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语言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05 13:46:56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语言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化语言学论文

第1篇

       中国文化语言学是本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主旨的语言学分支学科。通过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语言所反映出的,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当代社会现象思考。因此,本文筛选一些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收集一文化语言学论文题目材料,运用归纳法和帮助大家进行文化语言学学习,论文题目如下。

        1.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再现研究

        3.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    

        4.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5.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红楼梦》中的酒意象翻译    

        7.《文化语言学》英译中翻译报告    

        8.穆斯林问候语“赛俩目”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的意象图式研究    

        1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翻译    

        11.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精神——建筑文化语言学初探    

        1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邦索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本的诗歌意象翻译    

        1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探究    

        14.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红高粱家族》意象英译探析

        1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词汇研究——以网络话语交际中的词汇为例    

        16.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新词语研究    

        1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与翻译研究    

        18.文化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文化语言学》(第六章)英译中翻译报告    

        20.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1.南阳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22.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2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翻译研究    

        2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辛弃疾词意象翻译研究    

        2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    

        2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诗经》隐喻的英译研究    

        2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意象文化传递研究    

        28.近十年文化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2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煜诗词译本的意象翻译研究    

        3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    

        3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    

        3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3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李清照词许渊冲译本中意象移植    

        34.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    

        3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宋词中水意象的英译研究    

        36.语言研究的新视角——从结构主义到文化语言学    

        37.从文化语言学看接头词「お·ご的特殊规则    

        38.帕尔默(Palmer)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性    

        39.文化语言学论纲    

        4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古诗中酒的意象传达    

        41.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小清新”    

        4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    

        43.第三届历史语言学国际会议    

        44.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数词    

        4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对联研究    

        46.文化语言学视域下金宇澄《繁花》的语言策略探究    

        47.许渊冲对苏轼词的意象再造——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视角    

        4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    

        4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意象再造滥觞    

        5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基础构建    

        51.英汉动物词汇文化语言学透视    

        5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的意象研究    

        53.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再认识    

        54.唐诗情感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55.文化语言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评邢福义教授主编的《文化语言学》    

        56.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    

        57.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许渊冲英译边塞诗意象翻译研究    

        5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中的庭院意象再现    

        59.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    

        60.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翻译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6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62.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    

        63.对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64.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65.评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等“著”作     

        6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其发展评述    

        6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惯用语对比研究    

        6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     

        6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意象差异浅析    

        7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西安地名研究    

        71.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语言学接口      

        72.浅谈对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7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酒文化的传承     

        74.汉语文化语言学刍议    

        75.从文化语言学语篇情节视角下宋词英译研究    

        76.文化语言学认知模式的哲学阐释    

        77.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后示    

        78.蒙汉语禁忌语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    

        79.大学生微信问候语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0.蒙古族传统饮食名称文化语言学研究    

        81.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汉韩长句翻译研究    

        82.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83.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析论      

        84.从符号的角度看文化语言学     

        8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意象传递    

        86.对“年度汉语盘点”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7.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88.藏语中“茶”的文化语言学意义辨析    

        89.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方言詈词研究     

        90.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91.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论语》成语    

        92.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    

        93.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庄子》成语研究    

        94.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涵义和界说    

        95.关于文化语言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96.文化语言学初探    

        97.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    

        98.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流行语研究    .

第2篇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例如,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如财经类、医学类等)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隐喻式)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33.7%)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小学英语 论文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 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即“一致式“)经过名词化(即”隐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组,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 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同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 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 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 “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术具有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特别是高级阶段的教材中,政论性的问题和演讲文体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文体中,语篇中大量的名词化隐喻是一种典型的“动因的突出”,是作者为顺应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名词化隐喻与文体正式程度的相关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具有正式性、客观性,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5-8.

第3篇

由“范式”所形成的各种理论表述或理论语词,使得“范式”成为目前文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话语资源。在当今文学研究多元化的时代里,原来所坚守的宏大叙事、本质论等话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定势思维及理论表述的局限,找寻新的但又不会造成束缚的文学研究视野和方法成为学者标举“范式”而较少使用“模式”的原因所在。程光炜在《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多样观察》一文中认为,传统的现代文学已没有空白,唯有文化研究、媒介等是文本意义新的增长点。欧阳友权也认为,新的电子媒介是文学研究新的增生点。两位学者都认为文学研究的方法或模式必须进行转换,强调从新的研究范式来研究文学。虽然在具体的应用中,范式与模式两个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差异并不大,但我们还是预设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模式更在于模式的已然生成性,使用者处于不自觉的状态;而范式则强调自觉性,或者说使用者具有自觉的“范式意识”,且还具有革命性的内涵———托马斯•库恩在谈及范式转换时说:“当每次科学革命改变了经历革命的共同体的历史视角,那么,视角的改变将影响革命之后的教科书和研究著作的结构。”受思维习惯等因素所致,某种具有革命性的“模式”或方法我们会称其为“范式”。因此,我们在提到某种范式时多强调其“未生成性”,也即某种范式本身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较强的生命力。这是“范式”成为学者语词新宠的一个原因。“范式”一词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话语,还与知识资源的更新方式有关。知识资源之所以需要更新,是因为原有的理论方法、思维方式、话语模式不能适应相应研究领域的发展需求。知识资源的更新最明显地体现在话语模式或者理论语词的更新方面。然而,知识资源需要得到一定“共同体”的认可,体现新知识的语词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这些语词的内涵就需要从它最先使用的学科领域中延伸出来,成为诸多学科领域可以共享的语词,这就是语词的迁移现象。语词的迁移是当今文学理论跨学科研究中最重要的语言现象,当某一语词由某一领域迁移到另一个领域来使用时,该词的主要内涵不变,且与新领域的知识资源相结合,为新领域研究中的理论增生提供话语表述模板。比如,原本是心理学范畴的“精神分析”一词,被广泛运用到其他学科,形成了诸如精神分析社会学、精神分析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哲学、精神分析伦理学等学科或研究方法。范式也是这样的语词,与各种文学研究视角相结合形成了各种范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和方法论意义,尽管“范式”一词在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文学研究表述中“范式”话语的充斥,使得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面临着一种范式语境的压力,即只要所强调的语词内涵类似于模式的话语都用“范式”来代替,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用“范式”话语表述的行文范式。这一范式的形成,体现并强化了这样三个意义:一是“范式”话语是我们现在标举研究文学新角度或新方法的语词表征,或者学术创新的语词表征。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了两种现代文学批评模式:语言学批评模式和心理学批评模式。但随着“范式”话语的流行,这两种文学批评模式被称作是语言学范式和心理学范式。诚如我们前面所说,范式与模式的内涵是有差异的,但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界限消弭了。因而,在文学研究范式的相关论述中,就可能缺乏真正的理论建树意义,而仅仅停留在语词的堆砌上,最终使得文学研究变成一些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论文或著作:到处都是“范式”。二是由范式所衍生的“范式转换”成为当前文学研究理论、问题、对象以及方法自我调节机制的明显表征。库恩认为,“范式”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这就强调“范式”本身的时效性,“范式”及“范式转换”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开放性的视野。范式转换是针对旧的文学研究模式不能适应新的文学现象的一种能动调节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文学研究可以突破原有的模式,为文学研究继续进行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能让人们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层面对文学研究的现象、方法有动态的全面的把握。三是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在当前具有哲学意义和方法论的意义。文学研究范式所具有的哲学性内涵是指范式可以是一种整体的把握方式,可以从形而上的层面对文学研究有一个宏观的认知;所谓方法论的意义是指文学研究范式具有形而下的层面,即范式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研究手段或方法来解读具体的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研究范式本身就具有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意义,或者说文学研究范式可以既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可以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这是文学范式现在可以畅行的重要原因。上述的三个意义,其实都具有当下性,正如不同时期的文学研究中会出现新的理论语词一样,“范式”只不过是当今学术话语的新宠。当“范式”的革命性内涵渐渐趋于程式化,丧失了其陌生化效果的时候,有关“范式”的论文论著所形成的研究范式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范式功能。此时的范式只是理论言说者的一种无意识表达,其所具有的理论增生功能也将趋于消亡,“范式”话语可能会失去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当有关范式话语的理论表述处于自动化状态时,“范式”一词是否会真的消亡?“新近流行上帝死了,上帝死了的神学也被发掘出来,可是上帝死了之后更多的神再生出来,替代一神教的不是无神论,而是多神教。同理,小说死了以后,它留下来的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你争我夺,不断增生的一大群次生文类,每一个都在大喊大叫,要求获得承认。”这应该也是当前文艺学学科的生存状态:一种研究思路或者范式所造成的局限性日益明显时便会受到种种质疑,从而会有新的研究思路或方法出现,但先前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不会消失。因而“范式”一词在文学研究中被新的语词所取代,但范式所指的模式、思路或方法并不会消亡。我们知道,一种话语的使用代表着一种价值。“范式”这一话语也不能例外。那么“范式”究竟具有怎样的表征功能?张旭东指出:“文本总是会产生行话套话和新奇的流行说法来代替旧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症候,借以窥探某一历史时刻的集体性是什么,它的需求是什么,它的矛盾性何在,它的问题何在等问题———这些突然变得时髦的意识形态似乎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对上述问题给出解答。”“范式”的行话套话性的意义表征了文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术语”压迫性,即每个观点的言说者都需要在一定的话语框架中表达自身的想法,这当然与我们的学术体制有密切的关系。而学术体制又是我们这个时代整个社会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因此,一系列“范式”话语所形成的范式是我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征,借用范式话语而形成的文学研究范式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意识形态的表征,这就需要对由“范式”话语所形成的表述的范式重新进行审视。

二、有关“范式”的反思

在我们强调差异性的时代里,追求多元化、非中心化也是文学研究努力的方向。在“范式”语词充斥的语境压力中,人们都试图依托“范式”这一话语共同体来争先表述自己的理论观点。诚然,理论观点不同,所形成的范式也就不同。因而,所强调的每一种范式并不必然是所有人的共同体,“艺术家永远不会停止互相反对,互相否定”,因此,文学研究的不同学者会立足于自身学科范式的基础之上,有可能造成对整体语境的忽略,这样也就形成了文学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叶舒宪《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与雷世文《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原生态文学史图景》两篇文章,尽管分别是从人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对文学进行诠释,探讨文学自身的特征以及文学史的构成方式,但他们都认为,对于文学的解读、对于文学史的重写都应该放在某一个视野之下来观照,从而建构既能还原文学现实又能探讨文学真正本质的文学研究范式。叶舒宪认为应该放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之下,因为“文学人类学的文学观是一种宏观的整合性的文学视野”。同样,雷世文则从文学传播学的角度认为“以单行本构筑的文学史至少掩盖了某些东西。作家选集作品所做的淘汰工作,使我们再也无法从单行本中看到其作品的原貌”。因而,文学研究必须考虑整个“复调的文化氛围”。其实,每个学者都认为自己站立在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野,但终究只是停留在一种理论的建构与言说上,即便对文学的研究有一些本质的解释,但只能算是一种解释,是对文学现象诸多解释中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形成了一种立场。但这种立场并非完全不同于其他的立场。目前文学研究的诸种立场都是以范式为学术话语来涵盖其表述角度和表述方法的,这就导致表面上不同的范式表述最终却不过是一群家族相似的语词而已。也就是说,这些看起来多元性、互不相同的范式论,实质却是相通乃至相同的:这些貌似不同的范式都有共同的原型,都试图通过对自身的强调以便与以往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立场相背离。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谈论的范式与传统的是完全“隔”的,毕竟对于范式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忽略新旧理论之间的承袭关系。我们现在所谈的范式多被认为是文学研究方法或者对文学解释的不同角度,那么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比如作者论、作品论乃至读者论等等概念虽然是从文学的本质为根本切入点的,但这些角度也是解释文学的角度。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学生常见的英语语言错误,认为大部分错误都是由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英两种文化在社会习惯、日常生活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加强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纠正语言错误,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语言错误是指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等方面偏离目的语正确表达方法的现象。如[v][w]不分,[ts] [t]相混,two chair或He go there every day等一类错误都是中国学生很常见的英语语言错误。

按照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学习语言是一个试验——出错——再实验的过程,语言错误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或要出现的必然现象。学生从对一种外语毫无所知到最后学会使用,要经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的语言。这种过渡性语言既不像他们的母语,也不像他们将来要学会的目的语言,而是一种变化中的语言,因而常常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外语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有语言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有社会习俗方面的,也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此,语言错误的形成与以下这些因素都有着直接关系。

一、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象形文字,两者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无疑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1.语音错误。英语具有与汉语不同的音位系统和发音特点,易造成学生的语音错误,如有学生把life错读成knife,把vest错读成west,把work错读成walk等。

2.词汇错误。英汉两种语言出于两个不同语系,因而在词义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没有完全的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概念含意及引伸意义的深刻领会,只看字面意义翻译或用汉语方式翻译英文词汇,就会导致用词错误。如有学生把“政治家”(statesman)误译为politician,而不知道politician在英语中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蔑视。如把a white elephant译为“一头白象”那就错了,应该译为“沉重的负担”。

3.词法错误。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没有词尾和词形变化;而英语则是结构性语言,要靠词尾和词形变化表现不同的结构意义。中国学生因受汉语影响往往忽视这一点,而出现各种词形错误,如名词单复数的词形错误及不可数名词的用法错误,代词的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用法错误,动词的一般形式和过去形式的用法错误等等。

4.句法错误。中国学生常按照汉语的句法结构去理解使用英语,因而出现各种句法错误。如有学生混淆了汉英关于过去时和完成体的用法区别,因而把“你看过那部电影吗?”误译为“Did you see that film?”, 把“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误译为“I have seen a film yesterday”。还有的学生不清楚汉英表达转折和因果关系上的差异,把“虽然……但是……”错译成“Although…but…”,把“因为…… 所以……”错译“Because…so…”。

二、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个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都会在其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差异,那么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常会出现误解或误用。中英文化差异引起的常见语言错误有以下几种:

1.问候用语错误。中国人见面常问:“你吃了吗?”或“你上哪儿去?”,以示问候。但是,如果你用英语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误认为你是想请吃饭,或误认为你是问个人私事而不高兴。英语国家的人常用“Hello!” 或“Hi!” 表示问候,或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2.介绍用语错误。英语国家的人在需要问及对方姓名时,一般常说:”May Iknow your name?” 或“Your name, please?”。如果按照汉语习惯用“What’s your name?” 问对方姓名,会使对方产生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3.答谢用语错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所有场合及所有人之间,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也不例外。当别人问及是否再要点什么时,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若想要就说“Yes, please”;若不想要就说“No, thank 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说“No more” 或“No more trouble” 就会引起对方误解。

4.赞美答语错误。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常见的回答是“Thank 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对别人的赞美表示谦逊一番说“不好”,用英语说“Not so good”,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迷惑不解。

5.收礼答语错误。收到礼物,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而中国人常要先推辞一番,接受后并不当面打开。如果按汉语习惯推辞说“No need”或“We don’t need it”,那会让对方误认为是不喜欢所送礼物,甚至会感到尴尬。

6.涉及隐私错误。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情况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对这些问题却比较反感,不愿意回答。因此,用英语问对方“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earn?”“What are you doing?”等一类话题会引起对方不高兴或误解。

7.颜色词用法错误。表示颜色的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如green是绿色,而green-eyed则表示“嫉妒,红眼病”;blue是蓝色,而blue mood则表示“沮丧,忧郁”;red是红色,而red-faced则表示“难为情,困窘”,in the red则表示“亏损”。如果把“红眼病”译成“red-eyed”,那就错了。同样,He looks blue.不能译为“他脸色发蓝”,其真正含义是“他情绪低落”。

8.比喻错误。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其文化附加意义和历史典故都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比喻用法。如果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a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日”译成“Every man has a happy day”,那就错了。其正确译文应分别为“as strong as a horse”和“Every dog has its day”。

中英文化的其它差异还有很多,都会直接影响到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对这些文化差异及语言本身的差异了解不多或理解不透,无疑会导致各种语言错误的出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英文化差异和英汉语言差异的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将大大有助于使学生少出现语言错误,进一步提高自我纠错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第5篇

    “语言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交际工具,但它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特征。每个语言对象国的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为了进行顺利的跨语言交际,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涉外工作的学习者而言,除了要在外语上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以外,还要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通过习得该语种来认知这个民族的行为、思维、心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从外语学习中观察,对不同语言与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多样化,对非通用语种人才提出了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的新要求。对如何提高非通用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位非通用语种教师的责任。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为例,探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的教学实践。

    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广西民族大学为2007级泰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根据学校本科培养计划,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属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语言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语语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当前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例的研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关系,学会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整合四年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奠定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高文化素质。

    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中,语言课程总是作为主干内容来进行设置,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专业学生传统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一直有较好的经验。但语言教学无法与文化背景相脱离,外语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总会自然地融入相关的文化教学,并形成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对文化的导入,授课教师通常会根据上课内容涉及的主题进行补充介绍,灌输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历见闻,但内容较为零散。在低年级阶段,针对泰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也开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泰国概况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程侧重的是横向的文化知识铺垫,内容覆盖面广而泛。大学第三学年,在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学习期间,开设有泰国社会文化课程。虽然我校的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尚处于任选课的地位,但对于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认识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高年级专门开设语言与文化兼并的课程对外语学习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包含了教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语言现象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在社会语用背景下教学,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笔者通过关注2010年至今泰国语言与文化课开设的情况看,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可取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2.1 教材问题

    针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没有适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暂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泰国语言与文化课设定为专业任选课,但语言与文化涉及内容范围广,教师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特征囊括在36个课时内介绍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资源有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准备不足使教师没有完全吃透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上好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保证授课质量,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2.2.2 国内外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2010年笔者曾教授过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之后分别由另外两位泰籍外教继续担任授课教师。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师由于文化差异,教学经验各具特点,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授课内容、手段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学成效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笔者在正式上课前曾具体调查过学生对课程的期望,让学生写下希望从中收获到些什么,以便及时调整教案和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后,在第一堂课上会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及上课内容,让学生在没有课本和教材的情况下明确本学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从“泰语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主题分类的方式,利用每周3个课时教授一个相关主题的内容,如泰语语言等级、泰语中的外来词、泰语称谓词和泰国姓名文化等。笔者分主题制作课件,并打印分发课件讲义作为上课资料。授课过程中先铺垫基础理论导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该主题中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理论,举例论证,尽可能地把本节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分析清楚,然后进一步介绍目前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论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组后在下一次课进行小组报告,开展自由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关理论书籍阅读,搜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增强理论基础。笔者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作业报告中所引用资料的可信度,严格要求参考文献、参考书目的书写规范。

    从与泰国外教交流教学经验中得知,泰国学生一般是通过民俗学或文学类课程中习得语言文化知识,而授课老师如果是语言学家则会选用历史纪实、史记类书籍作为教材授课。泰国外教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泰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语言文化、泰国风俗中的语言文化和泰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以警示诗为例)。同样采取主题分类和课件的方式授课,重点讲解一些实用、优美的词汇,分析词汇的含义、词根、文化背景和现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后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如造句或写作等进行检查。

    学生一致反馈泰国语言与文化课相比过去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课难度更深,层次更高。学生对笔者采用先分析后报告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授课内容有深度、有条理,与泰国教学方式相似,对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外教身为对象国语言文化的“代言人”语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来源,教学风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课堂文化气氛多元,在阐述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背景时更驾轻就熟。可以说,聘请外教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学生对对象国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

    虽然国内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优势,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捉襟见肘。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讲全讲透、面面俱到,笔者在初次授课时一直忙碌于阅读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资料信息制作课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但由于准备的材料多,往往会造成对教材不够熟悉,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聘请外教教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泰国外教是非泰语专业出身,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外教通常对我们国内的教学大纲不熟悉,上课缺乏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不够规范,授课内容经常与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已学习过的知识重叠。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和理论参与指导,课堂上容易出现跑题,讲述漫无边际,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为泰语中不少词汇是来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词汇的含义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两个词汇的文化根源,有时需要加快语速或者借助图片教学,学生虽然最终能够掌握,但整个学期下来在专业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理解。每个学生掌握语言的水平高低和进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对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碍也不同。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取决于个人语言的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现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远远不够。如果只具备了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单面人”。另外,笔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分组报告中还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获取、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这体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单一,范围窄。再则,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培养,理论基础薄弱使很多学生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在报告的论证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据,并且出现抄袭的情况,小组报告的信息来源、内容及分析结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学会分析语言文化差异,对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第6篇

论文摘要:汉语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而今,它面临着众多问题。针对问题,在教学中应做到: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加强教师意识自觉;利用课堂潜移默化;对比环境共促共进;展示资料深层浸染,最终实现语言与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同步共进。

一、语言与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起来并且渗透于民族整体意识和行为之中,世世代代传递、流动的最具生命活力的东西”。而中华文化,也就是指中华的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原旨、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语言是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文化承载着语言。正如美国语言学家布朗所说:“语言,作为传承同一文化民族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和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另一方面,语言依托于文化,也就是“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由此可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华民族的文化主要是汉民族的文化,因此,传承中华文化的语言便基本由汉语完成。籍借汉语,中华文化得到继承和传扬。如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以人为本”等,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它们藉由口耳相授、典籍传播流传千古,使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浸染着民族精神,领悟着生存底蕴,不断发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在我国的学校中,如何统筹语言与文化、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不断发展其内涵,并与其它文化相连、与现今时代共生呢?其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语言教学,即汉语教学。

“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教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而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汉语教学也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及文化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汉语,实现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感受及领悟汉语语言中所承载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汉语教学包括两类:即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里所讲的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即我们熟知并且遵从一向的习惯称之为“语文教学”,也就是针对我国学生包括“语”(语言)和“文”(文字、文学、文化)两个方面的教学。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就是针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以及一部分我国的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教学。

当今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的碰撞融合、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化进程,也要求汉语教学有新的发展。汉语教学即要完成使我国下一代接班人和建设者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的使命;更为重要的是,汉语教学还要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并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学习中华文化,促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繁荣。

二、汉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不同步之因素分析

(一)教师文化修养的制约

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对待文化的态度成为影响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原因。

1.文化素质低

教师本人的文化修养不高,这成为制约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承的最重要方面。在汉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自身的文言水平就很低,或者说,自身从未考证过文言原著典籍,造成了对文本的曲解。就像解释基本的“学而时习之”,由于代代相传,大多解释为“学习一定要注意时常复习”,而实际上,通过对文字本源的探究以及典籍的再阅读,孔子告诉我们的是“学习了之后,要在一定的时机内,自身去主动实践”。对于这种基本问题的不清。不仅使中华文化的传播走入歧途,也使得一些文化因素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变相遗漏和改造。

2.文化自觉意识弱

教师是否有主动传承文化的自觉,是造成汉语教学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汉语教学里的问题是,教师并没有将自身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自觉,仅仅将汉语教学局限在语言本身的教学,缺乏进一步延伸其内涵底蕴的自觉。如教师在教授汉字时,仅仅是字形的讲授,使学生力图做到书写正确,如“好”字,教师只要求学生看到是由“女”“子”组成,并没有自觉意识将为什么由“女”“子”组成好,以及这里面“女”“子”究竟是指男女,还是指母子。

(二)学生学习意识的制约

学生的学习意识弱也是造成文化缺失的一个因素。

1.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承接问题

(1)知识负担重。由于教学的知识性要求的长期存在,并且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最主要要求,也就使得学生无心也无意去挖掘语文中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依然强调的是以“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只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熟悉字与字的组合,并没有去理解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如:古代文人大多喜欢用典。而典故中虽是寥寥几字却拥有深刻的文化积淀。在学习古诗文时,很多学生就不明白什么是“柳岸、灞桥”。不理解这些词中所包含的离别之意,也就不能了解为什么送别的诗词中大量出现“柳”这个意象。

(2)轻视影响深。我国的语文教学自每个学生进入课堂起就开始进行,可以说每个学生只要上学就在接受语文教育,这样高的频度,反而使学生产生了轻视之心。上课中,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热情,也就谈不上欣赏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距离现实远。中华民族所倡导的精神大多都讲究“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精神与现实的功利要求相距甚远,大多数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只是因为语文教育是考试必须,只是作为增加分数的一门必须去学习的课程,语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受到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很多学生觉得古文言言辞晦涩、意义不明。例如屈原的《离骚》,学生读起来都觉得十分拗口。大量的生僻字连在一起,学生很多都不能理解字面意义。更不用说感受屈原的民族情怀与精神了。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问题

(1)汉语知识少。第二语言学习者虽然在发展阶段处于成年或接近成年,但对于汉语的学习是远远比不上母语学习的学生。也就是说,尽管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已接近成熟,但其汉语学习的基础弱。并且缺乏语言环境的练习。并没有像母语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有很好的口语基础。因此,向其传播中华文化的时候首先面临的问题时,基本语言的学习需求明显大于文化需求。如,在对外汉语汉字课中,很多学生是首次接受汉字,在学习“月”字时,教师希望能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因此讲了一个“嫦娥奔月”的故事,尽管教师运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讲解,但学生基本无法理解。而且由于语言知识的限制,在转化为英语之后,很多传说之中包含的精神内涵被抛弃了。

(2)文化差异大。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自全世界,其文化背景与我国相差很大,这也就使得一些在中华文化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意向,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理解不同,有些甚至有十分大的反差。举例来说,在中华文化中,与“红”有关的意向往往含有褒义,如:红火、红利、当红等。第二语言学习者就不能理解。他们会觉得有“红”有“火”,都燃烧干净破产了,怎么能算是生意做得好。

(3)学习周期短。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也就是希望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汉语,能够识别一些汉字,可以用中文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一般来说,学习者系统学习时间为两年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周期里要学会一种语言,就不免更侧重汉语使用而减少了一些文化的传播,如:在汉字课、看图说话等课程中,一般不涉及文化内容。教师在教授“扣”时。基本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可以写对,有些学生甚至连偏旁、部首的类属概念也没有,也就不知道“扌”与手字有关,而“口”与“扣”的读音相连。

三、对策与建议

在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缺失。这不仅不利于中华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更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地位。因此,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教学的文化内涵,增强教学的文化底蕴。 1.激励学生自主探索 汉语教学要加强其中的文化因素。最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母语学习者的文化自豪感,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好奇心,使学生有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

2.加强教师意识自觉

教师有意识地传播文化,也是中华文化通过汉语教学得到生发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文化传播者的身份自觉,能够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文化故事、文化意义的阐释,用一些有趣的信息吸引学生,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去了解中华文化。

3.利用课堂潜移默化

在汉语教学中,如在汉字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六书”的知识,这些包含文化内容的讲解,不仅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汉字,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能够渗透着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一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如“中”、“和”的精神实质。

4.对比环境共促共进

从中华文化的不同之处出发,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特殊内涵,如中华文化中的农耕色彩非常重,十分重视“土”“水”的角色。通过一些关于水、土词语的联想介绍,向“土生土长”、“上善若水”、“乐山乐水”等,使学习者更加了解中华文化中的根源意识,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

5.展示资料深层浸染

第7篇

论文摘要:语言文化学作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产物,是西方文论的重要延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对其研究中承载着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尤其是表象理论的发展,其特征、结构对文学、艺术、文化等有了新的阐释,尤其是结构中的定型对文学造型与艺术事实对现实生活的模仿等在文学文化领域有了新的解释,是对当下文学文化现状研究的必然需求。

语言文化学自产生来时,在人文思想上坚持以为文本的理念,对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加以尊重,对文化的内在性、民族性与本然性作出阐释。表象与知识更具有名族地域特色,因此对表象理论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情感倾向、自我文学、艺术等的发展与独特的思维特征。

一、表象理论综述

本文所写的是表象问题,它与知识更具有民族特性,其独特的表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在表现其独特的民族族心智特征上有重要意义。

表象一词并不是语言文化学先发明的,在古老的东西方早有其渊源。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概念来自表象”和“灵魂不能无表象而思维”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象思想主要表现在《周易》中,其中所表述的“象”更多的是意象,《周易》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意象来阐述世界本原以及事物的本质。

哲学认为表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印象留存于大脑记忆中,其产生是由外在的刺激物所引起的。心理学认为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感知事物的形象,无论是否受到刺激引发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也就是说,表象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已经潜入到我们的思维之中,不自觉的影响我们的活动,同时表象还具有强烈的民族倾向性与思维特性。因此,对于语言文化学的民族文化研究来讲,表象更具重要性。因此语言文化学的表象理论研究对国际间文化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表象的特征与分类

1.表象的特征

语言文化学中的表象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表象,包括形象与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意义属性。可见,语言文化学范畴的表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可以是集体也可以是个体的。表象结构在当代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更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所提供的独有形象,其结构所带给我们的直观刺激性、可感性更是让大众感到快意。也就是说,表象在更广范围的国家文化交流中,通过研究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进而探询民族思维和精神世界,达到为国际文化交流服务。

2.表象的分类

表象可以分为集体表象和个体表象,因为表象具有双重性,它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集体的,这是表象特有的个体性和超个体性。具体到个体来说,每个个体都具有各不相同的个体表象,而从个体所属的民族文化角度来看,必然要接受从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继承下来的民族的共同的表象,这就是集体表象。两者之前的区别研究在语言文化学之前便有:有的把集体意识看做社会成员世代继承的公同的信仰和感觉系统,在这个基础上群体可以产生共鸣;有的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形式,是“一般思想”中的知识,其内容、功能和再现都受社会制约;有的认为社会表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认知现象,它们是关于行为、思想和价值的多层次系统等。

三、表象的结构

由上文可知,集体表象是语言文化研究的重点,因此,在表象理论中一般指集体表象。在集体表象的结构体系中主要有先例现象、定型、艺术事实与鬼神。

1.先例现象

“先例”或 “前例”,指“已有的事例”或者“可供后人援用或参考的事例”。语言学术语“先例性”,基本是这个含义,表示“己有的可以供后人援用和参考的事例”。

先例现象作为一种表象,自然具有表象的特征,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作为先例现象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具有超个体性,在这个个体共同体或者民族文化体中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很熟悉,如同常识知识一样熟知,至少知道这些现象存在;在认知层面上这个现象是现实存在的;此种现象在某个民族文化群体的言语中经常出现,带有民族标识。

先例现象具有自己的原型性与单一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民族中的先例现象有着相同的原型形象、评价取向及伴随意义。先例现象非常广泛,可以是言语思维活动的各种文本,也可以是非言语类的绘画建筑等。但是语言文化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是语言化先例现象,并按照语言单位本身特点将其划分为先例名、先例语句、先例情景与先例文本。中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他们的书名、故事情节、重要人物等被后人时时提起。这些文本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具有先例地位。

2.定型

定型作为一种复杂的现象,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认知学、语言学、民族心理学与民族语言学等方面加以论述,其中研究最多的就是社会学,社会学家们主张定型是在一定的民族精神需求与文化动机基础上产生的,是同种族行为方式相关的模式,它反映了一定的民族、或社会团体对某个需求的语言化符号,是社会需求的反映,在社会化进程中对个体意识有着典型的促进作用。

定型作为表象主要有情景和表象两种形式,前者是一种行为定型,后者是表象定型。因此定型又可分为情景定型与形象定型,情景定型如排队、交通、考试等情景,形象定型按照事物所属的不同领域有动植物定型、人类定型、职业定型、社会定型与人定型等。语言文化学主要是对反映民族文化的行为定型和形象定型有所关注,如民族行为定型中的传统风俗习惯等。在现实中有的行为定型仍在农村地区多以种植农作物为为主的形式保存着,还有在婚礼中的行为等也有不少不存。形象定型则侧重于更多的动物形象,如在西方文学中,绵羊多指性格上愚钝、倔强或者顺从命运等群体,狗熊是指笨拙、没教养、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表。从上可知,定型与先例现象基本相似,都带有民族性标识,是民族文化的表现,是主观对客体现实的反映。

3.艺术事实

艺术事实是现实的模仿,可以算是第二种现实,通常是文学等艺术作品中的人或物,它具有一定的民族标识性,对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事实主要分为两类: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物与潜在世界、第二艺术世界,它们都可以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前者以镜子为例,一方面它具有客观属性,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另一方面在自我的传说、神话或文学作品中,镜子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能够知道古代、展望未来,这是在前一种现实镜子对照中的艺术事实。后者是仅仅存在于第二重现实中的艺术事实,如《西游记》哪吒三太子烽火轮、乾坤圈等,这些在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只存在于潜在的艺术世界。

4.鬼神

鬼神不具有原型性,同时在唯一性上比较缺少,他们存在于各种形象之中,如西方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中的鬼神由于地域民族的不同有着区别。鬼神和先例现象处于原型性和唯一性标尺的两端,具有完全截然相反的两极性质。

参考文献:

[1]丁听.语言国情学的出路一文化语言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