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15:31:43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音乐教学反思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其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遵循着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时,音乐教育才能成为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更是必须有一定的艺术结构,教师作出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时,就犹如作曲家创作出一首作品;教授这堂课,就类似这首作品的演出;观摩这堂课,就是一次艺术欣赏。好的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心均得到愉悦。
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如何才肯放下课堂上偷偷看高考科目书籍而认真听课呢?高中音乐教师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拟结合自身体会来谈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以下几个建议。
一、树立新型教学理念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认识,不仅通过老师对音乐教材的讲述,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来进行,比如电视节目上每年开展得吐火如荼的超女、快男,或多或少给了当代高中学生对音乐的一些初步认识。
在各位教师的努力下,整个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并随之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改变,积极拓展思维,充分发挥当代科学技术进行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
此外,在进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将课堂实践同相关理论之间的有效结合。笔者认为,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2.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3.要注意避免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音乐教学脱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4.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艺术的学生;5.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6.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种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做到小而具体、新颖有趣,又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启发性,同时,我们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黑板教学,通过采用图画、幻灯、投影、录像、录音、CD、VCD、电脑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唱、奏、舞、演、说等活动展开二度、三度的创作来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及时反馈和鼓励。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方法;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抓住音乐音响的“延时效应”和音乐的形象思维,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力,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无法体验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是可以感染别人的,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好地感染到学生,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是我们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经常静心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问题的提出是否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是否关注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即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以取舍,这样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此外,高中音乐教师之间还应经常互相交流,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个人教育博客,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
四、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态度
笔者认为,评价并不是仅仅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或者是一条评语,即使是高中学生这样的年龄段,也都是需要鼓励的,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有了源源不断学习音乐的动力,最终才能促进学生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教学感悟和建议,虽然高中音乐的有效教学方法不少,但以上三点,经过笔者自身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让我们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了建构动静结合、使学生满意的音乐课堂而继续加油吧!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王英奎,等.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指南 [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3]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和“高考为上”的思想双重作用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处境是非常尴尬的。学校、家长包括学生自己,在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时,总是处于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音乐课程的设置,对他们而言似乎太奢侈了些: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音乐课上复习语数外等“主科”,仿佛是音乐课占用了他们的宝贵时间。少数人纵然喜欢音乐课,也惶惶然,了无心思。学校也是更注重本科达线率,对音乐课重视不够。一些学校的音乐课成了摆设,或者成为学生紧张学习中偶尔的调剂品。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音乐课……
风气使然,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自始至终都将无所作为。我们比大多数的人都清楚音乐的价值,我们更清楚音乐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应当看到,教育的发展趋势更明确了音乐教学有其无法取代的必要性,而对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言,对音乐的欣赏、感悟以及掌握,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殊途同归,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学没有高考带来的压力,对音乐的兴趣是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课堂教学中所选用的作品往往脱离学情,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中音乐教学仍以教师单方的灌输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往往无法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过分知识化、理性化,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因此出现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反常现象。
3.教学评价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
三、高中音乐教学对策及反思
1.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音乐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学生的音乐知识系统。如果把每节音乐课视为一个点的话,这个最终目标就是贯穿始终的线,并把各个点联系成一个多维的整体。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的完成,要将教学大纲中的精神体现出来。此外,要重视教学目标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有步骤的完成。
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门学科,但首先,音乐也是一项艺术,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音乐本身的美实在是买椟还珠。利用音乐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能生搬硬套死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包括: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可以安排同学分组讨论乐曲某一章节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体会音乐对不同受众的感染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通过讨论获得的体验,要比学生单独去听带来的影响要深刻的多,也丰富得多。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高中生求知欲很强,尤其对于流行歌曲的热爱无与伦比,这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资源。教师可以有选择的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音乐训练,比如声乐方面气息、颤音等的训练,可以轻易的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乐此不疲。
(3)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同样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奏家会有不同的诠释,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亦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改编一首曲子,用变奏等方法,描述不同的情感,这对学生而言,也将会是很深刻的体验,教学效果相当显著。
当然,好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创新,只是不要偏离既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音乐教学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围绕提高兴趣、情感体验等方面先给自己设计几个问题以供反思。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高中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虽然都是音乐精品,但要使学生喜欢学习,乐于接受,还有待于教师对教学的优化设计,精心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有意思”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教师面对的是个性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不同的班级课堂效果可能迥异。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 冗余度 心理结构 向学性
音乐鉴赏是当下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必修模块,是高中阶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渠道。”①然而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无论是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升,还是在传承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均显得作用有限。虽然近年来通过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久以来“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窘境;但对音乐课“审美教育”中“美”的感悟仍旧处在一个“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依然没能从心灵深处产生足够的情感共鸣,并生成融于生命的对“真、善、美”更高追求的向心力,对于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目标来说可谓遗憾万分。产生这样现状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包括鉴赏内容的适配性、方法的针对性、理念的科学性等都有不少可以商榷和改进的地方。本文因篇幅所限,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当下音乐鉴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供同行参考。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内容―正视“冗余度”
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开展、教学目标达成。其中“教学内容选择”是三个环节中最基础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决定了学科教学的属性特征,同时也是学生在该领域学习成长的主要载体,所以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兴趣、是否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是保证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达成高效成果的重要前提。但反观现行的高中鉴赏教材内容,学生感兴趣的确实不多,这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教材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音乐作品缺乏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从心理接受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既不陌生又不太熟悉的乐曲。美国加州大学音乐心理学家西蒙顿在有关音乐反应的研究中,通过测量的多维变量分析得出了音乐主题的知名度是旋律新颖度的一个“倒U”形函数的观点,“即在某一段时间内最有知名度的旋律是最新颖的,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具有中等新颖度的旋律才是最为人们喜爱的心理特征。”②同时,实验美学方法的研究也证实:人们在表现熟悉与喜爱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函数的特性(见下图)。③此研究成果正好解释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学生总是喜欢大街小巷到处播放的流行歌曲,但同时这种兴趣度又会在商业化过程中因反复聆听而很快丧失的现象。
其次,美国著名音乐美学家、文化史学家伦纳德・迈尔运用信息理论对音乐欣赏心理进行分析,得出如下观点:“一定的冗余度是人们接受音乐信息的条件。冗余度即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一定的冗余度表现为听者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并因此对音乐的进行产生期待和兴趣。”④迈尔指出当人们有了对音乐的这种期待或兴趣,才能在欣赏的过程中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去接收音乐信息,从而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期待情绪以达到心理平衡。相反,如果人们对所接触的音乐毫无冗余度或冗余度过高则说明他们对该音乐作品毫无兴趣,心理无所期待,故而就会导致其对该音乐信息不予接收。
结合以上两点,再联系当前教材内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音乐课上的许多时间,尽管教师费尽心机进行启发诱导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成效。究其原因,便是教材上的内容更多的是从音乐文化的本体范畴编写的,而很少考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体需求。例如,音乐作品中器乐、声乐作品的介绍;古代、近代、现代音乐的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外国民间音乐的赏析;艺术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认识;不同题材、体裁、形式作品的体验;基础演唱演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等等。从前面的认知心理角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内容由于脱离学生生活,学生普遍对它们过于陌生而缺少最基本的冗余度,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求知心理期待,课堂教学的无趣和低效也就很难避免了。这一心理研究成果既打破了传统认识中“越是陌生的内容越是要教”的观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启示了要解决基础音乐教育中“高负低效”的困惑不能仅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去寻找出路,而应该将思考的视野扩大至借助家庭、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等范域。换言之,假如音乐教育忽略学生的主体性需求、脱离学生生活经验、违背学生的客观认知规律,仅从音乐本体艺术的角度去展开,则很难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美感原理―认识“心理平衡”
以审美为核心是传统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行动宗旨,但我们却很少思考学生生命内部如何“感悟美”和“表现美”?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审美”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生成“求真、向善、尽美”的精神原动力?当前的音乐教育总是习惯性地认为让学生体验历史价值丰厚的、思想境界深刻的、社会价值高尚的、创作技法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便是“审美教育”,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在现实音乐教育中我们的学生并没有因为课堂教学而去热爱那些艺术的或民族民间的音乐内容,充其量只是知道了一些外在的知识或技能。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美感”既不是简单依靠说教推理就能传承、接受的理论知识,也不是被动参与便能生成的内在尚美精神。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去看:“艺术品的巨大吸引力并非在于其美的效果,而在于其释放了人的本能需求,满足了被压抑的欲望,消解了因压抑这些欲望而造成的紧张情绪后得到的心理平衡。人们经验中那种由艺术品的形式引起的愉悦仅仅是进入深层愉悦的诱饵。”⑤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可以看到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美感的产生必须要有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作为前提;其二,美感产生的事实是审美主体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或压抑的情绪得到消解。由此可以认识到脱离了人的本能需求,纯粹的音乐作品欣赏是很难产生真正美感的。联系到当前的音乐鉴赏教学,如果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性,仅仅从“被动听好音乐”或进行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中达成理想的审美音乐教育,其难度可想而知。
三、音乐影响心理的途径―理解“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
上文中提到音乐美感产生于审美主体本能需求的满足和压抑情绪的消解。音乐艺术对于人的价值也体现于人们在体验音乐时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过程中产生的“愉悦美感”,由此人们的性情得到陶冶,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性得到增强,对“求真、向善、尽美”的倾向性得到提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音乐作品这种无语义性、无具象性的物理音响是如何使人们心理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如果能了解其中的奥秘,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更富科学性和更有成效性。
事实上,“音乐对于人的审美意义,从根本上看是音乐物理结构与主体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协调运动。”⑥虽然音乐作品既无视觉性也无语义性,它没有直接对应的客观事物可做参照,也不可能作为符号直接表达某种判断或逻辑,它只是作曲家心灵折射出来的主观映像再以声响形式外化的结果;但是欣赏者通过聆听感悟作曲家的作品确实能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某种理性认知和感性觉悟。其原理是作曲家、演奏(唱)家与欣赏者之间从本质上都是在共同的客观世界下孕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生理结构的生命体,其中不同的个体在认知与表达方面的心理活动也在具有宏观共性的客观世界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下形成了具有共性规律的特征。正是这些有共性的心理活动规律才使得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人们之间有了思想交流的可能,其中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感悟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反映的是作曲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虽然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美学观点和价值认同,但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运用的音乐语言动态模式,在宏观层面上肯定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其次,因为不同个体之间拥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和基本相似的情感动态基本模式,所以能很好表现作曲家思想推理、判断、情绪的作品也必然在很大程度上符合演奏(唱)者和欣赏者的基本情绪、推理和判断。美国心理学家、纽约若克莱德州医院生理控制论实验室主任克莱因以自己的实验成果证明:“存在一种有遗传学基础的脑的程序或脑活动状态,它们制约着每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他进一步主张,“由于每一种情绪都是受特殊的脑的程序所控制,所以表现任何情绪的身体运动模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⑦这说明,既然音乐作品表达的是作曲家的情感和思想,那么其音乐运动模式必然和演奏(唱)者、欣赏者的情感动态结构具有共通性。用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者之一苏珊・朗格的观点来说“音乐运动结构与人类情感动态结构形式具有一致性”⑧,即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的“异质同构”的特性。因此,可以认定不同作曲家创作不同音乐元素、体裁和结构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一般意义上都是可以被演奏(唱)家和欣赏者所感悟的。“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正是从这个层面上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从这个维度而言,基础音乐教育在脱离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讲解乐曲的元素、曲式、技法等来达到对乐曲的深层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并不科学。一方面,对于一般音乐语言的认识,不同的人之间具有相对的统一性,教师所能感悟到的学生通常也能准确把握。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兹通过研究发现“表示气愤的声音音量大,音频较高,音质粗哑,音调变化快,上下不规则,节奏亦不规则,发音清晰而短促;表示爱慕的声音是柔软的低音,具有共鸣的音色,速度慢,均衡的稍微上升的声调,有规则的节奏,以及含糊的发音”, “正是基于这种主体认知结构和客体动态结构的对应,心理运动与物理运动的对应,以及人类内积淀和人类外结晶的对应。”⑨所以,外在的说教灌输不是理解音乐的主要渠道,唯有欣赏主体的聆听和内在感悟才是理解音乐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音乐创作中不同的作曲家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时所转化的音乐动态结构即使有类型上的共性,但具体到曲式结构、和声走向、元素运用等方面都呈现千姿百态的事实,所以也不存在以技法、结构和元素的剖析作为逻辑推理来精确证明作品的情感内涵和社会意义的可能,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必须产生于内在灵魂的共鸣基础之上。笔者以为,究其当前高中音乐鉴赏“审美教育不‘审美’”的原因,教学中过于强化外在标准化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讲解、弱化学生内在个性化的聆听感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缘由。音乐鉴赏教材中的内容在经过广大教师的教授之后,依然没能被学生很好地接受和喜欢这一事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关于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解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上文来看,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评价能力、传承音乐文化就起不到作用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高低完全是一种“自由状态”,“爱怎么听就怎么听,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普通学校基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兴趣、传承音乐文化方面的功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如何开展符合学生客观认知规律的教育行为。上文虽然提到由于人们拥有共同基质的心理活动规律, 所以才有“音乐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的说法,即能表达作曲家思想观念的音乐作品也必将被欣赏者所理解。然而现实的音乐生活却并非如此,人们往往只喜欢聆听与自己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音乐作品,对于一些生活中不太接触的即使是经典的且具有丰厚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的作品往往以“听不懂”为由而不予接受。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音乐欣赏者的心理结构是千差万别的。概括地说,心理结构指的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阅历和不同时期的人们,由于其经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及生活实际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内在知识架构及对客观世界的不同价值判断和意义认同,个体之间这一心理结构的不同与不同个体拥有基本相似的心理认知活动规律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前者指的是心理的微观层面具有社会属性,后者指的是心理活动的宏观视角具有生理属性。也正是由于人们之间存在这一不同的心理结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东方人注重音乐的横向线型发展,西方人讲究纵向和声结构进行;北京人喜欢京剧,江浙人钟情越剧;未成年人或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欢浅显的通俗音乐,有丰富阅历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爱听艺术性强富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作品等。故而当我们理解了这一道理之后再来反思当前音乐鉴赏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走入了过于专注音乐本体而忽略学生认知心理结构的误区。从本质上来说,音乐与世界的联系就在于音乐运动的基质和宇宙运动、人类社会运动的基质有内在的相关性;音乐与人的联系是音乐的物理音响结构表现的是作曲家和演奏者对宇宙和社会的主观心理认知。所以,当欣赏者还不具备对人生、世界、社会、历史等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的情况下去欣赏音乐,则确实无法理解富有深刻哲理和崇高理想的作品。故而就出现了当音乐作品只是反映客观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喜怒哀乐时往往容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如果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哲学思考时往往就不太容易被普通大众所理解;本民族的音乐作品容易被听者所体会,异域风格的音乐作品不容易让听者受感染;与聆听者同时代的作品容易产生共鸣,历史久远的跨时代作品不容易让听者动感情,等等。凡此种种,均由于欣赏者和创作者之间存在心理结构的差异所引起的。所以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与其生硬地给既没有丰富阅历、广博知识和开阔视野,也没有清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生聆听讲解具有深刻人生哲理、丰富艺术价值和崇高社会理想的作品,还不如先让学生聆听一些和生活经验、时代特点有联系的、易于理解的音乐作品更有意义,或者先尽力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结构,让学生在对人生、社会乃至整个客观世界都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形成相对完备的、超越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的审美心理结构之后,再去聆听经典的艺术音乐作品,可能更现实一些。因此,针对当前音乐鉴赏课中“以音乐为本”、从音乐元素入手展开教学的价值取向来看,笔者以为是存在一定程度误读的。例如,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有一种普遍的教学观:音乐课不能上成语文课、历史课、美术课、地理课等,音乐课上不能过多讲解相关非音乐本体知识的文化信息,唯有紧紧围绕音乐元素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能成就一节好的音乐课。但笔者认为,或许这正是造成“艺术音乐晦涩难懂”印象的关键所在。且不说经典音乐作品中外化的专业技术和乐理知识是否可以让学生轻易理解,即使是内在精神层面的感悟,也不可能在缺少内化理解的条件下达成。而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化理解能力的强弱与其自身既有心理结构中知识面宽窄及判断力高低成正比,所以丰富学生的心理结构对于欣赏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十分重要的,而丰富心理结构的内容应该是既包括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应涉及所有相关的知识信息,绝不是音乐本体知识所能涵盖的。用曹理先生的话说:“对音乐的教育要作文化的理解,而不仅是学科的理解。”⑩因此音乐课上讲解相关历史、地理等姊妹艺术的文化知识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反对“以音乐为本”的教学理念,更不赞成将音乐课上成纯粹的文化课)。这与音乐课要突出其“音乐性”学科特点并不相悖,“任何脱离听觉感知或漠视倾听音乐的教学都是不符合音乐学科特征和音乐教学规律的。”可是,我们决不能由此而误以为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目标仅限于音乐本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本质在于“成人”而非“成音乐家”的内涵不能丢。 “音乐教育的原点是‘立德树人’, ‘唱、奏、听、动、创’及其贯穿其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内化,都只是中小学音乐课最朴素的日常教学内容和形式,唯有‘立德树人’才是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宗旨”,“音乐教学中的‘动’,其教学内容不仅包含随乐体态律动或各种音乐性表演活动”,“甚而包括一些看似‘非音乐’的事项,如晚会创意、脚本编写、海报设计、服装、道具和集体表演中的组织、协调等”。 故而一言以蔽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重视用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不能将教学的范畴局限于音乐本体知识的讲授。
五、结 论
综上所述,概以三点:其一,要达成高效的音乐教育目标,必须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孤立的学校课堂教育较难承载音乐审美教育的重任;其二,音乐的美感源于审美主体的欲望得以满足和抑郁情绪得以消解,而这种满足和消解的前提是审美主体的主动聆听和内化感悟,不能仅依托于外在的推理和解说;其三,音乐审美从根本上看是音乐物理结构和主体生理结构、心理结构的协调运动,在物理结构和生理结构既定的条件下,充实、完善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关键;而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容应包括音乐本体知识与一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和信息。
本文不仅旨在阐释学生在基础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普遍认知规律,更希望揭示传统音乐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向学性”教学前提。所谓“向学性”就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向学之心,向着美好事物积极欲求和进取之心” 而当前我们几乎将所有关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探讨都下意识地置于这样一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假设之上,即假设学生对教材内容具有良好的音乐向学性,似乎学生都盼着上课时教师的讲解,所有的教学研究均聚焦于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求知期待。倘若真是这样,那当然是高成效音乐教育的良好开端,但实际上学生在面对鉴赏教材内容时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向学性;不仅如此,而且还没有像其他课程那样具有外在高考功利化的学习趋向性。所以,尽管学生可能也不喜欢某些考试课的学习,但由于受高考的制约而表现出由外而内的基础向学性也要好于音乐学科的积极程度。事实上,当前不少音乐课堂的一线教学研究是存在脱离实际教学基础的理想主义成分的。或许有人会问: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正是要培养学生原本没有的兴趣吗?要不然如何体现音乐课和音乐教师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教师要反思自己:孤立于生活的、每周一节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课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艺术音乐和民族传统音乐的热爱呢?一份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事实上长期的音乐专业训练确实与音乐偏好之间有相关性,而短期训练的影响则不十分明确。” 该调查表明,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内容前三位还是内地和港台通俗歌曲、欧美流行歌曲及轻音乐,他们并没有因基础音乐教育的影响而表现出对艺术经典音乐或民族传统音乐的钟爱。同样,一份对北京中学生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98%的学生喜欢音乐,但明确提出喜欢民族音乐的只有2%。 在这样的数据和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相关内容选择、理念导向、方法实施、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重新思考学校音乐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等;坚持不懈地革新进步,努力使音乐教育向科学高效的立德树人目标前进。
注 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② 罗小平、黄虹著,《音乐心理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第47页。
③ 同②,第353页。
④ 同②,第354页。
⑤ 同②,第347页。
⑥ 同②,第208页。
⑦〔美〕克雷奇、克拉奇・菲尔德、利维森著,周先庚等译,《心理学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433至435页。
⑧〔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6页。
⑨ 同②,第284页。
⑩ 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4页。
吴斌、金亚文著,《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新课标解读》,《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0期,第4页。
王安国著,《追溯“原点”,直达“原点”》,2014年11月浙江师范大学“浙派”名师班讲座稿。
刘铁芳著,《什么是好的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第58页。
黄虹、蔡黎曼著,《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音乐 教学反思
在当前,无论是“课改”前的教材还是“课改”后的教材,都以“音乐欣赏”这一模块作教学重点,所占课时比重较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对教材中的大部分经典作品缺乏足够的认知,最终在欣赏兴趣上不浓,这毫无质疑地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反思下面的几点,供我们探讨、思考。
一、教学角色转换,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受教育的主体--学生。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这样,就可以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逐渐地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鼓励培养他们注意倾听、喜欢提问、独立思考、善于联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要做到这些,首先是教学角色的转换,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这一点说说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因为长期的教师主体地位已形成一种定式,站在中间滔滔不绝驾轻就熟地驾驭着学生与课堂也已成习惯使然,真正让开中间来到两边,从站在中间干着到走到旁边看着,眼瞅着原来安安静静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老老实实的学生变得兴奋起来,原来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还真是有点不习惯,总想上前控制局面;但时代呼唤着改革,素质教育呼唤着改革,改革已成了教育的大趋势,我们一定要跟上形势,才能培养创造性人才。
比如上欣赏课,在听赏前只在黑板上写个书名号《》,在书名号后面再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一般要完整听赏两三遍)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对作品风格的把握,自己给作品起名,说出作者或流行区域,说出节拍、速度、情绪、演奏乐器及表现内容,然后解释为什么,根据是什么等问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把感受记下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一个创造性活动,事先要给学生讲清楚,①音乐具有不确定性;②音乐具有非语义性;③音乐具有多解性;因此只要有根据,任何解释都成立。这样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非常注意倾听,并善于联想与思考;取的名字也非常有创意,学生们对此的解释更是具有独创性,因为每个学生的自身经历不同,因而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就不同,因此对音乐的解释也不同。这个时候是课堂气氛最活跃、最热烈的时候,也是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最大发挥的时候,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充满了个性创造的魅力,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比如听赏《秋日私语》(i 7 3 6 5 1 2 - 3 4 . …… ),学生们就取了《抑郁的人》、《泪眼婆娑》、《回忆》、《怀念故乡》、《温情脉脉》、《失恋》、《考试失败》、《甜蜜的温柔》、《淑女》、《玻璃美人》、《冰舞》、《股票跳水》、《被盗》、《悲伤》等等的曲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生活积累,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同时,当一个同学讲解时,对大家都是一个启发,学生们还能相互比较,评判高低,教师适时引导哪一种解释更好、更合理,最后教师再给出原曲名及作者,说明创作原委,提高音乐鉴赏力。
二、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它包括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求证、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课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
乐理教学是最让学生厌烦的一项内容,因为它们既枯燥又不联系实际,既抽象又不便于操作。每次进行这个教学内容,都是老师掰开揉碎地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似懂非懂的还是一知半解,好不容易会的一半,没过多久也就忘了,经常是事倍功半,使得学生一提学乐理,就从心里逆反。学习效果很不好。
可以换一种思路进行探索:把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学变成学生先行学,学生相互学,师生互动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每课后的音乐知识部分要求学生提前自学提前质疑,这叫学生先行学;有不懂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探讨,还不明白的课上提问,学生能回答的学生回答(最好举例子),这叫学生相互学;学生回答不出的,老师再有针对性的回答,这叫师生互动学。比如“音程”这个问题,有同学自学后提出什么是“先后发响”?什么是“同时发响”?有同学就告诉他,比如“1”、“3”两个音,你唱“1”我唱“3”,现在你先唱,我后唱(唱),这叫“先后发响”,现在咱们同时一块唱(唱),这叫“同时发响”。老师进一步补充到:“先后发响”的是两个单独音响,所以叫旋律音程“同时发响”的是一个混合音响,所以叫“和声音程”。这样经过几个反复,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也消除了逆反心理。
识谱教学也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学生反映,喜欢唱歌但不喜欢识谱。究其根源,学生认为学一首新歌,拿着词听几遍录音带就会了,何必学识谱自找麻烦呢?过去在学唱新歌时,由于现代化的传播设备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总是采用“先识谱--再念词--再一句谱子一句词--最后完整唱词”的方法,很多难点都是靠教师一句一句教会的;而今天却不同了,由于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又大规模进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的确使得学唱新歌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有益于终身的教育。欣赏的经典作品,总是经过了历史的洗涤,时空的打磨,才成为人类共有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久传不衰,在当前社会大发展的时期,我们既要传播文化,又要探索传播,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环境,新要求,才能把“音乐欣赏”打造为优秀学科。
参考文献:
[1]季巍;高中音乐有效教学琐谈;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5期
一、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 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觉得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现在的学生热衷多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从此现象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1)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音乐课即唱歌课,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
(2)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少。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从开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经常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教学反思 “得与失”
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学会研究,从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音乐教育工作者。
我总结了这次泰州市音乐研究课从课前的课堂设计(备课)到实施教学再到评议之后这三个阶段的“得”与“失”。
一、关于备课过程设计的反思
我执教的是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综合课:《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赏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上,就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以供自我反思,不断完善教案。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全场合作演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的。
我觉得在备课环节做得还不够,现在回想起来,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学生其实在音乐常识上的水平一般,我在课堂设计中这方面本来只想用3―5分钟,上课却用了大概8分钟。这估计与当时设计课时的错误有关,还好我在知识讲解环节强调“磨刀不误砍柴工”掩饰了我在理论学习上的耗时过多,评委并不觉得这一环节时间花得多有何不好,这其实是我课堂上“灵活应变”能力的精彩表现。
二、关于上课过程的验证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不足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是很好的反思材料,引领我不断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反思。
1.重视音像资料的选择,因为它在音乐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对课上用的音像资料感兴趣,有的却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是学生喜欢视听结合的视频资料,如《菩提树》,而对于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又用法语演唱的《马赛曲》,学生听不懂又不会欣赏,正所谓“曲高和寡”。这一案例说明我在学情分析上还不到位,需要在这方面改进。
2.赏析每个作品的时间安排是难以估计的,在设计课的时候要有预案,我的预案不够充分。但是我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临场应变能力是令人满意的。我原本备课时的设计是在赏析完歌曲《我爱你中国》之后,师生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来表达大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可是上课时我发现时间来不及了,就灵机一动改成带学生清唱歌曲的第一段,效果非常好。我与同学们用目光交流,用歌声交流,共同完成一段歌曲的演唱,这比用钢琴伴奏更赢得学生欢迎,真正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