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范文

时间:2023-09-22 09:43:15

序论:在您撰写亲子关系心理辅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

第1篇

“您好,这里是心融集团心理服务热线,我是导引,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

从2011年3月开始,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的不少员工纷纷拨打中国当前很有影响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心融(中国)集团旗下的Mindex电话心理咨询中心热线,以舒缓、宣泄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这正是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启动的EAP服务送出的非货币化的员工福利之一。

一个保密的呵护电话

自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创建60多年来,广大员工由于工作的压力成为高压人群,再加上改革发展、市场竞争,不少员工受社会、家庭和工作等因素影响,身心进一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心融(中国)集团研究发现,大部分人在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都陷入无处发泄、缺乏系统支持的尴尬境地。比如:有些员工面临心理亚健康状态时,急需寻找支援,却又担心隐私泄露。针对这类顾虑,心融(中国)集团EAP服务之一――电话咨询,则能化解这些担忧。

据了解,人的压力源往往来自于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在生活方面,婚恋、亲子关系常常是最主要的压力源。而当面临这些问题时,心理咨询则不再局限于仅仅对员工个人的辅导,员工的配偶、家属都可参与咨询过程,获得心理支援。在工作方面,心理咨询也将在职场、职业生涯规划、职场人际关系等维度给予员工有效的心理支援。

一份主动式的心灵关爱

“您最近感到的压力大吗”?在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的一个加油站站长办公室里,一位面色温和的咨询师正关切地问着加油站站长的近况。这是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联合心融(中国)集团举办的“幸福加油站”访谈活动,活动中心融(中国)集团的项目人员心理咨询师走访了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19家示范站点,其目的在于真切了解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加油站点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面对面地触摸他们的内心世界。

有一位加油站员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情绪比较激动,咨询师及时进行了心理辅导,访谈后发现其问题是该员工的家庭导致的,咨询师让他在疏泄心中委屈的同时给予了积极的建议,在后续多次咨询后,该员工情绪逐渐稳定,并且真心感谢心理咨询师对其的帮助。

事实上,认真、专注地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治疗。心融(中国)集团咨询师在走访了20家加油站后,发现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的加油站站长大多责任心很强,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工作态度严谨,与员工的关系也比较和谐。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站长都表示工作压力较大,重压之下,很多站长表示这几年身体上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精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头颈疼痛等。面对这些压力,站长们纷纷表示能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辅导是一种莫大的心理安慰。

在本次访谈中,心融(中国)集团客户服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师受到了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员工的普遍欢迎,大家都能接受这种面对面的访谈形式,特别是当咨询师作为第三方时,很多员工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多样辅导将关爱落到实处

据了解,心理咨询分为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两大类。为中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提供EAP服务的心融(中国)集团又将每个大类之下的心理咨询细分为多种方式,比如:个体心理咨询分为电话咨询、一对一面询以及自助式咨询。而团体咨询的方式则包含多人参与的咨询、工作坊、心理剧、中高层管理者沙龙,等等。

第2篇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都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专门教师岗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再次强调了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已势在必行。高校新生面临人生的转型期,人际关系引导是做好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校园和谐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校;新生教育;人际关系;引导方案

我国针对高校学生开设心理辅导的时间较短,本身并不成熟。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由本校学科教学教师担任,这些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学科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解和培训,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挖掘与探索。新生作为高校教育的起点,对学生的大学生涯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而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因此针对新生人际关系的引导对于新生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概念的界定

1.1人际关系的定义国内对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切方面。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一种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伴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社会现象,有其广泛的外延,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大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1.2人际交往的定义在对人际交往的解释上,心理学界迄今仍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说法。卢家媚等认为,人际交往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由协同活动的需要引起的发展人际接触的多结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交往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认知以及相互作用过程。金盛华等认为人际交往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既包括互动的动态过程,又包括互动作用所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本文将人际交往界定为学生与父母、教师、同伴等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

2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

2.1师生关系目前关于师生关系的总体发展状况还存在异议,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师生关系比较和谐,但也有学生对师生能否成为知心朋友持模糊、甚至否定态度,少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老师对师生分歧反应平淡、不支持鼓励,甚至反对。既然研究中有争议存在,我们就不能笃定师生关系是良好的,而国内对师生关系的干预研究还十分欠缺,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2.2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存在,而大学生同伴关系对其以后适应成人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朋友的意义和从前相比会有显著的不同,但是很多时候还是片面的,尤其在异性关系的处理上还缺乏经验,所以这一点上需要相关教育从业者加以引导。

2.3亲子关系有学者概括出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文化和社会阶层、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养态度、榜样的作用、孩子的需要和行为期待等。具体地说,中等经济收入家庭的母亲对孩子的需要更敏感。城市生活的父亲对孩子有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温暖,城市母亲与农村母亲在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没有差异。认真、专注的父母总是更在意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更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3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存在问题

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中,人际关系所引起的心理问题已经超过半数,其中尤其以恋爱问题为首。通过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身子女,过去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和同龄人相处交往的经验。独身子女接受到整个家庭的照顾和溺爱,往往缺乏分享精神,也很少重视别人的感受。第一位考虑的往往是自己实际的需要,忽视了别人。同时由于家长对子女过度的爱护,大学生在过去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磨练,往往接受不了失败。

3.2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最常见的就是以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在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会找不到适合个人发展的领域,逐渐失去与别人交往的信心。由于缺少自我表达的机会,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误解产生后,又缺乏必要的技巧去解决,久而久之影响与别人的交往。

3.3与异往不当大学生与异往的频率增加,同时显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大学生渴望与异往,但是由于个体成长尚不成熟,所带来的冲突和误解也较其他年龄段相比更多。而大学生正常与异往的基础是拥有良好的恋爱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正确地与异往的意识,有助于大学生适应恋爱关系,避免不良的恋爱观可能造成的依赖和在恋爱关系中导致的矛盾冲突。

4大学生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1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处于心理成熟期的大学生,在同伴中寻求的是认同感。在心理状态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认同和支持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和同伴分享喜悦,分担痛苦,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倾诉的愿望,也缓解了不良的情绪。

4.2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发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的大学生,在对待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上,要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普通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会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4.3人际交往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通过人际交往过程中得到的反馈,大学生通过与人交往不断认识自己。并根据他人的态度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处世态度,以达成人格的完善。在大学生活中,学生作为群体的一员,能够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此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清自己的价值。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不断成长,逐步实现社会化。在与不同的人的交往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无论作为大学生还是大学生本人,都应当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并且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去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杨倩倩.小学高年级儿童人际交往专题的教案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3.

[3]卢家媚,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运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94-495.

[4]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版),2000,(5):102-108.

[5][6][7]董莉,周少贤.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科学出版社,2003:11,41.

[8]刘万里,高校辅导员应重视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工作[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月报,2012,(5).

第3篇

一、高一新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学习心理障碍

1. 教学风格不适应。从初中“细嚼慢咽”式的课堂教学,到高中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风格,许多学生明显感到不适应,思维速度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在教与学的磨合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教的风格与学的方式一时难以完全合拍。

2. 教学内容不适应。与初中相比,高中课程难度明显加深、内容相对枯燥,使得形象思维仍占优势的高一新生,很容易出现心理疲劳和厌倦情绪,“我要学”变成了“我应学”,学习兴趣明显下降。

3. 自信危机。不少学生在升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不同学科、难度不一的频繁考试,由于考试成绩起伏不定,造成他们怀疑自己的实力,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上萌生“自信危机”。

(二)交往心理障碍

1. 师生交往障碍。初中班主任从早到晚的管理,使很多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而高中老师则更多地以“自律”的标准要求学生,很少像初中老师那样,经常给学生以抚爱、叮嘱、赞扬和鼓励,使得一些学生产生“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好”的错觉,造成师生心理上的疏远,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 交友障碍。学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使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表面的沉默、高傲,就是所谓的“成熟”。受这种心理驱使,同学之间不交心、不主动、不交流,无形中垒起了同学之间交往的屏障。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又渴望友谊、需要朋友,需要与人沟通、与人倾诉。离开旧朋友,又找不到新朋友,陌生感、孤独感、无助感让新生变得冷漠、烦躁、抑郁和厌世。

3. 异往障碍。学生进入高中后,青春期骚动愈加强烈。一些父母和老师对学生异性之间交往的过敏性、反感性态度迫使他们压抑自己正常的“异性接近心理”。然而,身心变化带来的困惑(对异性的的好感、暗恋、不安和茫然)又是自我心智水平难以应对的。受此困扰的学生羞于进行心理咨询或与人倾诉,得不到必要的心理援助,致使学生在情感上出现持久的、强烈的冲突,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自责、内疚。

(三)亲子关系心理障碍

1. 代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心理闭锁越发严重,不愿将自己成长的烦恼压力和父母交流、沟通。父母以“爱”为出发点的教养方式,与孩子强烈的独立、自信、刚愎自用的心理特征严重冲突,造成一方不领情、一方太委屈的相处现状。

2.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初中时的很多“尖子生”,在“群英荟萃”的高中成了“无名之辈”。一些对孩子有较高期望的父母,在孩子由“佼佼者”变成“平民百姓”时,在教养态度上出现了“急转弯”。特别是每次考试后,责备、训骂不断,许多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受到伤害,但内心又不愿接受“我不行”的判决,长期受此矛盾心理的困扰。

二、心理障碍的调适方法

高一新生的种种心理障碍,究其原因是他们对高中生活缺乏了解以及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了解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的不同,了解高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教方法,使广大家长能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沟通,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心理氛围。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相应的心理援助。

(一)学习心理障碍调适

1. 入学之初,教师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使学生有时间调整、适应高中生活,达到教与学的默契。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与人一比高下的资本,使他们由重视名次转向关注学习的努力过程,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3.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其正确的预习、复习,有准备地听课,避免被动学习方式带来课上的紧张和“消化不良”。

4.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心理状态,确立、调整学习目标,教给学生科学用脑的方法,防止高目标和“蛮干”带来的心理挫败感。同时,要把考试成绩看作学生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二)交往心理障碍调适

1. 教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别的,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要学会接纳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不苛求别人,学会,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心理应变能力。

2. 开展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懂得“对异性产生好感”、“有接近异性的欲望”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反应,并非“邪念”,不必为此自责、内疚。同时,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异性正常接触的机会,既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又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互诉烦恼、交流思想、化解心理矛盾。

3. 指导学生合理宣泄、主动咨询,寻求心理援助,获得心理支持,化解烦恼与痛苦,保持良好心境。

(三)亲子关系心理障碍调适

1.可通过“今天,我做妈妈(爸爸)”、“生命的价值”等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换位思考,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责备。

第4篇

【关键词】社区 居民 心理健康

以前我们在谋求发展的时候,主要是注重在物质方面的发展,可是在这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现象。我国如今在提倡和谐社会,在已经达到小康社会的年代,我们可以将更多的关注心理方面。在注重生理发展的同时不忽视心理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全面发展。

一、调查方法及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由小组成员分工,共发放问卷200份,所收回的有效问卷19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的职业、收入以及生理状况,尽量使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本调查只适用于浙江地区。

(二)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也尽量避免被调查的人群中的被调差条件的集中化,尽量使数据变得可靠,具有代表性。

1.性别状况。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

2.年龄状况。其中18周岁以下的为16%,18~25周岁的37.5%,26~45周岁为38%,46~60周岁的为5%,60周岁以上3.5%,了解了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状况。

3.教育水平状况。初中及以下的为21%,高中、中专或技校的为40%,大专的为19%,本科为20%,总体看来,学历涵盖面广。

二、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数据分析

(一)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关的分析

1.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新的挑战新的压力,我们只有处理好怎么去面对压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也能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对于目前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大部分都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15.5%会经常感觉到头疼或者头部有压迫感,也有35.5%的有时候会有这种压迫感,还有49%的人没有这种情况。这么大的压力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心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68%不会感到心悸,25.9%的偶尔会感到心悸,可是也有6.1%的人会经常感到心悸而且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

2.现在大部分的工作者从事的都是脑力劳动,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的是这不仅仅没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缓解,反而促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疲劳。37%的人不会感到手脚麻,43.6%会时常的感到手脚酸麻,严重的是19.4%会经常感到手脚酸麻,这不是体力劳动过多,而是压力太大在身体上人们还会感到很多的不适应,比如胸口经常感到压抑,压迫感。严重的还会经常失眠,这样都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产生连锁的消极反应。

3.压力可以带给我们生理上的不适,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31.5%的人负担较轻,37%的觉得负担偶尔会有,这是正常的,而不正常的是31.5%人认为很多事情都会成为他们的负担,这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对于和家人的相处39%的人没有感到不好,41.6%会在相处中偶尔出现一些小问题,而因为压力过大19.4%会经常与家人闹矛盾。

4.很多人在不断的磨炼中会对自己的信心有所怀疑45.7%不会有动摇,41.6%会不经意的对自己产生怀疑,12.7%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60.4%对自己的精神状况还是很自信的,31%会偶尔出现情绪不稳定,8.6%会经常神经兮兮的。更为严重的是,10.7%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55.3%还是充满信心的,34%会有时候迷茫一下。

(二)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的必要性

1.据调查得出心理健康服务是不需的。调查中40%的觉得心理健康服务很有必要,20.3%觉得没有这种需要,39.7%的人认为心理服务只针对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即可。

2.目前开展的心理服务有。经过我们小组的调查有29%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有26.7%心理卫生疾病的介绍和预防,少部分13.2%的人际交往与沟通,17.8%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仅仅只有4.3%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还有9%职业心理辅导。

3.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小组想了很多的方式去询问现在的居民都喜欢什么样的心里健康服务方式。调查的结果显示14.3%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还有20.5%组织多人参与的团体心理活动,5%网络心理咨询,26.3%热线电话,27.4%社区心理专栏宣传,6.5%定期举办心理学讲座。

对于这些活动的开展22.4%非常满意,51.3%满意,18.4%一般,7.9%不是很满意通过这样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居民都还是非常接受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方式的。

4.令人困扰的心理问题和我们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据调查有26%来自工作压力大,也有7.5%自我形象不满,在工作压力面前11.3%与同事或朋友关系紧张。还有9.6%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困难,3.8%家庭关系不和,16%环境污染,22%身体健康欠佳,仅仅只有2.4%的人觉得治安不好,1.4%情绪不稳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每天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压力,所以我们需要有应对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了解到压力的来源。

5.居民们希望得到的心理健康服务。我们经过调查得知,有20.2%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有21.7%的人希望得到心理卫生疾病的介绍和预防,另外14%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这些我们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高和锻炼,7.7%的自我成长,16.3%的压力调试与情绪管理,15%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0.4%的性心理教育,4.7%的职业心理辅导。

(三)居民们心目中的心理健康服务

1.人们日常生活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渠道。我们通过对小区居民的不完全统计得到有19.4%的人通过报纸杂志了解心里健康服务问题。还有18.5%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通过书籍类,也有29.6%通过电视节目,15.9%通过网络,只有4%通过手机信息,因为手机信息不一定安全可靠,还有12.6%的通过社区宣传栏或宣传单。

2.人们心理合适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当然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心里健康服务对象。通过调查发现,有32.3%的人觉得心理学专业人士比较靠谱,也有16.5%的人选择精神科医生,16.3%希望是心理志愿者,12.5%希望为社区干部,7.6%希望是社会工作者,14.8%希望为阅历丰富的年长者。

3.大部分居民希望得到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居调查得到,有19.8%的被调查者希望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17.4%的希望多人参与的团体心理活动,12.6%的选择了网络心理咨询,另外还有16.7%热线电话,21.3%社区心理专栏宣传,12.2%定期举办的心理学讲座。

4.在面临压力的时候人们愿意相信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我们还调查了大多数居民会选择的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地点,44.7%的愿意在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接受心理健康服务,还有12.6%的愿意在单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12.5%综合性医院心理科,另外还有5%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5%私人心理咨询公司,2.5%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1.2%其他在生活的节奏不断的变快,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危害,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了,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治疗我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要更多的去信任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用可能多的渠道去了解它,然后解决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健康!

三、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新理念

为了使城市社区有固定的方向,使其不盲目开展或更好的开展服务,必须要树立新的、方向明确的理念。首先,要树立社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要全面做好每个社区的工作,并提升其品位,且努力建设一个“生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意共同体”、“信念共同体”的社区,增强全体社区居民对社会、政府的认同与感受,并使其对社区、社会以及政府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其次,要树立公共健康权利的理念。要让居民们正确认识公共健康是公民的权利,并使其认真行使该权利。

(二)完善城市社区心理健康体系

为了使城市社区更好的、更顺利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必须要完善其体系。首先,要建立相应的各级社区心理健康工作机构,提供该有的资源与保护措施,包括政策与配套措施的提出、信息的收集与、环境的支持、跨部门的整合等。其次,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获取或促进自身的健康。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和普及心理卫生教育。要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主体作用,建立社区心理咨询站、社区心理咨询热线、社区心理健康学校,调动群众自发调节团体的作用,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定期组织相应的集体活动。最后,要充分利用各种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学校、私人心理诊所、生命救助热线等公益组织,降低不健康现象的发生率,创建“无病人(心理疾病)的健康社区”。

(三)丰富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形式和内容

正所谓专项而高效,所以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应当对自己社区内的居民进行细分,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去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快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例如:按照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有儿童心理服务、青少年心理服务、妇女心理服务、老年人心理服务等;按照服务对象问题类型分有家庭心理服务、职业心理服务、社区邻里关系心理服务等;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具体可包括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社区心理健康宣传、电影治疗、音乐治疗、团体训练、角色扮演、演讲等等。但是不管如何,社区心理服务的形式都应该贴近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内容,贴近社区本土的特色与风土人情,充分考虑到社区居民的接受性,并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形式,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加强城市社区心理健康的队伍建设

除了以上的理念、体系、内容、形式等需要完善,人员方面的加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需要建立队伍网络,其中应该包括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卫生服务人员、政府的相关人员、特殊治疗者以及社会志愿者等。不同的人员都需要有相应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了解护理、环境、社会、人文的相关知识,且各类人员都要以人为本,以社区服务为主,以心理保健和预防为先,注重和搞好社区的心理健康工作。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城市社区个个都会成为“无病人(心理疾病)的健康社区”!

参考文献

[1]肖凉.重视社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职业与健康,1999(8),P3~4.

[2]沙莲香.危机心理的预警功能.《河南社会科学》,2004(1),P15~20.

第5篇

【关 键 词】 学习共同体;人际规则;品德与生活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是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儿童时期的交往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人际交往需要一定的规则。“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中对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对象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涉及外显的具体行为、语言和内在的价值判断、取向,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在一年级设置《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重在帮助儿童形成“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养成目标;在二年级设置《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帮助儿童形成“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养成目标。《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往往通过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进行分工协作、交流沟通,获得相关信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学会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沟通与协作,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利用这些富含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内容的教材组织活动,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的创建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参与度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必须进行重组与补充。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具体的交往任务,在实践中履行责任。

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么样》主题活动,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交流二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的回信,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知识、要点等信息。这个活动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进行分解,让每位组员都有目标及实践活动。如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位组员各司其职,充分体验在不同的岗位中发挥的作用。这点对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明白在小组中他们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组员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使自己小组的活动获得成功。

在课程内容上,《品德与生活》的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虽然有明确安排,但仅凭这些课程内容的开展,就想改善儿童人际关系,提高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还是不够充足。因此,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拓展教学资源,让学生处于交往情境,培养 “责任”的人际交往道德品质。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尊重”“友爱”的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 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 “爸爸妈妈我爱你”; 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除了课程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选择与整合也是养成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如组织儿童进行义卖报纸活动,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在那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活动中成员互帮互助,学会与人合作交流,用自己的劳动为同龄人做奉献。这种实践活动,整合了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角色,践行角色责任行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养成提供践行平台

学习共同体与传统教学班和教学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在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的共同体中,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交流是小学生学习人际沟通、人际合作的技巧,形成初步的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共同体内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成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交往道德品质的实践平台。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学习合作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儿童人际交往规则养成的强大动力。合理的人员配置,能使成员在合作学习时产生积极的互相促进的作用。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般情况下,班级常态下的学习共同体以4人小组为单位;组成初期,教师作为助学者一般是按学生的能力进行配置。4人小组中强弱互搭,便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4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并明确职责,才能让小组学习在合作中有效开展,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养成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通过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与信任氛围,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帮助团队达到目标的同时,获得一种被支持的感觉和归属感。作为助学者,教师除了要围绕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展开与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同时要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更要注意通过评价进行激励,营造人际规则养成的和谐氛围。

如教学《太阳光的利用》一课时,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关注的是每位成员都能发表自己的收获。而作为倾听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同学的优点,并用积极肯定的语言给予他们鼓励。他们还能关注其他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果。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位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会合作。”“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及时的补充。如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重复时,台下同学则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和监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内部与外部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评价,要特别关注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交互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有的则是人际交往方面缺乏相应的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缺少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存在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倾向,应进行心理辅导纠正其不良心理,树立交往信心。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师作为助学者要及时引导,教给方法。这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际交流方法的渗透教育。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若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教师立即大加赞赏。同时,请其他同学说说,当你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们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就在学生畅所欲言中,他们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评价、激励、引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引导评价,多发现其闪光点,经常当众表扬,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经验发生冲突,教师设立“点赞”奖,专门赞扬这类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帮助其认识自己为什么不受人欢迎的原因等。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在良好的学习共同体环境中,《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求知活动,而且也是一种陶冶活动,一种融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活动。和谐融冶的人际关系,会促进群体意识,创造民主平等、协调、和谐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氛围,使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养成教育效能整体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东芳. 教育研究方法――哲理故事与研究智慧[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胡东芳. 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季湄,张华.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 梁晓. “有痕”的规则与“无痕”的传递[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第6篇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它与传统教学班或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更强调人际心理的沟通与相容。一个基于学科的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构建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培养小学生人际沟通、合作的技巧,是养成儿童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重要途径,对其今后的成长极为重要。围绕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三个关键词――“尊重”、“友爱”、“责任”,拓展学习资源,组建适宜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与互评来引导,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的规则意识。

一、紧扣规则要点,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拓展学习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将低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界定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三个维度,基本内容涉及语言、行为、价值判断和取向等,核心是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负责任”这一规则要点,一年级教材设置了“我爱我的家”的单元内容,目标在于培养儿童形成“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又如“关爱”要点,二年级教材设置了“我爱我的班集体”的单元内容,则是想达到“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的教育目标。学习共同体的运用应紧扣这些规则要点,不仅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而且要他们学会从人际交流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成员互相补充、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沟通,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提高。

当然,在课程内容上,虽然课程教材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规则的学习有明确的安排,但仅凭这些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任课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对本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选择与整合,拓宽培养儿童人际规则意识的重要渠道,为学习共同体丰富学习资源。比如,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校内组织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友爱”的人际交往品质。此类拓展的活动资源有:同伴关系心理辅导“快乐的大家庭”“为我的小伙伴点赞”;亲子关系心理辅导“爸爸妈妈去哪里”、“爸爸妈妈我爱你”;师生关系心理辅导“今天我是老师”等。

而在校外,比如组织儿童义卖报纸活动,就是综合培养学生“尊重”、“友爱”、“责任”良好品质的实践活动。在卖报活动中,孩子们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有不少路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有的小伙伴急得哭了:“如果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那该怎么办呀?”身旁小伙伴连忙安慰:“别着急,慢慢来。”老师也适时指导:“瞧,那边有一位卖报的叔叔站那么久了,也才卖出几份报纸。”家长也来鼓鼓劲:“卖报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更需要对人的尊重。”小报童活动虽小,但在成员的互帮互助下,学生可以学到奉献自己的劳动,和如何与人合作交流。这种实践活动,联动了课内外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课本上学到规则内容要点,在生活中体验运用,履行自己的角色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应用的是校内还是校外的资源,都必须考虑到人际交往环境及活动中每位小学生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尽量选择一些开放的、真实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任务;必要时,将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若干侧面,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责任。比如,开展“二年级的生活是怎样的”主题活动时,老师就为班内小组的学习共同体补充其他年级的资源――让孩子们彼此分享二年级哥哥姐姐们的回信,在互相交流中了解二年级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规则要点。其中,纪律组长承担的是组织的任务,安排同学的发言顺序;礼仪组长负责台上礼仪;互动组长在介绍结束后,指名台下举手的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学负责回答提问等等。这样的分工,让每个组员各司其职,学生必须相互尊重、团结进取才能完成好任务。

二、开展合作学习,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提供实践平台

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在于强调人际心理的相容与沟通,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团体作用。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等活动,为成员们“尊重”、“友爱”、“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搭设实践平台。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保证共同学习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人际交往规则意识的强大动力。学习共同体需要合理的人员配置,才能使成员们在合作学习时产生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内的学习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通常四个人为一组。组成初期,教师一般会按学生的能力配置人员,强弱互搭,以便于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保证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当,也有利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四人小组仅仅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才能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心理层面产生人际交往的需求。老师只有认真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依据学生的特长分工、明确职责,才能让学习共同体发挥有效作用,儿童的人际交往也才能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得到和谐发展。

例如教“中国真大”一课,老师事先选择四个富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或喜好组队,准备开展合作学习。孩子们就一边跟着哼唱《爸爸去哪儿》主题曲,一边按照指示牌的摆放位置组成学习共同体团队。团队虽是临时组建,但人人都有分工。例如,在“准备行李”环节中,组长负责选择人物卡片,组员们则每人从资源包中取出一件合适的衣服或鞋帽,还要在组长的组织下简单说明选择的理由。在这样的动手合作中,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具体事件上,交流互动就会愉快而富有实效。又如“我们的节日――儿童节”这个主题活动中,由于学生处在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时,任务分工很明确,对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也比较熟悉。如汇报环节中,之前的小组长就会主动承担组织者的工作,在尊重组员们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安排好大家发言的先后顺序。当这样常态的四人小组学习形成一定的默契后,可以尝试打破以往的分组定式,以形式各异的组合方式,为儿童的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执教“好大的一个家”时,就可以根据模拟的旅游目的地,组成不同的“旅友式”组合;执教“和春风一起玩”时,可以根据准备制作玩具的类别,组成不同的“兴趣式”组合;而执教“怎样过暑假”时,还可以根据儿童的居住地,组成不同的“邻里式”组合等等。

通过组建多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学生能够体会不同方式的合作,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在相互讨论、争辩和解疑中解决各种问题。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交互活动会让他们对人际交往规则产生认知,并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运用。另外,在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助学者,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师生间人际交往的优秀资源。教师有责任提醒、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多与自己进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际,交谈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和学生当面交谈,不仅能帮助他们解决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孩童与成人之间交际的锻炼平台。如果由于班级生额数多,班级事务比较繁琐,师生当面交流互动在质与量上得不到保证,教师可充分运用书面交谈的方式,搭建另外一种交际平台。

三、善用评价激励,为人际规则意识

养成创造动力机制

在学习共同体中,小学生按照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既能营造成员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还能从其他成员身上获得尊重感,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共同体中参与的积极性。其中,教师除了要围绕确定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活动之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以推进人际规则意识的培养,营造一种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信任和欣赏的氛围。

比如“太阳光的利用”一课的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关注到小组内部每位小伙伴发表的感想和收获,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并用积极的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一组学生还应关注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例如,某小组汇报后,台下同学这样评价:“萤火虫小组的每个小朋友都上台发言了,而且都说得很流畅,说明他们合作得很好。”“霹雳小组的同学发言声音很响亮,而且很有礼貌。”也有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大胆地进行补充。如果台上小组汇报的资料与自己小组找到的资料相关时,台下同学就会积极补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学习者交流的情况、提交的内容,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表现,和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而且不停地鼓励学生小组及个人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教评、自评与互评的结合对于维持高水平的共同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习共同体进行多种评价,还要特别关注到共同体中的“弱势群体”。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往往会有个别学生,或者不习惯同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或者对共同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在与人交往方面缺乏自信心、存在心理障碍;或者缺乏合作、沟通的技巧等。对于这些学生,老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帮助:针对孩子怯懦、自卑、自负、逆反、倔强、嫉妒、势利等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一一纠正辅导,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对于缺乏交流技能技巧的,教给他们正确的人际沟通方法,最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比如成立小组时,教师请积极发言的同学邀请同伴加入自己的团队。当同学在邀请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时,教师就大加赞赏。同时,也请其他同学说说,当诚恳请求他人帮助或向他人发出邀请时,还有哪些具体的办法。学生普遍畅所欲言的氛围,自然会带动“弱势”学生参与进来。在这样的互帮互助中,他们也就完成了合作技巧的学习。除了“对症下药”外,利用激励引导,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正面评价,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自信心;而自负、逆反、倔强的孩子往往不受人欢迎,当他们和共同体成员交流中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在指出他们缺点的同时,设立“点赞”奖,专门表扬这类孩子在之后的合作交流中听取别人意见、改变自身的点滴进步。这样一来,综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加强学习共同体在培养儿童人际规则意识中发挥的作用。

第7篇

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学生的心理特征

通过调查,发现职高生在心理上呈现如下特点:

1、认识能力继续发展,智力发展日趋成熟。职高生的智力发展逐渐定型,他们的知觉更具目的性和系统性,比起初中阶段更加仔细和深刻,能够主动学习,理解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能自我归纳学习方法和规律。整体上,抽象思维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脱离具体材料进行推理、概括,思维具有更强的组织性和独立性。职专生在学习活动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比起同龄的高中生程度要差,这和他们长期以来的学习习惯及外界的因素有很大关系。对此,学校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提供帮助,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注重方法性、规律性知识的传授,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习意识。

2、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容易偏激和片面。职高生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能够作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头脑活跃、思路开阔,少有拘束,争强好胜。勇于表现。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容易出现自大或自卑心理。学校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政治觉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养成客观公正的对人对事态度。

3、关注人际交往,但人际交往能力不够成熟。学生非常重视友情,朋友的言谈举止及至思想观点比起师长来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有时他们甚至为了维护友情作出不理智的事来。与此同时,有些学生人际关系不畅,不合群,常常感到受排斥,不能主动地和他人交往。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友情,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真正的含义,学会朋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可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心育活动等方式教给他们一定的交际技巧,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交际能力,提高其人际适应能力。

4、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职高生同高中生比较,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多,很多学生在假期去打工,在实习期到工厂企业去实习,所以他们的社会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表现明显。他们密切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尽管他们的观点不尽正确和成熟。但这毕竟是学生独立思维的产物。对此,教师应给予爱护,并帮助他们从理论高度上提高思辩能力,使他们全面深刻地分析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同时,学校要通过生产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学生创造机会去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的社会经历。

5、情绪变化明显,控制能力差。很多同学的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波动较大。而且缺乏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容易在极端情绪的支配下做出不理智的事,在事后又极易后悔、自责。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沉溺在自己的负面的情绪里不能自拔。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的渠道来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时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解决困扰他们的问题。

6、关注异性间关系,渴望体验爱情。职高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日趋成熟,出现对异性的爱慕之情实属正常,部分学生开始体验恋爱的感觉。学生对这份不成熟的感情极为重视,一旦遭受挫折,会给他们的心理和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慎重,不能简单粗暴地干预,要顾及到学生的感情和自尊,以平等地姿态让他们明白早恋的危害,明白过早地采摘爱情果实只会给他们自身带来伤害,让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学业上来。一、职高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与心理教育的任务

二、职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近年来, 职业学校生源受到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教育前文化素质、不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制约以及心因性的精神疾患或心理障碍的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智力、感情、意志、行为以及非智力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教育进行援助、咨询的活动,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认知、情绪和自我理解的发展,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发展问题。

职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上,可表述为:“一结合”理念,“两个积极性”调动,“四环节渗透”的做法。

“一结合”的是要求职高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通过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友谊观、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毅勇敢的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乐观豁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

“两个积极性”的调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与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和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与的学校教育配合,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家长进行讲座或座谈、问卷调查,为学校的教育决策和实现教育的“家校结合”提供依据。

“四环节渗透”,主要表现为:第一环节,德育课主渠道,正式把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德育课和其他年级的选修课中,教师要将教学资源从原有意义的教师、教室、教材三元素,拓展到学生、企业、社会;把原有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提升;第二环节,确定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心理教育工作重点和内容,为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建立“青春教育课堂”,男女生分别学习观看学校自编的教育光盘;第三环节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要建立学生“同伴咨询师”队伍,进行班级心理教育工作,学校组织声乐、器乐、舞蹈、剪纸、绘画、编织、音乐欣赏、涂鸦、电脑游戏、体运动、维修、专业技能比赛以及社会公益服务和志愿者等多方面学生社团或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四环节,重视校园环境影响,学校要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健康的校园环境,每月一期心理知识橱窗展示,刊登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创业、升学方面的文章,健康知识选登,每月在校园内用挂横幅、标语、板报等形式明确心理教育主题、强化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

三.职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校有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成立比较稳定的机构,避免流于形式。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在进行咨询与辅导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不要摆出说教、说理的姿态, 要引导学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使他们安定情绪, 减轻紧张程度。第二,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理解其苦恼之处,进行共感性的心理辅导。第三, 把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分开来,不要一昧指责学生的行为,甚至贴标签、扣帽子。要做到认真地倾听,全面地接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第四,不要单方面中止咨询,要有计划、有阶段地进行,以情感疏导为中心,使学生达到情绪上的解放, 让其体验心理辅导后的愉悦。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把一些轻度问题留给班主任解决,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还要面向教师和家长,给他们以教育咨询和心理援助。特别是对班主任所进行的教育心理咨询,也属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内容。

2.学校应把心理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大德育概念”的工作范畴,不能流于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特别是职业心理,对他们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避免一般化教育。形成了比较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比如在学校操场的标语上我们书写了“我努力所以我时尚”、“我谦让我乐意”“我诚实我可爱”内容,我们发现学生伫足的时间与表情是愉快的。

3.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由经过严格训练的教师承担,另外,注意不要滥用各种量表或轻易做诊断。充分利用班都拉“榜样作用”,让优秀的学生作品“上墙、上架、上展台、上封面、上舞台电视”起到学生自我教育体现成功的作用;利用艾立克森的“社会同一性”理论我们;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提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进行了“分层教学”和“道德水平地线”的初步标准,要求学生的行为符合“亲社会行为要求”使学生逐步理解“参加学校德育活动具有自我价值”的意义。

4.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在整理各学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职业学校的心理教育理论和实践,为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能力。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AAT测试(学习适应性心理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教育子女存在问题并有主动要求的家长及学生进行亲子关系心理测验,找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