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围术期护理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16:38:54

序论:在您撰写围术期护理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围术期护理管理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围术期心脏手术患者中选择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89、71,其年龄在2~18岁之间。160例患者中,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患者作为对照组(82例),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患者为观察组(78例),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心脏功能等资料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160例患者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清晰,自愿参加到本次研究之中,亲自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利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由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组成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小组中不同成员的分工不同,展开治疗护理监督与护理管理,为临床路径管理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各成员经过专业培训后,结合同类临床路径管理经验,按照本组患者实际病情不同,有针对性的制定临床路径管理表,从临床检查、护理对策、健康宣教等方面展开综合性护理管理。

1.3比较指标

将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记录好,并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利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百分制,60分以下为不满意,相反为满意,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利用(x±s)和百分数表示,利用t和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从上世纪80现代开始,美国开始尝试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前后的治疗与护理中,至今为止应经历了将近30年的探索与发展,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前后,对于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疗质量非常有利[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治疗与护理,真正实现了心脏术后早期拔管,ICU停留时间大大缩短,不仅充分保证了医疗与护理质量,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3]。临床路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配合,突出了医院团队的合作精神。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心脏病手术围术期患者,主要针对其普遍和个性化特点,建立起标准的治疗与护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有效突出了综合性的特点。临床路径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医疗护理行为进行规范,有效降低因护理操作失误造成的一些列问题,从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升[4]。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围手术期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提升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当前我院很多患者的病情重、病程长、经济情况不佳,因此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脏手术前后,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疗与护理模式,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成本及患者的费用,整体效果较好,值得在心脏手术围术期中应用。

作者:赵冬梅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外科

参考文献

[1]范仉金,曾明凤,吴丽华,裴梦婷.临床护理路径在面肌痉挛围术期患者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6,04:72-74+80.

[2]汪瑛,叶丽萍,陈慧萍.乳腺癌围术期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2:88-89.

第2篇

[关键词]胆结石;集束化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病,其中胆管结石最为常见,比较容易引发胆囊慢性炎症,对患者生活造成了影响。临床治疗胆结石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术后长期卧床、留置引流管容易出现一系列护理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寻求更为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结石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本院收治的82例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82例接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盲选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1例。试验组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均在35~71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04±2.13)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2.04±0.25)年。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均在34~74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84±2.18)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2.11±0.32)年。本研究已经本院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本研究排除既往肝胆外科手术者、认知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小(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根据患者的舒适度与康复需要调整病房内温度与湿度,给予患者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主要措施如下:①建立集束化护理管理小组。由科室主管护师担任组长,另选择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担任组员。根据患者临床治疗,小组内经过讨论与完善后确定护理计划;②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体质与恢复情况,针对性地为患者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③术后早期离床与康复训练。术后根据患者意识状态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高抬腿等活动,对于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离床锻炼,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④预防压疮。对于术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定期评估患者压疮发生概率,观察患者皮肤受压情况,必要时给敷贴减压,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帮助患者清洁身体[1];⑤引流管护理。对于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定时检查引流管固定情况,观察引流管内液体颜色,避免引流管脱落、扭曲与堵塞。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价主要从生理、躯体、情感、社会功能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各维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护理满意度主要通过询问方式获得,分为三个界别,护理满意度为较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2.44%;对照组术后出现压疮5例,化脓性胆囊炎2例,引流管脱落1例,并发症发生了率为19.51%,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63,P<0.05)。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妇科; 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8-0106-02

doi:10.14033/ki.cfmr.2015.18.059

近几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逐渐得到了广泛重视,妇科由于护理工作较为繁琐,护理人员压力较大,一旦发生失误很可能引起护患纠纷,而且会对患者的安全产生威胁,影响医院形象[1]。为了顺利开展妇科护理工作,笔者所在医院对妇科围术期患者实施了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效果理想,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术期患者2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6.8±4.5)岁;手术方式:异位妊娠23例,卵巢癌根治术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子宫切除术3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36.3±4.8)岁;手术方式:异位妊娠22例,卵巢癌根治术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子宫切除术39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体征、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措施:(1)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密切关注,向其耐心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手术方法、作用等,使其对自身病情加深了解,给予患者支持、关心和爱护,保持态度和蔼,文明用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密切监测患者体征,给予疼痛护理,保护患者的隐私,提高其安全感,避免发生误解而引起护患纠纷[2-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安全人力资源。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准确、严格的记录,不可随意,使其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处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方面的重要性,能够正确反映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制定奖惩制度,每月的绩效考核虽然不受不理差错影响,但每月需要开展交流会,鼓励和奖赏护理记录质量高的人员,监督出现护理差错的人员并向其传授经验。对护理人员的错误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合理排班,以老带新,使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增强。另外,护士长要科学配备与安排人员,弹性排班,根据时间段的不同进行人力资源安排,避免遗漏重要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3)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成立安全小组,将护士长定为组长,定期举办考核、讲座、授课培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安全教育的主题为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的保护,要求其能够提前发现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资,互相监督和鼓励,尽可能使患者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给予其可靠安全的护理。(4)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妇科护理工作量大且繁重,如果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出现失误,很可能影响护理安全,从而引起护患纠纷。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加强考核,丰富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其基础扎实,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做到严谨用药、详细向患者教导注意事项、密切监测患者体征,提高业务水平,避免护理纠纷[4-5]。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缺陷指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违反诊疗护理规范、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等而发生的护理过失行为,包括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四方面,护理缺陷患者例数之和与总例数之比即为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分数在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根据患者评分将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0~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一般,81~100分为满意[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组共2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1.0%,观察组共4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的例数均多于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5%,远大于观察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不满意36例,一般5例,满意59例,满意率为59.0%;观察组不满意1例,一般4例,满意95例,满意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护理安全,妇科手术患者以急症患者为主,因为患者并不了解疾病和手术知识,加上自身疼痛严重,很可能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及预后效果。最近几年,在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医院逐渐认识到安全护理模式的重要性,也就是要确保围术期内护理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能受到法律规定范围外的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缺陷、损伤或死亡。为了实现该目标,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护理安全,在医疗活动中避免因管理、服务、技术等方面的过失而导致患者受到伤害[7]。

护理安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工作体系较为复杂,必须不同部门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的目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次研究中,笔者所在医院除了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外,还在增强法律、安全意识方面进行努力,以期促进护理人员转换观念,纠正态度,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加以预防和处理,提高护理安全度[8-9]。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为21.0%,远高于观察组(4.0%),对照组发生非不可避免压疮、护理文书书写错误、护理投诉、护理技能失误的例数均多于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5.5%,远大于观察组的5.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59.0%,远小于观察组9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汪明珍.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15):1971-1972.

[2]周慧.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20(7):114-115.

[3]刘淑婷,柯捷莲,梁永华.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109-111.

[4]周继英.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3(8):211-212.

[5]李小倩,叶金梅.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94-96.

[6]叶林书,张杰.围术期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研究及其临床实践[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156-159.

[7]黄晓红.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妇科围手术期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22):165-166.

[8]王芳,叶志弘,葛学娣,等.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77-780.

第4篇

关键词 婴幼儿 围术期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的给药途径[1],是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婴幼儿由于机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各种器官功能尚未健全,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再加上患儿年龄小、口服药物,多数不配合,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输液治疗室重要的途径,特别是术后的患者。及时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最适宜的液体入量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危险,2011年6月~2012年8月对45例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手术婴幼儿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9岁。疾病类型:肝门成形术9例,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12例,四肢骨折固定术6例,小儿髋关节成形术10例,马蹄足整形术8例。

护理方法:心理护理:患儿住院后,心理比较恐惧,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科室情况,帮助家属引导患儿,可以配备一定的玩具,吸引患儿,另外可以向患儿讲述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说出里面的名字,转移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做个坚强的孩子,积极配合治疗。

⑵根据患儿的手术部位来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输液。由于小儿的血管比较细,穿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选择血管时既要便于操作又要保证输液畅通和观察。如患儿进行头部手术时,可以选择内踝处输液,若小儿颈、胸、腹部、下肢等部位手术时,一般选择上臂和头部血管,在选择穿刺的时候,注意观察周围皮肤颜色、有无湿疹、破溃等[2],若发现,则要避开穿刺。

⑶狠练基本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一次性成功穿刺至关重要,由于现在几乎是一个孩子,家长疼爱孩子,面对不能一次性成功穿刺,心理容易偏激,甚至说出一些难听的言语,影响护士的心情,甚至出现一些纠纷,因此,护理人员仔细查找血管走向,可以通过看、摸、按摩、热敷等方法[3],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内踝及前臂血管进针角度30°~45°,由浅入深,肥胖儿可以稍微深点,头部血管较为表浅,进针角度在10°~15°见回血后进针方向改为与血管平行推进。

⑷为防止小儿乱动,可以选择夹板固定。由于小儿年龄小,好动,好奇,有时自己可能把输液针拔出,有时由于乱动可能使针头活动,造成穿透血管或者从血管内滑脱。对这些小儿,多数采取夹板固定的方法,用药盒固定小手,用胶布缠紧,这样取材方便,也利于被固定部位的血液循环,而且质量也轻,患儿不适感较小,这样有效的保障了手术的静脉输液。

⑸术中输液的管理:要根据患儿所用的药物和体重等因素,控制输液速度:①选择微泵控制输液器,这样便于控制每小时输液量,进行总量调节;②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选择合理的套管针,如1岁之内的患儿则选择24号套管针,1岁以上的患儿则选择22号套管针,若患儿应用脱水剂加压输液时应选择稍微大一点的套管针[4];③采用头皮针代替延长管,避免术中连续用药,短期输入大量液体时,在套管针的胃部连接一封闭的肝素帽,后面连接一个头皮针,再连接1个三通,之后连接输液器,充满1根0.7m长的延长管需4ml的液体,而1个头皮针只需0.6ml液体,延长管的容量是头皮针的6.7倍,采用头皮针代替延长管,可明显减少两种药液之间用于冲洗管道的液体量,避免给药过程中冲洗管道液体量过多及短期输入大量液体;④当失血量增加,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时,调节输液器,适当增加输液速度,进行补液,增加血容量。⑤对于手术创伤失液较少的手术可按照2ml/(kg·小时)补液,中等手术按照4ml/(kg·小时)补液,大手术按照6ml/(kg·小时)补液。⑥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输液的先后顺序,由于小儿对进食耐受较差,机体糖及脂肪量少,若手术时间较长,容易引起低血糖,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首先滴注葡萄糖,现输入刺激性大的液体,然后再输注刺激性小的药物,在输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⑦加强对输注过程中的观察。由于小儿术中处于麻醉状态,医护人员要随时观察滴注速度,定时观察输注部位,仔细观察输液线路,避免扭曲、折弯等,在麻醉恢复期,患儿容易急躁,要增加观察次数,重点观察输注部位有无肿胀,输液速度有无减慢等。⑧患儿手术后,病房护理人员要做好交接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仔细观察输注部位和输注速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结 果

45例患儿经过护理,一次性成功输液42例,一次性成功穿刺率93.3%,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40例,积极配合率88.9%,家属感到满意44例,满意率97.8%。

讨 论

小儿手术年龄较小,成功静脉输液是做好手术的重要保障,在输液管理中,加强对婴幼儿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狠练基本功,提高一次性成功穿刺率,加强对术中的输液部位和输液速度观察,可以提高婴幼儿围术期静脉输液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参考文献

1 李柳婵.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0):78.

2 单太华,扈爱连,李凤霞.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36.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肺癌;呼吸道管理;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b)-155-02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高峰在60~70岁[1]。手术是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但肺癌手术耗时长,创伤大,并且老年患者伴发疾病多,机体脏器功能低下,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常出现暂时性呼吸功能低下,加之切开疼痛,患者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容易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2]。因此,做好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对预防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科对40例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呼吸道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5年4月~2010年4月手术治疗老年肺癌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1岁,平均72.7岁,行肺叶切除术30例,支气管隆突成形术6例,全肺切除4例,病程6~14个月。其中有吸烟史26例,有慢性气管炎8例,合并肺结核6例。

1.2 方法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差,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多,因此患者往往情绪低沉、紧张、焦虑,相关研究指出,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3]。因此,术前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护士要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目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列举成功的患者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和忧虑心理,帮其树立信心,使患者以充分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

1.2.1.2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老年患者肺顺应性降低,加上手术创伤及疼痛等因素,易产生呼吸功能不全及低氧血症,是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因此加强患者术前及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是避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主要内容包括:①术前2周绝对戒烟,吸烟可使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影响痰液咳出,因此必须要求患者戒烟。②指导患者每日进行肺功能锻炼。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不同练习:a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收拢,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b膈肌呼吸锻炼,患者取仰卧位,两膝轻轻弯曲,一手放在胸骨柄部,一手放在脐部。深吸气后屏气2 s,然后缩唇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③深呼吸。④憋气等。⑤用呼吸功能锻炼器来锻炼呼吸肌。

1.2.1.3有效咳嗽训练患者术后因伤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或咳嗽排痰无效,故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上身微向前倾,嘱患者深吸气屏住,膈肌抬高以增加胸内压,然后用力咳嗽,咳嗽的声音以胸部震动而发出,3次/d,每次约20次,直至掌握。

1.2.2术后护理

1.2.2.1止痛术后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深呼吸自主咳嗽,导致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不易咳出,所以有效止痛很重要[5]。常规应用静脉止痛泵镇痛,效果较好,同时患者采取半卧位,保持姿势舒适,使呼吸保持适当的频率和幅度都有助于减轻疼痛。

1.2.2.2协助患者咳嗽咳痰术后3~5 d,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目的是深化呼吸道,以利于呼吸,减少并发症。主要手段有:①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咳嗽、咳痰,使肺及支气管内积存的分泌物流人大气管而排出;②协助拍背咳嗽,拍背促使气管振动,可以有效地使分泌物向大气管移动,同时可改善纤毛运动,有利排痰。具体方法为操作者站床边,手掌呈杯状,单手轻扣患者背部,咳嗽时双手加压,以保护伤口;③手震动胸壁法:在患者缓慢呼气时,用手震动患者的胸壁每分钟4~6次,主要目的是使震动区域的呼吸道分泌物松动;④雾化吸入:术后第2天常规做超声雾化吸入以化痰、抗菌。常用雾化液为庆大霉素80 000 U、糜蛋白酶4 000 U、氟美松5 mg,0.9%NaCl溶液20 ml雾化吸入,每日4~6次,每次15~20 min,持续3~5 d,避免雾量过大;⑤老年患者体弱,容易咳嗽无力或不会咳嗽,可用吸痰管吸痰或刺激气管排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2.2.3 呼吸指导术后第2天进行呼吸指导:将面罩吸氧流量调至8 L/min,嘱其随口令进行深吸气呼气,患者深呼吸2次,第3次吸入后屏气2~3 s,然后深咳嗽3次。每组锻炼后休息30 min,再反复进行,结合有效排痰,直到48~72 h胸腔引流管拔除为止。

1.2.2.4 早期活动老年患者肺弹性差,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可促进患者自主排痰、肺膨胀[6]。患者术后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应进行早期床上活动,活动四肢,以利于促进肺扩张,预防坠积性肺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鼓励患者拔除引流管后2 h离床活动,先室内后室外,并开始呼吸功能锻炼器的使用,逐渐增加运动量。从每日1次逐渐恢复到术前锻炼的次数及时间。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需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2例发生不张,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肺部并发症,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3 体会

老年肺癌患者各脏器功能都发生退行性改变,应激能力差,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围术期的风险高,而术后咳嗽、排痰无力,可导致余肺复张不全,易发生呼吸衰竭,这些都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呼吸系统的变化在术后恢复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术前和术后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是减少围术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关键。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做好呼吸道准备工作,严重吸烟患者,患者术前戒烟2周,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教会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预防和减少了肺功能损害和肺部并发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通常难以耐受,应用镇痛泵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与排痰,如通过鼓励患者有意识地咳嗽、协助拍背咳嗽、手震动胸壁法、超声雾化吸入、吸痰管等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净化呼吸道。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充分做好呼吸道的管理,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薛雅静,刘玉萍.老年人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36.

[2]王建荣,张黎明,韩忠福.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对肺切除病人术后痰液黏弹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00.

[3]Koizumi K,Haraguchi S,Hirata T,et a1.Video-assisted lobectomy in eldrly lung cancer patients[J].Jpn J Thorac Cardiovase surg,2002,50(1):15-22.

[4]邵剑,张馨,黄璜,等.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1-402.

[5]宗继勇,兰美娟,曾妃,等.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J].中国护理杂志,2004,39(2):100-101.

第6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thoracic surgery. Method: To select 100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urgery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does not take risk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takes risk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and accordingly propose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Results: after risk management, in perioperativ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are are all superior than before,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关键词: 风险管理;胸外科;围术期护理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thoracic surgery;perioperativ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312-02

0 引言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护理人员识别、评价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同时针对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通过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能够将护理风险事件对医院及患者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尽量降低。一般来说,胸外科中,大多数患者为肺癌、贲门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均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较大创伤,并且术后患者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该要将风险管理贯穿在胸外科围术期护理的整个过程中,评估潜在风险,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给予患者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术后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功能,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例数为50;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例数为5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贯穿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涉及的部门较多,基本上,医院中的所有部门均与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临床护理中贯穿风险管理必须要得到医院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医院中其他部门的协调,首先,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致的观点,才能将风险管理在下级进行贯彻。风险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为:评估与分析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评估计划的结果。

1.3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的文书错误、输液反应、并发症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情况,采取问卷调查(自制问卷)的方法统计在围术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经过风险管理之后,观察组的文书错误、输液反应、并发症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远远高于风险管理前,上述结果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影响因素

3.1.1 患者自身心理影响因素 由于胸外科患者大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不但会对患者的生理产生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大多数患者在围术期会出现悲观、恐惧、忧郁、焦虑等消极反应,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行为改变,对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

3.1.2 术前疾病导致的风险因素 胸外科的贲门恶性肿瘤及食管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严重程度不一的恶心、进食哽噎、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导致患者减少进食,进食减少就不能保证患者营养充足,继而引发机体营养不良症状,患者体内发生营养不良,就会导致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状况受到影响,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不良症状;而肺癌患者在手术前大多数存在呼吸困难、咳痰及咳嗽等不良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发生大咯血的不良症状;上述不良症状均会对手术及护理效果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1.3 手术治疗导致的风险因素 给予患者开胸手术,由于开胸手术切口通常较大,就会导致较大的创伤,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果术后护理人员没有详细监测患者的病情,没有及时发现不良症状,没有对患者的输液速度进行良好控制,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另外,不规范的引流管道护理及健康指导,也会导致发生术后并发症,一般来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吻合口瘘、肺炎、出血等。

3.2 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

3.2.1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以将胸外科手术患者按照病情及手术情况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护理人员负责的领域不同,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培训及指导,提高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时间操作能力,经过指导,使护理人员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得到提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充分贯彻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2.2 提高医疗文书质量 医疗文件中,患者病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件在法律上的严肃性不容忽视,所以,文书书写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书写,保证文书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还要保证文书的记录与医护人员的记录相符合。

3.2.3 加强风险识别能力 患者在入院前,护理人员就应该对患者的以往病史、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活动能力及体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术后,还应该加强对病情不稳定患者、老年患者、严重病情患者等的巡查。护理人员在病房巡视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主诉,同时,还要详细观察患者的呼吸、表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就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初步评估,马上通知医生,必要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另外,关于陪护措施、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详细落实,并且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3.2.4 加强风险监控 在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还要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各个基础及环节质量加强监控,特别是重点对象、重点患者、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等重点内容的质量控制,保证每天均做到“四看五查”,四看为:看医嘱单、护理记录、患者体温单、重点患者的病情变化;五查为:①是否妥善处理新住院患者;②查患者术前物品是否完善准备;③查病情严重及长期卧床患者是否出现压疮、床单是否平整及是否按时翻身;④查是否妥当处理大小便失禁患者;⑤查各种引流管是否妥当安置。另外,还要定期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状况,及时反馈结果,针对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2.5 护理风险发生后的处理 一旦出现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要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尽量降低风险损失程度,护士长要马上赶到风险现场,对风险的发生过程进行详细的调查,做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出现护患纠纷,然后将风险事件及时上报。

参考文献:

[1]梁润华.基于管理失误论的顶岗实习风险防范对策[J].价值工程,2012,(28).

第7篇

【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风险管理

在临床上,护理风险管理属于一种管理程序,目的是识别、讨论、处理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以降低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其中5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73.6岁。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73.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含术前检查、术后护理、功能锻炼。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其具体步骤如下:(1)识别、评估风险。研究相关文献报道,分析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在围术期发生护理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原因等。根据患者并发症、健康水平、疾病认识、治疗配合、心理状态等情况,探讨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护理操作,其风险管理主要包含监控力度、药物安全、工作流程、护理设施、风险意识、业务技能与人员配置。待护理风险已得到确认,估计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概率、后果,针对风险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1]。(2)风险处理。在识别、评估风险之后,则应采取处理措施,主要包含风险处置、预防。预防风险属于预防性措施,对于膝关节置换,汇总其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警惕性。在术前,全面了解、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手术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洗澡、无菌、皮试、备皮等操作,避免皮肤出现破损,导致局部感染。对于合并其他疾病者,应充分支持患者的营养。在手术过程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仔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完成手术后,密切监测创口情况、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小腿、血栓、压疮、神经压迫等。监测引流液体、引流管变化状况;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饮食主要以低脂易消化为主,避免出现感染。加强锻炼,使患肢处于持续性被动运动状态,逐渐增加关节的联系角度,根据老年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摔措施[2]。(3)处置风险。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护理风险和收入相联系,督促护理人员做好记录管理,规范书写标准等。

1.3 疗效评价 自行制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表,内容包含6个方面: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仪表着装、功能训练、工作主动性与护理技能。一共20项,以0~5分方式计分。选择HSS评分,评价患者的关节屈曲畸形、膝关节功能、肌力屈曲畸形、疼痛等情况。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以下情况适宜做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1)膝关节各种非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炎等; (2)创伤性关节炎; (3)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4)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软骨坏死性疾病。实施该手术的优点:(1)对膝骨性关节炎病情恶化、变形严重的患者也可以实施手术;(2)手术治疗期较短,1个月左右;(3)关节疼痛基本上可以完全除去[3]。

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在手术后极易导致各类并发症,例如血管、神经受损、骨折、静脉栓塞、关节不稳定等。最常见的为膝关节脱位。因此,必须加强术后护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围手术期,可使风险预防、评估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待发现风险时,可按照科学的方法处理[4]。

在本组实验中,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护理缺陷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蒋海兰,刘冰,刘花林,等.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01—3604.

[2]唐红波,边竟,刘茹,等.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2012,27(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