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04:41:02
序论:在您撰写畜牧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畜牧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畜牧基础设施发展明显滞后内蒙古、新疆一直是我国草食家畜生产的主要产区,但两者畜牧业发展水平却相差甚远。2012年,新疆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82%,内蒙古则为45.68%。根据《农业统计年报》相关数据统计,新疆现有8.6亿亩草原,但8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其中40%严重退化,产草量下降30%~50%。新疆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由2000年的5867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025万元,增长24.9倍,占农林牧渔业投资的比重由2.4%提高到8.8%,而2009年内蒙古对畜牧业的投资已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为31.6%。如果把所有投入均用于草场建设,内蒙古草场每亩投入9.23元,而新疆草场每亩仅投入1.98元。从基础设施方面看,2010年新疆拥有水库577座、内蒙古494座;水库总库容量新疆为135.6亿立方米、内蒙古为163.2亿立方米;治理除涝面积新疆为60.3万亩、内蒙古为415.5万亩,内蒙古是新疆的6.9倍;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疆为590.85万亩、内蒙古为15851.1万亩,内蒙古是新疆的26.8倍;青饲料播种面积2012年新疆为60.9千公顷、内蒙古为230.8千公顷,内蒙古是新疆的3.79倍(见表3)。
(二)饲草料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过低新疆的农业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绿洲经济模式,每一块绿洲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条件、种植业结构、种植规模和农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农业饲草资源整体表现为北疆地区好于南疆地区。北疆地区小麦、青贮玉米、玉米、黄豆等秸秆资源相对丰富,而南疆地区农作物秸秆主要为木质化程度较高、营养价值较低的棉杆。正常年份,小麦秸秆价格南疆地区比北疆地区高出近1倍左右;而受灾年份,南疆地区小麦的秸秆价格都超过了小麦的价格。新疆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草原禁牧,禁牧面积为1.515亿亩,其中,退化严重的温性荒漠、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禁牧1.181亿亩,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草地类自然保护区为150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对草原生态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牧区禁牧将使畜牧业的重心由草原畜牧业向农区舍饲畜牧业转移,“草畜”矛盾日益凸显。有研究指出,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6亿吨左右,而目前利用率仅占1/3。2012年,新疆粮食总产量(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1273万吨,若统一按谷秸比1∶1计算,则拥有1273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如果按1个羊单位每天采食1公斤干草计算,仅粮食作物秸秆一项就可养活3487万个羊单位。然而,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农区重粮棉生产、轻秸秆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养殖户大多仍采用传统落后的饲喂方式,对秸秆采用科学加工技术的积极性还不高,秸秆利用方式还比较单一,科学搭配、配方饲喂、综合利用水平低;饲草加工转化的基础薄弱,秸秆加工、储藏、配送体系不完善;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薄弱,乡站技术人员少,服务和技术指导力度不够。在秸秆饲料利用技术上,主要采用青贮、微贮、粉碎等常规技术,而且农户养殖分散,秸秆转化利用水平参差不齐,规模养殖受饲草短缺的制约难以突破。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秸秆利用的机械化装备条件还很薄弱,秸秆利用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障碍,这些都造成秸秆饲料的浪费。例如,北疆地区特别是昌吉州和伊犁州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秸秆利用率还不足50%。
(三)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农区养殖业融资困难在实施草畜平衡的政策环境下,新疆由草原退减下的牲畜需要农区承接,但目前农区养殖业还存在饲草料成本居高不下、基础母牛羊成本过高、人工成本上涨等制约因素,使得农区养殖业发展十分困难。如当前北疆地区麦秸价格较2010年上涨100%,达到0.6元/千克,而南疆部分地区的麦秸价格已达到2元/千克以上。疆内实行全舍饲的肉羊养殖场基本上是肉羊育肥场和种羊场,养殖户普遍反映,按照目前的肉羊出栏市场价格,农区全舍饲养殖一般肉羊品种基本处于亏损状况。此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一次性建设投入大,且投资回收期相比其他产业较长。由于前期成本投入和养殖成本过高、收益期长且收益较低等影响了部分社会资本进入畜牧业,使得农区养殖业融资困难。
二、制约新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难点
饲草料不足是新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主攻方向。2012年新疆启动了《新疆新增1000万只出栏肉羊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12—2015)》,如按羔羊6个月出栏,则需新增干草约117~235万吨;若再加上牧区禁牧而转入农区的牲畜,60.9千公顷的饲草料地远远不能满足草食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
(一)现有饲草生产体系无法支撑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1.饲草地总量减少和饲草种植水平下降现象共存。一方面,自国家对内蒙古、东北、中原、新疆等牛羊肉主产区实施草原禁牧政策以来,一部分草场实行禁牧、休牧、轮牧等,总量上用于放牧的草地数量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虽然2012年新疆出台了三年新增1000万只肉羊生产的规划,增加了饲草料地,但在国家种植业补贴政策的刺激下,一些牧区只将苜蓿种于田间地头和林间,部分草场大都被种植小麦和其他经济作物。“粮”抢“草”、“林”抢“草”的现象仍是造成牲畜饲草料不足的重要原因。2.农民种草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政府出台行政政策鼓励农民种草,但由于广大农民在种植粮食、棉花等主导产品中得到的实惠多,如国家对种粮的补贴为220元/亩,而对种植牧草的补贴只有10元/亩,因而农民对饲草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二)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疆每年所产生的风干番茄渣、葡萄渣、菌糠等农副产品约30万吨,而这些饲料资源仅有10%~20%应用于畜禽饲料生产;新疆约1273万吨的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也仅1/3。一方面,南疆三地州的农民已习惯于用麦草养羊,不习惯配合使用其他粗饲料;而另一方面,新疆还有庞大的棉花副产品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农民对番茄渣、葡萄藤嫩枝、甜菜渣、粕、甘草茎叶、棉杆、芦苇和菌糠等非常规饲料多元化综合利用的认知程度和利用水平还比较低,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普及,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率。
(三)饲草资源与畜牧业结构不配套发展畜牧业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饲草资源的存储量和饲草料地的配套。一些地区适合发展猪、鸡这种以精料利用为主的畜牧业,一些地区适合发展肉牛、肉羊这种以粗饲料利用为主的畜牧业。例如,内蒙古畜牧业依据草原畜牧业、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国营农牧林场畜牧业和城郊(工矿)畜牧业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使之各展所长、优势互补、整体推进,走全方位发展的路子,其草原畜牧业利用天然草场13.2亿亩,其中,分布在牧区的天然草场达9亿亩,牧区牲畜总头数占全区的42%,形成了重要的草食牲畜种源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农区、半农半牧区的发展已成为当前内蒙古畜牧业的主要增长点,其充分利用辖区内3亿多亩天然草场和每年至少还有30多亿公斤粮食、140多亿公斤农作物秸秆及其它副产品的转化,饲草料资源比较丰富;加之利用其国营农牧林场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力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加销、牧工商一体化产业,在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方面发挥了辐射和带动作用。内蒙古的城郊、工矿区畜牧业是全区城镇居民肉、禽、蛋、奶等副食品供应的直接依托,已形成了以围绕“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与市场紧密连接的“速效”型草食畜牧业。与内蒙古相比,新疆在饲草资源与畜牧业结构相配套方面还存在差距,内蒙古的经验值得借鉴。
(四)科学饲喂牲畜的意识尚未形成首先是良料使用不尽人意。通过近年来的品种改良,牲畜的良种率已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绝大多数养殖企业仍随意性饲喂牲畜,形成了一流品种、二流管理、三流饲养、四流收入的局面,影响了养殖效果、效率和效益。其次是缺少大量优质高产的饲料专用作物种植。新疆以反刍畜为主,而反刍畜以粗饲料为主,由于没有专门为反刍畜生产的优质日粮原料,只好以种植业的副产品———秸秆,甚至棉花杆来填饥果腹。可见,新疆畜牧业还未形成科学饲喂牲畜的意识。
(五)养殖场缺乏配套的饲草料地饲草料地是人工栽培青绿饲草、青干草、青贮牧草、全株青贮饲料作物等优质饲草的基础,而优质饲草的充足供应又是草食动物畜牧业现代化(尤其是奶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物秸秆通常被认为是低(劣)质饲草,优质饲草能供给草食动物丰富的营养,不加或少量添加精料就能达到良好的生产性能。在配套的饲草料地种植饲草料可以有效降低饲料的成本投入。如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草原广阔的国家还对奶牛、肉牛和绵羊等采取人工草场放牧的方式饲养,主要是因为草场放牧可降低饲养成本。而目前我国许多养殖场都缺乏配套的人工草料地,而且受国家对种植业补贴政策的影响,使得从事饲草料生产的地越来越少,故无法保证充裕的饲草料,这也是造成饲草成本不断上涨的原因之一。
三、加快新疆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提高饲草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实施饲草种植财政补贴政策1.重新认识饲草料种植的地位。饲草料种植调整需要战略眼光,即将短期适应性调整与长远战略性调整、对当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考虑结合起来,从整个产业链上认识饲草种植的收益,而不是简单地、割裂地认识“卖草”这一个环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层次、生产先进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大多数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50%以上。例如,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达50%。美国把苜蓿、甜高粱等饲料作物都列入主要的农作物范畴而不是传统“草”的概念。所以,美国以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地十分发达,有力地支撑了美国奶产业和肉牛产业的发展。2.完善饲草产业基础设施及补贴政策。新疆应制定扶持饲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饲草科技攻关、饲草产业化示范基地和饲草仓储设施、饲草机械配置等方面的建设。建议新疆参照国家对养猪和小麦生产的扶持政策,尽快出台扶持牛羊养殖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包括饲草料种植的补贴政策,并积极争取获得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因地制宜调整畜禽结构,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本地域畜禽养殖数量、结构的确定应与当地的饲草资源相一致,避免不利因素,走特色养殖之路;应将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产业之间互相补给、互相促进的循环生态农业。
(二)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建立完善的饲草料生产体系1.坚持草业先行。在草原建设上,要注意改变过去那种盲目求大求多的倾向,围绕“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利用,适当收缩规模,着力提高建设标准,讲求建设效益;综合推广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草场改良、围栏封育等技术措施,加大对沙化退化草场的治理,不断提高饲草料生产水平。为了切实加强草原的保护和建设,要在依法打击破坏草原和浪费资源行为的同时,大力推行草牧场有偿承包使用制度,建立“草原有价、使用有偿、建设有责”的新机制,引导农牧民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坚持以草定畜,增草增畜,走建设养畜的路子。2.因地制宜,推广“粮饲兼用型”和“经饲兼用型”饲草种植。合理开发利用饲草料资源,引导农民种植大力士高粱、玉米等“粮饲兼用型”和甘草等“经饲兼用型”饲草,既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储备饲草料,又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3.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草业发展重点工程建设。制定高新节水的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方案,鼓励扶持有能力的企业加入饲草料地建设,大力推广大力士高粱、玉米、苏丹草、紫花苜蓿、棉籽饼粕等饲料资源,增强优质饲草供应能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户实施林下种草、粮草间作、果间种草,增加饲草料的供应量。
(三)加强秸秆饲料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提高秸秆饲料利用效率鼓励支持科研单位与草料加工企业联合,开展秸秆饲料综合利用技术攻关;继续推广饲用青贮玉米、秸秆青贮氨化、秸秆揉丝破碎、秸秆制粒和秸秆TMR技术,降低秸秆饲料的浪费;对采用秸秆饲料综合利用技术的饲草料加工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进行奖励性补贴;重点推动秸秆养畜示范和秸秆饲料利用推广项目,提高秸秆饲料的利用效率。
(四)加强饲草多元化利用知识的普及,提高非常规饲料的利用率推动饲料综合调制技术的普及,提高番茄渣、葡萄藤嫩枝、甜菜渣、粕、甘草茎叶、棉杆、芦苇和菌糠等非常规饲料的综合利用。由于各种饲料所含营养成分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单一使用或几种饲料简单地混合使用都不能满足家畜的实际营养需要。因此,应进行饲料的多元化利用,互相搭配,使之满足家畜各阶段的营养,提高非常规饲料的利用效率。
(1)试验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坡地草地、平地草地进行围栏内外植被和土壤变化情况的观测,天然草地围栏禁牧又分为禁牧1年、禁牧2年以及禁牧3年以上。观测时间为每年的7月30日~8月15日。在禁牧和放牧草地上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定位观测,样地面积均为250m×40m。样方选定采用对角线法,草本测产样方面积为1m×1m,齐地面剪割,做2~3次重复,分别称其鲜重和风干重;灌丛草地的小叶锦鸡儿冠幅大小均一,在测产时按一个等级标准株丛进行测定,做3次重复,每次均为5丛,剪割当年生枝条及直径在3mm以下的老枝条,称其鲜重和风干重,平均算出单株重。(2)观测内容:禁牧与放牧草地植被盖度、高度、多度、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舍饲与放牧养羊对比试验(1)体重变化情况:通过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可知,放牧基础母羊的体重随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月动态变化而变化。草地植物在4月中旬开始返青,其生物量占一年峰值的6%左右,这一时期的放牧羊主要依靠枯草和补饲来维持生理需要。5~6月份是植物生长季的早期,发育较慢,其生物量占峰值的20%~30%左右,放牧羊在此期间靠吃青草已能满足维持生理代谢和生长所需营养,体重开始增加;7~8月份为牧草生长旺季,体重快速增加;8月中旬达到峰值;9月份生物量下降,植物进入生长季后期并过渡到牧草枯草期,放牧所获取的饲草基本还能满足生理代谢及生长的需要,羊的体重也随之下降。(2)产毛量:经过试验,舍饲羊比放牧羊每只平均多产毛1.08kg。(3)产肥量:舍饲羊常年不出圈,粪肥全部产在圈内,经多次测定,每只羊平均日产纯肥1kg,而放牧仅能产纯肥0.5kg,相差1倍。(4)产羔初生重:舍饲母羊产羔初生重平均为4.26kg,放牧母羊产羔初生重平均为3.9kg,舍饲比放牧羔羊初生重多0.36kg,差异显著。(5)效益情况。①经济效益:一只放牧羊的全年牧工工资为12元,冬春季补饲草料为(1kg×0.3元×7个月×30元)+(0.15kg×0.8元×7个月×30)=88.2元/只,一年共需100.2元,而舍饲羊年需精料25.2元,饲草151.2元,共需176.4元。每只舍饲羊投入比放牧羊多76.2元,而一只舍饲羊可使禁牧草地增加生物量506.96kg,直接经济效益为152.09元。因此,舍饲羊的效益比放牧羊高75.89元。同时,舍饲羊在产毛量与产肥量上均高于放牧羊,由此可见,舍饲羊整体效益要比放牧羊效益大。②生态效益:舍饲养羊,既不减少群众的牧业收入,又可减少羊只对草地的践踏和破坏,对恢复草地植被有着重要的意义。
2.2禁牧与放牧草地对比试验
2.2.1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经过试验,禁牧草地地上生物量、盖度、高度、多度与放牧草场相比均明显高于放牧草地,特别是生物产量比放牧草地平均高103.05~811.5kg/hm2。草地长期过度放牧利用,使绝大多数优良植物个体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如羊草、针茅、冰草、糙隐子草等,但对低劣、有毒植物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蒿、星毛萎陵菜、狼毒等,对小叶锦鸡儿、羽茅等植物个体生长有利,但对其种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对区域的草地大规模实行舍饲休牧是恢复草原植被,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
2.2.2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放牧对草地土壤质地的影响:由禁牧与放牧草地土壤机械组成对比可以看出,放牧草地土壤表层粒径>0.25mm的土粒比禁牧草地占的比例大,表明土壤质地变粗,草地沙化严重。(2)放牧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禁牧草地0~20c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变化在0.846%~3.42%之间,经过过度放牧利用的草地,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0~20cm仅有0.496%~2.12%。此外,随着时间的延长,禁牧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增加,特别是下层土壤表现的尤为突出,但对于放牧草地的土壤来说,表层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地逐年减少,而下层土壤变化较少。(3)放牧对土壤含氮量的影响:禁牧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普遍高于放牧退化群落的土壤全氮含量,前者表土的全氮含量变化在0.044%~0.164%之间,而后者变化幅度较大,在0.03%~0.118%之间。(4)放牧对土壤含磷量的影响:磷是构建生物细胞膜和传递能量的重要营养物质,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壤全磷含量明显降低,最终影响到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能力。
3结论
有机畜牧产品的产出是有机畜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由于目前现有加工企业设备简陋,无法实现自动化作业,技术落后,生产过程不规范,畜产品的污染程度严重。体现不出有机食品的价值,加之缺少规模食品企业的参与,目前畜产品仍以活畜或宰杀后胴体的初级产品形式面对市场,不能完全体现有机食品的价值,牧民达不到增收的目的,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给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分析
2.1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有机畜牧业的发展
发展有机畜牧业,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有机畜牧对于生态保护、人畜安全、畜牧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积极参与引导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切实发挥其行政为民的职能。一方面要加大有机畜牧业发展的财政拨款扶持力度,对于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地方企业、养殖户主等等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调动基层民众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有机畜牧基础设施地建设,积极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2要加强对基层组织民众的宣传培训
从当地实际情况来看,各地方对发展有机畜牧业的认识尚显不足,部分存在抵触、漠不关心的处事态度。由此,加强基层组织民众的宣传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提高地方相关组织领导的重视,定期组织有机畜牧业相关知识座谈会、组织参观优秀有机畜牧业发展基地,使相关领导从实际出发认识到有机畜牧业发展必要性,从而提高其思想认识性。另一方面要提高基层民众对有机畜牧业的认识,定期组织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交流学习等等,营造一个良好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大环境,提高民众自觉参与到有机畜牧生产的积极性,加快推广力度。
2.3要重视地方的人才培训,追求科学化发展
技术人才对于推进有机畜牧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积极推进有机畜牧业的发展,必须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首先,加强地方人才队伍技术素质的考核力度,根据考核技术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训。其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营销、科研、管理类人才的引进。最后,要各尽其才,给予其充足发展空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其科研创新,保证用最前沿的科技来指导畜牧业的发展、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
2.4以优势企业带发展,扶持有机食品加工企业
随着游牧时代的结束,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由于现代交通信息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市场对优质畜牧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有限的草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草原超载过牧,饲草料供不应求,致使草原生态、生产和农牧民生活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近几年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了禁牧、季节性休牧、以草定畜等政策。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补贴农牧民,可是有些地区仍然存在严重的偷牧现象,偷牧者经常与草原执法部门打游击战院你查我养,你走我放,你白天来,我晚上放。最终的结果是偷牧人提心吊胆,昼伏夜出,也没增加多少收入,而且破坏了自家草场,执法员东巡西查,工作量大,加油换胎,不见得有多大效果,还浪费了国家资源。导致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羊多草少,舍饲养殖成本太高,牧民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舍饲养殖的不足
舍饲养殖虽然可以快速提高牛羊肉的产量,提高单位养殖规模,有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但前提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大量的粮食和有限的农副产品为代价,大量使用各种药物及各种添加剂,生产出口感不好但又不得不吃的奶肉食品,导致现在很多人宁愿长途驾车到农家及牧区高价购买散养的肉蛋奶及天然状态下生长的食品,也不愿在市场购买。特别是舍饲养殖根本无法系统管理,不确定因素相当多。牛羊容易发生疫情,生产的母畜及幼畜成活率不高,稍有不慎带来的损失将是致命的,尤其是舍饲养羊违背了羊的生长规律,改变了羊的生物特性,产出的羊肉自然品质不高。
3草原畜牧业绿色发展模式
鉴于以上传统放养的缺陷和舍饲养殖的不足,政府部门目前投入大量资金项目给农牧民建筑羊舍,开发部分饲草料基地等大量的农牧业基础建设。但要想生产更多的有机食品,进行规模化养殖,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饲草问题、改变饲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绿色有机食品,让人们吃到放心肉。而这需要在合适的、符合开发条件的草原和部分沙化半沙化的草场上配套水利设施,种植各种牧草,以最大的限度提高单位产草量,用科学的方式,利用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和牧草的生长特点、生长规律,选择多年生、耐践踏、再生力强的牧草(如柠条、苜蓿、无芒雀麦、羊草、鸭茅、高燕麦草等)分段、分片、分季节循环放牧,建立永久的牧草地,放牧还能促进草地植物,具有超补偿性生长。并结合放牧对象(比如牛吃高草,羊吃矮草,鸡吃虫子等)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又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既可生产出绿色有机食品,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并带动农牧民致富,而且经营者又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种植牧草除了能作为家畜的主要饲料外,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维护土壤肥力、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和调节气候也有重要作用。由于牧草具有高效率利用光能的特点,因而发展牧草生产有利于建立稳产高产的农牧业生产体系、维护生态平衡,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有利于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并且市场潜力较大,辐射带动能力强,预期效益好;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产品科技含量较高,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还可有效治理污染;废弃物能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投资较舍饲养殖少得多,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成倍增加。但是要想使规模化养殖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单靠个人或企业是无法达到的,只有得到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获得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才可实现种草养畜,自然放牧,生产有机食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产品走向世界。
4结语
大同市发展现代畜牧业,在不放松猪、鸡生产同时,集中打造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四大优势产业区,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现代畜牧业格局。现代牛奶优势产区。重点包括大同南郊区、大同县、阳高县3个县区,到2015年,区域奶牛存栏16万头,产奶32万吨,分别比2011年增长116%、95%。发展路径是: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和奶站,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奶牛品种改良步伐,推广TMR饲喂技术,建立苜蓿、青贮优质饲草饲料基地;净化奶牛重大疫病,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现代肉牛优势产区。
重点包括大同县、新荣区、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5个县区。到2015年,区域肉牛出栏19万头以上,牛肉产量3万吨,分别比2011年增长123%、132%。发展路径是: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园区,扩大养殖规模;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推广优良牧草种植、粗饲料科学加工、配混合饲料饲喂、标准化管理等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肉牛增重和牛肉品质。
现代肉羊优势产区。重点包括广灵县、浑源县、灵丘县、天镇县、左云县、新荣区6个县区。到2015年,出栏肉羊395万只以上,羊肉产量5万吨,分别比2011年增长171%、134%。发展路径是: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小区、场),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扩大养殖规模;推广杂交改良,着力提高母羊繁殖性能;推广饲草科学加工,实施高效育肥模式,提高肉羊出栏率。现代绒山羊优势产区。重点包括广灵县、浑源县、灵丘县、天镇县、左云县、新荣区6个县。
到2015年,存栏绒山羊31万只以上,羊绒产量104吨以上。发展路径是: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小区、场),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推广晋岚绒山羊优质品种,提高产绒量和绒细度。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来支撑。大同市在发展现代畜牧业过程中,围绕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重点实施六大工程。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要求,新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园区(场、小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畜产品产量。到2015年养殖园区将达到639个。对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加快标准化改造和扩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采取政策引导、龙头带动的办法,引导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户向标准化养殖场区集中。饲草饲料高效利用工程。大力推进草地建设保护与“三化”草地治理,到2015年,全面完成天然草地确权,建设人工草地70万亩,飞播种草9万亩,改良草地328万亩,建立“三牧”草地(禁牧、休牧、轮牧)242万亩,使草地植被盖度提高到70%以上,载畜量提高1倍以上。选择6个5万亩的集中连片草地,实施种草养畜、划区轮牧,建设大草原、大牧场。发展青贮玉米种植,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建立饲草料基地50万亩,青贮秸秆100万吨,秸秆饲用率达到50%,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畜牧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扶持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引导本地资本转型发展现代畜牧业力度,吸引雨润、顺鑫、宝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大同,加快提升大同畜牧企业的规模和素质。到2015年,培育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8个,畜产品加工率达到80%。鼓励企业建立基地,形成与养殖户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体。
(一)分布区域不同
农业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农业化,是有机体生产过程,农业生产不可在大范围内逾越自然地带而存在。我国地域辽阔,跨越数个自然地带,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从完达山开始,越过长城,沿吕梁山,经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东麓,东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区,濒临海洋,气候温暖湿润,原生动植物多为森林型,产生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西北部分则深居内陆,高山峻岭,远离海洋,气候波动影响大,干旱且多风沙,原生动植物为草原型,发端了饲养家畜为主的畜牧业。我国草原畜牧业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西部、北部天然草原分布面积较大的省份;农耕畜牧业则广泛分布于东部、南部种植农业大省,在气候、交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它们在历史时期内的分布大体与自然地带的分布相吻合。
(二)经营方式不同
经营方式的差异是农耕区畜牧业与草原区畜牧业最为明显的区别。我国传统农耕区农户定居,以村落形式集中居住,就家庭为中心经营畜牧业,分散圈舍养殖,或以定居点为中心小范围游牧。因农耕的需要而饲养畜禽,规模不大,因此需要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对管理要求不高,病害往往是制约因素。草原区畜牧业普遍水热条件较差,难以满足定居的生态需要,多以游牧为主,活动范围大,往往可远至上千公里。由于气候的波动性,草原区畜牧业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天气、饲草料、疫病、食肉野生动物侵袭等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对养殖知识及生产组织水平的要求很高。为了对抗风险,减少生产的边际成本,因此草原区畜牧业不以小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而是以氏族或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生产,家畜虽私有,但内部多有分工。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化生产,单个放牧单元的家畜规模可达成千上万。
(三)农业经济地位不同
畜牧业在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地位也有显著差异。农耕区畜牧业的目的多是对种植业进行完善和补充,其目的在于提供农耕系统的养分循环、役用畜力需求、改善生活等方面。如南方地区饲养的耕牛,不是为了肉用,而多是用来耕田、负重。故传统农耕区种植业可脱离畜牧业而存在,而畜牧业则不可脱离种植业,是从属地位。畜牧业则是草原区农业生产的支柱形态,几乎是游牧民农业收入的全部。畜产品既是游牧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由于游牧农业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需要通过畜产品来交换农区的茶叶、粮食、手工业品等生活必需品,所以畜产品也是牧民的生活来源。
(四)驯化的畜禽种类不同
农耕区畜牧业与草原区畜牧业对畜禽的选育标准有差异,驯化出的家畜种类、品种也不一样。农耕区畜禽的选育标准主要为饲料转化效率高,多为杂食性,能够喂养农耕生产出的各种农作物,生产性能好。个体大小不重要,多不善游移,独居群居均有,繁殖率要高。由于有圈舍保护,对恶劣环境的耐受力也不是重点。总体要求是易于管理,家畜种类地域差别不显著但品种区域有差别。草原区畜牧业饲养的几乎都为家畜,它们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多为草食动物,且体格较大,便于牧人在空旷的草原地区监管。往往一个游牧系统饲养多种家畜,各有作用。家畜为了采食、躲避自然灾害、种内竞争,都非常善于游走,喜群居,耐受力好。草原区家畜与环境之间经过多年的双向选择,家畜种类的区域差别很大,如在青藏高原饲养的是藏羊,而蒙古高原则饲养的是蒙古羊,前者耐寒、耐高海拔;后者适于游牧,耐寒耐旱。
(五)孕育的文化类型不同
这两种类型的畜牧业还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农耕区畜牧业分布于汉民族为主体的农耕文化区域内;而草原区历史上一直为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所占据。从历史传说到历史记载开始,就出现了中国文化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虽草原民族与农耕朝代有所演替,但各自区域内的畜牧业形态几乎没有变化,所孕育的两种文化,既有冲突,又有联系与交融。农耕和畜牧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历史,曾是中国历史的主线之一。
二、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农耕区畜牧业是人们利用农区中大量的农作物秸秆、陆生(或水生)饲料植物及丰富的农副产品等,采用舍饲、半舍饲经营方式,饲养牛、羊、猪、鸡、鸭等家畜与家禽。农耕区畜牧业在当地农业系统中的地位虽不如草原区畜牧业,但因我国农耕区体量庞大,基数大,故在全国畜牧业总量占据的比例也非常大,历来是我国畜禽产品的主要来源地。农耕区畜牧业除了提供丰富的畜禽产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是通过畜禽转化农副产品为有机肥,家畜粪便还田,保证了土壤肥力,维系农耕系统的养分循环,构建成中国传统的生态型农业。农耕区生活可以独立于畜牧业,但生产不能长期脱离畜牧业。中国农耕业精耕细作的传统,有大量的技术措施都是针对种养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促进。中国的土地耕作数千年之久而未明显衰退,畜牧业粪肥及其副翼性经济作用功不可没。如我国农耕核心地带太湖地区,明清时衍生出了“农副产品—猪—大田”系统、“蚕桑—羊—桑田”系统、“虫草谷—鸡鸭—田鱼”系统和“桑基鱼塘”系统,这些复合生产系统中畜牧业都发挥了重要的养分转化与流动功能。因中国南北地带性差异较大,农耕区畜牧业文化遗产又有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和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的分异。
(一)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中国南方的农业系统主体起源于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以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为滥觞,逐步融合荆楚和巴蜀农业系统,并随着汉族的流徙向南推至珠江、闽江流域,向北抵及淮河以南,向西远达西南岩溶地区,最终将稻作农业系统扩散到整个南方地区。稻作农业系统的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副业存在,核心是建立了“粮—猪农业”这一简单而又高效的农业结构,猪吃残羹剩菜及多余农副产品,并辅以鸡鸭鹅等家禽,按需促进役畜的饲养。以长江流域为主还产生了蚕桑养殖这一独特的劳动密集型养殖业类型,长江上游的巴蜀和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都是重要的养蚕治丝起源地与发展地,衍生了蚕桑生产与其文化系统。南方农耕区畜牧业多舍饲经营,并培育出相应的品种,如太湖猪、湖羊等。不占大量土地,管理精细,配合优良的水热条件,种养相得益彰,生产效率很高,满足了南方地区在宋代之后成为全国经济、文化重心的物质需求。这一精细舍饲畜牧业模式的发生有其合理历史内核,在现今及以后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中,其价值应予以肯定与重视。
(二)北方农耕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北方的农业系统建立在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之上,并向北扩展到东北辽河流域,向南扩展到淮河流域,向西到达青藏高原东沿。种植粟、黍等旱作作物,生态广谱性,森林、草原等不一而足,早在周代就有“马、牛、羊、豕、犬、鸡”六畜的养殖。畜牧业起源多元化,畜禽品种依生态系统而定,驯育出不少性状优异的草食家畜品种。但随后畜牧业的基调受“粮—猪农业”之影响,无不竭力种粮养猪。水热条件较南方次之,没有大量余粮大规模发展耗粮型畜牧业,但因农田附近天然草地面积较大且不少区域处于半农半牧区,多保留了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舍饲或半舍饲的畜牧业模式,在定居点附近进行适度放牧。精细管理的程度较南方差,但畜牧业的模式更为灵活,农牧结合,不专事农耕,如宁夏盐池的滩羊养殖系统,甘肃民勤的绿洲-荒漠草地放牧系统等。北方农耕区靠近草原牧区,与其发生不自觉的系统耦合,还产生了如四川雅安茶马互市、甘肃临夏东乡异地育肥系统等重要畜牧业文化遗产内容。
三、草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我国天然草原面积巨大,类型多样,从东北延续到西北的广袤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部分,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草原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时间很早,约在全新世早期,欧亚大草原的先民已进入游牧阶段,并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产生了非常成熟的游牧文明。此后随着历史的演进,在草原地区的民族有消融、有新生、有迁移,但游牧畜牧业的农业生产形态未发生改变,构成游牧文明产生的物质基础。历史时期内草原畜牧业的最重要价值一是保护了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格局。我国草原畜牧业产生于草原生态系统,继承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区域性特点,畜牧业文化遗产也相应呈现出区域特色,在与其环境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形成了物种、土地利用系统、景观、生态伦理观念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内容,在数千年中为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社会的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为产生了除农耕文化之外的多元文化。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无不融合了几千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游牧民族贡献的草原文化元素。如果舍去草原文化,我们将无法想象华夏文明是何等式样,更无从探索其发展历程。草原区畜牧业文化遗产按草原类型、游牧方式、民族文化等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藏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蒙古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和西北内陆畜牧业文化遗产区三大版块。
(一)蒙古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蒙古高原生长有羊草、羊茅、冰草等多种禾本和豆科优良牧草,培育了牛、马、山羊、绵羊、骆驼五畜为主的家畜。游牧技术发达,可通过家畜配比来提高草场利用率;缺乏高大山体,则依靠长距离迁徙的“走敖特尔”来追寻食物与躲避自然灾害;生产组织多以部落为基本单位,各有分工。蒙古高原牧区在文化上更是大放异彩,因没有阻隔交通与交流的自然屏障,游牧部族常可在这块大草原上建立类似农耕政权的有效管理组织,如秦汉时的匈奴、隋唐时代的突厥、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柔然、明时的北元等,他们都曾在此登台亮相。蒙古高原既是他们挥师南下入主中原的大本营,又是他们班师回乡休养生息的根据地。蒙古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既是孕育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形成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又通过互市或军事介入,与南方的农耕政权发生物质和文化交流。
(二)青藏高原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在青藏高原农业系统中,畜牧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潮湿,牧草生长期短。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并培育出了适应高原环境的专一型藏系家畜,如牦牛、藏马、藏羊、藏猪、犏牛和藏獒等。畜种分布出现地域化、专业化的特征。牦牛是古人类在狩猎生活中逐步认识和驯养出来的家畜,比较适应高原生态环境,分布较为广泛;马、驴、骡和猪等牲畜的高原适应能力较差,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一代;绵羊和山羊更能适应高寒环境,多分布于山地之间。高寒草原+藏系家畜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原畜牧业区域,游牧业经济活动表现岀明显的专一性、稳定性特点,其游牧系统是建立在不同海拔高山草地之间的季节游牧,游牧的距离不远,如四川红原的麦洼牦牛放牧系统,甘肃天祝县的白牦牛放养系统。同时青藏高原畜牧业还哺育了藏族及藏传佛教的地域性文化,其农业伦理思想不过分追求畜牧效益,如藏族的放生传统、野生动物爱护、禁忌文化等习俗,生态伦理思想非常浓厚。
(三)西北内陆畜牧业文化遗产区
包括河西走廊和新疆在内的内陆河流域广袤区域,该区以多个分散的点状绿洲为节点,构建了山地-绿洲-荒漠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发生的大背景是海洋气候影响薄弱的广大内陆,存在地带性荒漠和高大的山体,高大山体构建了不同的垂直生物气候带,分布着面积广阔的草原,历史上无数游牧民族在这里发展了草地畜牧业。高山上较为丰富的降水又形成冰川和河流,河流的出山口,挟带沙石和土壤有机物,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这里水分充沛,土壤肥沃,适于中生植物生长,于是成为草木丰茂,鸟兽繁衍的天然绿洲。绿洲以农业为主,在绿洲边缘地带进行着适度游牧,多为半农半牧或农牧结合的类型。该区培育出了诸如伊犁马、大尾羊、哈萨克羊这样的优良畜种。游牧方式为不同绿洲或山体不同海拔之间的长距离游牧,转场可达上千公里,对生物的时间地带性原理体现最为明显。家畜在牧人的管理下,突破地理地带性的局限,对地理地带性加以剪裁、连缀,排除不适宜自身生存的环境时段,截取适宜自身生存的环境时段构建了全新时空体。同时由于山体的牧区和绿洲的农区大体沿山脉走向线状分布,农牧区距离较近,农牧系统结合一直较好。西北内陆畜牧业文化遗产区孕育了以哈萨克、柯尓克孜、塔吉克族为主体的游牧民族,还一直担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文化则以外入的伊斯兰文化为主导。
四、结语
畜牧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也就是畜产品加工业,工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现代市场经济进行的必然选择,是一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畜牧业产业化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差距,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加工层次低,精深加工产品少,需要重点投入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1建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各地产业化的实践表明,龙头企业是多个产业化经营环节的中心,在产业链发展和完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带动农民致富方面,更是举足轻重,其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应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导向。首先要注重规模,注重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才能在信息、技术、营销等方面实现综合协调发展。其次要注重标准,不管是新上的项目,还是新开发的产品,标准一定要高,有了高标准,才能确保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第三要建立长远规划,不断拓宽发展领域,要做到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同步发展。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外拓展,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拉动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2建设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把农民组织起来
养殖业产业化关键是促进生产的组织化,只有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小规模分散的生产和加工企业、市场连接起来,才能形成产业链,促进产业化进程。这其中应遵循的原则是:自愿原则、风险和利益共担共享原则、综合服务原则。财政和金融要加大投入,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贸工牧、产加销一体化的联合体。
1.3提高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养殖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产业化的基础。目前,实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出现农民的利益受损害。二是由于农民不履行合同,企业利益受损害。三是小规模饲养难以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使经过加工后的终端产品质量标准降低。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低。要提高产业化程度,就要推行“公司加基地”、“公司加合作社”、“公司加牧场”等多种产业化模式。专业化和规模化有利于产业化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保证,有利于诸环节间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合同契约的履行。因此,要把专业化和规模化作为推动产业化的基础措施,抓实抓好。
2重点投向畜牧业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任务,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从市场需求出发,把产业结构和畜产品结构“调新、调优、调强”。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使养殖业、加工业、饲料业和兽药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统筹发展。目前我省各产业发展十分不平衡,养殖业发展速度快,但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工业、兽药业发展均比较缓慢。要改变这种局面,在保持养殖业稳步增长的同时,要把加工业,饲料业和兽药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平衡推进,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群,提高产业群体效益。二是要优化品种结构。根据不同的资源特点和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在品种结构上坚持做到“三个调整”:第一,向优质上调整,大力提高三元杂交猪、牛所占比重,羊、禽要大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使优良品种率不断提升。第二,向食草型上调整,大力发展牛、羊、鹅,使秸秆和饲草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牧业整体经济效益。第三,向特色上调整,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打造我市畜产品的特色品牌。三是要优化产品结构。要把优质、营养、安全、绿色的畜产品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扩大加工能力,延伸加工层次,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要求,加快畜产品开发。产业结构调整要做到平面调整和立体式调整相结合,通过调整,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市场、质量、效益优势突出的开放型产业。
3重点投向畜牧业标准化
标准化是提高畜产品质量,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提高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一项基础性措施,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很难把畜牧业经济做大做强,这一点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标准化也是一项长期工作,可以说只要有养殖生产存在,就要有标准化,因此,要把标准化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标准化还是一项系统工作,它涉及到标准的制定、实施、管理、认证等诸多环节。因此,一定要做到标准的制定要科学、全面,要配套实施,要严格管理,要准确认证。
4重点投向畜牧业科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