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女强人”的名号表面是褒奖,但稍加思考,便能觉察出里面的“玄机”,用“强”来形容一个人,背后的含义是她不应该强,而“弱”才应该是她的天性―就是那句俗语所谓的“女人天生就是弱者”。之后的话无非是需要男人去关心,需要男人去保护,这样的寓意、以及被冠上此称号后所遭受的境遇,这不是一种冷暴力,又是什么?
二、“女强人”们难以名状的困境
在无形的“冷暴力”有意识无意识地威逼下,相当一部分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舆论、也来自于社会对这部分女性过高的角色期待上。因为她们是从传统角色向现代的社会角色变迁的先锋(角色变迁是指某种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社会地位在社会上的位置发生变化,一个角色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角色本身也会发生变化),其社会角色的变迁与传统女性角色模式相矛盾,在固有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改变的时候,人们很难一下子接受女性的新角色,所以产生了心理失调。这种心理失调突出表现为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上。这样的境况不得不算是社会转型期尴尬的体现:一方面步入了现代社会,按理说应该各方面都很现代,当然也包括社会角色;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毕竟中国有了几千年的封建史,这些“祖”上传下来的东西没有那么容易彻底消失,于是就产生了一些过渡时期的尴尬,女强人便是这些尴尬的受害者之一。如今的社会一方面认同她们的能力、一方面又对她们存在异议,对她们角色期待也更是苛刻,要求她们要把事业、家庭都兼顾好,特别是在家庭中仍然需要扮演传统女性的角色,否则稍一失衡,就会验证社会对“女强人”的诸多负面评价,至少为被划为不称职的女性,而这对于拥有事业的她们来说,是近乎苛刻的。面对这样的压力,很多有才能的女性退却了以换取心理上的平衡;还有一些无畏者继续在“女强人”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但其中付出的艰辛却要比男性多得多。
这就是女性当下的尴尬,在当下的社会,标准化吧,是牺牲品;非标准化,又不是好人,咋也不是;弄不清到底怎样做,才算是一个“好女性”。所以说即使在当下,真正的男女平等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从“女强人”字眼就可以觉察出:女人取得一些成就就大写特写,比如说哪里出了女总统,哪里出了女总裁,哪里出了女模范……总是要大肆宣传,伴随着有那么点儿“过分的”的关注,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平等了,我们也就不会那么“大惊小怪”了。
三、“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是“罪魁祸首”
上文简单地论述了“女强人”们的困境,论及到谁要为此买单的问题,如果真的要计较起来,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可以说是始作俑者。
一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观念,这种观念之所以生命力如此之顽强,是因为它几乎存在于中国的整个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过……《诗经》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话:“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可以看出男女从降生之时,便有床(贵)与地(贱)之分,璋与瓦之别。男性一降生,其角色就被定于养家糊口、拥有决定权、处于支配地位、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名誉声望;女性则被定位于关怀和照顾老人孩子、以家庭为中心、处于辅佐和服从地位的角色。所以对于男性,人们赋予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认为男性应该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领导者;而对于女性,则更多地强调她们的家庭责任。这也是对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角色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特别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儒教中的“名分”、“纲常”、“三从四德”更是让“男主外,女主内”、有了理论的根据,并且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唐朝另当别论),这种分工也逐渐地根深蒂固,最终成了“理所当然”,并且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而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即:把理性、勇猛、主外、独立、擅长抽象分析等归为男性特征,而把感性、温柔、主内、依赖、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等归为女性特征,这种刻板化的性别角色通过社会化过程使两性都顺从文化所规定的气质、角色、定位,导致了性别角色的差异,与此同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得以衍生,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让女性的才干无以展示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解放,“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普遍的倡议,但它却在太多的时候只是承载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因为那些传统的意识实在是根深蒂固,社会还没有进步到一定程度,人们的思想也没有彻底解放,因而对于女性的认识还没能够完全从传统中脱离出来;所以在我们在承认社会对女性观念转变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转变还只是过渡期的水平,想要彻底“男女平等”,进行公平的社会角色定位,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艰苦的努力。
四、要用“现代人”的思维看待“女强人”
对女性的传统角色定位,除了生理因素以外,笔者认为,更是一种在男权社会条件下的下“人为定位”;这种定位在以劳作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社会里,可能还有几分合理性,但到了如今人类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的信息化社会中,却越发显得荒谬,因为在当下社会的更多时候,女性具备的以及能够展示出来的能力与她的性别没多大关系甚至是没有关系,更何况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人的能力与其性别之间有何关联(注意:这里强调的是能力而不是体力),那些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论调也仅仅是人们在男权统治里形成的刻板印象造成的。笔者认为,目前其实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也是认同这样的观点,只不过受刻板印象的影响,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罢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强与弱本就不应该用性别加以衡量,因为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太丰富。如果仅仅是从体格上讲,似乎女人相较于男人,是弱一些――但也只是从力量的角度衡量,如果论技巧而言,就要另当别论了,就像很少男性打网球技巧能够赢过李娜,打排球灵活性能够胜过郎平,况且精神力量的强大与否往往才是区分强者与弱者的决定性因素,不妨想一下,男人和女人同样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大社会里,但女人的平均寿命是长于男人;男人和女人同样生活在一个家长里短的小世界里,但女人的细腻体贴就是强于男人等等;这些细微的现象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因此,把注意力转移到“强”上,把“女”字只是作为一个修饰词来看待,对于出众的女性根本不用“大惊小怪”,因为这是应该的,这样的理性思维也会更符合实际,也更像是一个现代人应该有的想法!
参考文献:
[1]严刚.解读“女强人”[J].学理论,2012,(8).
1、“话语即权力。”未来,女性形象的塑造更应该由女性自己去表达。虽然不知道这档节目会不会剪辑成撕逼的节目,但至少我们应该去打破这些标签化的内容,去发现重新定义女性,认识更多样更多元的女性形象。
2、市场和媒体中女性形象一直是被限制的,尤其是在消费时代下女性营销的发展,女性形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直是被定义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广告多是女性,广告中女性形象多是白瘦美,借助这些媒体不停的播放,这些形象自然而然被大众接受,也逐渐成为限制女性的枷锁。再如影视作品中,市场流行的是年轻、漂亮的女性,而中年女性就成为没有戏份、没有市场的边缘群体。久而久之,我们对女性的认识就变得单一、固定,甚至充满偏见。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社会性别;方法和意义
研究现状和趋势:
21世纪以来,电视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种商业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广告与社会联系如此之密切,对广告的研究也就自然成为我们反观当下现实生活,甚至于整个社会的一把钥匙。与此相对应,对广告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和拓展。各种大众文化理论都将广告纳入批评的范畴,其中对“电视广告形象”的研究是这一批评范畴的中心。而对电视广告形象的研究又集中表现在性别角色形象研究的问题上。
在过去,国内外学者大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广告女性形象的性别歧视这一课题上,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如韩素梅,韩燕《市场经济十年以来电视广告中性别形象变化的分析》则从性别身份变化等角度入手,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电视广告业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她们指出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家庭角色显著下降。此外,电视广告开始使用双性同体的女性形象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研究趋势和策略将是以后学者和学术界探讨研究电视广告形象的热点。
研究内容:
1被固化了的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研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尽管广告形式不断翻新,但是女性被物化和商品化的现象并未有太大的改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仍然占据主流位置[3]。商业广告中女性身体作为在广告中作为一种符号出现有其丰富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对中国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者总结了这些女性形象大致都有以下的特点:年轻貌美、贤惠温柔、缺失话语权、被窥视和肢解。
但是,对近年来的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进行统计并分析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兼顾客观与主观,整体与个体,提高整个研究的可信度和完整性,这是研究中会遇到的问题。
2社会性别理论与广告女性形象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性》的作者西蒙娜・波伏娃为了挑战性别差异的本质主义理论,开始对男权社会构造进行质疑。她认为女人是被塑造的,导致性别不平等的根源不在于两性之间生理差异,而是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尽管当时波伏娃并未直接使用gender这一属于“社会性别”的特定词汇,但她指出“一个女人并非天生成为女人,而是被塑造成女人的。”这一著名论断成了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1976年,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第一次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性别”。这一学术理论的提出,极大地冲击了原本根深蒂固的生物决定论,提出了两性关系的地位差异应该从社会、文化等方面去解读,指出社会发展中的制度、法规、观念是造成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
这种研究摈弃了以往性别不平等、男性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处于附属地位的思维旧模式,客观的看待中国当下和以前的电视广告女性形象。先展开对这些形象的解读,进而对典型个案展开深入的文本分析,归纳总结近年来的广告作品与以往广告作品的区别,力图从这些比对中发现问题,探讨女性形象的现状和新变化是如何呈现于广告的符号建构与解构之中[2]。
3我国电视广告中性别权力关系的变迁研究
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电视广告中的主流趋势,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虽然在当今的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依然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在现行社会观念的巨大冲击下,男性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的同时,女性身份也正在被重新定义。由此带来了中国电视广告中性别权力关系的变迁。
随着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多元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她们对于独立自主的追求,使得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日渐变得多元化与个性化[4]。在近年来的电视广告中,我们发现更多女性形象身上已经开始多方位呈现男性的气质。她们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正在从边沿走向中心,正在从单面人转向“雌雄同体”。
另外,我国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强调两性的和谐发展,尊重并保障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与男性的平等权利,性别也将最终从两元对立走向融合统一。
4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重塑研究
通过对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意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电视广告中存在的女性模式化现象以及性别歧视现象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阻碍着现代社会的文明进程。针对上述现象及其不利影响,电视媒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广告创作原则,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广告的社会价值。重塑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女性形象是当务之急,也是电视广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当下占主导模式的电视广告女性形象,大众传媒如何引导正确健康的舆论方向,兼顾商业价值和社会责任,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调研和反思,广告商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1]。
研究方法及意义:
在参考了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在研究中运用的方法并结合国内电视广告实际的基础上,研究者们在研究中综合使用了以下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对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研究文献进行质化解读,厘清其所用的指导理论及其研究走向。
(2)内容分析法:采用量化方法对近年来的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进行统计并分析。
(3)个案研究法:通过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广告个案进行详细分析来研究相应的社会现象。
(4)文本分析法:以符号学方法,探讨文本表面意义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社会性别文化意义和权力架构。
研究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引用数据资料,选取典型广告实例,分析对比过去和当下中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状况,归纳并总结出电视广告业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类型,以及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存在的性别歧视倾向。同时论述了塑造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提升将会促进广告在商业利益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双赢。它对于推动社会性别观念与时俱进,构建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两性关系,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如.广告申的女性社会角色[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2] 韩素梅.广告中被消费的性别形象[J].学术论坛,2004(3).
[3] 刘伯红,卜卫.我国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报告[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1).
一、 商业微电影的发展
我国微电影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甚至和“微博”刚起步一样,存在十分激烈的概念性争议。有关微电影的定义,中国传媒大学学者刘书亮曾这样表述:“各种新媒体平台是微电影的基础播放媒介,本质上其是一种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类’电影短片,主要通过完整的策划体系和制作体系完成一系列活动。”[1]这种定义对微电影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较为清晰地阐述了微电影的制作周期、故事情节、播放平台等三个方面,此外,还将微电影的“三微”特征概括出来,使得大家对微电影的概念有一个整体化的了解。
微电影的影片内容比较丰富,题材形式多样化,这也是一直以来深受广大网友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国内主要门户网站的了解,微电影的内容有回忆青春岁月、歌颂祖国山河、歌颂爱情友情、无厘头恶搞等。诸如微剧情片、微纪录片、微广告片、微动画片等是根据微电影的具体主题进行分类的;站在商业化的角度看微电影,可以分为商业微电影和非商业微电影即公益微电影两类。商业微电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形式,可以给商家带来足够的商业利益,同时还可以将电影产品和品牌给予大力推广。本文重在探讨影片中存在的一些女性形象塑造问题。
二、 商业微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异化特征
(一)女性身体的商品化
自古以来,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电影中,人们都喜欢看俊男美女,这可以使得广大观众实现内心上的一种愉悦感。女性一般只会关注对她们其他特点的描述,而对将女性描述成性感的商业化剧情没有反对意见,女性群体最反感的是把女性降为性客体。纵观国内外的大多数商业微电影,都是以女性的身体为获得商业利益的根本,然而大多数影片中塑造的都不是完整的女性身体,而是将被割裂成碎片化的身体器官或性机能呈现给观众,女性裸的躯体成为众多导演谋取更多商业利益的根本出发点。[2]网络电影《上位》,导演是管晓杰,曾一度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其搜索量和点击率是在大家的批判声中逐渐升高,可见,这种毁三观的低俗、暴力影片深受观众喜爱,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讲述为了搏出位使出奇招不择手段的一群艺校女生,比如有出卖金钱和肉体的,有陪酒的,个个花容月貌,完美身材,上位的手段让人难以想象和接受。
(二)女性形象的边缘化
微电影是指在电视剧和电影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影片,为了满足观众对小人物的窥探欲和好奇心,通常影片故事情节都是荒谬、乏味、庸俗、简单,展现的女性角色多为性工作者、陪酒妹、没落于社会边缘的人群或嫩模等。因此,有网友感叹微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各种嫩模的独有领域。比如,《姐妹》《我是裸模》《坐台小姐》《》等微电影,展现的女性形象不仅都过于突显私人的部分,而且过度地强调边缘化女性的“边缘化”身份特征,因而忽视了女性在公众平台、大众视线下的形象,进而通过荧屏传播了不正确的、边缘化、批判的女性形象。这种情况不仅使女性生存范围受到限制,发展速度受到妨碍,而且误导人们对真实、正确的女性形象的认识,同时也是对“边缘化女性”和现实生活女性生存状况的片面化和极端化。[3]在中国,陪酒妹、等都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在传统文化中,他们一般都需要上层主流社会的人来带他们摆脱贫穷的生活。而现在荧屏上,例如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等尤其是抗日神剧中,“救国”已成为一种无私伟大的精神被肆意宣扬,这与主流的价值观不符,当然边缘女性也需要受到社会重视和关注,但是不应该成为主流人群。这是颠覆了往日的价值观,曾经需要被挽救的人现在来拯救国家,为什么会这样?这值得思考。这种舍本逐末的现象,对女性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女性形象审美的扭曲化
网络是一个具备极强容量,拥有电视、广播、电影、图片、文字等所有功能媒体工具,是一个全能的虚拟平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展现、创造社会奇观的主要公众平台。网络媒体妄图通过微电影塑造出“女性奇观”来影响女性的审美标准。[4]因为,在微电影中,具有完美身材的女性形象频繁出现,不仅提高了女性完美身材的美学标准,而且给观众展现了“女性奇观”,因此,奇观电影的影像特征是运用想象力刻画虚拟的形象,而不再是事实的客观再现。在微电影中,大多数女性角色都年轻、漂亮,其十全十美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女生都无法媲美的,并最大化地高于现实生活普通女性的审美标准,这是一种不现实、不真实的形象。
倘若这种“女性奇观”不断地出现女性的生活环境,会直接误导女性对外观世界客观真实的认识和感知,进而影响女性的具体行为和抽象意识。比如,大众媒体对“美女文化”的肆意宣传,过度吹捧,使得女性会过于重视外在美,歪曲了女性正确的审美观,而疏忽对女性内在素质的提升。长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的女性都认为女性外在美对完美就业机会和获得较高社会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潜意识里认为是获得社会认可和提升女性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进而,一直在告诫广大女性,追求年轻、保持美丽和苗条的身材是很有必要。在这种网络环境下,女性通过与广告、视频和封面女郎相比,总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觉得身材不完美,对自己的外表也无法作出真实的评议,这种错误的观念,使得女性产生错误的审美观,进而通过不恰当的、极端的手段去获得完美身材和精致妆容。长期为自己不完美的外表而感到伤心和绝望,进而出现不计其数整容失败和过度减肥的事例。
三、 商业微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异化特征的化解方法
(一)增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
受消费文化的影,媒体从始至终都遵循着商业化的运行机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各大商家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商业微电影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网络媒体都是奔着一定的商业利益展开工作,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媒体界在现代社会中应肩负的责任,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众多媒体在社会中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尤其是在保障人民享有行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等方面。一个具有较强责任感的社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公众声音、维护社会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加快社会发展。对此,广大媒体应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以更好的媒体形式服务社会和大众,这可以稳固媒体发展的根基,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女性研究报告显示:好多节目和媒体极度缺乏对性别的敏感度,对此,媒体务必要注重增强自律意识,构建完善的自律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观众。一般而言,各大媒介中塑造的负面女性形象较多,将女性敢于受欺和刻板成见的形象在影片中塑造得淋漓尽致,这给女性稳固社会地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5]让观众通过观看影片对真实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是网络媒介根本的职责所在,各大媒体应在不违背影片价值观的原则下发展商业化电影,使得商业印迹在微电影中逐渐消退。回归现实,不用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女性,认可女性在当今社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将商业化女性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充分实现男女平等的愿望,尊重女性。此外,还需提高媒体对性别的敏感度,稳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媒体性别平等的意识。
(二)提高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的主体意识指的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作用的自觉意识,这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之上的。较为具体地说,女性应该明确自己和男性的不同,清楚自己在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具有自觉承担自己责任和义务的意识,通过对自身特征和地位的了解,运用独特的方式去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主体意识淡化、不求上进、妄自菲薄、依赖性强等是大部分现代商业微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这无疑是对现代女性的不公平。商业微电影中的男主角、男观众一般会通过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去评判和审视影片中的女性,仅从男性的角度去关注女性的社会形象,这无疑又是对女性的一次不公平待遇。对此,深受男权压迫的女性不应该主动对其“投其所好”,此刻选择“避而远之”再好不过。然而这种说法目前还停留在理论上,实际生活中女性并不是这样做的。
为了博得男性观众的喜欢,商业微电影中的女性善于用流行的身体标准来要求自己,她们一般比较注重于物质层面的需要,忽视精神层面的塑造。由此可见,在女性的内心深处,早已默认了男性的择偶标准。面对发展迅速的社会,女性群体更应该学会如何健全自己的人格,如何从内向外美化自己,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不应该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男性身上,不应该心甘情愿当男性的附属品,这样才能更让社会认可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来实现经济独立,实现衣食无忧的生活目标;关于爱情婚姻,女性不应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要有勇气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爱,不能成为婚姻的捆绑者,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要抛开传统的道德观念束缚,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可人云亦云,成为生活的傀儡。为了打破这种“用美貌讨好男人”的心理,女性应注重由内而外塑造自己,注重对自身素质的培养,用更多的知识来包装自己,大步迈向新时代女性,不做男性世界中的“点缀”和“附庸”。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商业微电影的影片内容对当今社会的青少年和女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对此,务必要重视微电影的选材。微电影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欢,影片中塑造的低俗女性形象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对现代女性的评价。为了使得这种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消除掉和男女平等的愿望成为现实,女性群体要努力充实自己,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实现男女平等的两性形象。
参考文献:
[1]刘瀚潞.商业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7-90.
[2]但愿.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自制剧的审美特征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3]高卫华,梁春晴.镜像与自我:商业大片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解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11):
63-67.
关键词:电视广告;女性形象;影响;改进
在当今众多的电视广告中,女性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为此,商业大师汤姆彼得斯颇有意味地在他的著作《革新循环》中指出:“女性是头号机会”,可以说,女性形象深得广告人的青睐,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成功运用给广告客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其日臻完美。
一、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类型
从时下林林总总的电视广告中,可以大致把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性感美女型、t妻良母型、清纯甜美型、自信独立型。
(一)性感美女型
广告创意中,有一条黄金法则――“3B”原则,即美女(Beautiful)、婴儿(Baby)、动物(Beast)。从人类共通的心理因素来看,这三者往往最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波动。[2] 但与后两者相比,美女则更具诱惑力。诱惑产生欲望,所以,广告界往往会以美女形象来吸引大众眼球,进而渲染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以致“美女+商品=广告”成为广告界的流行做法。
在这种电视广告中,广告商最热衷的选择往往是那些靓丽的美女,她们美丽的容颜、魅惑的身材、风情万种的举止在广告中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无疑满足了男性甚至是女性自身炫美的心理需求。因而在电视广告商品宣传中植入这类女性形象,往往会激发受众情感,使其轻易就相信了商品功能与效用的真实性,从而选择盲从与消费。以小S的某品牌内衣广告为例,当小S身着某品牌内衣,以性感撩人的姿态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时,她娇好的身材、无限的风情直逼受众眼球,此时又有多少人刻意去思想内衣本身的质量、功能与效用?
(二)贤妻良母型
在电视广告中,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形象也常常被广告商拿来为商品做宣传,这类女性形象常常出现在居家产品广告中。如橱卫、家具、医疗器械等用品。这类女性形象在广告中通常被塑造成爱心满满的贤妻良母,她们温柔体贴,既有柔美的外形,又有细腻的心思,还精通家务……这类女性形象是众人眼中的偶像,深得人心。
“有家,有爱,有欧派”――“欧派”家具的这句广告词无限温馨。广告画面中,轻柔的音乐,宽敞明亮的厨房,忙碌但轻盈的女性身姿。一个居家的贤妻良母形象便温良地呈现在了受众眼前。广告中的这类女性形象与中国几千年的男权社会有着密切关系,以男性的眼光来塑造女性,满足男性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既希望女性是全能型的,又不希望她们超越男权,所以女性形象被惯性地定义在了温婉贤淑的身份上。这类女性形象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地位与价值取向在男女平等的口号声中,虽有进步但并未在骨子里得到彻底改善。
(三)清纯甜美型
广告中还会出现一类清纯甜美的女性形象,这类女性形象往往给人一种清新可爱、小鸟依人的感觉,会让人顿生爱怜。在电视广告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画面:“香车宝马”中玲珑乖巧的甜美女孩,酷而有型的精英男士身后低眉顺眼又天真可爱的学生样秘书。很显然,广告中的这类女性形象虽可爱,但仍未摆脱“从属”和“被动”的地位。
不难看出,随着社会和人们认识的进步,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改善,可以和男性一样抛头露面,一样学习,一样工作……但与男性的社会地位相比,这种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尤其是精神的依赖。与男性的强硬、自信、成功的广告形象相比,电视广告中这类清纯甜美的女性形象常常处于“仆从”或“失语”状态,满足了社会上积习已久的“男强女弱”的思维定式,这无疑说明某些男性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四)自信独立型
在当今,虽然男性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时代毕竟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进步,男女平等的口号已成为共识,并渐入人心。所以在当今的电视荧屏上,也不乏自信独立、帅气干练的女性形象,这对女性的传统观念和社会地位的转变,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尽管它还比较稚嫩,但毕竟迈出了一步,还是很令人欣慰的。
范冰冰在为诺基亚N9广告中的代言形象,无论造型,还是广告词,都尽显干练和霸气,让人颇感震撼。那酷似男性的职业短发、睿智冷静的表情、干练的黑色西装以及个性的广告词:“我能经得住多大诋毁,就能经得住多少赞美,如果忍耐算是坚强,我选择抵抗,如果妥协算是努力,我选择争取。如果未来才会精彩,我也绝不放弃现在 ……诺基亚N9,不追随”。范冰冰的本色出演塑造了一类新广告女性形象,自信、自强,有着自己的独立思想。这类女性形象,可说是女性传统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一大突破,这也为很多广告媒体女性形象的制作与传播起到很好的启发和影响作用。
二、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刺激消费
女性形象自身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例如柔美的外形,端庄的气质……广告中合理运用女性形象,可以强化受众的某些认知情感,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并进而形成对广告商品的价值认同,最终引起消费行为。
2.引领示范
自信独立、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恰当运用,尤其是在公益广告中,将产生良好的公共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这种女性形象能很好地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从而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女性关注自身,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男性平等竞争,共同进步。
(二)负面影响
1.误导消费观
广告商为了吸引受众,会在电视广告中用各种广告手段通过女性形象进行商品渲染,如女性妩媚的面庞、娇艳的身姿等,这种渲染极具迷惑性,会掩盖或者削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实质性关注,失去原有的坚持和判断,忘记消费的应是产品而非广告的表象,从而在选择商品时出现盲从,造成不理智消费,甚至形成模式化消费。
2.误导审美观
电视广告对女性外表的刻意渲染,还容易误导受众的审美观,甚至出现审美偏差或扭曲,从而忽视对自身内在修养的追求和提高。“女为悦己者容”,这一说法本无可厚非,但女性若一味迎合男性的某些审美需求,就有可能迷失自我,失去应有的自尊、自信甚至自强,进而影响在就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地位。在这种恶性循环模式下,男女社会地位的真正平等就很难实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对美的追求应建筑在不以逢迎为目的的基础上。
3.误导价值观
古语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充分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对身心尚未健全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电视广告中男女意识形态的偏离和不平等性别意识的表达,将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造成负面影响。青少年,其价值观、人生观都正在形成时期,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势必会影响到其价值观的形成。社会是由一代又一代不断成长并融入其中的青少年所组成,其不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对社会的总体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三、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改进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女性形象观念
想要改变传统社会女性地位的从属观念,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女性形象观念。这要从改变传统思维中的刻板印象开始,同时女性自身也需加强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乃至整个社会应充分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的女性形象美,要从女性的自尊、自信、自强等综合方面来注意,内外兼修,而不是仅仅局限和束缚于男权文化中的所谓的“美” 。只有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氛围得以改善,才能把更具体的女性形象美植于电视广告中,同时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二)增强制作方、播出方的社会责任感
商业以追求利润为本,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不能不顾社会影响。作为广告制作方、播出方,在运用女性形象时应严格把关,尽量避开粗俗的主题,肤浅的表现形式,坚决拒绝制作和传播具有性别歧视的广告。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积极承担起时代重任。通过塑造具有综合素质美的女性形象,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独立自信、健康e极的一面。
(三)加强受众的监督和反馈
受众接受信息有一个选择、接受、并反馈的过程。对电视广告所传达的信息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的。广告的目的就是要影响受众并产生一定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广告受众必须具有良好的修养、清醒的头脑、客观公正的判断力,拒绝性别歧视和形象扭曲,树立起监督意识,从而形成信息的直接或间接反馈,使电视广告行业朝着绿色健康的道路发展。
(四)积极完善广告法律法规
在我国,关于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禁止女性歧视。但在法律的具体定义、实际操作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大漏洞和缺憾,这就使得部分广告商趁机钻空。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建立起完备的广告媒体运行制度,建立健全受众监督机制,对违法违规的广告部门严加责罚,从而形成对女性的法律保护权威。
结论
女性形象在电视广告中的成功运用,能起到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目的。只有懂得正确合理的欣赏和运用才是有益的广告宣传。在当代,应打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电视广告在利用女性形象为广告增色时,要建立在健康、平等、时尚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文色彩和人文关怀,打造出当代女性形象的新内涵。
参考文献:
[1]夏琳.浅谈广告创意中的3b原则[J].华中农业大学科教文汇.2006,(12):9.
[2]吴廷俊、郑h.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5):4.
[3]李巍.设计家――女性形象广告[M].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89.
[4]罗秋兰. 广告中女性形象塑造批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 11-12.
【关键词】《新疆日报》 新闻图片 女性形象 刻板印象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①西蒙·波伏娃一语道破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女性发展的决定作用。1978年,在美国传播学者塔奇曼与其他人合著的《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这本书当中,正式地将女性媒介形象当做传播学问题来研究。媒介作为社会文化因素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女性角色规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传播学家李普曼在他的著作《舆论学》中,提出“刻板印象”的概念。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含义用确定性和稳定性来代替其意义上不确定不稳定,由于种种原因,对事物形成一种简单的理解习惯。刻板印象是由偏见引起的,同时会加深这种偏见。在性别问题和种族问题上,刻板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我们的社会中,自古以来对女性就有一些偏见,例如柔弱、女子无才便是德,重男轻女就是由这种偏见所导致的,并且由于这些看法使这种偏见在人们的意识中更加根深蒂固,以至于某些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无法根除和改变这些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新疆日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党报,是反映党的政策精神的主要载体,对新疆妇女的情况报道很多,其中涉及妇女婚姻家庭、社会劳动、参政议政、文化教育、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的内容,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再现女性形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2012年《新疆日报》图片中女性形象进行内容分析,试图探讨以下问题:《新疆日报》的议题设置中是否存在女性类型化;如果存在,这些类型化的女性形象分为哪几类。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选取《新疆日报》2012 年1月份共30期报纸新闻报道中,以主要人物身份出现的94个女性形象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性描述;然后,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样本文章进行定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女性形象背后深层的性别意涵。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分析单位选取,主要借鉴魏国英在《女性学概论》中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定义及分析。“性别刻板印象是关于男女两性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的看法。性别定型包括4个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②参考学者对性别刻板形象设定的指标,将每一位女性人物都依据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这些指标是:
年龄:分为少年儿童(18 岁以下)、青年(18-35 岁)、中年(36-60 岁)、老年(60 岁以上)、不详五类。
城乡:分为城市、农村、不详三类。
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不详五类。
职业:分为表演者、弱势群体(病人、残疾人、低保户、孤儿、孤寡老人、特殊乘客、)福利院工作者、公交司机、环卫工人、村官、家庭角色、教师、农民、人大代表、社区人员、务工人员、学生、运动员、展示者、政协委员十六类。
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不详等六类。
品性:分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敬业自信不断进取、热心慈爱温柔细腻、理智独立勇敢果断、接受帮助感恩满足、不详六类。
经过对图片中女性形象的年龄分析,我们得出《新疆日报》图片新闻当中主要女性年龄阶段定位在了青年女性,其次是中年和老年,反映较少的是女性儿童和青少年。进一步研究《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高频率出现的青年女性的职业情况,我们发现,青年女性当中以表演者身份出现在图片新闻中的比例最高,因此我们得出《新疆日报》所反映的青年女性大多数为光鲜亮丽的舞台上的表演者,是集中“被看”的客体。另一个被《新疆日报》图片新闻所关注的群体是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当中孤寡老人、低保户、病人、特殊乘客等弱势群体所占比例总计为60%;而有工作的老年女性所占比例仅为7%。综合上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年龄构成并没有反映真实情况,所反映的青年女性多以表演者形象示人,而老年女性多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示人。
通过对样本的“城乡”这一指标进行量化统计之后,笔者发现《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城乡分布状况与现实情况不符,其扩大了城镇人口比例,缩小农村人口所占比例。《新疆日报》过分关注城市女性,忽略农村女性。
通过对《新疆日报》新闻图片中的女性的民族成分的量化统计分析之后,笔者发现其中汉族女性所占比例较少,而少数民族女性所占比例较多,其中以维吾尔族女性最为突出。进一步分析维吾尔族女性的职业情况我们发现,在《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出现的维族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病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其次为舞台表演者。可见《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出现的维吾尔族女性已经产生了类型化印象。
经过对《新疆日报》新闻图片中女性形象的品行的量化统计分析我们得出,《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女性形象以展示温柔慈爱的女性特质的比例最高,而与之相对的富有理智独立的男性特质的女性形象则比前者少近二分之一。我们可以看出,《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形象以展现女性特质为主。其次占比例较高的女性品性则是接受帮助富于感恩之情的女性形象。进一步分析此品性的女性形象的民族构成,我们发现,接受帮助富于感恩之情的女性形象当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女性比例为将近1:1,而事实上,全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为2: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新疆日报》图片新闻的女性中,少数民族接受帮助的比例远高于汉族。也就是说,《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少数民族女性接受帮助富于感恩的比例更高。接受帮助富于感恩之情的女性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中老年女性。在这里,接受帮助的中老年女性就成了一种类型化女性形象。
经过上述统计与分析,在这里我们可以作出以下结论:
1、《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存在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上述从数据分析了女性形象在《新疆日报》新闻图片中的呈现。我们可以验证《新疆日报》对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呈现是真实存在的。
2、表现方式
首先,《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的女性形象的年龄比例、城乡人口比例、民族成分比例并没有真实反映全区实际人口结构。
从年龄比例上来讲,《新疆日报》集中报道了青年女性和老年女性,忽略报道了女性儿童和少年女性。其中,从青年女性的职业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的青年女性以表演者形象出现的比例是最高的。青年女性受舞台下的观众、节目现场的摄像师、报纸出版前编辑和报纸前的受众的四重挑选和“凝视”,青年女性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已经成了《新疆日报》反映女性形象的一个刻板印象。
另一个被《新疆日报》图片新闻集中报道的是老年女性形象。通过分析老年女性的职业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所报道的老年女性绝大多数为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
从城乡人口比例上来讲,《新疆日报》过分关注了城市女性而忽略了农村女性,进一步分析农村女性的品性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女性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接受帮助而充满感激的女性形象。也就是说《新疆日报》报道主体不是农村女性,即使报道农村女性也多从为接受帮助者的形象为主。
从民族比例上来讲,《新疆日报》扩大了维吾尔族女性所占的比例,通过进一步分析维吾尔族女性的职业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所突出报道的维吾尔族女性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化女性形象: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弱势群体和舞台歌舞表演者。也就是说,《新疆日报》已经形成了维吾尔族女性的三种刻板印象。
在人格品性上来讲,首先女性形象被扁平化,尤其以温柔慈爱富于女性特质的女性最为突出,而与之相对的果断理智的富于男性特质的女性形象仅占前者的二分之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疆日报》所报道的女性形象仍旧以报道富于温柔慈爱的担任家庭角色如“母亲”等身份的女性形象为主,这使得《新疆日报》中的女性缺乏立体丰满形象。当被塑造成正面人格时,一般是孝顺、顾家等女性典型“贤妻良母”类固定形象,符合大众的心理认知。
《新疆日报》图片新闻所反映的接受帮助而富于感恩之情是女性形象的第二大女性品性。再看充满感恩之情的女性当中,少数民族女性所占比例被提高。从年龄比例上看,接受帮助而充满感恩之情的女性绝大多数都是以中老年女性来承担。也就是说,接受帮助而感恩的中老年女性是《新疆日报》图片新闻所报道的另一个女性刻板印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疆日报》图片新闻中女性形象存在以下几个女性刻板印象:弱势群体中的老年女性,维吾尔族女性人大政协代表,青年维吾尔族女性弱势群体,维吾尔族女性歌舞表演者,温柔慈爱的女性,中老年接受帮助而感恩的女性。这些类型化的女性媒介形象并不能真正代表现实中的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这也印证了波伏娃的那句“女性是被塑造的”。这些类型化的女性形象便是被塑造出来的,是新闻工作者思维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的真实呈现,并通过新闻强化了女性在受众心中的这种刻板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传者与受众互动的结果是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不断的强化。长此以往,对女性生存状态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避免落入对女性刻板印象的思维定势中,消除性别歧视,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在新闻报道中对女性的误读现象,使女性媒介形象从边缘走向主流。
参考文献
①西蒙娜·德·波夫娃 著,陶铁柱 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526
②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亦舒,女性文学
以前,很少有以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通常把与世抗辩作为一种写作姿态,那种与世抗辩的姿态也改变了女性形象在传统文学中的缺席地位,而 “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评论界出现于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大量使用。
在这些作品中,将女人塑造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独特的角色,文学作家站在女性的立场和视角上,用有别于男权审美标准的独特的女性审美来诠释女性。女性文学也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是指女作家的一切创作;狭义的女性文学则指女作家创作的富于女性意识的文学文本,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文学中的代表作家有张洁、张辛欣、残雪、陆忆敏、萨玛、王小妮、伊蕾、翟永明、张烨等等,不胜枚举。论文参考。
亦舒是香港“女性文学”作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其透过对女性婚恋、情感纠葛的分析,进而深入探讨女性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她的作品多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主,“我”这个人称代词以女性居多,从而对女性的心理得以细致的剖析。真实地反映了都市女性在面对出现松动与裂痕的男权价值体系时心理、生理上的抗争与矛盾。在塑造了都市众生相的同时,亦舒小说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是它有别于其它言情小说的最主要原因。
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可以依靠的,终归只有自己。”。她认为女性只有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才能被社会、被他人所认可,才能跳出传统社会给女性定义的枷锁。社会生活中,安逸的生活会使女性的思维麻痹,例如其作品《我的前半生》中的子君“天天吃喝玩乐,做医生太太”、《流金岁月》中的蒋南孙家境富足,努力向学,却频频被祖母讽刺说“女孩子,至要紧是嫁个好人,读那么多书作什么?”,这些长久以来的社会文化标准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使女性将自己自身的价值取向有了模式化的定义,从小又因受到的教育使女性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弱势群体,需要讨好男人的一种群体。这种思想无声的侵蚀使女性对自我的认知走向了一种错误而又可怕的方向,在女性的主体意识中抹杀“女性自我”、“女性个体”的存在,这对于女性群体来说是可悲的,最可悲是她们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背景的大前提下认识不到自己的可悲。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周太太、王太太……连文学作品中的名字都被略去,只留下一个“某太太”的称号。
在男权意识的强势压迫下,只有当女性摆脱传统定位的“第二性”依附心理,走入社会,独立面对承担自己的生活,才能找回自我。女性作为被男性视为另一族群,在社会上打拼只会更加艰难:“现代女性非得装成最坚强最大方不可,否则,会被讥笑为不懂自爱自重。” 不得不指出的是,生活在出现松动与裂痕的男权价值体系下的都市女性又是矛盾的。亦舒笔下的女性很多都宣称:“真正的男人,是保护女人的男人,一切以她为主,全心全力照顾她心灵与生活上的需要。”、“所谓丈夫,是照顾爱护抚养妻子的人,愿意牺牲为妻子家庭共过一辈子的人,自问做不到这些,最好少自称是人家的丈夫。”等等,被保护欲与现代女性经济独立论、反抗父权观有着明显的必然冲突,但这一冲突却又在亦舒小说中得到消解,因为在小说中很难找到“男性需要通过对女性的保护来反射两倍大的男性形象”。
亦舒小说对女性性意识的描写很少且隐讳,但小说中时代女性报复男性或献身男性,都是建立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而不受任何道德观念的约束的基础之上的。亦舒小说对男女两性中的性开放意识持平等态度,男人“风流成性一样找不到好妻子”。文本中也有着对大男人主义者“处女情结”的鄙视与嘲弄。在《玫瑰的故事》里,黄振华在结婚前夕从别人口中得知未婚妻苏更生曾结过婚,方寸大乱之下追着苏更生说:“我会原谅你的”,苏更生却义正辞严:“我有什么要你原谅?我有什么对你不起,要你原谅?每个人都有过去,这过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不满,大可以另觅淑女,可是我为什么要你原谅?你的思想混乱得很,女朋友不是处女身,要经过你的伟大原谅才能重新做人,你以为你是谁?”苏更生有权利要求真正的爱与尊重,这来自于她心理上的自立,更来自她经济上的自立。若对方不给,她不必迁就他。这是标准的女性主义的姿态。
对于传统作品女性形象定势的颠覆体现了亦舒独到的女性审美,却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在人物塑造上的片面性。她的大多数作品几乎将阶层与女性类型进行了简单化的一对一绑定,既出身中产的“玫瑰型”和出身底层的“野草型”。出身中产阶层的女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尽管辛苦,却生活无忧富足,像是花店中的玫瑰花,寂寞、精养。而出身底层的女性则多数命运坎坷,经历重重磨难才能赢得独立,像是石缝中的野草,坚韧、顽强。这种将阶层与女性类型简单粗暴的压模定型化的处理,未免有些限定了她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开拓空间,使得某些实际存在的,独特的女性特性、心态无法在她的作品中得以充分展现。打破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性别偏见,却又掉入了较为片面的女性形象类型化的误区,这是让人较为遗憾的。
亦舒的作品主要用形象塑造来突出女性,导致其作品中的男性大都被湮没在突出的女性形象背后,可以说是对男性形象的漠视。然而字里行间中男女主角的情感碰撞,又可以看出亦舒对两性意识的独特观点。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没有自由,没有自我,一切的伦理道德为束缚着女性,当她选择一个男性,并嫁给一个男性,她就变成男性的附属品。亦舒反对这些旧有的观点,反对大男子主义,也反对软弱、只知道寻求依赖的女性。她渴望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责任和权利平等的存在。
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伴随着女性文学的逐步发展缓慢觉醒的一个过程。打破了传统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主动书写代替了被动描写,打破了女性文学因为传统文学中主流话语的强制干预而缺乏独立性的局面,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话语秩序。
亦舒的大多数作品描写并不着重于“反抗”压迫的两性对抗,而是在承认自己的女性身份的基础上摆脱男权意识的影响,书写独立自主的女性话语。在社会不断发展,男权价值体系逐渐松动的时代,女性应如何自处、自立、自强、自爱,始终是她想要探究和描写的主要话题。
亦舒小说从写作效果来看,不是生理性别而是女性的主体意识,作为新的精神而注入到作品中,将时代女性的独特经验、群体感受、生存困境、矛盾心理一一展现,它是以非常感性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论文参考。论文参考。在对男性霸权主义进行批判之后,对乐于与女性“合作”,与之站在同地平线上的男性予以接纳和赞扬,从而使其“性别歧视”较为温和。在当代作品中,亦舒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抒写出时代女性内在感受,不沉湎于虚幻的爱情,反而揭示爱情的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