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移动网络经济范文

时间:2023-09-22 09:42:56

序论:在您撰写移动网络经济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移动网络经济

第1篇

关键词:PC网络;移动网络;博弈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24

1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移动网络经济发展较为迅猛,逐渐占据网络经济中的更多板块,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免去了人们网络购物,第三方支付等必须使用PC终端的烦恼,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艾瑞数据统计,移动网络经济规模由2014年第一季度的261.5亿元发展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1548亿元,就经济营收规模而言,2014年第一季度,PC网络经济与移动网络经济之比约为4.75∶1,而到了2016年第一季度,PC网络经济与移动网络经济之比约为1.03∶1(见图1),由此可见,PC网络经济占比在下降,而移动网络经济在升高。面对着移动网络的冲击,PC网络经济也在逐步调整自己的结构,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来谋求发展。

市场营收规模及增长率2提出问题

近几年,移动网络经济发展迅猛,营收规模在增大,给PC网络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形势,PC网络经济又该如何应对?移动网络经济如何进一步发展?二者博弈如何转变?这些也就是可研究的问题点,针对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本文以纳什均衡模型为基础,借助定量分析统计方法来分析PC网络经济和移动网络经济之间的博弈,寻求两者的均衡,已最终达成帕累托最优。

3纳什均衡模型介绍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同一时间内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4博弈模型的分析

模型假设:首先,本文将参与者主要分为两个,分别是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然后,市场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状态,即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能够了解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信息及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的选择。最后,假定在某一日,PC网络销售商面临两种决策,第一种是促销,第二种是不促销,同理,移动网络销售商也面临着同样的两种决策,一种是促销,另外一种是不促销。假定PC网络销售商=N1,移动网络销售商为N2,决策为Sij(第i个参与者的第j个行动),S11=S21=促销,S12=S22=不促销,那么就有四种组合,分别是(S11,S21)、(S12,S21)、(S11,S22)、(S12,S22),而每一组的效用区分通过PC网络销售商与移动网络销售商的数量变化来体现。(N1∶N2=a∶b)

4.1(S12,S22)

此种情况下,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都选择不促销。由于移动网络相对PC网络还没有达到成熟地步,所以N1∶N2=a∶b(a>b>1),PC网络经济占据大头,但移动网络销售商发展迅猛,占据市场份额逐渐扩增,两者竞争扩大。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PC网络销售商在结合自身优劣情况下,面临着三种选择:第一种是PC网络销售商仍然会坚持自身优势,继续做下去,第二种是迫于压力,PC网络销售商会与移动网络销售商结合,第三种是由于PC网络终端过大成本导致他们放弃PC网络经营而转向移动网络经营。而移动网络销售商实力不断扩增,发展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抢夺市场份额,同时,也可能选择与PC网络销售商合作,实现共赢。

经过博弈,PC网络销售商份额相对原来逐渐下降,而移动网络销售商由于便利化而份额增加,但PC网络销售商数量仍相对更多,二者继续发展。

4.2(S12,S21)

在这种情形下,PC网络销售商选择不促销,而移动网络销售商选择促销。这样会带来移动网络销售商发展更为迅猛,迅速抢夺了更多市场份额,N1∶N2=a∶b(a=b或者b>a>1),移动网络销售商与PC网络销售商均分市场份额甚至移动网络销售商所占份额超过PC网络销售商。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PC网络销售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有四种策略:第一种是PC网络经销商完全放弃从而转向移动网络销售,第二种是PC网络销售商选择与移动网络销售商合作,第三种是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择下,仍然存在着优质的PC网络销售商不断革新自己的产品,优化模式,来进行反击,第四种是完全退出市场。而移动网络销售商具备了更成熟的市场经验,然后拓宽自己的产业链,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为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还可能选择与PC网络销售商合作。

经过博弈,市场竞争尤为激烈,PC网络经济进一步削弱,移动网络经济发展开始减缓。

4.3(S11,S22)

这种情况下,PC网络销售商选择促销,而移动网络销售商选择不促销。这样会给PC网络经济带来转机,N1∶N2=a∶b(a>b>1)。随着移动网络销售商的增加,带来内部竞争压力相对原来更加巨大,利润相对原来也将会逐渐减少。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移动网络销售商面对着同行竞争,利润减少的状况下,可能会采取三种策略:第一种是利润较少的移动销售商会转向更为成熟的PC网络销售,第二种是移动销售商会选择与PC网络销售商合作,以对抗“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第三种是部分移动销售商会因为大量亏损而退出市场。而PC网络销售商因为本身数量不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所以会优化服务,使得产品更加差异化,打造出自身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进行反击,抢夺市场份额,发挥自身优势。同时,PC网络销售商也可能会迎合消费者需求,采取与移动网络销售商合作。

经过博弈,PC网络销售商数量将会增加,而移动网络销售商将会减少,两者在不断扩增实力,优化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利润都会逐步提升。

4.4(S11,S21)

此种情况下,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都选择促销。随着PC网络销售的扩增,移动网络销售商将会采取策略以夺取部分市场份额,从而使N1∶N2=a∶b(a=b)。移动网络销售商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但因为便利性需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力。

在这个博弈过程中,移动网络销售商一方面可能会集体联合起来共同抗衡PC网络营销,另一方面采取与PC网络销售合作的模式,实现共同利润的提升;而与之对应的,PC网络销售商也可能会采取集体联合共同抵抗移动网络销售,同时,针对消费者需求以及现有市场激烈竞争情形,选择与移动网络销售合作。

经过反复的博弈,PC网络销售商进入移动网络销售存在着壁垒,而同时,移动网络销售商进入PC网络销售也存在着壁垒,两者都发展了较高的水平,趋于饱和状态,而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使得PC网络销售与移动网络销售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市场达成均衡状态,此时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PC网络销售商和移动网络销售商都选择促销策略,这对于二者都是最优策略,最终会形成纳什均衡,且两者都不愿打破这种均衡,两者在这种均衡状态下共同发展。

5结论

面对着移动网络经济的冲击,PC网络可以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提高产品的类别以及质量,做好完备的售后服务以及内部人员管理工作,维持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移动网络经济既不会完全压制住PC网络经济,同理,PC网络经济又不会遏制住移动网络经济的发展,两者在经过反复的博弈后将会合作,并最终趋向于一种均衡状态。在未来的发展里,移动网络经济将会发挥自己的便利优势,随时随地可以网购及第三方支付,同时也会选择与PC网络经济合作,打造品牌,拓宽渠道,而PC网络经济也会逐渐适应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水平,使品种多样化,服务周到化,售后优质化,另外一方面,将会采取与移动网络经济合作的模式来形成网络经济背景下PC网络经济与移动网络经济的均衡状态,最终达成帕累托最优。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移动网络媒体;信息经济;产业发展

一、移动网络媒体

现代通讯技术早已大大不同于传统技术,它不再以邮政、电报、电话业务为支柱,而是逐渐向网络通讯倾斜,媒体产业也跟随技术的脚步发生变化。移动网络媒体指的是以计算机、光纤卫星通信等相关技术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向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信息传播的平台。移动网络媒体是网络媒体发展的新兴产物,它从属于网络媒体。虽然其继承了网络媒体超时空限制、海量信息、多元化、交互性的特征,但在个性化、便携性、私密性和精确性等方面,移动网络媒体却也有着更加明确和显见的进步。

二、移动网络媒体兴起原因

移动网络媒体的兴起处于中国互联网技术和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制定和颁布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网络经济的创新性发展。三网融合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也取得初步成效,这也为移动网络媒体的创新提供契机,为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移动网络媒体产业也处于发展的良好阶段,因此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提供流通血液,促使其快速发展。整个产业目前呈现向上入深的积极趋势。本文就兴起原因联系相关经济学理论作了如下几点探讨:

(一)商品信息需求旺盛

移动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信息,信息具有其特殊的商品性和消费性。大众获取信息的原因在于利用它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改造。商品信息性指的是能够被接收者接收,并满足其某种特殊需要,有关商品及其生产、流通或消费的消息、情报、数据或知识等的总称。而商品信息的有用性则体现在启发大众思考,解决困惑,并最终积累知识。对于生产者则能提高商品管理决策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率及效益,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商品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和交流,要消耗人的劳动,从而可以交换和转让,所以也具有价值。因此,信息能够被直接或间接的消费,网络传媒活动也可被看作一种信息消费的经济活动。人类社会开放和透明程度空前。大众对于外界的了解愿望愈加强烈,信息需求也愈加旺盛,为移动网络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移动网络媒体针对市场特点,自身也进行积极开发和应对。一些信息媒体行业细分市场,精准定位,不仅满足大众森罗万象的信息需求而受到广泛欢迎,还从中取得了不小收益。

(二)移动网络媒体经济的成本和报酬原理

移动网络媒体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模型框架,突破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互联网产品创新性的观念和服务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大众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影响而发生诸多改变。互联网信息商品的生产也正在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经济转向节能高效,环保。移动网络媒体平台借助于互联网这个海量的信息交换中心和智能及时化运作,运行成本控制低。各种需要的复杂相关程序运作都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得到处理。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为平台积累大量数据,优化处理过程,从而促进信息产品的投放精准度。边际成本随之递减,因此站在资本投资者的角度,其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而且管理便捷。从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组合与投资组合,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减少交易成本尽可能的获取最大利润。这无疑会极大程度刺激投资者的投资欲望。除此之外,报酬递增。目前大部分移动网络媒体平台仍是免费开放,但是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二次贩卖”理论开始发挥作用,媒体可以将受众作为商品二次贩卖给广告商,从中受益。用户群越大,与广告商的议价能力和标准就越高,收益就越大,获得的报酬也随之增大。如果我们将常规产业的规模效益视作是线性的,那么信息媒体产业规模报酬将会是几何爆炸式的增长。

(三)Web3.0阶段的产业快速发展期

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开始的二十年时间里,网络媒体地发展日新月异。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94――1998年的初始阶段;1999――2004年以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为代表的Web1.0阶段;2005――2009年,以博客、播客为代表的Web2.0阶段;目前就是自2010年至今以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Web3.0阶段。移动网络媒体的产业正处于发热期,未来空间巨大。根据产业发展阶段理论产业的发展也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和衰退时期。在今年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我国去年媒体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为应对目前全球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也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在严峻的经济情形下,中国传媒产业在2015年仍然增长了12.3%,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2750.3亿元人民币。可见我国目前的移动网络媒体产业非但没有随同宏观环境衰退,反而逆势上扬。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移动网络媒体产业正出于成长的快速发展期。

近期视频直播行业不断掀起热潮,不同类型的视频直播网站纷纷涌出一类是演艺秀场类,如YY、网易BoBo、优酷来疯等;另一类是游戏直播类,直播各种网络游戏对战,如斗鱼TV、战旗TV、虎牙TV等。此外,这些网络媒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力投入在移动端的支持,不单纯依靠门户网站导入流量,发展重心不断向移动网络媒体倾斜。Web30阶段发展以来媒体的边界正在逐步消失,各种融合和分化双向流程不断加速向前,众媒时代出现和大力向前这些给移动网络媒体产业注入巨大活力,促进产业的上升发展。未来的移动网络媒体的发展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期待。

三、移动网络媒体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产业变革促使移动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目前移动网络媒体活动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产业的活动无论是对外的社会大众还是对内的产业自身都诱发了一些问题的存在。作为日渐重要的部分,媒体产业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无疑将会影响产业全局的作用发挥,倘若严重甚至会造成产业凋败和社会混乱。以下是移动网络媒体产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和相关对策:

(一)移动网络媒体活动的负外部性

当大众生活正在享受移动网络媒体带来好处的同时,如若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渗透。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影响自然会映射到整个产业。从经济角度分析,移动网络媒体的活动作为经济活动其存在着负外部性。外部性指的事一个主体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主体或群体的福利受损或受益的情况。负外部性即指造成损害的那一方面。在产业中,媒体企业作为经济主体会受到自发逐利的影响在进行活动时即信息传播或宣传的过程中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到另一端的大众。信息传播本身没有正确与错误,但是当传播者比如企业为了自身目标利益做出不当传播,不知情的大众看似只是在接收信息,但其实无形中自身或他人利益已在影响下受到损害。商业竞争中透过媒体释出虚假宣传,一些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和关注肆意通过媒体散布谣言诸如此类就是移动网络媒体生产的外部性,它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不仅包含对对象和无辜大众利益损失,更包含之后政府所投入的消耗。移动网络媒体的兴起增大社会的开放和接触,其带来的外部性也变得更难以控制,放任负外部性的产生和作用,移动网络媒体产业自身必将遭受到灾难性后果。

因此,在解决移动网络媒体活动负外部性的过程中,首先公众、产业和政府都必须清醒意识到其不可根除性。这也就意味者需要三者投入长久持续的努力与合作。公众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身的甄别能力,做到不盲目、不轻信和不轻传;产业要加强自律规范,对于损害社会大众的媒体予以排斥,建设良好的行业氛围,促使不合格媒体的自我淘汰。在追求自身发展,获取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政府作为监管者要牢牢握住大棒对于违规乱纪者给予惩罚,加强法规完善和舆论引导。

(二)产业链不完善,盈利模式不清晰

移动网络媒体产业目前自身产业链还不完善。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拥有制作,广告,宣传的主导力量,虽在改革方面加大投入和步伐,但其自身约束较大,步伐相较于其它仍然缓慢。传统新闻媒体在移动端的盈利模式目前仍未很好成熟,尚在摸索。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在投资热潮下进入产业,催生了视频直播,游戏竞技,企业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其整体来看较为混乱,盈利广告单一零散,自身没有很好生产能力,大多为多接口似的拼凑。虽然一些媒体企业造盈利模式上更为灵活有所创新比如众筹,P2P等概念,但是其风险较大易滋生问题。新旧媒体甚至矛盾激烈,互有拆台。市场,技术和资本三者风起云涌,产业链的构建和整合任然亟须重视。

主流媒体和中小企业在追求利益扩大的同时,应该放远眼光看到行业的前景,加强合作与对接,共同摸索出最合适收益路径;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在移动网络媒体内容上加快融合和创新;技术部门大力发挥基础性作用,巩固现有技术,与时俱进加快研发,为移动网络媒体提供稳固保障和进步驱动力。

(三)产业进入融资快车道,潜在风险加大

移动网络媒体从边缘媒体到主流媒体,提供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产业的兴起之势也吸引众多投资进入。一些移动网络媒体在风投下,完成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其后也都跟着一串巨额的估值数字,众多民间力量也纷纷加入行业。热潮之下泡沫难免,刚热闹唱罢,却又传出收益局势不容乐观。产业内一些媒体滋生了借行业热潮靠融资解决吃饭问题的怪象。这些市场经济下的运作,无疑也使得潜在风险加大,为移动网络媒体整个产业埋下了隐患。

移动网络媒体在发展的过程要保有一颗慎重冷静的心,做好优质的内容服务,客观对待资本进入,结合自身状况寻求合适的时机和路径,不可贪一时的画饼。紧紧把握产业的发展大趋势,又要做好自己独特本领。选取合适的目标,向前发展,看见前面的苹果注意脚下的路,做好风险评估。

四、结语

移动网络媒体产业作为新兴的网络经济产物,其发展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过程中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其仍凭借着庞大的基础奠定和自身实力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能否认其中确实有着各种问题存在,但是只要其正视问题,妥善解决,加之国家和政府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保障,产业逐步得到完善,朝着一个健康,繁荣的方向前进,定会看见一个硕大的果实。(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魏立宏.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3]陈艳.对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2-67.

第3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 网络经济 互联网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规模逐渐增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移动互联技术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组织办公空间的设计,改变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娱乐方式,由此而带来的商机也是巨大的。近年来移动互联的迅速发展的相关数据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自从我国3G技术正式实现商用到现在,用户的规模在2012年底竟然达到了2.3亿户,占全部移动通信用户的比重超过25%。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结构看,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达7.6亿户,大大超过固定宽带用户。目前,终端、应用、软件、流量升级换代的速度异常惊人,正在对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移动互联的新特点

(一)移动互联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从发展趋势来看,以固定电脑为载体的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到其生命周期的成熟期,而因智能移动设备的便携性,移动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的移动互联规模还将要有一个巨大的增长空间。比如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产品,自2011年推出后,仅仅14个月,就有了1亿的注册用户,而目前的手机用户则达到4亿用户,增长空间巨大,从这个数据就可以发现,无论从使用市场还是从流量角度说,移动互联网的规模都会远远超过固定互联。

(二)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和本地化特征

与电脑不同是,手机终端能够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甚至能够实时定位,顺利得到自己的和他人的空间位置信息,因此Online To Offline成为可能。比如,腾讯公司基于微信和手机QQ提供了大量跟LBS相关的服务,目前每天对LBS的调用频次能够达到7亿次。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入口之一,目前腾讯的微信产品正在普及和推广二维码在移动用户中的应用,它属于线下线下实现互联的一个关键环节。只要用手机终端扫一下现实中的一个标签,就能实现以往PC机很难实现的效果,获得二维码背后的丰富资讯,只要手机有摄像头,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完成这样一个看似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旦这种技术被推广到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其影响将是惊人的。

(三)克服了PC互联网的不足

传统上,PC互联网入口一般由少数几家互联网供应商提供,包括客户端工具的流量入口以及搜索引擎,其市场结构属于寡头垄断。但是移动互联网能克服这些缺陷,如把APP Store这一产业形态引入移动互联网中,奇迹可能会发生,由于移动互联减少了信息扩散的成本,小公司,不知名的产品可能在一天之内,全中国都了解了它。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就会提高。由于用户安装APP以后,在几秒钟之内可能就会判断好还是不好,如果不好,则会报端抛弃,交易成本极低。如果瞬间觉得好用,对他的效率,对他的生活,对他节省时间都很有价值,那么这个人就会把这个信息从移动终端分享给网络中的朋友,可能在一瞬间APP Store的排序就大大提升,从而被海量的人群来下载。

三、在移动互联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展望

(一)未来的网络经济更强调商业创新

有如下趋势可能会带来企业经济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虚拟商品进入往上电子商务范围,商务活动电子化程度加大,各种数字产品大量进入交易,比如手机阅读、手机音乐、网络游戏等。2.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渠道模式,实现商业销售的零时间、零距离、全天候。我国2012年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965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35%。3.更加强调运用网络社区的平台功能。现代性背景下,人与人的情感相对疏离,因此客观上产生对社交网络的需要,网络社区的兴起也是必然,但它同时也就成了新的商业平台,新的商业模式可能实现把个人之间的商业交流,转变成网络社区用户彼此之间的沟通。4.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强调生产和服务的个性化,就像戴尔集团所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一样,快速按照顾客的个性化订单进行产品的组装,企业的组织形态因此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虚拟型组织出现,消费链条也出现网状化扩散的趋势。5.传统的商业模式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在选择上都是很有限的,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用户即使在公交车上手指轻轻点几下,一笔交易就可以完成,因此这就要求商户更应采取有效的服务措施,从各个环节满足用户需求,注重客户感知,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

四、移动互联时代的市场更加广阔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市场空间从目前看,中国的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还处于成长期,可以说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你东亚近邻日韩两国为例,这两个国家的3G用户快要饱和了,电信供应商已经逐渐淘汰2G制式网络,但是我国的3G网络渗透率刚超过25%,而我们国家的移动电话拥有量预期达到16亿部,如果以这个数字为基数,中国移动互联用户运用3G互联的规模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从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来看,信息化将会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大渗透力度,3G网络的运营能力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度升级、全面普及智能移动终端、全面渗透应用服务、技术驱动也会有大幅度发展,所以,在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条件会更加成熟。移动互联的普及会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造,比如办公空间的变化,从而可能会加大工作的效率,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受到时间空间限制的弊端,甚至可以把办公室装进口袋,实现远程办公,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可以预见,在这样的趋势下,必将带动中国第三产业的巨大发展,比如旅游业、酒店业、休闲娱乐业,金融服务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五、小结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网络经济发展的形态带来了技术领域的保障,商业企业与潜在消费者的交往更加容易,14亿人口的中国如果每个人都被纳入到移动互联网络中来,网络经济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上,都将产生令人吃惊的巨变。

参考文献

[1] 张传福,刘丽丽,卢辉斌.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业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移动终端;SWOT分析;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economy in China,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industry is explored by means of SWOT analysis model from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factors to find out ou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field, and thus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ccordingly.

Keywords: Network Economy, Mobile Terminal, SWOT Analysis, Combined Effect

移动智能终端通常是指能够连接互联网,并通过搭载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下载和服务等功能的便携式设备或产品。其产业构成不仅包括手机、智能家电等大众化产品,还包括芯片和操作系统及数据储存器等相关内容[1]。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能时代移动终端产业成长态势[2]及产品主流技术方面的运用[3]。本文拟运用SWOT分析模型,结合网络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对目前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一、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剖析网络经济背景下我国移动终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构建SWOT模型及提出发展建议的基础。

1.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厂商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产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产业间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竞争态势,不仅传统的手机制造厂商正着力打造移动智能产品生态圈,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企业也开始进入智能终端制造行业。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目前正在进入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下,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仅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已达3.71 亿部,同比增长 13.5%;基于智能设备mini型的发展趋势,近两年可穿戴设备的销售水平也大幅增长;不仅如此,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也不断加大,适合大众化的智能产品已经逐渐的走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4],高技g含量的智能产品不再只是属于特殊行业了。

2.网络经济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形态广泛的与网络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进步和网络发展的相互作用不断地催生多种新的经济产物,也因此,网络经济成了全球经济领域的神经中枢。网络经济也由此被大众普遍理解为继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5]。

2016年,网络流量已经步入了泽字节时代,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7亿户,互联网普及率也在逐年提升,特别是移动网络的广泛覆盖和使用,促使更多的网络行为朝着智能终端移动化的方向发展[6]。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广泛运用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网络经济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3.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存在的问题

(1)市场占有率高,但盈利能力不足

网络经济具有快捷性和高渗透性的特点,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离不开网络经济的推动作用。根据高德纳数据调查显示,华为、OPPO和步步高(VIVO)已经成为全球五大手机生产厂商的一部分,而且市场占有率继续呈上升态势,这三家中国企业的智能手机在世界市场占有率总和超过了五分之一,综合领先苹果和三星企业。然而,国产智能手机高市场份额的背后却是他们集体利润低下的尴尬现实。

究其原因,一方面国产品牌手机主攻中低端市场,本身利润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与以苹果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开创的“产品+服务”模式相比,国内企业还有不小差距。

(2)核心技术欠缺,产品同质化严重

由于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性,电子产品的跟新换代速度变得越来越快,移动终端领域几乎每到一年甚至不到一年就会面临产品更新换代的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尽管我国在智能终端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大,但是创新水平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产出还是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除了少数技术能在国际方面达到领先的水平外,大多数关键软硬件主要还是依赖国外势力。

特别是在在移动传感器、本土摄像头和显示屏技术水平上,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发不足,95%以上的终端产品都是基于安卓系统的二次开发。由此造成了我国终端产品创新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等现象的存在。

(3)国际竞争不断激烈,知识产权储备不足

网络经济环境下,知识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各类型厂商间的竞争早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较量,知识产权已成为移动终端制造企业间争夺市场地位、打击竞争对手、维护自身发展重要的武器。

据统计,三星去年累计在华申请专利数量超过华为在国内的总量,在美国的专利数更是华为的6倍以上。此外,大国之间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数量也是逐年增加。

二、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SWOT分析

对现阶段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进行SWOT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的了解产业发展现状,理清发展思路。下面主要从企业的自身优劣,及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几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的自身优劣

2.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

(1)内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方面主要着眼于企业自身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内部环境分析,我国的移动终端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制造力强、成本低以及中低端市场占有率高等方面。特别是智能手机领域,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而且海外市场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由于我国智能终端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定位精准,相关产品的营销策略得当,加上固有的低成本等优势,近年来OPPO和VIVO的发展势头也愈发强劲,比如OPPO推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极速快充模式;VIVO手机的柔光自拍功能等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青年群众的喜爱,因此利润收入也在逐年攀升。关于芯片领域,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形象也正在形成,我国自主研发的麒麟系列芯片出货量更是达到了亿级量产[7]。这些内部优势,可以支持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也存在以下劣荨4诱个产业链上看,中国的移动终端产业核心技术有所欠缺,高端产品少,产品集中在中低端,特别是移动操作系统的研发,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明显;在发达国家创客群体陡增的今天,国内创新生态领域形成晚,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专利申请数量少,含金量低。

(2)外部环境分析

机会和威胁分析则是针对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形成。通过分析外部因素,我国移动终端产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机会。5G通信网络即将带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8];产品制造能力逐年增强;产品在国外的好评度不断升高;创新水平不断得到突破。近年来,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

外部威胁和挑战也同样存在。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实力雄厚,产业体系壁垒高,竞争难度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成本优势被削弱;知识产权诉讼进一步加剧等。

三、网络经济下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路径

通过对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进行SWOT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仍存在着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结合以上分析结论,我国应当利用网络经济的正外部性效应,走出一条产业集聚创新力的发展道路[9]。

1.突出产业集群特点,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集群是一定区域内类型相关的企业借助外部性作用结合起来,并最终形成的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10]。网络经济便具有外部性的特征,通俗的说就是每个用户从使用某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用户的总数量有关。因此,利用正外部效应使分散的相关企业产生集群效应是提高生产效用、降低成本的关键。

当前,我国的移动终端产业组织生产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苹果和三星等国际巨头企业都拥有强大的产业链和垂直整合能力。因此,我国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不能仅仅关注大企业集团的成长,还要充分发展规模经济的效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的发展体系,实现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要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以大型企业主导,各类型企业共生发展的企业格局。

2.加强集群创新网络建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产业集群中具有参与活动的各行为主体通过资源的流动,彼此建立的相对稳定、促进创新的行为关系的总和[11]。

目前,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创新力量仍显薄弱。随着国内智能硬件行业投资额加大,以众创空间为载体的智能硬件创新生态服务链正逐步形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创新机制仍不完善,创新环境发展不均衡。很多厂商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主打山寨品牌,虽然在早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在新技术领域始终是跟着国外走,没有能够与国际巨头一争高下的高技术产品。虽然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智能产品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我国的创新领域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产业整体创新还有待加强。与单个企业创新模式不同的是,集群创新网络能够促进信息沟通,加强创新联合,从而降低单个创新成本。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集聚效应的特点也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创新力的发展方向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国要鼓励终端厂商与软件、应用服务商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设计和创新应用功能,从而达到节约运营成本、创造竞争优势、增加赢利途径的目的,并最终形成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与信息消费相互促进、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网络经济的相关特性,对我国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运用网络经济的正外部性特征,创建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创新力的发展道路,从而加速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发展[12]。

参考文献:

[1]产业技术分析中心.自动智能终端产业报告简版[R].2015,10-11.

[2]秦娇.国产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快速成长突破瓶颈仍需政策引导与扶持[J/OL].世界电信,2014,12:41-44.

[3]胡品平.基于专利分析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OL].科技管理研究,2014,13:131-135[2014-07-10].

[4]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智能终端暨智能硬件白皮书[R].2016.

[5]黎明,程颖.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路与对策[J/OL].商业经济研究,2015,03:85-86.

[6]李玉海,汪银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消费需求探析[J/OL].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4(4):43-46[2016-05-15].

[7]IC Insights.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

[8]Snyder, Scott.The New World of Wireless:How to Compete in the 4G Revolution[M].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9.

[9]李帅.网络经济时代中国的移动终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OL].北京交通大学,2014[2014-06-30].

[10]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2-15.

[11]夏永红.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经济效应分析[J/OL].产业经济,2013:8[2013-08-15].

第5篇

网络市场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市场、极具开放性的数字信息新型市场。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立法在互联网消费领域的缺失,常常有企业利用此法律盲点获取非法利益,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以此例为契机,进一步关注当今我国网络消费者的权益状况,并就此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网络消费;网络消费者权益;自;知悉权

根据2013DCCI中国电子商务蓝皮书显示:2012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网络消费总规模达12741亿元,额度增长率达到49.2%;人均年网络消费6010元,额度增长率为36.5%。与此同时,移动网购注册用户总规模5622万人,增长率为139.5%;移动网购总金额为251.5亿元。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同时,网络消费投诉的案例增长速度位居首位。据统计,2010年我省一共接到网购投诉是3192件,2011年是4943件,增长率达到了54.86%。因此,建立一套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综合机制,是一个值得慎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在现实环境下网络消费者权利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备受挑战

网络消费者不仅有权选择信息服务的方式,还拥有自主选择提供信息的经营者和信息内容的权力。在何时、以怎样的方式、接受何种服务等,都是信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应该包括的内容。但是到现在为止,信息服务提供者常常违背消费者的意愿,以各种不恰当的方式、在不恰当的时机向消费者提供“多余”的服务,这都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体现。比如,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一种经历:从网上下载某个免费软件使用,在安装成功后,会惊讶地发现电脑里面多出了一些莫名的软件。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在安装软件时,软件开发商暗地里和其他软件(带有宣传目的)捆绑在一起下载安装。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关于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指南》规定:“经营者应当以消费者的个人意愿为前提,不得违背消费者意愿发放各种广告资讯。”目前我国国内还未有具体的相关法律规范,信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不可避免地收到多方侵害。

(二)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备受挑战

现在不少的市民都会有过这样的网上购物的经历:他们一般在某个网站购物前,都必须先注册一个账号。在这个注册的过程中,消费者必须要在经营者提前设置的表格中填写如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联系地址等等的一大堆个人基本信息。由于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信息整理和分类的功能,消费者的信息随时都有被收集和泄露的危险。因此,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网络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备受挑战

有部分学者指出,知悉真情权的内涵具有相对性。一方面从网络消费者角度看,它是一种权利和自由,有权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从网络商家角度分析,它是一种向消费者提品或服务的全部资料的义务。网络消费者对于这些知情权的实施与实现,是离不开传统购物方式中的淘货、询问、讨价还价、确定交易、送货等一系列环节。但是这些环节在网购中,消费者与产品供应者并不见面,只能通过网上的图片和文字宣传了解商品信息,通过互联网远距离订货,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由配送机构送货上门等等。而这种了解是片面而抽象的,有些内容如商品的质地、整体效果、手工质量等都难以从网页上的图片和文字中全面了解。

(四)网络消费者的安全权备受挑战

网购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必定是安全问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账户信息的保密性、信息传输的可控性、资质认可的合法性等方面的内容。在网络交易中一般存有以下几种安全隐忧:(1)偷取和删改资料。消费者将重要的个人信息或者自己的身份数据传送给商家时,这些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有被截取的可能。另外,许多不法分子通过入侵他人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修改消费者的账号、交易密码等信息,盗走消费者银行账户里面的资金,导致消费者的财产遭受巨大损失。(2)虚假订单。假冒者可能会通过盗取账号和密码假借消费者的名字来订购商品并且冒名取走,而该名消费者却被“无辜”要求付款或者返还订购商品。(3)故意破坏。入侵者可能向网络经营商的终端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无用数据来耗尽它的资源,造成运营商的被迫中断交易,使消费者得不到正常的服务。

二、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建议

(一)通过立法完善保护机制

1.完善国内相关法律规范。

有学者认为,通过立法来保障网络消费者权益是最为理想的、根本并治的途径。第一,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构建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知悉权的法律法规。例如,针对我国国情,可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设网络消费信用、网络消费诉讼等规定,构建一套以网络交易特性为基础的新型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又例如,跟据网络交易的特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强制规定网络经营者披露与产品或服务相关信息的义务,并且明确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形式等要求。完善《广告法》,严厉查处网络虚假销售广告,同时规定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者承担一定的审查和监管责任。第二,建立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诚信认证体系,包括网络经营企业的身份主体信息、资质证明、产品信息、交易情况与信用状况等,当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构建权威部门的统一认证体系。第三,增强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权,立法禁止网络经营者在未得到允许的前提下披露消费者个人信息,尽快建立网络经营者信用评价机制、个人数据保密体系和网络支付安全体系三大安全保障体系。

2.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电子商务示范法及其颁布指南》指出“任何此类消费者保护法均可优先于《电子示范法》的条款。立法者应着重考虑《电子示范法》的法规是否适用于消费者。”从中可以看出,在网络消费环境下普及电子商务,也不该减弱消费者权利保护。另外,欧盟颁布的《消费者保护规则》,其提前通知条款清楚地规定了远程(包括网络交易)销售中经营者应在缔约前向消费者提供易懂的、确定化的信息,包括解除合同的程序、条件和产品风险转移的时间,归还原物于供应商的要求以及返还原物的程序、费用等。此外,欧盟于1997年12月中旬还颁布了《在公共数字通信领域个人数据处理和隐私保护1997年指令》,希望确保在个人电子通信领域中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权等基本人权。

(二)统一电子商务认证体系

网络交易的虚拟性使其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因而需要一个比传统商业模式更加完善的身份认证体系。一方面,为了迎合电子网络之特性,可将传统意义上的标识商家身份的证件,例如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烟酒销售许可、食品卫生执照等数字化,以图片等形式张贴在网站显眼的位置,方便消费者查阅。另一方面,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者可以根据网络消费的特征,有针对性地独创一些辅认证商家身份的途径,从侧面向消费者反映商家的各种信息,达到对商家身份的认证作用。因此,必须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全国性的认证体系,权威、公正地开展电子商务认证工作,确认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身份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建立和量化交易诚信认证机制

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维持市场运行需要诚信机制做保障,若没有诚信机制,经济活动就会无法正常运行。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工商部门和电子信息部门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全国性的网络商家诚信积分机制。当商家积分达到某个区间时,其信用等级随之升或降;积分的增减以消费者的评价为主,“优评”加分,“劣评”减分。另外,该部门应该设立一个调停机构扮演网络仲裁的角色。该机构用来解决若果遇到某些顾客恶意“劣评”,商家可就此提出异议;其裁定之性质具有行政效力,若双方不服可以诉诸人民法院。基于网络交易自身带有的特点,另到大部分消费者维权难度加大,维权成本增高,实现保护合法权益的目标最终不了了之。因此国家急需通过建立同一科学的网络认证(包括主体身份、商家诚信度等)制度,规范网络信用。

(四)完善维权和监管机制

有学者指出,通过如下制度可以更好地完善维权和监管机制。第一,建立网站成立备案制度,掌握基础信息。例如四川省的德阳市,当地工商部门于2008年10月1日在全市范围实施《网络经营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这办法的内容,一方面要求网站主办者将其自身的主体信息张贴在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实行网上“亮照经营”;另一方面对于网络商家(非网站主办者),则由网站主办者在与其签订服务协议时,对其主体信息加以审查、储存,储存期限自合同履行期届满或者履行完毕之日起两年以内(保持与民事诉讼时效一致);一旦网上网络商家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执法机关就可根据网站主办者(服务平台提供商)储存的信息对其进行查处。第二,建立网络12315申(投)诉专项处理制度。涉及网络申(投)诉,统一由工商局网络消费监督小组负责统一查处。第三,以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和中国工商总局为核心,共同建立一个联合统一、权威有效的在线投诉中心,接受来自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网络消费(申)投诉,则更能有效地保护广大网络消费者的权益。第四,建立网上巡查制度,实施动态监管。执法人员对行政区域内的经营网站主动进行浏览、搜索、核查各类经营信息,搜索违法违规线索,并结合经济户口比较、现场检查、实地巡查等方式动态监管网络经营行为,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经营。

(五)加强对于服务平台的管理

因为过去10年我国电子商务规模的迅速膨胀,网络经营者的数量也大大增加,政府相关部门无法对其进行一一管理,所以政府必须通过对服务平台的提供者进行管理来对众多的网络经营者进行管理。故相关学者指出,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商成为了政府有关部门监管网络经营者的中介桥梁,并且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服务平台的建立者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服务平台系统,在技术上便于管理。其次,网络经营者必须通过平台提供者审核才能注册,因此平台提供商可以在这一环节中审核经营者的资质,控制其数量,并且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门槛来禁止不合格的经营者进入其服务平台。第三,服务平台提供商可以利用实名认证这一程序来确切得知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完善经营者的网络经济户口。

另外,在消费者权益遭到侵害而找不到相关商家的时候,服务平台提供商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赔付消费者的损失。这样即能扭转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可以督促服务平台提供者管理好网站。

(六)树立网络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政府干预和社会立法的支持是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救济的前提,但消费者懂得自身保护是最直接有效的维权办法。无论相关制度完善与否,消费者自保护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部分学者指出,网络消费者应从以下几点加强警惕:1、充分掌握卖家资料。消费者除了对卖家的真实身份、住所有了解以外,卖家信誉也是网络消费者确定交易前应着重了解的信息。消费者一方面在消费时尽量选择成交量多、规模大、口碑好的大型网站;另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去关注其他买家对商家好评和差评的具体内容以及原因。此外,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加入自律组的卖家。这样不仅可降低购物风险,而且即使出现纠纷时,消费者也可找其依托的网站或相关的部门进行申诉和赔付。2、充分了解所购的商品或服务的特点。网购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信息量,使消费者便捷地货比多家,充分地发挥自主选择权,因此消费者在“淘宝”时也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产品的价格、生产地、正品验证码和质量等细节作甄别,不要因低价的诱惑而忘记研究性价比。3、与商家全面沟通。在确定下订单之前必须要和卖家充分沟通,向商家了解包括产品质地,外观形状,售后服务及纠纷解决等事宜,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商品,而且消费者可将这些谈话记录保存下来,预防日后出现买卖纠纷时,这些交谈话记录可以直接作为投诉和维权的证据,避免部分商家不认账或服务平台提供商推诿等情形。4、增强安全交易意识。消费者应注意商家是否提供了安全便捷的交易措施;加强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如设置安全度比较高的密码,个人计算机系统的杀毒补漏和防护软件及时升级。

三、小结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全世界不可忽视的共同性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革新,消费者的权益暴露在互联网中更加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侵害,同时手段也变得愈加隐秘和迅速,加大了消费者维权的难度。笔者认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必须要以“多管齐下”之法,除了从消费者法益这方面努力以外,还要借助通过完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特别是完善和规定企业在网络交易中的行为,细化可操作性规定,剔除立法上的盲点,才能从实质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林昌,邓林燕.网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5).

[2]杜颖.网上交易中消费者保护特则[J].法律适用,2002(5).

[3]郭卫华,金朝武,王静.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M].法律出版社,2004.

第6篇

关健词:软交换;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9-0000-02

(一)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狭义上的概念,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中心,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能够兼容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IP网络、移动网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并采用分组网进行传送的网络。

(二)软交换产生的背景。随着电信业务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入地改变着传统电信网络的概念和体系,电信网正面临着一场巨变,推动网络向下一代网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新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层面微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正在继续按摩尔定律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的巨大成功正在改变世界电信的基本格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为下一代网络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市场需要。由于市场的需要电信业务的业务组成发生了根本性需求变化,这种变化需要有效的技术支撑。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以来的100多年里,电话网的业务一直以电话业务为主,由传统的电路交换网支撑。近几年来,以IP为主的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打破了这种传统格局,数据业务已经日趋成为电信网的主导业务,突发型数据业务需要新的下一代网络结构进行有效支撑。

在这种大环境下,软交换网络做为现有电路交换网至下一代网络的平滑过渡网络孕育而生。

(三)软交换的优势。软交换的主要贡献就是提出了分层的思想,把传统电路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媒体承载功能、业务功能进行了分离。软交换只负责基本的呼叫控制及其相关的一些属性,其它业务由接入设备处理。目前软交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是当前传统网络改造的首选技术。其灵活的综合接入,强大的业务提供,较高的资源利用,开放的网络接口,运营成本和网络建设的节约使软交换的优势更加明显。

(四)软交换在移动运营商网络中的应用现状。1.各大运营商都在建设软交换网络。中国的几大运营商都已经建成大规模的覆盖全国的长途软交换网,用于分流长途语音话务,并逐步将长途话音业务向软交换网迁移。各运营商长途软交换网和本地软交换网络基本是同步进行建设的,一来缓解传统本地交换网络的容量压力,二来将长途话音业务向软交换分流。

2.运营商在建设软交换网络时的步骤。运营商在建设软交换网络时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利用NGN 技术实现运营商长途汇接网的优化改造。长途汇接网的改造,只需关注端局的接入即可,可以不考虑用户的接入问题,工程实施难度小,对现网影响小。第二步,利用软交换技术实现替换和新建本地网的功能,软交换的本地网应用已经成为新兴运营商竞争市场和传统运营商替换老化设备和进行网络扩容的重要手段。第三步,利用软交换技术提供新型增值业务。当然,由于基础网络的差异会导致不同运营商的软交换网络建设具体方案存在差异。

图1-1基于R4的网络结构

3.移动软交换的网络拓扑结构。

上图为基于R4的核心网部分,R4网络将MSC分为MSC服务器(MSCServer)和媒体网关(MediaGateWay,MGW),实现了CS域中呼叫与承载的分离,支持信令的IP承载。

MSC Server完成R99 MSC的所有电路域控制面功能,集成VLR功能,并处理移动用户业务数据及CAMEL相关数据;与其他MSC server间通过BICC信令实现承载无关的局间呼叫控制。

媒体网关MGW是R4核心网承载面的网关设备,接受来自MSC server的控制命令,负责媒体转换、承载控制等功能。

信令网关SGW完成MTP的传输层信令协议栈的双向转换 (SIGTRAN M3UA /SCTP/IPSS7 MTP3/2/1)。

4.软交换的协议结构。

图1-2

(1)软交换与信令网关(SG)间的接口使用SIGTRAN协议。信令网关完成软交换和信令网关间的SIGTRAN协议到7号信令网络之间消息传递部分MTP的转换。(2)软交换与中继网关(TG)间采用MGCP或H.248/Megaco协议,用于软交换对中继网关进行承载控制、资源控制和管理。(3)软交换与接入网关(AG)和IAD之间采用MGCP或H.248协议。

5.R4核心网主要接口。

图1-3

(1)Mc接口。Mc接口是MSC Server与媒体网关MGW之间的接口,采用H.248协议,增加了针对3GPP特殊需求的H.248扩展事务(Transaction)及包(Package)定义。(2)Nc接口。Nc接口是MSC Server之间的呼叫控制信令接口,采用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3)Nb接口。Nb接口是MGW之间的接口,在R4核心网内承载用户的话音媒体流。

6.软交换中的主要设备SS和MG、SG的作用

(1)软交换设备(SS)。呼叫控制功能是软交换设备的核心,它负责呼叫建立、维持和释放等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和资源控制等。兼作软交换新业务的SSP,完成智能业务触发和呼叫计费。软交换设备具备信令协议转换功能,负责完成SIP-T/SIP-I协议与ISUP协议间的转换功能。(2)中继媒体网关(MG)。MG接受软交换设备的控制,将本地网所有端局业务集中汇聚到MG上。核心功能是语音压缩和语音处理,支持语音在多编码间切换。(3)信令网关(SG)。信令网关SG提供IP网络和电路交换网之间信令映射和代码转换功能,实现软交换网络与IP网络信令的互通。

(五)软交换、IMS与NGN。软交换技术和IMS是下一代网络NGN中已有的两种比较适合的网络技术。软交换和IMS实现的目标均是构建一个基于分组的、层次分明的、控制和承载分离的、开放的下一代网络。在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漫长过程中,传统电路交换网络将逐步消亡,软交换是传统电路交换网目前来看最好的替代技术,最终基于IMS的下一代网络将融合各种网络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平台,这三者将采取互通的方式。

(六)软交换与NGN的不同。1.软交换对移动性控制和多媒体业务的提供考虑较少。软交换主要针对电话语音业务、IP或非IP接入以及与PSTN、VOIP互通等方面考虑得较多,对移动性管理和多媒体业务的提供考虑得较少。而IMS相比较而言对数据业务方面是最有能力融合各种网络的。

2.软交换与NGN实现的业务不同。软交换技术提供的业务都是基于呼叫的各种电话业务,数据业务并不是由软交换提供。理想的NGN应该是能够提供全部业务的网络。

3.软交换与NGN实现的网络架构不同。软交换的技术是利用ATM/IP分组网进行信息传送,把传统电路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媒体承载功能、业务功能进行分离,只负责基本的呼叫控制属性,用户的接入由各种用户网关来完成。NGN除了完成软交换提供的业务外,还要提供一些应用服务器完成对数据业务的控制管理。

4.软交换与NGN网络业务的接入控制不同。软交换是网络业务的控制设备,所有的呼叫都由软交换进行连接,软交换监控呼叫的建立、通话和释放,记录呼叫的发生过程,产生计费所需的信息。而NGN的终端之间的呼叫不一定经过软交换而直接在终端之间进行,运营商的管理计费是不可控的。目前软交换技术利用IP网传送业务的组网机制还缺乏网络的控制和管理。下一代网络的承载网是一个保证质量、收费的网络,它有别于目前免费的Internet,因此下一代网络必须要作到电信级的管理和控制,才可以商用,这样运营商才能从中获得收益,用户才可以得到优质的服务,网络才能良性地运营。

(七)前景展望。本文重点介绍的是目前运营商普遍采用的R4阶段的软交换网络,R5阶段主要采用了软交换体系和IP技术相结合,引入了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概念。在R5阶段,网络结构的功能体有了更大的变化,新增接口为网络的开放性提供了更好的拓展空间,目前3GPP R5阶段的版本标准化已完成,正在逐步商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4G;移动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0-4682-02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obile Network 4G

LIU Ya-t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China)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is a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society, along with the network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we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a 4G mobile network, which means we really start to enter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people depend on network and streng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4G network, and the 4G network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of 4G may exist what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daily life and social activities of our.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aken in the 4G network must b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its developing prospect.

Key words: 4G, mobile network

1 4G概念

4G是指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由我们所熟知的2G、3G演变而来,其在传输数据速率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最大速率甚至超过了100Mbit/s,这比3G移动电话速率和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要高出许多。4G手机拥有超高的性能,能够流畅的进行浏览媒体内容,它也能够观看高分辨率的视频内容,从而将广播和通信成功连接起来。2G时代,我们打电话及发短信主要通过手机完成,并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上网活动。当3G时代到来时,上网速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也推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如今,我们迎来了4G时代,它在网络速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容易的进行网络体验,将会成为广大使用者的新宠。如果把2G网络比作自行车,3G网络比作汽车,那么4G网络就会是高速列车。[1]

2 4G网络标准

目前,4G网络标准还比较混乱,尚未完全统一,因其是从3G网络发展而来的,具备3G网络的大部分功能,故 4G网络在不同国家及不同领域都能够有较好适应并获得推广使用,其具体开发技术的发展演变极为复杂。简单来说,4G标准总共有两条线路,分别为Wimax和LTE线路,其各自进行升级成功后分别为无线城域网和LTE-Advanced,后两种已经获得了国际电信联盟的认可。

表面看上,4G网络标准有很多地方不能够有效统一,但是,实际上这些与我们用户关系不大,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国选择了LTE-Advanced的标准中的TDD和FDD就行了。移动选择的是TDD,而电信及联通选择的是FDD,但是,在通信方面,二者差别并不大,其大部分的芯片及设备均属于多模兼容的。

2013年12月4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得到工信部颁发的4G牌照,此三家运营商均能够正常运营TD-LTE技术。工信部称,未来将依据相关法定标准并参考运营商的申请明细,对LTE FDD网络技术进行正式的批准,并将由系统对LTE FDD和TD-LTE组网结合的发展形势进行验证,并将在验证成功后颁发LTE FDD牌照。[2]

3 4G网络发展优势及劣势

3.1 4G网络发展优势

1) 4G网络通信速率高。因4G网络开发的主要目的便是提升通信速率,以此获得更流畅的上网体验,故高速率是4G网络给我们留下的最主要特征。

2) 网络频谱宽。4G网络在网络通信带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较之以往的CDMA2000网络,其带宽增加数倍。以往的CDMA2000网络每个信道的频谱仅有5MHZ,而LTE FDD网络每个信道的频谱能够达到100MHZ。

3) 通信形式多。以往2G时代,手机主要功能只是用来进行通话,但到了3G时代,人们能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更多的通信体验,这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当4G时代到来后,因4G网络出色的性能,人们能够通过4G网络在智能手机上体验更多上网乐趣,例如,在线进行网络游戏,在线观看实时新闻,在线进行高清视屏观看等等,将人们的生活逐渐引入智能化新时代。

4) 通信质量高。4G网络的成功应用,不仅仅能够让终端用户增加,更主要的是它能够大程度的改善通信质量,同时能够更流畅的进行流媒体传送,从而让广大使用者能够顺利进行各种下载活动。

3.2 4G网络发展劣势

1) 相关标准多且杂:目前世界上的移动公司在使用4G网络时,采用的并非同一种网络技术,所以至今4G网络尚未形成一致性标准,系统之间不能兼容,给移动终端用户带来较多的小麻烦。因此,4G移动通信系统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标准统一化问题,只有这样,全球移动通信厂商制造的产品才能够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2) 通信系统容量被限制:从理论上来理解, 大约为12.5MB/s的宽带速度,较之2009年10KB/s的传输速度要快上许多,但这并不能完全成比例,这是因为通信系统容量具有局限性,其容量在短期内是有限的,当用户逐渐增多时,上网速率必定会有所下降。据专业人士透露,4G手机只有在理论下才能够做到100Mbps传输水平。

3) 市场推广难度大:目前,由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4G技术很可能会演变成3G与5G之间的中间产品。

4) 基础设施更新不及时:如今的通信设施主要都是从2G及3G网络发展而来,当一味追求4G网络时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是由于目前世界上移动通信相关的基础设施均是在2G及3G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当4G时代来临时,全球通信基础设施都必须进行大量的变更,故短期内4G通信技术难以全面的打入市场。[3]

4 4G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1) 可能取代有线电视。4G网络能够直接通过网络信号与各大电视节目进行链接,此趋势目前已经存在,其实,目前已经有这种趋势。

2) 刺激视频网站的发展。4G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视频网站的发展更加快速。3G时代,人们能够容易获得相关文字资讯,到了4G时代,预计视频节目也能够较容易的进行观看,故4G网络的推广能够刺激视频网站的发展。

3) 加快在线教育的发展。由于使用4G网络技术能够容易的进行网络视频浏览,故可能促进未来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实际上,目前百度、阿里、腾讯三大网络公司早早就布置好了在线教育。

4) 再度冲击纸质媒体。4G网络技术的运用将会对传统纸质媒体形成冲击,报纸印刷将可能慢慢退出市场,新时代电子化、数字化在屏幕媒体中得到广泛运用,人们更喜欢声音及视频共现的平面媒体,正如我们现在已经渐渐不喜欢打印照片了。

5) 推动汽车智能化产业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代步要求,联网汽车将可能会成为未来智能汽车的新品种。联网汽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通过联网,未来智能汽车还可能实现无人驾驶。

6) 远程医疗等大众服务将可能出现。4G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极可能在未来实现远程医疗等大众服务。例如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及医疗机构内使用4G网络技术,广大市民能够更快捷的获得应急援助及医疗。

7) 导航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目前,各大导航产品已经深受广大使用者的欢迎,也刺激了智能手机的发展,随着目前4G网络的速率大幅度的提升,导航类产品开发商已经开始研究“真实化”的概念,即通过手机拍照功能便能够实现手机可视化数据的获取及定位信息,这种技术将可能能够普遍运用在车载系统、GPS系统中。

8) 促进手机游戏产业急剧发展。手机游戏一直都受到广大游戏爱好者青睐,4G网络技术的运用将极大促进更多智能手机游戏及社交游戏的发展。此类游戏大多需要联网活动,它们需要更顺畅的网络支持,4G网络技术正好能够满足这点,从而让广大游戏玩家们获得全新体验,享受到画面更优质、更刺激的网络游戏体验。[4]

5 4G网络未来发展建议

目前,4G网络技术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基站附近客户时常投诉手机信号不良甚至搜不到信号。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附近居民担心基站存在辐射,故时常出现蓄意破坏基站甚至强行拆除基站的行为。而进入4G时代,该问题可能会表现的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参考目前的频率划分,4G网络的频率的传输性较之2G和3G网络均表现偏弱,这表示将来必须建立更多的基站,而基站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由于此类问题的存在,毫无疑问将限制了4G网络技术的发展,阻碍其顺利的推广,可能短期内难以全国普及,只能做到局部覆盖及使用。故笔者建议,在未来的4G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技术上更多的突破,改善4G网络技术传输性较差的问题,同时,基站建立过程必须寻求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对基站附近居民进行相关教育,消除其对基站建立可能带来影响的疑虑,对蓄意破坏及强行拆除基站的行为必须严惩。[5]

此外,4G网络的应用虽然解决了网络速率上的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流量的消耗,这势必造成流量费用的增加。故笔者建议,在4G网络的推广过程中,应当要降低流量费用的收取,或者采用优惠套餐形式,按月进行流量费收取,否则人们在高昂的流量费面前可能会选择少用甚至不用,那么4G网络也就失去了意义。

6 总结

目前,4G网络技术已经开始了逐步推广阶段,但是,在3G到底如何商用及盈利都还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大环境下,那么4G网络技术凭借什么进行推广运用呢? “难道要再复制3G时代模式,靠给苹果卖手机,做特约经销加盟店那样吗?”。 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以销售终端、捆绑客户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或许,可行性较强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未来的运营商必须采用分层次的商业模式,首先确保低层次的需求,在发展4G网络的过程中,2G、3G必须一起共同发展,并且不断寻求更多符合4G发展的商业模式,增加更多个性化服务,降低资费的收取。只有这样,4G商业模式才能稳步运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有了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 张云龙. 3G和4G网络的对比[J].电子测试,2013(10).

[2] 张玉龙,李志峰,赵勋.对4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展望[J].信息通讯,2013(1).

[3] 张茹芳.浅析4G移动通信技术的要点和发展趋势[J].信息通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