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7:53:41
序论:在您撰写医疗专业培训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竞价专员究竟是一份什么工作?百度推广产业链上养活了多少竞价专员?百度推广整改之后竞价专员的工作会受到哪些影响?大量面临事业的医疗竞价专员又将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事竞价行业的人员,独家为你解读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
百度整顿殃及医疗竞价专员
深圳某医院网络部竞价专员微末(化名)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莆田系的医疗竞价专员面临失业。”5月9日一大早,微末所在的百度竞价行业群里面有人上传了某莆田系医院的离职、待岗人员协议书。根据协议书上的内容,该医院由于经营状况出现下滑,决定离职、待岗一部分员工,以上员工可以自由找工作,不受医院任何限制。
“具体遣散哪些员工,并没有说明,但竞价(专员)肯定是其中之一。”微末说道,“现在很多医疗竞价专员都在找工作。”
在北京从事竞价行业的成晓飞也告诉记者,这几天医疗行业的竞价专员停岗、调岗的不在少数。
受百度“魏则西事件”的影响,一大批医疗竞价专员或面临失业。记者发现,“魏则西事件”爆发后,国家网信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公司后,百度悄然整改了医疗类的推广。记者现在通过百度搜索医院发现,搜索界面比以前要清新干净许多,搜索界面首页的置顶的推广少了很多。
“与‘魏则西事件’病情相关的竞价推广已经全部停掉,现在不管什么病种,搞竞价推广的都没有以前多了。目前还在投的病种很少,可以投的都是正正规规的医院,现在他们编写的推广创意也没有像‘魏则西事件’之前那么夸张了。”从事竞价行业多年的一位贵阳三思网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医疗类的推广创意会出现很多显示医院权威的词,比如军总、武警、司令部、国务院、CCTV、央视、三甲、痊愈、根除、国家级等。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前一天数据的变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创意和出价。”微末告诉记者,这也是一个技术活,创意写得好,关键词的质量度才会高,点击率才会上去。
医疗竞价专员是竞价行业里比较辛苦的一类。微末所在的医院共有3个百度推广账户、1个360推广账户和1个搜狗推广账户,这5个推广账户由5名竞价专员按早晚班轮替负责。“在医院工作会累一些,不仅有早晚班,而且在医院工作都是单休。”微末说道。
微末透露,一般医院都要开好几个百度账户来推广,一些大的账户需要4~5个竞价专员负责(推广平台可以一个账户多人登录),上班时间分早班和晚班轮替,竞价专员团队会达到20~30人。
据介绍,医院每天的推广预算是4万~6万元,核心关键词的单次点击成本在40~60元,基本上每天的预算都会用完。意味着医院网站每天有600多次到上千次的点击,“其中每天有上百次的咨询和几十个到诊。”到诊量则会计入医疗竞价专员的绩效考评中算绩效提成。“目前工作两三年的医疗竞价专员在一线城市的月薪大约1万元,在二三线城市也有四五千元。”微末说道,“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
“现在医疗类的推广明显没有以前多了,一些不太正规的医院将无法从搜索引擎推广获取用户,这些医院将就没有必要雇佣那么多的竞价专员了。”上述贵阳三思网络工作人员说道。
竞价专员交钱培训即可上岗
如果你是一名行业外人员,当你听到SEO、SEM、计划、关键词、创意、URL等一连串的专业名词,你可能会感觉竞价这个行业很神秘。但当你走近后,认真学习几天,你就会发现它的真面目。
23岁的成晓飞苦笑着告诉记者,他其实是因为搜索引擎的推广而进入到了搜索引擎推广竞价专员这个行业。
成晓飞本来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结果搜索“计算机网络”搜出了“网络营销”,也就是公司的竞价排名推广。成晓飞表示,如果点进去就会给企业的推广造成一次扣费,如果点进去后留下电话方式就算一次有效咨询,之后公司客服便会进行后期跟踪。
他说:“比如创意标题写‘培训完找8000到1W的工作’,如果你不太懂,之后客服继续对你进行‘忽悠’,等到你去报名缴费学习,被坑了也没招。”而这大致也是成晓飞曾经的经历,在交了近2万元的费用,培训了2个半月后,成晓飞就进入了竞价专员行业,到目前已经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工作已经算得上得心应手。
成晓飞告诉记者,百度竞价操作其实没啥难度,更多的是需求数据分析,就好像股票操盘手。
竞价专员每天的工作除了要查看当天PC端和移动端的点击和消费外,就是要查看之前的关键词消费报表,由于每个关键词都涉及报价,甚至每几天就是一个价,因而关键词的设计和日常更新非常重要。
百度之前的竞价排名规则是价格高的排在前面,谁有钱谁就有优势可以排在前面。竞价专员每天都需要根据数据分析,对关键词、报价等进行跟踪调整。也就是说,当网民在百度上无意搜索一个关键词的背后,其实是竞价专员精心设计出现的结果。
唐俊自己做竞价卖产品,在他看来竞价专员负责公司网络推广,相当于销售技术。上述贵阳三思网络工作人员认为:“竞价专员这个职业,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行业高薪又无需学习任何代码的职位’,一个竟价专员如果在医疗行业做过三年,在一线城市能拿到薪水在8500元以上。”
近日,市政协十三届常委会召开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市卫计局关于我市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并进行了协商讨论。常委们认为加强我市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促进我市护理事业的发展及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常委们就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技能培训、行业监管、服务收费、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归纳整理如下,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一、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和技能培训问题
建议:明确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准入条件,逐步提高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基础素质;严格岗前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
二、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行业监管问题
建议:设立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管理机构负责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日常事务管理。医院或者患者通过医院聘用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由医院设立;劳动中介公司派遣的,劳动中介公司由负责设立。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业务管理统一由医院护理部负责,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具体负责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质量监督管理。
三、关于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服务收费问题
建议:有关医疗机构按照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分级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并报物价局、卫计局备案。各医疗机构应在医院醒目位置公开非医疗专业护理人员陪护费收费标准,并严格执行备案公示收费标准。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后院感专职人员知识考核评分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74.85±14.27)分,参加考核人次为190次,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10例;在实施院感专业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92.36±7.01)分,参加考核人次为310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45例,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试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培训前后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并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关键词 ] 院感;专业培训;感染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78-02
医院是治疗病患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细菌较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事件,对患者的康复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这也是新时期下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除了患者病情特殊以外,最主要的是很多医务人员缺乏对院感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引起对院感控制的重视,随着医疗规模的扩大以及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院感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影响,对医院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重视度非常必要。为了进一步分析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院感培训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院感培训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实施院感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考试参加人次、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专职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视程度以及院感管理水平。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1专职人员培训
医院为专职人员争取外出学习机会,将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感染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另外是组织专职人员参加全国、本省、本市的各类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习班,通过这种系统的方式进行院感知识强化,充分掌握院感知识的基本理论、控制技巧等等。比如常见的外科洗手,在培训过程中就需要提高相关人员对正确洗手的重视和方法掌握,采用洛本清外科洗手法、应用肥皂、控制洗手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等,从而确保洗手的彻底;在物品管理上,要培训相关人员对加强各项医疗操作尤其是手术室、门诊输液等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控制的重视和管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监督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是否符合无菌操作规范,尤其是进行手术消毒的时候注意消毒范围是否充分;另外是对传染病学、临床药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微生物学等知识全面深入的学习,使专职人员具有制定正确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能力。
1.2 医院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工作规范和标准等等;从而使各医务人员充分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院感知识、预防方法、法律法规等等,以在日常工作中能严格遵循规范开展各项感染预防工作。比如在环境的管理上,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了解到日常预防和管理措施,要及时将手术室、病区、重症监护室的湿度和温度在合理水平、做好洁污分流工作、按时清洗和更换空气过滤器;尤其是要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高发区域物品的管理,要从放置、消毒杀菌以及根据物品的类型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在具体措施上还可以通过减少放置木制物品、纸箱等对灰尘吸附力大的物品,使室内尘埃微粒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物品的分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做好物品的检查、清洗消毒等操作,加强无菌敷料器械消毒管理,加强对手术废弃物的控制,如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等等等;另外是在感染控制的评审上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从而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尤其是要对进修、实习、新上岗的人员加强培训,这部分人员由于没有临床经验,更缺乏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院感控制的重视[2-3]。
1.3科室培训
尤其是对新设立的业务科室或原有科室因病床增加或业务范围扩大的科室需要加强院感的管理、监督与培训,密切关注科室院感控制情况。特别是手术室、儿科、ICU、艾滋病收治科室等感染高发科室,同时全面有效的培训与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1.4流行病的培训
近几年,我国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传染病感染事件,而很多的流行病依然具有很高的感染率,比如甲型 H1N1 流感、手足口病等等[4],医院是患者非常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发生。因此医院要加强对这些流行病的关注与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流行病的认识,并充分做好感染的预防工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74.85±14.27)分,参加考试人次为190次,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10例,感染发生率为0.17%;在实施院感专业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92.36±7.01)分,参加考核人次为310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35例,感染发生率为0.06%。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核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培训前后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情况见表1。
3 讨论
院感控制与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这项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医疗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临床统计表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一直居高不下,并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张志艳等报道称,目前我国医院的院感发生率大约为0.01%~0.14%,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医院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并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至关重要。而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院感专业培训[5-6]。总的来说,院感专业培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规模的不断壮大,医院感染质量与管理工作的范围也就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了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控制,还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院感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从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采取有效的干预及针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从而将人为因素或者医源性因素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等;除此之外,要提高院感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协调医院的多领域、多科室、多环节、多部门共同进行,因为每一项临床工作都与院感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实现这一协调工作,必须要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而很多医务人员由于专业不同,比如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人员在开展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通过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通过不断的对掌握的知识更新,提高院感控制能力,才能配合医院做好院感管理工作[7-8]。
其次,从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来讲,医院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单位,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各类医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参次不齐,很多医务人员由于性格、成长环境、价值观、专业水平的差异往往不能配合医院的院感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加强院感专业培训,明确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的职责,发现日常医院感染监测和各种类型的检查中的共性问题或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做好院感的管理与预防,以此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如今,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增加,以往的一些传统传染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加上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由于外界、主观因素而发生感染事件,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重者对医院所有人员都可能造成安全影响,甚至发展成公共卫生事件。这些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医院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对院感管理与控制的重视度和专业水平,从而在日常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尽最大限度的降低院感事件发生率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明显低于专业培训之后(P<0.05),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试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感染率由最初的0.17%降低至0.06%,低于临床报道水平。由此表明,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并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参考文献]
[1] 赵冬秀.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17):4639-4640,4642.
[2] 罗银江,程敏,李志刚,等.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及建设要求[J].卫生软科学,2012(11):945-946.
[3] 蒋颖,吴昊,王婷,等.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4):3283-3284.
[4] 张晓霞,郑雪梅,魏玮,等.PDCA循环在我院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4,2(36):1004-2407.
[5] 张春英,刘兰莲, 邱红.多功能床边工作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71-2172.
[6] 李迎新,林海燕.基于全智能实时数据采集的院感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11):2-3,9.
[7] 张越巍,石月欣,曹红谊,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品牌与文化建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4312-4313,4316.
包括医疗如(医疗机构之间、医患之间、医护之间信息沟通)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只有对病案人员进行规范化的继续教育,提升病案人员素质,病案人员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履行病案基础管理工作职责,做好病案基础管理工作如归档、供应和保存、保护等,做到有效保护和利用病案宝贵资源。这一切岗位责任都需要由专业的病案信息专业管理人员来落实和完成,作为病案信息专业科室,研究对病案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其迫切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尤为凸显。
2病案专业继续教育现状
2.1病案人员缺乏培训医院管理者没有对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病案工作被广泛的认为是简单的整理、保管工作,这是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医院的共识[3]。因此医院对病案信息专业的继续教育重视不足也是普遍现象,表现为培训费用投入不足等。培训严重不足。以某二级甲等具备5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为例,该院年门、急诊量5万余人次,出院患者1.4万余人次,拥有门诊及住院病案量共计22万余份,病案科工作人员13人。2008-2010年度该院病案工作人员接受培训的统计数字显示,三年共参加病案专业培训8人次,比例为50%,统计专业培训3人次,比例为18.75%,窗口服务技能培训5人次,比例为31.25%,也就是意味着病案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平均0.41人次/人/年,其中病案专业培训为0.21人次/人/年。
2.2病案人员自学不足职业倦怠。目前的病案工作主要是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工作繁重、简单、枯燥、重复[4],导致病案技术人员工作中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疲惫厌倦,缺乏自我学习和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繁重,造成学习时间少。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几乎是全民化,病案科工作繁重,常常只能限于完成每日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究和讨论,如2008-2010年度,科内集中业务学习共计15学时,平均科内组织学习25分钟/月。
2.3交流途径匮乏闭门造车式的病案工作很难在学术水平上得到提高,进而满足医院未来对病案工作质量的要求。目前病案科室与同行、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途径匮乏,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业务指导和经验交流。
3加强病案专业继续教育的对策
3.1确定培训内容加强与法律有关专业的培训。病案工作责任重大,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必须包涵与病案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如5侵权责任法6[5]等,使工作人员工作中可以自觉依法、依制度使用病案。加强编码核心技能的培训。手术及操作分类知识不断更新,每所医院的诊疗技术能力也存在差别,编码人员必须接受编码核心技能的培训,才能够准确编码,保证胜任岗位工作。加强病案基础管理工作的培训。病案管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对病案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病历使用中的安全性,需要对病案工作人员进行病案基本技能的培训。
3.2制定培训计划及培训方法2011年初我科已制定了病案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计划,并严格依据计划培训,每月2次,每次2学时,涉及法律法规、疾病分类及手术操作编码、病案质量控制等,共计培训240分钟/月,是历年培训学时的9.6倍。同时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6],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用提前下发课题,头脑风暴式研讨,提高培训趣味性和效果,进而提升了培训效果,在培训后的考核中准确率达到96%,证明具有明显的培训效果和激发大家学习兴趣的作用,最终提高了病案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3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克服职业倦怠,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是病案人员及病案专业面临的客观问题和现实挑战。病案工作繁重而且枯燥的重复,往往导致自我学习和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病案人员有赖于得到规范化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而开阔眼界,了解自身专业的未来及前景,增强信心及责任感,提升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最终提升专业素养及水平。
3.4增加交流的方法。改变过去坐等专家来检查的被动交流方法,增加交流方法,畅通交流渠道,通过与同行、上级医疗机构交流实现新知识和新理念更新。如积累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参加培训班、去上级医院参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课等途径进行交流和学习,使病案专业的交流制度化,成为病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措施改善交流不畅的现状,拓展思路,及时汲取先进理念。以实现新知识和新理念的更新。
3.5积极宣传病案专业。病案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呼吁医院增加教育资源投入,使医院领导真正了解病案科工作所创造的潜在价值,明确规范化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在病案专业的重要性,增加病案科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实现病案科接受规范化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结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2)04—0647—04
近年我国糖尿病(DM)患病率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其慢性并发症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致使政府、个人的负担沉重,而现阶段中国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相对缺乏导致该问题更加突出。加强社区DM病人的管理,提高治疗的达标率,可以预防、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现阶段国内外2型糖尿病(T2DM)的管理经验做一综述,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DM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DM)的患病率高达9.7%。DM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还有60.7%的DM患者未被诊断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指导。近10年,该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足、肾)已经日益严重。Advance研究表明,强化降压可以降低T2DM患者的总病死率及心脏和肾脏病的风险。强化降糖治疗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率,ADA指南和AHA、ADA预防声明均提倡将非血糖危险因素控制(降压、调脂、抗凝及生活方式干预)作为糖尿病患者CVD控制的基本策略,对DM患者进行管理势在必行。
1 国际DM的管理模式
1.1 专业培训模式
由DM护士和营养师对DM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协助专科医师控制血糖。1998年,Kinmonth等率先观察了DM专业培训模式与普通治疗之间的差异。有250名T2DM患者参与,DM护士和医生对患者指导饮食治疗1.5年。结果: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专业培训治疗组有较好的医患沟通、健康状态和治疗满意度。2004年Plank等报道了DM患者进行短期培训后对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123名T1DM门诊患者,由DM护士和营养师对5~8名患者组成的小组进行5 d的课程教育,根据不同的食物和血糖水平匹配胰岛素剂量,第3年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降明显,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次数只有原来的1/3,至12年时,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次数未再升高。短期教育后,患者能自觉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水平。
1.2 有组织干预模式
以DM护士为中心,营养学家、药剂师和专职DM医生共同指导患者控制血糖。1999年,Sadur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实验,对比普通的DM治疗和有组织干预模式的疗效。研究干预患者每月组织1次针对10~18位患者的2 h集体访视。结果:通过多学科专业合作干预,患者HbAlc有明显下降,自我血糖检测次数和治疗满意度明显增加,同时参加干预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降低,节约卫生资源。
1.3 两种联合模式
1998年,Aubert等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展了一项包括17例T1DM和221例T2DM患者的临床研究,对比联合模式和普通治疗模式之间的差异。专业培训后的护士先对患者健康教育5周(共12 h),之后定期约见、电话随访患者12个月,并联合营养学家、药剂师、专职DM医生和私人医生管理患者,协调患者治疗。结果显示,以护士为主的管理治疗组患者HbAlc平均降低1.7%左右,显著低于对照组。
2 国际DM管理的经验
专业培训模式结构简单,有一定降糖效果,但指导不够全面;有组织干预模式降糖效果好,可减少再次住院率,专业指导也较全面,但动用医疗技术资源较多;二者联合模式集合了2个模式的优点,血糖控制更好,并联合了家庭医生的治疗,对于DM及并发症的防治更加有利,但对医疗资源的要求更高,如果长期坚持政府花费巨大,后两种方法还因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而影响管理的效果。国内外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同,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接受力、依从性也不同,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
3 国内管理模式
我国的DM教育与管理工作起步较晚,2004年刘奕男等率先在上海闵行区展开了DM管理的探索,其后许多专家也尝试创建了符合当地特点的管理模式,为中国糖尿病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大致分为下面4种:
3.1 健康俱乐部模式
医生对俱乐部成员进行DM基本知识健康讲座管理。2009年吴雯等在上海闵行和江川社区4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114名DM患者,以社区DM俱乐部的形式管理,1年后血糖及HbAlc达标率明显提高。2009年陈亚娟等在北京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100名T2DM患者参加“快乐生活俱乐部”,由健康教练(接受过社区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社区心理咨询师)开展机动谈话和药物干预,而对照组仅药物干预,6个月后发现干预组高密度脂蛋白、餐后2 h血糖、HbAlc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3.2 社区管理模式
由社区医务人员进行管理。张丽华选取上海宝山区高境社区内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管理试验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药物治疗同时定期随访和宣传教育,而对照组则只有常规药物治疗,6个月后发现实验组的血糖、HbAlc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3.3 DM中心管理模式
成立社区DM管理中心进行管理。在佛山,欧阳素琴等对顺德区容桂社区4 036例T2DM患者作了19个月的综合干预,建立患者档案,定期培训,定期随访,专人负责,并对各种情况的患者进行指导、干预。通过管理,中心对DM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减少并发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轻了医疗负担,提高了生命质量。
3.4 医院/社区/患者三级管理模式
建立三级管理模式进行无缝化管理。乐有晴等运用医院/社区/患者一体化管理模式对DM患者宣传教育,指导患者转诊;医院对患者授课,提供专业咨询,并接受社区的转诊;行政督导团队对工作的运行监督1年后,患者的平均年医疗费用降低了约1330元,管理后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林芳等以当地医疗保障体制为基础,对桂林市叠彩社区180例T2DM患者进行三级管理:以三级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中心为主体,建立双向转诊网络;以医院内分泌科为指导,社区卫生中心为主体,建立DM教育管理团队;建立三级互相联系管理网络;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市卫生局行政支持。管理6个月后患者的HbAlc、体重指数、收缩压都得到改善,患者病情变化能及时得到专业建议,使T2DM急、慢性并发症高危因素下降,患者对该模式满意度高。这种无缝化的管理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制,减少了政府和家庭的医疗开支,提高了政府和患者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
县医院被调查医务人员专业熟悉度及培训需求情况被调查的269名医生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与妇科;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预防与管理,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和社区康复均低于10%。医生最希望培训的前3项专业科目是内科、外科、急诊与急救;对培训关注度较低的专业为精神病预防与管理、流行病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老年保健和社区康复。在被调查的189名护士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最不熟悉的是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临终关怀、中医护理和老年保健。护士最需要得到培训的专业科目是急救护理、常见病的临床护理、传染病的临床护理;对专业培训关注度低的是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和临终关怀(表2)
2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被调查医务人员从事专业熟悉度及培训需求情况
在填写完整问卷的67名医生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和妇科;最不熟悉的论文撰写、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性病、社区康复和卫生统计学。医生最希望培训的前3项专业科目是外科、内科和儿科;临床检验、妇科、传染病、老年保健、医学心理学慢性病预防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需求较低。在填写完整问卷的的73名护士中,对专业熟悉排在前3位的是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和慢性病的临床护理;最不熟悉的是中医护理、临终关怀和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护士最需要得到培训的专业科目是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与常见病的临床护理,对专业临终关怀、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护理和常见病的预防与管理的培训关注度低,均未超过10%(表3)。
3讨论
3.1农村医务人员学历结构不合理,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学历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学历偏低,获得学历的途径主要以中专卫校为主,高级职称较少。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系统的龙头—县医院不仅在医疗器械等硬件上处于优势,在医务人员的学历、专业素养、医务职称、学科建设等方面都要有模范带头作用。然而偏低的学历、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不仅制约着医院本身的发展,更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乡镇卫生院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从事全科的医务人员比例偏低,影响着乡镇卫生院承上启下的功能的发挥。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高级的、制度化、正规化的在职教育[1],是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卫生技术人员低学历和低职称造成基层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同时会影响继续教育的开展。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务人员对培训的愿望存在明显差别,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要求培训的愿望也在逐渐增强。低素质-低提供能力-低卫生服务质量-低效益的恶性循环会严重阻碍医疗机构的发展[2]。学历的提高不但增强了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并为他们以后更好的服务基层、职称评定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3]。本调查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由于工作岗位人员短缺而不能脱离岗位参加培训,从而无法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与专业技能,因此相关领导应与当地卫生学校建立适宜本地区的继续教育规划,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地参加教育培训。
3.2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平衡,加强对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的培训
本调查显示:医生对内科、妇科、外科的专业知识熟悉度较高,对其他辅助科室如检验科、耳鼻喉科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对公共卫生领域的妇幼保健、精神病预防与管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社区康复掌握度偏低。护士对常见病的临床护理、急救护理、慢性病的临床护理的专业熟悉度较高,对病人的精神病的预防与管理、临终关怀、中医护理和老年保健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基本医疗是所有医疗工作的基础,只有所有医生及护士对其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才能保证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同时对于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率也亟待提高,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也应具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涉及的其他科目知识有所了解,以较为全面的知识技能服务患者。现代社会尤其主张人文关怀,若医护人员有良好的医患沟通的技能,不仅能促进病人积极地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也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公共卫生是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的重点方向,若医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无法保证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防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既影响了农村广大居民的健康,又阻碍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因此,当地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应按照当地实际医疗需求,合理有度地参与规划与管理,有利于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培训项目的组织方应充分了解培训对象现有医学教育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实际工作生活中存在困难,制定相适宜的培训模式,遴选适宜的医学师资与专业教材,选择最佳培训地点,进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不断与培训人员进行沟通寻找问题,从而实时对培训内容或模式进行调整、改进,最终才能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同时,为了有效避免工学矛盾,还需要及时与培训对象所在单位充分沟通,了解单位实际需求,从而得到单位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培训人员、时间和内容,继而高效地为当地培养适宜人才[4]。
3.3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的专业培训需求较高,培养检验及影像专业人员,全面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在新疆贫困县,由于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短缺等因素,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分科条件有限,从而医务人员对自身专业的培训期待很高。同时,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经费接受全面的专业培训,所以医生对基本医疗的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的培训需求度很高,护士对急诊与急救、儿科。传染病的临床护理也提出了较高的培训期望。现阶段国家对农村基层医疗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保证了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同时还不断配备先进的医疗器械,因而对检验人员、医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有的医院配备了先进的诊断设备,但是由于医技人员操作技术有限,只能使用部分基本功能,仪器设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农村医疗机构的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按需求培养检验及影像人员,从而全面提升医院诊断能力与工作效率[4]。
3.4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学熟悉度低,加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在职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效能
美国医疗卫生方面立法有一百多年历史,联邦和地方立法机构都可以制定法律,经过不断完善和补充,逐渐形成一套相对严谨的法律体系。
首先,从制度上将医生同巨额利润的医药、医疗检查剥离,使之成为各自独立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机制。医生只有处方权,其诊所只收挂号费,医药和各种医疗设备检查都有各自体系,由食药局对药物和器械质量进行监管,卫生部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这样做的好处是医生收入不与开处方挂钩,有利于医生专心为病人服务。
其次,医生的门槛很高。美国培养一个医生至少要10年。从高中开始理科成绩就要拔尖,还要做很多社会服务工作才能有机会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大学4年,医学院4年,毕业后做住院医师3~5年,通过所有考试,才能获得专业委员会颁发的医生资格,然后才能向州政府申请行医执照。诊所开业后,要按照行业要求,不断接受各种专业培训,以便了解最新医学研究成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再次,官方与民间联手严格监管。美国联邦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有对医生的监管机构。管理和审批医生行医执照、开诊所申请,还要接受和处理病人的各种投诉。比较特殊的是,医生的专业资格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考试和审查发放,美国有几十个不同专业委员会,负责行医专业资格的审批、医生的专业培训等等。这些行业组织和民间组织对医疗的监管得到政府的承认,成为行业内权威监管机构。有些州这类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由州长指定,实际上是半官方性质。
人都会犯错,有医生的地方就有误诊,美国也不例外。美国政府有关机构2010年联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每年18万老人死亡,其中44%死于手术出错、看不清医生手写体处方等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