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3:14
序论:在您撰写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师者之所以为师,是因为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美好的品德,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传播。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仍然秉持片面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知识,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在学科教学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评价观念占主导位置。
21世纪,是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而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人物。然而,现状是教师有意改变当前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教学体系,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整体的社会评价观念仍然是以知识为主,以智力培养为主,家长的评价也主要在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考试成绩,这都使得学科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变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这种社会评价观念也压抑了学科教师的道德教育责任。
(二)教师观念的落后。
在旧有的教育观念下,学科教师(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物理教师等)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教知识,由此而形成了一种以知识为中心而不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教育模式[1]。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学科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者。这种角色的变化使学科教师在旧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难免会产生冲突,从而导致其无法把握好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许多教师仍然秉持旧有观念,认为道德教育是道德教师的责任,对于学科教师而言,教师教好本学科的文化知识就是尽到了教师应尽的责任。
(三)教师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学科教师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取舍中,总是会先抛开道德教育。因为知识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最直接方法。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的高效率会直接影响本门学科知识产品的效益。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会直接促进学科教师的个人利益和个人声望的提高。因此,单从这个方面看,知识教学带来的效益是最直接、最显著的,而品德教育只能成为学科教学中锦上添花的点缀,因为相对知识教学而言,品德教育无法带来太多实际利益。
综上所述,社会评价的保守、教师观念的落后及教师自身的利益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分离。
二、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实施以来,我国的整体教育目标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知识教育不再是唯一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就是学生的品德素质。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还要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
(一)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避免道德知识的灌输。
专门的品德课程往往比较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倾向于进行知识化、概念化的品德教育,教育方式效果不佳,违背了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束缚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建构[2]。拉斯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且,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同时,价值观是不能也不应该被传授和灌输给某个人的。而在学科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品德知识的灌输,避免正面说教引发的学生的逆反心理。通过各个学科展开的道德教育,学生在轻松、愉快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情境中内化教育者提出的品德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无意识地融入道德教育,其所产生的德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潜移默化的德育往往比知识教育更能深入人心,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3]。正如政治社会学家莫里斯迪韦尔所说:思想意识的传播不能采取直线的方式,只反复灌输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方案,这些方案决定着人们必须按照一时的方向行动。[4]可见在学科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避免德育课程的专门化和学科化。
道德教育一旦专门化,其他学科教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达到知识教学的高效率,可能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工作完全让给专门的德育教师和德育课程。这种转让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德育的专门化和学科化地位。同时道德教育的专门化成为其他学科教师推脱道德责任的最好借口,这无形中也助推了应试教育的气焰。但是,道德教育并不是专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它需要学校中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共同参与,通过平时的知识教学,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身份的回归,学科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工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教师,道德教育成为每一个学科教师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是向每一个学科教师开放的,这不仅使道德教育摆脱专门化、课程化、知识化的局限性,同时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积极性。
(三)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优良教育传统,而各科本身就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在各个学科中,虽然这些道德因素都是隐性的,但是它们所发挥出来的德育影响是巨大的,如语文课,可以通过对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介绍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历史课可以通过讲述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树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即使像数学、物理、化学这样纯粹的客观知识的学科,也可以通过数学上正负数的教学,物理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教学,化学上化合与分解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最初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音乐、美术课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等好品质[5]。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即学科教学不仅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而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些道德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四)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专门的德育课程往往把道德教育限定在固定的课堂上,德育似乎只与德育课堂、德育教学有关,而一旦走出课堂、走出教室,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变得很微弱。学校生活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的学校生活又由各个学科教学组成,那么仅仅凭借一两节专门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在德育课堂外,学生接受着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他们更容易被生活中无意识的道德信息影响,课堂内的德育内容只会被学生当做应试必备的知识。如果道德教育抛开学生的生活不顾,那么德育只能被窄化为短短的一个课堂、几个道德概念、几点道德知识,而无法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在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实现德育影响在学生学校生活中的全面覆盖。因为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学科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都会进行道德教育,使德育的影响弥漫整个校园,而这样的德育影响是全面的、开放的、影响深远的。
三、知识教育与道教育融合的策略建构
如前所述,在学科的知识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打破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方式,避免德育课程的专门化,实现道德教育的全面覆盖。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在各个学科中实现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呢?这需要考虑各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特殊性及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各学科教师应端正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要实现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学科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也特别强调了教学的教育性,即教学不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品德[6]。另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也坚持认为,各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之间有紧密联系,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7]。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杜威与赫尔巴特的观点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也同样有价值,因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智力人才,还是兼具品德的人才。其次,学校应设法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自觉性,让每一个学科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到道德的教学与工作中。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并且制定奖惩制度,比如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德育工作的教育给予适当表扬和奖励,反之则给予批评和惩罚,使学科教师慢慢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各个学科教师要摆脱旧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不能只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传授,还应该关注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作为一个基本导向。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在学校生活中变得充实、稳固,并且发挥深远的道德教育影响。
(二)学科教师应当重视并挖掘本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实现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学科教师需要把学科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转化给学生,形成学生的思想品德[8]。这种转化与纯粹的道德灌输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知识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并不意味着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单独列出来,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这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学科教师应该把学科知识中隐含的德育因素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学生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比如语文老师不必在语文课上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大谈道德品质,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的事迹的介绍分析,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历史教师也不必在历史课上对各种道德概念、道德知识进行解释说明,他们只需要讲述一个充满道德智慧的故事、事件或者描述一个高尚品德的历史人物形象,学生的品德发展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感染。而一些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活教材。这些潜在的、隐性的道德影响往往比单纯的道德说教的效果要来得显著、持久。
(三)各学科教师要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高职高专;妇产科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性,提升其整体的社会竞争能力。在进行高职高专的医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相关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妇产科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有效渗透职业道德素养
要想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就必须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首先,要有意识地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能力、法律法规、医德医风意识等,使教师能够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医患关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利用专业的医学专家教授开展职业道德品质素质能力的专题讲座与相关培训工作的机会,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不同医学专业的教师要做好交流工作,互相传授教学经验;一些资历较深的专业教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指导。最后,对专业教师开展临床进修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力和意识。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全面应用职业道德理论
(一)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实践活动,提升独立分析、讨论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妇产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进行“正常以及异常分娩”相关内容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孕前期、孕中期以及产后的相关状况,对于问题要及时处理,选用实际案例实施教学。如一位产妇在产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之后的两个小时观察期,反应自己切口疼痛且伴有坠胀感,但是医生认为是产妇自身承受能力较差,没有对切口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指导接班人员在检查的时候才发现产妇的引导后壁出现血肿状况,只能拆线清除之后进行重新缝合。教师以此案教育学生,如果医务人员及早发现问题,就能避免产妇血肿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妇产科专业人员的职业准则。
(二)情景教学模式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中的职业道德渗透
情景教学模式以及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均是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下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分娩期第二产程的相关临床处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描述了如下情景:一位产妇的宫口已经全部打开,但是因为其宫缩相对剧烈,并没有通过科学的方式运用好腹压,呈现出大喊大叫的状况,导致整个生产过程较为缓慢。在这个时候,有些医务人员态度恶劣,大声斥责产妇。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的临床情景,从产妇的角度出发,真正明白职业道德素养在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及其意义。
三、加强临床实践,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临床实践是学生将妇产科知识由理性转化为感性的阶段,也是学生将理论变为实践的过程。此时,学生真实地接触产妇,会尽量帮助其减轻痛苦,进而感受到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另外,因为妇产科的主要服务人员为女性患者,其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隐私性,个别患者对见习学生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拒绝他们的观察与操作,对此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提升其沟通的艺术性,进而使其获得患者的信任。此时学生便会改变自己的职业态度,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态度是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法。
四、教师言传身教,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临床实习有效融合
临床实习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与相关业务开展中,彰显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以及医德医风,起到带头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的形成。例如,在进行相关病史的询问过程中,教师要态度和蔼;要保护病人的隐私;在妇科检查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总之,高职高专妇产科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渗透,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用,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品德素质,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培育出具有一定医德且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蒲向阳,李姮瑛,蒋桂荣.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9):84-85.
[2]农金红.浅析在中职卫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7):87.
【关 键 词】日本/道德教育/道德教学/结构化方式理论
【作者简介】饶从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春 130024)
“虽然多年从事道德教学,并且开展道德教学研究活动,但是,道德教学实在令人乏味。一看到孩子们也感到索然无味的表情,心中常常就产生为什么必须要上这门课的疑问。”[1]这是一位日本小学教师写给金井肇先生信中的一段话。虽然这段话反映的是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但听起来却如此耳熟,仿佛在诉说我们的困扰。因此,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中日两国教育界多年来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中日两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基于不同的国情和学术视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原日本文部省课程调查官、视学官,前大妻女子大学教授金井肇博士提出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即是其中之一。
一、问题意识:枯燥乏味、缺乏实效的道德教育之成因及其改善路径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是金井肇博士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构想的,在其1984年出版的《初中道德教育的基本课题》中初见雏形,并在其1996年出版的《道德教学的基本结构理论》中大致完成。[2]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形成发展的时期正是日本教育处于严重危机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校园暴力、欺侮、拒绝上学等被称做“教育荒废”、“心灵荒废”和“学校崩溃”的所谓教育病理现象在日本频繁出现,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在此背景下,道德教育无论是在教育病理的归因上还是在教育病理的解决对策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并被寄予了高度的期待,加强和改革道德教育的社会和政治氛围由此形成。正是在此氛围中,自80年代起掀起了战后日本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兴起的第二个。[4]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就是在这个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的提出,还与金井肇本人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金井肇博士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从东京教育大学(现为筑波大学)文学部伦理学专业毕业后,先后担任东京都公立初中、高中的教师和东京都千代田区教育委员会、东京都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主事(类似于中国的教研员)。自1976年起,历任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课程调查官(负责道德教育)、国立冲绳青年之家所长和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视学官。自1988年起,又先后担任大妻女子大学教授和日本教育文化研究所所长。此外,他还兼任过“日本教育改革”有识之士恳谈会第一分会会长、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公民(伦理)科”编制委员会副主任、“文部省出路指导指南”编制委员会委员长、东京都教育委员会“道德教育振兴恳谈会”主任、日本银行储蓄宣传中央委员会的“金钱教育研究会”的会长等社会职务。正是这样的经历为其建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提供了学术视野和实践基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是:“按照伦理学的视点,从以道德教学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中导出重要的要素而开发出的培养道德性的原理。学习过伦理学,在高中从事过伦理科目的教学,是非常有益的”[5]。
建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主要源于一个问题意识:如何才能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而这一问题意识又源于其对日本道德教育现实的深刻体认。战后日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自1958年全面修订《学习指导要领》以来,基本上就是在以道德课为中心的特设道德教育体制下展开的。一方面坚持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设立专门的道德课(小学和初中每周1课时),对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教育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道德教育实践和研究实际上主要是以道德教学为中心展开的。[6]而据2000年12月日本文部省发表的《道德教育推进状况调查报告书》,日本的中小学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道德课,但是真正按照《学习指导要领》的规定每年实施35课时道德教学的小学只有67.9%,初中只有41.0%,道德课的时间很多被挪作其他课程或教育活动之用。因学生对道德课的反应不佳,而且觉得道德课有意思或有用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小学低年级为45%,中年级22.4%,高年级为14.2%;初中一年级为8.2%,二年级为5.1%,三年级为4.9%)。因此,教师都不愿意上道德课。[7]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道德课枯燥乏味、缺乏成效的呢?金井认为问题出在对道德教学目标的把握上。他指出,在日本许多中小学的道德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呈现给学生的资料让学生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在遇到与资料(教材)中同样或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等。他认为,这种教学实际上给学生的感觉是:“在这种场合下,就应该这么做”。[8]但是,金井指出:“问题是,怎么样做才能使儿童有正确的行为?在低年级,直接着眼于行动化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确立正确行为的作用。到了中高年级,就很难通过着眼于实践化的教学来确立正确的行为。”[9]因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和他的整体人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应该如何生活?”这一人生最大选择是由这个人的整体人格所决定的,即使一个微不足道的行为选择都是由这个人的整体人格而非具体的道德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如果进行诸如在遇到与资料同样或类似的场合中“应该如何行动”、“应该如何思考”这样的教学,就会被理解为是在左右、支配学生的整体人格,学生表现拒斥反应也是理所当然之事。金井指出,问题的根本不在教学方法本身,而在于道德教学目标的错位,即在于教师是基于让学生践行良好品行而非培养“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这一目标来进行教学之缘故。[10]
基于如上对于日本道德教学问题的诊断,金井认为,要创建愉快有效的道德教学,就要从根本上重新审视道德教学,首先要明确道德教学即培养道德性的基本原理,同时辅之以教学方法的研究。[11]因此,与战后大多数道德教育理论停留于技术论、方法论层面有所不同,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理论所阐述的“并非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需的教学原理或程序”。[12]这一原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道德性的原理,二是加深道德价值自觉的原理,金井也分别称之为原理1和原理2。
二、原理1: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道德价值自觉即可
金井认为,决定道德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13]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分别在总则和第二章中对道德教育的目标进行了规定。总则中规定:“道德教育,基于《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培育能够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念活用于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具体生活中,致力于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发展民主的社会和国家,并主动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具有开拓未来的主体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为目标”,“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必须在加深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之同时,考虑谋求与家庭和社区的协作,通过志愿活动、自然体验活动等丰富的体验来培养植根于学生内部的道德性”。[14]在第二章中规定:“道德教育的目标,正如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项所规定的那样,是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来培养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意愿和态度等道德性的。道德课中,基于如上的道德教育目标,在谋求与各学科、特别活动及综合学习实践中的道德教育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通过有计划、发展性的指导,来对其进行补充、深化和整合,以加深道德价值的自觉,培养道德实践能力。”[15]金井认为,“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和“植根于学生内部的道德性”这两个表述已经充分说明了道德教育的目标所着眼的不是具体的行为,而是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是在学生内心中培育起来的“植根于内部的道德性”。不清楚这一点的话,教学的基本方向就有错误之虞。
关于道德性,金井援引了《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的解释:“所谓道德性,就是使人为追求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和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践行道德行为成为可能的人格特性,是构成人格之基础。而且它也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优点,是各种道德价值在每个人内心中经过整合之产物。”[16]“接受的道德价值,在心中并非杂乱无章地混杂在一起,而是统一为一个整体,成为有条理之物,这就是道德性。”[17]“其本体就是具有前述的‘各种道德价值的统一体’之结构的东西。”[18]概言之,道德性或道德性的本体就是每个人所接受的各种道德价值经过其内心整合之后形成的统一体,这个道德价值统一体就是价值观。
日本的道德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将道德情感、判断力、实践意愿和态度等视为道德性的表现形态。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解说书》也是作此解释的。金井也支持这种解释,并且特别提醒人们道德情感等虽然是“构成道德性的各种表现形态”,但千万不能将其视为像构成产品的部件那样的构成要素。所谓表现形态,就像人高兴时的高兴表情、悲伤时的悲伤表情一样,属于内部存在之物的外显形态。[19]
金井认为,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也可以被视为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它们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体现了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关于道德教育目标规定中提到的道德实践能力,他认为也属于道德性的作用或功能之一。在他看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分别表现了道德性的情感、判断等不同维度,而道德实践能力则涵盖道德性的所有表现形态,从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而言,道德性就是道德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也只有通过培养道德性才能实现。[20]
金井强调指出,具有作用、功能之事物,必有发挥这一作用或功能的本体。比如人是无法单纯制造荧光灯所发出的光的,只有先制造出荧光灯本体然后通上电,才可能制造出荧光灯的光。照此类推,道德性的本体与表现形态或功能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以往很多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弄清这种关系,道德教育产生混乱的原因亦在于此。[21]金井认为,仅仅理解了道德性的表现形态,就采取运用所谓的“情感教材”来加深道德情感,运用“判断教材”来提高道德判断力这样的形式还不足以培养道德性。[22]要培养道德性,必须形成道德性的本体即道德价值统一体。[23]
金井指出,要建构一个事物的本体,就必须首先明确这个本体的结构。培养道德性也是一样。要培养道德性,就必须明确道德性的本体即价值观的结构,明确了价值观的结构,道德教学的原理也就一目了然了。在金井看来,一个人的道德性或价值观由两方面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一是人的自然性,即感觉、感情、欲望等;二是价值意识,即追求美、善、正当等的意识。前者为先天的,后者为后天的。金井将道德性的结构形象地比作由上下两层构成的日式年糕(见图1)。不过,金井也指出,因为每个人的内心并非杂乱无章地接受道德价值,每个道德价值在每个人内心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只能有一个,并被置于最高位置,然后是次重要的价值,以此类推,构成一个序列和体系。随着序列的下降,道德价值的数量也增加。上层的价值意识的内容实际上是每个人内心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因此,以三角形来表示价值意识可能更为恰当(见图2)。
图1 道德性结构的形象图
注:上层在人出生时为零,是通过广义的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下层随着人的成长而分化并逐步强大;上层的内容是由每个人个性化地形成的;它构成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
资料来源:金井肇:《道徳授業の基本構造理論》明治図書1996年版。
图2 价值体系的模型
注:价值序列化的方式和体认深度因人而异;C尚未成熟,判断力还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儿童一般属于这一阶段;A和B一般属于成人阶段。
资料来源:金井肇:《こぅすれば心が育つ》,小学馆2003年版。
金井认为,人的道德性或价值观是在下层的自然性和上层的价值意识这两个要素相互作用并实现均衡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相互渗透。但是在进行教学时,还是将二者明确地予以区分更好,这样道德教学的原理就浮出水面了,即为了培养道德性,只要培养了上层的价值意识即可。原因是下层非常强大,具有充分的潜力,随着身体的发育、发展而逐渐分化、强大起来,无需再对其进行强化。因此,只要发展上层,从而使上下之间保持平衡即可。[24]“在教育上,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直接去触及下层,只能通过发展上层来控制下层。”[25]
金井还以价值体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为例对形成价值意识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人的行为多是由下层的欲望、感情和感觉等自然性所引发的。当人的自然性要促发行为时,如果人的价值体系已经发展起来的话,就会经过价值意识这一关口表现为行为。这样,好的行为就被允许通过,不好的行为就被阻止。所以,不会产生所谓的问题行为。相反,如果上层的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或者发展不充分的话,下层的自然欲望就会直接地表现为行为。由于先天的自然性多为自我中心的,因此,所引发的行为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为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问题行为。[26]
金井认为,每个人的价值体系是通过内心接受道德价值,日积月累而逐步构建起来的。接受的道德价值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从而形成每个人个性化的价值体系。金井还将上层的价值意识比作人的心灵面貌,并指出,正如人的身体面貌虽然因人而异,但构成面貌的材料(水分和蛋白质等)却是相同的一样,人的心灵面貌的构成材料也是相同的,接受这些价值的学生将其作为材料构建自己的心灵面貌。也就是说,虽然建构的心灵面貌(价值体系)是个性化的,但作为材料的道德价值则是普遍性价值。这样,就可以培养出本人能够接受、社会也能够承认的价值观。[27]
金井还就价值意识或价值体系与道德实践的关系作了解释。他认为,只要人的价值体系建立起来,道德实践也就水到渠成。[28]金井坚信:“强力可靠的实践源自价值的积累。”[29]因此,他强烈反对每开展一个道德价值项目(德目)的教育之后就匆忙谋求该道德价值的实践化。
正是基于对价值自觉的如此认识,金井提出,在开展道德教学时,首先应将道德课上要学习的每个道德价值与行为区别开来,只是力求使学生内心深刻地理解和接受道德价值本身即可。这样,学生接受的诸多价值在其心中日积月累和结构化,形成每个人固有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道德性。他将这一原理称之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原理1。由于每个人的价值体系通过积累而形成的,故而可被称做“积累方式”。但由于所接受的各种道德价值在学生的心中因人而异地结构化,从而形成个性化的道德性之缘故,而且为了与其他方式相区别,使其特质更明确,金井将之命名为“结构化方式”。[30]
三、原理2: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加深价值自觉
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原理1的基本逻辑就是:道德教育虽然不能强制学生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但是却必须而且只有加深学生的道德价值的自觉,亦即使学生内心真正深刻地接受道德价值,才能够培育出每个人的道德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内心真正接受道德价值,即所谓加深对道德价值的自觉呢?这正是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原理2所要回答的问题。
金井指出,要实现加深价值自觉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道德价值与学生心灵衔接的机制,也就是要弄清楚道德价值如何才能深入人心。金井指出,人类的学习通常是通过知性、感性和体验这三条路径实现的,道德学习也不例外。而且他更看重的是感性的路径。他指出,“在道德教育中,对于道德价值,不能停留于知性理解,必须加深为自觉。由于自觉是内心中深刻地体认到该价值对自身真正重要,所以是情感上予以接受的东西。诉诸感性,才能够加深自觉。因此,要加深自觉,利用感性的路径极其重要。”[31]
金井提出要以儿童的自然性(学生的现实)为出发点,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自觉。金井反复提醒人们,虽然为了培养道德性无须去发展自然性,但却不能忽视或轻视自然性的重要性。人的自然性具有多维性,与道德价值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联的性质和方式不同,加深价值自觉的方式也应不同。如果无视这一点来谋求价值自觉,就好比不带地图登山一样。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道德价值的自觉,首先要弄清该道德价值在此场合下与人的自然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联,并且要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或出发点,在明确各价值与心灵结合的机制之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的话,道德价值就能深入学生的心灵。[32]
为了教学上的方便,金井将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的关联方式从五个侧面进行把握。[33]
1.与人的软弱、丑陋性相关的价值自觉
买东西找回的钱多了的时候想据为己有,这是人的自然性中不愿示人的软弱和丑陋的一面,是与生俱来的有违道德价值的一面。金井认为,在道德教学中最难的就是谋求与自然性中软弱、丑陋的一面相关的价值自觉。要使道德价值在学生的内心中战胜自然性中的弱点,首先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现实(自然性),使其意识到要学习的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中软弱、丑陋的一面之间的冲突,并在此基础上为道德价值一方寻找战胜自然性的力量。金井指出,人具有软弱、丑陋的一面,同时也具有要克服和超越这一面、成为自己能够接受的人的愿望,具有要成为拥有骄傲的自我的愿望,这些愿望就可以成为道德价值一方的强大力量。他确信将自己所具有的软弱和丑陋性与这些愿望结合起来思考的话,应该就会战胜软弱和丑陋的一面。[34]
2.与人的高尚相关的价值自觉
金井指出,“价值自觉在很多情况下是内心接受外在于自身的道德价值这一意义上的价值自觉,但是与人的高尚性相关的价值自觉,则是使之认识到自身存在但未曾意识到的道德价值这一意义上的价值自觉。”[35]“重新意识到原本具有但过去没有注意到的高尚性,也是一种自觉。这是一种不自觉地拥有的东西被自觉化意义上的自觉。”[36]金井认为,如此开展道德教学的话,就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有这样的闪光点,从而增添自身的希望和勇气。
3.与人追求道德相关的价值自觉
作为人,都希望有相互信赖的好朋友,都希望自身的存在获得自身的肯定并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人所具有的这类愿望可以说是直接追求道德价值的一面。按照结构化方式教学的基本原理,道德教学不宜急功近利地追求实践化,而只要做到让学生内心接受道德价值即可。因为,在学生价值体系尚未发展完善起来的情况下,要匆忙谋求道德价值的实践化,学生会有拒斥反应。但是金井指出,与追求道德价值侧面相关的价值自觉不同于其他维度的价值自觉,必须着眼于道德价值的实践化。这是因为,这些价值原本就是学生本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对其重要性大体上从一开始就已知晓。在此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愿望,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37]
4.与人的有限性相关的价值自觉
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限的,而且人可知和可为也都是有限的。金井指出,道德价值中“存在着正因为人是有限的存在而被要求掌握的价值”。[38]比如“宽容”和“尊重他人的立场”之类的价值就是因为人的可知、可为是有限的才被作为道德价值而要求的价值。要加深对这些价值的自觉,就必须从充分理解人是有限的存在这一现实出发来开展道德教学。“如果人能够意识到人的有限性,就会竭尽全力实现对于人来说是可能范围内的事,而且对于可能范围外的事也会根据事物的性质选择恰当的生活方式。意识到了人的有限性,就会产生竭尽全力、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39]意识到人的有限性,就会形成对许多道德价值的自觉。
5.与人的感动相关的价值自觉
金井指出,作为人,都有为高雅、高尚的事物所感动的一面,而且道德教学就是要谋求学生从内心中接受道德价值,因此,利用感性、通过加深感动来开展道德教学非常重要。金井认为,利用感动一方面可以加深已有但还不够深入的价值自觉,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价值自觉的范围,比如受高尚的友情所感动,可能会将爱扩展到周围的其他人。当然,金井也指出,感动具有很多特质:他人无论觉得有多么令人感动,如果自己不觉得好的话不会产生感动;如果不是实现了超越日常性的高层次价值,也不会产生感动;如果人觉得是脱离现实的话,就不会产生感动。[40]这些都是在道德教学中选择资料(教材)时需要注意的事情。
四、总结与评价
金井肇的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和逻辑归纳起来就是:道德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内在的道德性而非道德行为;要培养道德性,只需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即可;而要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就应该以学生的自然性为出发点,在明确道德价值与人的自然性关联方式的基础上,加深学生的价值自觉;学生接受的道德价值日积月累,并因人而异地结构化,就会形成各自个性化的道德性。在金井看来,基于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道德教学,可以培育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个性,没有左右学生行为和思想之虞,不仅教师开展起来简单,而且会带来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41]
从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将感性、情感置于核心地位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情感主义道德教育论。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主情主义文化的影响痕迹。尽管对于情感主义道德教育论的优劣,在日本也有各种议论,而且也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极具启发意义。
1.道德教育的目标
道德教育中的知行不统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道德教育。在提高德育实效、促进知行合一的诉求推动下,很多教师在进行道德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回答“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意在促进学生将本堂课学习的道德价值立即付诸道德行为。金井肇称,这种试图在某个具体的道德价值与行为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的思想和实践为德目主义。他强烈反对这种急功近利地谋求道德价值实践化的德目主义,理由是道德实践无法脱离人的整体人格;要使学生表现出所期望的道德行为,必须首先培育学生的道德性,使其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人格。“道德教育不能只盯着儿童的行为。它在根本上是培养道德性的。通过培养道德性,才能够培养每个儿童自我实现的能力;通过培养能够生动活泼地生存的儿童,才能够培养出在行动上能够践行所期望的行为的儿童。”[42]金井的这一提醒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的道德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2.品德的内涵与结构
中日两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虽然都将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上(日本所说的道德性相当于我国的品德),但是对于品德的内涵和结构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我国的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通常是将品德理解为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并且一般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视为品德的构成要素,而金井则将道德性理解为支撑道德行为的内在素质和基础——“道德价值的统一体”,把价值意识和自然性视为道德性的构成要素,而把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实践意愿和态度等视为道德性的外在表现形态或功能。二者对品德内涵和结构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可以以前者主要基于心理学视角、后者主要基于伦理学视角获得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对于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到底应该被视做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还是外在的表现形态或功能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对于品德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差异带来的是品德培养路向的不同:中国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在思考如何通过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等来培养品德,而金井等日本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则思考如何通过形成学生的价值意识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路向问题关涉道德教育的成败,不容忽视。
3.如何对待人的本性
人的自然性或本性是多侧面的,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但是,由于人的本性中有很多方面与道德价值的关系是相冲突的,因此,常常被不加分析地予以否定,其结果使得本应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变得日趋“高尚”而枯燥乏味,也使得要传授的道德价值不可能真正被学生接受,不可能真正深入人心,也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实效。金井关于人的自然性、自然性与道德价值之间的关联以及基于人的自然性加深学生价值自觉的分析,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可以说,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不管我们的道德教育方式多么生动活泼,方法多么灵活多样,道德教育将永远走不出困境。
【参考文献】
[1][5][13][22][24][30][31][32][36][37][38][39][40]金井肇.道徳授業の基本構造理論[M].東京:明治図書,1996.7、1、8、25、28、31、45—48、52—54、45—48、100—113、113、117、134—155.
[2][9][28][33][41][42]金井肇.明るく楽しぃ構造化方式の道德授業(小学校·高学年編)[M].東京:明治図書,1996.10、6、7、13、10—20、6—7.
[3]饶从满.道德教育与日本的教育病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6,(5).
[4][8][10][11]饶从满.结构化方式道德教学论的本体论基础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00,(5).
[6]饶从满,宋海春.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J].外国教育研究,1996,(1).
[7]文部省初等中等教育局小学校课.道德教育推进状况调查结果(概要).平成12年5月[EB/OL].mext.go.jp/b_menu/houdou/12/05/gaiyo.pdf.2005-08-10.
[12][27][29]金井肇.生き生きした構造化方式の道徳授業(中学校)[M].東京:明治図書,1998.10、7—8、7.
[14][15]科学文部省.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EB/OL].mext/go/jp/b_menu/shuppan/sonota/990301b/990301a.htm.2008-09-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6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9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一、我国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可以说大学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高校教育比较重视对科学技术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对于影响大学生将来发展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普遍涉及较少。这就导致了目前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学术不端的行为。
实际上根据相关的统计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导致信息查找非常方便,很多大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甚至毕业论文的时候,都会直接从网络上获取相关学术资料;另一个是考试作弊,考试作弊虽然是一个无法根治的顽疾,但是目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比例有所上升,有的是为了获取奖学金有的则是为了“考试不吃亏”;第三个是论文的一稿多投和“搭便车”署名问题,随着本科生对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发表学术文章,为了提高发表概率,很多人一稿多投,而为了提高个人发表文章数量,会相互“搭便车”署名。
这些学术不端的问题在高校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毕业论文抄袭的问题,近年来经常被新闻媒体曝光。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科学道德有偏差、学术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校对引导、教育学生坚守学术操守方面不够重视。实际上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没有设置学术规范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因此总的来看,这是由于科学道德教育缺失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并提出相应措施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二、进行大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国内为相关媒体对于我国的学术造假问题曝光相当多,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学术界的风气和国际形象。但是在全社会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专家教授学术造假的情况下,对于基础的本科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却鲜有关注。作为未来学者的摇篮,大学对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情况将会对未来我国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也只有从大学生开始抓起科学道德教育,提升学术规范程度,才能在根源上解决我国学术造假和腐败的问题。
(一)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的危害。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缺失危害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青年时期个人的观念价值形成之后,将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影响其行为,若是大学生形成了学术造假的价值观,其个人事业发展将会收到很大影响;另一个是对我国学术界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将来会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主力军,如果在他们刚刚踏入学术界的时候就开始造假,那么将来学术界的造假和腐败情况将会愈演愈烈;第三个是对社会风气和道德情况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大学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此大学生和学术界相对于社会来说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如果大学生造假成风那么势必会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情况。
(二)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意义。纵观世界上学术风气优良的国家可以发现,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典型的做法,那就是对学术后备人员进行严格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将来不管是大学生从事学术工作还是其他工作,这都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另一方面,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大学内的学术不端行为,从长远看来也可以在根源上纠正我国学术界的各种学术腐败行为。
三、大学生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这说明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原因,学生在高中毕业考上大学之后各种压力都瞬间减少,初入社会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仅仅是在学术领域,甚至在普通社会道德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实际上当学生看到社会上各种造假行为不但没有收到惩罚反而获得巨大利益的时候,很难克制住自己不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二)学校对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不够重视。经过对几十所高校的课程列表进行研究发现,只有极少数学校开展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专业化教育(如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开设有“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课程)。这种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让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科学道德,对于很多不明显的学术造假行为也不够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容易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坚守科学道德的底线。
(三)清查和惩戒机制不完善。虽然目前新闻媒体不断的报道各种学术造假行为,但是由于学术界和高校对于学术造假的清查和惩戒机制不够完善。很多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有样学样”的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跟风效仿,这是导致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学生对自我的教育不够重视。道德修养高的人基本不会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这说明了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不足也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这种修养和教育的不足,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伪造、抄袭就是学术不规范行为。
四、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当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
要有效地在高校当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杜绝大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应当构造一个广域的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校园、课堂、导师、学生自身开展相关教育工作。
(一)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高中生走进大学之后,相当多的精力都会放在各种校园活动当中。这时候校园文化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构建一个以诚信和创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可以在无形当中树立起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价值观念。
(二)利用思想政治课堂开展启发和渗透教育。思想政治课是所有大学生都要进行的必修课,而这类课程恰恰可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此要善于利用这类课堂的教育内容和风气,对学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积极的利用各类正反面案例和学术名人故事开展教育。
(三)利用导师开展模范教育。大学导师是高层次人才的象征,尤其是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导师的影响。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导师来树立科学道德榜样,同时在导师的带领下构建一个诚信而规范的学术环境,自上而下的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学习。
关键词:独立学院 思想道德教育 科学教育
一、高校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意义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涉及到了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各方面的工作都围绕着“育人”这一主题协调开展,才能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产物,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缺乏前瞻性与规划性;教学理论知识不深,实践性不强,从而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对学生个性特点缺乏了解,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方面也衍生了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脱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独立学院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确立以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任务。这就要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多渠道地开发教学阵地等途径,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把两者融合起来,这对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然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两者的融合,是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历史必然。独立学院应立足自身的特点,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释放出来,在教学理念中增加创新意识,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为一体,从而达到真正的“教人育人”的目的。当今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表现欲望日益活跃,但其道德意识却并不强烈。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下,大学生也面临着诚信与道德的沦陷问题,它也是制约国民素质提高的一个绊脚石。对于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仅仅依靠科学教育是不够的,更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思想道德教育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见,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呼吁,更是时代的呼吁,这两者的融合存在着不可阻挡的必然性。
三、高校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具体途径
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实践素质教育的体现。针对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实践素质教育要以探索两者融合的途径为重点,即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将“教人育人”的基本教学理念细化到教学机制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去,多渠道地开发教学阵地,加强校园文化的推广,这对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具有实质性的作用。由人格培养到人才的塑造、由理论的传授到综台素质的提高等具体途径的有效实施,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
1)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立足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课题,也是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出发点。塑造人才应从最基本的人格健全培养起,“人才的核心是素质,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品质,而人格正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格素质的价值追求。实现健全人格的培养,应鼓励大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细微之事做起,提高大学生对道德意识的重视程度,达到自身道德认知与行为相一致。高校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即要立足现实,更要展望未来,使人才的培养具有前瞻性和规划性。定位于独立学院的教育模式,应该以塑造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归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逐渐从锻炼中塑造大学生自身的品德和修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社会输送一批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在科学教育的前提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要明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必须统一认识: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学,更重要的在于育人;课堂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将思想道德理念渗透到课堂的教学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实现科学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不论是在文科教学或是理科教学中,教师都应灵活运用本学科的授课特点,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地从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要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的实效性,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修养,起到以身作则的模范作用。教师必先完善其身,方能起到表率作用。否则,思想道德的传授便形同说教,难以令学生信服。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尤其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互动式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师生间的沟通,达到更好的传授效果。
3)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凿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渠道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了人们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高校的教育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实现了信息与知识的传播和获取。在探索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含的途径中,合理利用网络平台是一个不可低估的渠道。首先,建立校园思想道德教育特色网站,形成新型的教育阵地,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运用网络的多样性、共享性、快捷性,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广域性,增加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完善独立学院网络思想教育机制。加强网络管理,提高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素质,精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实现时效性与长效性的结合,达到与时俱进的同步教育。
(贵州瓮安建中中学550413)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去,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在中学体育课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课程改革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思想道德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身体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的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信息技术时代里,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快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并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工作、学会交往”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道德状况,认清思想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如何在中学体育课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对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巨大挑战,针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中学体育课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一、中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思想状况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根据中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思想状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生自身水平的实际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其宗旨都是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思想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对于思想道德的培养也很关键。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学习内容的扩展。只有了解学生,才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每个学生顺利成长。而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跟其它学科教学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是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身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其它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多以说教为主,多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讲座法、读书指导法等方法,而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多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工作。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在体育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游戏捕鱼中,一定要强调在捕到鱼时,网一定不能破,否则捕到的鱼不算。鱼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跑动,跑出区域算被捕,让同学们在游戏过程中既玩又练,还能逐渐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
2、顽强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已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如做1分钟仰卧起座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的时候,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同学做俯卧撑、围绕田径场跑一圈等,让这些同学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师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又如在球类项目中,把他们分成几个组,轮流进行比赛,打败的组没有参赛资格,其它组继续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尽最大力量战胜对手,保证本组能继续打比赛。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中学生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体育合格项目时,把体育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补测时能顺利考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
在武术课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武打电影片及武打小说中的问题,由学生回答,使他们对习武以德为先有进一步的认识,以培养他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体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学必须认真负责领交器材,上课时,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把排球当足球踢,应爱护公共财产,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课开火车中,对游戏规则严格执行,让他们在游戏中明白同学之间应互助、互爱。
此外,在体育课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如在体育理论课中,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总之,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中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现代中学生他们知道的东西多,知识面广,主观性强,对他们讲大道理作用不大,只有结合实际跟他们讲道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体育课教学就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独有特点,作为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这一阵地,在进行体育课教学时,有预见性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思想道德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景、情景交融,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炼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
关健词: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学基础 结合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多年,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在全面素质结构中占有首要地位,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会计学基础是整个职业教育会计课程的基础,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曝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作为会计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会计学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材编制的结构。职业教育的会计学基础有很多的教材如《会计学原理》、《会计学概论》、《基础会计学》、《初级会计学》等,但总体结构基本都是围绕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即会计的初级阶段――簿记展开。这些教材无一例外地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账户的分类,凭证、账簿、报表,会计核算形式等内容。这种教材结构在历史上对培养会计人才的作用是显著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会计已不再仅仅只包含会计核算,会计的基础知识并不完全等同于会计的初级阶段所包含的内容,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已更加清楚,会计的内涵已大大扩展。会计教材的编写不能停留在会计核算层面上,必须立足于会计学发展才能符合当今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2.传统的授课形式。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会计学基础的授课形式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从第一章总论开始到第十章会计工作组织结束,重点精力放在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上,大量的灌输,使得学生从头到尾都陷入了会计技术方法的“大海”,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仅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会计产生了恐惧感,同时更忽略了让学生学会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二、“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1.立足会计本质,进行教学定位。会计学基础作为专业课在职业学校中是学生普遍欢迎的学科,如能抓住这块阵地,进行德育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德育与专门的德育课程有着重大区别。它的重点是专业和技能的教学,教师必须在课程上按照教学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容许教师在此之外占用太多的时间单独讲德育理论。它必须是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我校一年级的《基础会计》学科教学中,通常以“道德:最基本的会计原理”为开场白,增加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使学生一开始学习会计就接触职业道德,感受到浓重的道德氛围。一些法律知识教育,如《会计法》也纳入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把自觉遵纪守法意识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里,使学生在从业前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职业道德,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在会计实务的操作练习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外,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珠算教学第一章,就将珠算同我们悠久的文化渊源结合起来,在珠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浓浓地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耐力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