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

时间:2023-09-20 18:15:56

序论:在您撰写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1篇

关键词:要素流动;资源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靶心效应

一、要素流动的内在规律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些要素本身的属性,使得要素的流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率的趋利性规律

这是要素流动的首要的、基本的规律,是要素流动其它规律形成的基本原因。从生产要素本身来考察,作为资本,它在流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实现价值增殖,这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要求,也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载体――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得以生存的前提。从要素的拥有者来考察,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拥有者将生产要素投向何方,是以经济利益作为取向的,哪个地方给他的价格高、利润大,他就会将生产要素投向哪里。哪个地方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高,就可以消化较高价格的生产要素。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着差异,各地的投入―产出的总体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地区与地区之间要素的收益率是存在着差异的。这就导致地区间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从收益率低的地区流向收益率高的地区。另外,在同一地区,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收益率也是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会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

(二)要素输入量的距离衰减规律

要素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距离对要素的流动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要素在输出过程中必须选择最佳的区位,这一选择过程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一是要素转移的成本。人才、实物、货币等要素的转移成本分别体现在为实现转移所花费的交通费和安家费、运输费用和实物损失以及资本贬值和手续费上。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距离越大,转移的成本就越大,这种成本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要素的最终收益。二是信息传递的影响。一般说来,两地的距离越远,信息就越难以在它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也会存在缺陷。

(三)要素流动的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特征

美国著名的规划学家佛里德曼对要素转移的阶段性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成熟期阶段和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会依次体现出分散―集中―回流扩散―分散的阶段性特征。虽然要素流动转移与经济发展阶段不是绝对表现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但分散―集中―分散的阶段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四)要素流动组合的结构合理化规律

生产要素必须按一定的要求进行组合才能发挥它们的效能。首先,生产要素的组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必须匹配。在数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按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生产中去,不存在某一种要素短缺的“瓶颈”,才能形成最大的生产能力;在质量上,各种要素必须是相互配合的。其次,生产要素的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要素结构不断变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如果是促进要素结构合理化的,它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一)“资源靶向性”概念的提出

根据要素流动的客观规律,各种要素在流动过程中总会体现出方向性的特征,这种方向性的特征即是资源靶向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个地区由于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会对要素流动产生特殊的吸引力,从而能够成为某个阶段要素流动的方向。资源的“靶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移动,即要素在流动中带有明显的增值倾向,追求经济和非经济收益的扩大;二是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移动。当需求引力越大时,说明要素希缺性越大,要素的供求矛盾越尖锐,因而也越易于吸引其他区域的要素进入;三是向最近的区域移动。距离越近,信息传播越完备越迅速,要素流动越便利,成本也越低。

(二)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模型

要素流动的动力来自区域经济整体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当区域拥有的固定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及固定资产)积累依次增加时,对流动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等)的吸引力会逐步增大;当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固定性要素时,要增加区域对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就必须提高区域的流动性要素的积累,以及提升区域产业结构、改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等。区域前一阶段吸引的流动性要素经过沉淀后,结合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会提高区域经济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而增强区域对更多流动性要素的吸引力,如图1所示。

该模型的意义在于说明,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要素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而这种潜在收益的大小则是由该地区自然资源、政府和基础设施、固定资产、人才技术积累、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累积叠加后所形成的区域整体能量决定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中所列的区域发展要素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无疑会提高区域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同样如果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技术积累丰富、人才竞争适度等,会提高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最大潜在收益;区域的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当一个城市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政策倾斜等方面的原因,吸引了周边地区要素的流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更多要素的流入,该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积累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会取得更大的优势,但是同时也会出现投资规模过度造成的资源紧缺、人才过度竞争、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降低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收益。而此时如果周边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政府效率提高等因素,提高了本地区所能提供的最大潜在收益,则会有要素向周边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超过向中心城市流动的动力强度,从而流向周边城市。

三、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的靶向性,使得各种要素会向一个吸引力较大的地区或城市集聚,即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靶心效应”。要素的集聚能推动集聚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等,从而拥有资本和市场上的优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优区位;要素的集聚将各种经济活动集聚到较小范围并产生规模经济,它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上的费用节约,从而提高利润率;某个地区一旦成为要素流动的靶心后,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流入,同时也会促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做出有利于本地区的决策选择。要素集聚地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后,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辐射影响,并通过要素的外溢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靶心效应”的表现形式

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集聚效应,另一种是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成长的初级阶段,“靶心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的集聚和集聚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当区域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扩散效应则会变得越来越明显,积聚点地区的经济增长势能大规模地向周围地区扩散,地区间的差距逐步缩小,整个区域经济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三)资源靶向性与区域经济的靶心效应

区域经济靶心效应形成的内在原因在于资源的靶向性,区域经济发展由集聚到扩散、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资源流动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首先,资源的集中形成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在基础设施、政府政策、人才技术等各方面都要优于周围地区,能够为要素提供较高的潜在收益,因此在这个阶段区域的资源都流向了中心城市。资源的集中使得中心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周围地区形成一定的差距,区域经济呈不均衡状态发展。

其次,资源的分散形成区域经济的扩散效应。资源的扩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不断流入,原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利用逐步达到饱和,此时中心城市要谋取更大的发展,一般会扩大城市区域范围,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的经济运行轨道,从而使的中心城市的资源扩散到周边地区。二是随着要素的不断流入,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会出现递减趋势,而此时周边地区由于政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改善,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当中心城市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小于周边地区时,资源会从中心城市流向周边地区。三是在中心城市,激烈的竞争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或人才遭到淘汰,这些资源会不得不从中心城市流出。同时,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中心城市对流入的要素也会进行限制,那些受到限制的要素就会流到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四是当中心城市由于资源流入形成新的积累,单位要素潜在收益呈上升趋势,而且周边地区所能提供的单位要素潜在收益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中心城市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某种强制性措施,要求部分资源流向周边地区,以避免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参考文献:

1、刘春成,韩伯棠,钟华.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3(4).

2、孙军,王先柱.要素流动的层次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

3、义旭东.论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J].生产力研究,2004(9).

4、刘霆,谭晓萍.跨区域流动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4).

5、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8).

第2篇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带有鲜明个性的区域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而区域创新又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理论。

(一)三螺旋理论

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所谓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二)区域竞争力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要素中,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的44项指标中有22项、科技竞争力的26项指标中有19项与教育相关,尤其是与高等教育有关。

(三)非均衡增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些增长极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支配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一国经济的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理论揭示:(1)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2)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四)新增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新增长理论揭示,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知识的积累取决于经济当事人用于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因此,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五)后发优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后发优势理论指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有效利用资源、创新、机遇、政策等优势,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趋同化,甚至超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有:资源型、联动型、机遇型、创新型、干预型等5种类型。营造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是将创新作为后发优势的灵魂。

二、国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系的一般理论,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一)一般理论我国学者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六个理论。

1.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育有两条基本的规律。即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第二,高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使高校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第三,就某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校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校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2.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其支撑点是教育经济学中关于投资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担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有两条原则:一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就应当担负教育成本;二是能力原则,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有能力负担教育投资。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高校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中央所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走向地方的工作岗位;这些高校还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决策咨询、管理、就业等方面为地方做出巨大贡献,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为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与中央相比,地方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收益者。因此,根据受益原则,地方对中央所属院校也应该给予有效资助,将中央所属高校纳入地方计划的范畴,但不宜进行过多的管理和干预。

3.非均衡发展理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引用了经济学的术语“非均衡”。其原意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在非均衡发展之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其效益也会受到影响。非均衡实际上也是一种均衡,是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均衡。非均衡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脱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均衡配置、布局高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千校一面,尤其是管理体制僵硬,管得过多过死,缺乏灵活性;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较差,高校缺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约束、激励和竞争机制,学校缺乏办学自,专业设置、招生等限制仍然较多。一般说来,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其市场化程度呈正相关。在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资金投入总量大,个人投资旺盛,财政自给率和贡献率高,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必然要求这些地区的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重点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例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调控权让位给市场而实施间接管理;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因而在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所不同。

4.第三职能理论

高校的职能经历了三个变化,即由单纯培养人才到以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这个职能是从近代大学一产生就有的,被认为是大学的第一职能,科学研究则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这三个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尤其第三职能的产生,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第三职能又是在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大批落后地区崛起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说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地存在着二元结构,而且推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梯度推进战略。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存在着地区性差距,因此,提出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区域化是我国整体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战略选择。

5.全息结构理论

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6.教育方针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一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

1.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区域经济水平会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水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小,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实证分析表明,食物消费所占比例与家庭教育消费所占比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家庭消费中用于食物的比例越低,则用于教育的投资比例越高;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高,则用于教育的消费比例越低。并且,教育消费比例对食物消费比例呈现弱弹性,即食物消费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家庭教育消费水平提高0.72个百分点。统计分析结果揭示了国民对教育的投资能力是受家庭消费结构严重制约的。

(2)区域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大幅度扩招后,随着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人才市场超载成为当今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动、下岗再就业以及其他形式的失业人群,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应届、往届和春季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产生直接作用。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使其有能力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2.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由此可见,企业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学密集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素质人才。

(2)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首先,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确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再次,将高校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美国研究证明,高校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3)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正在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毫无疑问,高等院校应该自觉成为走在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领军力量。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致胜法宝,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斯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4)高校的基建投资是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普通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各个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尤其是校舍的短缺,需要加大基建投入。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如果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近便宜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而这些无疑都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包括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影响等因素。

三、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二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已取得普遍共识。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关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在定量分析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工作,通过广泛搜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如分析北京的高等教育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从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缺乏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比较分析

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不平衡发展,因而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层次等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现有研究缺乏相关的比较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应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第3篇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探讨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 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 经济评论. 2007(01)

[2] 邵明.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J]. 世界经济情况. 2007(04)

第4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它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是一个不创造新的可见物质的产业部门,其生产活动不提供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只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时空位移。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相互影响的一般表现及规律是: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投资积极性旺盛,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内部条件,同时又是区域经济系统中一个创造产值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次,交通运输是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先行,是区域产业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先决条件。区域资源的开发包括矿产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海陆生物资源及旅游资源等,其目的是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与技术工艺,将这些处于自然或半自然状态的潜在物产,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现实财富,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再次,交通运输是区域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发展的保证和动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中,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事实上,它们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支持、保证作用。在区域工业现代化方面,生产规模化、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的多元化、多向化、网络化,与高技术和分工专业化及布局临空化相联系的信息化是其突出的技术经济特点。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在区域农业现代化方面,商品性专业化的生产、外向型农业及农工贸经营公司的运作、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十分活跃的生产、商贸活动,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和地域性流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提升等等,靠传统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信息传输状况,绝然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为避免在经济发展中各省市区自成体系、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客观上要求在更大范围内考虑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发展交通运输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对应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动态发展的保障交通运输发展形成的效益应在区域社会成员、部门及地区,按社会分配原则公平分享、把交通运输建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降到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能够容许与消解的最适程度。这些也正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联系网络的基础结构可以分为交通运输、通讯、动力设施网络等,在这些传输性基础结构中,实现人与货物流动的交通运输网是最基本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区际贸易为主包括要素流动在内的区域经济联系的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的完善,可以从降低运输成本和减少交易的空间成本两个方面来促进区际贸易。区域贸易不但受本地需求的影响,同时受伙伴区域进口需求的影响。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运输成本对贸易价格产生强烈的影响,从而影响伙伴区域的进口需求和区域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随距离的扩大而增加,这会产生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近,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种类越广。这使得贸易首先发生在相邻区域之间。如果运输费用大到极点,任何距离的运输行为都变得不合理,那么区域贸易就不会发生,各个区域只能靠自给。随着运输成本的逐渐下降,区域间的相互需求扩大,区际贸易也不断扩大。在现代交通的基础上,区域间的运输成本不仅取决于实际距离,更取决于覆盖它们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密度和结构,对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阶段的贸易需要,更要发挥作用创造更多的区际贸易需求。

第三,政府加强制度管理。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交通运输管理当局,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制度,扩展政府资金来源与投入方式,以达到解决目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须”制约的目的;另一方面,要从发达国家成熟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借鉴经验,将交通运输各种方式的发展看作一个综合、有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制约的整体来加以规划、建设和发展,变革并完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只有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方案,才能达到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与均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影.实现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

2、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第5篇

摘要: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2.高速公路与产业结构调整。3.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4.高速公路与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高速公路 促进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又叫空间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知识,研究某一区域或空间经济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根本宗旨在于揭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区域理论萌芽于资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形成农业区域论,工业区域论,中心地理论(亦称城市区域论)和市场网理论(即所谓四大区域论),它们所研究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假设前提一致,即假定研究的区域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国”,区域内不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所谓“物质区”,在掌握一定考察和记录资料基础上,运用严格的几何推导和逻辑推理方法,归纳和演绎出理论发展模型。四大区域论的共同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如区域内的政策、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区域发展与经济增长机制等,提出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错综复杂的问题,如生产力的区域决策和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改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及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高速公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速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

近年来,统计数据表明公路交通所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以我国为例, 1995年公路完成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是1978年的6.98倍、8.33倍、11.03倍、17.13倍。公路完成的运输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增加最快的一种,而同时铁路却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发展高速公路,完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现代化公路网的建设。高速公路已不再是互不连接的分散线路,而形成国际化高速公路交通干线网,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在运输中的作用。由于高速公路设计车速高,通行能力大,实行全封闭,安全性能大大加强,又可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监控管理设施,因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日本,约有50%的载货汽车利用高速公路;在美国,汽车完成的车公里中,高速公路上的比重约为46%。数据充分显示,高速公路在整个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截至2000年末通车里程已超过16 000多公里,其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 高速公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都证明: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总处于动态演变之中,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产业组成各不相同,但产业结构演变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随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要程度或密集程度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规模和水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实力。在世界各国公路发展经历传统建设――高速公路及主干线公路建设――高等级公路网完善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产业结构基本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

3 高速公路与土地升值

经济学的稀缺性规律说明,在一个国家、区域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及经济技术水平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土地的价格是由它的使用价值来确定的,土地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土地使用价值由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因而在价格上反映出很大差距,这一点尤其在城市或高速公路两侧一定区域内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级差地租理论表明距离城市越近的土地地租越高,其使用价值越大。从自然角度而言,土地是不可移动的。但是如果从社会经济角度评价时,土地是可以“移动”的,即由于与社会经济客体相对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对意义上的空间位移。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一块土地由远离交通线、枢纽线、空间可达性差而变得交通便利,空间可达性大大增强,新城市、工厂的建立,使附近土地产生空间位移,从而导致土地使用价值的大幅度提高。因此,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是与土地升值相对应的。

第6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高等教育 辩证发展

随着我国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一方面,地方政府成为区域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另一方面,区域高校主要面向地方办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科技的需求。因此,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一致性,各自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区域高等教育可以遵循自身的规律,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实现优先发展,而区域经济可以更开放的姿态,营造一个令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主动为其服务的环境,获得区域内外的人才和科技支持,来实现经济更好发展。这种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最终将促进双赢局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决定因素。区域高等教育作为区域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区域经济不但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决定因素。

1.区域经济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教育的发展基础,主要是说经济不仅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而且也给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而这两个基本条件的满足都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区域高等教育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它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对区域高等教育提出客观需求。这种需求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提高必然会增加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从而必然会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投入;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提高使个人的知识、技能等素质与个体能取得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关系日益紧密,导致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2.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足够的生源能为学校提供资金保障,而学生为了应付人才市场竞争的挑战,非常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迫使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院校就要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如果不能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不但能影响生源的保持稳定与继续增长,还会影响到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个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高校只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3.区域经济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系统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的制约性

任何经济部门进行生产总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前提。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不同的经济部门或同一经济部门,由于其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对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从社会总体来看,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生产单位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总是不相同的,并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从事生产劳动的各级技术人员之间必须有个相应的比例关系。这就说明了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和程度结构,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技术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4.地区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制约性

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劳动技术结构不同,就意味着教育结构要与之相适应,培养需要的符合发展生产需要的各类人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比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快得多,高等教育的布局也会趋于合理。比如在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类别、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等就能尽量做到配套齐全、结构合理,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部分,并不是处在完全被动的位置,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区域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等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高技术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都必须要有充足的高等人力资源储备。区域高等教育可以发挥自身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优势,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此外,区域高等教育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区域社会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等提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高等教育能够研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区域生产效率、工农业产品附加值和第三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高新科学技术。区域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科研人员集中,研究氛围浓厚;信息资源丰富,交流渠道多,能够较快掌握科技发展最新动向和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等优势。区域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加强与地方工业、农业产业的合作,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教职工收入的增加,区域高校师生在住宿、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总额将不断扩大,这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2000年度《中国青年研究》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经济消费支出中最高的达到每年18500元,而消费最低的也有2100元,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据此,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一所大学的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0人,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对周边地区至少直接贡献5000万元。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乘数,该贡献至少达到上亿元。同时,学生规模的扩大必将促使区域高校加大对宿舍、教学场所的建设,这将有力带动区域内建筑、教学仪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区域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必要的社会制度环境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过程。经济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过程中,大量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中应用,必然导致劳动岗位的全面流动和社会变革,给社会生活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区域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中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同时,营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文道德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例如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所谓社会制度环境,就是个人或社会一般的、确定的思想习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制度的实质是一个共享信念体系,或者基于共享信念的规则和组织。社会制度环境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之中自发形成的,并主要是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来实施。当人们所在的文化环境和行为习惯熏陶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也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你不得不按照社会所认可的那种方式行事。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建设适应经济结构演进的社会制度环境,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发展

如前所述,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同时又促进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才而间接实的,为了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地方院校会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规划发展。但是,由于主体实现的目标不同,自身的规律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非一致性。

区域经济是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和密切联系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最突出的特征是综合性。表现为:“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又有产业要素,既有经济要素,又有非经济要素;区域经济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生产领域的活动,既涉及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又涉及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间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与交叉。”因而,区域经济实现的目标是宏观性和社会性的。以重庆市为例,2007年3月8日,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人代会的重庆代表团,对重庆市提出的区域发展要求是: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综合性的目标,也是一个带有国家战略意图的综合性目标。

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办学者,不仅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规划发展,其更大的目标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办成最好的高等教育,最好的一个标志就是与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方面,从其他区域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通过这一途径来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将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他区域去竞聘更好的就业岗位,这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扩大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为此,一些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是“立足地方,面向全国”。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竞争力寻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实现这种办学目的,是由于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区域高等教育可以根据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现实吸收教育资源尤其是区域外资源的能力;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等诸要素进行战略规划,不一定完全依靠本区域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能力以及对其的需要进行规划和发展。

马克思曾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为例,论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有资料证明,山东经济强省而高等教育较弱,陕西经济弱省但区域高等教育较强,这说明区域高等教育并非完全与经济基础成比例发展。

如何理解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种特殊性,区域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只是一个子系统,像哲学一样,“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报载: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虽然仅仅只是专科学校,但她却是“纯艺术的殿堂”,该校已有11人获得诺贝尔奖,8人获得了菲尔兹奖,4人获得沃尔夫奖。由于高等教育的区域运动的另一个规律就是教育要素运动的不平衡性,也就是教育要素是从吸引力低的地区流向吸引力强的地区。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对教育要素的吸引力是改变区域高教育状态的关键。只要加强自身建设,是能够保证区域高等教育为本区域提高人力资源能力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跨时空的发展,成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和面向世界的高校。

理解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特殊的辩证关系,还在于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都是开放性系统,地方政府营造一个令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主动为其服务的环境,本区域的经济就可以通过本区域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其提供的科技服务得到发展,通过其他区域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务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务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样,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可以通过获得本区域的经济支撑而得到发展,也可以通过获得其他区域的经济支撑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读》(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431.450.439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5

[3]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0

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衡量经济发展进程的统计数据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别、评价标准,为客观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择或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探讨各种指标分析体系和方法的优劣点,以期对构建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启迪,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选取合适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结构安排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对已有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评述四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构成。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具有描述、评价和预警导向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

指标体系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尺,是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评判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活动。

1.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正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数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者关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可以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或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保证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使政策决策或制定者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或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

1.3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指标体系既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标杆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其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3.1 引导作用。科学、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展示了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见的具体指数乃至形态,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指标;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描绘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领不同区域的人们比照具体指标建设区域全面小康。同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确立人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具体要求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1.3.2 激励作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类发展指标的系统化。为了全面达标,促使各级政府努力转变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激励各级政府通过指标体系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一项一项对照落实,按照既定时序,扎扎实实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3.3 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简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1.3.4 预警导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人们随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提醒人们该努力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它又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1.4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一项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标既要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理论层次,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地刻画、反映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导实际工作,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总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以比较明了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不仅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衡量标准,也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人们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促进作用、预警作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环境与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2.1 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研究数量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进行简要归纳,见表1。

从以上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数量虽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却不尽相同;研究主体多样,从对某个区县的研究(汪波、方丽,2004)到对整个国家的研究(胡细银,1991、韩兆洲,2000等);所选指标涉及经济、贸易、科教文卫、环境、基础设施、人口、就业、科技、自然资源、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方法多样,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美、英的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具体见表2。

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数过多,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彼此之间的重叠性很强等。

2.3 小结

通过上面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发现: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指标是不一样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三,虽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们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还是类似的:首先根据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选取主要关注的指标类;再是选取具体指标之后确定指标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选择合适权重来综合所选的细类指标,得到最后的评价指标。

3.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论

3.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标数量大,内容庞杂,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个初始指标。

其二,虽然指标体系庞大,但是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较弱,从而导致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问题覆盖不全。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往往起到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较多的较规范的统计方法的文章也存在这些问题。

其四,指标信息重叠问题严重。现实中某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再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其相关性就更加高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统计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来改善,但是终归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标权重的确定随意性强。在选定具体的指标集合之后,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现实中由于指标数量比较大,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严重,从而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指标给定权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非科学性。

其六,评价方法越来越复杂,经济直觉越来越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其七,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考虑单个经济体的特殊性,比如某个因素可能对某地区特别重要,而对其他地区则并不重要等。笔者认为在做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构建方法。不同的区域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和阶段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原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构建时要尽量遵循上面说论述的原则,客观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对投入的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出如何,也取决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国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环境,如果在最后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只考虑GDP、人均收入等产出指标,势必会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社会发展与生态损失、宏观政策保证、法律和法规等制度建设等协调度指标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加以考虑(余丹林,1998)。

3.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所限制。由于实际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围的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对不同大小的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根据数据可得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间做一个折中。第二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经济体系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还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而很多指标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可测量指标来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点是各种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存在差异。

3.3 小结

总之,之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该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的兼顾所有的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尽量兼顾和综合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应遵循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实用可操作性、可测可比性、发展创新性、合理和谐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二是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突出中心和重点,又兼顾一般;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社会进步;既关注经济总量和速度,又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既关注行业、部门和企业,又关注城乡居民个体,是一个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评价区域经济的可行性指标体系。三是要将区域经济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综合研究其整体结构、动态过程、有机协调等(乔家俊,许萍,王宜晓,2002)。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科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4.结论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出现。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学者本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都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对研究成果的推广。本文主要回顾了已有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简而言之,笔者觉得要想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指标选取不能太过随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科学而规范。

参考文献: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3]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 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刘蕾.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17―19.

[6] 颜蔚兰,曾鹏.广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的分析[J].经济师,2007,(04):269―272.

[8]吉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1(02):95―99.

[10] 汪波,方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评价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0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