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3:16
序论:在您撰写道德教育的原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在校学生的内在德性,培育和造就学生的理想人格。经验证明,要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要考虑选择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依据什么原则、选择怎样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以实施教育的问题。笔者认为,主体性原则是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
1在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必要性
所谓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就是在道德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实现培育和造就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普遍要求。它包括这样3个方面的相互关联的实质性要求:一是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二是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三是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在道德教育中为什么必须坚持并遵循上述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呢?
1.1竞分痘挥教师曲i体性是实现道德赦盲目标的重要保证
道德教育的本质决定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教育、管理、协调、研究等基本功能,是规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塑造完美人格的主导因素。诚然,道德教育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活动,但这种交流需要调动、呼唤和诱导,需要一种“动力源”,而这种“源”的性质如何,力量大小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他们在道德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一是只有教师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才能深刻认识道德教育的时代要求,从而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束缚,自觉地挖掘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二是只有教师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才能正确评价、引导、影响学生。英国心理学家海纳特说:“在教育科学领域里,大家几乎一致认为今天的学校忽视主体性,而且常常跟主体性敌对”。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教师缺乏主体性。三是只有教师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才能增强自身的人格力量,从而去激励、感染学生。
道德教育既是说服教育人的活动,更是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引导。理想的人格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而教师主体性显然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实质体现和基本构成.同时,它也是作为一种人格力量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育化作用。
灌输原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灌输的实质是一种宣传教育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会自发地产生,只能通过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获得,因此重视通过教师的施教与引导,把人类美好的道德价值观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从外部输入学生的心灵,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及行为。灌输原则既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也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因而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1.灌输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个体意识、行为习惯及道德实践。强调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同时,努力维护社会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灌输阶段,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灌输给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将这些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奠定基础。其次是内化阶段,即受教育者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最后是外化阶段,即受教育者把个体的意识和动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
2.灌输原则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契合性
灌输原则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遵循强化规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往往存在轻易肯定或否定的倾向,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以致从功利角度去思考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积极灌输健康思想,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根据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灌输,才能使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风气成为主流。
3.灌输原则也是有力应对青少年价值观念混乱的需要
当前正处于传统道德失范、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泛政治化、非理性化等不足之处。在方法论上,对于灌输原则的过分依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使灌输原则面临发展的困境。
首先,灌输原则存在着教条化倾向。灌输从本质上讲就是从外部输入某种思想,把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强加于受教育者。就教育目的而言,灌输使教育者的目的、意图通过说服、规劝、奖惩等方式使学生接受所讲授的内容;就教育内容而言,灌输使教育者将具体的信念、价值观当成“真理”来传授而忽视其他价值观的存在;就教育方法而言,灌输原则很少考虑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简单采用强制的手段和措施,因此具有教条化倾向。
其次,灌输原则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内外因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的主体性在人的道德发展和完善中起决定作用。而灌输原则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以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由此导致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实行无灌输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19世纪末2O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出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与批判而提出的。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源于我国采用的灌输原则,走出当前的灌输困境的出路是实行无灌输道德教育。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合理性。
1.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注重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
无灌输道德教育认为灌输的强制性和单向性会使学生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从而导致学生失去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因此强调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主张让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并坚持实践自己信奉的道德准则,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而且无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主张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其道德实践,品德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
尽管无灌输道德教育在克服灌输原则的不足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片面强调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而忽视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极易走向放任主义和相对主义。针对当前中西方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所带来的价值冲突及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道德滑坡,如果一味地贯彻无灌输道德教育,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由于其社会阅历和思维发展的局限性,往往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很难通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的可能会在道德实践中迷失自我或道德堕落。
此外,无灌输道德教育强调自由选择,忽视了教育引导的作用。在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如果教育者只是鼓励自由选择而对科学的道德价值观不加以积极引导,将会使学生陷入是非、美丑界限模糊的道德困境。
三、灌输原则和无灌输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传统的灌输原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和道德实践能力。如果将二者相结合,即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的灌输引导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坚持灌输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针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迷茫,教育者应该通过无灌输道德教育向受教育者展示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价值理想,帮助学生进行价值选择,让学生在多种道德价值中学会作出自己的选择,履行自己的道德权利和选择自由。
2.以灌输原则主导显性课程,以无灌输道德教育引领隐性课程
当前,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教育者利用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个性发展的规律。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思想品德的知识,但要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还需要教育者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受教育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灌输原则主导显性课程,以无灌输道德教育引领隐性课程,做到显性灌输与隐性灌输有机结合,大力提倡环境灌输、行为灌输、舆论灌输、校园文化灌输等,将理论灌输融入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给青少年学生,增强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3.将创新灌输方法与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相结合
灌输的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在灌输的环境以及主客体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灌输方法,切实提高灌输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逐渐摒弃强制灌输的做法,将以灌输者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
要将灌输原则与无道德灌输教育有机结合,就不能再把青少年学生当作教师灌输道德教育原则的“美德袋”,而是要把其看作具有积极自我意识的道德主体,将他们真正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启发他们的思维,创设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的情境,积极培养其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助其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 杨倬.道德灌输与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江汉论坛,2005(9).
[2] 刘静.全球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教学与管理,2003(8).
[关键词]高校 道德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12-01
一、开放融入性原则
网络行为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统一符合某种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准则。个人的网络行为应该能够被其他网络社会行为人及整个网络社会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所接受,最终实现个人网络交往行为的规范化、网络语言的责任化和信息交流的有序化。
首先,注重把价值观念的教育开放性地融入在知识性教育之中。网络道德教育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受教育主体能够在良莠混杂的网络信息世界中明辨是非,正确、理性选择自己的道德立场并形成责任意识,从而引导和帮助高校学生建立健全起自身的道德责任体系。
其次,注重把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理念和责任观念开放融入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之中。青年高校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同质性很强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在心理特点、生理特点、道德追求、行为方式、责任意识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有着较为一致的道德责任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和积极参与引导,校园网络道德的各个领域建设。把高校道德责任教育开放性的地融入在这块承载着高校学生的归属感和自我教育意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中。
二、自由自主原则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的决心是他自己的活动,是本于他的自由做出的,并且是他的责任”。[1]正如夏伟东所言:“道德与主体的关系已经紧密到了这样的程度,即没有主体,便没有道德,而且即便有了主体,但如果主体并不敬仰和服膺道德,也同样没有道德。”[2]自由自主原则之所以是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的基础,还表现在自由自主原则的确立,还体现在了高校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目的上,它的最终目的是教育高校学生网络行为选择应具有自主选择性、自觉性、自控性的自由自觉的道德责任感。
高校网络道德责任教育应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的主体性,而不是外在约束强加的、被迫的道德责任行为活动。这种道德责任自主性活动教育包含三层含义:
首先,教育学生选择的前提明确性,这个前提就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体道德标准为前提。
其次,教育学生选择的方向性,这个方向就是以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主流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相顺应的思想指引为方向。
最后,教育学生选择的适度性,这个适度就是以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符合高校学生文化层次、道德水平为适合的适度性。通过目标明确、方向准确、适度合理,真正教育学生在网络社会自主选择接受符合自身特征需要的网络道德责任观念。
诚如杜威所言:“在这种由强迫造成的一致性的背后,一些个人的倾向就在不正常的和或多或少是在被禁止的方式下作出一些活动” 。[3]
三、互利互惠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网民自发无偿提供的,任何方面的问题在网络交往中都能得到广大热心网民的积极回应,网络社会中的协作互助、互惠互利性体现了网络社会共享、合作、互惠、平等的民主精神。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资源的受益者,在无偿享受网络信息资源带来的信息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同时,应学会将这种互惠互利的共享合作精神融会贯通、发扬光大,在网络道德生活中也应该遵守互惠互利原则,实现网络道德对传统道德体系的发展和补充。约翰.杜威曾经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4]
实现人与人的相互尊重是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教会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名誉权利等。网络道德教育就是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技能的发展。高校网络道德培养的目的,即让高校学生在未来参与网络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能以优秀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责任观念融入社会生活,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以网络道德教育带动高校学生的行为、价值取向、人格发展。由于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处于接近成熟的成型阶段,高校学生对道德所形成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它必将随着高校学生对现实社会的实践认知的增长而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夏伟东.道德本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生是指中学毕业以后,不经过高等教育,直接接受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中职学生在毕业以后,通常会直接参与职业竞争。我国的中职学生群体庞大,从《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可以看到2007年我国中职毕业的人数为530.9万人,2008年毕业人数为580.7万人,2009年毕业人数为625.2万人,2010年毕业人数为665.3万人,2011年毕业人数为660.3万人,除了2011年人数略为减少以外,其余每年毕业人数都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中职学生是我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思想道德是决定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要让中职学生能为社会提供正面的力量就需要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做好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学,教师要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部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目标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师就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的环节。
2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沟通不良的问题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有独立的思想,部分中职学生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使他们对思想道德也很漠视,部分思想道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发现思想道德教育没有落实到位,却没有仔细的推敲其中的原因,更没有与学生换位思考,他们立刻否认思想道德不好的学生人格,这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他们从此对思想道德教育更加反感。
2.2 教条主义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做思想道德工作时,认为书上讲的方法都是对的,就一味照搬书本上的方法,只想快速达到思想道德教学的目的。中职学生的心理阶段正值青春敏感期,他们感觉到教师并不是真心的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只是一味想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说教毫无兴趣。
2.3 理想主义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做思想道德教育时,希望学生成为一个思想道德完美无暇,遇到事情能正确选择的学生,如果学生一旦思想道德出现问题,他们立刻上纲上线,把一些微小的问题无限扩大,学生感觉到这样的教师要求太高,他们根本达不到教师所说的道德品质要求,那不过是教师脱离生活的一厢情愿,所以他们对教师所谈到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毫无兴趣。
2.4 手段单调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对学生做思想道德教育时,只会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他们认为学生只要记熟思想道德理论的条条框框,认同这些道理学生就能变成思想道德良好的人。但是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到那些陈腔滥调天天说,日日讲,自己听得都快腻烦了,由于学生出现审美疲劳所以排斥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
3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3.1 以心沟通的原则
教师在给学生做思想道德工作的时候,需要理解道德的理论虽然可以归纳成一条一条的道理,可是它们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如果教师一味的给学生说道理,学生只会觉得那些道理都是冰冷的教条而拒绝接受。教师要让学生愿意了解思想道德的道理,就要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心和关爱学生,让学生理解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可持续成长,让学生愿意发自内心的接受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
3.2 启发引导的原则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时,需要了解书本上提到的思想道德教育那都是书本上的方法,那种方法可能只适合于那种情况,却不一定适合眼前具体的哪一位学生。要让学生能真正接受思想道德,需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什么是思想道德,应该怎样做才能算有思想道德,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自己找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教师才能真正有教学效率。
3.3 立足实际的原则
教师在给学生做思想道德教育时,需要理解到任何思想道德教育要一步登天实现是不可能的,要让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道德立即像圣人一样完美无暇也是不可能的。教师要理解中职的学生目前还只是一群青少年,他们还是三观正在成长的孩子。教师要立足实际,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通过一边实践一边学习,慢慢就会了解要怎样做才算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3.4 与时俱进的原则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了解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各种信息,比如他们能了解到更多网络消息、各地的新闻,教师的教育只是他们接受信息的一个渠道。如果他们觉得教师的教育枯燥乏味,没有别的信息有趣,他们就会抛弃教师的教育,追逐一些更生动、更有趣、更具诱惑性的观点。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心理学知识,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愿意自主的接受教师的教育。
4 做好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
4.1 给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好,在实际学习时容易受到情绪干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给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学习环境是来自于家庭的、社会的,如果学习环境不良,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阻力,如果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好,教师要用心为学生构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前段时间出现三个小孩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奶奶,老奶奶一把抓住一名小孩说是这个孩子把他推倒,这使很多中职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不能再做好事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自己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摔倒在路上没有人理睬,没有人愿意了解他们有什么难受的事情,只顾自己过得好不好,他们会怎样想呢?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了解到最重要就是要有一颗愿意做好人好事的心,如果自己真的很害怕被讹诈,可以选择用扶起老人以外的其它方法,比如帮助打120。
教师引导学生排除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的干扰,让学生学会面对家庭纠纷、学校纠纷,学生就会愿意积极的学习,这就是教师为学生构建的一面“心墙”。
4.2 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理解到要让学生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事,而不是为了让学生照本宣科每天练习做几件好事。教师可以用打开视野的办法,让学生自己思考应该怎样做好人好事。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走访贫困老人,让学生看到贫困老人的生活现状。学生在没有深入接触到贫困老人的生活以前,会觉得凡是不孝敬老人的子女都是道德品质有问题,但是在实际了解贫困老人的生活后,才会真正发现他们生活艰难的原因有很多。部分贫困老人过去没有和子女好好的交流,孩子内心对老人只有愤恨,他们一旦摆脱了家庭就不愿意再理会老人;有些贫困老人的子女自己也度日非常艰难,他们无力照顾贫困老人;有些贫困老人是由于强行干涉子女家庭`,子女产生抗拒心理,所以再不愿意管他们的生活;有些老人则是由于国家的福利待遇不够而变得生活贫困。
学生只有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了解周围的种种事情,进而发现自己的困难只是社会的苍海一栗。学生内心就会对社会产生悲悯和宽恕,愿意自发地提高思想道德。
4.3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让学生多实践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时,需要了解到中职学生的心理年龄,他们的三观还在成长中,他们正在从以自我为中心慢慢走向他我,教师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要立足于现实给学生教育。
比如中职的学生有时会困惑,从道德品质上说自己应该提高职业道德,可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守道德的人却更能够不择手地赚钱,那么道德品质是否就是不重要的?教师此时不能一味要求学生不顾自身的生活盲目提高道德品质,而是要从自身的信念、长远的发展等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4.4 呼吁提高教学水平,掌握先进技术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能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比如从硬件上,教师要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从软件上,教师要能用情境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论文摘要:按照主体性原则的要求,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学生应成为道德的主体,他们的道德认识应该在其自身活动与情感体验中获得,而不是接受外在的灌输;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应该以自我的道德觉醒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站在“人性本善”的视角中,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彰显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实效,使学生的道德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道德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着的道德的本质性特征,同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前提性原则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状况却是不容乐观,对主体性原则的漠视和误读依然是当前学校道德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部分。
一、当前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
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一直是道德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有不少学者对于主体性原则的认识和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这其中也有不少是对学校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误读。总结起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不少学者和学校道德教育实践者只是将主体性原则当作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目的。主体性原则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甚至变成了一种噱头。然而,学校道德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和道德实践中能动地、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而不是成为道德灌输的被动接受者。这就注定了主体性必然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之一,主体性原则必然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本身,而不是其他。
其二是有学者对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的存在合理性的误解,比如蓝江就认为:“这种理论在德育体系中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单独列出,结果是只见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树木、不见德育的森林。这种一叶障目的主体性势必会导致目光短浅、仅仅盯在受教育者主体之上,而不顾及德育的整体和全局。”其实这种顾虑是无需担忧的,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强调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实践反思,只是因为过去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忽视,与道德教育的整体和全局规划并不矛盾。道德教育不可能绕开道德教育主体及其活动而存在,其目标就是为了达到道德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外化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内化,主体的活动与实践是道德教育研究现实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方式。
要改变对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误读,首要做的就是对主体性原则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具体意义的确定和厘清。
二、人性本善: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人性基础
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原则包含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人是道德的主体,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学生成为道德教育中的主体。道德因人而存在,学生在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对而言,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传统道德教育中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传统的道德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道德灌输的“美德袋”,较忽视人在思想层面上的主体性,特别是在道德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对道德知识的创造性理解。而这正是当代道德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切入点。其次,道德教育需要主体的积极参与。道德是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生活是同一的。道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以关注指导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道德首先是“为人的”,是人类完善自身本性、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内在方面。同时,道德又是“人为的”,它必须以人的充分主体自觉和价值选择为前提。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道德实践行为,没有强制,也没有外在约束,唯有行为者内在良心或道德能动意识的作用,这是人类道德行为区别于其他行为的根本标志。然而,要实现道德对人类自身本性的完善目的,首要的就是正本清源,澄清人类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对人性善恶的判定,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人性本善”具有两层含义:人性中具有先天的“向善性”或“善端”;同时这种“善端”使在道德教育中确立主体性原则具有合理的基础和可能性。把“人性本善”作为道德教育中的价值预设,是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内在特征和要求,也是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就认为德行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行。所以道德教育不能是灌输,而是在外界的引导下,通过儿童自身的主体认识和提升来进行。孟子也认为,人的内心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都存有仁、义、礼、智四德。这四种善端、善德都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内心,而不由外力灌输而来。关于如何将四种善端发展成善德,孟子同样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道德自律和道德自觉,他认为善端只是人拥有善德的前提条件,拥有善德的关键在于人能不能保存善端并将其发扬开来。孟子由此提出“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等自我修养方法,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反省自身,使自己的道德和人性不断提高,并最终达到“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境界。而孔子同样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论述。所以,充分发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道德自省,一直是中外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
所以,只有进行“人性本善”的价值预判,确定人具有向善性和善端,才有可能在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中的“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就是认定在人性中先验存在各种道德的萌芽(善端),塑造有道德的个体就是培育人内在的道德可能性。
以纪律为名压制儿童的天性,反映出的是教育上人道思想的缺失,它所产生的后果不会在短时内表现出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这正好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人文关怀,不能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漠视了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着的宝贵的“善端”,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是非之心等,道德教育不可能有切实的成效。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基本上天生是恶的,那么现实教育中就必然会出现过多的不信任、控制和警戒行为。
“人性本善”使教育者肯定受教育者具有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使教育者始终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充满信心,是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通过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埘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行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个具有“道德相关知识”的“美德的集合体”。
三、生活世界: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
“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税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道德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道德作为调节改善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和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缺乏道德的生活是不协调的、混乱不堪的生活。
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科学的狂热迷信与追求,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率先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以同“科学世界”相区分,并提醒人们不可忘却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人们自身的生活。“生活世界”被界定为由与个人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涉”的世界的总和所构成,正如胡塞尔所言:“现实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由此可知,生活世界与主体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世界是学校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践基础,而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样离不开生活世界的作用。道德教育就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生活世界构成道德教育的根基。然而道德教育中的“生活世界”和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所主张的生活世界并不完全相同。胡塞尔在构筑其“生活世界”时,其目标在于重塑理性,而海德格尔则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关注于人的存在,以及在“日常共在世界”中,“人是什么?”以及“人怎么活着?”。道德教育视界中的“生活世界”的提出从一开始就是以现实中的生活和活动为根本特征,注重的是人的活动的现实性。但“生活世界”同“现实生活”既有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生活世界”倾向于人生活于其中,更注重人的主体性;而“现实生活”则将人与所身处的现实情境割裂、对立起来,更注重生活的客观性。
在现今的学校道德教育中,教育内容政治化、教育方式的简单化、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偏低等道德教育困境争与学校道德教育和生活世界的疏离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世界作为对道德绝对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以一种尊重人的主体性、重现道德的现实本质的姿态指导学校道德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现实落脚点和实践基础。
“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是属于人的、极具感性色彩的人的现实生活场景,而不是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僵化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在西方世界中,也包括在我国,受技术主义和惟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物化”以及对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忽略,其直接后果便是在道德教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因素,在有限的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道德知识的直接灌输,造成道德教育方式的教条化和过程的简单化。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一是没有将个人主体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而是将人仅仅当作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二是没有充分重视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受到抑制。
以生活世界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重视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意味着在学校德育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世界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以一种积极探讨式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列·符·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的那样“……但是,假定以善良和同情为题进行谈话,然后布置相应的作业,指望用这种方法培养出善良和有同情心的人,那是不可能的。用这样的方法最容易培养伪君子和伪善的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种机械、简单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学校道德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道德教育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知识传授”的低层面,造成学校德育实效性偏低,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样,甚至出现“5+2=0”的窘况。学生的生活世界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显得特别重要,就是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是道德教育能真正产生实效的场所。
“生活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向度的、主体间共有的世界,而不是单向度的、由抽象符号所构成的封闭世界。因而人在“生活世界”之中具有两重性。一种是与外在于自身的物之间发生联系;另一种则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人处于世界中,也即处于同为主体的人之中。阎生活世界中的人与人之间是互主体关系,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体,都具有主体性。人们不仅承认自我的主体性,而且同时也承认他人的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不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命令与盲目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自主、合作的关系。正是因为生活世界中个体之间这种平等、自主的关系,使价值多元的形成成为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各不相同,并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冲突。而正是这种价值冲突,成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正是利用这种价值冲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彰显,道德教育的生成和发展才成为可能。
关键词:专业文化;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1]“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对国家民族尚且如此,同样,如果一所高职院校缺乏高品位专业文化的浸润,也很难办出具有品牌效应的专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到202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契合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趋势,是增强其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当前,“立德树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其贯穿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一、专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建设
(一)专业文化的内涵
关于“专业文化”的内涵,学界暂无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普遍认为专业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3]其核心是师生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价值取向。不同专业的文化个性不尽相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培养目标也具有差异性,这决定了各专业文化的特质也会有所不同。良好的专业文化能够促使师生更好地认同专业的价值和意义,能强烈激发出师生自觉促进专业发展的奉献精神,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专业技术教育氛围。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引导大学生开展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的养成都能产生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二)专业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所承担的育人功能决定了它既要注重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当前,在国家着力倡导和培育“工匠精神”的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还面临着形成独特文化品质、涵养学生“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重大任务,也即专业文化建设的任务。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要契合专业特点,落脚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上。同时还要注重引入相关行业、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社会系统的价值规范体系,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等方面的渗透、互助式发展。通过建设专业文化,可以使专业内部成员广泛传承本专业的价值理念和职业精神,陶冶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情操和职业理想,进而确立起健康良好的职业观念和职业习惯。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专业文化的职业性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是结合现实社会岗位实际,依据职业(岗位群)来设置的。相应的,其专业文化也应与职业(岗位群)要求相契合,并服从于相应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执业纪律及职业礼仪等。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要以职业文化作为引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学生认真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务实的职业作风,力争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
(二)专业文化的融合性要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是有机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文化。科学精神是一种理性、实证、求真的精神,人文精神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进行肯定和塑造的精神。专业文化的融合性要求专业教育要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的原则,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相协调,致力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就职业而言,都具有知识能力和道德素质两方面的要求,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只有与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职业文化素质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最佳发挥。
(三)职业道德教育是专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内容
专业文化建设主要有五大着力点:一是专业理念的提炼和实践;二是职业道德的培养;三是职业规范的认识和强化;四是职业情境的模拟和利用;五是优秀专业团队的建设。其中,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其余四个建设着力点之中,四者均蕴含着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以护理专业为例,其专业理念中的“奉献爱心”、职业规范中“热爱本职、忠于职守”都属于职业道德规定的内容。同时,职业道德也是职业情境的模拟和实践中必不可少的践行内容,优秀专业团队的建设也需要发挥团队成员的敬业、协作、奉献、创新等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实有效开展,对专业文化其它着力点的建设能起到相应的带动促进作用,最终促进专业文化的建设。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过专业文化的浸润,可以有力激发学生的成长自信和专业灵性,使他们深刻体悟未来职业的意义;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他们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乐学、爱学、善学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职业使命感、道德感和实现使命的人生价值感。
三、专业文化建设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外化为相应的职业行为。“道德内化必须以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为条件。”[4]学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接受者,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预定教育目标。因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职业道德知识,进行独立的职业道德教育,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参与相关职业道德实践,独立审视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各种职业道德问题,进而形成职业价值取向,确立职业理想和职业选择。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一个人没有军事知识就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将领;没有对国家性质和目的的洞察力也就不可能成为政治家;一个道德盲很难保证自己行为的合道德性,成为一个道德高尚者。”[5]“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受教育者的知行合一。然而,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不仅要做到理论上的正确性,而且要做到实践上的彻底性。”[6]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才有利于大学生在对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深化理解的基础上,自觉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外化为一定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普遍性和针对性原则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每一个从业者都具有普遍的道德约束力。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时高职院校应精准把握职业道德的教育规律和普遍性原理,务必使不同专业学生都熟知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规定。恩格斯曾指出,“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7]专业文化的职业性决定了不同专业的文化特质各异。那么,不同社会规制和行业背景下的职业道德也会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因此,从建设专业文化的视角看,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结合不同专业的文化特质、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来设置独特的教育内容,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系统性和计划性原则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首先它要向学生系统传授职业领域的普遍性原则要求和特定职业领域的独特道德规范,使学生熟知职业价值观、职业禁忌、职业抱负、职业领域法律规范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等内容。其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组织具有系统性。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需要理论知识学习、职业行为训练、实践实习等多种途径的共同作用,理论和实践环节都要兼顾并予以系统开展。第三是培养实施方案的系统性。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要针对学生在人生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内容侧重点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反复的教育和训练中实现教育目标。”[8]同时,为达到系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必须贯彻计划性原则,应针对特定职业、行业的具体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设计出符合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业道德教育的可持续性,才能有效评估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效果,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五)专业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原则
“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这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9]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就业指导课程来完成,还应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素材,专业教育中的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禁忌等问题都能较好帮助学生详细领略本专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
(六)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原则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行业“对话”、“合作”、“联动”比较频繁,这可以给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教育资源。因此,除了校内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之外,优秀的企业文化、校企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企业见习、顶岗实习及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校外教育资源都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人”的了解与认识,强化学生对诚信、敬业、奉献、合作、创新、终身学习等职业道德素质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学校要有意识创造更多条件使学生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优秀毕业生多多交流沟通,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在个人职业发展及事业成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自觉矫正日常职业行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专业文化建设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坚持目标导向,形成“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格局
“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目标导向的。”[10]“目标导向为个体构架起一定的思维模式,影响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成就追求、行为方式以及行为结果。”[11]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应确保明确的目标导向。首先,要使所有相关教育工作者明白职业道德在专业文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国家战略性目标实现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对国家整个职业秩序、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秩序的重大影响,自觉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注重个人职业道德和师德修养锻炼的同时,切实致力于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工作,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于专业管理工作、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及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其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通力合作。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各教学单位学工口、团委、就业指导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资源优化整合,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形成“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格局。
(二)宏观布局,拓展渠道,构建系统的职业道德教学体系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的作用,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就业形势及不同专业对学生开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和创业观念。第二,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除了公共基础课之外,更多的时光都要用在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上。因此,可以有效发挥各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引导。专业课教师可以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专业特点、专业价值和专业社会定位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如工作性质和要求,劳动工作设备,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是非观念。”[12]此外,还应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教学时,向大学生详细讲解本专业的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禁忌等相关问题,使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为以后走出社会进入职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资源和校内资源,在专业实践实训、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愈加频繁深入,无论是校内专业仿真实践实训,还是在校外开展的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都可以利用企业丰富成熟的资源作为载体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调动校企双方的资源,邀请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引入到专业实训中来,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企业严格且规范要求的同时,逐步认识到提供合格的生产或服务、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企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获得在企业中生存与发展的良好技能。同时,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关企业中,在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边学边做”,在亲身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熟悉企业和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的同时,达到锻炼和巩固职业技能,强化职业道德素养的目的。
(三)注重文化引领,强化校企文化融合,发挥环境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文化的融合呈日渐加深的趋势,这给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有效载体。良好的校企文化对接能成功搭建学生就业、道德陶冶的良好文化平台,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得到潜移默化地升华。第一要有效提炼企业文化中有利于职业道德培养的核心理念,比如团队精神、服务意识、诚信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等,将其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校训、校风和学风中去,促进校企“精神文化”的有机融合。第二,“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加强与专业相应的职业环境建设,尽力营造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相一致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掌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养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13]可以参照企业车间的场景,在教室、实训室、过道等处悬挂企业运行标准、纪律条例、规章制度等,尽可能还原真实企业运作模式,按照现代企业生产和管理规范性和严密性开展实践实训,使学生明白没有严格的职业纪律和道德,企业就无法实现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第三,利用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橱窗、校报等校园文化宣传阵地,以迎新庆典、校园招聘会、毕业典礼等校园重大活动为契机推动企业职业精神进校园,通过展示渲染职业精神标志性的标识、口号和警语等,扩大职业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第四,充分利用学生宿舍、食堂、休闲室、图书馆等场所的走廊、大厅公共活动区域进行企业精神、职业精神的宣传,使学生日常行为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自觉构建校企共同的职业道德行为模式。
参考文献:
[1]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EB/OL],2013-11-29.
[2].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05/04/c_115639203.htm,2013-05-04.
[3]朱发仁,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07,(1):50.
[4]蒋旭明,马玉女.人的主体性在道德内化中的作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6):82.
[5]吴俊,木子.道德认识辨析及其能力培养[J].道德与文明,2001,(5).
[6]李恒川,王军.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及其困境[J].齐鲁学刊,2012,(4):74.
[7]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J].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8]毕传刚,刘雪松.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其渠道探析[J].科技视界,2012,(2):153.
[9]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47.
[10][美]戴维•乔纳森,简•豪兰.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M].任友群,李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11,8.
[11]路琳,常河山.目标导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2):44.
[12]梁艳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112.
关键词:孔子;德育;德育原则;青少年
Abstract: Morality is the symbol of national progress,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is the basic project of a country and n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Confucius in the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summed up a set of moral principles, such as determined perseverance, learning and thinking, self-denial, intrapersonal, provides the reference plane and the theory reference for the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work today.
Key words: Confucius; moral education; moral principles; adolescents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是文明古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发展。批判地继承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改进和加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以私人的身份终生从事教育,他的学生人数多,来自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从而打破了官府对于教育的垄断,在我国教育和学术的发展上有卓越的贡献。
二、孔子的德育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将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学的原则与教的原则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的原则
1.学思结合
孔子说:“学以致其道”,一个人要具备仁、信、直、勇、刚等品质,必须进行学习。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是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学习,是有害无益的。
2.立志有恒
“志”就是“心上所之(止)”,立志就是确立目标和理想;有恒,就是持之以恒。孔子认为志向确立以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
3.克己内省
“克己”就是处理人际关系时,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内省”,指内心深处的自我反省。孔子主张一是要有力图改革社会风气的仁的道德准则的要求,二是要有客观的见闻作比较,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仁德的要求,从而加强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4.改过迁善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过失。孔子认识到人的道德面貌有善有过,在处理过失与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的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人“孰能无过”,他很注意用扬善抑过的教育手段,促进改过迁善的自觉性。
5.慎言敏行
在德育教育中,孔子抓住了知与行的内在联系,主张慎言敏行,言行一致的原则。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行动敏捷而说话谨慎。它所说的言行一致,是德言与德行的一致。孔子提出对一个人的观察要通过他的行为,来检验其行是否真实。
(二)教的原则
1.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相互的。孔子说:当一个先生,必须要懂古代与现代的知识。他还说“多识于草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这种“多识”、“多闻”、“多见”都是孔子一生“知新”的方法。孔子无所不学,无人不师,才能博学多闻,才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门弟子都能信服而敬仰,发生教育上的功用。
2.启发诱导
孔子主张对弟子施教时,首先必须等待他们有求得知识的动机,然后,趁此时机进行启发,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主张不到百思不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当欲说不能的情况下不去启示他。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去认识“为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礼”的约束。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他善于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当概括了少、壮、老各个阶段的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救其失,补其善。因之,他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各有所长。这种教育方法,在当今班级教学中虽然难以全面实行,但在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
4.以身作则
孔子教人,不重在“言教”,而重在以“身教”,常以自己的行动举止作出榜样以达到教育上“潜移默化”的效果。只有教育者具备高尚的德行才可能指导学生修身养性,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而要学生去实现是没有说服力的。这种以身作则,重视人格感化的教育方法,衍变为当今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榜样激励法”、“人格感化法”的重要教育方法。
5.内省外察相结合
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在学生中积极提倡。他认为培养言行一致的“士”、“君子”甚至“仁者”,必须既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从视、听、言、动上进行考察,又要研究学生未表现于外的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等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也就是把外察与内省结合起来。
三、孔子的德育原则在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借鉴意义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殿堂,审视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德育思想,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他存在“唯心”的空想成分和其它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但对当今的青少年也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教师的行为修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以其自身的活动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孔子以身作则,重视人格感化的教育方法,为当前的道德教育作出了榜样。因此,教师应该要有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
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别特征施以不同的教育,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放任自流,人的思想都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教育,对不健康、不正确的思想要批评教育,但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德精神
坚持自我修养是道德教育之本。孔子强调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活动,进行自我监督,使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坚定道德信念,在个人独处,为人所不知的地方,也要恪守道德准则。引导学生借鉴前人的修身方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和能力,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四)改进德育教育方法
坚持教育的民主化,反对单向的道德灌输,在道德教育中,师生应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教师的道德要求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道德实践,注重道德修养,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增进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检验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孔子思想中有些品德的行为规范已成为古今人类共同的品德和规范,如诚实守信,爱国爱民;修身养性,君子慎独;质朴求实,宽容大度;勇敢刚毅,身体力行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用更科学的方法完善现代德性培育的过程,探索德性培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