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3:49
序论:在您撰写新农村建设战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2.020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3结语
结合吉林省部分农村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农村的土地利用情况仍存在各类问题,这也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不断的调查和总结对于农村土地的利用情况作出实际的考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结合以上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新农村建设在土地利用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刘东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时期,其现实依据是“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不断深化和现代科技及社会不断进步的客观事实。生存环境一旦变化,与此相应的一切文化都要发生变迁和调适,这是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及其发展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复杂的大环境”(陆益龙,《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2007),这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政治、文体等领域已发生了较明显的制度创新及其变迁。就目前农村地区实践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以下几种制度的改革及创新:农村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公共财政制度;不合理的农业价格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当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且要“因地(时)制宜、以点带面、突出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虽然是以恩施州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为个案提炼的,也许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局限性,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在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时,要基于战略的高度把上述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同时,还应结合当地“三农问题”自身特征和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惟其如此,我国农村社会才能在新形势下按照“新方法、新思路、新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真正落在实处,让人民满意。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这与我国的各项产业的进步分不开,同时也是城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体现。因此,要求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农村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从农村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利用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此文以吉林省的新农村建设为例,对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剖析。
1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1 政策引用方面的失误
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在农产品、粮食的生产方面担当着重要角色,然而吉林省的一些农村土地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协调、统筹规划的发展理念,使得农村土地的利用出现了浪费现象。仅仅追求GDP增长,对于土地本身的利用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1.2 土地投入减少
部分农民因过度使用化肥使得土地养分降低,为追求高产重度利用而轻于养护,导致土壤的质量逐年下降,耕地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非常不平衡。
1.3 耕地非农化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兴建各类产业。虽然国家会征用耕地占用税,但是并不指对非农化产业对农用耕地起到相应的利益负担,进而造成了不少耕地转型成非农产业,再加上农村干部不具备长远的思维,造成农村耕地减少。
1.4 土地利用的违法现象
在部分农村出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及农村宅基地扩建等现象,虽然国家各部门共同配合,齐心整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诸多用地是在出现问题后进行补办手续来逃避问题的,这也反映出土地管理部门中存在一些工作疏漏问题。
2 针对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耕地的保护工作
一方面要求在农村耕地方面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从而确保耕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进而保护农民对于土地的经营权和承包权。对于耕地的水利设施进行改造,由大改小,保证田地的水供应同时提高耕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科学积极的农业标准,使得在节约土地、节约水源、节约肥料、节约药物、节约种子方面做到最优,实现节约型农业;对于化肥的使用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于土壤的养分进行科学调动;另一方面从生物学角度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从节约土地资源的角度对农村的建设进行规划和管理,从节约、经济的角度为农户提供科学合理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农民合理建设家园。另外,从现有住房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和房屋的改造,从而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建设的需要及农民生活提高的需求。对于农村产业用地尽量设在荒地、山坡地带,尽量减少此类用地对于耕地的占用。
2.2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的进度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通过市场作用达成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推动土地制度改革能够使农村闲置土地及其他类型土地更好的得到利用,结合土地承包制度及土地承包永久化以推动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移买卖,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能够起到积极的效应。同时也能够稳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于吉林省的发展现状而言,这样的方式对于诸多出外务工而家中闲置的土地来讲就有了更多提供他人利用和改变的机会,进而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带来利好效果。
2.3 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需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和整理,对于一些零星的散地、道路、田地、沟塘等进行重新整理和布局,以使得农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更加分明,农村的土地利用率也就更高,吉林省农村大多在冬季有大量的闲置未用土地,也存在多种土地浪费的现象,再如铁路栅栏圈掉原为耕种土地的现象,从这个层面能够发现,土地整理问题势在必行,而且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从而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
2.4 建立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存在多重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土地质量评估体系,农用地质量评估体系不单纯的只是土地的养分及矿物质含量评估,同时也包括土地的使用质量,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农用地质量评估方案制约农村用地的弊病和缺陷,从而实现农村用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可用性和科学性,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提前做好规范化准备。同时结合质量评估体系对于农用地的各类补偿和处罚也有了明确的章程,才能真正的落实政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布局。
2.5 优化农用地结构,提高农业土地综合效益
在完善土地划分和布局的情况下,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地块地势能够有效利用,结合土地投入的大小顺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布局,从专业化的角度和方向带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土地利用的最优。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
引言
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与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2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理清建设思路,科学决策部署
为推动新农村规划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要不断理清建设思路,进行科学决策部署,以建设社区化构想为方向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新路子。立足方城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统筹城乡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实施惠及全县农民、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统一规划,示范带动,逐步推进,力争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和大拆大建,不做无实际效益、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增加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确保农村建设社区化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我县计划在5~10年把全县557个行政村、3338个自然村规划后整合为270个中心社区,保留410个基层村,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初具规模。
2.2 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坚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重要原则,以规划统领和指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推进。着眼于长远,立足于乡村本色,对每个社区进行认真、科学定位,保证适应农村长远发展需求,拟定平原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3000~5000人、山区每一社区居住规模为2500人以上;并依靠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进行统一设计建筑样式和风格,以城镇化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做好社区规划。在社区选址时,限定耕作半径不超过3km,便于农民劳作;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规划设计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允许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入为住。据统计,方城县为数270个社区的编制规划已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了全部规划编制任务。
2.3 示范带动,以点带面
从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逐步形成政府引领、群众自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局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整合各类支农资源,进行农业、林业、交通、卫生、教育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倾向于农村社区道路、绿化、卫生、文化、便民超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资金资源的综合利用。我县财政首次投入启动资金450万,主要用于7个新型示范社区的先期开工建设,规划总户数11,000户,共37,000人,随着各路资金的到位,示范社区已投入资金9,800万元,完成了150户住宅主体工程建设,硬化区内道路6.5km,游园、文化广场6,500m²等。
2.4 强化政策领导,激发建设热情
强化“收集民意、征集民意、集中民生、维护民利”的规划工作理念,激发蕴藏在农民群众中的建设热情,调动群众主动性,共建美好家园。在社区规划中,严格执行“增减挂钩、零拆整建、占补平衡、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原则,引导农民向社区集中,保障和节约土地面积。新农村建设工作过程中,由县乡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加强督促检查,保障项目落实情况和工程进展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5)23—0006—01
近几年,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的发展战略。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孕育环境。环境,是一个地方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生态保障。近几年来,为了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西部民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加大环保这一项目的投入,推进和改善关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一个更新的过程,稍不注意如果加快了发展速度,许多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有必要思考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战略的保护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1快速发展的西部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以及人为的不恰当的开发等因素,该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给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1农田污染
根据全国污染全面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土地污染最大的贡献者是农业污染,而农业污染最为严重的则是农田污染。由于滥用化肥,已经造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土壤污染、水污染,严重威胁着当地的食品安全。农药的不当施用,也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组织。
1.2水环境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干旱地带和半干旱地带,水资源紧缺。缺水最主要的是水源性缺水。西部地区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人均的10%左右,而且西北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有时候甚至连人畜饮用水也难以得到及时的供给。加上多变的气候和复杂多样没有节制的人为活动,西部民族地区许多大河一度出现断流。
1.3农村工业污染问题
乡镇企业的繁荣带来了经济的不断发展,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快速的发展总是会带来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因为西部民族地区亟待发展,放宽了各种化工企业进入的门槛,加上当地政府没有充分根据企业的性质来规划布局,导致了企业分布布局不合理,使环境问题更加恶化。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虽然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以光一样的速度向前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透支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甚至威胁到了当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1.4发展旅游经济带来的挑战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经济在近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也抓住当地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当地农户对环境的不重视导致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有的景区甚至为了效益,不顾当地环境的承载量,连续超量的接待游客。
2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战略
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下滑趋势,笔者认为,环境问题是阻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原因。根据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调查表明,在西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最大阻碍,环境是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和谐经济的发展。而环境问题丛生的地区,恰恰是贫困的地区,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和贫困问题具有较高的联系性和重合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我们需要用理性的眼光去直视这些问题,面对各种具体的问题形成的互相影响的怪圈,我们必须要综合统筹,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1环境战略形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逐渐具体认识到西部民族地区环保问题的严峻性,西部民区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认可度在整个国家环保和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一度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总体布局,足以说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基石。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断的落实和发展,这一计划又为新农村建设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2.2环境战略思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用办法综合统筹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已有的问题,又要积极防治出现的新环境问题。运用创新化、多元化的各种办法,落实生态保护战略和当地自然环境保护战略。以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建立环境保护法律,用法律的形式来构建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不断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从而为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2.3环境战略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发展战略,解决残留的环境问题,提高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4环境战略重点环境保护战略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生态保护战略,二是具体地区细分的环境保护战略。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应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之中,让环境和经济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形态各异,所以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坚持创新化、多元化的发展,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将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要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解决纳入到统一的系统工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既要解决老问题的复发,又要积极地预防新问题的产生。西部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要借鉴已有的经验教训,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开拓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方法和路径。不单单只是从宣传教育环境保护着手,也要对当地的企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对生产技术型企业进行指导,开展技术创新,从而建立多管齐下的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格局,落实环境经济的协同推进成长战略,建设成为自然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于绍良,叶俊东,等.收复“失地”———西部退耕还林大扫描[J].瞭望,2000,(19).
[2]易沓.环境保护举全民之力,兴全民之利[J].瞭望,1999,(34).
关键词:海南省;农发行;新农村建设;支持;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55-04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融入并服务于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对热带农业有极大的依附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促进和形成两者互动发展;三是正视和考量岛屿型经济以及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笔者结合海南省实际,就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形势
(一)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热带农业放在突出地位,并形成互动发展
推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认真面对和研究这样一个基本省情: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经济特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农业份额在GDP中超过30%的省份,2005年农业增加值301.1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903.60亿元比重33.1%,高出全国水平20.7个百分点;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高达74.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6个百分点;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的恩格尔系数为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1]
热带农业之所以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突出,是因为它对海南省“三农”经济乃至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它作为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以来显著地影响着海南省的国计民生,给予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支撑,创造和提供了约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60%左右的劳动就业机会。它同时又是海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1995-2004年农业增加值在全省GDP的占比一直保持在36%左右,仅次于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而居于第二位。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丰富的热带物种资源、明显的区域比较优势,加上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海南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和热带水产品生产基地,而且已经实现了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基地化生产经营,热带农业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的优势产业。
(二)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同志关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已经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海南省深刻分析了海南省情、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实现的可能,在全国率先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省发展计划框架内,实行城乡一体化规划。这个规划制定了“一省三地”(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中国南海资源开发基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提出了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大企业主导,建立清洁型循环经济生产体系,建立以空间集聚与专业化发展为原则的产业布局。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提出了在西部和西北部沿海发展现代工业,建设西部工业经济发展轴,成为建设新兴工业省的空间重点;在东部沿海主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建设东部旅游发展轴,形成国际知名的黄金海岸旅游带;在台地、丘陵地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根据上述规划,海南还确定了“十一五”重点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76个,共计投资4513亿元。新建项目88个(总投资2614亿元)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的项目22个,投资511亿元,农业8个,投资10亿元;续建项目63个,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涉及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项目分别为14和13个,投资分别为163亿元和49亿元。[2]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1464亿元,人均16600元;2020年,全省GDP达到4969亿元,人均40000元,相当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35:35;2020年,比例为15:45:40。[3]不难看出,这个规划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探索,极大地拓展了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内涵。规划的实施,必将给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重大经济支撑和注入极大的发展动力。
(三)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服从生态省的大目标大战略,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
海南是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生态省建设的省份。实践证明,幅员广大的农村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大载体,没有广大农村的参与,海南生态省建设就失去基础,新农村建设也失去生存前提。基于这种认识,在生态省这个框架下,全省各地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微观经营模式探索。一是无不遗余力地推广低能耗、无污染、无公害、高产、高效、优质第安全清洁生产模式。二是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文明生态村建设。这源于琼海、文昌两市农村创举,现已在全省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已建成生态文明村3000个。三是支持发展生态型种养业。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农户”、“果园+养猪”模式以及农村沼气利用等,培植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四是着力推广农技服务“110”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个被总理称为“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的运作机制,其网点已遍布全省大多数乡镇,不少县市已把农技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行政村,并以专家、企业为主体,极大地推广了生态型农业发展。
(四)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统计表明,中小企业一直在海南省各个经济领域尤其在农业中扮演主导角色,如在近年来的海南省外贸出口中,中小企业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它作为海南省吸纳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载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出于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考量,海南省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着力推进县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建设。省政府先后从工业发展基金中拨出专款9000万元,支持县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目前,这个融资平台已经相继投入运作。二是着力推动银政金融战略合作,省政府以及各县市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银政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贷款额已逾千亿元,协议贷款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面。三是支持银政企金融合作。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在当地党政的支持下,先后与三亚、澄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以及两地政府创立了信用担保基金,专门为辖内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四是农行、农村信用合作和农发行分别推出小额信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金融品种,进一步拓宽了信贷支农范围。五是从省级财政拔出专款设立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基金和百项渔业技术推广基金。六是不断优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如构建起出口退税的政策支持框架和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框架下的分项、分层次退税的操作机制,对不同的出口产品实行有差别的退税制度;从2004年7月开始将外贸企业资格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转变为登记制,进一步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准入门槛。至此,政府、企业、金融、税收等机构共同创建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初显端倪。
(五)海南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支持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海南实施“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在引导大企业介入、支持产业链条有机链接的前提下,突出了下列五个领域的支持重点:一是做大做强海淡水水产产业,实现水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区域化发展。二是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振兴海南畜牧业,推广海南原有畜牧品牌,如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温泉鹅等,创立海南畜牧品牌,让这些品牌走出海南。三是以生态、绿色、有机为目标和标准,大力发展海南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产业,努力提升其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产业化附加值。四是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作物制种产业。除了现有的粮食作物外,着力培育如木瓜、香瓜、哈蜜瓜等市场上日益受宠的农作物制种业。五是强化琼台农业合作,与境外农业企业、科教机构合作,加快海南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进程,推广高就业、产业链条联系紧密、市场可见度大的生产经济模式和机制。
二、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作为海南经济特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紧紧围绕海南各个时期“三农”经济发展目标,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热带农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存在的问题。
(一)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发展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农发行现阶段支农职能和界定的业务范围,提出并实施了以粮油贷款为主体,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它粮食企业贷款和特色农业、优势农业、水产业、畜牧业、热带作物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工作思路,信贷支农能力明显增强。二是突出商业性贷款投向重点,大力支持发展海淡水水产、畜牧业、木薯产业等特色农业、优势农业。三是坚持和实施“管好储备、有效发展、规范管理、防控风险”的信贷工作策略,以储备粮轮换为契机,以淀粉、饲料加工为龙头,带动收购、调销业务的快速发展。
2.积极探索和推进银政企金融合作的新路子。2006年以来,针对海南“三农”经济增长的优势不在于粮食而在于热带农业的这个实际,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先后多次与省农、林、牧、渔以及省发改厅等部门沟通和联系,并经省政府审定,于3月、4月分别向农发行总行上报了将热带作物、热带水果产业化经营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示。目前,椰子系列产品纳入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的请求已获得批准。
3.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手段,积极支持国有粮企改革改制。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方案的制定,利用农发行网点多、捕捉市场信息的手段比较先进等优势,帮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大对全省粮油企业购销业务的支持力度。至2006年末,在收购环节累计发放贷款2932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含杂粮下同)29138公斤,收购数量同比增加9236万公斤,增幅46.4%。在调销环节累计发放贷款112950万元,调入粮油157220万公斤(其中油脂1443万公斤),同比增加75952万公斤,增长93%。
4.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提高办贷效率。一是切实做好客户营销。充分运用农业政策性信贷与生俱来的凝聚力,巩固和维护好老客户,培植和发展好新客户,壮大优良客户群体;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发展的客户营销重点,按规定确认其贷款资格和评定信用等级,积极做好贷款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实行行长首席客户营销经理制,促进全员参与客户营销。到目前为止,已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进农发行信贷支持的视野,有的已经进入项目贷款调查、论证阶段,贷款需求53000万元。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业务,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三是研究贷款操作新办法,开辟贷款管理的“绿色通道”。三是探索建立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操作机制。继续坚持由企业筹集一定比例自有资金和风险准备金的做法;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贷前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检查工作机制和信贷前、后台制约制衡的审贷分离制度;制定统一的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授信管理办法,积极推行授信管理方式,规范信贷准入操作;强化信贷基础管理,严格规范信贷操作程序,加强对贷款监测和后评价工作,加大跟踪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条整改贷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下列突出问题与困难:
1.现行的业务范围限制了农发行支农职能的发挥。新农村建设至少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即公共产品生产、大农业框架下的农林牧渔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等两方面的资金需求。但现阶段国家赋予农发行业务范围仅限于粮棉油等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畜牧业、水产业。从海南具体情形来看,至少有三个突出问题:首先,业务总量不大。至2006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近27亿元。近年来,虽然每年均有3-4亿元的贷款增量,但很难满足热带农业发展对信贷资金的巨额需求。其次,业务范围与海南热带农业优势相悖: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等这些与农业增产、农民息息相关的优势农业被排斥在农发行信贷支持视线之外。再次,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基层行贷款规模偏小、业务长期徘徊无前,生存问题尤显突出。
2.粮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国有粮企改革改制困难重重,企业改革改制滞后,逃废贷款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农发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
3.贷款企业普遍缺乏规范、有效的融资平台。大多数民营企业起步晚,资产规模小,加上信用度较低,融资能力十分有限。国有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由于体制原因,历史欠债较多,负担沉重,缺乏贷款的前提条件。
4.信贷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从对全行商业性贷款检查情况看,不少行在贷款调查、贷款发放和库存监管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漏洞。操作不规范、员工队伍的金融知识缺乏、经营理念滞后、操作技能老化、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三、农发行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发行是在支农职能存在明显缺陷、金融品种不多、金融服务手段不占优势以及业务范围不能完全与海南省农业优势实现对接的状态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期间,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显而易见。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发挥农发行在支持海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发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改革、改进服务。
(一)用足用好现行信贷政策和制度,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化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以储备粮增储、轮换为契机,以委托收购、代储、加工等形式,形成收购、调销、储备三者互动机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粮食购销业务。二是实施“大粮食”发展战略,促进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有效发展。主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包括粮食种植业、水产和畜牧养殖业、加工业、仓储物流以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通过上述领域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具有海南特色的粮油产业,培育若干个饲料加工骨干企业、饲料品牌、农作物制种基地、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全面提升粮油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及附加值。
(二)实施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发展战略,创立农发行信贷支农品牌
一是支持海南海淡水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发展。创立罗非鱼等优质水产品品牌,以年度订单、区域订单、大额订单,构建订单-标准加工-区域化、标准化养殖-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经营的互动机制。在支持水产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优化海南水产品种、产业、区域结构,在增加就业、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乃至提升产业化水平的同时,造成对海南水产业的信贷支持垄断,并转化为农发行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支持海南木薯淀粉产业发展。支持推广以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木薯淀粉加工+木薯区域化种植及生态型基地+良种良苗繁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对木薯淀粉加工企业造成信贷支持垄断的同时,适度发放贷款支持在木薯主产区创建若干个生态型木薯生产基地,增强木薯原料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发展粮油、瓜菜以及特优农作物等制种业贷款业务。做大做强做好海南制种业,使它成为农发行具有区域优势的信贷品种。四是尽快开办椰子加工贷款业务等,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椰子产业。
(三)构建互动、互惠的银政企金融合作机制
一是通过软贷款、项目贷款贴息、项目专项资金资助、企业自有资金等方式,共同构建企业项目贷款的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推行企业等级、差异化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企业等级管理标准,精心组织评选总行、省分行贷款黄金客户和优质客户。对不同等级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信贷方式。三是对优质、黄金企业实行贷款最高额度统一授信制度,由此推动企业信用建设和做大做好业务经营。
参考文献:
[1] 江泽林.当代农业多功能性探索-兼析海南多元特色农业[J].中国农业村经济,2006,(5).
关键词:农村地区 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战略思考 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为治理“三农问题”而提出的着眼长远、统揽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推进器。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我国要有效推进其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健康发展,就需要基于战略的高度从理论上来加以思考和认识。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经理性分析,提出若干理性思考,以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不仅是在新形势下治理“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化,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因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工作—农村干部的事、农民自己的事及农业部门的事。事实上,农村工作只是社会大系统的部分工作,农村和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地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洪流之中,“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激发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又要促使城市经济的有效发展,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协调互动发展
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之一就是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农村城市社会发展失调。因而,新农村建设是基于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夯实城乡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社会的不同表现形态,二者互为市场,相辅相成—农村发展好了,不仅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原辅资料,为城市发展输送更多的建设者(如农民工等),而且可以成为城市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城市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各种服务,而且将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而且是实现城乡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理性选择。
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与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农村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就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把生态环境及其建设放在基础地位,把经济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和最终体现,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结合,实现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相一致的目标,使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循环,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根本目标。
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模式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气候、交通等自然条件及社会状况的差异,各农村地区在具体实施新农村建设时就应在有效把握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时)制宜、统筹兼顾”,从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同中求异”。因此,各农村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其不同地方和区域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现实状况(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当地客观状况和农民意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允许农村地区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要基于其“起点差异、进程快慢、水平高低、方式各异、模式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
农村经济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经济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摆在首要地位,不仅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合理引导城乡产业布局及其发展,这本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却误把农村经济等同于农业经济,从而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顺利开展。事实上,农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农村经济除了第一产业的农业外,第二、第三产业也应涵盖其中,只是从整体上讲“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通过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来建立现代农业,而且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如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劳务输出等),以实现农村社会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使农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得到有效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与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就显得甚为必要和迫切,这不仅是农村社会得到有效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且是加快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的重要保障,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全局。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教育不仅仅是指农村义务教育,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技能培训)在目前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基于职业教育内容(农业使用技能及第二、三产业技能),农村教育要“三教”有机结合,以实现“三教的有机统一”,这是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从而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当然,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单指农民自身,还应包括广大农村工作干部及技术人员,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战略决策,给“三农问题”的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治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调查表明:目前的三农问题“不只是农业经济和农民负担问题,还是与集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农村社会组织的解体”(周建明,《建立发展的社会纬度》,2007),这一点还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因此,建立并完善与集体经济相应功能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义务教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中介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势在必行。同时,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足够的、适合的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