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互联网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9-22 09:43:01

序论:在您撰写互联网经济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互联网经济学

第1篇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信息经济学;信息技术

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由来

信息经济学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并得到很大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于70年代趋向成熟。信息经济学在研究初期,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互相促进、补充,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后期,信息经济学在大量论著的问世下更加成熟,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论著如美国霍罗威茨的《信息经济学》,日本曾田米二的《情报经济学》等。

(二)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兴起,一直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得到科学研究领域相关人士的公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汇集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开展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使信息经济学不仅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热点,而且还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信息经济学和政策》国际性学术杂志创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信息经济学更是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及强大的经济效益获得迅猛发展,到了21世纪,全球社会更是一个信息化的“地球村”,信息在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更是无与伦比。可以说,信息经济学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能源互联网环境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首次出现于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其定义、架构、组成和主要功能都还需要不断完善,所以本文仅探讨能源互联网对信息经济学的影响,其影响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能源互联网催生的信息增值服务及对信息经济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事实上由电力、交通、天然气、信息四大系统组成,能源领域的变革对于信息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进而对研究信息经济的信息经济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化石能源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使得人们将目光放到了可再生能源的寻找与使用上。近年来,以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用方面均已取得显著进展。在四大系统中,信息因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区别于其他三大系统,未来能源互联网规模的增大将导致其涉及的信息量会快速增长。客户会受到多方限制,如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处理成本,他们可能有意愿支付很小一部分成本来委托信息服务公司来处理,信息增值服务因此应运而生,例如,腾讯公司旗下的QQ和微信,就以此为模式产生效益价值。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促进了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随着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不可再生能源已经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于是信息技术催生了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经济技术的结合将在全世界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也会催生了多新时代下的产物,其中主要的产物有Mobike和Ofo的共享单车,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以共享单车为例,共享单车共享了资源的盈余。车的拥有者可能只有10%的时间需要使用它,90%的时间车子是闲置的。共享单车的发起者就是看到这一点,通过互联网把自行车的盈余时间共享给他人。当盈余能提供给更多人使用时,这种资产就变成了共享的资产,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利用私人资源盈余,来开发公共资源盈余、并输出准公共资源盈余的方式都可以叫做共享经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资源交换、全球公共资源交换,均可以产生公共资源的共享模式。此外,新的信息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电商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准公共资源也可以共享,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出现了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它们共同构建了信息共享的基础设施,对促进信息传播流动和使用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后是淘宝的海量交易,带来支付、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变成商业的渠道,变成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现在,我们进入了新的人工智能的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新问题,急需解决。如,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共享单车的停放混乱,部分市民为私自占有、故意毁坏单车二维码,这些问题都需要加强互联网的监管与治理力度。

三、结语

本文对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经济学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借鉴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针对能源互联网的特点,对能源互联网信息价值增值、信息价值评估、信息增值服务模式、基于信息的博弈分析和机制设计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以待来者共同研究与指正。

参考文献

[1]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5):1-11.

第2篇

法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和法学交叉的前沿科学,它为当前很多法律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因此本文试图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借助法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一番剖析。从这一视角出发来诠释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价值所在及其政策问题,旨在为认识及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生态;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制度变迁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迅猛,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作为我国经济主要发动机的小微企业缺乏有效资金供给制度,其问题恰恰出在高度管制且效率低下的金融体系。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内在需求的愈加强烈,我国颁布或修订的法律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一些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而企业自身也通过市场摸索,利用或规避各种现有规定,在实践中发展出一系列互联网融资的创新规则。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已初具规模,对活跃经济、繁荣市场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并不成熟,但其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在巨大的民间投融资需求和国际示范效应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在与相关政策和法规不断博弈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法经济学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与交易成本

在制度经济学中,交易成本包括搜寻与缔造契约成本。传统金融市场信息不完全及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交易成本较高,当交易成本超过收益时,交易停止,而整个金融市场规模随之停止。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经济状况等,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谈判、签约,后续监控与管理同样通过网络实现,上述环节均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以股权众筹为例,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一,是一种依托众筹平台、针对高成长预期的小微企业初创期的、独立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新兴投融资形式,其最大的创新在于完全打破了传统证券融资的体系和流程,普通民众可以通过众筹平台直接参与初创企业的股权投资,与企业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同样,初创企业借助众筹平台通过互联网直接融资,众筹平台具有社区特征和社会化媒体特性,能够将筹资人的项目信息快速传播给公众,从而借助公众的社会网络将信息几何级扩散,短期内集聚大量社会资本,其融资渠道被有效拓宽,融资成功率明显提高。此外,众筹平台可以汇集集体知识,形成对项目或产品的概念验证和商业模式评估体系,从而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融资交易流程,降低平均契约缔造成本。综上所述,众筹平台的范围经济和集聚效应降低了股权众筹交易双方的搜寻成本;规范化的交易流程与融资契约,降低了单次交易的契约缔造成本。因此,股权众筹融资节约了融资双方的交易成本,提升了融资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与诱致性变迁

制度经济学的诱致性变迁理论模型可用于解释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诱致性制度变迁是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当制度非均衡时,社会中的某个人(群体)会响应获利机会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新的制度供给。造成制度非均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金融产品稀缺性的增加导致其相对价格提高,诱使产生所谓网络借贷p2p平台、股权众筹这类互联网金融业务。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鸿篇巨著《国富论》里包含了经济均衡经济思想也就是他所谓“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手段,随着市场的自发调节,资源配置效率可以达到最优,这就是斯密定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实际是被国有金融机构垄断的,以银行业为例,国有四大银行为首的商业银行一直在存贷款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我国的小微企业很难拿到银行贷款,需要到黑市或者高利贷市场筹措资金。由于我国现行的体制,银行外部竞争压力较小,银行之间市场竞争程度低,交易成本高,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率,进而导致了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低效率。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不断受到挑战。互联网金融的新兴力量,利用互联网逐步对金融行业进行渗透,极大地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商业银行也开始转变自己的发展策略,开始开展与商业银行相关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并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冲击的同时,倒逼商业银行加强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活跃了我国金融市场,无疑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此外,如果考虑到制度安排之间的实施是彼此依存的,某个制度安排的实施(如加强金融管制)也可能会引起其他制度安排(如互联网金融)的服务需求,从而成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现行商业银行法和其他金融制度的制度压抑与需求冲动的裂痕造就了以互联网金融为主体的非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实际已经处于非均衡状态,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变迁能够增加制度和个人的收益。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远未达到制度制衡,制度供给不足与需求过剩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对金融垄断和高度管制缺乏重点关注的任何建议,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修补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破解金融改革的困局。解决之道,惟有放松对金融创新的管制,变革现行高度垄断的金融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增加针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但是,这又无可避免地涉及金融政策走向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若基于经济学的角度看法律的话,即法经济学的视角,法律也是应该讲求效率的。此乃法经济学的价值追求,法经济学的价值标准在于:法律在追求公正的同时,也不应排斥效率;一个有效率的法律制度才是适宜的制度安排。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学;发展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创新了传统经济的营销模式、营销策略、交易模式及宣传模式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也为我国企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要看清方向,深入研究如何能够突破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挑战,把握互联网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从而创新出全新的企业发展理念,使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发展的变化

1.创新了传统的销售模式

我国传统的经济交易模式使用的实体店销售,销售的物品较为集中,实体店重视的是店面的装修和物品的品牌形象。实体店每天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顾客,老板对店面的宣传主要有三个途径,其一,就是成本较高的报纸宣传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投入资金较高,但是效果也是最为明显的;其二,就是通过制造店面广告及海报等形式对店中的商品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模式有局限性,那么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三,顾客与顾客之间的传播,这种相比前两种具有实用性,它是以产品的质量及店员的服务质量为基础的,与客户的意识有较大的关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就创新了这种营销模式,扩大了商品销售的范围,并且没有局限性,顾客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挑选商品并且进行交易,还可以对多个商品及商家进行选择,销售方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周到的服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互联网时代也创新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可以使用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其成本少,效果良好,使企业中商品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及销售。

2.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是对商品的生产、定价及销售重视,在此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企业内部都要进行协调,运用自身的资源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品的更新也越来越快,顾客以不满足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欲望,这也就要求企业要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创新。另外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中,产品的销售大多以网店为主,商家及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和交易,这就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节约了商家的成本,使消费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购物,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3.提高了行业的竞争力在传统的经济中,企业只注重内部的合作,要求企业经济组织集中化。在互联网时代中,重视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合作,经济组织离散化。在商业合作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这样可以调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物资及信息等,是降低商业活动的成本,提高商业活动的利润。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核心可以得到实现,完成商品的交易及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我国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挑战

1.协调全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问题

目前在全国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方面还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好,西部地区的发展形势较弱。所以当代互联网下的经济发展,要规划全面,根据不同的产业进行推进。另外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当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人民创业,并且对创业及就业给予支持,使企业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

2.电商企业及物流企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互联网产业的集聚模式正处于初步阶段,比如类似58同城及拓维信息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但是并没有国际化的领导企业,并且这些企业有一半都在深圳及北京等一线城市中,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优势,使互联网产业都可以实现全面发展。另外,不少传统企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正在找融合点,各企业在线上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线下,但是还是缺少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品牌。由于地域的差别,微商分布在不同地区,但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农村没有正确的电商认知,并且没有专业的电商人才,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三、互联网时代下对经济带来的机遇

1.创新传统的经济局面

相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较为缓慢的,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个人贷款问题及贷款高利息等问题,这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解决这些问题只靠银行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我国政府及领导的监督和管理下,在金融方面已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包括融资渠道、信贷资金及降低贷款高利息等问题,创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局面及结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我国产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智能控制系统、新型传感器及自动化生产线再一次创新了产业的传统生产模式,使其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趋势发展。在此基础上,互联网技术还创新了传统工业的设计理念及销售模式,虽然对整个生产链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基于此也实现了生产链的创新及完善。从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方面,都利用了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产业的发展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促进了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此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全新的产业服务形态,并且创新了产业群,扩大了生产型的服务业务。比如一些柔性化的“互联网给+制造业”,创新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及融资渠道,在企业服务、发展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将来还会有智能化工厂及企业不断出现,智能制造将会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及机遇。

3.提高了我国经济实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形势中。根据经济发展理论,发展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时候,要想能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附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足够的资源,互联网也突破了传统经济发展问题,使这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运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人民的生活、社会发展、国家的进步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创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就要好好把握这个机遇,突破挑战,为我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作者:罗可夫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参考文献:

[1]戴真明.网络时代新经济学的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0(14):45-46.

[2]李岳.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发展特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7):80-80.

第4篇

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对于一个经济体的重要作用,已是常识。

生产。如果说经济学讨论的是生产问题,那政治学讨论的则是(各种)分配问题。早在政治经济学的先驱者如马克思那里,生产方式决定了分配方式,就已经成为了共识。一方面是能否参与生产,即市场准入;另一方面则在于价值获益,即分配多少的问题。

金融。这里先说一个金融全球化的问题――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为什么要在国际视野之下讨论问题?答案也很简单,现在早就是全球化时代。特别是,互联网和金融这两个领域,都是高度全球化的领域。

金融大鳄罗杰斯曾表示,金融对于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杠杆作用。有经验数据可以证明,当前资本流动的速度是货物贸易流动速度的15倍以上。经济处于上升期时,每年有很多的收益和利润,金融业的杠杆作用也促使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然而,一旦收益和利润开始萎缩,在杠杆作用下,金融就又会拉动整个经济和某些受牵连的国家以更可怕的速度下滑,而且,这种速度会比它发挥积极作用时提升经济的速度更快。

美国总统奥马巴在2012年签署了JOBS法案(《美国就业法案》),正是通过让全民投资创业的合法化,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个被称为“众融法案”的创业促进法案,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一项对于创业和美国经济复苏的重大利好,同时,也是从“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上的“资本民主化”的重大利好――推动了金融投资,这个以前只能由少数精英人物把控的领域,向着资本民主化迈出第一步!同时,“众融法案”不限投资人资格、不限国籍的法律安排,向全世界各种聪明人、各种优秀的项目开放了美国的资本市场,让美国又一次走在了全球资本话语权的制高点上!

知识。知识的分析框架,是一个被最多人忽略的问题。没有一个人不在经济和商业之中,但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知识是一个问题。哈耶克就认为,经济的组织方式,是一个知识组织方式的问题。从尼采、波兰尼、福柯、哈耶克,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们,都在讨论知识问题。

创新和监管

先谈创新。金融大体上可以分为借贷和投资。说到互联网金融,今天媒体谈得较多的是P2P借贷方式。我想多谈谈互联网投资的Crowdfunding。有人将这个词译为“众筹”,但我更喜欢“众融”这个译法。比起借贷来说,投资更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来参与,无论是产业分析、企业估值、商业模式设计、团队建设等等。所以,“众融”不只有资金融通的意思,还有知识融合、人才融合的意思在里面,是一个更好的译名。而且,从产业发展历史来看,美国的“众融”(Crowdfunding)概念,是从“众包”(Crowdsourcing)发展来的。众包,可以理解成大规模的外包,而且是连企业最核心的能力都可以寻求外包。先有众包,再有众融。无论众包或众融,都是知识密集型的、大规模的社会化协作以及网络化“虚拟组织”的结构性“融合”,远远不只是简单的“筹集”的概念。

在我理解,不应该只从模式角度谈模式,不应该只从互联网角度谈互联网,也不应该只从金融角度谈金融。我们实际上应该从国家经济、政治经济学角度谈问题。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既得利益的阻挠,我们可以用增量改革的方式来做。主席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互联网金融就是一个增量。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新的利益体的出现,而恰是在它们的竞争中,普通创业者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奥巴马为什么签署《美国就业法案》呢?原因恰在于美国经济危机以后需要刺激经济,只有创业才有就业,奥巴马成立了创业美国的项目。很有意思的是,不像中国搞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做法,而是找了两个企业家来做这件事,也找了很多基金公司。最近,我见到一个很大的风投合伙人,这家基金投过百度,他跟我明确讲VC会死掉,所以需要众融这样更个人化的方式服务创业投资。这几天,我又读到了一份美国资本互联(CAPLINKED)公司的一份报告,也认为众融将蚕食VC/PE这一类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份额。

众融对国民经济影响更大,P2P更多在一些高大上的机构当中在转移支付、转移财富,原来财富在银行,未来财富可能会在BAT(百度、阿里、腾讯)这类公司里。除了要关注P2P,更要关注创业。金融不应该只为金融机构挣钱服务,金融应该为产业服务。一直讲金融已经虚拟化,没有为实业服务,不希望在新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又有同样的故事发生。而且,众融的业务因为创业,对于传统银行业务影响很小,传统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微创企业的贷款,本来就微乎其微。金融服务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奥巴马2012年签署《美国就业法案》时,只允许合格投资人(Accredited Investor),如我们的QDII、QFII等等进行投资。但在2013年4月5号重新的第三版修订案中,将投资者扩大成为了“任何人”,对投资人的身份资格、国籍都没有了限制。这表面上看是监管问题,但这更应看作是制度的创新,同时在吸纳全世界的钱和好项目。体制创新才是解决商业模式的根本手段。

再谈监管。大概十年前,我曾做过在线支付,跟支付宝同年,后来我们的投资方非常担心以后会面临监管问题、牌照问题,于是我们在做了两年后转让了,但坚持下来的像快钱、支付宝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后来几方联合成立了支付协会,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来管理,不少支付公司都拿到了牌照。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应该积极推动做这件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讨论。我也相信同样的故事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生,2013年12月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协会。

监管必要,就应该做一点实际的事促进监管发生。党的十之后大家都在“解读”十报告,很多媒体从各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但是市场经济更成熟的美国人、欧洲人在做什么呢?他们在“游说”政府,“众融法案”就是在这样的“游说”下实现的。在我看来,如果希望为行业做贡献,不能停留在讨论层面,要有行动,让事情发生,让监管或者法规发生。

第5篇

长期以来,经济学以抽象和晦涩难懂著称,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一直是经济学教研工作不断改进的地方。如何使经济学课堂成为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艺术课堂,成为广大经济学师生共同的追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学专业课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系统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实现方式及课堂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学专业课;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

引言

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可能是人文社科领域最难教好的课程类别。长期以来,经济学以抽象和艰难晦涩著称,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一直是经济学人不断努力的地方。如何使经济学课堂成为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艺术课堂,成为广大经济学师生共同的追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大学课堂,为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趣味课堂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不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更应该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理念。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新颖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如博客、论坛、微信自媒体等,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面临挑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视频内容更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日益灵活化。可见,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改革正迎来了新的机遇,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科技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扭转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提高经济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基本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的创造性教学当中。经济学课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致使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存在着学生难懂、教师难讲的“两难”困境,这是对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共识[1]。张庆(2016)认为经济学教学内容繁多、课程学时安排有限、一些专业概念和专业术语过于抽象和难于理解,使得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提出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慕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2]。朱建安等(2012)提出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开展教学改革,即通过综合的、一体化和系统的培养方式,实现经济学课程知识的调整和体系的贯通[3],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微观经济学网站,使学生能够在课外及时复习和补充经济学知识[4]。教师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平台,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和电子邮件、QQ群、博客、微博等互联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探讨[5]。通过专业互补的团队合成教学模式,教师将大量精力集中在关注经济学前言动态,把握经济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上,而不是重复理论教条。另外,依托互联网平台和虚拟空间,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研究,提高学习效果。还可利用讲座等形式传播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通过“智慧教育”手段构建“智慧课堂”。

一、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学专业课的特点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比较抽象和难懂的学科。经济学专业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政府政策、国际环境、产业发展、商业理念及运作模式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基于此,经济学专业课在教学内容上也相对较宽泛,造成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透”。一方面,经济学专业课内容庞杂,概念理论繁多,思想流派林立,主流和非主流并驾齐驱,加之各种理论和政策由于长期处于争论之中,这注定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基于动态和演化的状态之中,导致经济学无法形成统一确定性的认知;另一方面,经济学又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学科,作为一种理论,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解释现实,但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抽象以及由此展开的论证,往往过于简化导致理解上的难度大增,极易造成学生学习信心减退、课堂气氛死板、逃课旷课频发的不良后果。因此,要上好经济学专业课,必须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经济学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提高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二)经济学学生的特点

经济学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且本身就注重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更注重效用、机会成本、取舍与选择等问题,至少,在权衡利弊优劣方面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专业,因此,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方式、模式与策略与其它专业相比,会有更多的内容与形式,也正由于此,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对教师而言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教与学的矛盾突出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运用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依赖,更是一种习惯,而且从网络上搜集资料、查找信息具有便捷、准确以及成本低廉的优势。相反,教材内容与网络信息之间的矛盾。教材作为专业教学的主要工具,由于信息的滞后,往往跟不上变化的时代所反应的新问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任课教师只拘泥于课程教材,没有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则会出现学生接受的知识滞后、案例内容不合时宜等问题。网络信息的新颖性、便捷性与教材内容的时滞性、固定性成为鲜明对比,这就造成了教材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网络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二、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取向

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个老师的全程教学。教学过程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各选教材、独立教授、独立考核、互不交流,作者将此类教学法称为纵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是管理方便,但最大的弊端确是无法使经济学专业课无法跳出传统的束缚。还有一种教学模式,就是建立课程小组,课程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专长针对同一课程的部分章节选讲,也就是,同一门课程的讲授由专业互补的若干老师组成,所选老师也仅仅局限于教研室或院系,交流互动仍然有限。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与纵向教学法相同,笔者将此类教学法称为横向教学法。从实践效果上来看,不管是纵向教学法还是横向教学法,都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除了整合以上两类教学法的优点之外,需要建立网络化的有机合成教学团队,通过借助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工具,深刻把握目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发挥教师分工与专业的优势,以此来扭转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困境,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取知识的最大化。

三、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法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基于此,“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教学模式,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多媒体教学连在一起,不是单个教师知识的“物理反应”,而应该是教学团队有机合成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要素的共享、整合与重组,它是“互联网+”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充分享用现代高科技的过程。有机合成本身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有时也包括从复杂原料降解为较简单化合物的过程。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各种特点,尤其是碳与碳之间以共价键相连,有机合成比较困难,常常要用加热、光照、加催化剂、加有机溶剂甚至加压等反应条件。文章将这一概念运用到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模式当中,组建通过“知识反应”的有机合成教学模式来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的理想效果。

(一)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法是指团队成员依据专业性组建的教学团队,在讲授过程中各团队成员通过分工与专业化,在各类专业知识反应中,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枯燥的知识吸收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良性效果的最大化。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有机合成教学团队组建首先需要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即团队成员必须对所讲授内容较为娴熟,再次基础上从学科的层面进行不同专业知识的合成和升华。知识的升华产生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提升学生理论掌握水平和教学效果。

2.趣味性。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不同的分析视角和讲授风格,无疑会使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有利于提振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增强经济学专业课的趣味性,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3.有效性。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由于建立在系统性的思维框架之下,试图通过教师之间的知识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论知识的消化也更为有效,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多元,知识转化为创新的渠道将更为便捷。

4.共享性。经济学本身强调共享,共享、外部性与溢出效应始终是经济学探讨的基本问题。作为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团队,在合成教学中,经验、知识与资源共享是主要手段,也是合成教学法的精髓所在。通过共享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全方位和全过程互动,真正让经济学专业课兼容并蓄、各采众长。

5.团队性。有机合成教学法的核心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力集成。同一门课程有不同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内容根据教师的专长来安排,做到精准讲授。在学生考核上,可以建立试题库,形成相对稳定的考核导向。该教学法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团队的融洽程度。

(二)团队有机合成的一般路径

当人们需要某种有机物,而自然界中没有该有机物或产量很低时,人们常常会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来生产该有机物,而合成的原料往往是自然界中产量较高价格较低的初等原料。比如随处可见的塑料在自然界中却难以找到现成的,其主要成分为树脂,可用树脂合成。而天然树脂的产量并不高,于是便采用石油分馏产物来合成树脂。如此便形成了一条合成链:石油分流产物→合成树脂→塑料。由此可以看出有机合成的目的为:利用高产的廉价原料合成低产的目的原料,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正是各类“术业有专攻”的教学专家组成的团队“分工与专业化”知识合成的结果,这种合成是建立在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共享、交流、合作产生知识升华的结果,显然,这一结果是单个个体做不到的。任何教学过程都需要解决教学内容的讲解以及学生的反应这两个问题。对于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知识和环境(多媒体的辅助)等外部条件的不同、参加反应的知识传输方式和学生接收能力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式的差异及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上),团队合成教学正是基于这两种差异来设计的。团队合成教学一个复杂的动态合作过程,是以有机合成思维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在于追求包括分享、协同和提升三大效应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合力指向目标,产生一种合成效应。文章将经济学专业课教学课堂看作是由学生、教师、外部环境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团队之间的合成不仅发生教师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学生之间。团队合成的方式不仅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于通过团队成员之间协同而实现“新奇的质变”,以创新而获得动态的分享效应、协同效应和提升效应。

四、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运行策略

1.局部合成法。教研室、院系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组建有机合成教学团队,该团队可以按照项目团队进行组建、考核与改进。这种有机合成团队组建范围较小,具有成本低、沟通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

2.全局合成法。全局合成法的范围可以拓展到整个学校或者一个城市的高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与经验互动。虽然目前交通条件和互联网的发展都能支持这种改变,但因该有机团队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协调。3.网络合成法。网络合成法就是借助互联网,可以将有机合成小组知识反应的范围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形成全球范围的教学有机合成,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也能更大程度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符合经济学特点和要求。

五、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索是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手段,是信息社会下的一场教学模式革命。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的生活、工作离不开互联网,新时代的经济学专业课教学如同经济学本身一样,通过网络实现教学相长。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关键是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训练以及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做到分析当前经济热点,并能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到学以致用。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下,积极调整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理念,构建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将成为构筑现代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手段,组建团队合成教学模式已成为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韬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洪国.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创新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10-112.

[2]张庆.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6(3):204-205.

[3]朱建安,等.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经济学分析

1引言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效推动了我国新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实现了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有效补充,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提升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

2.1覆盖范围广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因此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实现对金融及各项资料的整合与共享,企业可以将商品直观地展示给用户,用户也能够借助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因此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大大拓宽,由于现阶段互联网金融的用户主要是小微企业,涉足的大企业还相对较少,但是并不影响其发展势头和影响力,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的,可以实现一个地区市场资源及各类要素之间的最佳分配,也有效地推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联系。

2.2业务处理率高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使得互联网金融的计算速度不断提升,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各类业务都需要人工计算,不仅会因为数据错误而带来较大的风险损失,还会降低业务处理效率。通过大数据处理可以节省人工计算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同时用户也不用进行长时间排队,可以自己独立进行相关业务的办理。所以,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处理效率不断提升,减小了企业成本和资源消耗,带来了全新的金融体验。

2.3风险性较强

互联网在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较大的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其潜在的风险性更大、损失更多、影响更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案,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政策、经济环境变化、信用等,一旦产生风险因素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因此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方面任重道远。

3互联网所产生的主要经济利益

3.1活跃了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全面拓展了金融业的职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使得金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经济发展的常态化更加明显,各行业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主体之间的活跃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于提升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互联网金融使得我国金融市场迸发出新的活力,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不断实现创新性发展,拓展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渠道,同时也活跃了市场经济。

3.2解决了很多企业的融资难题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而融资难题一直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传统金融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能力相对有限,不利于推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高效的金融职能,满足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对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资金规模,通过网络审批等实现快速放款,可以有效缓解中小企业所面临融资难题,进而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我国市场经济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之后,发展势头逐渐放缓,整体步入新常态阶段,主要是因为市场发展活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金融行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高。所以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一股新的推进力量,也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要素,互联网金融通过对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渗透到各个行业中,使得各行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进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

4经济学视角下提升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的策略

4.1变革资源分配方式

传统金融模式缺乏有效的借贷数据沟通平台,需要中介机构来完成交易。而对贷款客户来说,需要进行大量的严谨的审批,且都需要人工服务实现,因此其销路较低,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要对原有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必要的变革,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摒弃传统金融的缺陷,充分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数据的计算和检索,提升了金融服务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各方面的成本,实现对借款人的直接评估,使得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目的,节约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4.2创新交易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交易现金,当前很多资金交易都是通过虚拟网络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电子支付取代现金支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要想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对其交易模式进行创新,要通过不断优化交易及支付制度,制定和实施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实现对突发性风险的有效规避,提升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性,提升各交易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以此提升其核心竞争优势,使其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贡献更大的力量。

4.3丰富产品形式

互联网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速度较快,互联网金融中隐藏着大量的潜在客户资源,通过对这些用户的不断开发来实现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开发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增量范围扩大的主导力量就是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新,同时互联网自身也具有诸多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对金融资源的整合,加强模式的创新,将产品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与生产,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使其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进而可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和其核心竞争力。

4.4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其在各行业发展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互联网已经成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客户理财投资风险的有效评估,尤其是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对小微企业各项资料的审查,使得各项数据可以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实现对金融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整理,使得互联网资源可以得到更好地应用。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而言,大数据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其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直接决定了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强化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提升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学

一、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一)互联网金融中主营业务的竞争力互联网金融当中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以及金融理财等,其分值均高于六分,主要体现出五大基础业务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存在的明显竞争优势。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定位最早是电子商务工作的辅助,然而因为第三方支付具备资金沉淀与资金流的信息数据的相应分析与存储的功能,因此使其进一步的发展成了互联网金融中核心化的业务。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把金融服务进一步的下沉到了零散小账户当中,扩展到了低净值的账户当中,不仅能够提升盈利,还能够促进普惠金融进一步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中企业战略与结构的竞争力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不断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新兴企业与传统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尽管互联网金融给国内长尾客户与小微企业等提供了突破融资难与融资贵的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其能够提供便捷且跨地域,甚至是转账成本较低的支付方式给众多的网民,然而互联网金融的新兴为了能够在传统的金融市场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不被时展所淘汰,首先应当建立健全高标准的行业发展战略与明确的企业产权结构,积极地引进以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时刻保持战略技术的创新性,实时的分析以及掌握竞争者的动态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经济学视角下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性的资源配置,智能化的配置借贷双方的实际需求传统的金融模式当中,因为借贷双方欠缺合理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所以需要利用专门中介公司完成相应的操作。此外,因为借贷人进行信息审核以及审批等相关操作时均需要人工完成,所以办理的效率普遍较低,资源有效利用率同样非常低。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下,便能够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自定的完成相关信息的搜索,从而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在进行贷款手续的办理过程中,仅需在线进行表格的填写,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答复,这样便大大的节约了排队等候所用的时间。

(二)产品形式的多元化互联网产业中提出的长尾理论主要就是互联网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把大量闲散资金全部汇集到一起,统一的进行相应的理财以及投资。而这样的模式和传统的基金行业当中把细小的资金全部归集到一起进行集中化的投资存在相似之处,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平台。互联网金融需要充分地运用自身潜在的巨大客户资源优势,开发出各种多元化的金融产品进而满足于普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地扩展互联网金融的增量市场。与此同时,因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存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同时其拥有操作便利、低成本等优势,这便让碎片式的理财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便应当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三)加大大数据控制与管理的力度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使得大数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普及。目前,社会中的网上购物、网络贷款以及小额理财早已十分普及,互联网早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大数据能够利用用户数据库的沉淀,增强对于用户在投资理财中风险的有效评估力度;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贷款的时候同样是利用数据模型相关研究,进而选择恰当的创新型金融产品。经由大数据的强化管理,让信息变得更为透明且对称,进行大数据的有机整合以及有效的利用,使资源利用率能够最大化,促进互联网金融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