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1 16:38:46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学的好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激发 地理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33-01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才能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学会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设问,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这样使学生融入其中观察思考,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判断、选择、评价,以得出最佳答案。在这一过程中,还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究问题,地理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比如,教学“黄河”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分析黄河为什么会成为“地上河”,可让学生看黄河流域图、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图、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图和黄河“地上河”景观图及视频,让学生对该区域有直观的印象,然后老师再逐一设问:黄河流经的中下游地势、河床、水流有什么特点?黄河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思考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黄河为什么会成为“地上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
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之中,学生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只有始终保持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真诚地对待学生,才利于充分调动师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要鼓励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胆怯,鼓励学生别出心裁,不断创新,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面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相信和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加油。尤其是对学困生应付出更多的关爱,一视同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享受到取得成绩的喜悦,使他们体会到自己不是“被遗忘的角落”。
3 重视发展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问题,以及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开展的“分组导学”课上,通过老师必要的指导,适当的点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合作,信息互通,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老师绝不包办代替,而是积极引导,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快乐。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生动形象
多媒w技术不但能使地理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而且可创造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地理教学信息空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令教学直观生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讲“长江”这一节时,可运用多媒体投放长江水系图,老师讲到长江的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省区,上、中、下游的划分等地方时让其闪烁,这样使学生观察方便,记忆容易。又如讲“印度农产品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可将印度的农作物用计算机制成形式各异的“卡通”式农作物,点击任何一个“卡通”,就可听见该“卡通”描述自身的“生活环境”(即“家”)的声音,并安排几个小“卡通”找不到“家”,请学生帮他们找到“家”。这样就强化了记忆,突出了教学重点。
5 兼顾其他学科,使课堂充满趣味
在教学中,发挥诗词、歌曲、趣闻的激兴作用,将语文中优美的诗词引入,将音乐课中动听的歌曲引入,将历史等学科中的奇闻轶事引入,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梅雨天气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赞美桂林山水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另外,课堂引入歌曲,既可活跃气氛,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如讲我国的民族时,让学生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讲新疆时,让学生听《掀起你的盖头来》;讲欧洲多瑙河时,让学生听《蓝色多瑙河》,这时学生自然就意识到这堂课讲的知识内容,注意力更集中,更乐学、愿学。
6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使学生体验过程
从短期经济运行看。2016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几个核心指标看,仍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最佳组合状态。对这个判断,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2016年经济增长6.7%,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output gap)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第三是对物价的看法。在宏观经济中考察物价,一般用消费物价指数(CPI)的变化来度量。2016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处于国际上典型的低通胀状态。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采取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通胀的控制目标一般定在消费物价上涨2%以内。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物价的感受要比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强烈。教育、医疗、娱乐、蔬菜和食品价格以及房价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们对物价基本稳定的感受。实际上,近年来的物价有涨有跌,跌得较多的是家用电器、计算机、通信、汽车、电视机等。统计的物价水平和感受的物价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消费结构变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目前还处于量变的阶段,一旦深化为质变,则应通过改变核算制度予以准确反映。因此,对物价的判断,统计的没错,人们感受的也没错,问题的关键是目前还未到从量变到质变进而影响宏观政策决策的阶段。
第四是对利率的看法。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价格型工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利率的市场弹性正在逐步扩大。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出现方向性的背离,利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反映出现不同的信号,这增加了对形势和政策的把控难度。2016年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2%,贷款利率低于5%,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利率,存款利率为负数,贷款利率约在2%左右,已属典型的低利率。但与此同时,具有市场利率属性的民间借贷利率,一般在三分以上,常见的在四五分,有的甚至更高,趋势还在继续上扬,已属典型的高利贷。官方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宽松,资金充裕;而市场利率反映货币供应量偏紧,资金短缺。是什么原因造成金融市场上的这种强烈反差呢?是货币需求问题,还是货币供应问题,亦或是货币的传导机制问题,人们在茫然的同时,纷纷指向资金脱实向虚。
五是对资金脱实向虚的看法。所谓资金脱实向虚,一般是指在货币宽松,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有钱也不贷给实体经济企业,而将这些富裕的资金投向同业往来或融资票据,通过同业之间融资产品的利差或费差来获取丰厚利润。在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大环境下,人们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这个虚拟经济圈中自我循环周转。更有人将这种金融同业之间的大量资金运用,斥之为资金脱实向虚的“空转”!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理念在中国这样一个需要实业立国的大国环境下,在任何时候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否意味着应把所有的资金均投向实体经济企业才对呢?也不尽然。因为在金融深化的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相伴而生的。针对实体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针对现代虚拟经济而言,金融提供的是货币的储藏手段;而且,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这个功能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市场定价上具有相互比对验证的机理。因此,对虚拟经济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前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若与经济增长和物价对比,2016年广义货币(M2)增长超过11%,显得偏多。但考虑虚拟经济吸纳的具有财富储藏功能的以各种金融投资形式存在的大量货币,以及物价水平的低位稳定,应该说当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基本适度的。虚拟经济在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以上从短期经济运行角度,考察了人们颇有争议的五个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些具有稳定的核算基础,相对来讲容易辨清;有些核算基础欠缺,增加了认识的难度。有些经济现象似乎符合经济学原理,容易形成共识;有些经济现象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用经济学原理很难解释,容易形成分歧。
若我把眼光放得更宏观和更长远一些,则对问题的认识有可能更深入。从中长期经济发展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根据一些经典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来自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这个结论正适应中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不论我们感知与否,也不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国经济现正处于深度的结构调整之中。
首先,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随着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众化和多元化并存,一些新兴的消费方式,既带来了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难度。这导致一些经济活动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经济理论的创新赶不上经济实践的创新,增加了人们认识问题的难度。
其次,就业结构在持续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就业统计目前只包括城镇正式在编职工,对于农民、进城的农民工和大量的非编制职工,目前就业统计核算并未覆盖。过去是靠单位安排工作,现在是找工作,除公职有编制约束外,大量的自由择业和自谋职业者,已成为主要的劳动生力军。而且,除了法律禁用童工外,除了公职单位有到龄退休的约束外,大量非公职单位,自愿就业、自愿退休或退休返聘已成常态。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既对消费有影响,也对产业发展有影响。
再次,产业结构也正面临艰苦的调整。将粗放经济转化为集约经济,将低端产品转化为高端品牌,将低附加值的产业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业,将排污产业转化为绿色产业,将短线拉长,将长线压短,这些均是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挑战。可喜的是,当前在传统产业面临困境、举步维艰的时刻,一些借助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出生人口性别比;男女平等;性别偏好;性别经济学;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4-0036-05
一、引言
出生人口性别比(Sex Ratio at Birth, SRB)是指在一定人口规模下平均出生100个女婴的同时对应出生的男婴数,反映的是婴儿出生时男婴与女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衡量人口结构的重要指标。
根据近百年来世界各国人口的经验数值,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在103―107之间波动,也就是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应该对应出生103-107名男婴。这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年龄男性的死亡率都会略高于女性。出生时男婴数量略多,之后每个年龄男性的死亡也略多,这样到达性成熟期,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就达到了1:1的比例。相比较正常取值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如果超过107就被称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1]刘爽(2009)利用《联合国人口年鉴》“出生统计专辑”,对所提供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生人口数据进行了计算,发现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数据可获得并被统计的62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的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处于103-107的范围内,它们占到全部被统计国家和地区总数的约92%。其中,又以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的国家和地区最多,占到总数的46.8% 。偏离103-107的只是极个别国家。并且这种偏离也是有高有低。[2]宋健、金益基(2009)进一步分析了本世纪初期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在能够获得数据的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出生人口性别比恰好为105的国家和地区占所有国家和地区总数的比例2000年为48.0%,2002年为45.2%,2003年为47.1%,2005年为42.6%。世界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2000年、2002年和2003年均为105,2005年为106。仅有个别国家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低于100,如位于拉丁美洲的开曼群岛2000年和2002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为86、位于北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群岛2002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94;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110的国家也不多,仅有位于亚洲的中国、韩国和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等寥寥几个国家和地区。[3]
从时间上看,我国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为108.47;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6.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高达118.06(详见表1)。从空间上看,1982年时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正常,基本维持在103-109之间,只有4个省份高于110;2000年时全国大部分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有17个省份在110-120之间,有7个省份高于121以上;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有15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15以上(详见表2)。从城乡分布上看,我国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失衡,农村高于城市。根据国务院组织开展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估计和预测,到2020年,我国20-45岁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4]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着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5]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与男孩性别偏好
从所收集的国内外文献看,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人口学因素,如种族、家庭规模、父母年龄、出生孩次以及第一个孩子的性别等;第二类是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传统、城乡差异等;第三类是自然生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哺乳情况等。这三类中,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比自然生物因素的影响要复杂深刻得多。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中,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产生着直接和最显著影响的就是夫妇生育行为中的“性别偏好”。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口变动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族未来,而且对于全球的人口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时,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与性别偏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顾宝昌和罗伊(Gu B和Roy K)(1995)参照东亚其他地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现象后认为,失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种新的人口趋势,它平衡着生育率急剧下降国家的父母对性别偏好的渴望和小家庭的要求。[6]鲍思顿、顾宝昌等(Poston JR,Gu,Liu和McDanie)(1997)通过对男孩偏好和我国分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进行的分析,证明了男孩偏好与出生人口性别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7]
国内学者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深入论证了男孩偏好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比如,穆光宗、陈俊杰(1996)通过对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研究,认为性别偏好在中国农民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中具有核心地位。[8]李南、菲尔德曼、李树茁等(1999),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上升,不仅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导致性别选择压力的上升,而且也部分是由于性别偏好的增强所致,“男孩偏好似乎在低生育人口中对出生人口性别比起关键作用。”[9]李冬莉(2001)则将传统家庭制度中的父权、父居和父系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实地调查,说明了地区经济发展对妇女地位和性别偏好产生了不同影响:在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性别分工对妇女更加不利的地区,传统家庭制度被保留,性别偏好很强;而在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一些地区,妇女收入的增加使其家庭地位得到很大提高,随着家庭制度的变迁,性别偏好逐步弱化。[10]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学者、政府的管理者和社会大众都认同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根本性的内在动因是现实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依旧强烈的生育男孩偏好。[11]正是夫妇的微观生育性别选择带来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一宏观人口后果。
三、男孩性别偏好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生育观中的男孩偏好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文化习俗,其根本原因还是现实生活中男性的价值高于女性,女性在学习、就业、收入等方面仍受到歧视,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正如米德・凯恩所指出的那样:“男孩偏好实质是妇女地位低下,即妇女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造成的,而妇女依赖于男性实际上存在于一个社会性的制度结构层面上,即劳动的性别分工、劳动力市场的构成、继承制度、宗教习俗、婚姻和家庭规则等。”[12] 男孩偏好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效用的性别差异。最早对孩子效用进行探索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宾斯坦(H.Leibenstein),他在1954年和1957年相继出版了《经济-人口发展理论》和《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两部著作,阐述了家庭规模可以通过父母对孩子取舍的决策来实现的思想,并提出了边际孩子的合理决策理论,开创了微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时代。[13]随后,另一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G.Becker)于1960年发表了《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对家庭人口的生育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详细论述了子女的成本―效用理论和数量质量替论。[14]他们认为,人们生育决策主要跟男孩与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关,即跟男孩与女孩发挥的效用有关。刘鸿雁、顾宝昌(1998)通过在皖北地区进行的性别偏好调查发现,男孩的主要效用还是以传宗接代为主,其次才是养儿防老,接下来才是提供劳动力;而女孩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精神需求上。[15] 由于男孩和女孩存在着不同的效用,就表现出人们对不同性别子女效用期待不同和普遍偏好男孩这一症结。另外,加上我国传统的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进一步扩大了男孩和女孩给父母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差距,预示着生养男孩就将在经济上给家庭带来更高的经济效应,强化了对男孩的偏好。
2.就业的性别差异。按照性别划分,劳动力可以划分为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劳动力的最初性别分工是由于家庭财富的增长,劳动力不足以满足家庭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家庭制度从母系氏族逐渐过渡到父权制,男性逐渐成为承担生产活动的主要劳动力,女性则成为承担家务活动的主要劳动力。[16]在劳动力市场和非劳动力市场中,都存在着劳动力的性别分工,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在市场参与率、就业率、兼职率和行业职位选择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根据我国2010年《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1.4%和48.6%,但是就业比率上女性要远远低于男性,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7.2%,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并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详见表3)。从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劳动适龄人口×100%)来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虽然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长期以来一直低于我国男性劳动参与率(详见表4)。①
3.行业和职位的性别差异。大量的经济学研究表明,各种原因使得女性在职场上难以获得与男性公平竞争的机会,存在性别隔离现象。②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劳动人口中的性别隔离始终是深深扎根于性别分工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隔离现象发生在行业、职业内部或之间,并最终导致了男女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别隔离现象也存在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根据我国职业划分原则,共有73类职业,其中1-5类为管理人员,6-23类为专业技术人员,24-27类为办事人员,28-36类为商业、服务业员工,37-42类为农、林、牧、渔业劳动者,43-73类为产业工人。李春玲(2009)统计了我国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的女性就业者在这73类职业中的百分比,详细观察了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在管理人员职业中的比例虽存有明显上升,但比重仍然很低,管理人员职业依旧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职业(详见表5)。[17]
4.工作期限的性别差异。在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女干部、女工人50岁可以享受离、退休待遇,而男职工、男干部一律60岁离、退休。有差别的退休年龄规定主要是考虑当时很多职业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女性较难胜任,因此具有一定合理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女性生育数量减少、家务逐步社会化,并且女性的预期寿命长于男性,这一变化趋势要求在退休年龄方面作出新的变革。虽然我国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政策不断调整,但男女实行不同退休年龄的现状至今没有改变。工作期限的差异,直接带来工资水平的差异。彭希哲(2003)通过计算考察男女由于退休年龄差异而导致的实际工资收入水平的差异。他假定男女青年22岁毕业后开始工作,并有相同的起始工资1000元/月,以后每工作一年工资增长3%;同时还假定不存在就业和职务提升中的性别歧视。通过计算,他发现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男性在60岁退休,女性在55岁退休。那么,男性退休工资为2985.2元,而女性为2575.1元,比男性少13.7%。 [18]
5.收入的性别差异。王忠(2011)认为,收入是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收入的性别差异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存与发展。[19]对于女性来说,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她们在家庭决策中的影响力,有利于资源在家庭内部进行重新分配,有利于女性自主选择生育计划(如降低生育率和提高生育质量),并有助于提高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从家庭的角度看,较高程度的性别收入平等对家庭的形成和稳定有有利的影响,并有利于家庭的功能实施和福利改善。从宏观的角度看,性别收入公平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性别收入差异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领域。贝克尔(1985)的研究表明,当假设男女劳动力是完全替代时,对女性在经济上的歧视不仅损害女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收益,并由此而导致投入减少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发达国家对性别收入差异的研究非常多,而我国对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并不丰富。[20]葛玉好(2007)发现,女性在工作经验回报率和工作经验年限分布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21]李实和马欣欣(2006)用1988年和1995年两年的城市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收入的性别差异,发现虽然政府主张男女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很普遍,即使从事相同的职业,女性的工资都低于男性(详见表6)。[22]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也表明了这一事实:1999年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为7409.7元,仅及男性收入的70.1%,并且差距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23]
6.养老支持预期的性别差异。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必须依靠生育男孩来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家庭对男性劳动力有着现实需求。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生老病死要依靠家庭,现实需要“养儿防老”。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表明,有30.16%的农民主要出于“养儿防老”的目的而生育(详见表7)。“养儿防老”既是一种养老方式,更是一种经济利益。[24]尽管现实中,子女(主要是儿子)对父母的赡养大多是低标准的,但是儿子确实起到了老年保险的作用,当父母年老有急需时,儿子不可能坐视不救。[25]徐勤(1996)通过对保定市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查发现,在经济方面,儿子与女儿的支持比例接近,但儿子的人均支持量、支持总量及父母的人均获得量均明显高于女儿,养老功能向儿子倾斜。[26]宋璐、李树茁(2011)通过对成年子女代际支持的性别分工模式研究发现,女儿对父母的经济支持随着父母的年龄增加而下降,而儿子对不同年龄的老年父母的经济帮助相对平衡;儿子提供的生活照料超过女儿,且这种性别差异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逐渐明显。[27]另外,在一些家庭内,家庭的经济收入大部分归男性支配,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男的说了算,女性没有发言和支配金钱的权利,较低的家庭经济地位限制了女性赡养自己父母的能力。因此,在一些农民的意识中,“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是主流,生男孩就意味着生活有保障,养老没有后顾之忧。[28]
四、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途径
认清两性不平等的现实及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根源,切实提高女性的社会性别地位,是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需要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理念,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女性地位,促进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
1.实施性别主流战略(Gender Mainstreaming Strategy)。性别主流战略是把性别问题纳入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宏观决策的主流,也就是把性别平等主流化作为社会发展战略,贯彻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改变社会政策、制度、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使两性平等地参与社会发展并从中受益,防止社会性别问题边缘化现象的出现。[29]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上,通过了《北京行动纲领》,纲领以确保两性平等为基本原则,将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提高两性平等的一项全球性策略,其目的是把男女平等放在一个和谐共生的环境中,使男女平等成为一个常规化和日常性的问题。目前,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已被纳合国的性别发展指标体系,[30]这就需要我们从长远战略发展的视角将社会性别平等设定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并尽快建立或完善法律、制度、组织机构、财政预算等相关支持保障体系,形成社会系统工程。
1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宗旨,潜心研究教学
1.1针对生物化学教材所涉及的医学内容,认真学习相关专业书籍,恶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医学知识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与生命科学各专业生物化学教材相比,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都是相同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同章节的案例不同,前者都是以人类疾病来举例分析,譬如在糖代谢部分,医学版生化教材则多以糖尿病为例,而后者如动物生物化学则以猪等家畜为例。二是医学版生化教材增加了一些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特殊章节,如胆汁酸的代谢、胆色素的代谢。针对医学生化教材的特点,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往往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因此在部分内容授课上存在讲述不清的短板。为此,备课时应该认真学习教材中所涉及的医学知识,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如讲授糖代谢部分,可阅读临床内分泌方面的书籍。
1.2通过有效听课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应全面系统地听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的课。通过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教学设计和教学技巧。很多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从头到尾完整听一遍老教师的授课,这样无论对提高教学水平还是弥补自身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缺陷都有较大帮助。
1.3挖掘新知识,使学生摆脱枯燥的死记硬背,增强学习兴趣以糖代谢为例,这一章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本章有非常多的糖代谢途径,有很多的代谢产物和酶,学生在学习时非常容易记错和记混,这也成了历届学生头疼的地方,另外大多数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对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没有多大帮助。如何让学生从这种错误的认识中走出来,是教师授课的责任。近年来,我们发现传统的生物化学的代谢产物和酶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各类疾病中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例如,在糖酵解中,我们讲到了丙酮酸激酶(PKM),它是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的关键酶,这也是糖酵解的第三个限速步骤。近年来发现PKM在肿瘤细胞代谢,特别是Warburg效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再譬如柠檬酸循环中异柠樣酸氧化脱羧生成α-戊二酸中所需要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一直以来编码IDH的基因都被看成是管家基因,但近年来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IDH在白血病、淋巴瘤和胶质瘤等多种肿瘤中都存在基因突变,并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IDH突变后产生了一种新的酶活性,可将a-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α-KG)转变为一种罕见的代谢产物-2-羟戊二酸(D-2-hydroxyglutarate,D2HG),D2HG通过调控DNA甲基化和抑制加氧酶的活性促进肿瘤的发生。目前针对其分子机制及分子诊断和药物开发正在火热研究中。因此讲授此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把相关的一些最新科研进展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有所了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并增强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放弃那种认为“生物化学只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无用”的传统观念。
1.4其他常规教学技巧的加强作为任课教师,除了要认真备课外,还应当学会和掌握一些教学技巧。譬如着装应该大方得体,给学生以亲切自然的感觉;努力提高ppt课件制作质量,做到文字、图表、动画、声音和视频等有机结合,以便于深入浅出的把知识点讲解清楚,既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提高听课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又让授课者的思路更清晰,课堂更生动同时也不能丢弃传统的板书,可适当利用板书把课堂知识点凝练,使学生通过简洁的板书回顾整个课堂内容。当然,在课堂最后应该通过板书和幻灯片对当堂内容或某一章节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纳,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并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
2利用科研优势,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
非医学背景教师进入基础医学院工作,通常都是因为其从事的科研工作涉及人类疾病研究,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有重点地将科研内容融入教学培养中。
2.1通过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训练等项目,积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通过科研训练加深他们对理论课的理解,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临床5年制及7-8年制学生通常在大二下学期开展生物化学理论课及实验课的学习,这期间他们没有进入医院实习,因此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对于一些有志于科研训练的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及学校组织的挑战杯或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简称大创)等项目吸引他们加入科研活动中,既可以帮助老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还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加深本科生对科研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以本人所在课题组为例,课题组3位具有副高职称的老师,按照学校规定可以带1—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5位学生。这样每个老师可以最多指导10个学生,三个老师可以指导30位同学。当然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周期,可以设为1年或2年。这些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来实验室做实验,平时可以阅读文献,撰写英文综述。近2年,本人所带的2个大创小组都完成了综述的撰写,而且实验完成较好。此外,我们设计的课题尽可能地要与生化教材内容相关,难度适中。譬如笔者给2013级放射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课题为乙醛脱氢酶(ALDH2)的调控机制研究,ALDH2在教材中讲述时仅仅介绍了它的突变或多态性对酒精代谢的影响。我们设计的课题从基因水平上探讨它是如何被调控的,中间涉及信号传导,又将信号转导这一章联系到课题中,最终通过这一课题将生化教材中肝脏生化、蛋白表达和信号转导等章节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对这样的课题都非常感兴趣,阅读了大量文献,写出了高质量的英文综述,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同时,大量文献的阅读也加深了学生对科研的理解,使他们更有信心完成这次科研训练。
2.2科研选题注重医学领域,最好能涉及教材内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再理解 近年来,代谢紊乱和肿瘤相关的疾病使传统生化理论又焕发了青春,糖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相关研究又重新被科学界所关注,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这些内容,对阐明疾病发生机制和寻找新的药物靶点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前面提到的Warburg效应,在生化教材里,仅仅是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但它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如果科研选题以这些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为目标,会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再思考和再理解,同时也会扭转过去“重临床,轻基础”的传统认识误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对大学附属医院医生的要求一定是教学、科研和医疗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些医院更多面临的是如何解决疑难杂症,特别是解决临床存在的有一定难度的医学关键问题,因此医生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思维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医学基础课的学习目的不仅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来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学不好初中物理的瓶颈
1.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物理学科本身有着严密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是一环扣一环的。这就决定了物理教学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注意前面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后面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准备知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对这一点注意不够,往往就会造成教学上的瓶颈,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如《浮力》一章在研究物体所受的浮力和浮沉时,就需要大量地联系和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如密度的概念,重力 G=mg=ρVg,二力平衡和平衡条件,压力和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计算等。学生在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时,常常由于前面某个环节上的准备知识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而使浮力的学习受到了阻碍。
2.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
迁移原理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理。正向迁移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但思维定势引起的负迁移却干扰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掌握,给物理教学带来困难。如对惯性概念的理解,学生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即认为物体的惯性与它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这个错误观念在学生学习物理以前就已经形成,尽管学物理时再三告诉他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但一碰到具体问题,思维定势仍然在起作用。如认为车子开得快不容易停下来,开得慢容易停下来,是由于两种情况下车子的惯性大小不同造成的。他们很难于真正理解惯性的概念。
3.概念相通,方法相似,容易混淆
有一些物理概念,其内涵或外延有某些相近之处,掌握这些概念如果不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被表面上某些相似或联系所迷惑,造成理解和应用上的错误,致使学生感到掌握这些概念很困难,甚至有的长期困惑不清,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如全部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ρgV,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为 P=ρgh,两个计算式很相似,容易混淆,而且浮力和液体压强有某种联系,因而造成学习上困难。有的学生常常用计算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来计算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而且总是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浸得越深,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4.思维过程复杂而感性认识欠缺
初中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往往需要从具体的感性知识入手,但如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思维过程再稍微复杂一些,就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学生对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很容易理解,但对容器侧壁也受到液体压强,甚至在特殊情况下容器盖也会受到液体压强,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就很不理解,因而形成教学上的瓶颈。
5、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
教学的瓶颈,有的是由于知识内容本身的性质特点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障碍造成的,还有时是由于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人为造成的,而知识本身学起来本没有什么困难。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即从有代表性的感性事物入手,归纳出它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得出概念和规律。初中物理的绝大部分的概念和规律都是这样得到的。如果不注意这个特点,同样的内容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讲解,学生就会感到不好接受。这显然就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了难点。教学要求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要求过高,也会增加不必要的难点。如浮力的计算,现实教材要求并不高,计算也不复杂。但浮力问题的类型较多,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比前面几章是一次较大的飞跃,因而教学要求一定要得当,一般不宜超过教材的教学要求。
二、突破瓶颈的主要对策
教学中的瓶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突破教学瓶颈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上述形成瓶颈的原因,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
1.注意分析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
教学中的不少瓶颈都带有共性,这说明瓶颈的形成和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认知特点有密切关系。教师要注意总结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做到既适合学生的认识结构,又改造他们不合理的认识结构,以达到突破瓶颈以至从根本上减少难点的目的。
2.分散知识难点,分解教学要求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总结出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的经验。分散难点确实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想做到难点分散,就必须分解教学要求。对于某些难点,不能企图一次就达到要求,而要有一个逐步掌握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样会大大减少瓶颈的形成并有利于瓶颈的克服。如浮力的教学中,除教学要求过高外,要求过急也人为地形成瓶颈。在解答浮力问题的要求上应该是有层次的。首先应该要求学生会计算浮力,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然后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要按层次有计划地一步步地提出要求,并注意帮助学生总结。急于要求学生做大量的综合题,他们就会感到浮力很难,理不出头绪来,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
关键词:年龄处境;地位处境;家庭处境
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是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是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复杂而多面的,班主任到底应该把握学生什么特点、怎样把握学生的特点,就是一个比较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了。在这里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的“处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虽然都是15到18岁的孩子,但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背井离家、独自一人到远离父母的地方来学习。他们从进入学校的一瞬间,就意味着失去了父母绝大部分的庇佑,要独自经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和承担后果的考验。同时,他们两年到三年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后出路也是直面社会。也就是说,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上的考验,更要应对已经到来的学校的半社会化生活的考验和既将到来的真正的社会的考验。这对这些以前从没有离开父母的孩子们来说,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个适应、转变和成长的过程。在学校他们能够依靠和信任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做学生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正是取得学生的认同和信任。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重其教”。而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就应该了解并认同学生们的处境,能够设身处地的给学生们以指导,指导他们怎样做人、怎样面对各种挑战。
那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哪些处境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一、学生的年龄处境。
关注学生的年龄处境,这在许多班主任和教育学家那里早已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最需要把握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后期,也就是对自己的叛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经历着由享受呵护的孩子向独自承担责任的成人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渴望自己早日成熟起来,又不真正知道什么是成熟,怎样成熟。他们处在一种自我认识与再认识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中,内心其实充满了矛盾,并且渴望着有人能给予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在这里能做的事情首先是给孩子们一个判断正误的标准,也就是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这种指导靠的不仅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身教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自己能够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二是,班主任可以通过处理班级事情的态度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和不能做。班主任处理问题时如果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就事论事并且能够奖罚分明的话,学生其实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其次,班主任应该能在做人做事的方法上引导学生。学生犯了错误,只是批评和责备是没有用的,应该先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问题、探究犯错误的思想根源,并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一是班主任要态度真诚、平等地沟通,二是表达要直截了当,明确清晰,不能隐晦不清。孩子们毕竟不够成熟,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这时班主任再含糊其词,学生往往会错误理解甚至曲解了老师的真实意思。
再次,班主任要做好“屡教屡犯,教了还犯”的准备。孩子们年龄还小,不能完全拿成人的标准来看待他们。只要他们在进步,教师就应该看到希望,并且要经常对学生的进步加以表扬,以强化他们进步的意识。但一味没有区别的表扬同样是不可取的,班主任对待学生一定要赏罚分明,有错就一定要追究,并且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犯错就一定要承担后果。
二、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处境。
职业学校学生最开始最难适应的就是要独自一人生活在学校和班级的大家庭中。以前,在家里,父母则把他们宝贝般呵护着。他们与同学的相处也只是每天短暂的上学时间,而这段时间里又大部分是在听课中度过的。像现在这样离开父母,全天候的要与同学平等相处,谁也不会惯着谁,这对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来说,适应其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明确自己在学校的处境,确立自己在寝室、在班级、甚至在学校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事情,特别对男生而言,则是头等大事。
在职业学校里,男生之间爱打架,这似乎是很平常的事。男生打架的原因,似乎也不外乎是谁瞅了谁一眼,谁骂了谁一句,谁碰了谁一下,面子上过不去了。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一眼、一句、一下的“面子”问题实质上反映的就是他在别人心中地位的问题,也就是他本人在学校的处境的问题。许多孩子当发现别人对他有不尊敬的地方的时候,就会选择用武力证明自己的实力,以达到明确关系、保护自己的目的。
因此,特别对于只有男生班的班主任来说,就要理解学生的处境,在处理学生矛盾时要把握好分寸,解决问题时要想得长远一些,更要考虑到处理后果对其他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引导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及时发现和理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在教育学生时,要先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加以理解,然后针对问题的原因、后果设身处地的给他们分析,孩子们会很容易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而备加珍惜和感动。许多孩子打架,其实是他们自身缺乏安全感的一种体现,如果他们通过正规渠道得到不到保护,那么诉诸武力就是必然的选择。许多孩子一直以来负面的情绪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帮助,遇到问题就只能靠自己,那么用武力保护自己就成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学生之间的矛盾不一定都会引发冲突,有时候老师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不仅能防患于未然,还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信任,并且得到学生的支持。
(2)班级内部矛盾与班级间矛盾的处理方式要有所区别。班级内部矛盾的实质是学生确立自己与班级同学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里,班主任应以友爱、团结、互助、感情为主线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班级内部的团结的重要性。班级间的矛盾,班主任则一定要以有利于学校安定的大局来处理,要公正、客观。过于偏坦会使学生骄纵而更加无视校规校纪,但无动于衷又会使学生没有依靠而涣散。班主任要教会学生按照规矩办事的方法。出现问题要及时了解事情的真实原因,告诉学生怎样照章办事,并且让学生得到照章办事的甜头以及破坏规矩的恶劣后果,让他们自觉养成遵守校规校纪的习惯。
(3)批评学生要留面子、留余地。要坚持不在气头上批评学生,坚持先调查后批评、坚持批评与表扬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要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职业学校的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受够了冷落与责备,他们渴望被认可和理解,渴望被尊重和保护。班主任至少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并且让他们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学生在家庭中的处境。
一、加快教师角色转换
已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与主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教师一黑板一黑板地板书,学生一张一张记笔记做题,都很疲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讲“时间和位移”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进行兴趣导入;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阅读时,把不明白的问题勾勒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如果不能形成答案,则在班上继续讨论。教师作为主导,只是对学生问问题的角度是否与本课的重点难点相吻合上做好掌控。对重点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探讨,向纵深方向引导。对于非共性的和简单的问题,在巡视中或是在小组内解决。当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需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有关例题精选出来。可以作为小测,也可以作为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目的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当讲解者,既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能让教师了解他们的思路,还能给不明白的学生以启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解除学生畏难情绪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为主,而高中教学更侧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动态复杂的物理现象的认识。因此,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加之有的教师求胜心切,对刚上高一的学生就要求以高考的样式去思考,去做题,讲一些有难度的高考题,令学生们颇感头疼,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自信心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是高一的物理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排解学生的畏难心理。首先是把握好讲课内容的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先讲清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然后对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不可急于上难度,不出偏题怪题,不搞难度比拼,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为主。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当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之后,再逐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再一步步接触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放慢节奏稳扎稳打,切不可急于求难。其次,抽象的知识不利于理解,教师要化抽象为直观,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降低学物理的难度,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多采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真实可见的演示及亲力亲为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有人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心理学分析认为,情感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的影响。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外可以和学生多沟通,当他们感到学业艰难时,教师不妨把对学生的关爱化作一句句宽慰的话语。一次真心沟通会赢得学生无比的爱戴,一句真诚的赞美会在学生心里产生一种无法言传的愉悦与满足,促使他们积极上进。每一位物理教师不仅教学上有热情、有方法,还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让情感因素所起的作用转化为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