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采购管理方式范文

时间:2023-09-21 16:38:35

序论:在您撰写采购管理方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采购管理方式

第1篇

关键词:供应链 物料采购管理 采购模式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物料管理理论

(一)建筑工程项目采购的具体定义

采购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的采购着重指政府、军事和教育等类型的采购。狭义的采购一般指的是企业收购,它是企业为了获得巨额利润进行的采购类型后者就是文章要研究的内容

(二)在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模型

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采购管理,这也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系统的信息交流使得供应商可以预测企业的所有需求以备不时之需。所以在这里说的通过及时的信息交流来降低库存率就是管理模式的核心问题,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就是通过这些来推动企业的优化管理。

(三)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活动

采购、采购活动的分析是通过几个主要环节完成的,他们是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大批量的或者是集中的采购行为,也就是对于资料的购买行为。

(2)对于物料进行购买的时候需要按时向需求点进行配送,也就是物料的配送过程。

(3)采购物料方依照单据对于配送的物料进行验收并且依据内部的规定进行登记入库等活动,也就是物料的验收以及库存管理,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可以保证物料的安全以及以及数量质量的可靠。

(4)采购研究以及预测需求认真分析物料市场的实际供需情况及其价格变化幅度,这样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采购计划,合理设计采购成本及其库存量。最后在结合市场的情况,提高性价比的物料实现企业的更高的目标。

(四)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建筑工程项目物料采购的特征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自身生产的特点,这样就造成了在其购买物料时有自己的特征,一帮建筑物料需求的体积很大,样式也是很多,而且又不可以移动。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有着地域广以及参与的单位多等特征,这些就决定了建筑项目工程物料采购有着自己的特征。

1、物料采购的多样性

建筑物料采购的多样性是由于建筑产品本身自己具有的特点以及特殊的外部环境决定。其一建筑业需要很多的建筑物料或者是制成品或者是配件,有的时候还需要大量的施工机械进行辅助生产。其二就是同种的建筑物料在不同的施工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众多规格。这样就造成了建筑工程采购项目物料的种类非常的多,各自具有自己的规格。再加上不同的施工环境具有不同的建筑图纸,这些设计者们的水平也是参吃不齐,这样对于物料的需求就各有不同。

2、物料供应的多变性

建筑产品具有施工与使用地点为同一地点的特征,是的建筑产品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施工地点不仅仅是随着设备以及建筑物地点的不同而变动,有的时候还需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相互流动。

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采购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成本高

在建筑企业现状的购买主要是对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为每个项目确定,每购买的量不是很大,所以我不能因为购买和享受一定的优惠价格。有采购部发送给买方购买建筑材料,如采购成本的原因。

(二)采购过程繁琐

这包括选择产品的效率低,通常是由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和供应商的信息沟通困难,几乎没有企业信息共享的部门和有一个长期的采购阶段,这些都是由采购流程繁琐而引起的。

(三)资金利用率低

资本利用率太低,虽然是一个巨大的资本投资,但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每一个项目是一个股票购买他们自己的,所以会有一组过剩和浪费材料,使整个企业的资本利用率很低。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模式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物资采购方式早已被突破。这些技术的发展也为物资采购发展提供了机会,对于地域的限制也几乎被完全打破,这些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建筑企业进行物理采购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重要资料的准时采购策略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比例和材料采购资金的重要品种的比例,但这对于整个工程非常重要,施工企业希望能够准时的采购施工时需要的建筑材料,也避免了提前购买行为给企业带来的不便,同时还可以避免企业由于采购造成的资金周转等不必要的麻烦。

施工单位需要为其提供材料的供应商可以在规定时间抵达施工的现场,有助于在施工的现场节省建筑材料。供应商的不准时将直接导致项目拖延施工进度。建筑施工企业对JIT采购战略的重要材料,可以减少在表演过程中建筑垃圾,也希望供应商积极配合,实现JIT供应。

(二)特殊物料的多项目联合采购策略

供应链管理可以应用到一个项目的想法,如果它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应用,它更能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潜在价值理念。建设项目的特殊材料一般包括材料以及战略材料的采购,因为对于战略材料采购的特点就是品种极少,不过需要购买量很大,其供应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物料的质量对于建筑项目的生产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建设项目对威胁的生产,采购战略重点应保证供应的连续性。因此,特殊的材料,建筑业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联合采购电子应用是多项目建设实现新的采购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程敏,林知炎,余婕.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

第2篇

【关键词】 采购风险 期货市场 成本控制

几年前,国内一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度季报吸引了同行和市场投资者的眼球。因为该公司当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飙升,比上年同期增长122.15%。对于净利润的大幅提升,这家发电企业称,主要是通过把好了燃料采购关,采用期货方式采购燃油,大大降低了燃料消耗成本。季报显示,当期该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88%,用期货方式采购燃油功不可没。这令当时对期货还十分陌生的同行企业十分好奇。

一、采购曾是企业“不能说的秘密”

一个产品的定价,主要由生产成本和利润两部分构成。其中生产成本又包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原材料成本三项。企业要想提高产品利润,主要途径有三条:一是提高销售价格;二是压缩和控制各类费用,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价格信息的公开透明,高价销售的可能性和空间很小,对于生产过程费用控制空间也是有限的,因而采购成本的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据专家测算,生产和制造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在企业总生产成本中占据相当高的比例,通常占销售额的60%~80%,居各种成本之首。其采购时机、价格、数量的合理确定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出效益。更重要的是,采购存在利润杠杆效应和资产收益效应,可以对公司的绩效作出直接贡献。因此,采购活动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竞争力、生产计划的完成、库存水平、顾客服务信誉等方方面面。采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到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采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并不仅仅只是关注采购价格和确保原材料质量那么简单。事实上,采购过程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有效的将采购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降低采购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具有重大作用。可以说,企业采购风险是企业所在供应链最主要的风险。

二、现代采购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的分析比较

就现阶段来说,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新型现代采购模式。可以说,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递补和续延了传统现货市场采购模式。如表1所示,与传统采购模式相比,现代采购模式的主要优势和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采购平台来看

传统采购行为通常仅局限于现货市场,通过与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交易方式,采购成本较高且效率不高。而现代采购行为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现货市场,更多的是将目光放在具有价格发现功能的期货市场或中远期合约交易电子市场上。电子平台增强了信息的流通及透明度,通过它可以实现及时采购,进而拓宽了采购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2、从采购目的来看

传统采购行为主要为满足生产不断档,或者说是为库存而采购,导致采购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难以满足生产实时需求的变化。而现代采购行为通常由订单驱动,可选择的市场范围较广,既包括现货市场,也包括期货市场,增加了采购部门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减少了不必要的采购,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

3、从对供应商的选择来看

传统采购行为中,对供应商的选择通常是通过“货比三家”来判断和确定,与供应商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供需双方之间存在疑虑和不信任,运作中不确定性较大。而现代采购行为对供应商的选择通常是在公开、公正、公平、信息透明的期货市场上,利用综合、全面的交易数据考察、评估供应商,实现双方共赢。

4、从关注点来看

传统采购行为往往过于注重采购价格,选取最低报价。质量和交货期的控制一般是通过签订合同、按标准条款验收、催交催运、到货复检、事后质量验证等方法把关,即对质量的控制是事后把关。而现代采购行为并不仅仅把采购报价作为唯一的主要考虑因素,其他包括质量、交货期也成为重要的参照标准,对质量的控制是事前控制。尤其是期货市场对交易品种的交割等级、升贴水规定、交割期限等都在上市交易前就有明文规定,违反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因此,现代采购行为除价格以外的采购风险明显小于传统采购行为。

5、从采购信息来看

传统现货市场采购信息来源较窄,信息匮乏。而且信息保密工作比较严格,信息严重不对称,所以采购风险也会相对较大。而作为现代采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建立的是一种开放型、全方位、高效率的信息结构,运用的是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来传输信息,能保证最大流量信息的畅通交换,信息传递速度快,呈公开、公正、透明的爆炸式特点,其还不断地投入巨资以改进信息显示系统。这些都是传统现货市场“叫卖式”信息传递所无法比拟的。

总之,作为传统现货采购模式的递补和续延的现代期货市场,在扩大采购信息和采购范围、选择货物供应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使采购价格选择、采购成本控制等方法得到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采购风险控制上,传统现货采购+期货市场新型模式推动了采购模式的革命,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三、期货市场对采购过程中各类风险的控制作用

采购的潜在风险轻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可使企业倒闭。采购风险可分为供应风险、质量风险、价格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道德风险。下文将对传统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采购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许多领先企业都已经从采购活动的角度分别对原材料采购中的各类风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但因传统采购市场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往往采取的风险控制手段主要是从主观行政或制度着眼,而这些措施和手段均非有效的市场化手段,缺乏客观性。

与现货市场运行机制不同,期货市场自诞生之日起,便建立了一整套严格、客观的市场化风险控制机制,并不断修正完善。尤其是中国期货市场在借鉴国外同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期货市场规范、高效运行。首先,在市场运作风控机制方面,期货市场在交易制度、交易运行等方面进行了严谨和科学的设计,包括期货合约标准、保证金制度、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涨跌幅度限制制度、强行平仓制度、强制减仓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大户持仓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套期保值制度、交割制度等等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严格规定。与现货市场违约成本相比,期货市场的违约者所承受的违约成本之高难以想像,这也是为什么在期货市场上几乎没有交割违约现象发生的原因。正是由于这种市场化的风险控制手段,使得现货市场上常见的供应风险、质量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以及道德风险无所遁形。除了上述市场运作风控机制外,中国期货市场还建立形成了由中国证监会、证监会派出机构、各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协会以及中国保证金监控中心“五位一体”的行政监管模式,有人称之为全球最为严格的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以职责明确、分工协作、信息畅通、机制健全、讲求实效为原则,构建起包括信息交换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共同风险控制机制和联合调查机制在内的联合监管协作机制,最终实现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平稳运作、保障市场健康协调发展的目标,弥补市场化运作风险控制机制的不足。

当然,期货市场对采购中的风险防控也不是万能的,期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波动有时要比现货市场上更加剧烈,甚至有时还会发生技术风险。如技术系统发生故障而导致行情中断、交易停滞、银期转账不畅等,不能保障期货交易业务正常进行,可能会给客户造成损失。但随着科技进步,发生技术风险的概率已越来越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期货市场上也存在信息风险。但与现货市场上的信息风险性质迥然不同的是,现货市场通常是由于信息匮乏导致的信息不准确性、滞后性和其他一些不良后果引发的采购误导,而期货市场是由于严重的信息泛滥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的信息不准确性、盲从性和其他一些不良后果导致的采购误导。

四、期货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的作用

概括来讲,期货市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会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有所帮助:一是将期货价格做为现货采购的定价基准,帮助企业以多种形式进行大宗商品定价管理;二是把期货市场当作一个大的原料供应商,扩大企业采购选择范围;三是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原料成本,确保企业加工利润的实现。

1、将期货价格做为现货采购的定价基准

传统的企业原材料采购定价模式非常多。除常见的当场讨价还价模式外,还有以现货月均价作为定价、以到货后两个月的现货均价作为定价等各种模式。随着现代采购模式的发展,一种新的商业定价模式应运而生,即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组合出很多新的贸易采购定价模式,变现货单一定价为期现组合的立体定价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定价效率和定价的公平性。

目前较为通用的期现组合立体定价模式应首推“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定价模式。这是国内外贸易商将期货市场应用到现货贸易定价体系中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定价方法。该定价模式的优点在于既公平又合理。所谓公平是指模式中的期货价格是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公开、公平、公正、集中竞价产生的,不存在价格垄断或价格欺诈等问题;而所谓合理是指将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定为现货流通的基准价时,因产地、质量有别等因素,在定价时买卖双方还考虑到了现货对期货价的升贴水问题。事实上,采用“期货价格+升贴水”定价也是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主流模式。目前国内有色行业中运用该模式定价相对成熟。国际铜贸易、豆类等谷物贸易也往往通过该交易模式进行操作。该定价模式更突出价格形成的市场力量,使买卖双方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有利于现货生产和贸易建立起平等共赢的经营机制。

2、把期货市场当作一个大的原料供应商看待

期货市场上的买家对应的交易对手严格来说并不是货物的卖方,而是期货交易所,因此可以把期货交易所看成是一个大的原材料供应商。只不过这个“原材料供应商”实力很强、信誉很好、货物质量很可靠、交货很准时。因此,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除了瞄准现货市场上的供应商外,还应把目光转向期货市场,看两个市场的商品价格谁优,并在质量、信誉、交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原料成本确保加工利润

对于生产加工企业,尤其是订单式加工企业来说,最为担心的是在签署了产品加工合同后的加工生产期间,原材料采购价格持续上涨,陷入销售产品价格确定,而原材料价格成本却不断攀升的尴尬境地。为解除这种后顾之忧,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从而专心致志进行加工生产,企业可以考虑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对需购进的原材料先在期货市场进行买期保值操作。

具体做法见表3:当加工企业接到订单后,此时采购原料尚需一段时日,或一时买不了全部所需的原材料。为防止在今后的生产加工期间,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企业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原材料商品期货合约,等到在现货市场上采购到了原材料时,把期货市场的多头持仓等量平仓(也可以不在现货市场采购,就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割获得原材料)。这样当现货市场上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期货市场上的盈利可以用来弥补现货采购成本的增加部分;而当现货市场价格下跌时,现货采购的成本降低部分用以抵消期货市场上的亏损,从而在整个生产加工期间锁定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该做法的效果分析见表4。

从表4中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当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同时上涨时,尽管两者涨幅可能并不一致,但不管是情况一还是情况二,做期货对降低企业采购成本都是有益的。但当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价格同时下跌时,尽管两者跌幅可能并不一致,但不管是情况三还是情况四,此时做期货对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不仅无益,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在期货市场上出现较大亏空,吞噬微薄的加工利润,拖累现实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开展买期保值业务也是有风险的,也应对在生产加工时期原料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如果对价格走势预测有误,有时也会出现套保亏损的结果。故对企业来说,采取买期保值进行采购管理的做法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审慎使用。

五、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运用期货市场采购管理的不同策略

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研究发现,商品市场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和滞涨阶段的表现较为理想,而在衰退和复苏阶段的表现不佳。与其相对应的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按照通胀程度也被划分为通胀初期、通胀高位运行期、通缩初期、通缩低位运行期四个阶段。

1、通胀初期期货采购活动的控制(见图1)

通胀初期,期货市场特征比较明显。商品期货价格不断上涨,然后就是现货价格的跟随上涨。企业决策层或物资采购部门应充分分析价格趋势,在现货价格上涨前就为生产经营储备充足的生产原材料,以控制成本。一旦现货价格形成上涨趋势,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是很难逆转的。但是,它在上涨的过程中会有回调,每次的回调都是购进的良机。此阶段采用期货工具采购(买入)较为适宜。

2、通胀高位运行期期货采购活动的控制(见图2)

当经济处于通胀高位运行期,商品期货价格在上涨到一定高位后会滞涨或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但不会很长,如果不是生产急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则不宜急于采购,待价格从高位回落后再进行采购。此阶段就不宜采用期货市场进行原材料采购(买入)管理。

3、通缩初期期货采购活动的控制(见图3)

商品期货价格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上涨后,就会产生泡沫,政府为了控制通胀,会采取一系列收紧银根的宏观调控措施,此时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将会作高台跳水式的调整。作为企业采购部门就要把宏观政策分析透彻,结合商品期货价格先行指标,严格控制高位采购活动,规避高价购进的风险。此阶段是非常不适宜在期货市场进行采购(买入)活动的。

4、通缩低位运行期期货采购活动的控制(见图4)

商品期货价格经过硬着陆后,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现货价格也会跟随一起调整下来,调整到位后会很长一段时间在一个期间上下触底波动,其波动本身就有高有低,作为企业采购供应部门可根据生产的需用量组织低价购入,减少企业项目的采购支出,并可以考虑运用期货市场进行采购(买入),为企业未来生产锁定采购成本早做打算。

【参考文献】

[1] 高峰:从系统的角度看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J].特区经济,2006(10).

[2] 赵斌斌、周欣、刘钟钦:国内外豆油期货市场价格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3] 陶琲、王济光:通货膨胀下的期货市场与期—现价格关系[J].财贸经济,1996(5).

[4] 刘凤军、刘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农产品大豆为例[J].财贸经济,2006(8).

[5] 刘晓雪、黄剑:中国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1).

[6] 姚传江、王凤海: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实证分析:1998—2002[J].财经问题研究,2005(1).

第3篇

关键词: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政府采购法》对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等非招标方式的采购活动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对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采购程序、成交供应商的确定等各方面缺乏全国统一的具体程序制度规范。201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方面的制度空白,对规范非招标方式采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办法》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权威部门出台相关条规解释予以明确。

1、政府采购的意义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明确的规定了政府采购的含义,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利用财政性资金,对依法制定的采购限额标准以上及集中采购项目以内的工程、货物、服务的采购行为。《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提出了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的概念,对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做出了规定,明确了供应商和采购人间的义务和权利,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第四十四条中还规定政府采购合同要以书面形式为准。在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人还可以对采购机构进行委托,代表采购人和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合同中要以采购人名义签署,并提交采购人的授权委托书,作为合同附件。签订合同后,各方要依法履行合同,不能擅自对合同进行更改,或中止、终止合同,对于过错方,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均有过错时,则要按照过错的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政府采购的方法和条件

根据《政府采购法》中的第二十六条规定,我国政府采购的方式主要包括询价、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五种形式,并对各级政府的采购条件进行了限制。招标的主要形式就是公开招标,以招标公告的形式来邀请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人根据标准选取合适的供应商,同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根据《政府采购法》中数额标准的规定,只要政府采购符合规定限额即可进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指的是采购人参考不同供应商的业绩和资信,选取若干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经过被邀请供应商间的竞争,选取中标者,条件是只能从有限范围内选取。

3、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方式

3.1、分散采购管理

科学确定分散采购范围。分散采购范围的确定应根据各级政府采购总量规模情况而定,对江北区而言,因采购总量不大,可缩小分散采购范围,甚至尝试取消分散采购目录,将所有采购项目统一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操作,对于集中采购机构尚无能力或满足不了时间要求的项目再委托中介机构操作,有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强行入轨。

出台分散采购管理办法。根据《政府采购法》等上位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江北区采购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制度,对分散采购的程序、方式、采购活动组织、合同签订、资金支付、投诉处理、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明确,从而使分散采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着力做好采购文件备案审查、开评标现场监督、合同验收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工作。采购文件合规性审查及开评标现场监督是采购项目监管中工作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对于采购文件的审查,可尝试对一些区域内采购量较大的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采购文件标准化研究,主要是拟订采购文件中投标人资格条件、评分标准等核心条款的参考标准,并通过专家认证会等方式对参考标准进行认证,以达到科学监管目的;对于开评标现场监督,采购监管部门应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看待,可探索利用电子监察系统进行远程监督以减少工作量,对金额较大或影响较大的项目,必须进行现场监督,必要时可邀请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全程跟踪,以保证采购结果的公正性。同时要着力解决项目合同验收这一短板,明确采购人为责任单位,可规定统一由采购监管部门牵头,根据项目情况选择采用委托国家检测机构检测或专家验收小组验收的方式,验收中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既定的惩戒措施处罚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以解决当前实际供货与投标承诺及合同条款不一致这一突出问题。

3.2、供应商库建设

在各地的政府采购制度中,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供应商库。但各地的做法并不一样。《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规定了供应商库建设的基本要求:“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供应商可以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财政部门不得对供应商申请入库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和行业封锁。”其中,允许“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各地的供应商库应当是开放的,任何时候都应当允许加入。如果供应商库入库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一年加入一次,这意味着加入供应商库有一个行政许可程序,没有经过这一程序就无法参加政府采购的竞争。而行政许可必须有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为依据,而我国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这样一项行政许可。如果不把进入供应商库作为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当然,也不可能对供应商申请入库收取费用,不可能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和行业封锁。总之,供应商库的建设对于非招标采购具有重要的意义。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尽快按照《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供应商库。

3.3、网络采购模式

3.3.1、网络采购适用范围。

政府采购目录内不能形成批量集中采购的物品;政府采购目录以外限额以上的特定物品;采购机构难以按一般程序进行采购的特殊物品;经批准已明确采购品名型号的物品;正常采购程序难以满足用户紧急需求的物品;6.其他适合采用网络采购方式的物品。

3.3.2、适用网络采购物品类别和特点

适用网络采购方式的物品有:标准统一、货源充足的产品,例如,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办公设备、服装家纺、装修材料等;规格型号特定、货源短缺的物品,如配套维修用的零部件、生产研发用的专用物品等;种类零散需要打包采购的物品,例如,教学用品、部分食品等。

3.3.3、网络采购程序

拟订采购方案。采购人根据自身采购需求开展拟采购物品市场调研,建议到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等实体店了解拟采购物品的品牌、型号、配置、参数及价格等情况,确定网络采购方式。履行审批程序,填写《政府采购审批表》、《网络采购方式申请表》,经区财政局、区政府采购中心批准后,方可进行网络采购。网络商家比选,采购人在网络电子交易平台中选择不少于3个符合采购要求的商家对拟采购物品从买家好评度、月成交量、全国联保、退换货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将比选商家按照综合价格高低排出顺序,初步确定供货方,填写《网络采购备案表》报区政府采购中心审核备案。下单支付平台,网络采购下单后,原则上选择公务卡关联的支付宝、易支付等有保障的第三方预支付平台支付,谨慎选择直接支付、银行汇款等有风险的支付方式,建议选择货到付款。

3.4、优化制度建设,实行采购验收

要加强政府采购的验收工作,县级政府采购部门要指定专人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最后的验收,保证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把好最后环节,避免给国家造成损失。

3.5、建立监管机制,严格监督管理

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采购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不通过政府采购部门自行采购的单位,要加大处理和处罚的力度。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介入,全程监督,使政府采购行为实现程序合法,公开公正,真正实现县级政府全方位的政府采购。

3.6、优化制度建设,实行采购验收

要加强政府采购的验收工作,县级政府采购部门要指定专人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最后的验收,保证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把好最后环节,避免给国家造成损失。

3.7、建立监管机制,严格监督管理

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采购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不通过政府采购部门自行采购的单位,要加大处理和处罚的力度。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介入,全程监督,使政府采购行为实现程序合法,公开公正,真正实现县级政府全方位的政府采购。

4、结语

《办法》的出台从多个方面完善了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细化了操作规则,为规范非招标方式采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正如文中所述,《办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还存在某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尽快予以进一步明确,以及早统一和规范采购行为。

参考文献

[1]龚云峰.浅议《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J].中国政府采购,2014,05:32-35.

[2].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的十三个细节[J].中国招标,2014,07:35-38.

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伴随着快速的发展速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发展过程中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管理方面,单一的管理方式,陈旧的管理方法,较低的管理效率等等都是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进,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良好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材料采购供应管理现状

我国与世界水利水电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相关的材料证明,我国工程材料采购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必须转变其管理理念,合理控制材料采购成本,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建立合理的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方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许多工程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在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不但整体上降低了工程成本,而且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因为其要求较为明确,其实就是所谓的预订,而且工程规模都比较大,使得供应关系复杂,在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供应链管理方式。因为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其工程具有唯一性,一旦工程结束,其供应链就会结束。其建设调度计划是物流的带动者,其需求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供应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会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比如返工现象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可以用管理方式进行控制的。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来说,比重最大的就是材料和劳动成本,因此通过供应链管理方式,可以对其材料的采购成本加以控制。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方式一般采用业主负责管理方式、招标管理方式、合同管理方式等,整个工程的建设不再是通过业主进行整体管理,而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单位,业主负责选择合作单位并负责物资的供应和管理,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进度选择相应的供应商,这种管理方式较为合理,管理水平较高。

二、 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种类及计算

对于工程材料采购供应进行管理,必须了解水利工程材料的种类,因此可以整体对其进行预算,因为材料的规格不同,其成本价格就会不同,在进行材料预算时,需要对其进行运算,对于工程的主要材料的预算要进行精确的计算,而对于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计算。常用的水利工程材料如下表:

对材料成本的预算主要就是指在供应地采购或生产的费用、达到施工地的费用的总和。因此对于材料的计算不仅仅只是材料的采购价格,还包括材料供应过程中的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等等。因此根据各种费用的结合,可以得出计算出材料的成本预算。其公式如下:

其中,S为材料成本预算总价格,S1为材料原价。a为供销部门手续费率,S2为包装费,S3为运杂费,b为采购及保管费率,S4为包装品回收价值。而对于相应的费用也有其不同额计算方法,就运杂费而言,按分类将主要材料进行小结,依据其运输方式,分析出其运输的单价,之后乘上自重,从而得出运杂费,其计算公式为:

小结运杂费=Σ(一种主要材料运杂费单价×重量),其中主要材料的运杂费单价要根据运输方式来分析,比如火车运输、汽车运输等,如果距离不大,可以结合基本的运费进行确定,比如装卸的费用等,从此可以得出其单价的计算方式为:运杂费单价=Σ运输工具运输单价×运输距离+Σ基本运价,而对于重量的计算方式如下:主要材料的总重=Σ(消耗量×数量×单重),从以上运算方式可以看出,运杂费的计算有很多元素构成,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运算比较方便。

三、水利水电工程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方式的思考

(一)采购权责

在材料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才能使其供应成功,而且还要划定业主和承包商的供应和采购的范围。针对采购权责,必须给予严格规定,防止发生问题时,无人管理,因此必须明确其权责,对于主要材料的采购分配专人采购,专人可以任意行使权力,但是如果超过其范围,就必须进行上报,听从上级指示。通过分权,提高其积极性,又可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使得责任明确,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及时追究其责任。确定材料供应管理的范畴与业主材料管理有直接的关系。扩大其管理范围会使管理难度加大。同时,材料供应中因为环节比较复杂,也存在相应的风险,增加了许多不可控因素,使得管理难以控制。因此必须确定好采购权责,完善采购供应管理方式。

(二)促进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却是管理水平的低下,不得不说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我国在没有实行改革开放之前,运行计划经济模式,使得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并不高,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对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的人才是促进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模式合理化的关键,随着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探索出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以信息化代替人工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是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材料等各种费用的计算比较复杂,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运算,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其预算的准确度。在材料的采购中,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采购,确保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的采购和供应成本,运用供应链管理方式进行采购供应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实现管理合理化,这种方式的采用和推广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异常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材料成本还是占总体成本的大部分,因此,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方式的合理化对于降低工程材料的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材料的采购供应管理中,采用供应链的管理方式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业界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佩玉.初探水利水电工程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方式[J].中国科技财富,2012(4).

[2] 黎春霞,朱勉红.水利水电工程材料成本有效控制方法探索[J].科技与企业,2011(11).

[3] 方小珍.水利水电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与材料成本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5).

[4] 徐志华,李丛双.工程材料的分类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6(2).

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采购质量;采购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47-01

一、采购质量失控的诱因

1.采购质量失去控制的外部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壮大,各类企业在采购管理方面都作出了非常有益的尝试。但是,随着物质资料的日益丰富,物流渠道的不断增多,多数物资的采购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对于各类企业增加了选择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市场机制还存在漏洞,存在细节约束不全面,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市场中的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自律不强,以致假冒伪劣和不符合价值规律的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干扰了物资流通秩序,甚至导致了采购质量失去控制。

2.采购质量失去控制的内部因素

由于企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对采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的一个后果就是物资采购工作在保障运输安全生产和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二、开拓思路,加强采购质量控制

1.要提高采购质量工作认识

只有高度重视采购质量工作,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中心工作真抓实干,企业才能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采购质量。同时,采购人员要善于沟通,通过沟通认同企业采购质量目标,贯彻执行企业采购质量策略。

2.建章立制,重在落实

要管理制度先行,明确各供应环节、岗位、人员的质量责任,完善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采购质量并不仅仅是采购部门的事,还与设计技术、质量管理、检验以及企业上层管理等部门有关。因此,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商讨、分析、明确质量职责,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加强配合和协作,保证质量职责的落实。同时,应对采购质量形成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做到采购质量管理程序化。

3.抓住采购质量关键环节,完善供应商制度

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构建全新的采购质量管理模式采购是企业与一个或多个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活动,采购商品质量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经验表明,一个企业要是能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质量管理精力花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上,那么企业过程质量和成品质量起码可以提高50%以上。所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构建全新的采购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4.严把采购商品检验关,加强控制不合格品

企业应根据采购批量、采购商品种类与性质、价值以及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科学合理地制定检验方案,并严格按要求实施。检验应在双方认可的条件、方式和环境下进行,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记录,以满足可追溯性要求,并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分析,做到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防范措施落实。

5.做好安全保障工作,防止出现意外损失

物资采购设计到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例如:人身作业安全、物资贮藏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等等,只有把物资的安全作为不可忽视的一面来抓,才能保证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不出现意外损失。这种采购管理需要坚持和贯彻了一些原则。一是重源头,严格渠道资质审查,实行准入制度。二是实行招标比价采购,保证质量需求。三是谁采购谁承担物资质量责任。四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建立制度,完善物资质量全过程管理。

6.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

采购质量的控制不能脱离人的操作,因此,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采购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来抓。随着国有企业中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一些企业把注意力放在硬件更新、设备改进等层面,忽视了对在职人员的培养,而采购工作是一项技术和业务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它要求采购人员不但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而且要熟悉采购业务,掌握一定的商品学、材料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识货”技能。对采购员的岗位应作为关键岗位来对待,对采购员要有明确、严格的要求,如政治思想表现、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社交能力等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对采购员应进行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对采购员的聘用应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对在采购中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妥善处理,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予以奖励;对由于不负责或内外勾结采购假冒伪劣商品者应给予惩罚并解聘。

参考文献:

[1]徐杰等主编.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2]郑新.企业采购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观察,2009(07).

[3]陈兵.加强采购质量管理方法与措施研究[J].市场论坛,2007(08).

第6篇

【摘要】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是已经研究成熟的理论观点的合乎逻辑的构思,是财务管理理论的系统性概括,也是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从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出发,通过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对比,提出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一、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又可称为理论构成、理论框架、理论体系,是已经研究成熟的理论观点的合乎逻辑的构思,是财务管理理论的系统性概括。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王化成教授(2000)的观点,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可以这样设置: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财务管理假设为前提,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是由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结构。以下简要分析几个要素:

1、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

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主要观点有:财务本质起点论、假设起点论、本金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环境起点论等,尚无共识。笔者认为王化成教授提出的环境起点论是合理的,因为从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理财环境对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内容等其他要素具有决定作用,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财模式,财务管理总是依赖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

2、财务管理的目标分析

多年来学者们提出的财务管理的目标

有利润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还有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当是多元的和具体的。近年来在我国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汪平教授(2002)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截止到目前财务理论中最为合理(正确)的理财目标函数。通过这一目标函数,可以将理财行为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企业价值是一个前瞻性质的概念,它反映的不是企业现有资产的历史价值或帐面价值,不是企业现有的财务结构,而是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的大小。

3、财务管理的假设

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实践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未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述的财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理推断,是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现有财务管理假设主要有:财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理性理财假设、资金市场假设等。

共同的认识是财务管理的假设并非一个而是一组,但对其组成持有不同看法。

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理财学界普遍认为,1958年美国米勒教授和莫格迪莱尼教授关于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财学的诞生。从那以后,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大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有效市场理论

说明的是金融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即证券价格能否有效地反映全部的相关信息。有效市场理论给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既然价格的过去变动对价格将来的变动趋势没有影响,就不应该根据股票价格的历史变化决定投资或融资;既然市场价格是准确和可靠的,对企业状况的人为粉饰也就不会长久地抬高企业的价值等。

2、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这一理论给出了关于证券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办法,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可由构成该组合的各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的加权平均数衡量,而风险则可由各项资产期望收益的加权平均方差和协方差衡量。

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该理论用于对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值的评估。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某项风险资产,比如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

4、套利定价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比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更为通用的定价学说和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这种理论认为,风险资产的报酬不只是同单一的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而是同多个共同因素具有线性关系,从而将资产的定价从单一因素模型发展成为多因素模型,这样就更好地适合了现实中的复杂情况。

5、资本结构理论

最初的理论认为,对于企业价值来讲,资本结构是无关的。在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进一步考虑个人所得税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负债所带来的节税利益,而节税利益的多少依所得税的高低而定,于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与其价值无关。这些理论引起了很多讨论,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诸如“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等。

6、期权定价理论

期权定价研究的是期权签出方补偿价格的确定问题。很多现资和融资活动都带有期权的性质,因此期权定价在投资、融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7、股利理论

股利理论是关于企业采取怎样的股利发放政策的理论,分为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两类论点。

上述理论支撑着西方财务管理的体系,但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理论认识有了新的进展。一类是针对以上理论的假设条件,其中一种被称为行为财务的新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引入财务研究,对于以上财务理论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之一——理性预期假设,认为在经济社会中至少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时间不能完全理性行事,因为人们总会存在认知偏差。当这些认知偏差广泛存在并具有系统性时,就会影响证券价格。另一类是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完全,β系数不能完全解释资本资产的定价,最典型的是股票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可以很好地说明股票报酬率的变化,其解释力远高于β系数。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比较

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关于研究对象和内容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本身,着重研究资金筹集、投资行为(主要在市场上)和股利分配,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管理实务。研究的内容是这些财务活动如何开展,具有哪些规律,如何去做会更好。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和财务概念,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管理的上层建筑。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财务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财务管理应当建立哪些概念,这些概念应当如何表述,相互关系如何等等。

2、关于研究方法

西方财务理论研究较多地采用实证的方法,上文提及的各种理论大都是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财务理论研究以前则较多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广泛应用实证研究方法。

第7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当事人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采购人及采购机构(以下统称“采购机构”)采用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

采购机构是指集中采购机构以及经过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审批或确认的具有政府采购业务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是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之外的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和财政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第四条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因特殊情况需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的批准。

第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等非招标采购方式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干涉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采购活动。

第二章竞争性谈判采购

第七条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采购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与符合项目资格的供应商就政府采购项目进行谈判,最后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第八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依照本办法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㈠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㈡技术复杂或者要求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

㈢采用招标采购方式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㈣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第九条竞争性谈判采购应当遵循下列基本程序:

㈠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及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谈判前确定。

㈡制定谈判文件。谈判文件必须包括谈判程序、谈判原则、谈判内容(项目的商务和技术要求等)、合同草案条款及格式、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谈判文件从发出之日起至规定截止之日止,一般项目不得少于十日。

㈢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谈判小组从符合项目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确定或者推荐不少于三家供应商参加谈判,并向其提供谈判文件。

㈣开展谈判。谈判小组全体人员应当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谈判的任何一方在未征得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一切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在具体谈判活动中应遵循如下规则:

1、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递交相关文件及报价。

2、谈判小组确定成交或淘汰参加谈判的供应商时,必须按谈判文件事先规定的标准进行。

3、谈判小组需对谈判文件作实质性变动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告之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

4、谈判小组可根据供应商的报价,响应内容及谈判的情况,按谈判文件规定的谈判轮数,要求各供应商分别进行不超过三轮报价,并给予每个正在参加谈判的供应商相同的机会。

㈤确定成交供应商。

l、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最后确定其报价及有关承诺。

2、谈判小组根据谈判文件规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议,按照符合采购需求,且质量、报价和售后服务综合评议最优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

3、采购机构在确定成交供应商后三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成交供应商,以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未成交的供应商。

4、谈判工作完成后五日内,采购机构要编制谈判采购报告,并作为档案备查。谈判采购报告主要包括谈判小组人员组成、参加谈判供应商的确定、谈判过程记录、成交和淘汰的供应商名单及原因等。

第十条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应当在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谈判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十一条政府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第十三条谈判小组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发现供应商有报价明显不合理,有降低质量、不能诚实履约或其他特殊情形的,应限期通知其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该供应商未在规定的限期内作出合理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不能确定为成交供应商。

第十四条在谈判文件及谈判程序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符合项目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不足三家并不少于两家时,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可以继续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原则进行谈判采购。

第十五条采购机构有充足理由说明货物的制造商或服务的提供商只有两家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比照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

第三章单一来源采购

第十六条单一来源采购,是指因采购机构经财政部门批准按规定向单一供应商直接购买的采购方式。

第十七条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

㈠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㈡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㈢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有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金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

第十八条采购人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应当进行市场调查,确定技术规格和合理的采购预算。其中,采购项目属第十七条第一款情形的,采购机构应当将有关采购信息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示五日,并组织专家论证确认。

第十九条第十七条㈠、㈢款情形的单一来源采购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㈠成立采购小组。采购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按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谈判前确定;

㈡开展采购。在具体谈判活动中,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应当遵循《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有关原则,在保证采购项目质量和合理价格的基础上商定有关成交事项。成交金额不得超过采购项目预算。

㈢采购工作结束后五日内,采购机构负责编制有关采购报告作为采购文件备查。

第二十条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应当在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谈判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二十一条政府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第四章询价采购

第二十三条询价采购,是指采购机构直接向三家以上供应商就政府采购项目发出询价采购文件或询价函让其报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第二十四条采购规格、标准统一、市场资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采购活动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货物或服务项目,可以依据本办法采用询价方式采购。

第二十五条询价采购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㈠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及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专家依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的有关规定在询价前确定。

㈡制定询价采购文件。询价采购文件应当明确询价采购项目的技术和商务要求、合同条款、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

询价采购文件从发出之日起至规定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五日。

㈢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作为被询价对象并以书面形式将选择理由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㈣询价。在具体询价采购活动中应遵循如下规则:

1、供应商在询价采购文件规定的报价截止时间前递交报价文件。

2、被询价的供应商只能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并对询价采购文件所列出的全部商务、技术要求做出承诺。

3、询价小组需对询价采购文件作实质性变动的,应以书面形式告知所有被询价的供应商。

4、询价小组对在报价截止时间内供应商提交的报价进行评审,如有疑问的,可以书面形式或者当面向供应商进行质询,质询内容不得涉及对询价采购文件或报价作实质性的变更。

㈤确定成交供应商。

1、询价小组按照询价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议,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

2、询价采购工作完成后五日内,采购机构要编制询价采购报告并作为档案备查,询价采购报告主要包括询价小组组成、供应商的确定、询价采购过程记录、成交供应商等。

3、在确定成交供应商后一日内,采购机构以书面形式将成交结果通知成交供应商,以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所有被询价未成交的供应商。

第二十六条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应当在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谈判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二十七条政府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第二十九条询价小组在询价过程中,如果发现供应商有报价明显不合理,降低质量、不能诚实履约或其他特殊情形的,应限期通知供应商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该供应商未在规定的限期内作出合理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不能确定为成交供应商。

第三十条在询价采购文件及询价采购程序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符合项目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不足三家且不少于两家时,经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可以继续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原则,进行询价采购。

第三十一条采购机构有充足理由说明货物的制造商或服务的提供商只有两家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比照询价方式采购。

第五章质疑与投诉

第三十二条供应商认为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第三十三条采购人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七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质疑供应商和其他有关供应商,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第三十四条采购人委托采购机构采购的,供应商可以向采购机构提出询问或者质疑,采购机构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就采购人委托授权范围内的事项作出答复。

第三十五条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第三十六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和与投诉事项有关的当事人。

第三十七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处理投诉事项期间,可以视具体情况书面通知采购人暂停采购活动,但暂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

第三十八条投诉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采购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未经财政部门批准,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的活动,属违法违规行为,财政部门将视情况,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条采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与警告、通报批评:

㈠违背采购文件要求,允许不符合项目资格的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的;

㈡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非招标方式采购的;

㈢不依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审,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的。

第四十一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干预、影响采购过程或成交结果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机关给予单位负责人或者个人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