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19 16:13:35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

第1篇

(基层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关乎经济的活力与后劲,但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多数企业面临融资贵、用工难、税负重、成本高、利润薄等多重困境。对此基层建议应尽快采取渐进缓冲式扶持,从融资、减税、优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制定缓冲政策,逐步解决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困惑。

一是实施金融缓冲政策,逐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需通过金融创新稳步推进金融体系重构,使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共生互补,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生态系统。首先,引导民间资本作为主发起人成立民营社区中小银行,规范互联网金融机构,形成“门当户对”的金融格局,扩大信贷供给。其次,鼓励大银行发展差异化的微型金融,通过风险补偿、税收激励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多渠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再次,构建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为主体的股权投资链,扩容“新三板”市场、发展债券市场、产权交易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四,加快建设和改进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化、共享式服务,推进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完善多层次担保体系。

二是实施税收缓冲政策,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税收扶持内容。面对高成本时代来临,缓解中小企业发展困境需要实行税收缓冲政策,通过实施减税、减费、减负等手段引导中小企业度过当前生存困境,在推进企业休养生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首先,在财政收入下行的背景下,严防地方收过头税。其次,大规模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推进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逐步向税基单一、少税种、低税率的“简单税”转变。再次,规范收税、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清理行政性收费,严格规范政府财政收支,加强行为的制度性约束。第四,完善纳税服务,优化税收环境,提高税收机关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纳税成本和“隐形负担”。

三是建立“亲”“ 清”的新型政商关系,逐步完善企业群体生态体系。完善的企业群体生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促使中小企业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为中小企业获得社会各界支持、建立更好的企业群体生态系统奠定基础。对此,应采用整体的、演进的角度看待中小企业,明确中小企业是整个企业系统得以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整体进化的主要的推动力量,政府应和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对市场势力不均衡所导致的“板结、固化”及时加以调整,警惕因政府权力介入而对整个企业群体的生态产生的破坏。化解企业生存困境,利用高成本的市场倒逼机制迫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矿山建设;发展前景

随着矿山建设生产安全工作多项新型技术的不断使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取得较大的提升,在生产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对于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提升和加强,而是重视整体生产全程的综合协调提升的,建设成为综合监控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料、信息和条件,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收集、处理、传递以及分析,能够将生产、安全、管理和市场四个方面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保证信息能够充分快速的得到传递。

1 数字化矿山的基本结构

数字化矿山系统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分别为数据采集和传输、信息展现、数据储存、系统配置、核心应用、数据挖掘、决策指挥、网络操作等八个方面,能够全面系统的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无缝对接,其具体作用如下:

第一,数据采集和传输:该部分主要设置有主服务器、采集设备、交换机、信道、线路和路由器等信息化监控设备,在地下部分通常采用地下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模式,通过人工、无线和有线等信息采集技术,对地下采区信息进行全面检测,将信息传递至地上部分之后,利用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至终端,利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工作。

第二,信息展现:在信息展现环节,主要设置有图形处理部分、投影设备、视频会议、电视墙、大屏幕显示等设备的采购、安装、处理和数据连接工作,同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网站的应用和查询进行对接,实现网络化管理。

第三,数据储存: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的检索工作,因此必须做好数据的储存工作检查,便于使用时对数据的查找,数据储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静态数据库、动态数据库以及多媒体存储数据库,一般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对不同部分的内容进行分类存储和选择,在静态数据库中一般利用普通数据和静态文档,动态数据库中主要负责实时监控即时数据内容,在多媒体数据库中将生产区域内产生的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存储,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将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工作,便于需要查找时进行查找。

第四,系统配置:该环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操作,系统配置主要是完成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实现,设置各个角色的具体情况和用户信息管理,对系统内的各项信息向web端进行,对操作界面的设置,保证不同位置系统的良好确定,解决输出报表信息和格式的管理。

第五,核心应用:在核心应用层面是整体数字化管理平台的中心系统,主要控制生产区域的安全管理,生产信息的综合收集和查询,查询结果的输出。这一环节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总体质量,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于该环节人员配置管理,将系统内技术水平优良的技术人员调配至环节,同时增强该环节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精神,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机械全面落实技术管理工作的精度和广度。

第六,数据挖掘:在数据挖掘层面主要负责对于场区范围内从各个终端部分采集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分析产生矿体的质量等级,同时将查找和分析的综合结果作为一定格式的资料进行传输。当系统分析出相应部分存在一定隐患时,能够联系各个部分的准确位置设置报警系统触发相应的警报,警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撤离,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七,决策指挥:决策指挥部分是各个环节的汇集之处,管理人员对其他系统传输过来的资料和分析结果进行判断,作出相应的决策,并且决策内容通过网络传输途径向需要完成工作的部分进行指挥,实现快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减少了信息的传递时间,同时减少中间环节人员的工作,极大程度的精简系统工作人员的数量,间接降低了矿区的生产成本。

第八,网络操作:在网络操作系统内主要负责将需要向外部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网络平台的投放,实现网络化管理,远程控制和了解场区内的具体情况。

2 数字化矿山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矿山是指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对矿山生产地下部分进行自动化和机械化管理,通过一定的信息和环境收集设备对矿井内的具体情况(安全信息和设备运行)向统一的接收平台进行传递,这样实现矿井的全面管理和全面检测,保证了场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调度室内可以实现对场区的所有位置的全程管理和监控,省去人工直接作业的工作,将网络化和数字化全面应用于矿山生产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人的生命安全。

2.1 建设全面的工业网络化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拓宽,以太网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逐渐深入,在数字化矿山建设过程中采用环形的管理模式。以太网本身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够实时的传输大量数据,不仅能够有效的将音频进行全面的传输,同时对于视频监控资料也能顺利的进行传输,传输速度达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2 利用全面的监控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化矿山必须将矿山内部各个部分的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数据收集的全面程度与否将直接决定数字化矿山建设质量的高低,信息资料的获取过程中单纯依靠人工检查的方式很难实现对整体矿区的全面的管理,数字化矿山建设的中心环节就是对矿区进行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将先进的传感器安装在矿区的全面部分,传感器涉及的类型包括多个部分,分别是地质、水文条件、运输情况、粉尘密度、瓦斯水平以及矿压水平等多种内容。

2.3 建设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化矿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矿山的四维多方面多角度的地理信息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将矿区的二维地质图和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展现,对于井巷设置的位置、角度、长度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管理,使矿山内的所有资料能够准确的展示出来,并且结合各个敏感的传感器传送过来的具体资料将矿区内的全面资料进行掌握,尤其是经过矿区数据挖掘系统,能够将矿区内可能出现的场区隐患和危险信号进行全面监控,实现透明化管理。

2.4 建设工业自动化系统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是为了将系统内各个细节部分和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一定顺序的组合排列,实现集成度较高的系统,尽可能覆盖所有环节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将数据采集系统、模型分析系统和决策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真正实现管理和控制统一化。

2.5 完善矿山管理体系系统

对于矿山内资源总量和开采程度进行全面的规划,采用有计划安排资源管理工作,将财务、机械、人力资源、运输系统以及资源调动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在定额预算过程中保证技术人员的学习水平,将不必要支出的定额费用免除,将定额的实际细则交由多个专业人员和专家进行分析探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企业进行反馈,优化资源配置,采用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矿区整体情况进行管理。

3 结束语

数字化矿山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矿区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员下井时间,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中间环节的人员数量减少,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开支,间接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利润。实行新型的数字化矿山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自身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越性,高效管理矿山各方面事务。

参考文献

[1]马成章.浅谈露天矿数字化矿山建设的意义及发展规划[J].卷宗,2014(3):296-297.

[2]张建平,柴洪静.数字化矿山综合调度指挥平台研究[J].中国煤炭,2011(10):121-122.

第3篇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第**次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县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将听取县政府关于经济环境治理工作和县城市容环境整治情况的报告。为全面掌握我县经济环境治理和县城市容环境整治情况,提高会议审议质量,特制定本视察方案,供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时参考。 一、视察的指导思想

围绕“走一主三化之路,建生态水电大县”战略目标,创优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以优良的环境促开放、促引资、促招商、促发展,打造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二、视察内容 (一)视察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二级单位为创优经济发展服务情况。 1、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优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和有关优惠政策的情况; 2、为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服务的承诺是否兑现,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是否落实; 3、推行“一站式”办公情况; 4 、应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审批的项目是否全部纳入,是否存在双轨运行现象; 5、审批项目收费是否合理,程序是否规范,是否按规定标准执收执罚。 (二)与民营业主、纳税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座谈。 1、看各职能部门服务是否到位; 2、看市场准入环节是否存在设关设卡,索、拿、卡、要等问题; 3、是否有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 4、对创优经济发展环境有哪些建议意见。 (三)对妨碍经济发展个案的处理情况及跟踪监督情况。 (四)对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揭示原因,提出对策。 (五)视察县城市容环境整治情况。 1、主街道卫生及市容市貌情况; 2、广场路120急救通道、人武部军事通道、鲍竹路出口路、北门沟口路治理情况; 3、城区集易市场建设及管理情况; 4、纵横大道规划及建设情况; 5、征求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对市容环境整治方面的意见建议; 6、视察城市监察大队、环卫所的管理和队伍建设情况。 三、视察方法和步骤

本次视察采取查、谈、看、听的方法进行。

查:调查执收执罚单位办理行政审批行为是否合法,程序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定费行为、罚款管理是否规范,行政审批收费、罚款是否进入财政专户。

谈:召开民营业主、纳税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座谈会,了解职能部门服务情况。

看:看执收执罚的文件依据,了解执收执罚行为是否规范;看主街道、广场120急救通道、人武部军事通道、纵横大道、集贸市场等,了解县城市容市貌。

听:听取视察单位对创优经济环境和市容市貌整治的情况汇报;听取民营业主、纳税大户对经济环境治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征求居民对市容和环境整治方面的意见建议。 四、视察范围。 县直单位:行政服务中心 监察局 公安局( 交警大队 ) 工商局 建设局(房管局 城建监察大队 环卫所) 物价局 技术监督局 药品监督局 环保局 土管局 卫生局( 卫生监督所) 文体局 民政局 畜牧局

第4篇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呈现出快速持续增长的趋势,进而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间的经济水平极其不平衡,从整体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中部次之,而西部的发展水平较低和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二)我国能源消耗的现状

首先,我国能源消耗的整体情况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能源消耗速度更快,然而我国一次能源数量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能源消耗会越来越多,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地区的能源分布不均衡,致使各个地区间的能源消耗水平有所差异,为此,我国应该根据地区能源消耗程度的不同而制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措施。最后,我国地域辽阔,能源较为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致使人均能源量较少,因而我国亟需对能源消耗进行合理分配。

(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些一次能源,从而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这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更不符合我国低碳经济的实施和发展。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和人均量都相对较大,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增长速度超出预料。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能源储存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比西部地区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高出许多。

二、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原则和目标

(一)优化原则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时主要遵循五个原则。第一,节能减排原则,减少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耗程度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维护能源安全的原则,能源的供求和需求相协调,以满足人们正常使用和合理使用能源的需要。第三,能源低碳多元化的原则,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这些一次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第四,注重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第五,因需制宜原则,根据能源需求而积极开发新能源。

(二)优化目标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关于经济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发展速度有明显的加快,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是我国仍然需要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其次,关于能源消费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越来越多。因而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应该制定有效的能源消费战略,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在逐年增长,因而我国应该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发展目标。

三、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建议

(一)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议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优化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加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我国的能源管理水平;其次,完善我国能源储备制度,加强我国能源的储备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最后,改进我国的能源投资方式和加强对其管理力度。

(二)技术方面的建议

对于优化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一定要加强技术支持,进而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提供重要作用。首先,加强能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促进我国发掘新能源和提高有效开采能力。其次,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一次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而一次能源的过度消耗不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方面的建议

我国相关部门完善关于一次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有利于加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又有利于加强对我国一次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

四、结语

第5篇

《新理财》:您在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后,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是如何评价的?

贾康:毫无疑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极具重大战略意义。首先,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位置是我国西部惟一沿边又沿海的多区域、多经济圈的交汇处;其次,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层面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支撑点,还能够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新理财》:广西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您看来,制约北部湾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贾康:主要问题之一是交通基础设施长期严重滞后,并导致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发生连锁反映。我们知道基础设施是支撑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便捷的重要因素,海、陆、空及铁路交通网络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对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可以用一句老话来概括:“要想富,先修路”。但这个“路”实际要放大到基础设施的各个主要方面来理解。

《新理财》:在广西的采访中,很多地方官员表示由于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制约了北部湾的发展。对此,您是如何看的?

贾康:国家对北部湾的支持将会逐渐加大力度。广西本级财政收支矛盾较大,地方财力有限是肯定的。而且在现有的状况下,广西未来财政收支矛盾还会加大,主要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国家政策性规定如社会保障性支出的加大等等。同时,北部湾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财力保障,财政的债务包袱将越来越重。

由于历史原因,中央转移支付中的税收返还基数低,造成地方返还比例也逐年降低。同时,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区域性”特点,无疑加大了落后地区的招商引资劣势,更加剧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因此,在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财税政策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它起着牵牛鼻子的作用,牵引着资金、土地等要素的整合。

《新理财》: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地方财政的实力,税费政策又关系着企业在地方的投资和经营规模,对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在税费政策中需要那些方面的调整和扶持?

贾康:建议将北部湾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地区,不但可以发展广西的传统制糖产业,更是一种资源的综合利用,利国利民又利企:延长并继续执行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制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依据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适当下放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投资;引入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政府将排污权有偿出让给排污者,并允许排污权在市场上交易,让环境成为稀缺资源。

同时,用足用好用细各项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还需要政府正确引导和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税法规定的各种优惠政策,从而实现政企共赢。

《新理财》:财政支出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和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

贾康: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建议建立北部湾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有利于统筹协调和“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的投入,建议将转贷资金适当改拨,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在中央财政支出中,建议加大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直接投入;以财政贴息、信用担保等政策手段,鼓励中小企业的民间投资,并吸引社会民间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领域。

《新理财》:在采访中,海关及关税政策是地方政府比较关注的重点之一。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贾康: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充分发挥广西沿海沿边的地理优势,进一步推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在关税优惠政策方面,目前可探讨对北部湾地区特定产品产生的关税进行减免,并对属于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免征出口关税的政策。

《新理财》:除了以上的财税政策扶持之外,北部湾经济区还需要那些方面的政策支持?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环境 环境审计 审计内容 建议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迅猛发展,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审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区域环境审计对推进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对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进行阐述,并回顾相关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为推动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参考。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及其研究现状

(一)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

依据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本文提出了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审计部门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导向,结合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治理的区域特征,通过检查区域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执行情况,分析环保资金的收缴与管理使用情况,评价区域环境绩效,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此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度,解决环境治理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的研究现状

1.湖泊流域环境审计。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4)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问题进行环境审计调查研究,并从审计机构体制、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会计等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黄溶冰等(2010)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相关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的治理模式。伍金条等(2010)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认为应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等方面加强环境审计力度。宋莎莎等(2010)对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2.江河流域环境审计。严飞(2004)对江苏淮河流域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和污染源的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审前调查,发现区域体制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环境保护政策未能有效执行,认为应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进行资金、项目、污染源治理等多方面环境审计。李芳(2011)在对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以及工程绩效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绩效审计模式。厦门市审计学会课题组(2013)结合地方审计部门的实际情况,提出应以环境政策评价为目标、以环保项目与环保资金为基础、以环保法规执行为重点,有效开展九龙江流域环境审计。

3.理论体系方面的环境审计。杨肃昌等(2013)对区域环境审计进行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与产业发展动态,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导向,联系环境问题与治理的区域特征,拓宽研究领域并创新研究方法等建议。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2013)提出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阐述区域环境审计的总体目标与思路。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从研究视角来看,大部分文献是基于审计领域进行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偏少;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区域环境审计大多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对环境绩效审计与环境责任审计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管理学等理论运用较少。总体而言,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主要集中于扩大研究视角、完善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

二、区域环境审计的内容

(一)区域环境“免疫力”审计

1.总体承载能力。区域环境“免疫力”是指某一区域内环境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承受能力,例如大气、水、动植物等都有各自的承受能力限度,环境污染超过最大限度,这一生态平衡就会遭受破坏。近年来,我国关于重要流域水污染的防治规划,其根本依据就是相关重要流域所能承载污染的最大限度。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是确立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也是建立区域环境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当地环保部门取得区域环境的最大承载能力。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区域内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而探寻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所适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环境污染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政策制度。

2.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上级监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以及专业监测部门所收集的数据获知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根据区域环境的总体承载能力,判断该区域内环境污染是否超标,检查区域内各个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是否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标准的限度范围内。

(二)区域环境管理审计

1.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性。某一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政策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的高低,审计人员应通过一系列的程序与方法对环境保护政策的总体目标、具体措施、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相关建议。

2.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包括:是否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建设项目是否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区域内重污染行业落实环境保护政策的情况。

3.环境保护的规划情况。对环境保护规划的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及其指标体系的制定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审查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与结果;区域内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制度与环境保护规划是否充分有效。

(三)区域环保资金审计

1.环保资金的收缴情况。主要审查排污费、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环保资金的征收是否及时、足额,有无应征未征、违规减免的情况;分析收缴核算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环保资金增减变动的原因。

2.环保资金的管理使用。主要包括: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有效性;监管部门是否及时、足额拨付环保资金,有无弄虚作假,以及挪用、贪污等问题;资金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投向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战略,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环保资金浪费等问题。

(四)区域环境绩效审计

区域环境审计的关键是基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内环境保护状况与环境治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从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审计部门应从动态与静态两个层面,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未来的影响。建立合理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对区域环境保护进行有效评价,分析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形成区域环境审计报告,提出区域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推进区域环境审计的相关建议

(一)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研究

我国区域环境审计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化研究相关理论体系。区域环境审计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生态经济学、环境治理学、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受托环保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正确认识区域环境审计、形成区域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的前提;二是基本理论,包括区域环境审计的涵义、本质特征、目标、内容以及报告等方面,是创新区域环境审计制度、正确指导区域环境审计实践的理论基础(李璐等,2012)。此外,要加快制定操作性强的区域环境审计细则、执业标准和评价指标,解决好怎么审、审什么、怎么衡量等实际问题,使区域环境审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二)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区域性特征

当前,我国已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现已开发程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统筹规划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这为深化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指导。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治理问题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因此,区域环境审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产业结构特征、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治理问题的区域性特征,制定出区域环境审计的差异化审计策略。

(三)加强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

区域环境审计的难点在于其区域性、专业性与协同性。因此,审计人员应当注重联合审计机制,借助当地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专业条件,了解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应当制定跨部门、多领域合作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由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构建联合环境审计主体,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区域环境审计跨部门的组织协调与统筹安排,促进经验交流与信息共享,积极有效的开展环境审计。

(四)组建区域环境审计专业队伍

审计部门开展区域环境审计最需要解决的是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胜任能力强的审计队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复杂、跨领域性导致区域环境审计涉及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审计部门可以借区域环境审计的契机,吸引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审计部门自己的专家人才;同时,审计部门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审计人员在环境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区域环境审计的技术性、专业性与综合性。此外,可以设置环境审计的外部专家机制,形成区域环境审计的专家队伍,提高区域环境审计的效率和效果。J

参考文献:

第7篇

1.1指标体系筛选的原则

要客观衡量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就必须要建立可行、有效和具有代表性的客观评估指标体系。客观评估指标体系包含的指标,从整体上应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统一体系,从个体上又是既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群。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评估考核办法》,结合烟台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国内学者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了相应的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评估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可行性、代表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2评估指标的选取

结合烟台市的实际情况,选取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客观评估指标体系。

1.3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主要通过查阅2010—2013《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0—2013《烟台市统计年鉴》获取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整理。

2结果与分析

2.1各项客观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

按照综合指数测算法的基本思想,选取2010—2013年烟台市海阳、蓬莱、栖霞、长岛、招远和莱州6个县域12个二级指标数据,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

2.2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指标综合评分情况与分析

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2010年栖霞的最高为0.0978,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294;2011和2013年表现为同样的趋势;2012年略有不同,评分最低的为招远。2010—2013年平均得分情况为,栖霞的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年度之间的变化不稳定。除了招远外,其他县域都是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烟台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表现为栖霞的得分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不同年度之间的表现为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

2.3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评分情况与分析

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评分情况,2010—2013年二级指标中人民生活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得分最低,不同的县域之间略有差异。各县域二级指标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海阳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变化较少。蓬莱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而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不大。栖霞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差异不大。长岛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也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比较稳定。招远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差异不明显。莱州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表现为明显的上升,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年度之间略有差异。

2.4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二级指标评分情况与分析

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客观评估二级指标得分情况。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现为各县域的二级指标X2到X9基本没有变化,保持稳定状态。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研究采用综合指数法,利用变异系数确定权重系数,根据各县域经济得分综合得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分析了2010—2013年烟台市的海阳、蓬莱、栖霞、长岛、招远和莱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结论:(1)烟台市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表现为栖霞的得分最高为0.1084,依次是海阳、莱州、蓬莱、招远,长岛最低为0.03293;不同年度之间的表现为2012年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013年、2010年,2011年最低。(2)2010—2013年烟台市县域经济一级指标中人民生活的得分最高,其次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得分最低,不同的县域之间略有差异。(3)二级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现为2010—2013年二级指标X2到X9基本没有变化,X10、X11和X12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各县域均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12)得分最高,说明烟台市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烟台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各县域之间和各级指标的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3.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