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20 16:02:20
序论:在您撰写科学技术新突破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突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22-0029-01
一、信息技术运用难点的突破
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不是在于“工具”和“手段”,而是为了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资源共享、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无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都存在着一个技术选择的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也就成了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的首个难点。
1.依据目标选定技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当坚持技术为数学教学服务,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教学内容,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并如何呈现。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要符合学生的现有情况和发展需要。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运用信息技术,如果没有运用到点子上,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角和周角时,角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平角和周角的概念,学生往往会跟直线、射线的概念弄混淆,如果只是采用PPT展示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进行静态对比,学生依旧不容易理解,因此,为达到建立平角和周角概念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在投影仪的帮助下来进行直观演示,把两根线的一端固定在一起,再固定其中一根线,旋转另一根线,可以得到锐角、直角、平角……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
2.培养学生使用技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和帮助学生根据学习的需求选用适合的信息技术工具,从而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来选择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使之为学生服务。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教师先组织学生对网页上的图形进行充分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使之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再要求学生打开“画图”,运用各种工具按钮,自由绘画出轴对称图形。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画图”中进行自由地创作。有的用鼠标拖出一个圆形,并进行复制,再组合在一起;有的拖出两个菱形,再按轴对称图形的要求进行移动。还有的甚至画出复杂的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就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用计算机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难点突破
上课时课堂教学中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换而言之,“教师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上课而服务的,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课而作的。”其中也包括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因此,如何正确选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实施过程中的第二个难点。
1.学科特点鲜明。何克杭教授对“整合”做出了这样的评论:“不同学科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需要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需要遵循共同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并提出了五点原则,其中两点就涉及学科特点:“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有效整合的必要前提;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开发新型教学模式。”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教学,因此,在整合中,教师必须注意以学科为本,体现学科特点。
2.因材施教。综观“整合”理念。其是以“主导一主体教学”为理论基础,要实现的教学结构也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与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不同的技术整合方式。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当前的数学知识分别掌握到什么情况,通过学习他们能够学到什么,再对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进行有效设计。
3.注重资源的积累。何教授这样论述:“整合”的中心点在于“把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运用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相互融合,为新型教学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达到优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践行能力的目标”。“课程资源的建设,是实现有效整合的必要前提”,这是需要教师集体的工作,来构建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们可以共同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已有资源,并建立相关的资源库,这样才能使“整合”工作得到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水源可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资源。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一线教师还遇到影响有效教学实施的其他难点。但都只是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次要方面。只有有效解决“信息技术的运用问题”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这两个难点.才能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中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有些不太感兴趣,因为理论知识有些枯燥。实事求是地讲,计算机学习一定阶段以后,一部分学生会有厌倦感。我在教学中把学生刚学过的各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以各学科的知识为练习内容,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相关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我还觉得,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信息技术教学,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弱化了信息技术的“技术性”。采取这种形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其他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可以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累经验,从“技术”权威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排头兵”。从学生刚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内容入手,学生都有尝试的愿望,有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养成。应该说,信息技术课以各学科的知识为练习内容,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但在选取内容上,要尽量是学生刚学的,让学生感觉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贴得很近,对自己的学习很有帮助,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吸引学生注意力
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当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去了解它、学习它和掌握它。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教学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新知识的方法。以旧知带新知,所谓“旧知”指学生过去已掌握的知识或经验总结,“新知”特指学生还未掌握,并将要掌握的知识。利用旧知带出新知,符合建构主义思想,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以旧知带新知,可有效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与排斥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与新知识碰面并欣然接纳。
三、转变教师角色围绕学生开展教学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师生的角色要转变,师生关系发生变化了,这是网络教学具有人性化的特征,也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是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征,其核心是“教为导,学为主,疑为轴”,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并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中,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讨论质疑、积极思考、勇于探讨,以形成一个热烈、积极向上的求知氛围。
四、注重学生思维培养
我们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里进行积极的渗透和尝试。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注意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教学对象是数十名能生动活泼地进行思维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活动都有很强的因人而异的特点,不可能完全接受教师的控制而纳入同一轨道。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成果超越了教师所设计、安排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地力图将学生的思维过程重新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不以教师的思维成果和教材上的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不采用粗暴的手段和语言,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要注重因材施教。
五、及时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老师的鼓励是最好的奖励,有效的教学评估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方法。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一般只有一个简单的期末成绩,或者连期末成绩都没有,就只有一个会考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信,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约束他们,当他们想偷懒时想到教师会讲、会查、会点评,也就慢慢养成做好信息技术作业的习惯了,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课堂教学;创新
一、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
从2000年我国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领域发展迅猛,但存在着“教材众多、内容不一、难度各异”等各种矛盾和困境,这样必然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良性发展。“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无论是内容编写,还是选用、审核都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信息技术教材正在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1]
1.陈旧的教材内容。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为例,这套版本的教材从2001年沿用至今,只有极少的内容在再版中得到修正。“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批准,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我市中小学全面使用。”[2]2001年版本的教材沿用到2012年,这个跨越无疑是巨大的。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12年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远远超出当时教材编者能够想到的。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不能仅停留在教会学生使用打字、用计算机画画等简单技能,更重要的要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具有会思考、会探索的优秀精神。
2.教材内容枯燥、单一。笔者曾经询问过学生“你们喜欢看《信息技术》课本吗”,学生答道“不喜欢”;笔者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尽管各不相同,但不乏“我早就会了”、“很无聊”等声音。如果学生对教材的态度是这样的,如何使学生对教材和学习有兴趣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多样化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不是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只会打字和处理表格的文员。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见识上,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1.引进机器人竞赛、信息学竞赛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品。食品安全问题有些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的,有些则是人为的。在‘食品安全’机器人比赛中,你的机器人的任务是提醒人们在进食之前避免和处理污染”——摘自2012FLL机器人挑战赛主题。当时学生在看到这段文字后,注意力和兴趣肯定从打字、画图等转移过来了,虽然FLL机器人是实体的机器人,普及起来不可能,但是在课堂上引入这些新的知识、概念,对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
信息学竞赛宗旨是:向那些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任何地方,不管大小学校,都存在一些对信息技术充满兴趣和想象力的奇才。但是这些奇才可能会因为教育环境的限制,没有接触到这个能让他充分施展才华的领域,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你,很可能正是这位伟大的领路人。有谁能知道坐在你的教室里的哪一位小学生在长大后会是图灵奖的获得者呢?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能使学生的兴趣更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会更深入。同时,多样化也可以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如“比喻教学法”等[3]。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界的心头之痛。我国中学生在物理、化学的世界性竞赛中拿过众多金奖,但至今没有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过诺贝尔奖。因此谈创新能力不能停留在只说不做的层面,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以教材知识结构点为基础,开展主题教学
“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主题教学策略来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学生很喜欢信息技术课,不需要再提高兴趣了。这种想法是误解学生的兴趣了,学生真正对教材内容感兴趣的不多,但对游戏、网络感兴趣的不少。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开展主题教学,会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
主题教学要站在一个较高的教育理念层面上进行,然后在教学中进行优化。设计主题教学要依据以下几个顺序:
1.根据教学主题,确定教育理念。如教育学生要有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勇敢创新等优秀品质。
2.根据主题的来源和教学需要,构建主题教学的教学结构。结合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中锻炼相关技能。
3.根据主题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如使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等方法开展教学。
本文提供一个例子,如设计开展“谈谈盗版的危害”这个主题教学。教育理念层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认识到知识产权对我国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盗版对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严重危害;教学结构层面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大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学生和社会环境之间产生互动。具体技术层面是,采用何种方法导入,采用何种方法促进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学习等。
四、对教材的知识要有取舍,促进教材发展和教学创新
通过篇首的论述,我们都清楚信息技术教材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因为实际原因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内容做深刻的思考,并在教学时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取舍和一定的开拓发展。
如《用计算机画画》这一章内容是以“画图”软件为基本开展的。“画图”作为WINDOWS系统的一个附带软件,其功能的低级是不言而喻的。实现“用计算机画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色彩图像丰富的“金山画王”开展教学,可以引入绘图板这个优秀工具,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如Adobe Photoshop这些专业的优秀制图工具,增进学生的见识。另外,“用计算机画画”是美术的一个分支,众多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缺乏美术基础,“用计算机画画”只能沦为一种简单的技术操作的组合。
参考文献:
[1]武健.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5).
[2]王海玲.信息技术课上的多样化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2,(7).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高中化学
1.前言
现代多媒体是一门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具有强烈可视性和表现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能为学生演示规范的化学实验,提高实验的可视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向学生展示规范的化学实验过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1]。同时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有重要的意义。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校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的化学实验并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例如一些需要观察气体产生、颜色变化的实验,高中化学教师通常会在讲台上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再进行讲解。然而学生由于没有进行实际操作,对于这些实验并没有直观的感受。而且由于有些化学实验的反应发生得太快,或者有些学生没有看清教师的演示过程,对于实验的现象学生难以观察到,导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实验热情,影响了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2]。此外,部分高中化学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水平不够,对于一些化学实验进行了错误的示范,导致学生接受到错误的信息,也是影响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3.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突破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难点的运用
3.1多媒体技术增强高中化学实验的直观性
高中化学实验的直观性非常强,然而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学生难以实际操作化学实验,直观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因此,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验热情,达到实验教学的课堂效果,教师应努力增加实验的可视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这一点,其投影技术可以将化学实验的步骤和发生的反应记录并放大, 并向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这一特点将需要演示的化学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反应定格和放大,在实验教学中利用投影技术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实验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的知识[3]。
例如在水和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演示实验中,按照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师会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即将金属钠和水一起放在大烧杯中,再引导学生观察其发生的反应。然而金属钠和水的反应过程非常快,学生难以捕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后,教师可在实验教学前先将金属钠和水放入方形试管中, 记录其实验的过程,定格并且放大实验的反应现象,在实验教学时再利用多媒体的投影技术将实验的过程和反应投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直观性,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反应,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3.2多媒体技术增加高中化学实验的规范性
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由于有一部分实验的操作步骤非常复杂,以及部分化学教师本身的专业水平不够,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动作。高中的学生正处在模仿能力极强的阶段,一旦他们模仿化学教师的错误示范动作,将会影响到化学实验的结果,而且由于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错误的实验步骤甚至会威胁到学生的安全,严重影响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4]。因此,为了提高化学实验的规范性,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实验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演示实验的规范步骤事先做成PPT,在实验课堂教学前播放,以使学生快速的掌握实验的规范步骤,提高实验教学的课堂效果。
例如,“中和滴定”这一实验的操作步骤非常繁琐,包括洗涤,查漏,注液,除气泡,滴定,调零,读数等,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明确此实验的规范步骤,并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和操作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化学教师的演示动作也会有不够规范的地方,因此,在进行此类实验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明确此实验的所有步骤,再利用现代多媒体将“中和滴定”这一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事先制成PPT,并在实验课堂教学前向学生播放。同时,对此实验过程中所有的关键步骤教师都应利用特写技术事先标出,并向学生进行重点展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实验的规范步骤,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这些重点展示过的实验细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的时候,也应遵循实验步骤的规范性,将实验过程的每个步骤都清晰地展示出来。同时在播放PPT时不能随意打断,以避免破坏实验的完整性,影响学生思路。此外,在制作PPT的时候,教师应仔细认真地检查每个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3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应明确实验教学的要求及内容,耐心地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以使学生理解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而理解化学知识。然而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部分化学实验的反应过程十分迅速,学生在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容易忽视部分不易察觉和快速消失的实验现象,使得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缺乏整体性和知识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不易察觉或者快速消失的实验现象定格下来,并将其放大,耐心地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容易忽视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以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
例如,将铜和稀硝酸一起放入试管中,观察其反应的现象。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会生成一氧化氮,由于一氧化氮是无色的气体,学生肉眼通常难以观察到这一现象。而由于一氧化氮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在氧化后则会产生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的颜色是红棕色,学生肉眼通常能够观察到。而这样的观察结果就会使学生忽视生成的气体一氧化氮,反而将其氧化后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误认为是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结果,从而降低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瞬间进行定格和放大,以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现象,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红棕色的气体并不是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结果,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4.结束语
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为学生带来直观感受,使学生快速掌握化学实验的知识及步骤,有利于提高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的热情。然而,高中化学实验还是应该重视实际的操作过程,因此,教师应将多媒体和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这门课程,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 卢引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11):134.
[2] 韦继欢.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如何加强探究实验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9):185.
一、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和实验,自己整理信息,作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能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交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笔者发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有些教师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大量的素材资源,根本没做好无关信息的过滤,也没做好资源的分类,就让学生自主到互联网上学习。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缺失了。这不但没有把网络环境下学科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所获得的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同时,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把握。要让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信息技术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教师在借助信息技术有效地完成学科教学目的和任务前提下,要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的工具,学会对网络丰富资源的分析和筛选,不断提高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能力。
二、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培养
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应该是并重的,不能过度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学习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方面稍显不足。现在的课堂,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介入,教师上课注重多媒体演示、网上辅导和交流,学生注重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成为“人机”交流。人机关系越密切,人际关系越弱化。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真情实感的交流,导致学生情感态度与体验的缺乏,不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笔者认为,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要把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缺一不可。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同时,要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把握好课件的切入点,防止课件就是教案的电子展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教师的习惯、素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友好、和谐的情感态度和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查找信息变得很简单,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查不到的,百度、谷歌各个用的得心应手。可是就因为这样,导致我们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互联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固然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深入社会生活,以获得真实的感知,拓展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图书馆,查阅图书、报纸、杂志,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重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网络资源,不能片面地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惟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
四、课件应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而课件的制作必须为学科教学目标服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课件制作水平低,一些教学课件甚至只是课本、教案和练习的简单搬家,往往无法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使得学习课件单调、沉闷。有些课件生硬地“图解”课本,有的课件脱离课文实际,盲目调用音像资料,使得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偏斜。笔者认为,对于课件制作,首先必须为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服务,课件应该根据学科教学目的和内容来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应的音像、图片资料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去感知、领悟。其次,在课件的设计中不仅强调人机交互,更要突出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能够协作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论什么课型、什么内容都使用课件,甚至连学校领导也以是否使用课件来评价课的优劣,课堂教学变成了单纯的信息技术表演。毋庸置疑,先进的教育技术会拓展学科学习的时空,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能更有效地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如果没有恰当地运用这一技术,那么它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科的特点。让信息技术为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服务,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在教学中教师也不要一味地演示课件,否则就会由过去的“人灌”变成现在的“机灌”,那么整合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笔者认为应依据学习内容和特点,既要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长处,二者要相辅相成,不能一边倒。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成功的管理,靠科学还是靠艺术?”———这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出现这一争论,主要是因为言论双方所站角度或立场的差异造成的。强调管理是科学,是言者重视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的结果;认为管理是艺术,是论者重视技能知识与人际知识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已承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正如罗斯·韦伯所说:“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1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1.1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在各种组织当中是纷纭复杂,别具特色的,但其中仍存在共通之处,存在着规律性。大量学者和实业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好让其他人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有矩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不至于盲目和被动。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说,管理学是科学的,具备科学的特征。
科学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管理者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就象哈罗德·孔茨认为的那样:“医生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医一样了。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理科学,则只能是碰运气,凭直觉,或用老经验。”;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他们就有可能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科学的管理注重自然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惯例、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科学性是一种行为的严谨,为组织带来平衡和稳定,犹如骨架和躯干的作用。管理者学好管理学,能减少因违背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失误。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又时常看到一些饱读管理经书的学者,在管理实践中却屡遭败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性,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而管理的科学性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它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1.2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艺术,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属于软科学,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如果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艺术的管理注重的是灵活多变、逆向思维、创新创造、情感认知和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带来活跃与发展,如同流动的思想、气质和血液。艺术性是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1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可知,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接受管理理论的指导,以管理的基本规律为行动指南。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管理者,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管理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理论价值,有别于其他学科,比如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应用上,只要遵循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通常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例如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飞机,一般都能飞得起来,一般无需对每一架飞机作个别的特殊处理。但在管理上则并非如此。由于每一个被管理者的性格、心理不同,不同的阶段情绪也不一样,以及每一种管理情景也有所差别,导致了同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在管理效果上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仅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现实及管理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对科学规律进行巧妙运用,不断求新求变,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管理者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
2.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艺术化管理知识与科学化管理知识不断互相转化的过程。艺术化的管理知识要不断地转化为科学化的管理知识,作为管理知识体系中规范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反过来,也只有对科学化的管理知识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边运作边探讨,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我们必须重视一线管理者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从中感悟和提炼科学化的管理规律。没有他们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2.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由于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相对严密,而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所以两种属性在作用的发挥上各有侧重点。科学性侧重喻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艺术性侧重于管理实践的应用方面;科学性借以提高管理效率,艺术性借以提高准确性、管理适应能力;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较注重科学性,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则可能较注重艺术性,要靠管理者更高层次的技巧去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管理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比例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企业创业阶段,艺术管理可能更为需要;在发展阶段,科学管理可能更为重要,而到成熟阶段,艺术性可能又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管理的科学规律为企业实现目标指明了一条最短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或使危机最小化讲究的就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有规律又不拘泥于成法,它为管理者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又给他们留下了想象和发挥的广大空间。认识管理的两重属性,对组织和管理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组织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杜。我眼中的管理。中外管理研究,2001,11.
[2]熊鹭。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清华管理评论,2001,10.
[3]。管理与用人。特区文化论文"target="_blank">企业文化,1996,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就甘肃通渭县而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七个新突破”。
大力调整结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引导千家万户种草养畜,走“小群体、大规模”的路子,促进畜牧业由传统农本畜牧业向现代商品畜牧业、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同时,要以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发展城郊经济。坚持用办工业的思维指导农业生产,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村各类能人组建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兴修梯田、综合治理小流域,在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突破。树立对象就是任务的理念,按人均实际4.5―5亩梯田的目标,坚持大手笔、高标准规划和修建,打破地界、组界、村界,实施整山整流域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力争用5到7年或通过争取项目用更短的时间实现梯田化县。同时,要加大道路、农电、通信、电视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努力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
发展劳务经济,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要紧盯农民增收,打造“建筑、轻纺、家政、保安”四大劳务品牌,促进劳务经济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由自发分散型向组织输出型、由盲目无序型向规模有序型、由西北低效型向东南沿海高效型、由单纯挣钱型向输出创业型转变,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发展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整合农业、扶贫、劳动、教育等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项目和资源,加大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认真实施“三清五改一池一灶”建设、小城镇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村容村貌、乡俗民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三清五改一池一灶”,即清理渠道淤泥、村庄垃圾和道路路障,改水、改道、改宅、改厕、改圈和推广沼气池、太阳灶,改善人居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改变生活方式。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建制镇为依托,加大城镇和重点村的规划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