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2 09:43:02
序论:在您撰写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112-04
一、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1.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保障农民基本口粮自给。力争“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1160万吨以上,农村人口粮食人均占有量稳定在380公斤以上。二是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推广“三统两分”(统一修建圈舍、统一修水电、统一技术服务、分户投资建设、分户经营管理),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目前,畜牧业产值在全省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超过1/3。力争“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在积极发展烤烟、油菜等传统经济作物的同时,重点发展马铃薯、辣椒、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2.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以培育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建设原材料基地为基本途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其次,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引导民族地区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户增收。第三,积极支持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对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第四,结合重点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积极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和结构调整,力争到201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80万人,使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要占农户总数的3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20%左右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
3.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二是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加强民族地区中心城镇的建设,发挥其产业集聚和对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的辐射带动功能。三是结合民主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四是在市场准入、融资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力争到2010年民族地区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农村经济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
4.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民族地区一要大力实施通乡油路改造和“村村通公路”工程,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路或水泥路,95%的行政村通公路;二要继续扩大农村电网覆盖率和入户率,加快实施农村通信工程和经济信息网进乡入村工程,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95%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三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建设一批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四是加快农村改水、改圈、改厕步伐,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农村沼气建设。
二、改善农民就业环境,为农民增收拓展外部空间
1.善待外出务工农民,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环境,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工资保障金等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障,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户籍管理、子女就学、住房安置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在城市安心务工就业创造条件。
2.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2005年末,贵州省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6万人,力争“十一五”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100万人。职业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手段:一是依托和改造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和农业广播学校,在充分利用原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加强现代技术装备,完善辅助学习系统;二是发挥普通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统筹网站建设,各级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因其健全的系统可作为远程办学点;三是发挥电台、电视台、邮电通讯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四是通过生动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五是联系农村实际,深入进行教育培训,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经济。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水平偏低,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很大。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评比结果显示,贵州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倒数第四,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四川、广西、云南在西部百强县(市)中的席位分别为25个、10个、10个,贵州仅有6个。贵州省进入百强的分别是贵州盘县、贵州仁怀市、贵州遵义县、贵州兴义市、贵州毕节市和贵州清镇市。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十五”期间,民族地区三次产业构成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为22.0:42.7:35.3,相比之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三是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十五”期间,全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8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64元,两者比例为4.2:1,“十五”期间,贵州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如果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到2010年贵州省民族地区总体实现小康难度较大。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选择
首先,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2005年贵州省城镇化水平为26.9%,比全国低14.9个百分点,预测表明,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总体提高到35%左右,同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0年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44.8:42.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将提高到26%左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左右。
关键词:文化、设施建设、新农村、规划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在党的十精神鼓舞下,人民群众正在为实现“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尤其是在广大的乡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美丽乡村正在不断涌现。然而我作为一位苏南发达地区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想以自己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与诸位读者共同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之事。
苏南的经济发展之路曾被定为“苏南模式”在全国推广,而苏南的文化建设,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虽然在全国颇为前列,但路走得也不乏艰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轻视了文化设施的建设规划,以至于老百姓在有了优裕的物质生活,需要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时,文化设施就显得严重缺失了。看戏看电影没有剧场,即使是来场露天电影或演出也难找一块像样的场地,体育活动项目更是寥寥无几,甚至连跳个健身舞也难寻个集中点,找本书看要跑几里或十几里到镇上去,公园休闲散步那就更是一种奢望了……如此现象和小康社会相差甚远。
其实,早在十年前,我们就迈开了建设新农村的步伐,由于在规划中对百姓文化需求的忽视,才导致了文化设施建设的滞后,以至于在近年的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建设成了各级党政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在成功创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基础上,要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更能反映出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能体现出文化对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更能展示出新农村的魅力与风采。
大家知道,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领跑者,要建设好新农村,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不仅要建设强大的经济,更要建设繁荣的文化。而文化,首先要建设好文化设施这个基础阵地,有了基础阵地,各种文化活动才能得以展开,百姓的文化生活才能丰富多彩,以文化人、引领风尚、振奋精神等一系列文化功能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因此,文化设施建设,必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设施如何规划?对此,我想提出如下三点与大家商榷:
一、合理布局,体现共性。满足广大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一个行政村要有一块相对集中的公共文化体系活动场所,其中包括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大众项目,对于规划来说,这些项目还应考虑落实到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真正做到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生活。举个客观的事例,封建时代,农村中还不乏有戏楼戏台,现在建设新农村,总不能让老百姓看场戏还一定要跑到城里去吧。行政村越并越大,一个村方圆数公里。人口数千上万,但文化设施的布局一定要均匀合理。
二、因地制宜,彰显个性。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地方文化更是底蕴丰厚,形式多样,个性突出,我们在规划文化设施时,务必用好用足地方特色优势,彰显个性,打造亮点。古桥古寺、宗教宗族、文物遗址、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名人轶事等民间民族文化和名山秀水、古树名木、地方特产等自然地理资源,都是建设文化设施的绝佳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能提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能提升地方形象,扩大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给地方全面发展带来动力。
三、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1、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分类的弊端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主要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体系,即安全与防灾、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道路、广播电视、环卫设施、绿化、文体活动、室外场地等。这种分类体系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内容的繁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容易遗漏关键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各专项规划缺乏整合,规划的可实施性很差。此外,农村基础设施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较少关注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农业仓储设施,农业的生产空间、农村生态防护林等,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2、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
从发展历程来看,农村经历了原始农村、传统农村、现代农村的演变,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生态”始终是三个稳定的核心,远景设计研究院建议农村基础设施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划分。
四、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区域统筹,以城带乡
政府应承担行政区内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该对区域内乡镇村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防止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混乱,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注重效益,门槛限制
自然村庄中人口规模偏小的较多,达不到规模效应。如果居民点太分散,也无法实现应有的效益。对政府来讲,基础设施建设好做,然而维护的费用很高。忽视规模效益和维护费用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出现设施无法正常运转、资源浪费的情况。
节约成本,精简内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立足现有设施进行改造,防止大拆大建,落实“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四节”方针。
五、着眼未来,突出重点。让文化更好地引领和助推社会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对于这一点,着重围绕以文化人和以文生财两个方面加以规划建设。比如名人故居的修缮建设,重点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和优良的名人品德。以达到教育后人、启迪来者、引领民风、提振精神的目的,让名人的后代不乏名人;保护文物古迹,建造文化休闲区域,可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景点景区的方向,达到以文生财的目的,让文化的力量助推经济的发展。
一、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从多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9558元,年均增长9%,城乡收入比例要控制在2.6:1以下。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探索促进农民增收途径和办法,多管齐下,努力构建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推进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这是带动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围绕工业集中区建设,搞好规划,引导农民利用土地补偿款,发展三产配套,稳定农民收入。当前,重点要抓好“金包银”项目实施。一要加快“金包银”和“金包金”工程建设;二要着手项目招商,尽快产生效益;三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好金边项目的股份认购分配方案,让农民真正成为资产的所有者,成为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四要完善项目的运行管理机制,让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
(二)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以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我市计划要完成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以上,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以上。一要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让更多的农民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要广辟公益性岗位,为大龄农民提供就业空间,切实解决本市大龄农民的就业难题。三要制订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多招用本地农民工。四要建立农村劳动转移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同时要积极鼓励农民自主经营、自主创业,增加农民创业性收入。
(三)推动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发展,以项目带动农民增收。
积极引导被征地农民利用土地补偿款,集资入股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农贸市场、商业店面等股份合作项目,使农民有长期的稳定收入。下一步要努力争取做到所有被征地村都有农民集资入股项目,使农民手中的土地款变为资本,村民变成股民。实施股份合作项目,必须坚持大多数村民自愿参与和集资入股为主体,选择效益好、风险小、见效快的项目,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完善项目收益分配和经营管理机制。
(四)努力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以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
突出发展优质种苗业、农产品加工营销业、生态休闲农业三个重点,以现代农业产业的提升来带动农民增收。一要继续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农民增收。二要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使农民分享到加工、营销到流通环节的利润。三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户、企业和市场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增加农民经营收入。
(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保带动农民增收。
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2010年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0%以上。二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强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到2010年参合人数占农村居民比例达到95%以上。三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农村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
(六)积极推进移民造福工程,以帮扶带动农民增收。
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实施移民造福工程,鼓励和引导山区农民从山上搬到城区来,一步到位,直接转为城镇居民,改变边远山区和重点水源保护区贫困落后的面貌。今年要重点推进集美区许庄村、翔安区大帽山农场实施整村搬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帮助挂钩村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七)创新农村发展机制,以改革带动农民增收。
一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二要研究新的改革措施,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农村发展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改革的思路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三要创新农村发展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二、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就是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紧紧把握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把促进农民增收纳入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好各项增收措施,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真正让农民共享开发建设的成果。
二是投入保障。就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
三是协调保障。就是要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将重大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速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逐渐向农村辐射,让农民逐步适应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增收致富的技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尤其是“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的各项惠农政策,使全市农村面貌显著改观。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岛外农村的投资力度,2005年岛外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1%。
(二)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十五”期间对惠农项目投入26.9亿元,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10.6亿元。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硬化道路约400公里,全面完成了农村通行政村道路硬质化建设;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加快普及农村自来水,入户率从2000年的36.5%提高到2005年的75%;建成了高崎闽台渔轮避风港等重大项目,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
(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整合了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资源,投入6.6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岛外文体设施,已建成嘉庚体育馆和同安体育馆。
(五)加快城市化进程,“十五”期间完成7个镇改街、64个村改居,新增建成区面积44.6平方公里。
(六)加快农村的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十五”期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1%。
“十五”期间,我市农村的整体面貌明显改善,关键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一是调整城市发展布局,加大岛外投资力度,加快了岛外开发和建设的步伐。二是结合行政区划调整,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岛内工业企业向岛外搬迁,实现了岛内第二产业空间的置换和优化,同时也推进了岛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三是结合重大片区开发与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夯实农村物质基础。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农村面积偏大,农民收入偏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粗放经营;农村规划建设滞后,城乡环境反差较大;城乡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加大对公用事业投入的意识不强。
二、“十一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与深圳、宁波等先进城市相比,我市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
当前,我市正在扎实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尤其是一批重大片区、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为加快岛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特区建设25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物质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使我市农村面貌有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要大幅度地减少农村的面积,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三、围绕“十一五”目标,城乡统筹,加快落实发展
当前,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规划、合理布局,构建新的市区格局。未来几年是厦门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在“十五”农村城市化工作基础上,继续坚持好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推动农村城市化。岛内实行村改居的社区要全部实现社区化管理。岛外要结合重大片区开发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城市化。
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中期或长期无法推进到的农村地区,实施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重点是提高居住条件,推广清洁能源,整治环境卫生,加强绿化美化。对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和重点水源保护区实施“造福工程”,进行易地扶贫。
(二)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等工程建设。开发建设莲花水库等新水源,合理布局岛外输水系统。继续推进通村及村内路网建设,基本消灭断头路。
(三)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大力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四)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官浔溪等7条流域治理,抓好沿海防护林、生态风景林等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加快农村气象综合服务工程等项目建设。
(五)完善农村垃圾清运处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清运处理体系。
(六)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七)发展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事业。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镇、村医疗卫生场所和设备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创新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
(八)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政府对农村群众文体事业的投入,建设各类文体设施。开放农村文化领域,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
(九)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视阚
作者简介 阎占定,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的研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严法善教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难题来着眼和着手: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武俊松的“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和邓芳的“教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农业》。2006(7))的文章都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马慧景在“构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当代经济管理》,2008(9))一文中则认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通过外在正式制度约束建设主体行为,非正式制度激发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认为建立严格执法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技术投入是完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途径。
3,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阎占定在“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7(7))一文中,通过对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农民收入、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是重要的载体,农村科技是动力,农村体制和机制是保证。因此。要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从研究的角度说,就是要加强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导。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有研究,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此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思潮,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界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不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化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铺垫,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从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要求来看,现在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工作多从某一领域出发,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且大多数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讨,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对制约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全面和系统性的研究欠缺,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繁荣。一方面,农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面积有18.2亿亩,人均耕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断增加,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轻工业发展也依靠农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市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依据测算,全省国民收入中的38%来自农业。75%的轻工业依赖予农业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总人口6000多万人,农村人口4294.6万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1228万hm2,耕地面积只有334.25万hm2,人均耕地0.0566hm2,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目前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93座因病险限制蓄水,相当于损失2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响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农村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进行了示范试点,但仍然出现了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识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为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因此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缺乏投入,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这些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业人才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任务艰巨。此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农村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胡正全、华、吴军最近对2005年度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试点)进行就地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试点村农民热烈欢迎。试点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试点村致富门道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晰;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投入不够,“早不能灌、涝不能排”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后的期维护、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应该围绕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题,认真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现状、问题人手,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个案剖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科学地选择调查区域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形成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内容应该从新农村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评价体系、解决措施等方面,
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研究。这一研究是为了摸清和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好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等问题。这为确定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提供实践佐证和支持材料,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必须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要深入农村调查,并且要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资源和不同发展模式的农村进行调查,对比研究。
关键词:新农村 资金管理 监督体系 资金核算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新农村建设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从2008年,新农村建设就一直被放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途径。目前新农村建设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专项资金的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探究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对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投入结构不合理
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资金是促进当前新农村全面建设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根据其使用的情况来看,专项资金的投入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的现象,专项资金大部分使用在道路、水、电等方面,对于提升种植知识教育、改善医疗等方面的投入较少,表现在重视物质文明,看轻精神文明。这对新农村的全面建设是非常不利的。
(二)资金的来源单一
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往往通过财政拨款和群众集资的形式获得,社会资金的额度往往参与不多。在我国,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和群众集资是可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需求的,但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资金筹集就很难满足需求。鉴于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往往受到资金限制进展很慢。
(三)专项资金的挪用现象严重
专项资金的挪用现象是各行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在资金管理中也是普遍成为了一个难点。基层进行专项资金的申报的时候,没有切合实际的进行,并且在使用专项资金的时候,没有做到专项专用,往往将原本的建设费用投入到了名目繁多的费用上面,例如:印刷费、差旅费等,这违反了资金的使用专项专用的同时,也危害了人民的利益。
(四)监督体系不健全
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则资金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目前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对资金的审批、去向、入账没有做好全面的监督,主要是监督人员缺乏,监督质量差,这样严重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没有涵盖各级人大、财政、相关职能部门、审计、社会在内的多方位的内容,这样即使进行监督,也不能够发挥资金监督的功效,严重影响资金的健康正常运转。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拓宽资金的来源
扩宽资金的来源不仅仅可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正常运行,也能够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政府需要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更快进行,为欠发达地区总结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在进行扩宽资金的来源的时候,需要积极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到农村的发展中去,利用有力的条件资源来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同时对社会资本流入农村给予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解决部分地区资金匮乏的问题。
(二)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核算
加强对资金的核算能够有效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各基层需要贯彻落实财会制度,加强对资金的预算核算工作,严格执行资金支付标准,并且取消现金支付的形式。进行资金支付的时候,需要落实资料,手续必须齐全,且票据规范才能够进行资金的支付。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建设剩余的资金,需要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严禁用于日常开支。
(三)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环境,保证专项资金切实用在实处。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其涵盖资金的使用范围;其二,定期的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减少人为性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其三,定期不定期的对新农村建设资金进行抽查,并且结果进行公示,充分的利益群众的力量进行监督;其四,健全资金使用的相应责任制度,健全奖惩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沉不变的,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细化,这样才能够达到资金监管的作用,保证资金使用落实在实处。
(四)鼓励基层组织发展经济
一直的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群众资金、社会资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不是长久之策,国家的资金投入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基层组织需要积极主动的发展经济,以逐渐的解决减少新农村资金来源的问题,减轻国家的负担。鼓励基层组织发展经济,是可持续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鼓励集体经济,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其二,定期的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升其文化素养,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三、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社会各方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才能够保证资金落实到实处,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波.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资金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9
[2]马慧,李晓妮.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体制优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施工组织; 方法和措施
一、前言
考虑到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加强施工组织不但可以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效果,同时还能节约建设项目的整体投入,使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从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运行来看,加强施工组织是十分必要的。要想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除了要了解工程概况做到心中有数之外,还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过程有据可依。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使施工组织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
二、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
新农村建设项目与其他工程不同,不但存在点多面广的特点,同时考虑到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新农村建设项目有着较强的季节性,如果不事先做好工程概况的了解,并根据工程实际内容做好制定应对措施,工程项目在实际开展中将会遇到诸多困难。为此,新农村建设项目应对施工组织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施工组织中首先了解工程概况,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在接到图纸之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应核对图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概况和基本内容,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撑,保证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中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有效实施。
2、掌握农村建设项目的季节性特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房屋建设还是公路建设,都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新农村建设的原则是不耽误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其中在公路建设中就要注意避开农忙季节,还要考虑冬季因素,尽量赶在入冬之前完工,保证房屋工程和公路工程能够满足农村的使用需要。
3、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
鉴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及实际难度,工程项目部应根据图纸会审的结果和农村的生产生活特点,对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并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中予以体现,做到根据施工难度制定具体的施工措施,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得到有效开展,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提高建设实效性。
三、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要想提高施工组织的整体效果,不但要对施工组织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发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除了要参考图纸之外,还要根据工程概况及工程的实际内容进行编制。其中主要应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编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预案等,所有这些内容都要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针对性。
2、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善性
鉴于施工组织设计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除了要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相结合之外,还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完善性,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全面准确。其中不但要使施工组织设计能够全面覆盖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还要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
3、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需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指导具体施工的文件,只有明确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完善性,才能发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进而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需要。因此,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根据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提高其针对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应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
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难度和工程特点,要想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效果,就要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积极落实各项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强化施工组织管理过程,提高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的整体质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做好施工物料的调配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在施工组织中,应将物料调配作为重点管理内容,不但要根据农村的交通条件合理优化物料调配路线,还要结合农村的自有优势,合理储备物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料能够满足工程进度需要,避免因物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影响工程项目的工期。因此,做好施工物料的调配,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施工设备的运用是关键。考虑到施工设备的转运及使用成本,在施工组织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制定设备需求计划,并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降低设备使用成本,达到提高工程效益的目的。因此,优化施工流程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3、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结合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序
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工序的安排十分重要。合理安排工序不但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支出,同时还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基于这一需要,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中,应根据工期的实际要求,合理安排工序,使施工组织能够取得积极效果,达到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新农村建设项目实际,在施工组织中,不但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和建设内容,还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施工组织能够得到有效开展,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施工组织取得积极效果,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得到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邓义明;;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内江科技;2014年07期
[2] 朱旭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规划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20期
[3] 高明秀;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及其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杨冬梅;;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如何发挥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