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9-22 15:31:51

序论:在您撰写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债券 信用风险 金融危机

一、引言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一直处于较为严重的非市场化阶段,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特征并不显著。2005年以来我国监管机构不断加大企业债券市场的改革力度,企业债券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信用风险特征不断强化。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两个重大变化使得信用风险迅速成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关注的焦点。一个是金融危机以后,为刺激经济快速复苏,我国中央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在分税制以及《预算法》约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得不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债券市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负担的快速扩张使得部分融资平台陷入无力偿还的困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一时间成为监管机构和市场关注的焦点;另一个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转入经济周期下行阶段,我国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显著恶化,财务压力大幅提升,不少企业信用评级先后遭遇下调,部分企业甚至陷入债务违约和破产的边缘。虽然目前陷入偿付困境的融资平台和企业最终都在地方政府、主承销商或者担保机构的协助下顺利偿付,我国也尚未出现一例真正的违约案例,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离信用违约的时代已经并不遥远。本文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诸多变化的细节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特征不断强化的主要原因及表现,对未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特征的主要变化

通过对目前企业债券市场与2008年以前企业债券市场的对比观察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特征不断强化、信用风险不断上升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无担保纯信用债券占比不断上升、债券发行人信用资质不断下降、城投债占比不断上升、信用产品结构不断复杂化以及信用事件频发。

(一)2007年担保制度改革后,无担保债券的比例大幅上升,有担保债券中,资产抵押等相对效力较低的担保方式占比也不断提升

2007年以前,我国新发行的企业债券基本全部都是有担保的,且担保方式都是效用较高的第三方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担保人绝大多数都是信用资质较高的商业银行,还有少部分担保人是大型央企,总体信用资质都很好。2007年强制担保制度取消,银监会下发《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命令禁止商业银行对企业债进行担保,自此无担保企业债券占比大幅提升,以资产抵押等方式担保的企业债比例也有所提升。2012年时,无担保债券占比达到64%,资产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占比也上升至15%左右,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占比下降至21%。

(二)我国新发行企业债券整体信用资质不断下降

2007年以前由于有高信用资质的商业银行和大型央企担保,我国新发企业债整体信用资质较高。2007年发行的83只企业债中,80只为AAA级,仅1只为AA+级,2只为AA级。此后,由于强制担保制度取消,商业银行被明令禁止为企业债券担保,同时企业债券市场大幅扩容,整体信用资质大幅下降。2012年时,新发企业债券中低等级AA级企业债券占比上升至49%,AA-级企业债券在2009年首次出现以后占比也上升至1%,AA+级企业债券占比上升至26%,AAA级企业债券占比下降至24%。总体信用风险较高。

(三)我国企业债品种中城投债占比不断上升,而城投平台的信用风险是我国金融系统目前主要的系统性风险之一

城投债是在我国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为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而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准政府债券”。按我国《预算法》的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自行举债,因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直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2008年以前,城投债发展较为温和,在企业债券市场发行金额的占比约27%。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推出四万亿的财政刺激政策,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于2008年底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自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出现飞速的发展。2012年新发行企业债中,城投债发行金额已经达到4668亿元,占比72%,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新发企业债券品种。

(四)企业债券产品结构不断复杂化,包含期权特征或者其他特殊条款的企业债券占比不断上升

2007年以前,我国企业债券主要以不含权债券为主。近年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不断上升,投资者对信用风险也不断重视。为了降低融资成本,债券发行人倾向于在债券产品的设计上增加更多的条款以帮助缩短久期,降低风险。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包含的主要条款有发行人的可赎回条款、债权人的可回售条款、发行人向上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提前偿还本金等。2012年新发企业债券中,含权企业债券的比例已由2007年不足6%的水平上升至84%。

(五)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事件爆发频率不断上升

2006年上海社保案事发后,我国第一只非上市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06福禧CP01”发行人上海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被逮捕,主要资产遭遇法院冻结。该短期融资券“06福禧CP01”随后被降级为C级,成为中国第一只垃圾债券。2009年城投平台融资规模快速上升以后,城投平台信用风险逐渐浮出水面。2009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融资平台之一安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07宜城投债”延迟一天付息利息,该次延迟付息事件为债券市场首次。2011年4月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2011年6月,上海市政府辖下一家从事地产及公路建设的城市投资公司,从本月开始无法偿还银行流动贷款,要求银行延期及转为固定资产贷款,被指变相拖债。这一系列事件迅速使“城投风波”成为市场热点,引发债券市场对城投债品种信用风险的极大担忧,城投债遭遇市场狂抛。与此同时,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因巨额亏损、贷款逾期及诉讼事项于2011年6月被联合资信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随后至2012年2月一路降级至CCC级,光伏、风电、钢铁、机械等诸多行业企业被降级。目前为止,所有爆发的信用债偿付危机最终都被地方政府或主承销商或担保公司兜底,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违约事件,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离实质违约的时代越来越近。

三、结论及应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特征强化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主要变化的观察与对比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目前的信用风险特征已经不断强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2007年强制担保制度取消后,截止2012年末无担保债券的比例已经上升至64%,有担保债券中,资产抵押等相对效力较低的担保方式占比也不断提升;二是我国新发行企业债券整体信用资质不断下降,AAA级企业债券占比由96%下降至24%,AA级企业债券占比由3%上升至49%;三是我国企业债品种中城投债占比由27%上升至72%,城投平台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系统目前主要的系统性风险之一;四是企业债券产品结构不断复杂化,包含期权特征或者其他特殊条款的企业债券占比不断上升;五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事件爆发频率不断上升,上海“申投事件”、云南“云投事件”、山东“海龙事件”等诸多事件已经引起了市场的显著反应。

目前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例已经上升至14.28%,由于债券市场融资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未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变化来看,企业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特征已经不断强化,信用风险也越来越高,未来随着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上升,信用风险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信用风险的防范应成为我国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

(一)监管机构应进一步放开一般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的限制,转而将监管重点放在提高企业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监管机构近几年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的限制仍然较为严格,包括发行主体资格、发行机制安排、募集资金用途等诸多方面,这些严格的监管仍然是制约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监管机构应进一步放开限制,将监管重点放在加强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方面,用市场化的手段而非目前行政化的手段管控企业债券发行的信用风险。

(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的监管,防止城投平台融资规模继续过快增长

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于承担了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盈利能力很弱,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偿付当前的存量债务,资产也包含较多当地政府注入的公益性资产,变现能力较差。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已经成为了我国监管机构以及全球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系统性风险的一个主要来源。由于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业绩冲动,城投债券发行具有一定的道德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城投平台融资行为的监管,严格控制城投平台新发企业债券的行为,防止城投平台信用风险继续加大。

(三)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债券市场主要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约束

证券公司、商业银行、评级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企业债券发行的中介机构是我国企业债券的第一道信用风险防线,但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债券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中介机构为扩大市场份额而降低尽调要求、抬高信用评级的道德风险很大,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对中介机构的事后处罚机制,降低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此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是我国企业债券的主要投资者,在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具有系统性重要地位,信用风险的防范尤其重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警示,监管机构应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范围和风险敞口的监督,约束商业银行盲目追求高收益的行为,使得我们金融系统更加健康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湛,曹萍,曹昕.我国地方政府发债现状及风险评估[J].证券市场导报,2010,12

[2]鲁政委.后危机时代应补上企业债短板[N].金融时报,2011-05-28(6)

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调控;财政

1 金融危机的影响

(1)背景。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悲观的情绪在市场上蔓延,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使

(2)国内影响。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出口占gdp比率约为40%,外贸依存度约为70%,世界经济衰退会降低世界市场需求,使得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增长面临下行的风险。危机从外部增大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压力,显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3篇

关键词:优先股;融资;证券形式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A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通过银行借贷、发行债券及发行普通股这三种传统的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因而寻找新的融资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作为一种在国外使用已久的融资工具,优先股兼具债券、股票特征,形式多样、灵活,满足了不同融资者、投资人的需要,是传统融资工具之外较好的补充,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优先股的属性

(一)不同类型的优先股合约

对于优先股属性的讨论,可先从不同类型的优先股合约的比较开始。投资者在认购优先股时通常最为关心分红收益安排,故优先股的结构安排重点在于分红收益的安排,发行人可通过不同方式来设计优先股的结构,而不同的结构设计体现不同的合约属性,对于不同投资者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

从表1可知A、B合约设计着重于从股息率角度来制定优先股合约条款,其注重于公司分红的成长性,更多体现的是普通股的性质;而C、D合约注重固定收益,更多偏向于债性,其中C合约强调附加收益,D合约注重投资者权利的灵活使用。

(二)优先股与其他证券比较

为更清楚了解优先股的性质,本文将普通股、债券、优先股这三类证券的主要特征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不难看出优先股的权利属性更接近于普通股,在投资回报、公司控制与会计方面的特征更类似于债券,但与“纯正”的债券相比,对发行者的硬性约束较少,在税务处理上也不一致。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见,优先股是介于股票与债券之间的一种有价证券,至于是股性多一些还是债性多一些,取决于不同的优先股合约设计。

二、国内外优先股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优先股发展概况

1.美国

优先股在美国的实践最早可追溯至1836年,但规范法律始见于1950年颁布的《标准商事公司法》。现今优先股在美国被广泛使用,据统计,1990-2005年的15年间,优先股市场规模从530亿美元增长至1 930亿美元,发展势头平稳。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期,美国曾把优先股作为挽救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当年10月,美国政府使用优先股的形式为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九家主要银行注资1 250亿美元,缓解了这几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从而防止了危机进一步蔓延。

2.英国

第4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并购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01

一、前言

在过去约十几年里,为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和抢占市场份额为,金融机构并购重组的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并购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也正在发生,如何把握住金融危机催生的并购良机,推动和完善我国金融并购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并购市场一直表现比较活跃,2008年1月到10月份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37%,非国有产权的交易已经超过50%以上,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涉及到20几个省市的近万家企业,并购活动呈现出纵向并购增加、大量中小企业加入并购大军、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动并购频繁等趋势。但我国的金融机构大多没有参与全球金融并购,而这一空白也在随后得到填补。在2011年9月26日普华永道了一份最新报告《新兴机遇:亚洲2011年金融服务业并购》,该报告显示:逾75%的中国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考虑在未来的12个月进行并购,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重点迅速转移到东方,中国和亚洲的交易数量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及2012年加速增长。这表明中国和亚洲的金融服务并购预计将在2011年后期崛起,并在2012年加速增长,中国金融并购市场即将扩大。

二、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并购呈现的主要特点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并购呈现不一样的特点:第一,金融机构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并购是为了避免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带来的损失和冲击,也是为了以大规模并购来实现协同效应或是优势互补的需要。如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收购美林证券。第二,金融机构的跨国并购显著增多。在这一轮金融并购的浪潮中,在金融国际化、一体化的推动下,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并购的跨度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据统计,2007年前10个月世界银行业并购金额达到的3700亿美元,其中跨国交易占到55%左右,是上年这一比例的两倍多。第三,金融机构的跨行业并购不断增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就给一些有意跨行业发展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机会。如摩根大通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将其最需要的大宗经纪业务和全球交易处理业务收入囊中。第四,金融机构危机救助型并购在快速上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国际金融并购多以强强联合为主,然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强并弱或以大并小的救助型并购不断增多,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如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第五,金融机构并购出现国有化浪潮。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批金融机构倒闭或陷入困境,为了促进金融体系的重整和金融危机的化解,减少社会震荡,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干预力度更大的手段,由原来的市场干预变为直接收购,采取政府注资的形式并购或接管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据统计,2008年10月份金融机构的部分国有化总额达740亿美元,占当月全球并购总额的约30%。

三、对推进和完善我国金融并购的启示

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通过海外并购或没立分义机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国际金融并购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推动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并购的应对策略。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努力:

首先是政府层面,要努力创造和稳定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并且懂得利用海外金融周期。一方面是要保持国内经济与金融环境的稳定,为跨国金融并购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国际金融周期的利用,充分认识到并购是化解危机的有效手段和实现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有利时机。利用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并购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适度支持开展跨国金融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选择适合中国金融实力的跨国并购战略。

其次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层面。金融机构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有效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而且当前国际金融并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跨行业并购增多,国际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日益明显。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可以让金融机构能够同时提供多种不同的金融业务,充分发挥业务多元化下的风险分散优势和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率优势,达到规模经济中的“帕累托改进”。中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来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实现综合经营,与国际接轨。而同时跨国并购的成败最终取决于金融机构自身的实力强弱和并购整合的难度大小。因此,要积极推动国内金融机构的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并采用合适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来开展跨国并购,同时可以在国际和国内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以降低跨国并购整合的阻力。

参考文献:

[1]Berger,Allen N.,R. DeYoung,H. Genay,G. F. Udell(2000).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rom Cross -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 [J]. Brookings -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 2000

[2]Pilloff Steven J and Anthony M Santomero. The Value Effect of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 Bank Mergers and Acquisitons, 1998.

[3]熊良俊.当前国际金融并购主要特征及启示[J].中国金融家,2010(2).

[4]徐涛,刘阳.20世纪末以来美国金融业并购的特征及其效应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5]孙芙蓉.国际金融并购风云与趋势[J].中国金融,2007(23).

[6]束庆年.日本跨国金融并购的经验与教训[J].NEW FINANCE,2009(1).

[7]何德旭,毛文博.金融并购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影响与趋势[J].当代经济科学,2003(2).

[8]傅鹏.全球金融并购动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9]颜剑英,朱衍强.国际金融并购与中国金融安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

[10]沈洪溥.海外金融并购——是新机会还是新挑战[J].财会研究,2008(22).

第5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会计稳健性;投资者保护;公允价值

2008年,美国发生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中,会计又一次成为商界、政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更多是对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质疑。相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对资产和收益的对称性确认和计量,会计稳健性确认收益“好消息”比确认损失“坏消息”更谨慎和保守,对风险的估计更充分,是一个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指标。以已经宣告破产的雷曼兄弟为例,其会计体系由于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过于灵敏而及时地反映收益以及迟缓而滞后地反映损失,忽视了会计的稳健性原则,为其破产埋下了祸根。而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会计稳健性的一个方面)为计量模式的美国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性。

因此,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原则的关系及稳健性原则的贯彻方式,对于完善会计准则、优化会计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稳健性及其经济功能解析

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功能,一般认为通过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对投资者的潜在危机引发了投资者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信息和问题(Healy & Palepu,2001)。按照Beaver(1989)的观点,会计信息的最高目标是决策有用性,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估值有用性,即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的估值决策,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二是契约有用性,即会计信息要有利于缔约,特别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缔约,表现为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

从契约观点切入的会计稳健性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稳健性为主要特征的会计信息是治理功能发挥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经济功能。

稳健性(conservatism),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Givoly & Hayn,2000)。这一原则已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Watts,2003)。会计稳健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这是因为它能够减少成本,例如优化酌量性投资决策、约束管理层对自己和其他利益体的投机性支付、提高契约效率、方便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诉讼成本等(Watts,2003;Ball & Shivakumar,2005)。正如LaFond & Watts (2007)所指出的,稳健性能够成功地减少会计操纵的动机和机会,进而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损失,带来公司价值和权益价值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的定价功能和投资者保护功能。实证研究中,更多地使用稳健性作为盈余质量的替代指标(Basu,1997; Ball R.et al.,2000;Penman & Zhang,2002; Ball R. et al.,2003;Bushman et al.,2004;戴德明、毛新述,2006)。

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和决策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表现在:

(一)减少成本

稳健性能够优化管理层酌量性投资决策、约束高管对他们自身和其他利益体的机会性支付、提高契约效率、方便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减少诉讼成本等(Watts,2003;Ball & Shivakumar,2005),从而有利于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稳健性的这些有利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公司契约方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报酬、有限责任及有限时间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Watts,2003)。稳健会计为股东提供了早期的警示信号,使投资者可以更早分析“坏消息”的成因(J. Manuel et al.,2007)。稳健会计盈余结果下,可以大大减小公司的诉讼成本(Kellog,1984; St. Pierre et al.,1984;Heninger,2001)。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减少信息风险

稳健性被认为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一个变量。Biddle et al.(1995)、Liu et al.(2002)、Francis et al.(2003)及其他研究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认为投资者把会计盈余作为公司信息的基本来源。由于会计信息质量会被投资者定价,因而代表信息不对称程度的稳健性指标能够在权益资本成本高低上显现出来。J. Manuel et al.(2007)发现以稳健性为主要特征的信息风险会被投资者定价,管理层在权衡权益资本成本增减后,可能会减少采用激进会计政策的动机和行动,从而间接起到投资者保护作用。LaFond and Watts(2007)指出的,稳健性成功地减少了会计操纵的动机和机会,进而,减少了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风险及其损失,带来公司价值和权益价值的提升。

(三)带来超额收益

Sloan(1996)发现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每年投资于会计政策最激进组,投资者在未来一年的持有期内规模调整的超额投资回报是-5.50%;会计政策最稳健的组,未来一年的超额投资回报为4.9%。其他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如Penman and Zhang (2002)发现激进组和稳健组超额回报-3.17%和5.78%;Lev等(2005)的结论为-5.30%和4.9%;李远鹏、牛建军(2007)的结论为3.9%和5.1%。可见,稳健性会为投资者带来3%― 6%的超额收益,有利于投资者的权益增值和利益保护。

金融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在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对会计稳健性的忽视可能带来灾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当深入剖析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功能、机制及其贯彻方法,重新定位会计稳健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的作用,充分贯彻会计稳健性,发挥其投资者保护功能。

二、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原则的对立及协同关系

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具有矛盾对立性的一面,同时具有实现相互协同的基础。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四项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长期以来,国内、国际会计学术界就会计计量原则在稳健性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之间如何权衡问题一直进行着争论。这场争论随着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而逐渐升温,迄今缺乏一致的看法。

从信息提供目标和经济后果来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具有相互排斥和对立的一面,表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程度替代。会计稳健性是表征外部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主要会计指标之一,应用公允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会计的稳健性,从而削减会计稳健性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功能。(2)相关性与可靠性替代。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一对矛盾,很难兼顾,而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目标即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会计稳健性原则下会计信息虽然相关性低,但可靠性更强。(3)公司治理替代。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可能会带来治理机制的选择。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的投资倾向,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使管理层增加投资冒险行为和侥幸心理。同时,二者具有统一性,可以实现协同。会计的主要报告目标为相关性与可靠性,从经济后果来看具有定价和治理两大功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产生相关的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下会计信息更可靠;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定价功能,而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发挥会计信息的功能。从报告目标和经济后果来看,公允价值与稳健性应当统一于投资者保护这一最终目标之中。

从国际、国内会计实践来看,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发展与深化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必然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前提下,与贯彻会计的稳健性原则并不矛盾,二者应当统一于投资者保护目标之中。不论采用哪种计量方法(即使是历史成本),都应当贯彻会计稳健性,由此看来,会计稳健性是投资者保护的最基础性计量原则和会计信息质量属性。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的投资者特殊保护机制及其贯彻

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原则仍然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它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取消。但是,在应用公允价值时,应当始终贯彻会计稳健性的原则,发挥其投资者特殊保护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牛市”与“熊市”背景下对会计稳健性的贯彻。经济高涨时期(笔者称之为“牛市”),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物资产及金融工具价值偏高,乃至畸高(如美国前金融危机时代的次贷衍生金融工具),但由于采用市场导向原则价值计量,其价值或收益形式上是“公允”的,而实质上由于投资者的行为因素或心理因素偏差,以及对这些资产风险估计不足,导致了对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过分乐观估计。因此,在“牛市”背景下,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未来不确定性的经济走向以及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偏差,提前预计其损失和贬值,以更好发挥会计稳健性的制约功能。在经济衰退期(笔者称之为“熊市”),资产价值特别是金融资产价值可能被严重低估(如次贷危机发生后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巨额亏损而非现金短缺),也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可以采用相对“公允”的历史成本(会计稳健性的一个方面),以发挥其投资者保护功能。

会计稳健性的契约有用性及其投资者保护功能实现。按照契约理论,公司是由利益相关方结成的契约体,会计稳健性在此契约体系中可以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缓解契约方,特别是外部投资者与内部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防范道德风险,防止“监督弱化”;二是带来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促进“激励相容”。这会有力地推进投资者保护。在贯彻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信息编报的“准确度”,同时也要发挥会计的治理作用,尤其是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功能,促进监督强化和激励相容,规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风险。

会计稳健性的风险平抑与防范机能强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具有风险平抑与防范的机制和功能,贯彻会计稳健性,对于促进公司风险控制和决策科学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从投资者保护角度看,会计稳健性是最基础的会计属性,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的投资者保护功能;在会计实务中,应当充分贯彻稳健性原则,同时要合理处理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关系,把二者统一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框架之中。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合理报告会计信息,如何在稳健和公允之间、相关和可靠之间进行权衡,促进会计准则完善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投资者保护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 Ball R. L, A. Robinh, J. S. Wu, 2003. 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6: 235-270.

[2] Ball, R. and L. Shivakumar. 2005. 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 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9: 83-128.

[3] Basu, S. 1997. The conservatism principle and the asymmetric timeliness of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4: 3-37.

[4] Beaver, W. H. 1989. An accounting revolu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J].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5] Bushman R, Cheng Q., Engel E., Smith A. 2004.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7: 167-201.

[6] Francis, J., R. LaFond, P. Olsson, and K. Schipper. 2005. The market pricing of earnings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9: 295-327.

[7] Healy,P. M., Palepu, K. G. 2001,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1: 405-440.

[8] Penman S. H., Zhang X. 2002.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the quality of earnings and stock returns[J].The Accounting Review, 77(2):237-264.

[9] Watts, 2003.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J]. Accounting Horizons, 17 (3):207-221.

[10] 杜兴强. 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2004(7).

[11] 姜国华,张然. 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 会计研究,2007(6).

[12] 李远鹏,李若山. 是会计盈余稳健性, 还是利润操纵?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7).

[13] 李增泉,卢文彬.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 会计研究,2003(2).

[14] 陆正飞,叶康涛. 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新近研究回顾[J]. 中国会计评论,2007(1).

[15] 曲晓辉,邱月华.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7(7).

第6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贸易增长方式 应对策略

一、引言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异常严峻。为了战胜当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需要努力解决一系列中长期问题,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贸易强国。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政府与企业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二、中国现有贸易增长方式的主要特征

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轨,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其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现有的贸易增长方式特征可以概括为: 以数量型扩张为基本特征;加工贸易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资”企业成为出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主体;出口市场结构比较单一。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金融危机不是孤立事件, 而是多年来全球经济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综合反应。它对中国的影响也不是短期的。在此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中国外贸发展将面临以下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1.需求减少导致的增长速度大幅回落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外贸一直都是高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外需一直都是比较强劲和旺盛的。而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经济放缓,需求下滑,这将成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2.各种风险在增大

金融危机后,对中国出口企业来说,一方面信用问题风险在增大;另一方面,汇率风险也在增大。从世界经济总体的形势来看,人民币总体还是一个升值的趋势。所以对企业来说,汇率的风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很大,可能也会对今后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3.“软实力”比较薄弱

当今世界, 判断一个国家“强”或“不强”, 不仅仅要看“硬实力”, 还要看“软实力”。我国在产业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拓和引领能力等方面还比较落后, 还必须付出艰苦努力。只有这样, 中国的综合竞争实力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贸易强国, 才能真正实现和平崛起。

四、应对策略

为保持2009 年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今后我们仍有必要对汇率的不正常波动进行适当干预,对出口退税制度中不合理部分继续加以微调。与此同时,我们更应当调整思路,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1.政府举措

当前,政府在帮助企业战胜金融危机方面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鼓励企业由只关注出口转变为兼顾内销和外销、进口和出口两个市场。尤其应当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多适销对路商品,同时进口更多国内需要的资源、能源、技术和不具有优势的消费品。(2)鼓励企业由只重视发达国家市场转变为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方面的市场。发展全方位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3)鼓励企业由只注重低廉价格竞争转变为更多注重技术、质量、研发、营销等方面的竞争,发展精深加工,延伸加工以外的价值增值环节。(4)鼓励企业由主要做加工贸易转变为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方式并重,由主要做货物贸易转变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内对外投资并重,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创造新的综合竞争优势。(5)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贸易。一方面继续限制高能耗、高物耗产品和低附加值资源性产品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环保和安全、卫生要求;另一方面把好进口关,加强进口商品的环保、安全、卫生监管,鼓励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我国环境、生态质量的商品进口.

2.企业举措

加工贸易企业要为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做如下准备:(1)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2)由只关注出口转变为兼顾内销和外销、进口和出口两个市场,尤其应当大力开拓国内市场。(3)由只重视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转变为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方面的市场,尤其应当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市场。(4)由只做加工贸易转变为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方式并重,由只做货物贸易转变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内对外投资并重。

五、结语

2009年中国外贸发展既面临着机遇, 也面对着挑战, 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既要认识到金融危机下保持中国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认识到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不断完善政策,加强企业管理, 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步伐,从而加快转变中国贸易增长方式,使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刘重力 胡昭玲:21世纪的中国外贸发展战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李 健: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发展的中长期思考[J].国际贸易,2009,1

[3]陶 涛: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J].中国经济,2009,3-4

[4]李 健:以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对2009年我国外贸形势的几点观察[J].对外经贸实务,2009

第7篇

他认为,当前,在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同时,如何尽快推出并实施“一揽子”改革,集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矛盾,建立与发展型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短期和中长期兼顾、标本兼治的新路子,走出一条以内需为基础的发展新路子,是方方面面对下一步改革的热切期盼,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正确方向。

迟福林判断,国际金融危机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这场危机是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遭遇的最大挑战。危机前所未有,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的。从全球角度看,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对中国的冲击覆盖整个经济领域,不仅使中国外贸出口受到很大冲击,而且不同的企业、行业、地区都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危机还反映在社会领域,如出现失业和困难群体增多等一系列问题。

危机的影响是中长期的。目前,金融危机加剧的态势并没有缓和,2009年,美国、欧洲、日本这三个经济体可能出现负增长,危机何时见底难以预料。因此,相当一段时期。中国再寄希望于外部市场来缓和国内生产过剩的矛盾并不现实。

迟福林分析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是实体经济,主要表现为出口大幅度下滑,造成国内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相关产业的萎缩。实体经济领域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集中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严重滞后。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社会已进入发展型阶段,实现经济增长。由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以消费拉动为主。然而,新世纪以来,中国以高投资和高出口为主要特征的增长模式,反而得到一定的加强,因此,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大,以投资驱动为主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地步。

他分析说,在金融危机与增长方式转型缓慢的双重影响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的体制性矛盾。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二是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矛盾,三是政府作用的发挥与政府自身建设与改革滞后的矛盾。

迟福林指出。应在经济、社会、政治、对外开放等领域,尽快推出“一揽子”改革方案,以当前的市场信心。

首先,要以市场化改革破解“保增长”难题。把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拓展到资源要素等领域,使投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需求。其次,还要以积极的社会变革缓解经济压力,采取积极的社会政策,防止经济压力与社会问题双向传导和相互强化。

当前,扩大内需,重要的在于提供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未来预期,解决扩大消费支出的后顾之忧,扭转“高储蓄、低消费”的倾向。尤其要注重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防止经济波动对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过度冲击。

他认为,公共政策出台,要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因素,注重公正性,强化公众参与,注重稳定社会预期,要树立稳定新思维,正确看待和处理因利益关系失衡而出现的。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是群体性的利益矛盾,要使用调整利益关系的方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