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3:19
序论:在您撰写项目规范化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
1.1进行施工成本预测
在工程项目开工以前,应该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估算的主要依据为近期己完工的施工项目或者将完工项目的单位成本,对于个别无可以参照对象的分部或者分项工程,可以依据预算定额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1.2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指标核算的基础。编制了成本计划,也就是设定了目标成本。
1.3进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发生不超过计划成本或者目标成本。施工成本控制一般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施工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来进行。
1.4进行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分为三种形式: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核算的过程是对相应的开支范围的施工费用进行统计,根据使用目的对统计结果要求的不同,计算出针对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依据。每种形式的核算都有专门的方法,都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完成此项工作,作为项目管理者应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保证成本核算的数字真实可靠。成本核算周期一般根据成本分析的需要而制定。
1.5进行施工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工作要考虑到影响施工成本变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因素的,如材料价格的变动,合作单位的违约等;二是内部的属于经营管理的因素。在分析时,这两种因素一定要严格区分开来,否则,成本分析往往陷入死角,无法自解。同时如果不严格的剔除外部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在进行下一步成本考核是就会显失公平,就会不得人心,从而失去成本考核的实质意义。每月召开成本分析会是一个好的做法,但是成本分析一定要依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真正分析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因素,找出针对这些因素的办法,扬长避短,使项目施工成本实现可控,实现项目成本目标。
1.6进行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对以上五步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盘点,更是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的各责任者进行考评,以此为依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只有通过考核,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才能调动每一名职工在自身岗位上努力实现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减低施工成本做出自己的贡献。成本考核工作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工作,只有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成本管理工作做好,项目经理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来遵守的。
2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规范化
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它最直观,最敏感,也是最不容易实现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在对待施工进度管理的问题上,往往都是前松后紧,到合同后期感觉不能按时交付,迫不得已采取“救火”战术,抽调总部和其他项目的精兵强将大增援,最后勉强保住了总工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和业主制定的工期可能不合理有关,但是更多的是由于项目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项目的进度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过程不规范造成的。
诚然,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度计划的编制者很难实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全面的估计。气候的变化、意外事故,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都会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常常造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势必会影响到进度总目标的实现。为此,在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系统有效的进度控制措施,形成健全的进度报告采集制度并以此来收集数据,采取有效的监控手段来发现问题,并运用行之有效的进度调整方法来解决问题。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工期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二是组织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三是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规范化
我国在2001年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已经覆盖了国际标准OHSASl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所有技术内容,这样,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就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有了国家标准可以遵守,这对于规范工程项目的管理,减少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必将起到的积极的作用。施工安全控制遵循的程序如图1所示:
4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的规范化
施工现场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运用除尘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防止和尽量减少施工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二是采用废水处理技术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三是尽量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使噪声排放低于国家规定限值;四是正确处理固体废物,防止造成综合污染。按照GB/T2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5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合同是施工项目众多管理工作的根本性依据,它的签订质量和内容条款往往决定项目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执行一份各方面都对我方有利的合同(当然不能违背合同订立的公平性原则)和相反的情况对于执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执行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的。对于中小施工企业,在建设合同的谈判和签订阶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合同的“标的”——工程承包内容和范围一定进行严格的文字确认,切忌采用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描述,对于承包合同,一定要使用工程量清单的约定模式,避免产生争议。对于一些约定俗称的内容应视合同签订的具体情况尽量予以明确,如承包人的驻地建设,为监理工程师提供服务的标准等,在谈判阶段应该明确了解业主的要求标准,以便于为项目的成本预测提供参考。对于在谈判中合同双方确认的施工内容和范围方面的调整和修改,应及时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并以合同补遗或者会议纪要的方式作为合同的附件并说明它构成合同部分。在实际操作时,还要注意谈判完成后的阶段性签字一定要及时进行,避免由于人为的因素出现偏差,使辛辛苦苦得来的谈判成果付之东流。
第二,对于一般的单价合同,在谈判时应要求与发包人共同签订一个“增减策”幅度,当超过该幅度时,承包人有权要求对单价进行调整。
第三,确定合理的计价方式。
第四,关于合同价格调整条款要约定明确,尽量不要签署所谓的“总价包死”的合同。因为一般建设工程工期都比较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现场施工和合同执行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因素。约定价格调整条款可以比较公正的解决非承包人可控制的风险损失。
第五,关于合同款支付的条款,根据不同的项目规模和业主的管理模式不同,在谈判时应重点解决预付款的支付进度,投标担保返还时间等问题,尽量缓解项目的资金压力。
第六,关于工期和保修期的问题。承包人应尽量通过谈判使发包人接受并在合同文本中明确承包人保留由于工程变更、恶劣气候以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预料的条件变化”对工期产生影响而延长工期的权利。
第七,完善合同条件的问题。视具体情况尽量多提要求。
6组织协调的规范化
施工项目在运行中会涉及与很多方面的关系,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协调。施工项目的协调管理范围根据系统学说分为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对系统外部的协调,对外部的协调又分为近外层和远外层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中大圆之内的为近外层,大圆之外(括号内的)为远外层。
组织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施工项目实施周期长,只有处理好项目内外的大量的复杂关系,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于项目内部,协调人际关系主要靠开展民主集中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这一项工作不可忽视,项目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是能够开展其它方面协调的基础和保证,只有项目部全体群策群力,团结一心,才能对内便于组织关系和内部需求关系的协调,对外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对顺利开展对外协调大有裨益。
对于与近外层关系的协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一般以合同为解决争议的依据。虽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作为承包商还是要做到尊重近外层的工作,站在积极主动的角度去协商解决问题,尤其是针对设计单位,更要通过密切接触,赢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对于与远外层的关系,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按有关法规、经济联系规定和公共关系准则进行处理,但是重要的是经常联系,加强沟通,不要“用起来天天跑,不用了放一边”。
参考文献
[1]姚兵.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合约规范;管理探究
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分析
1.1合同的制定不符合合约规范化管理
在现在的阶段,有关工程项目在制定合同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不了解有关的知识。有的施工工程企业还会出现对合同文本管理不合理的现象。对于合同签订的内容,不够系统的规范,对于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以及如果违反了合同规定所需要承担的有关责任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甚至严重的合同还会存在对合作双方不公平的现象,合同文本失去了公平,造成了合同的不合理。有的合同存在对于建设工程的违约责任等要求的比较少,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工程项目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另外,还存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双方对于合同文本中的风险问题认识不足,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有关说明。因为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到风险问题,所以工程项目企业就没有办法进行相应的风险规避与有关控制。
1.2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机构不完善
对于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必须要交给相应的管理机构来进行有关管理,如果合同管理机构不完善,势必就会造成对于合同的管理、审查、监察等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有关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得不到顺利的进行。在目前这个阶段,对于合同管理机构存在的一些缺点和结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不全面、有关合同管理人员不足、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岗位职责不明确、对于整个工程的分级管理以及责任体质不健全等等各个方面,种种问题都会导致在制定合同的时候影响合同的规范化管理,造成合同管理力度不足,比较难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合同管理体系。
1.3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比较复杂,因此对于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有关要求,比如有关的知识性了解、提高相关性意识、对于合同管理体系涉及到的有关经济、法律、财务等都要有一定的知识性了解,除了专业性知识,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工程技术问题。目前很多工程项目管理,都比较缺乏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在制定合同的时候缺乏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造成合同的不规范,比较容易忽视一些问题,造成合同的不规范管理,以及日后有关责任的不明确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工程的正常进行。
2合同合约规范化管理的一些措施
由于建设工程一般都比较复杂,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就从这几年的实际经验分析看出,认为对工程的合同管理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要重视文本的拟订
在合同文本上,应该尽量采用合同示范文本。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一些实际情况分析,在合同中由于格式上存在问题,而产生经济纠纷的例子并不鲜见。所以,当涉及到经济利益的时候,一定要更加紧密,不能出现因为一些细节或是语言表达不清楚而造成事后产生利益的损失。所以在制定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使用各种合同样本。尽量不要使用发包承包双方自行拟设的合同文本格式。同时,也可以利用有关管理部门对合同进行监督和控制,有利于解除纠纷,更好的维护双方的利益。在制定合同内容时,要保证有关管理人员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细致分析,有一定的认识。避免出现一些歧义,导致经济效益的损失。
2.2建立合同管理机构与制度,做好有关合同的交流
为了更加规范合同管理,就应该首先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可操作的合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进行中可以有一定的规范模板。由于工程周期一般都比较长,相对比较复杂,投资风险比较高,因此施工合同合约化管理是一项要求比较高的工程。为了保证合同制定更加的规范化,就需要有关机构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合同管理制度是通过合同管理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合同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工程企业只有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机构与制度,供有关管理人员进行有关的参考和了解,才可以将工程工作进行的更加完善。完善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审查管理制度、印章制度、检查和奖励制度,合同管理质量责任制度。为了保证有关合同制定更加合理和更加规范,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机构与制度。
2.3规范合作双方的各方关系
在工程合同制定的过程中,有关合作双方的关系也影响到了工程的进程,和有关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投资。因此,应该规范合作双方的关系。解决部分矛盾,严格规范合作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在工程进行中,通过规范各方的有关责任和程序,是保障合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有关合同没有进行相关的权利认定,造成责任不明确的现象,就会导致工程的延期以及质量不达标,工程的工期无法控制等等现象。规范各方的工作程序是合同中严格规定的,也是工程建设必须需要的。按照各项程序进行各方的工作,规范合作关系,确保最大利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必须要进行有关的配合,以及一些沟通,通过不断的沟通,保证工程的公平、公正和合理。如果一方责任人没有进行到有关的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当事人应该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处理好三方的利益关系,保证合同的顺利进行。
2.4规范争端解决方式
在合同制定的过程中,虽然各方的权利和有关责任都进行了一定的确定,但是由于各方理解程度的不同,还会造成在工程的处理过程中,当涉及到经济问题时,会发生一些争端。如果发生一些争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协调、调节和沟通。首先需要根据有关合同的规定,正确理解合同中规定的有关内容,查明争端原因,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有关工程的进行,最大限度的保证合同的规定标准和更加规范,降低损失,保证最大的经济利润。
2.5加强管理和制定一定的违约责任
对于合同中的条款,应该加强管理,确保管理职责,总分结合,职责明晰,形成合同档案管理机构,保证各个单位都要尽职尽责,严格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由于监理单位对项目进行投资和质量控制,所以在监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落实相应的工作。同时,为了加大工程合同的作用,对于制定的一些条例,为了加强管理制度,还可以适度的增加一些违约责任。从不同方面增强合同的作用,保证制定的合同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其功能。因为制定的合同就是在保证双方公平的条件下制定的,所以对于工程双方违约责任也一定要保持公平原则,根据工程项目违约程度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惩罚力度,违约严重的可以进行刑事责任。通过对合同的加强管理,可以使得合同制度更加完善,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一些惩罚措施,可以使得施工人员的意识提高,加强了工作中的责任,工程人员也有了一定的动力和参考模板,保证了合同的最大效果,使得工程更加规范化。
3合同合约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的核心工程,工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过程都要根据合同管理的模板进行一定的参考。工程合同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项目合同规范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讲究方法、策论以及相应的管理技巧。因此,要加强对合同管理规范化的重视,对于合同的加强管理,要深刻了解其处于的地位。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合同规范化管理,可以不断的增强工程项目的质量。通过合同的制定,合作双方达到了一致,在保证双方都公平的条件下,可以对整个工程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加强了有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相关性知识性了解,在无形中,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对合同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在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条件下,可以根据相关合同将责任追究到个人,不会造成另一方极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工程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部分工程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管理的技巧,寻找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都促使了合同各方要自觉履行有关的责任,维护市场秩序,降低工程市场的风险,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制度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健全。因此,有关工程项目合同一定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合同管理的规范化,严格履行工程合同中的有关规定、责任和义务。公平、公正的处理一些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才可以保证工程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
作者:冯建梁 单位:杭州中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海波.合同管理强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做法[J].中国档案,2015(9):50~51.
关键词: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
随着计量专业管理工作的不断变化发展,用电信息采集建设不断进步,并且智能电能表得以有效推广应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计量项目专业管理的职责,要求计量项目管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强化计量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一套现代化且系统性的计量项目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1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计量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在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项目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发展实际情况,推广智能电能表,并充分做好用电信息采集建设,通过多元化的项目投资方式来建立计量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在此过程中,设立了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管控小组,通过规范化的部门分工协作,来促进各部门职责的落实。与此同时,对电能计量项目的管理文件和管理制度等进行有效的梳理,在遵循相关《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文件进行有效的整理,规范工程项目管理标准,促进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的顺利开展。在明确计量项目工程前期、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工程验收和档案管理等全过程的制度规范后,对电能计量项目工程各环节进行细化,促进计量项目管理标准全流程覆盖和技术标准全覆盖的实现。
2严格履行计量项目储备制度
所谓计量项目储备管理,是指对与国家电网公司发展规划以及电网安全运行标准相符合的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经过项目储备和项目优选后,对年度投资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以促进公司资产效能的提升。发展策划部门应当积极贯彻国家电网公司“无计划不安排预算、无预算不支付资金”要求的基础上,遵循“规划引导、突出重点、匹配合理、注重实效”原则的基础上,促进综合计划年度经营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计量项目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提高项目储备工作质量,应当充分做好计划工作,积极开展营销计量项目,促进营销储备项目的实现,从而为计量项目的最终入库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计量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应当组织编写统一的项目储备核算表格和科研模板,明确多元化设备、材料以及施工项目单价等,充分做好计量项目的储备预算工作。在此基础上,严格履行营销计量项目相关储备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计量项目评审小组,在严格遵循可研审批制度的基础上,对计量项目储备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开展集中评审和统一批复,确保计量项目管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计量项目评级、筛选以及排序等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3对计量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就宏观层面来看,计量项目过程管控的顺利开展,能够促进项目跟踪分析制度得以有效完善,促进计量项目分析质量的提升,实现管理信息的高效反馈,从而促进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效率的提升。那么在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供电企业在计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其当月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并对季度计量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明确计量项目实施进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计量项目管理效果的提升。在对计量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管和控制的过程中,其主要包含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招标管理、合同、监理与项目安全管理等项目关键点的管理和控制。那么在计量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监管和控制效果,应当在编写设备、材料统一招标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统一采购标准,编制科学化的施工方案,促进计量项目质量、工期以及责任等满足企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要求。在对设备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计量项目工程的实际采购标准,规范出入库手续,对风险进行科学化控制。基层单位合同签订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保证计量项目管理效果,应当在明确施工范围、质量以及优质服务和违约责任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操作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并签订科学且规范的安全管理协议,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纠纷而严重影响计量项目的实际管理效率。
4提高计量项目验收的管控水平
计量项目应开展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其中,安装工程类项目应分别开展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其他非安装工程类营销项目只需开展竣工验收。关键环节或重要节点验收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工程的选材情况、施工工艺情况等,并采取拍照、录影等方式进行取证,纳入项目档案管理。工程验收做好“四核对”、“双验收”。核对领取设备材料数量减退库数量与工程量汇总表数量是否一致,核对现场使用数量和工程量汇总表数量是否一致,核对废旧物资退库是否和SG186系统数量一致,核对上报工程明细、数量、施工类型是否和SG186系统上单数量一致、上报明细是否重复。核对无误后组织系统和现场“双验收”,现场验收施工耗材,评价施工质量,系统验收施工数量和牵连指标达标情况。
5完善计量项目归档工作的管理
在建立完整规范的计量项目档案管理体系,确保项目档案的客观、完整和准确。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单位实时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按照项目的合同文本、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文件、验收文件等完成该项目的资料收集,并将收集、整理齐全的档案资料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指导项目管理部门开展档案收集和归档,并接管相关营销项目档案资料。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智能电能表推广等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的安装工程类项目,供电公司要做到“一项一档”,归档资料包括:项目可研报告及批复文件;项目及资金计划批文;初步设计或建设方案及批复文件;设计、施工、监理等中标通知书及相应合同文本;施工前期资料;施工过程资料;工程竣工资料;项目内市资料;项目合同结算审核单、项目结(决)算书;后评价报告;项目相关的其他资料。结束语就宏观层面来看,计量项目规范化管理是计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计量项目的运行情况及总体管理效果。那么在计量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规范化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明确计量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和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监管和控制效果,促进计量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妮 赵煦 单位: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鹤,陈丽辉,粱禹.国家电网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创新及其启示[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6(01).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投标;规范化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管理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健全。在当前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招投标制度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实现了良性竞争,而且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的循序,实现了工程项目成本的降低及工程质量的提升。而且在招投标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竞标中取得优势,则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力,通过应用各种各种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这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实现招标投管理的规范化。
1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1投标方利用不正当手段中标
在当前工程项目损毁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利用不正当手段竞标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还呈现出越演越烈的趋势。部分投标方在竞标过程中投机取巧,通过走后门、拉关系、贿赂招标方人员等获得中标资格,对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不重视。另外,在当前招投标工作中,还存在部分资质低的企业通过支持一定的报酬来利用高资质企业的资质来参与招标,或是与其他企业进行恶意串通,以此来恶意抬高标价,从而达到中标的目的,这不仅影响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性,而且中标后后续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1.2招投标过程缺少监督管理
针对于招投标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我国已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约束,但在实际招投标活动中,以情代法和以权代法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暗箱操作、明招暗定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工程项目甚至没有开展公开招标。这些问题的存在普遍反映了当前招投标工作缺乏监管。而且招投标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也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不利于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1.3缺少资格预审环节
当前在许多招投标活动中,不仅对投标方资格预审为严格,部分资格预审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投标方资格预审机制不健全,在具体预审过程中工作缺乏有效性,预审过程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手段,这就导致一些不具备资格的施工企业中标,这对后续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整体工程的质量都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2工程招投标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2.1严格审查,规范招标文件编制
(1)认真进行标前审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工程招投标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做好标前审查工作,强化标前审查监管工作,从源头上强化控制。将投标前的审查工作和中标后的跟踪监管工作都纲入到招投标工作范围中来,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来深入开展各项审查工作,并进一步对标后跟踪和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从源头上规范招投标的管理。
(2)严格拟定合同计价方式。由于合同计价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招投标工作中,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合同计价方式,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高效性。通常情况下,固定和可调价格合同、成本和酬金合同等作为经常使用的合同计价方式,但具体采用何种计价方式,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并对采用的合同计价方式在合同中进行详细说明。
(3)规范招标文件编制过程。在招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评标时需要以招标文件作为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投标方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招标文件制定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来对招标文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规范,进一步对招标文件的各个细节进行完善,确保招标文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2.2做好标后跟踪管理,确保合同得到履行
(1)强化标后管理措施。投标人在招标完成后还要强化标后施工过程的监管,可以说招标只是阶段性的工作,标后管理对于施工质量更为关键。部分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成本的节约,存在擅自对施工作业流程进行更改的情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需要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并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严格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进一步强化对施工质量管理。
(2)规范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明确了投标方在工程施工中的任务及细节性事务。投标方制定投标报价和编制底标都是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据,并且以此签订合同,制定工程计划,完善工程细节,办理竣工结算等。工程量清单可以影响工程建设成效,决定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定期检查合同履行状况。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合同履行状况,通过多种方法,全面地检查工程施工状况,检查施工工程进度、设备状况、工程质量、有无工程变跟及支付款项情况等,检查招投标是否有规避或者违反规定的行为,监督项目部成员责任落实情况及工作执行情况。
2.3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管理
在招投标活动开展过程中,招标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招标机构的监管,加快招标机构市场化的运行,严格审查招标机构的各项管理事务、等级评价和考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诚信等,督促招标机构强化自身的建设,并配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从而保证招标活动的规范性。另外,为了有效地提高监管的水平,还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努力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2.4增强企业诚实守信理念
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竣的挑战。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打造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将诚信体现出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坚持诚信经营、严格自律,并建立诚信奖惩制度来鼓励员工的诚实守信行为,构建诚信保障体系,增强企业的诚信理念,从而促进整个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3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招投标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项目的质量乃至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工程投投标管理进行规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确保招投标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为建筑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佳.浅议工程招投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A].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5).
[2]王欢.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招标,2012(24).
项目于2006年5月开工建设,历时44个月完成了一期建设任务,完成一期总投资179407.01万元,一期年生产能力达4.0mt/a,一期工程建设有142个单位工程,形成项目档案2106卷,光盘档案271件,照片档案15册。2010年9月29日,梅花井煤矿项目档案一次顺利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项验收。
煤矿建设尤其是井工型煤矿建设项目,不同于地面工程建设,都是在地下几百米深处作业,危险性大,设计变更多,自然条件复杂,受水文、地质、瓦斯、煤尘等影响大,专业性强,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讲,煤矿工程建设具有高风险、投资大、规模大、工期长、单位工程多、参建单位多、人员结构复杂、没有矿建档案归档标准等特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给梅花井煤矿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梅花井煤矿筹建处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大胆创新,结合煤矿建设工程实际,探索出一条较为成功的煤矿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为国家在煤矿建设领域重大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优化项目档案管理组织形式,为煤矿建设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煤矿建设项目档案涉及各个部门和环节,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因此,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梅花井煤矿项目开工建设初期,就成立了项目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将煤矿办公室、计划部、动力部、工程部等形成项目档案的部门负责人全部纳入领导小组成员中,煤矿建设筹建处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选派了一名懂工程专业的责任心强的人担当专职档案员。在与各参建方签订项目施工合同时,将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挡等要求纳入了合同管理中,坚持项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建立了以建设单位为档案管理核心,以设计、施工单位为档案管理主体,以监理单位控制为手段的三级档案管理网络,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真正将项目档案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单位、各部门、各领域,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
部门、参建单位总动员,分工到位、互相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建设单位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核心地位作用,在项目建设开始,就制定了《梅花井煤矿工程资料管理规定》、《梅花井煤矿工程资料整理标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科学技术案卷构成一般格式要求》、《梅花井煤矿工程资料档案分类大纲》、《梅花井煤矿工程资料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参建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文件收集、整理、排序、字迹、装订、装具的标准和职责,并下发到各参建单位执行。施工单位采取逐级包干管理责任制,即对于总承包单位,所辖分包单位其形成的项目文件材料由各分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编目,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提交总承包单位审核、验收、签字,按照单位工程档案的系统性进行排列,再向建设方移交。监理单位针对矿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没有国家和行业档案管理标准的情况,通过与建设单位、参建单位及参加过大型煤矿建设有丰富管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监理、施工等部门人员进行座谈、讨论、征求意见等形式和方法,结合自身在矿建资料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依据《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煤炭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和《科学技术案卷构成一般格式要求》等标准的要求,编制了《煤矿矿建单位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煤矿机电安装单位工程资料管理规程》,这两个规程对监理方、施工方的项目资料收集的范围、格式、字号、电子格式、份数、签字等,特别是对矿建施工中形成的工程安全、功能检验、测量、水文地质、通风安全设施、设备试运行记录等文件材料的内容、格式作了详细、明确的要求,其中,《煤矿矿建单位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监理资料有三大项54条内容,施工资料有九大项217条内容;《煤矿机电安装单位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监理资料有三大项54条内容,施工资料有十三大项270条内容;这两个规程的编制在一定_程度上填补了国家在煤矿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领域资料收集范围的空白,为系统地收集、整理煤矿工程建设形成的文件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创新档案培训模式,强化档案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有了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了煤矿建设文件资料的归档范围,但档案管理方面的主体一各参建单位的资料员档案管理水平、资质等参差不齐,为了快速适应、进入项目档案管理的角色,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矿领导决定采取“集中培训――实践――再现场答疑、点评”的档案管理培训模式,即工程项目一开工,矿领导就组织建设方及所有参建单位项目负责人、档案员、资料员等相关人员,请其业务主管部门――神华宁煤集团和自治区档案局专家进行授课,结合煤矿建设工程实际,着重讲解《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科学技术案卷构成一般格式要求》、会计、声像档案管理办法等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各参建单位将项目资料整理一个阶段后,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把已整理好的资料带来,请档案专家到现场进行检查、点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解答。待工程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建设单位再请档案专家进行把关预验。经过这种快速、实际、有效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档案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使项目档案收集整理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强化项目档案过程监管机制,从源头把好收集关,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齐全
项目档案管理是项目控制的重点之一,对项目管理起着支撑和保障作用,煤矿建设是高危行业,其矿建前期的论证阶段不同于其他基本建设项目,涉及政府部门多,有规划、国土资源、消防、安全评价、水利、征地移民、地震、卫生、地质勘查、测绘等,论证时间长,其形成的文件材料多,为了便于管控项目前期形成的文件材料,按照项目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梅花井煤矿计划部负责项目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动力部负责设备的采购和开箱验收整理工作,工程部负责项目的招投标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工程管理工作,并将项目档案管理纳人到部门的工作岗位考核中,实行奖罚制度,三级巡回检查和考核制度。一是每月、每旬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计划部、工程部、动力部、监理单位的有关人员对项目档案形成的参建单位及责任部门进行检查和考核。二是监理方对土建和安装工程实行周检,对矿建工程实行旬检,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及项目档案进行全面检查,对项目档案整理存在问题的参建单位在工地例会和旬检通报会上进行通报,下发会议纪要给各个参建单位,并要求限期整改,由监理方再组织专人进行复查,整改完后,由监理人员在档案移交清单上签字确认。如项目档案整理不合格,监理方拒绝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在项目档案整理合格后才同意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验收报告。三是每个季度由神华宁煤集团相关部门再组织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人员共同对工程质量和档案整理进行检查,真正将项目档案管理与工程管理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与此同时,对项目档案整理的质量还采取三级审核的控制措施,即监理单位首先对各参建单位的档案整理质量进行审核、签字,然后交建设方工程部审核土建、矿建工程形成的档案整理的质量;动力部审核设备安装形成的档案整理质量,最后交档案部门进行全面审定后,再正式接收进入档案室。
建立了档案安全设施设备投入保障机制
梅花井煤矿一期建设中,矿领导充分考虑了项目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和今后借阅利用工作,在办公楼的一楼专门设置了80多平方米的档案专用库房,实现库房、查阅室、档案人员办公室三分开,一楼设置安装了监控,投入十几万元配备了豪华型密集架、防磁柜、吸尘器、加湿机、温湿度计、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碎纸机等设施设备,满足了档案工作的需要和安全保管目的,为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和支持。
【关键词】工程项目 管理 规范化
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
1.1进行施工成本预测
在工程项目开工以前,应该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估算的主要依据为近期己完工的施工项目或者将完工项目的单位成本,对于个别无参照对象的分部或者分项工程,可以依据预算定额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1.2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指标核算的基础。编制了成本计划,也就是设定了目标成本。
1.3进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发生不超过计划成本或者目标成本。施工成本控制一般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施工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来进行。
1.4进行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分为三种形式: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核算的过程是对相应的开支范围的施工费用进行统计,根据使用目的对统计结果要求的不同,计算出针对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依据。每种形式的核算都有专门的方法,都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完成此项工作,作为项目管理者应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保证成本核算的数字真实可靠。成本核算周期一般根据成本分析的需要而制定。
1.5进行施工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工作要考虑到影响施工成本变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因素,如材料价格的变动,合作单位的违约等;二是内部的属于经营管理的因素。
1.6进行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对以上五步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盘点,更是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的各责任者进行考评,以此为依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只有通过考核,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才能调动每一名职工在自身岗位上努力实现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减低施工成本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规范化
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它最直观,最敏感,也是最不容易实现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在对待施工进度管理的问题上,往往都是前松后紧,到合同后期感觉不能按时交付,迫不得已采取“救火”战术,抽调总部和其他项目的精兵强将大增援,最后勉强保住了总工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和业主制定的工期可能不合理有关,但是更多的是由于项目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项目的进度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过程不规范造成的。
诚然,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度计划的编制者很难实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全面的估计。气候的变化、意外事故,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都会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常常造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势必会影响到进度总目标的实现。
3 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的规范化
施工现场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运用除尘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防止和尽量减少施工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二是采用废水处理技术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三是尽量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使噪声排放低于国家规定限值;四是正确处理固体废物,防止造成综合污染。按照gb/t2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4 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合同是施工项目众多管理工作的根本性依据,它的签订质量和内容条款往往决定项目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执行一份各方面都对我方有利的合同(当然不能违背合同订立的公平性原则)和相反的情况对于执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执行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的。对于中小施工企业,在建设合同的谈判和签订阶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合同的“标的”。工程承包内容和范围一定进行严格的文字确认,切忌采用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描述,对于承包合同,一定要使用工程量清单的约定模式,避免产生争议。对于一些约定俗称的内容应视合同签订的具体情况尽量予以明确,如承包人的驻地建设,为监理工程师提供服务的标准等,在谈判阶段应该明确了解业主的要求标准,以便于为项目的成本预测提供参考。对于在谈判中合同双方确认的施工内容和范围方面的调整和修改,应及时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并以合同补遗或者会议纪要的方式作为合同的附件并说明它构成合同部分。
第二,对于一般的单价合同,在谈判时应要求与发包人共同签订一个“增减策”幅度,当超过该幅度时,承包人有权要求对单价进行调整。
第三,确定合理的计价方式。
第四,关于合同价格调整条款要约定明确,尽量不要签署所谓的“总价包死”的合同。因为一般建设工程工期都比较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现场施工和合同执行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因素。约定价格调整条款可以比较公正的解决非承包人可控制的风险损失。
第五,关于合同款支付的条款,根据不同的项目规模和业主的管理模式不同,在谈判时应重点解决预付款的支付进度,投标担保返还时间等问题,尽量缓解项目的资金压力。
第六,关于工期和保修期的问题。承包人应尽量通过谈判使发包人接受并在合同文本中明确承包人保留由于工程变更、恶劣气候以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预料的条件变化”对工期产生影响而延长工期的权利。
第七,完善合同条件的问题。视具体情况尽量多提要求。
5 组织协调的规范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049-02
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
1.1 进行施工成本预测
在工程项目开工以前,应该对工程成本进行估算。估算的主要依据为近期己完工的施工项目或者将完工项目的单位成本,对于个别无可以参照对象的分部或者分项工程,可以依据预算定额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1.2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指标核算的基础。编制了成本计划,也就是设定了目标成本。
1.3 进行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控制工程成本的发生不超过计划成本或者目标成本。施工成本控制一般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施工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来进行。
1.4 进行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分为三种形式: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核算的过程是对相应的开支范围的施工费用进行统计,根据使用目的对统计结果要求的不同,计算出针对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发生额。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提供依据。每种形式的核算都有专门的方法,都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完成此项工作,作为项目管理者应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保证成本核算的数字真实可靠。成本核算周期一般根据成本分析的需要而制定。
1.5 进行施工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工作要考虑到影响施工成本变动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属于市场经济因素的,如材料价格的变动,合作单位的违约等;二是内部的属于经营管理的因素。在分析时,这两种因素一定要严格区分开来,否则,成本分析往往陷入死角,无法自解。同时如果不严格的剔除外部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在进行下一步成本考核是就会显失公平,就会不得人心,从而失去成本考核的实质意义。每月召开成本分析会是一个好的做法,但是成本分析一定要依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真正分析施工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主要因素,找出针对这些因素的办法,扬长避短,使项目施工成本实现可控,实现项目成本目标。
1.6 进行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对以上五步施工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盘点,更是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的各责任者进行考评,以此为依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只有通过考核,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才能调动每一名职工在自身岗位上努力实现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减低施工成本做出自己的贡献。成本考核工作是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工作,只有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成本管理工作做好,项目经理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来遵守的。
2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规范化
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它最直观,最敏感,也是最不容易实现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在对待施工进度管理的问题上,往往都是前松后紧,到合同后期感觉不能按时交付,迫不得已采取“救火”战术,抽调总部和其他项目的精兵强将大增援,最后勉强保住了总工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和业主制定的工期可能不合理有关,但是更多的是由于项目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项目的进度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过程不规范造成的。
诚然,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进度计划的编制者很难实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全面的估计。气候的变化、意外事故,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都会对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常常造成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如果这种偏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势必会影响到进度总目标的实现。为此,在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系统有效的进度控制措施,形成健全的进度报告采集制度并以此来收集数据,采取有效的监控手段来发现问题,并运用行之有效的进度调整方法来解决问题。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工期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二是组织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三是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调整。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规范化
我国在2001年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已经覆盖了国际标准OHSASl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的所有技术内容,这样,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就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就有了国家标准可以遵守,这对于规范工程项目的管理,减少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必将起到的积极的作用。施工安全控制遵循的程序如图1所示:
4 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的规范化
施工现场防水土流失和环境保护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运用除尘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防止和尽量减少施工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二是采用废水处理技术防止对水资源造成污染;三是尽量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使噪声排放低于国家规定限值;四是正确处理固体废物,防止造成综合污染。按照GB/T24000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2所示:
5 合同管理的规范化
合同是施工项目众多管理工作的根本性依据,它的签订质量和内容条款往往决定项目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执行一份各方面都对我方有利的合同(当然不能违背合同订立的公平性原则)和相反的情况对于执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执行的效果当然也不一样的。对于中小施工企业,在建设合同的谈判和签订阶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合同的“标的”――工程承包内容和范围一定进行严格的文字确认,切忌采用容易产生歧义的文字描述,对于承包合同,一定要使用工程量清单的约定模式,避免产生争议。对于一些约定俗称的内容应视合同签订的具体情况尽量予以明确,如承包人的驻地建设,为监理工程师提供服务的标准等,在谈判阶段应该明确了解业主的要求标准,以便于为项目的成本预测提供参考。对于在谈判中合同双方确认的施工内容和范围方面的调整和修改,应及时以文字方式记录下来,并以合同补遗或者会议纪要的方式作为合同的附件并说明它构成合同部分。在实际操作时,还要注意谈判完成后的阶段性签字一定要及时进行,避免由于人为的因素出现偏差,使辛辛苦苦得来的谈判成果付之东流。
第二,对于一般的单价合同,在谈判时应要求与发包人共同签订一个“增减策”幅度,当超过该幅度时,承包人有权要求对单价进行调整。
第三,确定合理的计价方式。
第四,关于合同价格调整条款要约定明确,尽量不要签署所谓的“总价包死”的合同。因为一般建设工程工期都比较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现场施工和合同执行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很容易出现不可预见的因素。约定价格调整条款可以比较公正的解决非承包人可控制的风险损失。
第五,关于合同款支付的条款,根据不同的项目规模和业主的管理模式不同,在谈判时应重点解决预付款的支付进度,投标担保返还时间等问题,尽量缓解项目的资金压力。
第六,关于工期和保修期的问题。承包人应尽量通过谈判使发包人接受并在合同文本中明确承包人保留由于工程变更、恶劣气候以及“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承包人也无法预料的条件变化”对工期产生影响而延长工期的权利。
第七,完善合同条件的问题。视具体情况尽量多提要求。
6 组织协调的规范化
施工项目在运行中会涉及与很多方面的关系,为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协调。施工项目的协调管理范围根据系统学说分为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对系统外部的协调,对外部的协调又分为近外层和远外层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中大圆之内的为近外层,大圆之外(括号内的)为远外层。
组织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施工项目实施周期长,只有处理好项目内外的大量的复杂关系,才能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对于项目内部,协调人际关系主要靠开展民主集中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这一项工作不可忽视,项目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是能够开展其它方面协调的基础和保证,只有项目部全体群策群力,团结一心,才能对内便于组织关系和内部需求关系的协调,对外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对顺利开展对外协调大有裨益。
对于与近外层关系的协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一般以合同为解决争议的依据。虽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作为承包商还是要做到尊重近外层的工作,站在积极主动的角度去协商解决问题,尤其是针对设计单位,更要通过密切接触,赢得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对于与远外层的关系,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一般按有关法规、经济联系规定和公共关系准则进行处理,但是重要的是经常联系,加强沟通,不要“用起来天天跑,不用了放一边”。
参考文献
[1]姚兵.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