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范文

时间:2023-09-20 18:16:19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第1篇

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可以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进环保技术。这些国家是全球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是其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环保技术,积极吸收、创新。二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如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定多项法律,科学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二战后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立法保障生态环境。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使很多边远地区难以致富。人口众多使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结构性污染还继续存在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将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结构性污染问题还继续存在。据预测,在将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内不会大改观。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公众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淡薄,参与度不高。四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占GDP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对推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知识经济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资源取代稀缺资源,能很好地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下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大多是无污染或污染少的产业,有利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无形资本是第一要素,极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三是知识经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能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知识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依靠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效能,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2.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消费总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泥、钢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从1990年到2001年,钢增长143%,资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难以协调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很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念,推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污染、破坏,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推行适度消费行为,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西方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费和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美国2亿人口,每年要消耗4亿吨石油,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3,同样,如果中国也按美国国民消费模式消费,13亿人年消耗石油要26亿吨,是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这种消费速度,中国很快就要爆发能源危机。我国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费模式,造成过度消费,推行渐进式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势在必行。

第2篇

1.1经济发展形势落后,方式单一

经济发展落后,是难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简单、粗放、单一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我国在生态能源方面的利用率不高,技术落后,也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掠夺。

1.2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环境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后,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现行的环保制度、环境违法处罚制度使得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对公众的环境权利或环境权利界定不足,导致监督的失效。同时,环境保护机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公民个人、企业单位成为制度的被动遵守者,以致有些不法分子纷纷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谋取私利。

1.3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淡薄,重经济、轻保护唯

GDP观的政绩观,形成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着这种简单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重发展速度和数量,轻发展质量,对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

2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实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基础,无论是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2.2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成功,保证人民共享开放成果的保证

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关乎经济发展全局。现如今,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区,要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需要保证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把经济发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也才能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共存性措施

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快科技进步,促进高科技、高消耗、高环保技术的开发,通过加强教育发展和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

加快产业化结构升级,加速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逐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例,重点调整高污染、高耗能的老旧工业企业。以“耗能减量化,回收再利用、资源节约化”为原则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3.3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将和谐观念深入实践,把环保意识深入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摒弃城市发展的效率模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城市经济环境进行系统的协调,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4结束语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

作者:梁双 彭成龙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龚大金.谈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师,2007,(4).

[2]万黎琴.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2007,(6).

[3]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

第3篇

1.1区域市县经济结构演变与分析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也就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有机统一的,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也不例外,其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区域产业结构代表了区域经济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在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中实现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主要涉及的25个县(县级市)产业结构,按照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区域各县(县级市)三次产业结构自2005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演变(见表1)。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统计显示,大部分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个别县(县级市)产业结构完成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进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如文成、洞头、泰顺、天台第三产业比重分别达到55.26%、52.33%、51.97%、46.91%;但是,仍有一些区县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比较低度化状态,如松阳县、淳安县、景宁自治县、庆元县、磐安县等第一产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分别为19.55%、18.59%、16.44%、16.03%、15.67%;第三产业的比重徘徊不前,大大低于浙江省产业4.9:51.6:43.5的水平,基本上处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从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及结果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即第一产业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发展有加快的趋势。综合起来看,现阶段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主要处在中期阶段,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依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总体偏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增长成为县(县级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第二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自然环境为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就意味着浙江省欠发达县(县级市)的环境压力在短期不仅不会由于产业经济发展得到缓解,相反环境压力还将持续增强。

总体来看,区域经过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已基本完成从农业区域向工业区域的演变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是区域未来实现经济与环境较快地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1.2工业化对环境威胁是不可避免的工业化过程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也必须以一定的环境为基础;同时,工业化过程也会改变环境,即污染破坏环境,所以,环境也是工业生产必须“消耗”的一种资源,在一些情况下,或者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在一定的工业发展阶段,人们宁可承受较大的环境污染代价来换取工业成就;而到了工业发展的较高阶段,环境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资源消耗的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需要很大的努力从在第一发展阶段主要行业发展到在第二阶段(污染)行业。作为欠发达地区现在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许多环境学家也指出工业化过程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势必加快工业化进程,这就造成一场环境噩梦。

2区域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功能退化;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

2.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一是自然因素: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位于绍兴—江山大断裂带东南侧,属华南地槽褶皱系,浙东南华夏褶皱,断层密布,岩体破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容易出现集中降雨,这就造成区域地表流水侵蚀,并给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导致区域土地肥分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区域水资源丰富,但山区性河流特征突出,枯水期水量较少,地面水环境容量也小;城市(镇)均建于几至几十平方公里的河谷、小盆地,相对封闭的地形,气流运行不畅,扩散条件差,大气环境容量小,人口及生产要素集聚,极易造成局部气候条件的改变和空气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为因素:由于历史上人们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森林砍伐过度,毁林垦荒种粮情况严重,致使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加剧,导致自然生态恶化;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工生态系统逐渐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农村村落和农田等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相应减少。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区,林区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森林资源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发展经济首先考虑的是木材加工业,其技术含量低、产品加值低、资源消耗高、粗放型经营是这类企业的特点。因此,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过大,森林蓄积量下降,林分质量明显降低,致使生态环境退化。总之,区域的经济发展或多或少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性。

3结论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其涵义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组成有机整体,目的在于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这种协调发展,不光强调经济发展的数量增长,同时也要强调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积极改善,这样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改善性提高。人们生活满意度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发展重要指标。经济发展过快,或者生态环境恶化过快,由此造成环境污染,都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关调查显示,日本国民收入增加六倍后,日本国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基本没有什么增加,这类国外调查数据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更重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可以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进环保技术。这些国家是全球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是其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环保技术,积极吸收、创新。二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如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定多项法律,科学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二战后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立法保障生态环境。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使很多边远地区难以致富。人口众多使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结构性污染还继续存在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将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结构性污染问题还继续存在。据预测,在将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内不会大改观。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公众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淡薄,参与度不高。四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2 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占 GDP 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三、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对推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知识经济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资源取代稀缺资源,能很好地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下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大多是无污染或污染少的产业,有利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无形资本是第一要素,极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三是知识经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能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知识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依靠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效能,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2.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消费总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泥、钢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从 1990 年到2001 年,钢增长 143%,资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难以协调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很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念,推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污染、破坏,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推行适度消费行为,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西方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费和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美国 2 亿人口,每年要消耗 4 亿吨石油,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3,同样,如果中国也按美国国民消费模式消费,13亿人年消耗石油要26亿吨,是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这种消费速度,中国很快就要爆发能源危机。我国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费模式,造成过度消费,推行渐进式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势在必行。

4.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基数过大,人口过多。人口众多及人口增长过快都会严重消耗掉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破坏。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新疆的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唯GDP至上的增长模式、工业重型化的特征与新疆区域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占全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新疆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全国来说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因此,“十二五”期间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型。

一、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011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6574.54亿元,比上年增加113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0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289.8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145.68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例为17.3:50.0:32.7。人均生产总值29924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7%,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4633美元。

二、新疆区域生态环境的现状

1.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新疆境内大多数是山地和沙漠戈壁,绿洲森林覆盖率很低,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远离海洋,故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因此,自然植被稀少,荒漠化进程加快,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2.环境污染严重。伴随新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气及废物、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新疆生态恶化、环境质量下降。2008年,新疆万元GDP能耗1.963吨标准煤,远高于全国万元GDP能耗1.1吨标准煤的水平;万元GDP水耗1474立方米,是全国万元GDP水耗270立方米的4.5倍;农牧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4%,高于全国农牧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3.6%;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48.4千克,远高于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1.5千克的水平。新疆近些年的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三、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分析

1.新疆能源消费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制约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以能源消费为主,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伴随着GDP的增长,新疆能源消费总量也在逐年增加。2008年,新疆GDP为4203.41亿元,能源消费总量为71023.35万吨标准煤。经济增长中的高排放和高污染日趋严重的十三年中,新疆GDP占全国的比重增加了47.4%,而新疆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却增加了90.81%。这反映出新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能源的高消耗并存,甚至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

2.新疆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制约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因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三大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23.1:36.1:40.8调整为2005年的19.0:44.7:36.3;2009年的17.8:45.7:36.5;2011年的17.3:50.0:32.7。产业结构也因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显著提高,一、二、三产业总体呈现积极变化,产业竞争力也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是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整体层次偏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是制约新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因素。

3.新疆科技水平、财税、金融等政策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制约

新疆整体科技水平低,新疆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弱,不得不主要依靠引进技术,这样就需要大量资金。新疆目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资金也主要想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导致目前企业在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利用技术方面的人才、动力和资金都不够充分,加之新技术在开发前期投入的风险较高,特别是本地企业结合新疆实际集中投入新能源的研发力量和资金严重不足。这都进一步制约了新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分税制体制下,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最大的财权,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基于目前的GDP的考核体系,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升迁不得不去追求“政绩”,实现GDP最大化;而新疆资源驱动型的发展模式是短期内最能够实现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动力,因此在现有的制度约束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很难实现,应该在改变政府政绩考核评价标准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体制框架下才能真正实现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新疆地方政府还应在以下方面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1.加快新疆产业升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新疆迫切需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采用高新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产生或产生很少的废弃物。政府应通过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手段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包括科技人才的培育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

2.加快新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政府应通过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促使新疆特色农业的市场化转型。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使其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应大力提高已有的旅游项目的品质,立足新具魅力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和景点,利用新特的自然风光,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不同与其他地方的农产品这样的优厚条件充分开发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把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完美结合。政府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利用19省市对口援疆的良好政策背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4.大力发展新疆新能源产业减少资源依赖

新疆风能资源丰富,有达板城谷地风区、准噶尔盆地西部风区、吐鲁番盆地西部风区、哈密南北戈壁风区、百里风区、北疆东部风区、额尔齐斯河谷西部风区、阿拉山口一艾比湖风区和罗布泊风区这九个具有开发价值的风区。风能可开发储量约2O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而且风能资源地理位置优越利于开发。新疆要大力发展风能充分利用清洁资源优势,重视风能技术研发提升其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5.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适时开征环境税

2010年6月1日起,中央率先对新疆11个地州市的33个县(市),以及中石油新疆油田、吐哈油田等5家油田企业进行石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由过去的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税率为5%。但是资源税改革后征收范围窄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现行的资源说征收范围狭窄不仅造成税款的严重流失,且使得使得税收的调节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特别是新疆的煤炭资源开发对新疆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极为严重,应将目前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煤炭等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可增加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杨.新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06(12).

[2]冯刚,李卫华,韩宇,张艳红,张德胜.新疆太阳能资源及区划[C].可再生能源,2010年6月第28卷第3期.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生态 对策

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全国一流,世界闻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具价值的物质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越来越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这种共识,随着建省以来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形成、深化。从建省之初提出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举措,到上世纪末相继出台的“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再到2010年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人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海南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热带海岛生态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资源,首先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然而,由于发展经济、追求富裕的愿望在不断蚀食和淡化着人们的生态意识,甚至冲昏人们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海南仍然非常普遍,非常严重。尽管近年来海南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法规措施,但海南的生态保护形势并不乐观,严重威胁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长期存在,保护生态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海南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海南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较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现代工业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显著。不过,农业(农村、农垦)生产、旅游开发和房地产扩张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破坏范围广,危害大,不容忽视。就破坏范围而言,农村散布全岛各个角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及,既包括农村周边生态环境,也包括生态保持区,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就破坏程度而言,目前海南和全国一样,所面临的一共性问题,如生态林地损毁、生活垃圾和化肥农药污染等,一个都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呈缓慢退化之势。对于诸多咄咄逼人的危害生态安全因素,遏制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对于已遭受摧毁的生态环境,促进其恢复的力度不够。

(一)农作物违规和无序种植对生态的损毁极其严重

只要深入海南各地调研,亲眼所见,就不难发现绝大部分生态区都已被或正被农业种植所蚕食、分割、截断孤立,完好无损、绵延完整的生态在海南已极为罕见。几乎所有农村周边小山丘上的原生态植被都已被剔光,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经济林、农作物。高大一点的山岭,也多数逃不过被围剔的命运,只剩下顶峰、沟壑里一小块所谓的生态林,如琼海市官塘区的白石岭、万宁市礼纪镇的西岭等,在这些地方,山上山下,处处是槟榔,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已不复存在。在有名的呀喏哒热带雨林景区,实际上除山壑里还保留着原生态植物外,整个景区的山坡都已被荔枝园、龙眼园等果园团团包围。即使是七仙岭、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自然保护区,也被农业种植片片蚕食,层层分割,面积委缩、功能退化,动植物多样性不断减少,一些以往常见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种。

海南农作物违规、无序种植在上世纪末达到高峰,有些地方因此而把生态推向灭绝的边缘。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包括橡胶、槟榔、橙桔、菠萝等,当时尤以槟榔种植最为疯狂。由于农民认为槟榔的经济前景较好,在东南部和中部地区曾一度出现家家户户种槟榔,到处垦荒种槟榔的景象。本世纪初,违规、无序种植的势头受到初步遏制。2005年,海南林业局提出“25°坡度以上种黄金都不行”的口号,下决心保护日趋脆弱的生态。但整体破坏格局已经形成,或明或暗的持续破坏行为仍然发生,恢复措施乏力。

(二)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

农业养殖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海南,近海水产养殖、陆地养殖、山区养殖等各种农业养殖并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品,禽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养殖的量和面也呈逐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农村养殖几乎均无排污设备,每个养殖场都是一个排污户,生产的污水污物直接向外排放,注入小沟溪流,流进江河湖海。小户小排,大户大排,污染日积月累。农业养殖不仅是重要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导致毁林损地的一大要素。养殖所到之处,红树林、海防林、湿地等生态都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完全被毁。万宁市神州半岛风豪港湾原有的一大片葱翠美丽的红树林,就因水产养殖扩增而渐被砍光。

农药化肥是生态环境的另一污染源。跟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如今海南农业生产几乎是无作物不施化肥,无瓜菜不撒农药。由于农药化肥用量极大,残留物多,时间持续,加之用法不够科学,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其污染范围之广,危害之大,非常惊人。农业养殖和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逐年加剧,在海南各地乡村的田间地头,土质变差,水变浊变臭。昔日田沟小溪清澈见底、鱼儿穿梭的景象已难觅踪影。

(三)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

在全省范围内,不论城乡,生活垃圾的处理都是个大难题。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生活垃圾更难应付。城市有专门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理设施,而绝大多数农村却没有,且农村范围广,地区分散,垃圾不易收集和处置。虽然目前海南文明生态村数量已过万,约占全省农村总数的一半,乡村公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在生活垃圾处理以及排污系统建设方面进展极为缓慢。在农村,生活污水横溢现象依然普遍,日用废旧物品、塑料袋、建筑废料等垃圾往往是被随意抛扔,随处可见,阻塞河沟,污染田地,妨碍观瞻,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

(四)多数乡镇企业高耗低效治污无力直接危害环境

海南是工业落后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与其它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乡镇企业污染环境的现象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2010年,海南乡镇企业经济单位已愈5万多户,其生产活动无疑与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海南的乡镇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单薄,科技水平低,技术设备落后,高耗低效,对治污往往有心无力。其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气废烟、污水毒物甚至没有经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成为生态杀手。在调查中容易发现,乡镇企业多的地方,环境污染总是相对较为严重。

二、促进海南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当前,海南正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步伐,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热带现代农业发展,无疑需要更多的耕种土地供给,更多的化肥农药和扶助设施,从而对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构成新的威胁。与此同时,热带现代农业是高科技的优质高效的农业,讲求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和节能环保,因而也有利于促进环境的改善。海南应紧紧抓住文明生态村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战胜挑战,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研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

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充分摸清海南生态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透彻分析生态环境现状,准确评估生态环境安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标,提出科学可行的实行和保障措施。

特别是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缓冲区范围,划分不可开发区、可开发区。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坚决禁止农业、工业、旅游及房地产开发,尽可能杜绝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要注意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整合,避免人割断森林、海洋、渔业、生物、河流、湿地等自然要素的整体生态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规,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确立“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根据形势需要,在现有《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等条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内容全面的环保标准更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以及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态保护区管理、农村水源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法规。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控,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

建立海陆空立体监控体系,采用卫星传感、水质测验等科技监测与人工实地察看相结合,职能部门专业监督与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既重视临近地区和敏感地区的监控,也不疏漏边远偏僻地区的监控,实现环境监控全省实时覆盖。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实行生态环境监控问责制。对危害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或监管理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厉查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依法从严处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采取科学果断措施尽快恢复被毁自然生态。对保护区内种植的农作物,采取政府补偿、奖励和农村自愿的办法,坚决予以推毁。恢复生态,切不可用人工种植公益林的方法,人为干预生态区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的多样性。海南雨水阳光充足,空气滋润,只要不人为破坏,生态恢复相对较快。

(四)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

切实将绿色发展成绩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从体制机制上激励领导干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节能增效,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只顾眼前利益,急于出政绩,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力,甚至放纵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其责任。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农村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使农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生态环保的基础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爱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培养讲究卫生、分类处置垃圾、减少排污、节约能源资源等良好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特别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从小培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培养保护生态的行为习惯。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河道水渠,修建排水道排污沟、污水处理厂、净化沼气池、垃圾处理场等。有条件的修建乡村公园,绿化美化乡村内外环境。

(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绿色生产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化合物施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约资源能源,增强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海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研究》的成果。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相关性 思考

宁夏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差异比较大,适合于发展各种特色经济产品。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宁夏经济,保护和改善宁夏的生态环境,实现宁夏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宁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和处理的关键问题。只有很好地把握经济和环境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解决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各种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来,宁夏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缓减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由于宁夏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的一半,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功能较弱。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宁夏又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变暖程度在0.8℃左右,尤其是近10年来全区平均气温已达到了有历史记录的最高阶段。在气温升高的同时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干旱日趋显著。干旱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荒漠化进程,也给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困难。生态环境整体改观的态势还没有形成,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2、水资源日益紧缺,发展节水农业投入较大

宁夏是水资源极缺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低于西北其他省区。据水文资料统计,近10年来,宁夏黄河来水与正常年份相比减少近30%,灌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困难。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田间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先进的节水措施难以推广等主要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加之近年来宁夏工业用水逐年增加,为加快工业发展,自治区采取农业水权转让的方式,提供工业用水。虽然农业节水潜力大,前景好,但从根本上改变引黄灌区灌溉条件,投资大,任务艰巨。

3、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

尽管宁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品、马铃薯、粮食、蔬菜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因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生产效率和营销管理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种、口味、保鲜、深加工和安全性不足,制约了优势特色产品产业的发挥。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经过近30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南部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08年,宁夏山区8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长17.7%,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宁夏全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总数为33.6万人,西海固地区贫穷和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特别是中部干旱带还有20多万人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偏远分散、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全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二、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1、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宁夏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创造一切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使其他事业同步发展。经济的大发展,使科学、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有了经济保障,也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就有可能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才能使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宁夏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宁夏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要统筹兼顾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它有其固有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只有引导和顺应其发展变化,才能够从生态环境中不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由于历史的原因,宁夏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不忘生态环境保护。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了,宁夏的经济发展才有了保障,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西部大开发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条件。当然,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大力发展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二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加快宁夏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公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坚决防止那种将环境保护只挂在嘴边,只当作一句口号,而不付诸实施的错误做法。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要狠抓落实,真正做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合力,共同改善和恢复宁夏美好的生态环境。

2、加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大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各方的力量,通过引进外资、发行国债、发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采用投资补贴、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政策,积极引导民间闲散资金、企业和个人投资,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资的多元化。

3、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

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植树造林、种草种树工程,全民动员,开展植树造林,植树种草。进一步加强林地和草地管理,开展荒漠、沙漠土地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沙漠绿洲化,使宁夏人均绿地面积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4、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

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宁夏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有着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通过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能够使宁夏的经济、环境统筹兼顾,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把生态资源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正回馈,使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决不能重走以生态环境恶化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的老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使宁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其基本概念是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该模式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人类的环境和资源意识非常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极大地发展社会经济,实现资源的经济、节约利用。环境优先,尽可能地保护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工业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实现生物物质链的循环利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实现资源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友好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的能源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状态已不能支撑现有的发展模式,特别重要的是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耗竭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不久的将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定走到尽头,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将逐渐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逐步地将工业革命世纪转变为生物技术世纪。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要依靠生物技术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宁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走生态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5、进一步加强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

在宁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及资源特点,使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真正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宁夏生态环境的现状决定了宁夏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只有充分认识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预见性地提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并着力实施,才能使宁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08校级课题《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仪元.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生态学的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