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时间:2023-09-20 16:02:01

序论:在您撰写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第1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功能 内容与标准 要求 方法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地理教研工作。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地理学习行为和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衡量和判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地理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的系统工程。实事求是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优化地理教师教育思想与理念、优化地理教学目标、优化地理教学内容、优化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地理教学过程、优化地理教学管理和优化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

1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1.1 诊断功能。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诊断是汇集所有可提供的地理教学信息,并通过采用测验、问卷、观察等不同的形式进行检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评价标准对被评价对象是否达标进行价值判断,以得出科学的结论的过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在于补救与改善,它应该被视为地理教学的过程,是完成下一阶段地理教学内容的起点。通过地理课堂教学上的诊断,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哪些方面见长,应当进一步巩固和发扬;哪些方面不足,需要加以改进,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变策略和方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例如,通过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贯彻、教材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外显的地理教学行为,就可以评价他们的地理教学观是否正确,进而促进其科学教学观的建立。

1.2 调控功能。

借助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评价人员按预先设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调节与控制教学,进而尽快地达到目标要求,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具体地来说,地理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既可以表现在对一个市、一个县或一个学校的地理教育目标实施的调控,还可以表现在对某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地理的总方向进行调控,或对地理教学某一个局部、某一个被评价的个体进行调控。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由于学历、教龄和敬业精神等因素的差异,不同的教师往往具有不同的教学能力,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使地理教师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学校可以制定地理教师素质、水平、能力等各类评价标准,并以此调控教师的努力方向,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

1.3 激励功能。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对地理教师和学生来说,往往是一次积极的强化和有力的推动。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地理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建立在调控作用的基础上,调节与控制的目的在于激励地理教师和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地理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从评价结果中可使地理教师进一步明确地理教学标准。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从而认清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地理教学评价可以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其竞争的意识,从而引导教师进一步改进地理教学工作。

2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对任何被评价对象所作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与评价结果具有内在的联系,有什么样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就会引导出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因此,研究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理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体系主要由下列几方面构成:地理教学目标、地理教学设计、管理学习环境、促进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地理教材的处理、地理教学程序、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地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标准见表1:

3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针对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挑刺”、找问题的。评课要从调动地理教师的积极性的目的出发,切实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和深化地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所以,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对于评课者,或是对于课堂教学调研人员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3.1 做好评价前的准备。

要评课先听课,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与否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评课者的素质。首先评课者首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进行深刻的理解;其次评课者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一般情况,如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等。这种了解越全面越深刻,对作好评价就越有帮助。再次评课者要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只有自己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修养后,在评课时才能较好地将课堂现象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加以印证、分析、总结,因为评课表面上看是在评别人,其实是在“评”自己,是在展示自己。

3.2 要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理服人。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说理工作。评价人要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论等的教育理论知识,从而进行理论分析。这样,进行理论分析评价就能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评课最忌“就课论人”、“评课评人”的做法,而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既要关注细小的环节,更要关注大教育观。在评价地理课堂教学时,要用新的教育理念分析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看哪些地理教学现象是合乎教育规律的,哪些地理教学行为是有违教育理念的。

3.3 要实事求是,防止走过场。

进行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防止走过场。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恰如其分地指出缺点和不足。肯定成绩要避免庸俗吹捧,既然是评课,就要说出该课的成功之处;当然,指出缺点不能避重就轻。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参加评课的教师或因水平问题,或因碍于情面,常说些无关痛痒、不着边际的话。只说优点不谈缺点。这样的评课也就失去了评课的意义和作用。只有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的评价,才能使被评价者信服,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树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开展评课或者教学科研的意义所在。

第2篇

深入基层,经常听课,课后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究竟用什么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参加听课后的评议实践,谈谈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初步看法。

一、评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的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应该“识记”、“理解”、“应用”的地理知识;应该“初步学会”或“学会”的基本技能;应该“懂得”、“受到”、“树立”、“形成”的思想教育,都作了具体说明。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超纲,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大纲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

2.教学要求适当,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兼顾优秀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教学目的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地理教学活动的安排,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适当。

二、评教学内容和结构 1.教学内容系统、科学、无知识性错误。

教师对地理教材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关系能理顺并融会贯通。教学内容正确,无知识性错误,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相符合。如果教师知识水平太差,在课堂上信口开河,那么或多或少会出现知识性错误,这是绝不允许的,也是最忌讳的。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关键抓祝

对重点内容,分析时要“点”透,练习时时间要给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举出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比较容易接受。

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的重要作用。

3.注意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基础,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轻视智能培养、思想教育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

4.教学环节清楚,安排合理,衔接紧密。

教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反愧练习、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衔接是否紧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师生的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5.教学容量适度、思维密度适宜、学习负担适当。

课堂教学进展、知识容量、思维密度既要考虑提高课堂效率,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教学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地理作业练习要精练,内容和分量适当,最好能基本上在当堂完成。

三、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坚持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良好状态。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是否实行启发式教学。

2.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课堂上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而教师则是课堂的“导演”,指导、启发学生自己“演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和学得到和谐统一。

3.加强直观教学,选用直观教具得当。

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能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究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善于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成功意识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5.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评教学技能 1.教态亲切、自然、文明、大方。

2.语言准确、规范、流畅、生动。

3.板书、板图、板画简明扼要、布局巧妙、工整美观。

4.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5.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这些都需要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五、评教学效果 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基本技能训练效果。

3.发展能力活动的完成情况。

4.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5.课堂教与学气氛的优化程度。

第3篇

关键词:教学评价;问题;思考试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校正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程是中职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科目之一,目前,中职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正在逐步发展并趋于完善,但其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下文先对这些明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探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中职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教学评价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根据一项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关于课堂评价情况的问卷调查,大多数教师表示其所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评价的作用日益显现。这些都说明职业学校的教学评价正在朝一个良好的态势发展。地理教学作为中职学校所教授和学习的一个科目,其教学评价总体也在向这种良好的态势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2.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套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地理教学评价方式

中职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要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另外,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思维方式方面更偏向于形象思维,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升学、学习目标等的要求下,更偏向于抽象思维,因而,两种学校的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方面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是有所区别的,与之相应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也应有所区别。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地理课堂教学也像普通高中的地理教学那样,在评价中多注重对内容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作出评价。

另外,中职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也像普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评价那样,只将学生回答问题作为课堂互动的一个内容,不将其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这样的做法也不够合理。地理是普通高中文科学生所必修的一个科目,其地理考试成绩要依据试卷、考试而得来,但对于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只是一个了解性的科目,而非专业课程,也非主要的文化课程科目。

(2)评价主体单一,多为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评价本应包括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但在目前的课堂评价中,一般只存在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他的评价方式则很少被使用,中职学校的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学生评价老师、师生互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几乎缺失了。

(3)评价内容单一,只注重对回答内容的评价

上文已简单论述过中职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与普高的评价内容相类似,二者的评价内容都是单一的,比如在评价时,老师大多只关注学生回答的答案是否正确,而不注重对学生的思考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等作出评价,只关注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内容,而不注意学生的思考方式是否正确。就像学生回答我国的夏季风影响范围分布时,老师只关注学生回答的东南季风区的影响范围是否准确,而不注意学生是否能将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进行区分。

二、中职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

1.与普高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相区分,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

介于上文所述的中职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套用普高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应形成自己的评价模式。比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评价,以鼓励为主,及时地对学生的进步提出表扬,培养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平常回答问题的状况和老师、同学对其的评价状况与其期末成绩挂钩,在地理学科的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

2.评价主体立体化

地理学科相对来说是一门偏于理论性的、乏味的学科,再加上地理学科不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科目,因而在中职学校的地理教学中,课堂氛围常常显得死寂、沉静,即便是有同学回答问题、老师在对其进行评价之时,课堂氛围也依然沉闷。因而,一定要打破老师评价学生的单一评价主体,增加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同学互评等内容,通过评价主体的立体化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评价内容立体化

只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作出评价,这是不够全面的评价方式,这种偏于“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容易否定学生,比如学生在回答中国小麦的主产区时回答成了“东北地区”,老师可能会否定这个答案,但其实这个答案是不能被完全否定的,东北也是我国小麦的产区,只不过其产量不如华北、中原等地的产量大。这时,老师应该评价说回答得有道理,但是不完全合理,而不应当说回答错误,这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

第4篇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学生是地理课程的主动学习者和构建者,而地理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以学论教”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理念体现了学生主体观,也遵从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思维并与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互相吻合一致。新课程评价理念强调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实践等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以及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如何合作、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是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全新的启示。

二、架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需要从组成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出发,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进行架构,如表1所示。

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例评价及建议

1.“长江的开发”课堂实录简述

图说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

用数据说明长江之大。

学生话说长江之宝:水能。

提供长江水能资源的数据资料、三级阶梯分布图、中国降水分布图,学生讨论得到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据图说明水能的分布及利用。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长江的航运价值大,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2.课堂评价及改进措施

第5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33-02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多元化,保证多角度、多方面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地探究地理问题的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地理学习态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对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有如下感悟。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注重激励性评价

学生喜欢宽松、愉快、自由、平等而又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这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使其认为学习地理是件很快乐的事,并乐于参与地理课堂活动和地理问题的探究与思考。

每每去上地理课,笔者都会带着微笑踏入教室,用微笑感染学生,给他们以轻松的感觉。笔者时常以近来发生的与地理有关的新鲜的事或者新闻来导入,并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笔者总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时同学间的不同想法会碰撞出火花,使课堂“活”起来,学生们便渐渐地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提问笔者会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于学困生,笔者会给予他们充分发表看法的机会,即便讲错了,笔者也不会批评他们,而是一步步地把其从误区引到正确的地理思维中来,而后笔者会这样鼓励他们:“你的思维挺敏捷的,这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地理思维,很不错啊!”有时,笔者也会故意不讲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让他们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笔者总是及时地给予激励性的、肯定的评价,例如“你很留心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观察力很强”“你的地理读图能力很强,能够从图中看出重要的信息”“你的地理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表述很到位”“你的地理知识体系很完善,想法很有新意”。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上地理课是件很轻松、很愉快的事,从而意想不到的惊喜就会接踵而来。如在教学《地球的公转》一课时,班上一位女生突然举手问:“老师,你说7月初地球公转到远日点,太阳离地球最远,那为什么我们这7月的气温却那么高呢?”笔者随即表扬了她爱动脑筋、爱思考,并鼓励其他学生向她学习。之后,笔者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个问题――因为7月太阳直射点离北半球近,太阳高度角大,北半球昼长较长,所以7月气温高。这位女生所提的问题在地理课本上是找不到答案的,她的问题是源于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内容,是高于课本要求的。后来,笔者在其他班课上广为宣传该女生勇于质疑的事,并鼓励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

二、关注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评价

古今中外,凡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因为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可见,好习惯会成就好未来。地理学习也不例外,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所以,在地理课堂评价体系中,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变化和养成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5个习惯的评价:其一,关注学生听和说的习惯。地理教师应在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营造出浓厚的地理课堂气氛;课堂中要适时创设各种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听地理知识,并且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二,关注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教师应全面观察每位学生做笔记的状况,引导学生用文字记、用图示记、用联系图记,甚至可以用地理空间图呈现各种地理信息。其三,关注学生的做题习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材料呈现的重要信息,画出关键字眼,并列出答题体系:凡是问自然原因应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生物、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这几个方面考虑,凡是问社会经济原因应从经济地理位置、交通、科技、市场、政策、劳动力、地价、经济基础、信息通达度、协作条件这几方面考虑。其四,关注学生读图和绘图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读图和绘图的一般步骤:先读图名,再读图例和坐标,最后观察图中的信息,必要时画辅助线找出重要信息。其五,关注学生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引导学生课后收看中国的、世界的天气预报,留心中国和世界其他区域的位置、气温、降水、风力,以及各种天气系统符号和相关信息。课前,笔者给学生们轮流当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情况的机会,让他们对区域地图和大气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不惧怕地理,甚至爱上地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学习地理的习惯会每天积累一点,积少成多,终究会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三、关注地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地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自主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地理思维活动、与同伴合作探究学习地理问题的行为表现、地理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评价。

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人口的自然变化》一课时,根据历年学生的易错点笔者设置了这么一道题:倘若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变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请问下图所示该地人口数最多的是序号中的哪个时间? 很多学生很快地说是②,笔者笑了笑问:“你们确定吗?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于是大家便投入到思考中,同桌、前后桌都讨论得热火朝天。最终,有小组说是③,并说明了理由,虽然表达得不是太完整,但是他们大概理解了。于是,笔者简单地给学生总结了,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正(正增长使人口增加)有负(负增长使人口减少),也有零(人口停止正增长或者停止负增长),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都频频点头,很满足地笑了。

今年在福建高考中出现了类似的题型――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情况,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哪个月。学生做起来游刃有余,都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其次,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地理思维活动。学生能否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有新意,有独创性;学生分析得是否深刻;学生的表达是否流畅。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甚至让其进行辩论比赛。例如,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请简述理由。”赞成的学生作为正方,他们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了贵州大力发展桑蚕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赞成的学生作为反方,他们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了贵州大力发展桑蚕业不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他们懂得用影响桑蚕业的区位因素来进行辩论。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笔者再给他们点拨:“大家都找到了切入口,不过还都不太完整,我们还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这个大方向考虑,它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经过层层点拨,学生都懂得了考虑此类问题的两大方向。今年我省高考文综第37(4)题如下: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学生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9分) 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考完后学生都非常高兴,都说这道题可以轻松拿到满分。课堂上只要教师创设场景、悬念,抛出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把学生引入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那么学生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学习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2《工业区位因素》一课时,笔者设问:“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你希望把企业建在什么地区,为什么选择在那里?”又如在教学《流域的开发》一课时,笔者问:“假如你是一名决策者,针对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状况,你将如何进行开发与治理?”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师生关系和谐,有效转化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高效课堂。在“先生后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我们还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深化、落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需要我们地理教师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增强其内在的自信心

尊重学生是师生平等的前提,也是有效实施在教师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探究学习过程的基础。对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教师应本着开放性的原则,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以增强其内在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内驱力。但评价也要防止无原则的一味地鼓励与表扬,而忽视了对存在的问题的委婉批评与指正(因为无原则的一味表扬与没有表扬效果无异),让学生误以为怎样讲都是对的,无益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内驱力。

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因为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引导,增强主动发展、奋发向上的内部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力求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评价,激发群体的进取心

在教师帮助和指导下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发展思维的过程,也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探究技能的过程。由于“地理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地理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这就必然要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体验进行收集、组织、创造、交流。而这一过程完成的时限是长短不等的,无限制的等待会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巧妙运用激励语言评价学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一次听课时,教师频频表扬学生“你真棒”。另一次听课时,教师无论问题难易,也不管回答者是尖子生还是学困生均让全班同学“鼓励鼓励”。开始几分钟,确实起到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学生兴致很高。但是,没过多久,学生的激情却渐渐消失了。的确,有的老师,为了讲好一节课,充分利用小学生爱听“好话”的心理特点,一味地表扬。殊不知这种浮泛空洞的表扬语,使用频率过高,学生反而感到没意思,因而会出现前“热”后“冷”的现象。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还是群体性的鼓励评价,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恰当的评价结论的,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地乐观起来。此外,随着学生认识自我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会对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感到空洞和乏味。

由此可见,表扬也要讲究艺术性。我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时运用表扬语应注意几点。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二要适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师应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三要适度。既不能言过其实,又不能轻描淡写,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到客观、公正。四要适当。表扬语避免过于单一,如果保持一种评价,一个腔调,学生则听之无味,必会产生厌烦情绪。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评价,力求表扬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四、正确运用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往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为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要让学生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对话地位,使教师真正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我们就应该适时地把评价的权利教给学生。比如,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时,除第一个代表小组交流的同学外,其他小组代表交流时,首先必须对前一小组的发言进行评价,然后再进行补充发言。教师根据发言情况给发言者小组评定一个等级或成绩,对于不评价前一小组回答结果的小组降低等级或成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群体评价的有效结合,突破了教师评价学生的垄断权威,真正体现师生关系的合作关系。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能运用的评价策略各式各样,真诚亲切的语言、温和友善的表情、期待宽容的态度以及客观及时的检测反馈等等,都能有效地调控课堂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愿望和需求,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甘肃师大教育系教育学研究室.1981年出版

2.《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第7篇

关键词:教学评价;评价标准;问题设计;活动线索;学生所得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24-02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有助于把握地理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调整“教”的策略,学生可以优化“学”的方式。那么,如何评价呢?

一、掌握评价的理论标准

1.渗透地理教学的功能性。地理教学,一是研究地面各种事项的分布并探索其原因;二是阐明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域差异性;三是探索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四是阐明人地关系。而地理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讲授地理知识,训练地理技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说到底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的教育。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学科本质与功能渗透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有实效的教学和优质的教学。

2.重视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生命应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把地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为其成人、生活、就业做准备,追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教学;(3)增强师生间和生生间多维有效的互动;(4)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和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广泛的地理经验和能力,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5)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具有挑战意义的问题和情景,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合作、温馨的师生关系。

3.站稳正确的评价立场。教学目标设计是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是否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便于检测。如“天气及其影响”一课,站在教师“教”的立场上,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明确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站在学生“学”的立场,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能举例说明天气是多变的,能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并能举例。

二、评价本节课的问题设计

1.设计的问题是否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地理学科有很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甚至是计算分析后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平铺的讲述,很难做到真正的理解,教师必须设计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而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而不能随意设问。

2.设计的问题是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能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问题,激发起学生与本节课的学习相关的经验,在课堂上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展示自己先前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顺利地过度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上来。

三、评价教学的活动线索

1.教学活动是否多样化。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智能强项。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尽量使活动多样化,如通过展示图片或影视可以加强视觉刺激;通过声音可以加强听觉刺激;通过读图画图可以训练观察力;通过分组讨论可以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阐析事物的能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知识能力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是一个集体活动,无论学生智力水平高低,学习成绩优劣,都是班级的一份子。一堂好课应该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必须要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有所收获。那种只关注好生,而忽略学习困难学生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

四、评价整节课学生的获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