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城市的变迁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2 09:43:11

序论:在您撰写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城市的变迁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退二进三”; 规划管理;改革管理体制

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或由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带。城市边缘区位于已建成的外城区的边缘,表现出明显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的特征。当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发展的旺盛建设时期,小城市的外缘建设亦在迅速起步,城市边缘区是多数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在我国城市边缘区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布局和对于短期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加之未能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问题。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速CBD的改造,改善城市地域结构, 提高城市土地开发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以至于搞好整个城市和周围地区的开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大城市郊区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表现为一些新的取向:城市改造中的“退二进三”使工业郊区化外延、大城市改造中的“原住民”郊区化迁移、新兴居住用地的郊区化扩散等等。主城区面临过度集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出现包括环境、交通、地价等方方面面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使得居住和工业用地到主城区以外寻找空间,显现出城市分散化、郊区化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日益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形成了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我国特殊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城市与其边缘区城镇通过扩散与聚集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在由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的经济区域中,这些城镇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能够依托中心城市,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共同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消除城乡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大城市将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社会的相互联系也大大增强了。

当前,世界城镇化的主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可能形成新的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美、英等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相当高,己进入了后城市化阶段,出现了郊区城镇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另外,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离不开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城镇的贡献。以美国为例,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但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人口工作选择在大城市里,居住选择在城镇。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依赖并得益于城镇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大城市边缘区及其腹地城镇的发展,才有了美国大城市的兴旺与繁荣。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欧美国家大城市的发展历程,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促进大城市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证明,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我国的城镇中除目前仍从事着农业劳动的人口外,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己经脱离了农业部门,在各类城镇及其周围从事着各种非农劳动。因此,中国的城镇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低估的力量。近年来在“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大城市,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方针的指导下,城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建设成为当前的热点。城镇作为“城之尾,乡之首”,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但这同时也是其建设发展的难点所在。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使得城镇发展中的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比大城市更为突出,人口、用地、产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城镇合理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是位于大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既不同于典型大城市、又有异于典型乡村的区域,已分担一定的城市功能且与主城之间拥有紧密的产业、居住、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联系的区域。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沿阵地,既是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地区,也是问题最多、最敏感的地带。

3. 198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大城市空间在市域范围内快速拓展与蔓延,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快速建设时期。

由于经济、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等原因,许多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期间并没有做较深的考虑,便匆匆招商引资开始建设。城镇在经历了一段盲目建设与缺乏规划的无序发展过程之后。城镇演变成了“千镇一面”的雷同发展状态,缺乏个性与地域性,产业结构也由此变得混乱不清。而且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在人口与资源集中的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逐渐朝着产业功能复合化和空间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大城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刚刚开始,因此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政府在城市边缘区的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如二战后美国政府住宅资金援助促进了郊区住宅建设,迎来了郊区化的大众化阶段,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我国大城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规律和动力机制,从城市总体格局、空间特点、城市性质、文化传统等方面出发,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进行调控,引导郊区化健康发展。城市总体规划要进行适当调整,要把郊区居住区发展规划、郊区工业区发展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及服务设规划等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扩大城市总体规划的覆盖范围,使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建设有章可循。

4. 加强规划管理,以规划指导建设。

我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乡建设用地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同时强调应注意两个规划之间的协调。但从目前的规划编制情况来看,边缘区是城市规划和±地利用规划最薄弱的地带,二者的协调配合也存在许多矛盾。边缘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求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生态”的原则,在切实保护优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好边缘区用地。应根据集约用地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城市用地规模及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防止城市盲目扩大;应在对边缘区农用地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应加强边缘区村镇建设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公寓式住宅建设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减少宅基地及乡镇工业占用土地;应科学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途管制制度。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城市边缘区非农用地扩展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而是以“工业导向型”为主,即大致遵循“近郊农业用地一工业用地一居住用地充填一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配套”的扩展过程,故在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时,应特别注意边缘区的工业开发区选址与规划,既要注意保护农田,又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还要注意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完善边缘区土地估价制度,推进边缘区土地的有偿使用。

5. 改革管理体制

城市边缘区的行政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必须协调好条块关系,完善内在管理机制。首先,改革和健全行政运行机制.理顺职权关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除少数不宣下放的实行双重领导外,一般都要放到乡镇管理。同时要理顺乡镇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分工;理顺行政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理顺政企关系,实现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的调节、经济利益的诱导和经济方法的约束来管理,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边缘区社会发展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有着多个影响因子。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口和人口密度因素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政府行为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生态产业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保证;区位条件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催化剂。只有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好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边缘发展问题。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尽管包括城市边缘区规划,但其重点是副食品基地的布局等内容,贫乏的内容使边缘区基本上成为缺乏规划管理的“灰色”地带。所以要在研究边缘区空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全面的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 陈有川.当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对策.城市规划:7ETIJ,1999(5):62.63.

[2] 陈佑启.城乡交错带的概念及特征[J].经济地理,1996(3):27~31.

第2篇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退二进三”; 规划管理;改革管理体制

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或由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带。城市边缘区位于已建成的外城区的边缘,表现出明显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的特征。当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发展的旺盛建设时期,小城市的外缘建设亦在迅速起步,城市边缘区是多数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在我国城市边缘区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布局和对于短期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加之未能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问题。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速cbd的改造,改善城市地域结构, 提高城市土地开发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以至于搞好整个城市和周围地区的开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大城市郊区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表现为一些新的取向:城市改造中的“退二进三”使工业郊区化外延、大城市改造中的“原住民”郊区化迁移、新兴居住用地的郊区化扩散等等。主城区面临过度集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出现包括环境、交通、地价等方方面面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使得居住和工业用地到主城区以外寻找空间,显现出城市分散化、郊区化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日益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形成了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我国特殊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城市与其边缘区城镇通过扩散与聚集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在由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的经济区域中,这些城镇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能够依托中心城市,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共同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消除城乡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大城市将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社会的相互联系也大大增强了。

当前,世界城镇化的主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可能形成新的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美、英等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相当高,己进入了后城市化阶段,出现了郊区城镇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另外,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离不开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城镇的贡献。以美国为例,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但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人口工作选择在大城市里,居住选择在城镇。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依赖并得益于城镇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大城市边缘区及其腹地城镇的发展,才有了美国大城市的兴旺与繁荣。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欧美国家大城市的发展历程,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促进大城市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证明,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我国的城镇中除目前仍从事着农业劳动的人口外,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己经脱离了农业部门,在各类城镇及其周围从事着各种非农劳动。因此,中国的城镇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低估的力量。近年来在“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大城市,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方针的指导下,城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建设成为当前的热点。城镇作为“城之尾,乡之首”,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但这同时也是其建设发展的难点所在。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使得城镇发展中的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比大城市更为突出,人口、用地、产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城镇合理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是位于大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既不同于典型大城市、又有异于典型乡村的区域,已分担一定的城市功能且与主城之间拥有紧密的产业、居住、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联系的区域。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沿阵地,既是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地区,也是问题最多、最敏感的地带。

3. 198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大城市空间在市域范围内快速拓展与蔓延,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快速建设时期。

由于经济、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等原因,许多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期间并没有做较深的考虑,便匆匆招商引资开始建设。城镇在经历了一段盲目建设与缺乏规划的无序发展过程之后。城镇演变成了“千镇一面”的雷同发展状态,缺乏个性与地域性,产业结构也由此变得混乱不清。而且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在人口与资源集中的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逐渐朝着产业功能复合化和空间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大城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刚刚开始,因此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政府在城市边缘区的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如二战后美国政府住宅资金援助促进了郊区住宅建设,迎来了郊区化的大众化阶段,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我国大城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规律和动力机制,从城市总体格局、空间特点、城市性质、文化传统等方面出发,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进行调控,引导郊区化健康发展。城市总体规划要进行适当调整,要把郊区居住区发展规划、郊区工业区发展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及服务设规划等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扩大城市总体规划的覆盖范围,使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建设有章可循。

    4. 加强规划管理,以规划指导建设。

我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乡建设用地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同时强调应注意两个规划之间的协调。但从目前的规划编制情况来看,边缘区是城市规划和±地利用规划最薄弱的地带,二者的协调配合也存在许多矛盾。边缘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求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生态”的原则,在切实保护优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好边缘区用地。应根据集约用地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城市用地规模及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防止城市盲目扩大;应在对边缘区农用地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应加强边缘区村镇建设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公寓式住宅建设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减少宅基地及乡镇工业占用土地;应科学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途管制制度。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城市边缘区非农用地扩展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而是以“工业导向型”为主,即大致遵循“近郊农业用地一工业用地一居住用地充填一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配套”的扩展过程,故在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时,应特别注意边缘区的工业开发区选址与规划,既要注意保护农田,又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还要注意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完善边缘区土地估价制度,推进边缘区土地的有偿使用。

5. 改革管理体制

城市边缘区的行政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必须协调好条块关系,完善内在管理机制。首先,改革和健全行政运行机制.理顺职权关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除少数不宣下放的实行双重领导外,一般都要放到乡镇管理。同时要理顺乡镇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分工;理顺行政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理顺政企关系,实现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的调节、经济利益的诱导和经济方法的约束来管理,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边缘区社会发展由于其自身的特性,有着多个影响因子。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口和人口密度因素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政府行为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生态产业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保证;区位条件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催化剂。只有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好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边缘发展问题。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尽管包括城市边缘区规划,但其重点是副食品基地的布局等内容,贫乏的内容使边缘区基本上成为缺乏规划管理的“灰色”地带。所以要在研究边缘区空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全面的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 陈有川.当前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对策.城市规划:7etij,1999(5):62.63.

[2] 陈佑启.城乡交错带的概念及特征[j].经济地理,1996(3):27~31.

第3篇

一、谦虚的胸怀

中国自古就有“文人相轻”一说,现实生活中,不乏因“小有成绩”而看不起别人的教师。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看看讲课和讲座的老师,他们都是全国有名的语文教学研究的专家。在面对学生、面对台下的教师时,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始终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与老师探讨。真正让人感受到“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要学习专家们谦虚的胸怀,认真搞好教育、教学和研究,让自己不断前进。

二、喷涌的激情

忆往昔,怀揣“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神圣梦想,我们豪情万丈。看今朝,现实磨砺,发现我们的职业只是普通的一行,我们激情锐减。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没有激情的教学就是一具僵尸,没有任何乐趣。充满激情的教学可以最大程度的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充满激情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曾写道:“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

欣赏名师的教学,慨叹他们的精彩课堂。精彩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何处来?读书。程少堂老师一年看的书要花一万元。李政涛教授提出语文教师的四种修能:读书、阅世、说文、弄笔。他说:“语文教师的知识管道中不贮满语文的水,精神体内不充盈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并迟早会使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四、高效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十年反思,很多语文课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偏重人文熏陶,随意地游离文本、架空语言。学生学会了说空话、大话、套话、假话。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本原。专家们不仅为我们解了惑,也为我们指明了语文教学研究的本质和方向。李百艳老师呼唤语文魅力的回归;马老师强调立足于文本,品味语言,从而享受语言的魔力,美化学生的精神。青春之语文──王君老师提出了:文本解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丁卫军老师发出了“简约,让语文回家”的呼唤;郑桂华教授一针见血指出作文教学的问题:“‘教什么’太抽象, ‘怎样教’太模糊。”她明确指出“作文教学的出路是:落实过程指导”,从“虚假写作向真实写作追求” 。

五、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上,教师讲究教学设计,注意运用教学技巧,追求课堂气氛。比如: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一段值得回味的结束语;到哪里抛出一个新巧的问题,学生会怎么回答,教师应该怎么应对;到哪里用小组讨论,在什么时间进入下一个环节。往往是按照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顺着教师预想的教学思路进行的,常常把学生的基础、理解力、表达的随意变化等可变因素排除在课堂之外。一旦学生的理解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学生的问题超出了设计范围,教师不是生拉硬拖、强迫灌输,就是听而不闻、回避问题。这样的课结构完整却比较生硬,表面热闹却缺少生成性。看看每一个专家课堂,他们的课堂形成多种类型的互动生成,都是基于学生学习语文的课,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的语文课,他们的课堂设计大体有序,具体细节灵活;教师实施课程方向调控。听课时我觉得自己在享受课堂,享受生成的精彩,享受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与成长。

第4篇

论文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历史传承能否真正得以体现,以及能够得到多大程度上的体现,与当时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观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知识观往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构成与表现。因而,后人要想实现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就不能不对知识观与教育价值观的关系作出认真的分析研究,并认清其对教育教学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

1、知识观理论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从原始蒙昧状态发展到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之中,这期间形成过各种各样的知识观。如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就曾将知识分类为虚构的宗教知识、抽象的形而上学知识和科学的实证知识。在他的这一划分基础上,虽然也有后人又将知识观的发展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神话知识观、形而上学知识观和科学知识观。 但孔德实证主义知识观仍对近现代中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深远影响。他的这一划分可被视为人们对知识观的转变这一问题进一步探讨的最初开端。

继孔德之后,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从知识的社会目的这一角度,将知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启蒙时代。为了启蒙思想、增加智慧的知识。

第二阶段:工业时代。应用知识。

第三阶段:知识时代。知识的知识。

可以看出:他的 这种划分只是建立在知识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的一种划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略作重新划分后通过对知识传承形式及其特点的考察,来重新认识一下由此带来的在教育价值观上发生的种种历史变迁,并对当今流行的种种教育价值观思潮,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尝试进行一番全新的透视。

2、原始社会的知识观及其教育传承形式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进程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属于无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时期,因而一切关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实际状况我们只能是依靠人类学或考古学中考察发掘的文物资料进行论证和推断。关于知识与教学的问题亦是如此。

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知识主要是靠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直接积累的经验中获得的。这种知识的获得并非是人们出于主观意愿所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伴随着谋求生存的需要而在有意无意之间逐渐积累而生成的。由于当时人们对知识“是什么”并不了解,那时候,由于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把事物常常看作是某种超自然力的表现,认为他们所生存的世界都是由神灵来掌握的。显然,这时人类的知识观是建立在人的直观洞察和所谓神灵的启示之上的。

基于原始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特征,原始社会的教学往往也就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一种是关于生产生活知识的,即教授和学习一些劳动经验和部落的风俗习惯及行为规范;另一种则是关于神灵知识的,即教授和学习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得并解释神灵启示的知识。前一种主要是由年长者为师,以共同参与生产劳动为渠道,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以掌握生产和生存经验为目的开展知识传授的教育活动。后一种则以巫为师,以宗教的或部落的各种仪式为手段,以参与和接受仪式的方式,以建立与部落和社会的精神联系为目的完成所谓某种知识的传递活动。

因此,原始社会的所谓教学主要是以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建立与部落社会的精神联系为目的进行的。其与原始社会的其它活动一样常常充满神秘色彩。

3、古代知识观影响下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用“神秘的启示”去解释万事万物的方式逐渐产生怀疑,追求一种显得更为合理、可信、确定的对世界的解释。特别是随着阶级社会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文字和学校的产生,使得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较之原始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这种变动也势必要求构建出一种新的知识观。

古代知识观来自于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古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智慧只在于要认识能够驾驭一切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只要对世界万物的本原及规律性做出说明,就算是达到了最高的智慧境界。此后,德谟克利特同样认为感觉只能提供意见,理性才能获得真理。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洛泰戈拉则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感觉不仅是认识的基本途径,而且是认识的唯一标准。这些看法表明:人们开始认识到追求客体过程中应重视主观因素的作用,但由于当时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的盲目乐观,促使另外一些人试图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知识”和“怎样获得知识”的问题。

如:苏格拉底强调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的把握。柏拉图则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真的和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观念系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关于普遍、一般的理论知识比感觉经验更重要,真理是建立在证明基础上的。由此说明,人类对知识观的把握已开始转向了以概念、逻辑和思辩为中心的理智性认识活动。

以古希腊时期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古代知识观关注知识的来源:认为知识是天赋的,与人的理性相联系;而对知识的表现形式:则认为知识是由一定概念和逻辑构成的命题;对于获得知识的方法则看成是人们排除干扰的思维成果,因而特别强调“反思”、“回忆”、“沉思”;关注知识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知识关乎人生,不仅能提高人的修养与学识、还可达到净化心灵及显示智慧的目的。

在古代知识观的影响下,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征。①教育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理念中所蕴藏的知识,而不是去创造知识。因此人们将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内在的探索能力以认识知识。②由于极其注重理性认识,因而在教学中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③把哲学、伦理学和宗教神学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教育变成了心智的一种形式上的训练,使其具有了强烈的宗教与政治教化色彩。

4、现代知识观视域下的教育价值观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将近400年间,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知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开始思考如何重新确立一种知识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科学逐渐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观点和学派的对立,不过在知识观问题上两派学者却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即都认为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有解决问题的价值。

为调和两者的争论,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率先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认为知识既源于感觉经验,也出于认识能力。此后西方知识界相继出现了几位对现代科学产生划时代影响力的科学巨匠,如:牛顿及其“经典力学”、哥白尼及其“日心说”、开普勒及其“天体运行三定律”,等等。由于这些科学巨匠及其理论的出现,科学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新时代。而真正开启科学认识知识观先河的先驱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始提到的法国哲学家孔德所率先提出的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至此,现代的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观逐渐代替了形而上学知识观的统治地位。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和迪昂为代表:认为科学理论的作用在于将大量经验材料和定律按演绎规则系统化和简明化,为预测试验结果提供方便。此时的一些哲学家也开始对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及意义给予关注。进入20世纪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哲学界开始把知识的经验证明问题作为最核心的问题提出来了。此时,人类在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内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水平。

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由精确概念拼合起来的完全自洽的概念体系,因此教育也就可以象拆装机器一样将知识进行“条块分割”后进行分别传授,对人的教育也可以以类似于生产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对此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盛行。此外,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把科学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和重点,认为教育应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每门学科知识为目的。科学教育演进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科学知识的授受成为师生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于是,浓缩在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成为教育不可动摇的主要内容,知识一旦被获得就会受用一生;而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更是成为了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

5、后现代知识观引发的教育价值观的新变革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致使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逐步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引领下建立起了一套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使人们的知识观和真理观进一步得到深化。特别是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处在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下,现代科学主义时期末的知识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已经开始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已把知识视为一种不断变化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认为研究者并非外在而是内在于这一系统之中。认为:从知识的产生过程看其具有文化性;从知识的适用程度看其具有境域性;从对知识的需要来看其具有价值性;从知识的存在形态来看其具有构建生成性;从知识的类型来看其更具有多样性。

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引领下,教育价值观逐渐衍生出种种带有鲜明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新主张。

5.1 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受现代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以杜威的实证主义理论为支点,认为:教育就是学习者通过主动的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教学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注入,而在于经验的改造。这种教育价值观反对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脱节,冲击了科学主义教育中那种教死知识的纯书本式教学。

5.2 建构主义教育价值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并不是使学习者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的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不断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程序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图式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教育不能用知识的机械积累的过程来解释。强调教育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或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在这里知识的意义具有主观性。

5.3 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出现则是对科学主义教学价值观进行反思的一种结果。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客观性的真实体现必然要立足于现实的人文精神。于是提出在教育领域里应该注重人文知识的开发、积累与授受;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形主义理念为目标;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内容;教学注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移情、体验、理解现实等方式去扩展教育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建构意义世界。

通过以上回顾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价值观与知识观的转变意味着观念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特征:知识观对教育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教学的理念和实践;而教育价值观也对知识观的发展起着明显促进作用,它通过教育实践帮助新知识观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 尚志远.后现代知识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1999-02

[2]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李晓峰.浅议知识转型视界中的课程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04

[4] 潘庆玉.知识之源与课程之流--试论知识观对课程观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

[5]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上世纪90年代是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型的工程技术和机械的广泛应用,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学科专业间分工越来越细,由此带来的实施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也相应越来越高。 然而,在此背景下,业主为了降低自身成本,减少投入项目管理的人员,同时也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系数,缩短工期,因而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EPC模式应运而生,并率先在欧美国家的得到广泛应用。

所谓EPC工程承包模式是指项目业主把整个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服务工作全部委托给EPC承包商,由其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完成项目规定的项目目标。

其实EPC模式的产生与项目管理理论的提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 项目管理的理论中,项目管理是对一次性项目对象,目标,在一定的资源,时间和环境条件的制约下,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实践管理活动的总和,或概括为对项目系统目标优化与综合管理的全过程。

从项目管理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项目管理的目的是要对项目系统目标最优化和系统化的管理。然而,无论是早期的业主直接管理模式,抑或后来的业主加咨询机构的管理模式都未能达到项目全面管理的要求。这样为了实现这个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模式发展到现今的EPC模式。具体过程如下图1所示。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阶段的实现EPC模式中业主是不直接参与到项目实施中的具体管理中,而是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对于总承包商的管理中。由此一来,业主方面只要少数几个管理人员,在专业的咨询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实现自身的管理目标。这样业主方面既减少了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又能做到对项目有效管理。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的总承包商所起的作用就是EPCM(项目总承包管理)的作用,也就是对于各分包商而言,其作用已经完全代替业主来管理整个项目的运作。

二、国际输变电工程承包领域EPC模式的新变化

由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蕴藏着巨大商机,同时也是对各个国家项目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因此各国工程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期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得EPC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细分发展,产生一些特殊模式。

而这些模式都是EPC模式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而产生的一些发展和变化,具体变化如图2所示。

上图2中的各种变化可以从上述几点来区分:

1.是否有施工队伍

这一点是我国输变电项目总承包商中分类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的计划经济,所以我国目前的工程总承包商主要是由以往的对外窗口企业以及工程施工队伍构转变而成。其中一类如笔者所在公司前身是国内电线电缆的对外窗口企业,由54家电缆厂和电缆研究所参股组建的进出口企业。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笔者所在公司也逐渐拓展其他业务,开始承揽国际电力项目的总承包业务。 另外一类是各输变电公司,此类公司在过去主要服务于各省市电力局,以完成电力局的任务为主。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这些企业开始积极开拓国外输变电工程市场,并取得一些成绩。

2.是否能提供项目所需主要设备

由于输变电领域的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输变电项目所需的主要设备一般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厂家进行生产制造。譬如,500kV SF6断路器,因为该设备绝大多数使用在电力领域,市场比较专业,而研究开发此设备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同时市场准入门槛也比较高,使得这些设备生产企业在市场竞争时存在着技术优势。另外,由于这些企业采用自身设备参与项目中,可以获得比较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对于电力项目的业主而言,为了确保供电质量,也存在着不愿冒险采用一些新产品的心理。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一些大型设备生产集团如ABB、Siemens、Areva、西电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特变电工等充分利用自身的制造优势,参与到国际工程的建设中。

3.是否可以提供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一些设计单位也充分利用自身设计力量的优势,作为总承包商,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领域的竞争。这难得可贵的变化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设计单位在业务主要定位在为施工单位、各级电力局的项目套上,这点也在设计单位的称呼上就留有较强的印记。时至今日,绝大多数设计单位虽然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但是没有对整个项目进行技术管理的能力。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杂志统计,在全球200家最大工程顾问公司中,我国只有4家勘察设计单位入围,市场份额不足1%,仅有5.69%。目前我国仅有200多家设计院拥有对外经营权,在国际工程咨询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三、上述几类新型EPC模式的弱点及应对策略

我们在看到这些EPC模式新发展的优势的同时还应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弱点。

首先,以施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要加强总承包管理的理念和力量,增强设计、商务和管理方面的软实力,培育和增强EPC总承包的实力和经验。国内许多大型、专业化施工企业从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等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大型工程承包商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施工能力已经旗鼓相当或者更有优势,欠缺的是国际商务、国际采购、EPC总承包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

而我国国内输变电设计单位在参与国际大型EPC项目的运作、实施过程中,明显反映出由于长期受国内行业管理体制的制约而造成的专业分工过细,设计人员知识面狭隘。另一方面,设计人员没有项目系统认识,只考虑设计的便捷、可靠,导致设计与其他环节脱节,进而导致设计背离项目目标,不能为项目创造效益。

在我国生产企业参与到输变电项目总成包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问题,其中主要是一些企业是固步自封,规定只能采用本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殊不知,有些时候企业自身的产品优势并不明显,甚至不符合标书要求,而采取硬性捆绑的措施,结果导致竞标失败,“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而得不偿失。

因此,在进行国际输变电EPC项目管理时,我们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对项目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管理

首先,在具备条件的项目中,技术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单位参与大型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使设计单位各专业人员直接介入项目的投招标、合同谈判、施工、采购、调试、运行等工作,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及业主的要求更加了解,设计优化的能力得以提高,与整个项目的实施、管理形成良性互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施工方面,也可以要求施工代表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提出施工方面的改进意见,达到设计最优的效果。对于供货商,可以进行良性沟通,说明项目整个设计构思,邀请供货厂商出谋划策,进行技术创新。以上这些做法都可以使得各个方面参与到项目中来,使得项目的系统性得以加强。

2.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

由于上述几个EPC模式的新发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我国企业目前情况下无法做到统包统揽任何输变电EPC项目。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将一些业务分包给其他分包商,而如何管理好这些协助单位就成了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应该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这样在总承包商内部的组织结构层次将大大减少,外部信息能够得以顺利传递到总部,总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也得以提高。通过构建扁平化组织结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进行在线实时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风险防控、快速反应的能力,极大提高了项目收益。

3.加强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构建高效团队

任何团队都要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而且要具有连贯性和灵活性。但由于我国总承包企业的体制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尤其在激励和监督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该奖励的得不到应有奖励,该惩罚的而疏于惩罚。因此,笔者认为要摒弃上述弊端,应该采取公平、有效、透明的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考评,而且这里所指的项目参与人员也应该包括外单位临时协助人员;最终通过有效激励与监督机制,构建高效团队,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抓住机遇,认清企业自身的优缺点,迅速转变观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进行强强联合,组建高效团队,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积极开拓。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VAR模型;广饶案例

一、引言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迁,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靠拢,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同时城镇化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来源于两大引擎: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我国,城镇化是由工业化引致的,属于引致性城镇化。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完成,城镇化的源动力越来越弱,于是理论界、实务界将城镇化单独作为一命题进行设计考虑,其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在城镇化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当前主流思想之一。

本文摒弃单独研究金融与工业化或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传统做法,从金融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动态均衡角度出发,将三者同时纳入模型,对其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本文选取山东省广饶县为案例,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其1999年以来的工业化、城镇化、金融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广饶县工业化、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经验历程,从中找出有效促进三者结合的经验规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广饶县工业化、城镇化和金融发展的演进过程

广饶县位于东营市南部,全县辖9个乡镇,人口50万,面积1138平方公里。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38.7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5元。目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65位、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11位,连续多年入围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县。改革开放以来,广饶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条件,开创了一条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其中广饶县城镇化道路中的“城镇辐射-农村突围”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模式否定了传统观念中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代价的必然性,走出了一条金融助力工业化、工业化助推城镇化、城镇化诱致金融体系变迁的广饶模式。

(一)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助力工业化战略实施

上个世纪90年代广饶县大王镇部分中小企业因市场波动及经营原因纷纷倒闭,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恶化,为维护企业信用,新成立的大王集团挺身而出,宣布倒闭企业的银行贷款全部由集团代偿。偶然性的危机造就了广饶人的信用意识,也使当地政府意识到了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重要性。90年代,广饶县仍以农业为主,于是当地政府决定从农村开始建设金融生态环境,1999年下半年,在广饶县人行引导下,农村贷款证被推广,当年共发放农户贷款证30394本,以贷款证形式发放农贷37907万元,贷款收回率100%。2000年,广饶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以争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内容的“金融信用县”创建活动。截止2011年底,全县评定文明信用村426个、信用户93286户、信用企业96个、信用工商户706个,文明信用乡镇9个。为维护持续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广饶县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办法》、《不良金融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开通了金融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同时严厉打击金融违规、信贷违约等现象,实现了广饶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制度化、持续化。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使广饶县竞争力和资金“洼地效应”不断增强。自2001年开始,各项贷款余额一直大于存款余额。

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广饶县工业化战略迅速实施,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26.8:41.1:32.2调整为2011年的6.6:71.6:21.8。截至目前,广饶县造纸、橡胶轮胎、机电及汽车配件、化工、纺织、农产品加工等6大特色主导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具备年加工机制纸270万吨、油品1470万吨、子午胎5800万套、制动配件5800万套、纺织180万纱锭的能力。成为全国重要的橡胶子午胎生产基地、全国橡胶轮胎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摩擦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世界单厂规模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其中:工业集群效应凸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94家发展到256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29家发展到155家,4家企业入闱中国企业500强、9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43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17家,带动建设优质标准化生产基地70万亩、渔业养殖面积20万亩、规模化畜牧养殖场区295处,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工业化战略实施,助推城镇化建设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育观念 中学教师 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期望教师不只是一个“能干的教书匠”,而是努力提升到“专业的教育家”的境界。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之际,教师作为变革中的核心因素,注定着其要承担更多的历史使命。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情召唤,教师走向专业发展成为必然。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新理念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广大教师提出了诸多的期待与挑战。新课程从改变学校生活状况、改变学生生存状态的高度体现出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超越。但在观念上明确教师发展的方向仅仅是个开端,真正实现它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阻力。主要有来自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阻力,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有意识地克服它将会有助于教师走向成功,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是这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最终期望。

人们常把教师看成是照亮别人、毁灭自己的蜡烛。也许它赞颂了教师职业“无私奉献”品格,但却是片面和消极的。一方面,教学就是知识授受的过程。把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解释为被动的知识输出,似乎教师将自己身上横溢的才华无私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就是职业内涵的全部,结果本应是创造性的教学变成了简单劳作,与其说是赞颂,不如说是贬低。另一方面,教师发展――单纯的自我奉献。她把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对立起来,甘当蜡烛,虽崇高却未免悲壮而凄凉,她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振奋和激励,反倒常常使教师产生一种委屈和吃亏的体验。教师必须由牺牲性的付出向主动型的创造提升。“假如把牺牲性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自身是无价值的,那么它所作的牺牲也就成为无道德价值的贡献。

怎样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去转变教师角色,把握新的教学理念。那么,什么是教育理念呢?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实施新课程必须使教师具有与新课改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理性支点。新课程中的新理念与我们最为密切的集中在学生观和教学观两个方面,其外在的教学行为主要表现在: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从只关注学生学业方面发展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从他主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到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合作式学习;从课本和课堂到走向现实生活;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较为单一的媒体到运用多种媒体,特别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从师讲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多向信息交流等。

可见,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学生观和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

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过去我们认为是非常稳定和有保障的职业,也会面临许多的变数。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反省,提出了新的课程类型研究型课程、综合课、综合实践活动等,提倡用发现法等新的教学指导方式,新的评价方式等等,教师要研究新课程、新教材,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等等都需要我们投入地去学习。学习不是像过去的小学生式的学习。提倡接受,领会,更倡导研究性的学习。

不少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是不同于教学的另类任务,或是专家的“专利”。这种认识是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的。如前所述,新课程中的新理念、新标准、新内容、新方法以及在其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难以应付的。因此,增强研究意识与能力并使之变成每一名教师的自觉行动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发。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彼此分离,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在这种境况中,教师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被极大地制约,学科专业水平被弱化或异化,教师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学科目、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

四、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发展速度极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知识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因此,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已经被动摇了。此外,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教师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而且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更加复杂了,教师不再是只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如何使知识信息为自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