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29:49
序论:在您撰写儿童英语教育前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英语动画片 学龄前儿童 英语教学
学龄前儿童指3到6岁的儿童。[1]Long( 1990)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儿童在6岁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口语中一般没有外来口音;而12岁以后开始学习, 一般都有外来口音;6-12 岁之间开始学习,有的有,有的则没有。[2]我国一些专家及学者也认为儿童对于语言有着比成人更为敏锐的感觉。尽管目前对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具体年龄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学龄前阶段是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开展英语教学时就要采用适合此阶段儿童认知方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英语动画片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龄前儿童英语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动画的概念和特性
动画是演示物体运动规律、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直观、好掌握、易理解的特性。动画片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转换,它的画面形象生动,语言简单易懂,情节诙谐幽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美国德州大学曾针对各种学习方式做过研究,结果显示,透过文字(如看课本)或听讲,吸收效果最差;而透过视听媒体、动手做和报告表达的方式,学习效果则会不断提高。[3]
英语动画片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世界。英语动画片语境下的学习具有双通道输入的特性,学龄前儿童可以同时感受来自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的信息以及其他的图画、实物等非语言信息。此外,英语动画片有机地结合了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和空间智能,充分利用了人类大脑的功能,使信息同时刺激大脑的两个半球,即掌管语言智能的左半球和空间智能的右半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创造力。
二、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学龄前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还比较差,往往需要形象直观的帮助才能理解抽象的或超出其经验的词和句子的意义。另外,此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借助外部的刺激来提高他们的有意注意。因而,具体生动的、直观形象的事物有助于他们的理解和识记。动画片是最符合此阶段儿童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片中夸张、生动的表现手法以及形象的配音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使他们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多元的文化,进而获得了一些知识和经验。
英语动画片如迪士尼动画画面形象生动,图形鲜明具体,语调自然流畅,节奏抑扬顿挫,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活跃课堂气氛。片中的小故事通过向儿童提供完整的语言片段,有助于儿童从整体上感知语言,使儿童从机械的模仿变成有意义的学习。运用英语动画片进行学龄前儿童(以下简称儿童)英语教学符合此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快乐地获取知识。
三、动画片语境下儿童英语教学的优点
(一)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情境
语言是在情境中学习,通过不断的应用而掌握的,英语学习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动画片有效地整合了视听等多方面的语言资源, 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生动形象、真实自然的语言素材, 为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儿童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儿童在生动的英语动画片语境下学习,将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感受和理解语言。
(二)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一旦对某个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内在动力就会得到激发,从而积极主动并快乐地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英语动画片具有生动性、变化性的特点,当儿童面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画面,滑稽新颖的内容,惟妙惟肖的语言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播放英文动画片后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组织和引导儿童对所观看的情节加以模仿并进行角色扮演,使其获得成就感,那么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更加浓厚。
(三)有助于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
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交流,而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语音语调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口语交际的准确性与实效性,[4] 因此,学好语音语调至关重要。而通过英语动画片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英语语音模仿能力,促进其英语语音意识,对中、大班儿童的英语语音意识的促进作用比小班儿童更有效。[5]
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主要靠模仿,在非母语环境下,儿童的模仿对象主要是老师以及同学,如果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他们就会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语音语调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英语动画片中英美人士原汁原味的英语配音可以为他们提供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儿童通过模仿英语动画片中的发音会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培养良好的语音语调及语感。
(四)激发和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萌芽,儿童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从想象开始。良好的创造力,有利于学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英语动画片是一门幻想艺术,它把很多现实不可能看到的现象转为现实,扩展了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英语动画片的应用可以为儿童创设有利于创造力产生的适宜环境以及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儿童在观看英语动画片的时候,既动脑又动口,且思维活跃、易于联想,容易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性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并巩固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以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后,仍然会存在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困难。笔者认为,除了非智力等其他因素影响外,其英汉或汉英互相转换的思维方式也是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试想,当一个人用英语与别人交流时,他总是先在头脑里把听到的英语先翻译成汉语,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然后将其逐词译成英语,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语序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加以调整,这样的交流方式势必影响交流的效率,而这样的思维习惯必将使其说出一些奇怪的英语句子。
英语动画片形象直观,通过画面与语言的结合,化抽象为具体,儿童可以结合画面与语言情境在没有母语介入的情况下直接理解英语单词及句型,这样有利于他们逐渐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四、运用动画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在进行动画片教学时应给儿童提供一定的支架
“支架”源于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在本文中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给予儿童积极探索自由权的同时,主动介入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暂时性的需求支持,进而达到学生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提供支架时不但要把握好时机,还要将其设置得恰到好处。儿童在观看英语动画片时,可能对有些单词的发音把握得不是特别准确,尤其是尾音为爆破音的单词。其次,英语动画片中所呈现的单词不只是物质名词、形容词和动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代词、抽象名词等难以让儿童通过直观画面去理解的词,有些句子也不例外。这时候,教师应该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儿童予以帮助,增强输入语的可理解性,避免其产生挫折感。
(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儿童双语教学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在英语动画片语境中,教师则转变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灵活性更大。学龄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观看英文动画片时,小班儿童对丰富多彩的画面和滑稽幽默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动画片中人物语言的注意较少,而大班儿童会把注意力同时放在画面与语言上。[5]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等特征合理地选择适合他们的英语动画片,设计学习任务,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还需较强的观察力、组织力和应变力,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发现儿童的困难所在,进而对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和任务加以调整,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之,英语动画片通过对不同种类的信息进行集成的处理,将文本、数字、图形、视频、动画、声响融为一体,能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让学龄前儿童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帮助儿童理解英语语言文化,调动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英语动画片的合理运用对于学龄前儿童英语教学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森林.学龄前儿童语用发展状况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7(5).
[2] 姜孟,邓小燕,欧平娅.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五十年之争[J].当代外语研究,2010(9).
[3] 傅斌晖.教学动起来――以客家故事动画[虎姑婆]为例[J].国中艺术与人文教学快讯,2005(6).
[4] 仲昭云.谈英语语音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08(7).
关键词:儿童;学前教育经历;初等特殊教育;影响
一、导言
对于后续的学校教育问题和挫折而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学前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经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指出,学前教育成为预防儿童遭遇学校教育问题和危机的有效措施,因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经历会降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学生比率[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成就的提高,以及特殊教育学生的减少,在高质量学前教育项目上的经费投入上降低了成本。因此,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一项有效的、节约成本的早期干预措施。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学校教育会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学前教育的哪些方面与初等特殊教育存在关联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极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是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这几方面对儿童的后续良好发展非常重要。儿童与环境的互动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对初等特殊教育将产生何等程度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质量一般可从课堂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界定,这些教育活动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教育活动的结构质量注重教育活动和教职员工的特性,如教师资格证、班级规模、教室空间。教育活动的过程质量注重儿童的即时学习经验,如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往活动。与结构质量相比,教育活动的过程质量与儿童的技能联系更为紧密。
(一)课堂互动质量。近些年的研究从教学交往结构的视角,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界定。这一交往结构主要包括师幼互动的三个方面: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学支持。高质量班级的互动具备如下特征: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性方面得到发展、以学业成就为目标的指导和关注、为儿童的学习所进行的组织和帮助。有一项研究对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前,课堂互动质量和幼儿的学业、语言和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研究发现,从课堂评价分数体系方面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测评能够预测出幼儿在学前教育结束时所获得的技能。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与幼儿的学业成就和语言技能发展呈正相关,也与教师的高质量社会交往能力呈正相关。并且,在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中,幼儿一般不会出现行为方面的问题。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整个阶段的课堂互动质量与幼儿的语言发展存在关联性。因此可以说,高质量的课堂互动能够促进幼儿在学业、社会和行为技能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课堂互动质量和幼儿成就之间的积极关系不仅存在于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也存在于儿童的小学阶段。例如,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能够明显地预示到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的成就。幼儿园的师幼互动,包括积极的和经常性的交往、语言交流、帮助和反馈、持续性教学,都与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儿童更好的学业成就、社会技能发展和行为发展有关。幼儿园中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也有助于促进这些儿童进入小学后在语言、数学、行为和认知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幼儿园中课堂互动质量能为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发展奠定基础,也能为儿童进入小学打好基础。高质量的课堂互动与儿童的成就呈现正相关关系。从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与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如果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高,儿童获得了良好发展,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就大大减少。反之,如果幼儿园的课堂互动质量低,儿童无法获得良好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数量就会增多。
(二)幼儿参与。幼儿参与反映了幼儿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程度,也反映了幼儿与同伴交往、与老师交往的积极程度。如果不参与到同伴和老师的活动中,幼儿将被孤立[3]。幼儿的参与不局限于幼儿园班级的特定活动或特定时间。在园期间,幼儿与同伴或老师一起可以参与许多活动,包括自由活动区域、教师主导的小组活动、常规活动、与教师的一对一互动等。参与活动的幼儿有机会学习不同的技能,使自己在学业、行为和社会-情感方面得到发展。尽管幼儿参与对于自身的整体学习和发展很重要,幼儿个体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却有着明显差异。认识到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如何参与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幼儿的能力和需要,这与日后的初等特殊教育可能存在关系。那些更多地参与一系列活动,并与同伴和老师交往的幼儿,在自身的学业、行为和社会-情感方面,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与老师一起参与文学与语言活动,有助于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与教师交往和参与完成活动任务,会影响到儿童的执行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发展。此外,幼儿与同伴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具体活动中,也是儿童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避免出现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将对儿童日后小学阶段学业准备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从幼儿参与和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来说,如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同伴、老师们的活动中,儿童在学业、行为、社会-情感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那么,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会减少。反之,如果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不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甚至处于孤立状态,儿童将无法在各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后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会增加。
(三)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学前教育经历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成为儿童接受范围广泛的其他课堂支持的基础。因此,在影响儿童发展、儿童对学校的看法和儿童在学校中的成就等方面,师幼关系起着核心作用。亲密的师幼关系具备如下特征:教师对幼儿的热爱和关心,师幼沟通顺畅,师幼平等,师幼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在语言、数学、社会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亲密的师幼关系将使儿童受益,并将此类受益延续至小学阶段。在学前教育阶段,和那些与教师关系不亲密的儿童相比,与教师关系更为亲密的儿童,将在小学阶段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社会成就和行为方面的成就。学前教育阶段的师幼关系的亲密度也将促使儿童在小学阶段技能的提升,包括与同伴交往的社会能力的提高,并提高特定人群(如专制型家庭中的儿童、少数民族家庭中的儿童)的阅读技能。另一方面,学前教育阶段亲密程度低的师幼关系中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将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内化行为。此外,幼儿园师幼关系的亲密度有助于儿童在小学阶段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并减少行为方面的问题。[4]师幼关系的亲密度也有助于提高面临发展危机的儿童的成就。具体而言,由于人口特征或学校方面的原因,在幼儿园面临发展危机的儿童,可能要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如果这些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的话,就会减少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的概率。有一项研究特别关注到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师幼关系的质量与接受特殊教育之间的联系。[5]在该研究中,部分学生由于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低成就,将面临接受特殊教育或留级的发展危机。研究发现,与幼儿园教师关系密切的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适调整,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另外,有些本来已经准备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儿童事实上并没有接受特殊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儿童与幼儿园教师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良行为得到及时调适。
(四)师幼关系的冲突。与互利互惠的亲密师幼关系相反,冲突型的师幼关系呈现出高程度的漠视、气愤和斗争的特征。不太遵守行为规范的儿童,与幼儿园老师的冲突程度也更高,更有可能面临发展危机,如降级或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此外,师幼关系的冲突将影响到儿童在小学低年级的学业成就。与幼儿园老师冲突程度高的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成就更低,在小学高年级会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不守纪律。从性别上来看,男孩与幼儿园老师冲突程度要比女孩更高,导致在小学阶段,这些男孩的数学成绩和阅读成绩更低。需要指出的是,师幼关系的冲突与需要接受特殊教育之间存在联系。与那些没有面临留级或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群体而言,确实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或留级的学生,与幼儿园老师关系的冲突程度更高。
三、结论
本文对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两方面结论。第一,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师幼关系的冲突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联最为紧密。幼儿生源减少的危机并未能缓和师幼关系冲突与接受初等特殊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所有儿童而言,冲突的师幼关系会增加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概率。导致儿童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师幼关系冲突的三方面重要因素包括:作为课堂支持重要手段的师幼关系的重要性、影响教师和班级的因素、儿童个性。第二,学前教育经历对于儿童是否需要接受初等特殊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幼儿园应在课堂互动、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善待儿童,增进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如此才能促进幼儿在学业、社会能力、品德等方面得到发展,才能够为儿童的幼小衔接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余中根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情景化教育 学龄前儿童 智力发育
一、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能够吸引儿童眼球,培养生活能力。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刚刚脱离家庭和父母的保护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融入集体环境中,与老师和同伴们的熟悉需要一个过程。利用情景化的教育方式,将幼儿置身于一个不陌生不恐惧的环境中,较好促进儿童的相互融合,更好地进行智力开发的教育策略。
我们以现实生活的情景化游戏模式为例,分析情景化教育对学前儿童治理开发的影响。以儿童感兴趣和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愿望的表达,并创造畅所欲言的环境。利用情景化的表演,使儿童尝试了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和对话。首先老师将教师布置成相应的情景场景,让儿童佩戴相应的道具进行角色扮演,将情景逼真化,增强儿童的角色意识和表演欲望,使儿童在表演中能够模仿社会交往的对话,并进行思考。例如,打电话这一生活情景,是儿童在家里比较熟悉的情景,但是自身可能接触得较少,因而很有表现的欲望。首先在情景中利用废旧的电话机作为道具,教师可以对儿童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儿童自己在情景中尝试和发现,用电话自由地与别人进行交流,与同伴和老师进行对话,有的学生扮演爸爸妈妈,在对话中,一个儿童会说:“你好!妈妈,你在干什么呢?”扮演妈妈的儿童马上回道:“我在上班,你在幼儿园乖不乖?”……类似的情景对话给了儿童能够畅所欲言和自由发挥的机会,有利于增进儿童对爸爸妈妈的理解,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这样的情景对话,丰富了儿童的经历,开发了其想象力,还融入了语言活动和社会活动,让儿童增加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情景化的教育让儿童参与游戏,形成思维和感情。
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让儿童能够积极地参与情景游戏,形成对于世界的认知,例如在情景绘画中,儿童就能在预约的游戏情景中了解世界的模样,并开始形成自身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在绘画教育中,教师通过情景解释绘画的技巧和要求,然后通过指导儿童全过程的绘画,使儿童在享受游戏快乐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和看法。例如,教师边绘制有主角背景的画边对儿童说:“大树妈妈的鸟儿越来越多了,熊妈妈的草地越长越密了”,然后要儿童讨论哪一块是大树妈妈的,大树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哪一块是熊妈妈的,草地应该是什么颜色。在形成一个情景化的动物世界过程中,儿童通过自主交流和讨论,形成对自然界和生活的认知系统,形成自身的思维模式。
情景化的教育方式还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游戏绘画过程中,让儿童自主选择喜欢的动物和植物,描绘喜欢的颜色。在绝对自由的想象空间里,儿童在纸上留下的印记就是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也表达了其对生活的感情,他们往往喜欢绿色的树叶,红色的太阳或者洁白的天使。
三、情景化教育有目的地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在情景化的教育体系中开辟专门的活动区,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空间为儿童设计学习和游戏的舞台,形成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情景化教育,一方面符合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能够达到有的放矢的教育效果。丰富多彩的情景化活动,促进了儿童个性的全面展示,儿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没有心理负担,也没有束缚,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高效有效的儿童情景化活动,能够有效地避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追逐打闹,规范儿童的日常行为,起到管理和教育的双重效应。
有针对性的情景化教育活动则能够较好地增强儿童的社交性,提高动手能力。以儿童折纸情景化教育为例,促进了儿童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分享。在活动区域中,准备剪刀、彩笔和胶棒透明胶等美工材料,儿童在活动区能够自由进行剪纸活动,也可以组建小组合作进行剪纸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就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有的儿童可能与教师与同伴发生争论,而在争论的过程中逐渐懂得怎样与同伴沟通,最终形成较好的解决方法。
另外,通过折纸创意的情景化教育,儿童根据自己的创意用美工材料进行装饰,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作品的展示,有的摆放在创意墙壁上、有的摆放在展示台上,而具有创新意识的小朋友可能就会将作品利用某些特殊的方式进行展示,有的儿童将剪的衣服贴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情景化教育模式就能够很好地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增强其交往能力,建立自己的交往模式和表现模式。
综上所述,儿童的学前情景化教育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人生定位等都具有启蒙性的作用。一般儿童在上学之前,心智都不够成熟,没有形成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特有的认知体系,犹如一张白纸,这时就需要科学地进行引导,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思想体系,形成对世界、对生活和对自身的认知。通过构建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建立起了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形成了儿童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交往能力和表现能力,并为以后的人生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德英.音乐教育对促进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4).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 教育观念 家庭文化 情感缺失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56-02
据调查,我国学龄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的学龄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心理专家认为,“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社会、家庭、幼儿园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三大主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造成了恶劣影响。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日益充实的今天,注重家庭教育环境建设,营造民主和谐、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对社会行为还处于好奇阶段,模仿是孩子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孩子喜欢模仿父母,以期从父母身上学到更多东西。父母的兴趣爱好、工作态度、言谈举止以及生活方式,甚至举手投足,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有一个公益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后,妈妈走了,孩子偷偷跟在妈妈后面,却看见妈妈端着盆在给奶奶洗脚……然后那个孩子端着盆,向妈妈走去,说“妈妈,洗脚”。这只是一个广告,却是一个最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儿童的心灵,塑造儿童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也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相反,问题儿童则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一面镜子。
二、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量调查显示:问题儿童多来源于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情感、性格等方面。常见的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有:
1.家庭成员的过分溺爱
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为孩子过分担心、包办代替、姑息迁就、许愿哄骗、百依百顺。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这就形成了“溺爱”。溺爱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滋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从而限制了独立意识,容易形成任性固执、骄横跋扈的个性,缺乏抗挫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对他人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凡事多从个人角度考虑,自私任性,并且过分依赖、胸无大志!
2.父母婚姻的影响
现在的学龄前儿童,父母离异率高,孩子在情感上就更找不到依靠,情绪容易低沉、抑郁寡欢;个性压抑,自卑感强;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一个家庭里,父母感情是否融洽,家庭的和谐度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个性。据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介绍,医院曾调查了600多个3岁到6岁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同时,根据医院的接诊情况,学龄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最多,占到看病总数的80%,学龄前的儿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3.教育观念的冲突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主要讲述了现代家庭成员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分歧的问题。教育是一种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有很多家长存在着“不打不成器”等错误教育观念,但棍棒式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直接的伤害,这种伤害以爱的名义,但却产生了恨的结果。同时,与之正好相反的教育方式,即家长对孩子没有原则地溺爱,则引发孩子行为问题的另一原因。在这些经常发生教育观念碰撞的家庭里,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方严格教育,一方却倍加袒护;无法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孩子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拉锯式的冲突中被搁浅着,要知道家庭教育走向哪一个极端都是不合适的。青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王冠军认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但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即使孩子行为思想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征兆,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或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4.不健康的家庭文化导致父母情感的缺失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泛滥,家庭里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包围着孩子,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兴趣大于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有些家庭中父母主要的消遣、休闲的方式就是玩游戏、看电影等无节制的家庭娱乐活动。更有甚者,不愿孩子打扰自己,给孩子下载个游戏玩,找个动画片看……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又怎能喜欢学习?学龄期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该有心灵上的和情感上的寄托。相对于丰厚的物质条件而言,孩子们其实更期盼心灵上的关怀与慰籍。从调查来看,问题儿童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忙于工作、生意和应酬,逃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在情感上就疏远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教育形同虚设,孩子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由于父母感情长期缺失和不健康的家庭文化的影响让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例如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孤僻、缺乏责任感等行为问题。
由此可见,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也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普及家庭教育常识,提升家庭教育环境水平,对子女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关注学前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引言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与学前教育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13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41.37%,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二、现存状况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
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W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三、现存状况原因分析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四、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
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
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
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五、建议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一、境象濡染机制
境象,即景象、情境之义。濡染,浸润、熏陶、感染之义。艺术活动蕴含着美、展现着美,美能带来快乐,让观众获得审美愉悦。美的内涵是抽象的,但是美的形式是具体的,对于幼儿而言,只有鲜活具体的“境象濡染”才能使其心灵受到一种震动,感受一种力量,从而促发创作动力,唤起表现欲望。境象濡染机制的核心要素就是将“抽象”化“具体”,将内容物象化,符合幼儿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试举两例:
例一:小班美术活动“好玩的泡泡”。教师创设了生动的吹泡泡的情景,组织幼儿先玩吹泡泡的游戏,再创作。因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单纯地学习绘画是很枯燥的,游戏能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一边玩一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学习,从而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地吹泡泡,观察泡泡,有的孩子说“泡泡是圆圆的”,有的说“这个泡泡大”“那个泡泡小”,还有的说“泡泡是五颜六色的”。一阵微风吹过,他们又发现了泡泡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在游戏情境中,儿童对泡泡的形状、颜色印象更加深刻,充满了创作欲望。在绘画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让大家很惊讶,孩子们不仅画出圆圆的、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泡泡,而且还注意到画面的布局,让高高低低的泡泡在画纸上起舞。在教师创设的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中,孩子们在动中体验,玩中发展。
例二:大班艺术活动“花布秀”。活动中事先收集各种裙子、旗袍、马甲、短裤、围兜、肚兜、头巾、帽子等用花布制成的服饰,创设了美丽的花布服饰展。活动中教师用简单折叠的方法做成幼儿喜爱的孔雀开屏、小鱼、帽子等多种造型呈现在桌上备用,并让幼儿运用花布自制服饰。在艺术情境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自主表现的能力。教师设计了两次操作,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大小不一的花布,用花布大胆创意,自主打扮自己。第一次,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摸索创意打扮的方法;第二次,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同伴,运用多种创意打扮的方法,合作相互打扮,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发展。
二、生活拟真机制
知识的源头无疑是生活本身。“生活拟真机制”就是将缤纷多彩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科学生活等,通^直接感受、拟真模仿、角色体验等路径将知识与生活链接起来,在符号与自然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生活展现情景,是通过把儿童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述,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引起儿童观察的兴趣,领悟观察的要点。”
在实施学前艺术情境教育时,一日生活环境、教学活动中设置的艺术情境,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大班艺术活动“美丽的风筝”。首先教师带领幼儿去参观风筝博物馆、欣赏各种风筝,同时节假日还要求家长带着幼儿去广场放风筝,这样幼儿对风筝有个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了幼儿对风筝的兴趣,能够根据风筝多样的外形,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创造性地装饰风筝,整个活动幼儿都充满了热情。从材料的收集和选择,到风筝的制作和放飞;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失败到成功,幼儿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从失败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又如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结合课题《民间艺术情境课程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从民间工艺品青花瓷入手,引导幼儿从青花瓷的图案排列上进行探索。因为大班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项链、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从以上两例我们不难看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升华,汲取了生活中的美,对人有深远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在充满艺术气息、氛围的环境中生活、学习,能促使幼儿全面协调发展。同时艺术情境教育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在艺术教学活动中,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经验艺术化,艺术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同时我们的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传统民间美术、民间音乐资源再开发、再创新,并渗入儿童一日生活,孩子对民间美术、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传统的东西在新一代中得以传承、发扬。
虞永平教授说:“要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生活中弘扬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对生活的关注,就没有对艺术的关注,不深入生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民间艺术,也无法真正把握和创造艺术。”
三、发散延展机制
人们都非常熟悉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段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发散延展机制,换言之就是开拓想象空间,促进多向思维,让幼儿在活动中想得开、想得多、想得远、想得奇,这是为创造能力奠基的最为宝贵的思维品质。
想象力属于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认识过程,是将头脑中已有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儿童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想象内容浅显、想象空间狭窄、想象维度有限,而艺术却可以通过形象让儿童轻松抵达每一个角落,极大地提升想象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立交区;景观模式;生态效应
城市快速路是城市化运动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央隔离带、多车道、控制进出口、全立体式交叉的道路,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目的一种城市交通干道类型,是解决城市区域间交通的有效手段,其在发挥交通作用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生物绿色廊道[1]。城市进程化加快,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捷和益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热岛效应、生物链断接、气候变化幅度过大等。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绿色廊道,在维护城市安全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快速路中的立交区更是重中之重,既是城市网络中的汇,也是城市网络中的源,同时还担当了交通廊道的结点[2]和小尺度景观格局中的“斑块” [3]角色。因此,有效利用好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的价值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快速路立交区人流量大、车流量大、车速快、交通路线复杂等问题的出现,为立交区景观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考虑美学因素[4],又要考虑生态效应,同时解决交通问题。如何做出适合立交区的景观模式值得探讨。
1 扩建后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学者对于景观模式已作相关的研究,如孙大江等针对成都市三环路与人民南路沿线立交区为例,探讨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及相关问题;亦有学者针对景观模式进行相关的生态研究[5],并已得出相应的应用性结果。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或者相关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达一定水平,尤其国外,在这方面做得很成熟。对于环城路之类的立体系统景观设计结合群落生态应用研究,在国外,如日本,做得很有特色,生态设计技术也很成熟;从国内来看,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并在部分城市已试用相应的生态技术手段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如上海静安南京路,在2000年就有人对其进行“景观引导制度与城市景观环境形成”研究。至2009年10月,昆明道路景观设计成功运用生态技术手段的代表是江东花园北路――雨水资源化生态路。从相关报道中,可以得出:昆明二环路改造中,已经在考虑此类问题,部分立交地段也做得有效果,如小坝立交、小庄立交、福德立交和石虎关立交看到了生态最大化的体现,但是建成之后,各类景观模式是否真正达到设计目标的生态效应应用研究方面无人进行。因此,对于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2 昆明主城二环系统立交区改扩建后景观研究重要性
2.1 景观模式量化研究直接影响着环境的改善
据生态场理论研究表明,植物群落作为一个开放的生物系统,系统内部自然会产生相应的“生态流”。这个生态流动过程会受植物叶面积指数的影响,也会受绿地斑块的大小、几何形状、植物类型、生长密度与高度及周边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6-9]。要真正达到降低气温、减噪、减少空气污染(主要是对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等生态效应,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起着主要作用。周一凡等认为绿地的生态效应中片林较大,灌木林次之,草坪最小[10]。因此,笔者认为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作为重要的绿地斑块,必须进行相应的量化研究,才能为立交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同时,运用相关植物群落效应、绿地场宽效应、绿量等方面研究成果[10],结合昆明二环路立交区具体情况对景观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可以为立交区景观模式应用找出模式与生态效应的关联性,为更好的立交区景观设计作参考。
2.2 景观模式合理应用代表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影响城市形象
通过相关研究资料及体验感受,立交区景观设计最关键问题应该是在于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而对于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来说,最关键的是景观植物种类合理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有利于景观模式的表达和实际景观效果,也代表着城市道路建设水平,影响城市形象。
2.3 景观模式合理应用直接影响道路安全视距
安全视距,对于任何一个道路系统来说都是必须考虑的设计因子,安全视距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尤其是转弯处和分道口段。对于车行道景观设计来说,应该满足最大观赏视觉速度的同时,要有一定的绿色手法警示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是利用最佳植物景观设计模式结合路段进行安全视距的确认。昆明二环路共有16座立交节点,每个立交节点区基本都涉及到变道、转弯与景观植物的穿插,减少交通事故,安全视距的控制是重中之重。
如何处理好安全视距?这不仅仅是道路设计要考虑和处理的问题,景观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立交区的组成――主体和附属地带,立交区景观模式应相应地进行分类应用,如指示配植、缓冲配植、禁止配植区等,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安全。
3 结束语
近几年来,各城市发展较快,对景观环境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立交区是城市道路系统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城市发展的速度与城区的扩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京都涝遇”等事件让我们再次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作为立交区景观建设对于排水等设施建设有着“软环境”用途,对于立交区景观模式与生态效应进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且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收稿:2012-09-10)
参考文献:
[1]孙大江,王自勇,刘光立.城市快速路立交区绿化模式探讨[J] 四川林勘设计.2004(1):25~27
[2]黄良美,黄玉源,黎桦等.城市不同绿地生境小气候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J].华东公路.2007,20(1):29~34
[3] 谈君.立交美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公路.2009,178(4):32~34
[4] 陈飞,王政梅.道路景观要素浅析[J].山西建筑.2009,1
[5]宋义红,顾光辉.浅析城市道路景观的组成要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6]张静.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硕士研究论文].2004
[7]陈燕燕,张志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概述[J] .交通标准化.2010,19
[8]富伟,刘世梁,崔保山,张兆苓.基于景观格局与过程的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生态效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9,8
[9]林岸.试论城市道路绿化生态种植设计――福州市金山大道绿地设计[J]. 福建建筑。2003,1
[10]范炳金 谈谈城市的立体绿化效应[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