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范文

时间:2023-09-19 18:29:49

序论:在您撰写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干预

第1篇

Abstrac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growing influ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f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not to solve, effectively, and will evolv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will cause serious ha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is analyzed,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creat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system, help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development.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Key words: mental health;psychological crisis;interference patter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103-02

0引言

近年来,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是否健康,不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还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必须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导致其心理疾病的成因,对其心理危机进行积极干预,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其能够不断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当前多数大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健康的,表现为他们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强烈的求知欲望,较稳定的情绪反应和乐观自信的积极心态,具备健全的人格。在面对各种挫折和矛盾时,能够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并积极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在大学生活中能够建立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不存在明显障碍。但是,大学中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甚至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根据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23所大学的抽样调查研究,23.2%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华南师大在两年时间里,对全国不同地域,不同门类的两万名大学生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发现15%-25%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则更多。①这些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已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开始成为大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突出问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调节手段。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展性危机,指大学生在个体成长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危机,如求学与就业的问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问题、环境与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以及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感悟问题等,这些问题主要是来自于大学生的内在的影响因素,具有内生性和自我调节性的特点;另一类是情境性危机,是指生活中突然遭遇亲人离去、失恋、考试或干部竞选失败、暴力伤害或其它突发性意外事件等,这些问题主要来自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外生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就类型而言,大学生面对的主要是发展性危机,情境性危机发生的概率较小;就危害而言,情境性危机的危害普遍大于发展性危机,应该引起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对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着手,两方面原因共同形成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2.1 主观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或者遭遇相同的突发事件时,不同主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某些主体会选择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用行之有效的行动去化解危机,并在危机的解决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意志,最终可以顺利渡过危机并能够获得自我发展。而另一些的主体在危机发生时选择逃避,这些人的逃避行为会导致危机应对心理发生变化,失去正确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最终导致应对危机失败,甚至可能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因此,在导致心理危机发生的各因素中,源生于个体内部的主观原因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①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差错。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对困难和挫折的感觉不在于所遭受的应激事件,而在于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观念和态度。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年龄上正处于情绪起伏较大,心理波动明显的阶段,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是自卑、自暴自弃。在思维模式上,他们往往采取“聚焦式”的方式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缺乏发散式的思维活动,这种情况下容易把全部思维都聚焦在眼下的遭遇上,表现为意志消退或情绪失控。②个性缺陷。法国心理学家凯立希认为: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这些特征和属性包括:需要、动机、情绪、自我知觉、角色行为、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个性缺陷是指个体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由于存在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上的不足,容易出现个性上的偏差和不足,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差,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一旦面临危机就会手足无措,心理崩溃,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更有一些自闭孤僻的人不愿与人交流,使外界帮助无法及时跟进,丧失了接受危机干预的机会,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利益的伤害,这些都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大学生,对人生、事业充满着美好的理想,对友谊、爱情充满着纯真的渴望,他们有相当强烈的自尊、自强、自立意识,但又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会经验贫乏,生活阅历肤浅,对各种社会现实和生活经历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当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时,他们脆弱的心理就很难承受。

2.2 客观原因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外部困难和挑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干扰,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引发心理危机。①学习方面的压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较弱,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由学习挫折发展为心理危机,主要在于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业上缺乏成就感,或者个人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满足,学业的自我形象降低,进而影响到整个自我评价。这也与学校及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学业仍然是最重要的依据不无关系。②人际交往方面的压力。大学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人生追求,这些无疑都使大学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加之还有部分同学以前没有住校经历,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常会因为生活琐事冲突心烦意乱,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引导和调节,这些问题会加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而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③情感方面的压力。从年龄和生理角度上看,大学生已经属于成年人的群体,在大学阶段,大部分学生会有感情的经历。通过对大学生恋爱的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中约超过1/2的人谈过恋爱,但仅有81%的大学生认为他们是在付出“真爱”。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及观念存在极大的偏差,容易产生问题。④就业方面的压力。随着我国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加之高校就业制度不断改革,近年来采取的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使得就业竞争空前加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3.1 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作为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机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近几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心理危机干预已经正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课题,在很多国家,危机干预已经是社区和大学心理卫生保健的重要部分,在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和预防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将心理危机干预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保护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重要意义。

3.2 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目前比较成熟的几种心理危机干预模式有以下几种:①认知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状态基本平复,使其逐渐接近于危机发生前心理平衡状态。该模式认为,心理危机事件之所以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伤害,进而引发心理疾病,其关键在于学生对危机事件和围绕事件的相关境遇进行了错误思维,而并非危机事件本身或与该事件有关的事实。②平衡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之初,心理危机初步形成的时期。该模式认为,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的心理情绪本来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正是由于危机事件或事实的发生,使得他们的这种心理平衡被打破,心理情绪处于失衡状态,他们感到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最终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③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遗传天赋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长,而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危机可能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除以上几种外,有研究者也提出了其它诸如哀伤辅导模式、支持和干预技术模式、整合的危机干预模式等不同的危机干预模式理论,这些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将这些逐渐成熟的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实践,必将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4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4.1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与咨询者的交谈、协商、探讨过程,帮助咨询者达到自助的目的。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倾吐心声、发散情绪的平台,通过咨询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咨询者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复杂的人生。通过建立长效的专业心理咨询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寻求心理帮助的平台,提供缓解心理压力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出口,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4.2 建立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在学校中建立快速、高效的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学校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应当着力建设以下几个制度:心理危机预兆识别预警制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值班制度、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中的快速支援制度、心理危机处理的信息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紧密配合,形成一个全面的心理健康调控反馈网络,可以及时对各种心理危机情况进行把握和反映,从而形成良好的反馈和干预机制。

4.3 建设心理危机预防制度根据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现状,首先必须坚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普及心理危机应对的基本知识,引导大学生形成预防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其次应当开展对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专题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识别能力,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反馈给有关老师和心理干预机构,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及时有效实施提供可能。

4.4 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高校积极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如在高校中开展类型丰富的校园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使得广大同学可以再更大的范围内去参与活动,去进行思想交流,将自身的情绪进行宣泄和引导,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处于一种充实愉悦的状态,这对于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抵御心理危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释:① 李志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05,(6).

参考文献:

[1]杨胜勇.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4),150-152.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危机干预;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与高校管理者的关注。实施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保证学生安全是关键,以预防为主,对于危机干预对象进行全程监护,以使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中的作用

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区别。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要求辅导员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辅导等相关知识,为的是掌握青少年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更好地开展工作。并不是要求辅导员代替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当然,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并不是一无是处。

高校辅导员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首先就是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其中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相关知识等一系列培训,通过培训让高校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咨询知识,这样在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中辅导员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其次,高校辅导员是站在学校一线上的老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起到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活的指导者和思想的引路者。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使辅导员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都是很必要的。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重于干预,学生遭遇心理问题的前期,肯定会表现出心情不好,心事重重,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主动寻求朋友、同学、辅导员、学校、家长的帮助,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他们也渴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我觉得学校应该为这类学生提供一个积极解决心理问题的平台,一定要让学生知晓学校有相关心理健康的服务,要让他们能感受到他们遇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是有解决的途径和办法的。

另外,心理学生信息库非常的重要,信息库的建立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我们应该完善好心理问题学生信息库,尤其对于那些有几任辅导员的学生更为重要,通过信息库,后任辅导员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

最后,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他对人生观,世界观的不正确理解。比如沉湎于网络,厌学,学籍预警,缺乏责任感等等,我们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后如何应对

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在大学校园里快乐的学习和生活,我希望我的工作能为学生们扫除困难,铺平道路,我想这也是每个辅导员老师的心愿。但是,尽管我们认真负责地工作,但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不会出现心理危机,如果发生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造成了严重后果,会出现的情形有:①家长不配合,把责任全盘推卸给学校;②对学校的声誉造成影响;③心理危机导致学校进入司法程序。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愿看到的事实。作为辅导员老师,首先我们应该耐心细致地处理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应该学会做好记录;在学生心理危机的现场,如果老师有遭遇伤害的可能,应该保护好老师避免遭受伤害。可能有些辅导员老师会有这样的感受,某段时间,你的某位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你会紧张,担心,有可能学生的负面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老师自己,我们应该学会去排解压力,排解烦躁,学会向家人和同事倾诉。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危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有效联动和积极配合,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黄新华.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2).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C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44-02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最富于变化、波动和激荡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仍处在发展之中,同时又要面对紧张的学业等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新课题。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也给大学生敏感的心理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这些,都易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与心理承受之间的平衡失调,产生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障碍。

一、案例陈述

x年2月23日傍晚18:45分左右,笔者突然接到某学生家长电话,说收到女儿手机短信“遗言”,大致内容为自己没能为社会作任何贡献,等其死后,如能找到其尸体,望将其新鲜器官无偿捐献。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笔者内心感到十分震惊。该生平时学习刻苦,做事认真,在思想上也积极要求上进,并递交过入党申请书,虽然性格较为内向、好强,但平常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宿舍关系也十分融洽,在此之前未流露出任何自杀倾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尽力搜索,有关人员终于在一小区门卫值班室找到了该同学,此时她已泪流满面,左手手腕处血迹斑斑,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事后笔者与其进行一次深谈,了解到:该生自青春发育以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并患有心理疾病,伴有恐惧、自闭、强迫等症状;平时对人很好,但凡事对己苛刻,追求尽善尽美,看到自己的缺点时就会产生自卑。虽经不断努力改进,但深恐自己不如别人,与人交流也就产生困难并逐渐开始自闭。寒假期间,经过心理医生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家长唯恐孩子压力过大,没有和老师及时进行沟通,以至该学生到回学校后又出现反复,发生上述极端行为。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按照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划分,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精英阶段教育。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较,中国的大学生是经过层层严格选的“天之骄子”,具有以下显著的心理特征:高智商。大学生的平均智商在110分左右,比一般人均的IQ高出10分左右。高价值感。自我评价一般高于同龄其他群体。高自尊感。高期望值。高压力群体。大学生要比同龄人承受更多的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年轻的大学生们相对简单而贫乏的经历、有限的人生阅历与有限的知识经验都不足以满足他们种种独特的心理需求,各种压力随之产生。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化解心理压力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重灾群体”。追溯其根源就不难发现,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的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都源于中小学时期,而且同其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受教育方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格个性等因素有关。

首先,从该生的受教育方式来看,她进人大学以前所接受的“中等教育”已呈现功利性趋势。虽然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高考制度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这一教育理念难以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于是,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生成了应试机器,各种应考试题占据了学生的全部中学生活,其他的各种需要被压抑到最低点,造成其知识虽有增长伴随着的却是人格的缺陷与心理适应能力的欠缺。最后,经过“黑色七月”的过滤,她有幸成为跃过龙门的“小龙女”。来到大学以后,她面临着新一轮的艰苦跋涉,中学时代所构筑的、苦苦追求的理想原来不过是“海市蜃楼”。大学一年级学生告别了多年的中学生活迈人大学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老师同学的陌生,老师教的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化,新的人际关系没有很快建立起来,中学时期个人优势没能在新的群体中发挥出来,常常出现许多不适应,表现出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的矛盾、轻松感与压力感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渴望交往与防范心理的矛盾、不良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同社会经验不足的矛盾、期望值过高与目标落差的矛盾、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对待异性关系及道德规范的矛盾等等,都构成了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问题。

其次,早期的家庭经验也会对个体人格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行为等等。家庭环境奠定个体人格的雏形和发展基础。不良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不愉快与创伤,为其后来的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中国,大多数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抱无所谓的态度)教养孩子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到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摇篮,因而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塑造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童年的经验在个体自我意识没有发育完善的状态中往往形成个体的无意识,所以在童年时,这些问题没有明显地暴露出来。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发展与知识经验的增长,沉睡的早期经验被个体以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加以诠释,从而形成种种不合理的信念(即个体对事物的歪曲的认知),产生心理障碍。就笔者本人接触的实例来看,也确实如此。该生父母为支边知青,属于晚婚晚育,与子女年龄相差甚远,且平时也不注重与其沟通与交流,日积月累,与孩子之间形成了较深隔阂,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学习好就行,造成孩子的很多问题长时间郁积在自己心里,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此外,该生在其小学时期,班主任曾说过她很笨,不会考上大学的,由于该生从小自尊心较强,觉得这样的话是对其的侮辱,越加激发其好强性格,从此“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忽略了与家人的交流和与外界的接触。

再次,剖析该生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自卑性格是引发其自杀的主要原因。她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唯恐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事实上,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不过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处在这种心境下的大学生个体,在外界刺激的诱导下则容易导致自杀。

大学生自杀现象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的原因。因此,预防大学生的自杀等心理问题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干预

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预防措施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关注心理问题高危人群

我校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大学生人格健康量表(UPI)项目。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大学生自杀高危人群,并予以重点关注。从我们以上的原因分

析中可以看出,每一种原因都与心理应激有关。据诸多学者调查发现,心理应激障碍是大学生自杀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所谓心理应激(mentalstress)是指人在外来刺激下,心理适应的能力。应激源有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激烈、对所学专业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困难、违规违纪受到处分、失恋等应激源都会使应激障碍者产生强烈的内心痛苦和情绪反应,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应激障碍者,其自杀往往来得突然,必须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干预。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这是基于以下两种现状:一是目前还有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有关青年期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及其危害,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调节技巧,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二是目前大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大学生不愿意被别人知道去找过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因为在社会上,人们还是认为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差不多的概念。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缓解其前去心理咨询的焦虑不安的心情,以便及时能得到心理咨询员的帮助,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自杀。2)创建大学生心理协会。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协会的作用,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利用学校内的广播、计算机网络、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增强自信,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校园文化也就成了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一所大学来说,就必须通过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积极向上的功能,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的心理渗透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价值导向功能。因为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反对。第二,娱乐功能。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学校,所以娱乐功能就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建立军乐团、合唱团、围棋协会、心理协会等社团,为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娱乐的条件,打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的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活格局,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突发时的危机干预

通过本文的案例可以知道,这名学生最后自杀未遂.主要得益于我们的快速反应系统。一批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中坚力量,展开迅速而广泛的寻找,对其不断发短消息进行劝慰、安抚,使其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3.事后的持续关注方法

一是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与其接触时,不能把他(她)当成是有心理疾病的人。若将其看成正常人,其自身压力会减小,有助于当事人的放松,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第4篇

【论文摘要】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占踞半壁江山,高职学院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弱势学生群体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酿成恶性事件,了解心理危机的表现,挖掘心理危机的根源,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途径,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

一、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危机现状

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是指学生自身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主要包括7大类学生:1.家境贫困者;2.存在明显的攻击或暴力倾向,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3.人格有明显缺陷者;4.有强烈的罪恶感或不安全感者;5.单亲家庭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看不到“出路”者;6.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7.性格内向者。2005年媒体报导了116起中国大学生自杀事件,高校接连发生大学生由于心理异常等原因而发生的伤人、杀人或自杀的严重事件,教训十分惨痛。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2006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2006年10月,笔者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生活中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立即反应阶段: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完全反应阶段: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当心理弱势的学生群体突遇上述突发的挫折事件时心理承受力弱而可能引发危机出现。

二、心理弱势学生群体产生危机的原因

目前,引起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要考试失败等。如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也可能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具体来讲:(1)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者;(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者;(3)个人感情受挫者;(4)人际关系失调者;(5)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者;(6)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者;(7)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8)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9)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者;(10)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者。

三、心理弱势学生群体产生危机的根源

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是非常复杂的,既有个体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与学校教育、社会、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自我价值取向的单一化。人格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系统中,起核心、支配作用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念,而基础教育阶段则是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之下,有很多学生都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判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之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忽略了自己在素质、特长和能力等方面优势的发挥及培养。考上大学后,一旦发现自己在学习上不如别人、一向引以为自豪的“资本”不复存在,又没有意识到通过发掘自己在素质、特长和能力等方面优势加以弥补,此时很容易导致自我认知的偏差,引发心理危机。

2.心理求助方式的片面化。心理求助是指当个体遇到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以解决困扰和痛苦的过程。有关研究发现,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都是先力图自己解决,然后才求助,同时大学生对于心理求助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心理问题解决的理念。笔者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虽然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在理念上持肯定态度,但当自己面临心理困惑时,出于不愿暴露隐私或害怕被贴上“精神病人”标签等方面的顾虑,往往对心理咨询持否定态度,不愿寻求心理咨询、不愿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们往往更崇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正是由于心理求助方式的片面化,致使长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则很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3.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大学生要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则需要有一个来自于亲人、同学、朋友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系统。的心理比较闭锁、不善于同别人交流,他们从来不说自己不好的地方,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说,有什么事都自己承担,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缺乏一个有力的心理支持系统,又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当其面临心理问题时则有可能长时问走不出心理困境,产生心理危机。四、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预防危机干预措施

由于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大力开展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是减少高职学院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1.大力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利用网络、报纸、板报、海报、广播、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心理弱势学生群体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树立“有心理困惑时寻求专业帮助是很正常和非常明智”的观念。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和全人教育,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承担起生命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实现大学生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一体化的全面提升,真正培养高质量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预防措施。

2.构建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3.建立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档案并及早干预。具体来讲,就是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即通过心理普查和相关调查,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心理档案,对心理弱势学生群体中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应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此外,还应定期对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培训,使他们具备初步的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及时了解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一旦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联系,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工作中的漏洞。

4.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高校应通过各科教学渗透、“两课”教学、班主任工作、大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生活、各种体育活动等途径,全面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校园环境,强化育人意识,真正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工作新态势,使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以有效预防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心理危机发生。

【参考文献】

[1]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第5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介,凭借自身即时互动、信息共享、内容简化等特征,现如今已然转变成人们发表自我看法、分享内心感受等的重要平台,已然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微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干预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时代概述

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性、思维方式正逐步被这种“无微不至”的时代环境特色所改变。现阶段,“微时代”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信息名词,而是一个关乎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

二、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1.信息负荷致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困惑

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个人的学习过程实质是维持自身信息平衡的过程。倘若一个人失去感觉,缺乏信息刺激,其便会产生心理问题。同样,倘若一个人得到过量的信息刺激,其同样难以健康发展。微时代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多条渠道,一方面对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予以满足;信息资料的急剧增多,一方面又超过了大学生自身处理、利用信息的水平,造成他们雾里看花、应接不暇。微时代的网络信息加大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漫无目的地徘徊于各个微信公众账号、微博页面,麻木地接受外来信息的刺激。

2.微时代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正值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发展由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决定。受长期与互联网接触影响,往往造成大学生在情感方面对信息网络产生眷恋心理,使自身生活在电子设备包装的电磁场下无法自拔,且不再需要像在现实生活中那般去主动概括、反思,进一步对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产生不良影响。

3.微时代对大学生形成社会性情感构成阻碍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他们正经历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阶段,社会性情感在大学生情感生活中逐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由于上网、玩手机成瘾,造成自身在人机交往中慢慢转变为情感迷失的机器。在此种情形下,微时代就好似一道铁闸阻断了大学生社会情绪体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虚拟社会中,对大学生形成社会性情感构成阻碍。

三、微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高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论不断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1.借助新媒介,搭建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平台

现阶段,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喜爱,高校应当利用该特征,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信息内容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不过调查研究表明,即便当前大多数高校设立了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账号,然而却鲜有得到学生的关注,这与平台的内容多为官方新闻、通知等枯燥内容不无关系。鉴于此,高校可考虑积极推出一些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创意活动、话题,就好比借助热门微博编织手段,通过学生关注的话题来开展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调整优化自身的心理状态。

2.借助新媒体,开展微博心理咨询

针对大多数大学生不愿意接受面对面心理咨询的现状,高校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开设互动交流栏目,在交流栏目中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合理监管,营造良好“微文化”氛围

微信、微博中的内容传播极为迅速,倘若对其中相关的分享转发信息未采取适度的监管,势必导致一些不良言论、虚假信息等传播开来,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鉴于此,高校应当加大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介的管理力度,提倡微时代道德,既要鼓励学生远离微博不良信息,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进一步促进“微文化”健康有序发展。

总而言之,微时代下,以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总结经验,清楚地认识微时代的内涵,全面分析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借助新媒介,搭建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平台”“借助新媒体,开展微博心理咨询”“开展合理监管,构筑良好‘微文化’氛围”等,积极促进微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洪涛.“微时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6):78-82.

[2]谌湘闽.基于“微时代”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辅导员工作新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6):243-244.

第6篇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逐年提高。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至关重要。尽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这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操作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危机干预模式多是由国外直接引进,如常用的belkin提出的三阶段模式[5],对危机干预的建议多停留在观念上,尚未形成操作体系。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

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本文所提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见图1。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模式

要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建立科学化的评估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建立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指标的预警体系。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定,主要从认知、情绪、躯体和行为四个方面的主观特征来判定心理危机。这些指标较模糊,容易受干预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误诊。虽然,国内学者金宏章等人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纳入了自杀意念指标,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并不仅局限于自杀,还有冲动性杀人等因素,考察危机事件的维度不够全面,测验结构效度指标较低[6]。

具体应该将何种因素纳入预警体系中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资料中的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重大创伤等因素能够显著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笔者在长期的危机筛查工作中,尝试着用量化分数的形式从自杀想法、自杀史、自杀计划、当前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精神病性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由此,在建构危机评估指标体系时,家庭因素、自杀相关情况、压力、社会支持、精神病性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其中。建立一套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客观、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性进行评估。

(2)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目前,大量的高校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但大学新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入学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动态心理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应关注毕业生、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另一方面,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以往的危机干预重在即时干预,忽视危机前的预防及危机后的干预;重视危机的他救力量,而忽视危机的自救力量;重视教师的力量,而忽视同伴的力量。因此,危机干预应该从全程化、多资源的角度着手,关注危机的自预与后干预。

(1)自预模式。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体原因。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其自身因素在危机缓解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危机自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理想、最有成效的手段,将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最大限度保护学生,避免其受到因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伤害。那么,应该通过什么__途径促进学生的自预呢?

一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自我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无疑是快速、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自预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心理健康课程

,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预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其与人更好地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技巧。

(2)同辈干预模式。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因此,在调动学生自身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伴互助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同辈监督机制,每个班均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干部,由他们充当班级的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机制,通过朋辈热线、朋辈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同辈互助,发挥同伴对危机学生的影响。

(3)加强危机的后干预。目前,危机干预重点关注危机的即时阶段,对心理危机的后干预的关注不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整套联动的系统过程,危机的后干预必不可少。危机后干预有助于弥补目前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丰富危机干预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及时的避免恶性事件(如自杀、凶杀等)的模仿效应。

一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后干预机制。曾经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是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但是,许多高校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后个体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开展,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真正从危机事件中恢复过来。因此,应该针对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后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前的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

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周遭人群的干预机制。知悉或目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危机学生同伴带来强大的心理冲突,他们会对危机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困惑、自责甚至恐惧,这种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这种心理冲突得不到有效处理,会让他们习得危机学生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危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传染性”。目前发生在富士康公司的连续跳楼事件充分显现出这种“传染”的危害。因此,对危机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后干预非常必要。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哀伤辅导、班会、放松技术、个别辅导等,帮助周围的同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化解其因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防止其产生模仿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并提高其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3.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

当人们遭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刺激,特别是严重的心理危机时,往往需要周围人帮助他们度过危机。目前,很多危机干预工作重视学校系统内部因素,但常忽视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其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来自学生的家庭及其它社会因素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危机干预的作用,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危机干预研究的重点。

(1)家庭教育。高校应该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并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普测时让学生填写家庭基本情况表,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其次,学校要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可以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对新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在报到之初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再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掌握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的教育方式,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危机教育专栏、编制心理危机干预家长手册等,定期邮寄给家长。最后,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充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危机学生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其度过危机的决心。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 趋势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3SJDFDY060。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调动各种可利用资源,采取各种可能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境,限制乃至消除危机行为,挖掘处于危机中个体自身的潜能,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1]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高校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因心理危机引起的伤害行为发生或将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生命安全,使之恢复心理平衡,进而提高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重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2]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研究迄今已有20余年的发展,通过引进借鉴国外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和措施,不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从无到有的长足发展,建立了一些适合我国大学生现状和我国高校实际的干预体系和干预模式,提出了诸如“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等特有的创新举措,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干预目标从帮助个体顺利渡过危机到促进个体心理成长,危机主体自身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凸显,全方位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意识逐步形成,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成为重要举措,社会支持系统逐步建立健全,以积极心理学为代表等理论的重视及应用六个方面。但是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域内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急需继续研究,加以完善。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干预目标落实状况不理想,危机主体自身作用的发挥较为薄弱,干预体系实施方案和运行机制研究欠缺,干预队伍构成和培训单一片面,理论基础本土化水平不高。

1.干预目标从帮助个体顺利度过危机到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但目标的落实现状却不理想

早期心理危机干预目标是为危机个体提供一些措施和方法,帮助个体顺利度过危机,恢复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由心理创伤而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Lazear E(2002)提出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王建国(2007)提出,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4]正因为此,有研究者提出早期的心理危机干预目标只是建立在心理病理学基础上的对危机干预的理解,虽然对于消除或减轻危机带来的心理创伤,恢复个体的正常社会适应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却忽略了个体经历危机后获得成长的可能,否定了危机对于促进个体心理成长的积极作用,只注重短期目标,强调既得效果,而忽略了长远目标,忽视了长期效果。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推动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目标逐渐从帮助个体顺利渡过危机转变到促进个体心理成长,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强调心理危机干预对于个体成长的积极性。朱美燕(2013)提出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帮助个体顺利渡过心理危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更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生命价值重构和人生意义追寻。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创造人和生成人的过程。通过心理援助,实现当事人心理自助,是危机干预的最终目标。[5]常秀芹等(2014)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在于个体的创伤后成长。[6]心理危机干预目标的转变从根本上利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长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然而此目标的实现也意味着实际工作中投入量的增加,高校在实际进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可能只关注是否顺利渡过危机状态,将危机的负面影响消除到最小,再加之各种资源的有限性,以至于发掘危机对于学生成长的积极性,实现学生人格发展、生命价值重构和人生意义追寻的目标却不得而知。

2.危机主体自身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凸显,而对危机主体自身因素作用的发挥却较为薄弱

早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注重由外向内的单向干预模式,认为危机事件超出了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处于心理失衡状态的个体凭借自身力量无法恢复心理平衡,需要外界介入方能应对危机。在这种模式下,个体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忽视了个体应对危机的内在动力。[7]个体的心理危机产生过程显示,外界应激源作用于个体后,经由个体的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生物免疫系统组成的“中介系统”的过滤,被削弱或被加强,最终表现出来。[8]而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免疫系统都属于个体自身因素,这就显示出个体自身因素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个体自身因素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影响作用,因此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也正日益突出危机主体自身因素的作用。有研究者对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危机主体自身因素所包含的范畴进一步进行了研究论述,诸如常秀芹(2014)提出个体自身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解释风格、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韧性乐观等[9];王军妮(2014)提出人格是危机事件与危机所造成的危害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危机事件的反应程度;[10]徐斌等(2011)提出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免疫系统是个体抗压能力的重要体现。[11]然而,总体而言在现有研究中对危机主体自身因素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多是理论论述,实证研究相对缺乏,在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危机主体自身因素作用的发挥更是微乎其微。

3.全方位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意识逐步形成,但实施的操作性方案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却十分欠缺

早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单纯关注心理危机应急处置,近年来研究者们意识到心理危机干预应成体系化运作,即形成一个包括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反应性干预体系及危机后干预体系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虽然众多研究者对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已达成共识,但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及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价值和意义的探究论述,对于具体实施的操作性方案和体系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却十分欠缺。对于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对于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主要是识别并有效关注大学生高危人群,评估和分析其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为进行危机干预尽早提供可靠信息,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介入、早评估、早治疗,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现有研究多重视并强调危机预防和预警,但在实际工作中危机预防和预警却多流于形式,得不到有效落实。[12]对于反应性干预体系,心理危机应急预案是危机干预取得成效的保障,应急预案的编制有助于充分整合资源,实现危机干预工作的协调统一。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学者在这方面作了些许开拓性的研究,还未形成较成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13]对于危机后干预体系,现有研究已经强调危机后干预的重要性,认为危机后干预是危机干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危机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自然延伸和拓展,是对危机个体的积极关注和干预效果的长期巩固,是构建危机干预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14]而后期评估和跟踪反馈机制却尚未建立健全。[15]由此可见,众多研究都强调全方位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并也突出危机干预每个环节的重要性,然而对整个体系中的每个环节实施的操作性方案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却十分欠缺。

4.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成为重要举措,而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片面,专业培训缺乏系统性和人文关怀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的建设也日益受到了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队伍除了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构成之外,一些兼职人员,以及能够为危机主体提供有效社会支持力量的相关非专业人员的加入也被视为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队伍非常重要的补充力量。因此,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正日益成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对于这支工作者队伍的人员组成,许多高校对此认识还比较片面、局限,仅重视提倡发挥专业人员和学工干部的力量,对于其他任课教师、宿管人员、校园安保人员、家长等人员在队伍中的构成却较少考虑。因心理危机干预属于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知识和技能,当前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养和提升主要依托培训手段,且培训多短期性,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这其实成为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否顺利成功的隐患。近几年又有研究者提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要体现人文关怀[16],这说明在培训并提高工作者专业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培养提升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性,这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5.社会支持系统逐步建立健全,然而危机个体对其的接受度和利用率亟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需要依靠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诸如建立朋辈心理互助机制、家校互动机制、学校与社会互动机制、校医合作机制等。根据社会支持来源的不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分为内在心理支持和外在心理支持两部分。同伴心理支持、家庭心理支持、学校心理支持和社会心理支持等都属于外在心理支持系统。外在心理支持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内在心理支持系统的建立,因为内在心理支持系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心理自助能力,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17]正因如此,外在支持系统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其实与大学生对社会支持系统的接受和使用程度有关。然而有研究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心理危机状态下,有38.5%的人不会求助于外界的帮助,即使是求助的学生,更多的也是求助于朋友和同学,比例占到65.0%,只有14.1%的人求助于学校老师、心理咨询机构等;12.6%的学生认为是依靠外界的帮助渡过了心理危机,而79.7%的学生认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渡过了心理危机。[18]从该研究结果可见,能够提供专业、科学支持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具备一定专业性的学校老师等社会支持资源,学生对此的接受度和利用率并不高。因此,如何提高社会支持系统的接受度和利用率,特别是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等专业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的作用,使其经过本土化改良,显示出中国的特色化,促使大学生真正愿意采用和便捷使用还需要继续探究。

6.积极心理学等理论的重视及应用,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依据,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尚较为薄弱

早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参考借鉴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理论为主,诸如国外的痛苦工作理论、应激学说、危机理论、危机发展模型,以及危机人格理论等,依然是构成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近年来从国外兴起的积极心理学逐渐被引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主观体验、积极特质与积极制度的科学,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促进人心理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充分开发,力求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提倡用主动、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是一门着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幸福、发展、快乐的科学。[19]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一些研究者开始发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旨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新的目标和内涵十分契合,并将积极心理学引入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此外,我国还有一些研究者还从人文关怀、价值观等视角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研究,虽然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领域注入了更多的理论依据,逐渐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等先进理论融入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体系,并建构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逐渐让该领域的研究更加丰富完善,以促进实际工作成效性、长效性和育人性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高垠:《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第2期,第144-147页。

[2]马喜亭、李卫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判与干预模型构建》,《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第103-107页。

[3]Lazear E. Entrepreneurship[R]. NBER Working Paper,2002:9109.

[4]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88-91页。

[5]朱美燕: 《实然与应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4期,第79-83页。

[6]常秀芹、秦丽华:《创伤后成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140-144页。

[7]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教育评论》2011年第2期,第70-73页。

[8]徐斌、王永利:《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自预的思考》,《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第100-103页。

[9]常秀芹、秦丽华:《创伤后成长――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积极目标》,《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140-144页。

[10]王军妮:《大学生心理危机与人格特质关系》,《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期,第258-259页。

[11]徐斌、王永利:《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自预的思考》,《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第100-103页。

[12]陈静、李宝珠:《浅析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4-27页。

[13]程婧、孟莉:《近十年国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述评》,《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第80-83页。

[14]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后干预》,《教育评论》2011年第1期,第62-64页。

[15]陈静、李宝珠:《浅析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4-27页。

[16]朱美燕:《实然与应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4期,第79-83页。

[17]林琳、柯晓扬:《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教育探索》2013年第2期,第125-126页。

[18]蒋丽华:《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教育探索》2013年第3期,第146-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