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审计专业知识技能范文

时间:2023-09-20 16:02:02

序论:在您撰写审计专业知识技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审计专业知识技能

第1篇

1、专业基础知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基础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

2、知识技能,具体包括沟通技巧,即能够有效地读、听、写、讲;智慧技能,即能够找出、取得及组织信息,在不熟悉的新环境中认明与解决问题,并且依据某些不特定事实从事判断;人际技巧,即能够在团体中有效地工作,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现与发挥领导才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机电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新思想不断涌现。在职业院校里虽然一直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但是这种重视职业素养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需求,在这里需要我们去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这需要相关的学校的教师们勇于开拓思想教育工作新局面,在通过探究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育与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基础之上,需要对新时代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去进行职业精神培育去进行新的框架研究,需要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推进新举措。本文对我校机电相关企业用人单位人事或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机电专业学生进行了需求侧和供给侧双方调查。

一、企业行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培养和精神融合要求、方式及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我校为了解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对江苏机电制造企业及部分来校招聘的44家机电制造企业的“关于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现状及评价的调查问卷”,详见表1。

(一)职业精神是企业人才需求的首要标准,专业技能依然是企业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

首先,从统计的数据中便可以看出,职业道德排在第一位,远远高于工作态度。奇怪的是,这两项相比于工作能力或者学习能力算是“软指标”,为何企业会这么看重呢?经过相关的调查,我们了解到,相关的企业认为一个人能走多远,能否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相比于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更为重要,具有高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的员工,即使暂时的工作能力达不到,也会在将来的工作之中培训完全。而一个从意识形态方面不具备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的职工,即使有着高的工作能力,但也很难以在今后的工作培训之中去形成相应水平的职业道德,并且运用这种没有职业道德而有着工作能力的员工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隐患。企业普遍欣赏那些在工作中充满热情的员工,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积极工作和高效工作的动力源泉。对于加工制造业生产一线岗位招聘的毕业生,企业更看重的是职业态度、责任心、吃苦耐劳精神等职业精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对于一个从业者来讲固然重要,但是企业认为“知识、技能可以在岗位上慢慢学,但是比较重要的职业道德却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隐性的职业精神水平高度决定了个人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宽度和深度。

(二)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题目“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培养相互关联度如何”。接受调查的企业有55.35%的企业认为高度相关,有42.14%的企业认为有关系,仅有2.51%认为没有关系。说明大部分的企业认为职业技能不是单独存在的,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高超的职业技能之间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产业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一是人才需求的类型发生重大改变,要求人才具备新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一方面,基于正在发展中的产业革命,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新金融将会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方方面面。相应的,产业也将被重新定义,如传统零售将被新零售取代;传统制造业将被智能制造取代;传统金融将被互联网金融取代。产业的“重新定义”必然对产业人才知识、技能有新的要求,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这是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问题。另一方面,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需求、科技产业发展壮大,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成为新时代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这属于教育链与创新链对接的问题。二是新需求呈现规模大、时间紧、持续不断产生的新特征。产业的变革不仅体现在内容上,同时也体现在速度上。基于互联网的快速链接和网络生态的发展,在纵向上,产业扩张加速进行,导致对新型人才的大批量的、紧迫的需求;在横向上全球范围的要素重组将成为常态,导致新产品、新行业和产业不断产生和发展。这就要求新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是快速的、大量的,并能够基于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提前开展的,以便实现对产业的快速响应。

(三)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的主要实践方式

针对融合方式这个问题,设置了“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如何融合?”在调查的企业中85%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采取校企合作育人方式。说明大部分的企业对职业精神还是有一定了解,而且大部分的企业都认为比较重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实训教学中,学校从企业引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技术骨干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2012级日立冠名班本学期开始进行电梯安装与维修实训课程教学,我校邀请企业专家共同为学生上实训课,增加课程的企业元素和教学的针对性。教师企业挂职,企业元素融入。学校着力改善师资结构,让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实践。选派具有一定基础的多名教师到日立公司总部及天津公司施工现场,进行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培训。教师通过到企业实践,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先进技术、工艺要求等,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企业要求,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师资水平。另外,学校应该具有导向、辐射、激励、凝聚等功能,推进文化管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首先民营院校需要从文化着手,将自己的院校文化内化在院校职员的内心之中,外化在职业的行动之中,提炼院校内部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其职员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将使得院校更有凝聚力,民营院校需要坚定地推进文化管理战略,加强“五路共德、大道同昌”等院校文化宣贯渗透,推动文化落地落实。下一步可以着力完善管理标准,细化岗位职责,整合文化手册,深度融入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产生文化管理与政治思想工作一体化效应。

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现状及评价的调查

此次针对本校同学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237份,分析了本校机电专业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及原因,为探索培养途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状况

在问卷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非常熟悉38.82%,比较熟悉31.65%)认为自己了解职业精神,72.15%的学生认为在专业中应该体现职业精神,59.92%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关系非常紧密。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职业精神还是有一定了解,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比较重要。

(二)学校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状况

在问及在校是否开展职业精神培养时,有59.07%的同学回答已经开展,认为在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及课外活动中渗透了职业精神的教育的比例分别是有54.49%、59.92%、62.03%。在对学生进行“在校期间对自身的职业精神是否满意”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没有或者一般。这直接说明了学校并没有将相应的职业精神的培育工作去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之中,所以才导致现在许多在校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职业精神的培育,这一现状值得学校领导层去进行反思,对其教学体制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职业精神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并且在他们也认识到了这在学生们对于职业化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他们认识到在教学之中熟练地进行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老师已经在课堂之上展开职业精神培养的教学。部分教师对于机电之中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培育之间的融合的认知十分有限,且他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与外界自然的联系也并不密切,自身缺乏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其相关的实践的把握度很低,这些使得这些教师们虽然认识到对二者之间得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上却并不能很好的实施。

三、学生职业技能、精神培养融合的几点建议

为了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我们建议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决学生职业精神现状与企业真正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对学生去进行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程度时,64%的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而选择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的学生却只占30%,从数值上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对专业技能重视程度十分的高,显然这在某一方面是讲的通的,这是因周围环境导致的认知错误,这也说明了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认知程度不够,与社会环境或者企业的真正需求之间是有差距的。另外,绝大多数的教师对机电实践力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并且在他们也认识到了学生的对于机电学习兴趣、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帮助,他们认识到在教学之中熟练地运用机电实践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老师已经在课堂之上展开机电实践力培养的教学,但是由于主客观的因素,这些实践多以失败告终。部分教师对于机电之中的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之间的融合的认知十分有限,并且他们每天都在学校里去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与外界自然的联系也并不密切,自身就缺乏一定的实践活动,对与其相关的实践的把握度很低,这些使得这些教师们虽然认识到对二者之间得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上却并不能很好的实施,对社会环境、企业环境的陌生使得机电专业职业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够生动,缺乏事实立柱,因此需要进行针对增加机电企业的熟悉程度,与企业保持密切交流与良好合作关系。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实践培养之间的矛盾

从调查数据中看出,虽然学生认为学校在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及课外活动中加入了职业精神的教育,但是在回答“你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什么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只有34.6%认为由专业任课教师渗透进行,显然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两说,对职业精神的重视是不足的,且流于表象。与职业技能的融合程度也相对不深,并未和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学生对职业精神的理解片面化、形式化。只单纯地认为要重视职业精神,但却不知该如何提高,所以学生的满意度较低。笔者建议进一步在如课程、教材、师资、环境等方面推动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与校合作企业的力量,不断完善这4个条件。课程和教材方面,按照机电专业培养目标把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或进行相关内容的充实与调整。师资方面,院校可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学校也可聘请或要求企业管理层或优秀员工进入教学课堂[3]。环境方面,可以在校园或实训基地营造强化职业精神培养的环境,提升校内职业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培养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归属感,从而使得校园里形成浓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何应林.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实证研究—基于5省市1556名学生的调查[J].职业教育研究,2020(04):72-76.

[2]贾海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职教论坛,2015(36).

第3篇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转型

一、悦达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拓展的动因分析

内部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随着企业规模扩张、业务拓展和组织形式的更加复杂,受托责任的需求逐渐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委托者对原有的受托经济责任的要求比以前更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深层次的介入。加强下级管理人员对上级所负的受托经济责任的监控。

随着企业集团规模扩大、经营领域延伸的状态下,内部审计在评价企业计划、预决算方案、投资可行性,评价生产组织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解释企业经营中的弊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清晰地凸现出来。在审计内容上,以效益审计、责任审计、内控审计制度为主;在审计重点上,尤为突出对经营管理状态实时动态监督;在审计方法上,实行审计与调研相结合,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并加强综合审计。

二、内部审计转型于悦达集团的两种主要职能作用

目前国际上将内部审计的概念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

(一)经济监督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企业集团面对成员单位复杂而具体的生产经营系统,集团总部需要有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监督集团所属成员单位按既定的目标、方针、政策、制度、计划、预算等要求,认真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集团内部审计监督以监督成员单位遵守公司章程和集团公司重大经营方针、管理政策为主,成员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以国家行政审计监督为主,对成员单位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经营主体的组织架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监督,则以成员单位内部审计监督为主。

(二)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集团内部审计的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对成员单位的审核检查,进行系统性评价。主要评价:第一,成员单位风险控制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第二,成员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第三,经济活动是否按照集团公司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和落实情况等;第四,根据审计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成员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悦达集团内部审计转型现状问题分析及建议

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问卷调查当场收回、座谈和走访了解的形式。座谈走访时主要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方法、范围和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中重难点和一些经验进行了分享了解。而在调查问卷阶段,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7份,主要涉及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转型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据调查显示,投入在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管理审计方面的审计人力资源,问卷显示,仅占约为6%。而75%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资源集中在事后审计阶段,而在事前审计方面,整体时间占工作时间超过40%的仅有9%。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集团内部整体控制良好,89%的内部审计人员在作业时,会根据风险要素对审计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由上可知,悦达集团在内部审计增值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一)事后监督审计占内部审计工作份额过重

通过对以往经营期间的内部审计业务投入计算分析,我们得到如下数据:事前控制投入为13%,事中控制为25%,事后控制为62%。随着集团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能力不断提升,集团及所属各企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规模逐年增大,为控制投资成本,集团对内审部的主要工作要求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对各企业的日常审计监督,督促各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督促各公司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目前我们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的作用将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管理审计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师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产物,它是对经济责任者任期内经营目标在各年度的实现情况进行分别审查,以便及时纠正误差,改进提高,向最终实现任期经营目标努力。其主要参数指标包括:企业的盈亏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业务经营指标、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指标等。现一般企业审计投入较大,但在经济责任归结及审核方面较为薄弱。

(三)内外审计资源的未能科学的整合增值

1.内部审计队伍不应局限侧重财务人员

集团内部审计的人员构成应从单纯的审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组织机构转变,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人才,还应配备经济师、工程师、计算机软件设计师等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一支综合性的审计队伍,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加入到内部审计部门。只有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作用。

2.审计技术不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

随着经济管理与科学技术的不断结合,内部审计应实现由传统审计向技术审计的转变。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审计人员只懂传统财务审计,不懂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审计,就会面临潜在的审计风险。在无纸化办公条件下,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被存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如不考虑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全程度,对单位的系统与设备盲目信任,极有可能误入计算机陷阱,后果相当危险。网络时代的到来已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掌握过硬信息技术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从事对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活动的审计,更重要的是对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技术审计。

四、总结

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由它的职能所决定的。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与其相适应才能发挥作用,因而客观情况要求内部审计进行职能的转换。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已经成为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成为企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为加强内部监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遵守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内审协会.Internal Audit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M].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ACCA P1,Professional Accountant[M].UK.BPP Press,2009.

[3]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第4篇

2、房产公司甲方。在设计院被虐够了,也享受下虐杀的。

3、房产销售。专业知识够硬,忽悠客户头头是道。

4、平面设计。会PS便可一招鲜吃遍天下,可在地产公司做楼书或广告公司p海报。

5、UI设计。进军移动互联网,与时俱进。

6、摄影师。对构图色彩敏感的设计师,做摄影也可以风生水起。

7、导游。专业前期资料收集10年,对各地人文历史如数家珍。

第5篇

一、审计专业人才就业状况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已经正式。这份基于对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和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跟踪调查研究的报告,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专题研究:教学培养评价”等三方面公布了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在2013届平均月收入最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名)中,审计学专业排名第九;2013届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中,审计学排名第五,其他九个专业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播音与主持艺术、给水排水工程、小学教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音乐表演、金融学、新闻学。

对于想要报考审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份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于审计专业的需求。由于高职专科层次的院校开设审计实务专业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招生年限也较短,报告没有显示高职专科层次的就业情况。但是这样的结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论到高职专科层次。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会计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该《会计人才规划》中得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到2015年,实现高级、中级、初级会计人才比例为5∶35∶60;到2020年,使这一比例为10∶40∶50。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增长50%;继续增加各类别初、中级会计人才在会计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趋于合理。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审计实务专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前景。

二、“能力与素养并重,岗证课一体,课内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就业单位对各类审计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审计助理岗位、审计专员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电算化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设定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培养目标,把课内教学培养职业能力,课外社团锻炼职业素养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多层次实习实训教学的人才培养。

范红梅(2013年)在各知名网站上选取了全国各地对审计岗位人员的招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几个特征:其一,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职业不需要过高学历;其二,在强调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对不同层级职位的人员在综合素质上均有较高的要求。以审计助理职位为例,要求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或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忍耐力强,能吃苦耐劳;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强等。审计相关行业协会也对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能力与素养并重”。

如何达到“能力与素养并重”?首先,实施“岗证课一体”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通过证书,适应社会需求,制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其次,课内外融合。课内指在课堂上和实习实训中完成任务,获取能力。课外是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学生社团,在活动中锻炼职业素养,培养职业道德。

第6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将单位的内部审计定义为管理与效益的结合, 这句话明确的指出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并不只是局限于单位内部的经济效益,单位的管理职能同样重要,甚至有时候其重要性还要超越经济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的效益和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加强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审计职能,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账目清晰,避免出现坏账和账外账,维护了国家的财产安全,减少了国有资产外流的现象。

其二,加强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利用财政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单位内部财政管理的监督,有利于促进资金用在合理的地方,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另外,对单位内部进行工作监督,督促员工认真工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和最优社会、经济效益。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现状和突出问题

(一)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时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投资效益、经济责任等,由于审计工作的涉及面广,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自然也就相应的比较高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像这种全能型人才比较缺乏,大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法律意识不强、政治道德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均衡、员工老龄化加剧等,甚至还出现专业的审计人员外出兼职的现象,造成两方面工作不能兼顾,给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审计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工作质量,达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标准。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低下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成为各单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在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大多都是采用问询的手段,或者采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了解现阶段单位内部的相关活动和财务状况,这样的工作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无法深入,不能准确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具体工作情况和财务状况,对现实认识不清。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在普遍常用的审计模式有两种,即管理导向模式和风险导向模式。

(一)管理导向模式

管理导向模式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机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和经济效益进行监督评估活动,然后根据得出的审计结论对审计工作做出具体的调整和改进。虽然管理导向模式能够从总体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加强自身建设,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因为太注重自身管理而忽略外部因素,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且在工作和活动中进行整体改进的话会使得工作过程愈加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管理导向是单位内部整体工作上的管理和调整,用大方面的调整策略全面覆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改进,容易造成改进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符,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风险导向模式

风险导向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外两方面情况的具体了解,然后检测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活动将要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最小风险的工作计划,做到尽最大可能减免损失。风险导向模式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既能够在前期做好规划,又能够在工作中掌握具体情况降低风险程度,与其他的审计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三)审计职能的转变

鉴于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如审计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下、审计工作的方法落后等,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和职能已经到了不能不改进的地步,当前最关键的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转变审计职能,将审计职能逐步的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首先要结合管理工作的过程,对单位已形成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核实,并对各项制度和决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其中利弊,提出科学、合理、可实行的意见;然后加大方针政策的推广力度,确保各部门顺利采用,督促行政事业和经济活动高效高质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可在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后,根据市场上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方面意外因素,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规范单位内部的一切管理工作和经济活动。

2.提高风险意识

任何经济组织在进行内部工作或开展外部业务时,一帆风顺的时候很少,总是担着一定的风险,时刻在心理上保持警惕心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帮助组织节省额外时间、减免损失。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要时刻谨记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和自身的修正纠错能力,在单位内部加强风险性管理,用强烈的风险意识去规范工作行为和活动过程,降低决策的失误率和单位内部的财产损失。

3.内部审计职能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内部审计职能想要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需要从人员素质、规划分工、风险分析和应对对策等数方面入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风险意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从员工培训开始就进行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整体荣誉感,在工作中根据战略目标用内部控制机制对员工进行过程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其次,合理规划目标,正确分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或活动开展前,依据总目标和对本单位的实情了解进行前期规划,制定短期内的工作目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最好将细节具体化,合理分工,将职责落实到人。再次,识别风险度。面对未知的风险,审计人员可通过查询、资料搜集等多种方法降低风险,然后将剩余未知部分进行测验,得出实质性的应对方法,减少风险因素,提高成功率。最后,根据审计工作得出的最终结论,分析具体问题的成因,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重要缺陷和主要劣势,研究应对策略,从大方向进行设计和管理,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各部门的机构设置。

第7篇

在今天,我们在构建工业基础设施时依然是类似于电机、涡轮和物流机车等物理机器,表面上看来和十年前的情形差不多,但实际这些资产设备已经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物联网连接功能,工业设备逐渐走进数字化时代。

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大多数工业公司已经认识到工业物联网带来的重大好处,但有八成人表示他们没有一个成熟的计划来把握这个机遇,似乎获得物联网的那些好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其实,随着工业设施中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成熟,企业现在可以轻松利用这一技术浪潮,通过连接实现高效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数字化成熟度。接下来的几年,工业制造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先进。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

人工智能给工业设备运营带来众多好处正逐渐被企业人员所认识,在资产绩效管理中利用机器学习软件算法,通过历史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帮助现场人员预测维护故障设备,为企业提供更高的准确性、更高级的预警服务。

将复杂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实时性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AI技术创造更智能、可以自给自足的机器,同时能使生产线能应对各种需求的变化。

现阶段,很多企业仍然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过程,连接所有工厂和车间的机器及设备资产,各种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不同的数据可能会阻碍数据分析和市场决策。

但通过传感器通信更多的设备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的资产业绩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组织和标准化数据输入,也可以增强企业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从而实现更加自动化和准确的决策。

对于目前工厂运营的一些手动流程,如工作订单和日程安排检查都将实现自动化,从而简化维护实践并提高机器的性能。

数字双胞胎带来关键优势

数字双胞胎产品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真正的数字生态系统将为企业提供关键优势,为运营的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充足的动力。

预先定义资产如何运作和执行的内容,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构建资产的复制品。字双胞胎的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通过每个资产的虚拟复制品测试,通知操作员关于设备的健康状况、使用寿命和性能水平。

在数字化基础上,企业完全有能力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对机器进行优化,以调整出生产线的最高生产力水平。对于过每年每秒都需要进行生产的企业来说,通过数字化避免意外停机,将可以节省数百万美元。

只要企业建立了更好理解整个工厂的运营情况的资产的数字副本,就可以识别出任何异常情况或表现不佳的设备,并酌情采取适当的措施。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这些数据最终可以匿名化并在整个行业内共享出云,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数据样本和更准确的参考。

对于一般的资产运营企业来说,其数据收集和分析统计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只要会利用广泛的共享数据资源以及同行经验,将能为资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性能洞察力,进一步识别出设备的故障和性能问题。

增强现实颠覆设备维护

对于设备维护人员来说,并非所有的工业设备都可以接近。某些机器设备可能拥有数千个零件,而每个零件都嵌入强固的材料层,以及有可能是在世界上最恶劣的环境中运行。数十年来,在设备例行检查或资产显示错误需要维修时,都需在检查过程耗费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检查团队需要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测试以确定问题的真正所在。

医疗技术设备制造商必须对关键医疗系统保持检查。如果医院有感染,用于检测感染的设备需要立即反应。假如一个制造商的微生物设备有任何性能问题,它会使整个医疗生态系统处于危险之中。因此,这此特殊设备需要定期监测和检查。

新技术正在迅速改变检验团队的工作模式,随着移动设备增强现实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双胞胎的支持,现场工作人员现在可以根据实时信息进行深入检查,而无需将设备脱机并进行物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服务与支付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