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范文

时间:2023-09-20 18:15:55

序论:在您撰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第1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途径

1.引言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在于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与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其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覆盖范围较广,不仅包含马列主义、思想等内容,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道德教育。通过对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展开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达到极强的教育效果。因此,充分融合高校的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本文主要对高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进行探讨,分析高校体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高校体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2.1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作为开展研究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促进实践[1]。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如果认识脱离了实践,其自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具体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研究,深入探索其中的规律,归根结底在于对高校体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成正确的指导,因为重点研究最终能够起到促进实践的作用。

2.2能够促进高校体育的顺利开展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体育教育起到动力性保障的作用。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必须把身体练习作为基本手段,对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较高。第一,负荷性特点与要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大学生的身体要承担一定量的负荷,因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肌肉酸痛、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大学生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克服这些苦难;第二,规范性特点与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以队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必须按照一定的时间、次数等规范练习,并且遵照所学项目的规范展开,因此,在体育课中培养大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习惯;第三,多样性的特点与要求。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开展项目形式多样,大学生要想掌握各项目运动技巧,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品质,还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调整自身状态。由此可见,高校体育中,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训练,都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否则体育教学质量便会大打折扣。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3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想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得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那么将会使得大学生的教育发生偏移,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学生终身。对高校而言,基本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高校体育的任务也是如此[2]。广大高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通过良好的修养与品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入发掘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体育课程中不仅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因此,在高校体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

2.4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

在高校体育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的实践形式,可以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通过高校体育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接收到理论指导,而且可以完成对理论的检验,促进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最终对理论起到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高校体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二者的融合,使高校体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

3.高校体育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

3.1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本身蕴含的思想性内容比较丰富,广大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展开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教学内容本身的思想内涵。例如,在球类项目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体育健儿在竞技中夺冠的视频,能够培养大学生顽强奋斗的品质,激发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3.2与课堂堂规相结合

作为教学顺利开展的保障,课堂堂规需要每一位师生共同遵守。在一些思想含较深的项目教学,教师应该采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例如,在单双杠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保持队形,遵守秩序,久而久之,学生能够逐渐养成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3.3与教学现实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实践性较强,学生练习时相互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教师要对此多加注意,找出问题的根源,抓住重点及时对大学生展开教育。例如,在篮球比赛中,由于犯规引起的口角冲突,教师应该多角度展开教育,使犯规者与不犯规者同时做到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逐渐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4.结语

充分融合高校的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必须做到在体育教学内容、堂规、教学现实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香妞.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有效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22):226-227.

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和或影响。[1]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就是使人们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品德,从而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素质和能力,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 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通过培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来实现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十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承担者和实施者,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在于“生态人”的培养问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培育更多的,能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生态人”。

(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与思想

只有让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才能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主人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和作用,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的思想和观念,以此来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课题,但要使生态文明建设转化人们内心的驱动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一致,还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观。从社会学角度而言,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了解自己的责任,可以归结为价值上的导向。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知识的教育,引导人们加深对自身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意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从而使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外化为一种现实的行为,进而维护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从思想上认同是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宣传,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进社会,可以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利武器,最终帮助人们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思想,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素养

一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素养只有表现在他为社会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在他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一,培养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应有的崇高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对生态知识的学习,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产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感和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加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同时,使人们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生态道德的知识,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第二,培养生态消费习惯。当今社会,到处物欲横流、充满虚荣心的,很多人以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美的心灵,使人们的心理结构、道德境界得以完善和提升,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从而避免出现“灵魂异化”的现象,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达到人性提升和自我完善的目的,最终使人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寻找到自我价值存在的意义,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只有培养人们的生态消费习惯,才能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为准则。

第三,培养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可以平等、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开始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理性评价经济效益。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统一发展的观念。生态理性不仅支配人们的生产方式,同时还支配人们的消费方式,可以促使消费者对消费品进行绿色评价、反馈绿色信息,刺激绿色生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生态理性,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对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激励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掘人的内在潜能,鼓励受教育者向“生态人”的目标迈进。

激发精神动力。所谓激发精神动力,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多种手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起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和兴趣。人的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需要以及活动对象对个体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越强烈,活动对象对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人的积极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地,激发精神动力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和权利,那种忽视或轻视甚至否定物质利益,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完全依靠物质的力量,主张“金钱万能”,忽视或否定精神力量的作用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而应该充分考虑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把物质激发与精神激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物质激励靠经济手段,而精神激励,则主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可以促进人们对自己主体作用提高认识,调动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兴趣,激发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机,充分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人翁精神。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忽视物质利益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胜枚举。无论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实现。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宣传,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激发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习惯,影响或教化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提高和保证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转变人们的生产观念、消费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最终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激起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打击各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的氛围,使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相适应。

三、保障功能

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客观上需要有政策、法律和制度等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同时,也需要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引导,促使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或内心深处认可或者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即提供思想上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的根本途径。

(一)唤醒人们对发展道路的反思。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深刻反思,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伙伴,人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否则人类终将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人们意识到,当前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错误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生态危机,然后领悟到人类不能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源和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自然的运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造福,使用不当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对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进行反思,在解决当代人的利益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为后代人着想,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做到代际之间永续发展。

(二)规范和调控生态文明建设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在一定的规范调控下进行,这种规范除了法律制度和纪律约束即“刚性”约束之外,还有道德方面的约束即“柔性”约束,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自觉地调控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人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调控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掌握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人们传导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通过肯定、褒贬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行为,来实现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它使人懂得怎样正确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有利于自然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法制纪律观念,法制纪律观念是人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观念,是保障社会有序的根本条件,也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条件。健全的法制和严明的纪律,是保障全体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奋斗的坚强后盾。可以说,没有完备的法制和严明的纪律做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难以顺利进行。而法制和纪律的制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秩序的建立,都离不开具有法制观念的人;只有使全体公民都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具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顺利完成。可见,培养一代新人具有高度的法制纪律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迫切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通过道德方面的约束,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制、纪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依法治国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民主和法制、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纪律和自由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做到令行禁止,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秩序,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化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也充满着矛盾,而且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突出。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妥善应对这些矛盾和挑战,有效调节社会关系,整合各种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良性互动,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己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用思想引导、政治优势、法制规范、道德力量化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化解很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焦点,准确地摸清人们共同关注和议论的问题,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引导、感情交融、人际沟通等方法,运用道德力量及时疏导、化解矛盾,有效地使矛盾不至于转化为冲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很多,远不局限于上面的分析,而且功能发挥的方式、途径多样,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掘其功能、运用其功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7。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1108。

[3]谢晓娟,孙承鹏论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刘 云,姚珍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 知识经济,2010,(08)。

[5]刘杨杨,孔德瑞浅析生态文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学术探讨,2013,(10)。

第3篇

高职院校是近年来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原有中专或大专院校的基础上成立的专业技术学院。她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既要有深厚的文化素质,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完成人格的转变,全面发展,键康成长、成才。

二.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研究

通过对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受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和思想行为方式。

(一)个性自信、自仅、个人本位思想重,团队协作能力差。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差,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比较薄弱,遇到困难就会陷入迷茫和纠结之中。再加上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90后”高职高专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

(二)思想淡漠浅薄,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由于受自由思想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90后”大学生将太多的目光投向娱乐圈中影星、歌星和通俗作家的作品,而对政治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视而不见,不感兴趣,特别是对道德模范十分陌生。“90后”大学生大多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轻视思想政治修为。

(三)情感丰富,观念大胆开放。“90 后”大学生的爱情观与性观念比较超前。根据调查,“90 后”大学生中超过三成的的孩子发生过性行为。在他们看来,谈恋爱是对大学生活“空虚”的补偿,也是独立的表现。对于这样的大学生来说,不能一味地强调他们道德败坏,只能是他们期独立独行,思想叛逆的反映。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

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他们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及早就业问题,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特别是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并没有根据其思想行为特点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所以他们大多采用灌输方式,让“90后”孩子们被动地接受他们不感兴趣,且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与思想政治有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90后”孩子们有着鲜明的群体特点。他们比较自卑,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是被边缘化的人;他们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欠佳。从整体看,“90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上存在消极因素。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思想问题,而是传统模式的说教。“

(三)高职学校缺乏政治教育缺的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高职院校不但规模小,学生人数少,学生交流渠道不畅,而且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少而且单调。人文教育往往被边缘化,主动学习著作的少之又少。再者,随着整个社会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所产生的消极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90后”高职大学生。

四.加强“90 后”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存大的问题,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采用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工。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困惑,采用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从而走出困惑。学生的有些思想问题运用正面的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根本无法解决好,只有采用心理咨询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90 后”大学生个性独立,自我意识较强,高职学校要根据这个特点,对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的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出现,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快捷。在全新的媒体时代,新的互联网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新闻传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互联网上一些消极的思想以及负面的内容等都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难度与困扰,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严重阻碍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所以,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新闻传播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闻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新闻传播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新闻传播只有融入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会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所以,新闻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新闻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今时代,新闻传播是传播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向人们传递文化与理念,所以新闻传播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首先,新闻传播是向人们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新闻传播承载了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闻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控制,所以新闻传播就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次,新闻传播是教育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一种有效形式。新闻传播向人们传播信息不是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互相往复的过程,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可以互换。新闻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提供了互动的平台,通过新闻传播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硕果。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从教育学角度来讲,新闻传播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育过程。新闻传播将一定的思想以及社会文化融入其中,然后通过新闻的形式传递给受众,这就是教育的过程。其实,教育性是新闻传播的普遍特性,受众可以通过新闻传播的内容改变自己的思维,新闻传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思想。从传播学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教育工作者将一定的思想理念传递给受教育者,只不过这个传播过程比较特殊,是由教育者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

三、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闻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功能。在信息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在为新闻传播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一定的困惑:大量新闻信息扑面而来,人们难以辨别真假,这给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及一系列的困惑。

(一)新闻传播公信力下降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差

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信息化这个新时代,新旧思想交替、新旧观念抗衡,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传播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某些新闻报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报道了一些不真实的信息,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于新闻传播信息的真实性表现出疑虑,使得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民群众中的可接受性变差,如此新闻传播自然就起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较差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新闻传播者,也就是新闻传播的制作人、策划人,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当前,部分新闻传播者缺乏一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不能够与时俱进地成为有先进意识的传播者,不重视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够深刻理解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与意义,这种新闻传播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大大下降。

(三)新兴媒体对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冲击

近些年,新兴媒体大量涌现,新闻传播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所传播的信息量巨量增大,可控性降低,极大地削弱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受众不易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甚至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受众的思想观念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新媒体在为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与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所以说,新媒体对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四、新闻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实现的路径

面对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困惑,我们必须要强化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找出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正确的新闻传播舆论导向,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新闻传播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新闻传播舆论导向,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新闻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牢牢把握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不能虚假报道。新闻传播还要坚持正面报道,以鲜明的正面形象引导受众的思想动态,使受众的思想状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强化新闻传播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传播节目的质量与影响力

高素质的新闻传播队伍是强化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化新闻传播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传播节目的质量与影响力,使新闻传播服务于对受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水平,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高质量新闻节目的制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新闻传播者的思想素质,树立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使他们深入把握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三)关注新兴媒体影响力,打造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合力

新兴媒体为新闻传播开拓了新渠道,这对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一定要关注新兴媒体的影响力,打造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合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兴媒体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当中去,有效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杜绝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重新树立新闻传播的公信力与威信,打造新闻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参考文献:

[1]周国卿.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J].新闻传播,2012,10:78.

[2]毛浓华.媒介融合背景下强化电视新闻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新闻知识,2012,11:56-57+104.

[3]闻竹.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新闻战线,2015,08:92-93.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具体体现为通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获得的认知较为局限,学习的兴趣欠缺,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

(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育途径单一,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到其中,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留给学生大量的漏洞和捷径,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决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讲授式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创新改革教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过严格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强有力的支撑,避免和减少考核漏洞,使学生通过严格的考核制约思想上有真正的提升。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及时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

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法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和掌握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学生确定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并向目标前进;能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规范其行为。(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约束并规范学生行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约束和行为。(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激发学生精神动力。(5)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塑造学生完整人格。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学习风气。(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凸显学校育人的功能高校乃育人之地,教授学生知识是主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一课,加强其教育更能凸显高校育人的重要功能。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政治发展。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重地,所以,在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能够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文化传播;选择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文化;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推动文化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53-02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得以不断深入与完善。这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工作重心所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为迎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其功能逐步转变为培养经济建设所需人才,以及为经济建设出谋划策。此种功能上的转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但需要我们认清的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其功能的转变仍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内容,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存在功能错位的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细致的探究,以此找寻出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究”分析,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错位

(一)对政治功能的过度强调

作为时代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应用到的思维模式应当做相应的转变,即以经济建设与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以培养适合经济建设所应用的人才为其教育目标。不能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中的有利手段而对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此种守旧现象,必然会偏离教育主线。同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属性,可认识到其具有意识形态性质,这使得其虽具备政治功能,但应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合理调整,并拿捏好分寸,不应对政治功能一味过度强调,更应明确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具备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因此,应充分且明确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能使其演变为政策的解读工具,同时,其也不完全具备党的政治思想喉舌功能。此种做法,只能是将其科学性与独立性淡化[1]。

(二)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过度加强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秉承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为经济建设做出相应的服务工作,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经济功能。然而,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为经济建设做出服务经济的功能,但却不能将服务经济功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全部,此种认识是极为片面与主观的。在此形势与环境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应更多的体现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的引导和矫正,并非是对市场需求做出全方位的服务与迎合。此种功能错位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部分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功能性错误认识而导致的。

(三)缺乏业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中还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认知。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管理者均未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企事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其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不能真正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增加员工的收入。同时,在众多高等院校中,不在少数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既枯燥乏味,又缺乏实践的结合,且在高等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时减少明显,这些都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育工作者难以得到理解和认同,从而导致职业自信缺失的现象极为普遍且严重。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错位的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错位的原因多样,但主要原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的偏差和局限。从本质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四点,即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2]。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四大功能认识错位,也便是对其功能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言,其虽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但任意单一功能却无法涉及到人类全面的活动范围与内容,更无法使单一功能包含全部功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特性,且在不同时期所体现出的主要功能也各不相同,比如,在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的政治功能得以凸显,而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经济功能便能够发挥出相对主要的作用,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中错误或片面地认识其功能性,便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错位现象的发生。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明确定位及完善工作

(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是受到经济建设发展影响的。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政治教育,提升到法治与道德教育层面,且针对的教育主体也应是具备完整人格的自然人。由于教育主体的诉求在新形势下产生了变化,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做出适当的调整,并针对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方向,逐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整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并且,在工作中还应明确教育主线,切勿因主次矛盾以及主、支流间的关系而导致教育方向偏离,若存在此种情况,则会导致不能对存在的主要矛盾做出积极的应对,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性降低。新形势下所存在的主要矛盾既有信仰危机带来的思想意识松动,又有因道德滑坡而导致的政治思想沦丧。对于道德滑坡现象而言,其是现阶段由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具体表现是:对于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占据了思想意识的主要方面,而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则极为忽视,或在与物质追求衡量后,对精神追求做摒弃处理。具有此种道德问题的人,很难以明确的法律与道德作为基准,不仅会演变成具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个体,更会导致道德与理念的缺失。对于此类问题,唯有通过以思想素质角度为切入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其逐渐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同时,也会使其政治素养得以提升,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阶段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做对比,便不难发现两者所进行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截然相反,且天差地别。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其出发点为“大家”,即国家与社会层面,而现阶段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于以“小家”即个人或个体为出发点。这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长期的发展,虽未出现本质性错位,但却逐渐认识到此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与约束性,不仅不利于个体思想的发挥,更会对个体的人性起到压制作用。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则能够表明此种现象是时展所需要,且教育者应做出积极应对的与时俱进理念呼应。但这仅意味着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明确受教育者的教育诉求,且与其教育工作不发生实质上的冲突,更不会影响到教育者的道德基准和所具有的政治立场。此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出发点,既能增强教育者的教育意识,又能较为客观地帮助受教育者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4],并且还能够使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增强,从而便于教育者达成教育效果。

(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工作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逐步树立起坚定的理论与学科自信心,这不仅是其从事价值观念教育的根本,更是促使受教育者提升道德意识与增强信仰的积极手段。其中,教育者所应树立起的学科自信由三点内容构成。首先,是学科基础理论科学性的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论为指导,并充分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科[5]。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随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逐步转变与完善,具备极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理论基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的指导,愈加具备科学性与价值性,这便为其学科理论基础做出了进一步的夯实。同时,在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以理论为指导,更要结合市场经济的现状,并将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与精髓做深入且细致的探索和挖掘,以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其次,是学科价值性。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其所创立的时间较短,需要通过时间来逐步的打磨和验证,并且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检验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对此,唯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逐渐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的弊端与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尤其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若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将与时代和现状脱离。因此,应积极探索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并使其符合且满足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转变、错位的成因以及所做出的有效应对措施,可以清晰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教育目标、方向、理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与完善的。同时,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观念、方式还是目标等方面,都难以满足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建设的需要,唯有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随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进与变化,才能确保不同经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符合时展需要,进而为此学科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正为,秦正良.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100.

[2] 董海涛.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定位[J].鸡西大学学螅2016,(12):4-7.

[3] 朱晓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网络财富,2009,(1):175-176.

第7篇

论文摘要: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具有处理数字化、传输高速化、信息海量化以及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技术领域带有根本性的一次突破的变革,强烈地推动和改变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对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政治趋向等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网络的扩展和延伸以及它作为校园综合信息中心地位的形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的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底,中国网民达1. 37亿人,其中学生占32.3%。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1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提供了新的充足的可用教育资源和现代化的手段。

第二,这一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及平等性等特点,有助于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的、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能”型,向开放的、主动的,全社会参与的“智能”型模式转变。

第三,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大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大创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和更为便利的条件。

1.2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网络空间上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中良芳互现,高校在思想、行动和技术上的应对准备还相对滞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面临着转变观念和更新知识的挑战。

第二,西方腐朽文化借助于互联网进行强势传播和扩张,会导致思想活跃、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从而对我们所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

第三,互联网的范围之广、扩展之快、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其开放、自由、隐匿、异化、快捷和难以控制等特点,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有的局面,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时效性和影响力的困难。

第四,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2. 1引导功能

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互联网络中的交流和相处,会产生新型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抓。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和行为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网络自我教育的功育巨。

2.2育人功能

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是新世纪合格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通过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组织学生制作个人网站、主页和应用软件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科技竞赛、电脑大赛等活动,在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技术和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

2.3教化功能

利用网络强化对大学生的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主要任务。高校党政工团等各个部门在网页中,应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辟一系列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学生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的栏目,不断强化网络的宣传、教化功能。

2.4管理功能

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招生情况、就业信息等内容及时,进行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网络教育的管理服务功能。

3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路

思路一,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网络载体。一是通过网络展示校园文化活动中师生的精神风貌和优秀成果,树立典型,加强教育和熏陶。二是可以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组织开展一些网上与网下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电脑爱好者可以开展网络技术、电脑创意活动,以激发大学生对高科技的兴趣;文学爱好者可以在网上开设论坛、编辑杂志,创作反映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网络文学;还可以开展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辩论赛、网上读书活动、网上征文、网上书评、影评等。通过活动将广大学生吸引到网上来,形成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活动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良性机制。;

思路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一是要坚持主旋律,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深人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要贴近学生,找准切人点,着力在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对主题网站的认同感上下功夫,做文章。三是要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四是要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思路三,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规范网络行为。一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增强其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使其在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下,对立能够自觉地加以抵制石三是要在大学生中积极宣传网络法制,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并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网络管理规则的制定和宣传,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制意识。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实现网络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思路四,加强网络监管,维护网络运行安全。一是要通过技术·法律等手段,对网上的有害信息进行强制性的检查和过滤。二是要通过设立国家级“信息海关”,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人口,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输人我国。三是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依法加强对国内骨干网、区域网、校园网的管理,规范网上秩序和网上行为,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思路五,做好舆情分析,加强舆论引导是开展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开展网上舆情分析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做好网上舆情分析工作,有利于高校把握网上动态,掌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实行依法治校,加强舆论监督,有利于建立畅通信息渠道,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化解潜在的矛盾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