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09-21 16:39:02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地理教学模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地理教学模式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区域地理 教学模式

教学的模式没有唯一,但又需要一定的模式,这正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总体要求必须明确,即教学设计的标化、教学内容的图像化、教学过程的主体化、教学问题的探究化、教学训练的针对化;教学的基本原则必须是用系统地理知识统领区域地理知识,用区域地理问题去整合区域地理要素。为了真正使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益,研究探索、归纳总结出符合师生实际的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高中区域地理的一些教学方法,与广大地理同仁分享:

1.地理位置教学的模式――“导学、探究、整体”的地理位置教学模式。

1.1 “导学、探究、整体”教学模式简介。导学就是传授学习方法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总结学习方法;探究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已知的学习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整体就是把地理位置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教学。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过程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初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巩固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段性,使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成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达到教学整体化的目的。现以经纬度位置的教学为例说明“导学、探究、整体”的教学模式。

1.1.1 导学:学习经度和纬度的知识,初步掌握判读经度和纬度的方法。

1.1.2 探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经纬度知识和判读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说明七大洲、四大洋及各个要求的区域的经纬度位置。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经纬度知识和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二阶段:学习气候知识时利用纬度与地面热量分布之间的关系,明确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建立纬度位置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教学的目的是扩展、深化纬度位置的知识,建立与气候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阶段: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经纬度知识,独立分析说明区域或国家的经纬度位置和所处的气候带,建立准确的空间表象。教学的日的是使学生所学的经纬度知识不断成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使知识在运用中逐渐成为一种能力。学生所学的经纬度位置的知识,也由于经常使用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

1.1.3 整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学习经纬度知识开始到世界区域部分都要有经纬度位置知识教学的意识,并根据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合理安排教学;二是要对所学的地理位置知识进行比较分类的思维训练,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的比较或以某一区域的地理位置为中心,与其它几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不同地理事物地理位置的共同点与差异,并进行分类练习,使学生形成整体空间分布概念。

1.2 “导学、探究、整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2.1 终身学习理论。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终结只表明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将进入社会,过渡到自我学习的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很快就陈旧过时,因而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从传授知识转为培养能力,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2.2 教育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就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说明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能力。

1.2.3 根据系统论“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总和”的原理,教学必须从整体出发,分步实施,前后联系,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3 地理位置教学操作步骤。

课前环节: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所列出的插图内容,将区域内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与分布事实落实在一张空白地图上。

课堂环节:开展指图、说图活动。从指图识别地理事物到脱图描述位置、从物化地图到思维地图、从感性表象到理性表征,提高位置教学目标的层次和水平。

地理位置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主要地名与次要地名的关系,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的关系。在一轮区域地理复习中要兼顾次要地名,以便更好地为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储备必需的地理事物。绝对位置进行模糊化处理,相对位置进行精确化处理:绝对位置抓主要经纬线作为控制线,相对位置抓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相对位置的训练策略贵在一个“活”字,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给学生提供认知位置的线索,按方位去组织(方位变换)、按基点去组织(基点变换)、按线状物去组织(线型变换)、按成因去组织(问题变换),做好“三定”训练即定点位(点状地理事物)、定线位(线状地理事物)、定面位(区域或国家)。(《中国铁路干线》课题中位置教学步骤:按走向识别单条铁路干线、分区域识别单条铁路干线、据铁路枢纽识别铁路干线、借铁路网络形态认定铁路干线、依选线活动建立铁路干线间的关联,最后通过独立绘制铁路干线简略分示图提升至思维地图层面。)

2.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总论的教学模式――“多元互动”探究式。“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实现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的设计,其主要教学程序为“呈现展示一引入角色―探究活动一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环节。各环节中渗透着“学”和“教”的统一、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的统一,以形式多样、学生和教师“多元互动”为特色。

2.1 基本程序。“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呈现展示一引入角色―探究活动――角色置换――评价归纳”五大教学环节,改变了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组织下,积极参与学习探究过程,并领悟如何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1.1 呈现展示环节。即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从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师通常在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初的绪论课上要做好总体部署,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学生自已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去收集、整理形成的地理资料,尤其是所涉及到的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学生一定要事前有准备,呈现的形式是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全班展示。

2.1.2 引入角色环节。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在分析教材、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

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并向学生提供有关的资料、教学媒体等,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并向学习的主角发展。例如,在复习《南极洲》的教学中,首先,教师画出南极洲代表性动物――企鹅,同时设问“企鹅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这些特定的地理环境是如何形成的呢?”随手画出南极冰原、冰山、浮冰和科学考察船等,构成一幅“冰雪覆盖”的南极景观图。然后,教师利用板书提出问题,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并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角色。

2.1.3 探究活动环节。这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环节,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具体内容或教材小栏目中的活动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或直接提出问题,或利用地图、表格、相关资料等,让学生去探究、去讨论,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争论、交流中提高,在互学中得到发展。教师要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尤其是对于难度较大的理性知识,教师必须随时加以点拨。

2.1.4 角色置换环节。这是继探究活动环节之后,教师走下讲台,而学生们选出代表走上讲台以“小教师”的身份再现探究、讨论结果、实现角色互换的环节。这样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表达和组织能力,并通过“讲课”加深理解、记忆和强化所学知识。其形式可以是自问自答,或是提出问题,请下面的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完整准确,这个学生可再推荐其他学生补充回答,相互配合,形成多点交互,直到“小教师”满意、大多数学生认可为止。同时遇到疑难问题,“小教师”或其他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以“学生”身份“回答”问题,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以巧妙地发挥。

2.1.5 评价归纳环节。这是以多种方式对学生所学新知识进行检验、强化、评价和归纳的环节。首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评价一般采取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小教师”完成了“角色置换”的任务以后,将讨论中的问题有选择性地重新展示出来,各个小组分别抢答。经过师生共同评议,评出这节课的优胜组。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将其得分记入成绩簿中,以示鼓励。而对于回答不够完整的学生,进行“补救”。其次,也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抢答、对话、实践活动等形式,达到巩固强化的目的。最后,可以由“小教师”展示和解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该课知识结构图,完成本节课的总结,或由教师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2.2 特点。“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而得到实施的。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始终在观察、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并随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主要特点如下:

2.2.1 重视课程的总体结构设计。该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将教学总体设计落到实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公平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自身的潜能得以有效释放,并逐一落实在每一节地理课之中。如呈现展示环节,学生可以自主进行探究活动,没有教师束缚手脚。学生经过充分的准备,通过成功展示提高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可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与艰辛。这种教学模式为目前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可行之路,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2.2.2 融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精华。本模式

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同时也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的互动关系。其中,“引入角色”与“评价归纳”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而在“探究活动”与“角色置换”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教师则退居“二线”,吸收了现代教学模式的“亮点”,二者的有机结合恰是该模式的特色之处,是合理融合型的教学模式。

2.2.3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多元互动”模式五大环节中无不渗透这种思想,并使之得以实现。尤其在训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方面更是煞费苦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大有益处。

“多元互动’,探究式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学习为本,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抓住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设计,既有较鲜明的理论色彩,又有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形式多样、学生和教师多元互动为特色,是值得探讨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3.适度时候使用“活动化”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不多,理解能力较低,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该时期正处于青春过渡的时期,心里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织的矛盾。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对我们实施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所谓“活动化”是指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可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个体、群体在活动的进行中形成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并回归现实生活,解释客观实际,内化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经验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由“设计方案―一展开讨论一尝试成功――回归实际”四个环节构成。

3.1 设计方案一营造“活动舞台”,教师帮助学生提出学案。

3.2 展开讨论――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

3.3 尝试成功――让学生通过活动或在活动中自已体验所经历的学习过程的成败,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或总结失败的经验。

3.4 回归实际―降在活动过程中构建的知识体系内化后,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解决措施。这正是高考要求的探讨论证地理事物的能力。

“活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包括动手画、动口说、动脑想。所设计的活动应符合客观事实,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趣味性,能激发思维,产生灵感,加强合作学习。

4.分区、分国地理教学模式――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分区、分国地理一般是通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来展示区域地理概貌。如每一区域都一成不变地逐一讲授,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这是区域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呢?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主要分以下几步:

①阅读教材;

②学生运用地理学基本思维方法分析教材,独立整理笔记;

⑨教师检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指导;

④请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笔记写在黑板上,大家修改;

⑥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笔记。

上述的步骤③和⑤,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情重复进行,最后全体学生整理出内容全面简练、条理性强的笔记。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23-02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区域地理,需要让学生学会整合地理要素,根据要素彼此间的关系、相互间的作用认知区域间的联系,发现区域差异与特征,习得有用的地理知识。为有效提高高中地理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区域地理的教学需要与有效教学模式相结合,而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教材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能改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国家教育方针、课改理念为指导探索出的,能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同时具备教师教案的功能和学生学案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以下特点:

(一)课内、课外相融合,重视知识的挖掘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多方面的课内外融合,首先是时间上的灵活性,能让教师与学生高效利用课内外时间学习;其次是教学资源多样性,能多方面收集、组合课内外的地理知识资源;第三是实现了课内固定知识与课外灵活知识的流通,充分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运用相结合。

(二)“教”与“学”合一,突出“学”的地位

该模式平衡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提倡“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并存。教师在教学中从“教好”过渡到“导好”,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自测与自省,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借助该模式,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把握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充分利用地理思维,通过自身思考与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三)学习过程与探究过程并行,重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素质教育,倡导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可将素质教育视为一种应用性教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发现-探究”式学习为主导,将教学内容包含于不同问题与案例中,让学生通过逐步探究才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的本质,由此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当前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逐渐摆脱过去教学中对地理事物名称、位置等要素的机械记忆,更注重加强地理区域要素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因这些要素而产生的区域差异,树立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有效提升学生区域地理素养

区域地理教学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基于此,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区域地理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方式。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以及认知水平与能力为前提,以区域地理事物、现象以及问题为跳板,通过过程性学习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二)广泛发挥学生进行区域分析的主动性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放到教师指导过程的前面,以地理区域中的问题或现象为背景,将结果寓于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互动学习来完成对区域知识的分析。

(三)充分激发学生区域地理学习兴趣

区域地理教学以导学案教学模式为依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协助者,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避免了传统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忽视,激活了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路径

不同的教学理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学习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效果上;教育心理学提出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地学习;教育学则认为教学应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我们从导学案的编写及其使用两个方面着手,对如何实现和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进行如下分析。

(一)设计与编制有效的导学案

首先,明确导学案设计理念与编写原则。导学案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实现师生教学的双赢,包括师生互动、教与学的进步、教学过程科学性与兴趣性的共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自主性原则,在时间和空间充分的条件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学习和发展任务;指导性原则,包含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指导,也包括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动机性原则,导学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异性原则,以有差异、有梯度的导学案的设计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与社会生产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紧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次,充分了解参与教学的各要素。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清晰认识课程标准、教材、习题册以及导学案相互关系,杜绝对他人的导学案进行简单复写,避免复述教材内容或以习题集代替导学案。教师应钻研课标,领会其精神;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了各教学要素的基本条件,教师再从这些条件与现状出发,编写出符合学生认知需要、顺应学生发展,并能最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导学案。

最后,教师需明确导学案的内容设置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导学案的构成没有硬性的规定,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在内容设置上各有侧重。以新授课为例,其导学案设置主要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课前预习、课堂导学、学习小结与评价、课后作业等。

1.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具有可测性和指导性,教师要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的把握,防止出现学习目标设计缺乏规范性、检测性与层次性等问题。

2.学习重难点是实现学生知识结构重组的关键,它的确立不仅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教材结构,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与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空间,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合理确定学习重难点,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

3.课堂导学是导学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教师编写时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利用思路清晰、具有梯度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要避免出现脱离教材、知识脱节、问题的选择缺乏典型性等。

4.学习小结与评价主要起总结与反馈作用,旨在通过对知识的梳理与反思使学生知识体系化、结构化、立体化,评价应避免以偏概全、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5.课后作业的设置应避免题海战术,而通过梯次和层次不同的习题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

(二)合理使用导学案

首先,正确认识导学案的作用。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辅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师生交流三个方面,其核心部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实施导学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借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完善学生知识与能力。教师要增加对学情的调查与了解,在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引导作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首先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生什么、注意什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答疑,还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实现组间交流,通过彼此间的质疑、答疑,激发学习兴趣;在总结反馈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自评与他评,教师还要及时做出补充,完善学习成果。

教师要改变过去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在编制导学案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加入,在师生间形成对学习方式、探究方法、客观规律的共性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平等的参与主体,与学生进行对等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明确使用导学案的主体。导学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导思、导学、导做”,在学生认知与知识学习之间架设的桥梁。导学案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案、学习材料和学习案例三者融合在一起的一个集合体,在操作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学习方案角度出发,教师要将学习自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如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在有效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在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理解和认知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机会拓展思维空间,提升学习能力。课中的学习和课后的总结反馈同课前预习一样,要突出学生借助导学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知识、建构知识、评价学习成果的过程。

将导学案作为学习材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在拥有更多的自,并在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分析和应用所获得的学习材料。

从学习案例角度出发,导学案将不同层次的问题寓于学习案例中,不仅可以提高问题实效性,还可以提高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案例作为学生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发掘和拓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并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完成知识从“习得”到“用得”的升华。

最后,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简单表示即学生自学、学生间合作学习、教师教学与反馈、巩固与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教师应提倡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困惑处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教师的精讲与点拨解决;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判定所获得知识准确性和科学性,巩固与检测学习成果完成教学活动,这一过程务必重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学模式;地图;考点

高三地理主观题解法知识精讲根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特征问题;成因问题;分布规律;评价问题;判断问题;区位问题。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要工具。学生在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无时不刻不在与地图打交道。从看图到用图到画图,要求逐渐提高,让学生由易而难的进行练习,对读图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一、地形图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

在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对各个区域地图轮廓的掌握,在这里面要分为几个阶段来教学。地图与地理是相互依存的,地图是地理信息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表现手段,也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位,学好地图用好地图则也就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纵观历年地理高考试题,在客观题上面,起码有一大部分有相应的地图与题目相适应。非客观题方面每道题都有地图,而且有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图,一道题就可以有多幅地图与之配合。从命题看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这些都表明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需要掌握的图:气候图,植被图,洋流图,全球大气环流图,板块图。在课外我们还要自己学习: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铁路图,世界重要地形、重要国家、重要海峡等轮廓!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一良好的用图习惯;并经常对地理位置进行阅读,地理位置包括地理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经济地理位置,时不时需要同学画一画,加深记忆。

二、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很多,首先把亚洲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划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和东部,北美洲和南美洲,澳大利亚,自然环境:首先要记忆每块区域的位置范围、轮廓、地形、山地、气候特征、江湖;还有自然环境,经济方面的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科技,资源,相邻国家,交通,人口等方面的知识点。我们国家的地理知识点更是多且复杂,每个省的轮廓需要特殊记忆,即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港澳是特别行政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等很多基本的考点。

三、区域地理的考查特点

考察对整块区域的判定,即看到一块区域的地图,脑海中就能立马反应出这块区域的大致位置区域。然后进行设问,比如给你一条河流,根据经纬度判断出它是在哪个洲、哪个国家、哪条河等一步一步地推算出。在地理的试题中,要根据所给地图的所有信息来推断,有些地图上标识很明显,如地图上直接标出的经纬度,从这里,它不但标出地图上的区域在哪里,还给了一个信息,就是方向。在没有经纬度的部分政区图、要注意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很多同学对这方面都会粗心,但是老师或者出题人喜欢在文字方面直接告诉一些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所以学生不仅要注意地图,也要关注文字信息。区域地理还喜欢考察区域的比较与分析,特别是考察有些相似区域,比较是一种多层次、多形式的认识活动。如中国的辽东南工业区和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之间的区位条件,即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气象、资源、能源等自然方面的内容;衰落原因,即环境、能源、水源、结、新技术方面;新兴发展,即产业调整,等方面的比较,这些资料在地图、试图、图表、文字等方面的信息可能不会很全面,需要学生根据经验作答。根据多年高考的试题分析,比较、分析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的比较、分析;区域特征的比较、分析;特征成因的比较、分析;区域差异的认定、比较与分析。

四、结论

高中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很多,相比较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也是老师花费时间讲解最多的,学生在这方面要多花时间弄懂每一块区域,并了解每块区域的特点,这方面有很多,如地形、气候、水文等,老师也要深浅适度,应以课标为依据,难易有别,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深入研究,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君.《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M].《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年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商务英语 听力教学 TEEP听力测试

听力技能是语言学习者四项基本技能之首。完整有效的听力是语言输出的基础和前提。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整个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听力技能也会有复杂的心理因素影响或干扰听力理解的结果。因此听力教学虽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仍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内蒙古地区高校商务英语听力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1.写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受不同方言的影响或去缺乏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语言基础制约着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2.缺乏适合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教材。目前商务英语听力教材种类有限,多为传统的听力教学教材。而传统的听力教材大多表现为内容陈旧过时,体裁和题材单一,缺乏真实性,内容多为经过加工的非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口头语篇较少,使用周期过长。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反复使用传统听力教学模式,即放音――对答案――讲解――再放音的模式。教学活动单一,机械化。而TEEP听力测试所采用的材料均为真实语境下的学术报告。因此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多种听力技能的形成。

一、TEEP听力测试

TEEP (Test of English for Educational Purpose)考试是由英国Reading University应用语言学中心(COAL)设计的考试,旨在测试国外入学研究生的英语水平。TEEP听力考试采用的是学术听力理解(lecture comprehension)的形式。TEEP听力考试通常会采用了一段约15-25分钟长的学术报告材料。同时在考试要求中,考生还能得知这篇报告包括一个简短的介绍和五个主要方面,考生在听时须做笔记(包括数据),并在听完报告后才能看试题。报告只放一遍。考生的笔记不会用来做评分标准。从选材来看,TEEP听力考试归于直接测试这一类。它所采用的材料为真实语境下的学术报告,因此可以达到测试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下理解语言和利用语言行事的能力的目的。

二、TEEP听力材料的特点

1.条理性强,结构清晰。TEEP听力材料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内容阶段性衔接紧凑。内容有明显的梯度性,有清晰的结构词,语篇标记词引导学生的听力理解过程。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掌握听力内容。

2.有较强的口语特色。TEEP听力材料的演说通常以提纲为基础,因此演讲内容随意、自然。并带有很浓的口语特色,如自然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如连读、增音、省音、同化、重音、停顿、犹豫、节奏、等口语特征。

3.内容真实,科学。TEEP听力材料多来自于科普类讲座或演讲。因此内容往往和某一些专业性的主题相关。所以内容上有较强的专业性及科学性。并时常会有大量的专有名词或专业术语出现。

4.句型复杂多样。TEEP听力材料为了提高听力材料的可听性,演讲内容中会交替使用到各种句型,包括短句、长句以及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等。而这些复杂句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语言知识的薄弱点,从而针对性的加强自己的语言基础知识。

三、TEEP听力测试的应用性及适用性分析

笔者认为TEEP听力测试模式可以被借鉴到商务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当中。其应用性及适用性分析如下:

1.真实的语言素材。TEEP听力考试所选用的听力材料均为真是语境下的学术讲座,听力材料语言自然、地道、符合真实的交际情景、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将真实的听力材料引入到测试当中,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处理真实语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种听力技能的形成。TEEP听力材料的理解不同于一般会话的理解,因此会运用到多种英语听力技能。通常学生在完成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如下几种听力技能。即:辨析报告主旨、确定段落关系、理解主题、记录主要信息、从笔迹修复信息、理解关键词、习惯报告的口语表达形式、辨析主要论证内容、推断段落关系等技能。

3.提高笔记能力。笔记能力是听力能力当中最难,也是提高最为缓慢的环节。而TEEP听力考试的测试形式为在录音结束后学生通过比较内容完成相应的问题。因此可以真正将听与写结合起来。同时对学生笔记的质和量都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学生经过科学的培训和引导后,可以逐渐有目的听和快速和无歧义地完成笔记。并通过分析和归纳笔记内容顺利完成设置问题。

4.强化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TEEP听力测试可以启发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学生需要从整体把握听力材料。即对上下文的暗示、完整的意群、语段、语篇的内容和意义的整体领会。有效地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最后获取有效信息,并在听和后综合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概括总结、通过单词和句子的表层意思整体把握说话者的态度、意图等。

四、结语

听力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TEEP听力测试采用真实的学术报告为听力材料,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利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长处可以用来弥补现阶段内蒙古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方面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精编导学案 精讲展示课 关注细节 重在掌控

一、精编导学案

1.导学案编写原则

面对一轮复习的夯基压力,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以教材为模本,以课程标准为框架,以六中文科生的地理程度为背景。从一根根特征性的经线、纬线的定位,到一个个区域的位置。从宏观的范围,到微观的区位优势。从自然地理特征的气候、地形、河流、洋流,到社会经济特征下的交通、人口、劳动力、城市分布。编写原则牢牢把握在突出细节,狠抓基础上。

2.导学案的编写层次

鉴于班级内部差异和年级内的班级差异,在具体编写习题时,既不能为了学习吃力的学生和狠抓基础的目的而放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不能单纯为了拔高而摒弃掉基础。所以在题目的设置上就注重层次性,由易到难,由熟悉的问题拓展到相似问题和相关问题。从前面的熟悉教材知识、地图内容,到后面的填图、定位,再到后面高考原题的链接。

二、自主学习课的掌握

1.不同课型的自主学习课上法不同

老师在上自主学习课之前一定要做好设计,自主学习课绝不是发下导学案,让学生做这么简单。

要根据所上课型的不同进行计划。比如基础复习课,让学生自主学习40分钟,只给5分钟讨论交流的时间,自己做时要求绝对安静。如果是能力提升课,一般让学生做25分钟,剩余20分钟,学生讨论交流,可以在小组内,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结答题方法。

2.不同班级的自主学习课

高二年级有A班和B班之分,自主学习课在A班和B班的自主学习中,对A班的课堂,关注他们自主导学案上留白的部分,关注他们存在共性的问题,为未来的展示课预设问题,而对B班,我则不得不注重观察学生是否在完成我布置的导学案,是否带齐了课本、图册,有没有趁讨论聊闲天悄悄玩手机、看闲书,打瞌睡的。B类的三个班里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得不在停下来解决某个小组问题的时候,不停关注其他组的动态。

3.调整自主学习课的长度

自主学习课一般为一课时,但当复习课内容多,知识点多,识图难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课的难度和容量,适时适量调整自主学习课长度,比如在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自主学习课中,需要2个课时。就是放下进度,保证质量。教师要敢于调节,不要拘泥于形式。

三、展示课关注细节

1.展示课要敢于舍弃

学生在上展示课时,尤其是情景设置上,往往为了求新求奇而误入歧途。一旦我在课下了解到这样的情景设置,我就毅然舍弃,然后向学生解释舍弃的原因,以绝后患。对于孩子们写在后黑板上的各组问题,课前教师要提前加以甄别,对无价值和无意义的无效问题要告知学生,勇敢舍弃。

2.展示课到底谁来展示

展示课上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提前预设,如果能够做到,就不会在展示课上浪费时间,教师要自己做展示。而对于学生千方百计在参考书上得到的答案,在他展示后,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进行发问,一追到底,消灭这种为了答案而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知其果,更要知其因的学习习惯。

3.展示课上慎用表扬

教师总认为好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我要说的是表扬要慎重。总是吃到的糖果会让人倒胃口,所以教师要适度、适时的表扬,表扬不能泛滥。

四、课后的反思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

1.教师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及时做出课后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优缺点,有目的的对一些学生进行课下抽查,对知识点的框架顺序及时进行调整。反思是必要的,尤其是教师对未来课堂的把握更为重要。

2.学生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第6篇

CDIO项目驱动课程改革Flas制作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依据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这一职教思想,一种贴近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基于CDIO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单词的缩写,它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强调通过完成实际项目的全过程来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

二、CDIO理念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的应用

CDIO理念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应用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融合到各个相关的实践项目中,采取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验、实训过程。在计算机专业应用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阶段就有机会接触专业相关或相似的实际项目,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熟悉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人际沟通交流及创新能力,同时注重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CDIO理念下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在《Flas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1.以项目为主轴开展课堂教学

在该课程教学中,我以本校创作的动画宣传短片《出门有车》作为教学项目来展开课堂教学。同时,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生源情况,我将教材内容分为18个子项目:角色绘制、修改角色、角色上色、角色各转面绘制、场景与透视、场景中的元素绘制、室外场景绘制及上色、室内场景绘制及上色、野外场景绘制及上色、逐帧动画制作、元件动画制作、镜头运动、引导线动画、遮罩动画、滤镜与动画、声音添加和设置、片头片尾制作和动画合成。

整个授课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做背景知识铺垫;第二阶段,引出《出门有车》这一教学项目,并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在欣赏短片的同时了解大项目所需要完成的子项目;第三阶段,学生模仿子项目,最终整合完成大项目。整个过程第三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阶段,是一个由FLASH绘图工具及其他工具的使用到帧的使用,再从元件到图层的使用、场景设置,插入声音,再到动作脚本的设置等,再到项目整合这样一个过程。这一阶段中,我将项目里的知识点抽离出来,按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知识点的排列,然后按项目的工序对各知识点进行综合,这样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动画部分是Flash最基础的操作部分,我在讲解这一部分时,要求学生把逐帧动画、补间动画、引导动画和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都掌握透彻。学生在模仿《出门有车》动画短片中的动画效果时,我采用由“点”到“面”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操作从局部开始进行,如一个图形元件的制作、一个按钮元件的制作、一个影片剪辑的制作,然后再扩展到一个场景的制作。与此同时,我结合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确定实训的内容、要求与目标,将每一个工序都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下发,将实训任务书的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这样,整合后的知识结构既保证实训的可行性,又提高实训的有效性,这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

2.注重过程与技能的双重评价

CDIO教学模式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它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评价允许异步发展,应该多元化;学生发展具有主动性,评价应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外部推动,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应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根据CDIO教学模式的特点,我实行“过程评价重职业素养”与“项目完成效果重职业技能”的双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淡化学生理论知识单纯记忆式的评价,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路、技巧的评价。

3.课程实施所收到的效果

在《Flas制作》教学中,引入CDIO理念,既可以使学生参与课程目标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能力、创新能力,是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又一有效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有效传达和交流,真正全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应用创新的能力,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四、项目实施应注意的关键点

1.教学项目设计应扎根现实

在CDIO理念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是项目设计。项目的选取,应尽量联系生活、学习、社会实际工程,在项目设计上,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从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的角度设计教学项目案例,而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上所罗列的全部知识为中心来设计。

2.教学项目实施应注重引导

有了教学项目后,教师应根据项目设计一个高效、合理的教学流程。另外,因为每个教学项目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总是特定和有限的,教师应从知识点、项目的运用等方面对项目进行拓展,灵活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应知识和应用技能。

第7篇

摘 要:本节课在设计上突显“任务驱动式的合作探究”,通过设计不同的任务关卡,让学生真正的亲自动手,根据实验现象对实验数据分析,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找出规律,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适当、适时地给学生逻辑思维的点拨,体现新课程改革课堂特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任务驱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这样学生就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本节课以摩擦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通过设计四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关卡,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测力计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摩擦的利、弊,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培养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团队意识

3、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点是实验的操作(让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匀速运动)及改进实验装置。

二、教法和学法

1、教法:教师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点拨、引导,发挥辅助和主导作用。

2、学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多角度、多层面的师生间、生生间信息交流,每个学生都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良好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约3分钟)

1、开展游戏、激发兴趣

相互交错叠压在一起的两本书,让两名同学把它们分开,容易将他们分开吗?这是为什么?播放剪辑视频《快乐大本营》中“啊啊啊啊科学实验站”两本书交错叠在一起荡秋千的环节。播放结束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在学生错误的预判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激发求知欲,积极参与思考讨论。

2、走进生活、问题导入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春天雨水连绵,有些路面长藓苔,这样的路好走吗?(2)洗澡时用的搓澡巾,为什么它的表面非常粗糙?(3)用力推一个大木箱,为什么有时候会推不动?在加大力气后,当木箱动起来时,人有时候会向前跌倒?(4)现有钉鞋、跑鞋、平底鞋、棉鞋、溜冰鞋各一双.如果你要参加一百米的赛跑,你会选哪一双鞋呢?如果你要去溜冰你又会如何选择呢?为什么要作这种选择?学生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提出摩擦的问题,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触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关注。

(二)新课学习

1、交流体验,生成问题(约5分钟)

1)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使手在桌面上运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2)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3)手平放在桌面上,不用力推,保持手不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运动的力?

通过亲身感受摩擦力,生成问题:

(1)什么是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种类?(5)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6)不同摩擦力的特点是否一样?等等。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出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自己建构摩擦力相关的概念,定性了解静摩擦和滑动摩擦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物体在不同运动状态时的摩擦力情况,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生成更多的问题,也更好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交流平台。

2、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约为20分钟)

我们要做摩擦力有关方面的探究,该如何进行呢?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闯关形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卡一:(1)想研究摩擦力的特征,首先必须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如何测量呢?

(2)猜测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系?生活中你有这方面的经验支持吗?

比如推动一张课桌比推动一张讲台容易,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在冰面上行走比在平时的路面上行走困难,猜想摩擦力可能与有关;

赛车的轮胎很宽,猜想摩擦力可能与 有关;

学生交流讨论测量摩擦力大小及探究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实验,从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

探究活动: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关卡二:[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如何利用现有器材改变物体物体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

[设计]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 方法来研究。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利用 和 来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

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接触面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通过改变 来改变物体对接触面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关卡三:[小组实验]

如图为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实验装置,图中表示用同一长方体木块做四次实验,其中甲和丙为同一水平木板表面,乙和丁为同一水平棉布表面。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你觉得小明在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

关卡四:[小组总结]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压力,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 ,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

设计意图:设置不同问题,学生以闯关形式通过不同问题,增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体验探究过程,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解决问题难点。

3、交流展示、提升体验[

教师注意引领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补充完善规律,并辅之多媒体出示实验细节和结论(小组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组间补充完善);让学生不断加大力气推自己的课桌,体验静摩擦到滑动摩擦的变化,感受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设计意图:在这让学生自己展示,目的是再次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平台,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提升体验,特别是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三)检测反馈、拓展延伸(约6分钟)

1.回顾刚上课时的游戏,解释游戏完成的原因。

2.回想该实验的操作过程,你认为该设计有什么不足?如何改进?(画出改进后的示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不仅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而且还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完善学生新知建构。

(四)课堂小结(约2分钟)

(五)当堂检测(约4分钟)

练习: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放在水平木板上的一个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与木板之间 (选填“有”“无”)摩擦;若物体被拉着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这个摩擦力叫做。

(六)课后作业

观察自行车上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其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分别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或减小它们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课堂教学得以延续。拓展的问题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物理问题源于生活,解决问题就是服务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探究式课堂教学并非一帆风顺,课堂越开放,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就越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特别是及时分清突发问题对本课的教学价值,调整教学策略,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变干扰为资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李日兰,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