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9 18:29:36
序论:在您撰写心理缺失的表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们在办学工作中采取的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教育规划纲要》及学校实际确立发展目标
我们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客观实际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并以此指导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以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人心、激励大家向新的发展目标奋进。
我校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城乡结合部,是相对贫困落后地区,以往办学条件落后,生源素质较差,学校对师生的吸引力不强,部分教师、学生有离开学校,重新择校的想法。面对这一窘境,我们在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精于管理,追求卓越”新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努力追求“优美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教学秩序,优秀的教师群体,优质的办学成果”的新的办学目标,积极培育“文明进步,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我们把“抢先一步”的机遇意识,“精细到位”的细节意识,“日事日毕”的效率意识,“追求卓越”的精品意识,“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的创业意识等优秀的管理文化结合到学校管理之中,转化为学校重要的文化资产,在全校师生中建立起强大的精神磁场。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根据学校现有的发展水平又进一步提出“把明德小学办成教学环境幽雅、教育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优秀、教育质量上乘、教育科研领先、教育特色鲜明的研究型、服务型、精品型、创新型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内交流能力的现代小学”的办学目标,进一步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至上、求实创新、着眼未来”的办学思想。以此,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完善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离不开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约束引导。我们依法完善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明确设定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始终坚持抓教学质量管理不动摇,制定并严格实施《课堂教学常规与考核》、《教师备课规范化要求与考核》、《学生作业书写与教师批改要求》、《教研组考核评价办法》、《教师教学忌语》等教学管理制度。这一系列工作规范,切实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许多内容是《教师法》条款的具体化。我们把学习贯彻《规范》与学典型、树典型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全校教师有作为的教育实践。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向“山区人民的好教师马宪华”、“舍身救学生的英雄教师殷雪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人撑起瑶家小学的盘振玉”等先进教师学习活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学习事迹谈体会,重在思想发动;登台演讲谈心声,重在营造氛围;总结交流谈经验,重在落实行动。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全校教师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三、实施科学民主管理,激励教职工努力奉献、创新争优
教师是实行依法治校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我们提出“学校是大家的,事业是共同的,主意大家出,意见大家拿,事情大家做”,推进民主管理。学校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远景,拟定重要制度,做出重大决策等,都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把那些有思想、有方法、有创新、可操作的建议命名为“金点子”并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奖励,体现出对教职工参与谋划学校发展的尊重和认可。我们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重大事务、资金使用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公开。这样做的结果,既满足了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的要求,也由此引发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我们坚持了“学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的领导班子服务理念。当教职工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领导班子出面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寻思路找方法积极应对;当教职工情绪低落、状态不佳时,领导班子与其促膝谈心,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振奋精神;当教职工取得工作成绩时,领导班子给予赞扬,鼓励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当教职工有好的思路和想法时,领导班子引导他们说出来、写出来,创造更多的展示机会。
我们还实行了“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的管理模式。班子成员每天至少和一名教师进行一次交流,至少发现教师一处工作亮点;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至少分别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在每周五的班子例会上详细汇报。营造了领导班子与教职工相互尊重、分享、关注、信任的工作氛围,激发了教职工自我发展的良好愿望。
一、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指社会对一个慈善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慈善组织的无形资产,在日积月累的发展中形成,体现在权威性、信誉度、公众影响力等方面。民间慈善组织失去了公信力,就相当于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会逐渐被社会、被公众所淘汰。
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概括而言,就是民间慈善组织公开说明组织所获各种资源的流向,以及说明各种运作是否有成效、是否符合组织宗旨及其社会承诺,用来证明其为可靠组织。
首先是组织的诚信。组织公信力缺失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得不到较高数额的捐赠,只有具备良好信誉的慈善组织才能获得较高数额的捐赠,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如果公众对某个慈善组织不信任,是不可能让他们放心地把钱物交给该组织的。
其次是民众的反响;再者是机构评估的结果。我国的慈善事业大多由政府主导,而且多数由政府离退休人士掌管,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各地的慈善组织与各地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比较困难,因此善款就很有可能被挪用;最后,是组织的活动成效。筹资的目的和组织的使命是要保持一致的,组织是否能完成既定的使命,所花的成本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能不能满足捐助人的捐赠意愿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捐赠人最关心的是捐款的有效使用率,也就是组织的绩效问题。
二、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由于民间慈善组织不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及品牌经营等客观因素,导致筹集善款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不够,从而妨碍了正常运行及发展,且善款管理不善、使用混乱,使接下来的再筹资难度更大,形成恶性循环,不断造成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缺失,主要来自政府、组织本身、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
1.政府干预及管理问题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在资金运作、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且缺少政府的行政服务意识而过多干预,缺少立法支持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管理问题,造成公信力的缺失。
政府过多行政干预。为了弥补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的遗憾,同时也是为了推动慈善事业更好的发展,政府必然加大了介入力度,以此来推动慈善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局面形成了社会和个人对政府强烈依赖的心理,又迫使政府不得不继续在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政府介入其中的同时也凸显了它的功能过于强大,这一点在民间慈善组织的运行中每时每刻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缺少相关立法支持。当前,法律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但仍不足以规范、监督、促进慈善事业的有序发展,且只能解释捐赠过程中的一少部分行为,并不能解决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慈善组织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还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缺少慈善立法,就很容易发生慈善资金被挪用、贪污、改变用途等弊端,从而丧失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导致慈善信任危机。因此,我国需尽快制订一部完备的《慈善事业法》来为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活动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和监管,这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其目的是为了使政府、组织、捐赠者与接受者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及保障,避免由于法律制度上的缺失而导致慈善资金擅自被挪用、贪污、改变用途等不良事件,从而破坏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引起危机。
缺少优惠的税收政策。我国在规定企业和个人捐赠方面的税收政策方面优惠力度不够,“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免除;个人捐赠,没有超过应纳税额的30%的部分,可以免除。”免税比例偏低,造成企业及民众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对比国外,有的实行的是税前全免,有的减免30%甚至是50%,在企业捐赠方面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很大。由此可见,国内的税收政策在企业捐赠方面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阻碍了捐助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应予以重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改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促进慈善事业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为慈善组织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予以政策支持,树立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2.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欠缺性
慈善事业的实施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一些贪污受贿、擅自挪用善款、款项用途不明等腐败行为,这些严重腐蚀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行为大多都是由于在慈善组织机构内部欠缺较为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所引发的。财务问题上的透明度缺乏、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管理问题上的监管力度不够、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等多个层面的组织内部原因导致了腐败行为的产生,致使其公信力降低。这些因素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分析。
(1)财务机制的不完善。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自身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
(2)缺乏内部财务监督力度。我国慈善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导致了贪污、挪用善款等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多数慈善机构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即便是设立了这个职位,也是没有实权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聘请具有影响力或号召力的外部人员,而只是为了方便起见,随意在慈善组织内部指派了一些监事人员。
另外我国的慈善组织大多没有内部审计,即便有内部审计,也只不过是形同虚设。因为大多数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者是没有实际的权利,常常会受到组织管理者的管制和压迫,导致财务的贪污事件发生。[ 魏前梅.谈谈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管的制度设计.财会通讯,2005.(6):22.]我国很多慈善组织并不对外公开财务预算和定期的财务报告,而是经常暗箱操作。
这样不透明的操作和不规范的资金运作与管理,势必会为创造机会。这是阻碍公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慈善机构一直面临公信力困境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理事会,在一个组织或机构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多数的慈善组织机构内部并未设立这一具备管理、监督、检查等一定职能和权利的机构。即使有个别的慈善组织内部存在理事会,也只是一个橡皮图章,并没有真正的实权。理事会成员很多,规模庞大,并不具备实际管理、决策的能力;理事会会长期不活动、不开会,理事会成员同组织活动音讯隔绝;理事会成员的加入与组织体现个别人意愿,有违理事会精神。
3.缺乏慈善事业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我国慈善事业缺乏公信力,慈善组织资金运作与管理不良,除了政府、慈善组织本身的原因之外。另一方面,与我国慈善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分不开的。目前来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是很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总财富盈余并不多。整体经济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慈善事业来讲,直接体现在资金的筹集困难这个问题上。
(2)慈善事业的社会成员参与度低。尽管我国目前慈善组织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与世界上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政府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与控制,但慈善事业本起源于民间公益活动,所以民间慈善组织应占慈善事业的主体地位。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然政府也成立了一些公益慈善机构,但其也大多带着浓厚的官方色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少之又少。在我国,政府在慈善活动中往往身兼数职、身处要位,既是发起者、组织者,也是参与者、管理者,甚至是操纵者,显得政府在慈善事业中过于强势、功能过强。
(3)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竞争形成的同行监督、捐赠者监督等等。
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大众传媒的监督。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舆论对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监督并未奏效。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社会舆论监督就处在一种不力的状态。一是表现在媒体开设的慈善专栏太少,结果使得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曝光率太低,致使社会关注度不够高;二是表现在媒体正面宣传成绩的多,而暴漏实质问题的少。结果使得社会对慈善事业真实的运作情况知之甚少,对一些深层的问题更是缺乏认知与了解,从而失去了“话语权”。[ 张耕主编:《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7一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l月第一次版167.]
竞争环境是防止慈善组织官僚化的有效途径。而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安排人为地限制了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明文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限制竞争在客观上大大削弱了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而如果在竞争环境下社会公众“用脚投票”和自由选择的信息可以直接反映给非营利组织,形成外部硬性监督及约束机制,迫使非营利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标准及质量。
我国公民在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方面比较欠缺,一方面是由于组织内部没有透明、公开的财务信息,使得民众无法行使进行有效监督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公民的社会监督意识比较淡薄,不能较好的行使和维护自己的监督的权利。以长春市为例,在长春,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但几乎没有人愿意亲身去监督慈善组织及其行为,这也是长春人“说得多,做得少”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郑成良.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N].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 于慎鸿.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
[4]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2).
[6] 王海峰.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2).
[7] 王齐彦、李慷、王然.慈善事业发展研究[J].中国民政,2005,(5).
[8] 许琳、张晖.关于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5).
[9]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第一,对事业要有良心。校长,虽然称不上什么“官”,但是却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校园就是校长的阵地,一位校长守住了这块阵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把校园打造成了一个精神的高地、一个知识的殿堂、一个美好的家园,那么,也就实现了人生的最大价值。校长是职位、是荣誉、更是责任,因此,我们每一位校长都要珍惜自己的职位,珍惜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荣誉;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广大人民群众;要发自内心敬业,勤勤恳恳工作,凭良心做事,全心全意地做教育;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的形象,为学生、教师做出杰出的榜样。学生看老师,老师看校长,校长看局长,局长的形象不属于自己,而属于整个桥教育;同样,校长的形象也不仅代表校长自身,更代表整个学校。我们每一位校长,都要像珍惜家人、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职位,珍惜自己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要常怀感恩之心,不愧对祖国与人民的重托,不愧对自己的良心。
第二,对同志要有爱心。我们的学校负责人,一定要关心部下,带好同志。普通教师需要校长的关心爱护。我们很多教师工作很辛苦,生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工作却很努力,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校长关爱他们,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是对他们情感的激励,是对他们价值的尊重。校长关爱教师,不仅仅是对教师本人好,而且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关心教师,教师才会支持校长的工作,才会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才会心甘情愿地想干事,才会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要生活,都有老人和孩子,校长关心教师一点点,教师就会记住校长一辈子。学校的管理错综复杂,要将各种关系捋顺,要将潜在的问题处理好,要将各类矛盾处理掉,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对于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对于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当你想不通的时候,都要用爱心去面对、去包容,去理解。爱能应对一切,有了爱心,你就会把这个世界看得很透,就会对名与利看得很淡,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变得美好。人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自身的修炼,校长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自己的爱心与包容之心。晚清重臣曾说过:“为官者要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在他的手下,全国各地数千精英,为其出谋划策,积极效力,也成就了李鸿章、左宗棠等一代名臣,原因就在于的包容力,在于他对下属的耐心,对下属的宽容,对下属的理解,对下属的信任,对下属的关心,对下属的爱护,可以说是我们校长学习的榜样。
第三,对自己要有狠心。校长对教师要有爱心,对自己则要有狠心。所谓狠心,一是要肯吃苦,校长勇于吃苦,是对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无声引领,是对教师的有效激励。校长吃得了苦,才有资格让教师吃苦,才能带动别人吃苦,才能集团队的力量,融集体的智慧,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二是要甘于清贫。教育是神圣的职业,也是清贫的职业。校长是学校的引领者,应当有立志成长为教育家的理想与决心。因而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执著于清灯黄卷,坐得了冷板凳,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三是要严格自律,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要的不要。校长只有时刻约束自己、限制自己、要求自己,才能保证自己光明磊落,才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才能保证今后不出事。所以对自己的狠心,亦是对自己的爱护,是珍惜事业、珍惜自己的重要内涵。
二、以新思维开创新局面
第一,要真正以人为本。教育的本质是管理人、解脱人、塑造人、影响人,因而需要以人为本。教师与医生不一样,教育与治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病人出现了毛病,医生对症下药,一针见效。而教育却是慢工夫,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有半点形式主义。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精神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世界。教师的教育只能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而不能硬性地灌输与压制。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就需要对学生实施无声的影响,教师经常性的影响,也许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让学生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我们有的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只顾自己的讲授,而不顾学生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课上睡大觉也不理睬。还有的教师,课堂上要求学生身子直挺,注意听讲,却不讲究授课的艺术,没有关注学生愿不愿意听,听得有没有兴趣,完全无视学生的学,而只顾自己的讲。这些现象,正是教师没有践行“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20多年前我在师范学校教书之时,学生们都喜欢听我的物理课,就像喜欢体育课一般,下午两点钟,学生都早早地到教室等候。原因就在于我善于体察学生,肯于关注学生,时刻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摆在第一位。为了能让自己的课吸引学生,上课的前一晚,我都会付出极大的努力,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如,上牛顿第一定律之时,我会将牛顿的生平、简历、故事,甚至牛顿一辈子为什么没有结婚这样的趣闻强制自己牢记。之所以做这些,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上的旁征博引,让学生想听、愿听、肯听,而且下课后还会主动拓展学习。我这个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个引线,将学生带进自主学习的园地。与其说我教学成功,倒不如说我将学生摆在了第一位,真正地做到了“以生为本”,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我们的普通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如此,才能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才能将素质教育目标有效落实。
第二,要强化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很重要,它代表着一种气势,一种境界,一种上进心。如果校长能够将教师团结起来,齐心聚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则无往而不胜,而这样的校长也是最潇洒、最高超、最智慧的。强化团队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每一位员工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学校管理者要正视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他们不可能尽善尽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终究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优势。校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发现他们的能力,发掘他们的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包容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其次,强化团队精神要用好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最后,强化团队精神要放好权,校长要不惜权,敢放权,相信下属,相信中层班子,相信普通教师,宏观调控、整体把握,而非事无巨细、样样过问。校长只有肯放权,才能激励团队精神,调动团队每一个人积极主动工作,才能集中团队
智慧,实现学校工作的全面突破。
第三,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内涵与生命。2010年我到美国考察,参观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四所世界级顶尖名校,深深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深厚魅力。在哈佛大学,我没有看到气派的门楼,没有看到硕大的校牌,更没有看到漫天的标语。校园是开放式的,通过狭长的小道都可进入,没有正门,也没有门卫岗哨。但是当步入校园的那一刻,一种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气息、优雅的气质随即包围了我。校园很安静,每一位学生举止也很文明,特别是图书馆,无论是本校的学生,还是社区的居民都在静静地看书,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且成了社区居民精神的高地。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不造作,博大而不浮躁,深厚而不肤浅,以无形之状,与学校的生命融为一体。相比我们的一些校园,提及校园文化,就是悬挂标语,高呼口号,不乏形式主义,也不乏急功近利。有些学校,门卫岗哨,戒备森严,步入其中,感受到的只是压抑而非快乐,这样的校园何谈文化?因而,对于校园文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要站在更高的视域、更深的层次、更远的规划上,思考校园的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度、高度、厚度推进。
三、以新目标寻求新突破
人生苦短,精华部分就那么一点点,因而我们要用有限的时光、有限的权力做最好的事、最实在的事、最有价值的事。目标是方向、是引领、是动力、也是干好工作与事业的基础性保障。我们校长,要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就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以新目标寻求工作与事业的新突破。
第一,目标要切合实际。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与层次之上。因此,目标的设定也要因校而异,紧密地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校园硬性条件、外部环境、师资力量、发展潜力等多方因素考虑,力求适合校情,适当超前,经过努力能够实现。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发展目标,只能是空想,对工作无益,也不能起到促进工作的作用。
Abstract: Performance and lack of good faith of undergraduate employment and strategies are explored further wit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Collecting data with grounded theory and depth interviews to lead in the software code and find NVivo8.0 concept. The resul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employment measures honesty;a "triangle test method" (triangulation),feedback,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model and the results can be tested,consistent level is good,indicating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质性研究;扎根理论
Key words: undergraduate;employment;credit lack;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081-01
1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为苏州大学2010届应届毕业生,共12人。
1.2 研究工具。QSR 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是目前最适合于质性研究使用的软件之一。
1.3 研究程序。①资料收集,预访谈。②访谈提纲。③深度访谈。④建立编码系统。
2结果与讨论
2.1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表现。从编码中可总结出,大学生就业中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证书造假、简历造假、违约毁约以及言词修饰上。
根据以上分析,使用NVivo8.0软件构建出以下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模型(见图1)。
2.2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对策建议。从编码中可总结出,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对策建议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营造诚信为本的社会氛围。完善聘用制度、选才机制。明确诚信概念,界定诚信问题。构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加强管理。
根据以上分析,使用NVivo8.0软件做以下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对策建议模型(见图2)。
3模型和研究结果的检验
3.1 效度检验。“三角检验”。第一角:“研究者”,研究者均为苏州大学心理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素养和理论基础。第二角:研究方法,研究主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流程做到符合规范,方法合理,程序清晰。第三角:资料来源,我们对访谈提纲进行了预研究,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反馈法。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与参与访谈的对象和没有参与访谈的心理学研究生、交换看法。
3.2 信度检验。两位研究者同时对12个访谈文本进行编码,通过比较2位研究者独立分析同一资料的结果是否一致来验证。从两位研究者初步编码的情况看,编码具有中等的一致性(编码归类一致性系数达到0.723)。
采用“三角检验法”(triangulation)、反馈法检验效度;采用编码者信度评估,也有比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证明,本研究是可信和可靠的。
4结论
4.1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表现:简历造假;证书造假;违约毁约;言辞修饰。
4.2 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对策:营造诚信为本的社会氛围;完善聘用制度、选才机制;构建社会诚信监督体系加强管理;明确诚信概念,界定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锡苓.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3):76-80.
[2]徐建平,张厚粲.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J].心理科学,2005,28(6):1430-1432.
[3]凌建勋,凌文辁,方俐洛.深入理解质性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3(2):151-153.
[4]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170-176.
[5]桂亚莉.大学生诚信心理初步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6]吴继霞.诚信品格的养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缺失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时常会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比如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关心、谦让、同情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可在如今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亲社会行为已急剧减少,甚至在深受学校教育熏陶的青少年中,这种行为也在不断减少。我们不禁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呢?
一、 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具体表现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变化,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这个时期的人易出现孤独、早恋、冲动等心理行为现象。以下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冷漠行为
冷漠行为是指个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冷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所引起的“非社会行为”。青少年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倾向,他们什么事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而不去关心其他人。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别人所提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现象,是亲社会行为缺失的表现之一,严重时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常与教育者“对着干”,这种违背主流价值规范行事的叛逆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三)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学习、工作或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协作,以追求共同目标或增进友谊的行为。当今青少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主动与同学、朋友和他人之间进行互助协作的意愿。
(四)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它是缺乏亲社会行为的最有力的表现证据。
二、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就避免不了受其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功利、竞争和交易等行为原则逐渐泛化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同情、友爱等人际交往和人们生活的自觉准则日益减少,而自私自利、利己不利人等极端自私思想增多。这必然会影响部分青少年, 导致他们的行为自私自利,缺少利他性。除此之外,社会上存在一些骗子,把自己扮演成急需帮助的人,利用人们的助人心理来获取利益。这使得很多人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以后,严重地挫伤其助人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亲社会行为。
2、家庭环境。由于当今社会中的家庭主体多为核心家庭,青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加大,导致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多地会偏向于对子女的溺爱和娇生惯养,缺乏严格的要求,忽视了对子女的多方面教育,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有研究表明,父亲积极参与对儿童的教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意义重大。
3、学校环境。由于青少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易引起同伴间的不友好行为,例如欺负、孤立等。而现在许多学校把重心放在提高升学率方面,对影响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十分忽视,这是导致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不健康心理因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主观原因是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期望值过高。青少年具有矛盾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产生厌世心理,并可能迁怒于他人;第二,自卑感太浓。自卑感太浓可能使人走向极端,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第三,嫉妒心太强。当发现自己不如其他人时,易引起心理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冲动性格容易引起破坏他人利益的行为;第四,承受能力太弱。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学习、生活上竞争激励,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难以跟上时代需求,过度挫折易导致青少年认知的扭曲,不愿正视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而选择去攻击认为使其产生挫折的人或物。
(三)“自我中心”观
青少年自我中心是青春期出现的个体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对自我独特性和能力的夸大感知、对危险的过分轻视等现象。有较高自我中心水平的青少年可能产生自我贬损和自我服务性的认知偏差,也会对其社会适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今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关爱,却没有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缺少利他性。青少年的这种“自我中心”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慧敏,刘运合.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前沿,2007(9).
[2]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 (1).
[3] 陈宇海.从社会化的角度思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 杨飞.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留守儿童被迫与父亲长期分离,在成长过程中未能直接感受父亲的影响,未能接受到父亲教育,对留守儿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问题:性格上,男孩性格“女性化”,女孩沉默寡言;心理上,对外界缺乏安全感,胆怯怕事,心灵闭锁;情绪上,急躁冲动、喜怒无常、感情冷漠;学习上,成绩较差,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父性教育缺失不仅容易导致留守儿童成年之后婚姻家庭生活不幸福,而且还容易引起盗窃、抢劫、对社会不满等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已经产生大量研究成果。然而,对于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极少。随着留守儿童数量激增以及呈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要重视留守儿童研究,更要重视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研究。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何种影响?其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解决父性教育缺失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广东省西部地区县级市———罗定市的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据2012年罗定市妇联统计数据,罗定市留守儿童的人数已经超过2万多人,其中14周岁以下有1万多人。在广东,罗定市的留守儿童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研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问卷调查法,选取罗定市4所小学和2所初中发放问卷,问卷发放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填写,共派发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5份。在被调查对象中,父亲在家的占43.48%(其中在本地工作为33.15%,待业在家为10.33%),父亲在外地工作的占52.45%,即在被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无法接受父性教育。二是访谈法,对校长、老师、家长和村干部进行访谈,了解留守儿童相关情况。通过对罗定市留守儿童的研究,不仅具体掌握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而且还对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为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问题提出有益建议。
二、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情绪、成绩、纪律性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一)性格影响
父母均在家的儿童认为自己性格外向的占55.28%,而父亲不在家的儿童则只有36.85%认为自己性格外向,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男生而言,在外向性方面,父亲在家的男生或父亲不在家的男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就女生来看,父性教育缺失对其外向性格的形成则造成很大的影响。父亲不在家的女生只有11.36%认为自己乐观、外向,父亲在家的女生有29.31%认为自己乐观、外向。父性教育缺失造成女生形成不同程度悲观、内向的性格。
(二)心理影响
父亲不在家,儿童的“安全感”缺失,更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惶恐的心理,这对留守儿童造成较大心理伤害。在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中,超过60%的女生安全感弱或一般,属于安全感偏低的表现;接近一半的男生安全感弱或一般。
(三)情绪影响
根据对教师、家长以及校长的访谈得知,父亲不在家的女生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自信,父亲不在家的男生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究其原因,父亲无论在体格或者心理上一般来说都比较坚强,无形之中能带给儿童安心与稳定的感觉。而父亲常年不在家,让儿童身心都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没有父亲特殊的强有力的安慰,儿童更容易产生焦虑与紧张情绪。
(四)学业影响
调查显示,父性教育缺失对于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较为复杂:虽然留守儿童成绩优良的比例与完整家庭儿童相差无几,但留守儿童中的差生比例远远高于完整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的占9.47%,略低于非留守儿童的11.11%;但良好的占26.32%,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的34.07%;而中等、不及格分数段二者无明显差异;及格分数段留守儿童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由于有父母亲在家监督学习,会更认真学习;留守儿童缺少父母亲的监督,或者要承担一定的家务而使得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调查还发现,父性教育缺失对男女生的影响有所不同。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中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优秀、良好分数段,留守儿童男生人数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及格线和及格线以下的留守儿童的男生人数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对于女生而言,父亲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异较小,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这说明,父亲不在家对男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对女生学习成绩影响较小。这可能因为男生自觉性不够强,而女生自觉性较强,较早熟,能够体会到在外工作的父亲的艰辛,所以会比同龄儿童更加懂得发愤图强,好好学习以求回报父母。通过调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父性教育缺失现象比较严重,父亲对小孩的教育功能还没有发挥,这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第二,父性教育缺失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和情绪都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女生的影响更为显著,父性教育缺失的女生更容易表现出焦虑、紧张、不自信等;第三,父性教育缺失对男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业和纪律方面,父性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男生在学习成绩方面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此外,父性教育缺失的男生容易表现出自制力差、责任心不强。
三、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
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具有多重负面影响,把握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一)父亲在位理论
父亲在位理论是21世纪以来由克兰珀(Krampe)和牛顿(Newton)提出的解释父子关系的新理论,该理论对于分析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父亲在位理论是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父亲,“父亲在位”特指父亲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即“心理父亲在位”。儿童拥有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实际上就拥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儿童成长而言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高品质的父亲在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四大方面,每一方面因素又受到多种子因素影响(见图4):(1)内心的父亲。儿童内心的父亲如何,受到对父亲的感知、内化的父亲体验、父亲形象的影响。(2)儿童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其因素包括对父亲的情感、对父亲参与的感知、与父亲的身体互动、对父母婚姻的感知、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3)相关成员的影响。包括父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母亲与自己父亲的关系以及其他人都对小孩的父亲在位产生影响。(4)有关父亲的信念。不同文化、宗教背景下对于父亲的形象界定不同,进而对儿童的父亲在位产生影响。父亲在位理论是在西方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因素的选取源自于西方国家特有的土壤,研究结论显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然而,父亲在位理论揭示高品质父亲在位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分析我国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还是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二)父性教育缺失影响留守儿童的作用机制
正常情况下,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能够进行身体互动和面对面交流,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成长,形成健全的心理性格。儿童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形。留守儿童父亲缺位不仅是物理上的缺位,更意味着教育上缺位,这种缺位导致多种负面效果产生。负面效果产生包括一系列中间环节。父亲缺位最直接的影响是留守儿童不能与父亲进行身体互动,例如喂养、洗澡、握手、拥抱、亲吻、共同用餐、游戏等,同时也不能与父亲进行面对面交流,比如有喜悦的事情与父亲分享,有心事向父亲诉说,有疑问、困难向父亲求助。在儿童与父亲的互动中,儿童会潜移默化地学习父亲善于交流、勇于表达的特质,学会与人分享、向人诉说,释放心理压力,使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父亲这个学习“楷模”,心理对外开放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儿童,习惯性地将各种心事藏于心中,逐渐形成内向性格和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同时,由于缺少父亲的豪放、阳刚、勇敢的形象作为模仿,使得留守儿童男孩性格容易趋向“女性化”,表现出懦弱、胆小、怕事等特点,缺乏男性所应具有的勇敢、果断之气;留守儿童女孩则普遍表现出性格懦弱,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与父亲的身体互动与交流,将导致其对父亲感知比较模糊,比如父亲应当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应该承担何种责任,父子关系应当是怎么样的等缺少正确的认识,日长月久,在情感上就会对父亲表现冷漠态度,对父亲的感觉更多是权威、敬畏,甚至演变成生活中的过客。这样导致两种后果,一方面,由于没有学习到父亲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留守儿童长大之后,对家庭缺少相应的责任感,对社会和他人亦缺少责任感;另一方面,由于父子关系冷漠疏远,留守儿童无法学习到父亲的沉稳气质,容易出现紧张焦虑,遇事急躁冲动。父亲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对父母婚姻状况缺乏直观认识,不清楚父亲在父母婚姻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亦难以知道父亲如何处理婚姻关系,不仅使得留守儿童无法掌握处理婚姻关系的方法,而且缺乏婚姻中的责任感。同时,父亲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对于父亲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缺乏了解,比如父亲与其父母关系、父亲与其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等,对于父亲如何处理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难以知晓。留守儿童在家庭成员人际关系方面无法接受父亲耳濡目染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日后步入社会,由于缺少人际沟通方法,在与人交流沟通中存在不少困难,缺乏合作精神,同时还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缺少担当,缺少社会责任感。父亲缺位导致留守儿童成绩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儿童的管教上,父亲通常倾向于严格,而母亲,特别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则非常慈爱宽容。由于父亲管教缺位,留守儿童出现学习问题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出现不交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早恋、逃学等违反学校规定的问题,学习成绩就越来越差。在罗定市的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在遵守学校规定上的表现普遍不如其他同龄儿童,学习成绩也比其他儿童差。父亲缺位还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成长。临床医生观察的表明,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无论是在身高、体重、还是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正常接触的儿童,而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更高。在婴儿时期,父亲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及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儿童以强烈的大肌肉活动刺激,从而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发育。随着儿童的成长,父亲与儿童的户外活动也增加,这些活动对儿童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留守儿童很少有机会和父亲在一起,无法与父亲进行肢体运动游戏,无法与父亲进行户外活动,长期由母亲、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着,大部分时间在屋子里,身体锻炼和活动非常少。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受到明显影响,身体素质远不如同龄儿童。
四、解决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途径
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看似范围比较窄,领域比较小,但实际上它的牵涉面非常广,不但是留守儿童家庭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有学者从社会角度,主张通过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干预模型,来解决包括父性教育缺失在内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父亲在位理论,以及父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分析结论,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解决途径的核心在于父亲角色从“缺位”实现“回位”;如果不能够回位,则需要寻找“父亲替代者”,由“父亲替代者”实施父性教育。
(一)父亲角色“回位”
父亲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是母亲所不能代替的,当儿童与父亲共同居住时,心理父亲在位更容易发展。在经济原因允许情况下,父亲尽可能把留守儿童接到城里,与其一起居住,承担教育责任。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么父亲要利用假期经常回家,看望和陪伴儿童,使儿童能够感受到父亲的存在,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儿童从父亲言行中学习成长。如果不能够经常回家,那么要积极通过电话、互联网、写信等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对儿童进行教育,实现父亲角色回位,使得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在罗定市调查发现,某中学一位学生因为父亲长期在外务工,对其几乎不管教,该学生在学业和纪律上的表现都令老师和家人头疼。但自从老师将其在校情况反映给父亲,并让学生父亲通过经常打电话和回家进行教育、督促后,该学生不论在学习成绩还是纪律上都有很大的改善。
(二)家庭成员“补位”
儿童与父亲共同居住时,容易获得高品质的父亲在位。然而,“和母亲居住在一起的孩子以及其他家庭结构中的孩子也显现出了心理父亲在位”。当父亲不能够对儿童实施教育时,可以通过“父亲替代者”,使儿童的父性教育得到补偿。母亲通常是一位很重要的替代者,母亲可以把自己对父亲为家庭所做的一切的感激之情传达给儿童,把父亲在外勤劳工作情况传递给儿童,使儿童不会因为父亲不在家而产生对父亲的冷漠感情,以促进儿童性格心理健康成长。同时,母亲尽可能地提高父亲对家庭和婚姻的满意度,促进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对儿童的教养中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是不可忽视的替代者,尤其是儿童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更是如此。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可以将他们与父亲的良好关系传递给儿童,将父亲的各种事情讲给儿童听,使儿童对父亲产生好感,以培养儿童的健康性格和心理。
(三)农村学校通过各种努力弥补父性教育缺失
关键词:心理安全感;初中生;心理健康;安全感缺失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可见安全感是来自一方的表现带给另一方的感受。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近年来,影响人们社会安全感的因素和社会事件越来越多,导致了人们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的青春期阶段,同样也存在社会安全感的担忧。在现实面前,不少初中生会因思想准备的不足而感到茫然失措,可能会导致行为上的错位、无序,甚至盲目、冲动、犯错。作为教育者,我就初中生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做了一些探究,以期引起教师对初中生心理、生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一、对新环境适应不良
孩子在初中阶段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对于他们来说,中学和小学显然不同,他们需要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中的学习远不像小学那样把作业做完了就可以,而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自主学习上。同时初中不像小学那样,老师会经常跟随自己,时时事事提点自己,很多时候在学习和习惯的养成上还是要靠自己的自觉性。此外,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不良学生”和徘徊在学校附近的社会青年多了,经常会对他们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有些学生甚至因为跟不上学习而放弃学习,纪律散漫,经常旷课,整天通宵玩游戏、聊天,寻求心灵的安慰。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甚至觉得这样读书不过是消磨时间。因此,他们常常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苦恼中,表现得无心向学。
二、对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感到不适
身高、体重迅猛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趋向成年人。女生月经来潮,迅速发育;男生喉结突出,肌肉发达,胡须生长和声音变粗等。这样的生理变化下,使得处于青春期的男女,意识到性差异,会产生害羞、好奇的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的成人化的心理改变。但同时又存在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自高、自大、冲动、莽撞等半成人化的缺点。因而时常和父母、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内心常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
三、面对家庭变故
父母离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出现,最受伤害的是孩子。家庭破裂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缺失感,一方面自己的问题还未消化,另一方面有的孩子还成了父母倾诉的对象、仲裁者甚至出气筒,被迫承担父母的情绪。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争夺的对象,而有的成了双方的遗弃物。种种的变化,有些中学生显得无所适从,迷失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内心深处既有对爱的渴望,又缺失安全感,严重了就会出现泛化,对周围的人不相信,继而出现与同学相处困难,成绩下降,厌学甚至辍学;有些还会由于安全感缺失严重,阴郁过度而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变态、精神扭曲;有的在外寻求温暖,走上了堕落甚至犯罪的道路。
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当
家长和教师过度的批评教育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对于初中生来说,错误是在成长过程中必然需要经历和体验的。应该说,每一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却容不得学生出现半点失误,对学生的犯错表现得异常焦虑。在这种焦虑状态下,时常不分原因和场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打骂、讽刺挖苦学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这无异于揠苗助长。这些伤害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引发焦虑感。于是,学生就会本能地开启自己的防御机制,与外界建立起一道高墙,封闭自我,拒绝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正常的沟通,把心思重点放在防御外界,甚至与他们对峙对抗。严重者容易患自闭症或忧郁症,还有可能表现出暴躁情绪和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出现杀害父母和亲人的现象,正是因为感受到心理疆界被侵犯,想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和尊严。因此,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安全感的缺失而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