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幼儿园特殊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19 16:13:34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园特殊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幼儿园特殊教育

第1篇

然而,伴随大量公办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建成投入使用,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新建公办幼儿园由于缺乏教师无法开园、不少公办幼儿园2/3以上教师为无编制的聘用制教师,以海南为例,要实现到2020年公办园占比达到50%以上的目标,需要增加7500名幼儿园公办教师,目前海南省建成但尚未招满或建成尚未投入使用的公办园学位达4万个,主要原因是教师编制不足。特殊教育学校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66.59万人,比上年增加8.71万人,增长15.05%,而同年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87万人,比上年仅增加0.27万人,增长仅4.78%,尤其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缺编与招聘留人难等问题交织,特殊教育师资匮乏情况更为凸显。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缺编、匮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家尚未制定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教师编制标准。

为此,建议:

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尽快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并明确将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单列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为解决入园难问题,国家要求每个乡镇应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到2020年底,全国在公办园就读幼儿占比达到50%。要实现上述目标,急需补充数以十万计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然而,目前国家仍未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教育部2013年出台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只是配备标准,并非编制标准,由于没有中编办制定的编制标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地方的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并未单列,而是纳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并明确一定比例用于接收中小学转岗教师,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97.2万人,其中事业编制总量仅55.6万人。为此,建议中央编制部门尽快会同教育部出台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管理办法,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将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单列核定,确保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落实,满足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2篇

1.1图形符号的设计

(1)简洁性

不管从放置位置还是信息元素本身来讲,标识导向信息牌都应设置在视觉发育还不健全的儿童们很容易看见的地方,而不是在辛苦找寻未果之后,发现就在身边附近的地方。为了让要传达的信息能第一时间被接受,简洁性原则最为重要。简洁性包含两大方面要求:一个是标识自身的简明,过多的色系和元素只会让儿童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去除多余的细节要比加强主要元素和增加尺寸、色彩、饱和度、照明强度等更见成效。再一个是减少标识的数量,在同一位置如果摆放过多的标识,和功能无关的信息儿童们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干扰关键信息的接收,致使儿童的注意力分散到次要信息上。

(2)适时适地性

所谓的适时适地性,指的是标识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从某种层面上说,这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意思,儿童们在幼儿园的哪个空间点最容易发生识别导向障碍,这里就是需要设置标识的点,而这个空间点正是关键时间点的发生场所,所以两者是完全统一的。例如,新入园的孩子刚刚走进幼儿园大门时,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呢?进入幼儿园是关键时间点,这时应该设置入园信息指示;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也是关键空间点,孩子们到了这个点上一般都会有片刻停留以找寻标识。所以在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上要设置醒目易懂的标识,就能适时适地的传达信息。

1.2字体的设计

选择合理的字体,并对文字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才能够实现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导视系统的正常应用。字体的组合,字体种类的选择,以及根据具体导视内容进行的特殊要求的考虑,是在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字体结构、字间距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空间内形成视觉冲击,能够起到导视效果实践的文字组合,才真正实现导视系统的作用。导视系统中的文字艺术体现在字体设计与字形设计的变化上。在当今全球,字体与字型设计已逐渐从其他有关设计门类里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设计学科。许多著名设计师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字体和字形的设计上,而在我国设计行业来看,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汉文字图形资源仍有足够潜力可挖掘。在我国现有的导视标牌中,仿宋体字、黑体字已过分泛滥。其实,并不一定每一个标牌都要板起严肃的面孔,在易读的基础下,文字尚有很多种形式可变。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可以采用活泼,圆润的字体设计,使儿童们看到之后心理能够产生愉。

1.3色彩的设计

与图形相比,色彩对儿童的视觉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它能够迅速的吸引儿童的注意。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标识符号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帮助图形符号从环境中脱颖而出。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所产生的物理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色彩心理。比如:红色会令人联想到热情、危险、革命等积极因素,而绿色具有安全、宁静、可靠和稳定的感觉。因此,色彩就成为抽象的表象符号,具有品格特征,传递着信息。导视系统的色彩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机构和品牌形象,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的内在要求、职能特征、受众群体等进行设计与选择。在特殊教育幼儿园中色彩的设计应有一个主要基调,这个基调是整个导视系统整体的色彩感觉。特殊教育幼儿园中的导视系统色彩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轻松活泼的。比如,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无论任何一个儿童都想找到一种宁静、舒适、安心的感觉以缓解特殊教育儿童身心的紧张或压力,因此在进行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医务室导视色彩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些舒缓、洁净的色彩。而在游乐场馆的设计,就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单纯的、新鲜的、具有强烈刺激的色彩进行导视设计,以满足儿童的色觉心理需求。

2导视系统设计在幼儿园中广泛应用

幼儿园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特殊环境,这里包括园林景观、办公区域、儿童活动室、食堂、医务室以及游乐设施等,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区。幼儿园标识对于公共环境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幼儿园应有一个独特的形象标识,标识牌的制作材料要经久耐用,安装且牢固、美观。标识的字体要统一,颜色要和谐。标识牌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合适。对于特殊教育幼儿园的人群来说,更需要环境导视系统指引方向。

2.1楼道的应用

楼道导视标是用于标明楼体的名称,以及楼体内通道的走向和所抵达目的地的名称。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幼儿园,特别是规模大一些的幼儿园均有自己的办公、教学楼与儿童活动区域,甚至也有一些综合楼。有了楼道导视标识,配合幼儿园总索引图,则可以按图索骥,轻松自如地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总索引将幼儿园的总平面图与建筑群分布详尽地表述。楼层索引牌则将本楼中的各教室、活动室、医务室、办公室的名称及其具体分布定位标识清楚,它是整个导视系统中不可缺少一环。在楼道间,采用色彩斑斓的涂装、语音提示装置以及盲文凸起点,给不同身体障碍的特殊教育儿童提供简洁直观的指示。

2.2教室的应用

特殊教育幼儿园导视系统就是在幼儿园环境中,为特殊教育儿童提供一个易于识别的环境。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中,根据班别而形成的教室众多,方位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相对复杂。在导视系统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教室、人群的走向及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合理的空间关系是建立在对教室合理分布的基础上,是对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及心理以及建筑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教室铭牌是这一应用的重要手段。铭牌的制作应相对统一,利用引导标识色彩或者各异的造型对不同功能的教室加以区分。铭牌的醒目性和趣味性是对特殊教育儿童实现导视效果需要重视的一点。此外,沿着墙壁设置各种供特殊教育儿童感受的触觉图案,以及在教室桌设置集合型语训器进行声音引导,使特殊教育儿童迅速安全抵达座位。在座位上采用个性化文字图案等手段标识特殊教育儿童的姓名,以使特殊教育儿童正确找到自己的座位。

2.3卫生间的应用

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导视系统设计中,需要特别强调卫生间的无障碍通道设计。配有专门的无障碍导视设施,指引平道与坡道,以及提示洁具的位置。设置拉杆扶手等辅助引导设施,确保特殊教育儿童的安全。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有些部位可以进行声音引导,如供视觉障碍者和听觉障碍者使用的闪烁式诱导声装置灯。声音装置和灯光引导装置可采用红外线感应,能够准确针对特殊教育儿童的个体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3总结

第3篇

关键词: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幼儿园教育

在传统的观念中,总以为特殊需要儿童是和普通孩子不一样,所以将他们独立出来,并采用特别的教育方式,可是这样的教学结果常常使特教班的学生“与世隔绝”,也让别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以“普、特融合教育为主,加强个别训练为辅”,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促进特殊需要儿童身心最大限度地发展。

1 融合教育的理念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幼儿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更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就是一种让特殊需要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中和普通幼儿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教育模式。

2 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对特殊需要儿童实施

融合教育的目标

根据特殊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除了达到学前教育所应达成的目标外,更希望在这样一个融合教育式的环境中能培养特殊需要儿童正确的社交观念,提高自我行为技能。

3 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融合教育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教师融合教育理念,齐心协力承担教育重任

全园教师遵循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普、特教研活动定期融合,定期结对,信息定期反馈,及时指导、分析,随时调整对特殊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共同负责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每位教师的融合教育的专业化知识。

3.2 宣传学前融合教育,消除家长心理顾虑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幼儿有很多机会成为特殊需要儿童的“小老师”,比如在生活自理技能、口头语言表达、与人沟通交往、游戏活动参与等方面,能发挥同伴指导作用。融合教育的教养经历给学生,尤其是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一种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的交往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3.3 巧借群体活动体验,健全儿童人格培养

通常是利用全园幼儿共同参加的现实性的情景活动,如“六一演出”“毕业典礼”等其他庆祝活动,让特殊儿童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体验参与这些整体活动的快乐。由健全儿童辅导特殊儿童。一方面,让有一定能力的孩子完全融入普班活动;另一方面,让部分特殊儿分不同时段进入普班学习,适应学前普通教育的环境,融合孩子之间的情感,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3.4 多元方法融合,促进特教发展

1)师生结对:幼儿园每位教师自愿与一位特殊需要的幼儿结对,在其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

2)生生结对:孩子们自愿与一位特教班的幼儿结对,在其学习、生活、运动、游戏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

3)班班结对:特教班与一个普教班结对,进行有主题的活动。

4)社区结对:利用周边环境中的有利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康复训练的场所及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4 特殊幼儿家长的教育联合及引导培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在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基础上,孩子各方面的缺陷才会得到充分的补偿。

4.1 树立理性养育观念,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很多还没有学会交往,像争抢玩具等事情时有发生,家长不要一见冲突就护驾、喝斥、埋怨老师,剥夺孩子完整的交往体验。其实,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从中明白自己的需求并不见得都能满足,这是他们学习交往、与小朋友和谐相处的好时机,有助于调节幼儿的心理平衡。

4.2 细心关注幼儿表现,与教师保持日常联系

宝宝上幼儿园以后,特殊幼儿的父母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应该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和宝宝沟通,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变化,认真聆听他的话语讲述,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同时,不要忘了与幼儿园教师积极沟通,让他们尽快了解你的宝宝。

4.3 参与互动活动,珍惜快乐体验

幼儿园开展的每次家长会、运动会以及各种家园互动活动,还有每学期的开放日等,家长要尽量想办法去参加这些活动,通过这些亲子活动,可以了解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学习生活的,对一些新的教育观念与具体做法可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

4.4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情动情理解宽容

在幼儿园里,跟教师的沟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给宝宝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也要处处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这才是交流的意义。

5 融合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在融合教育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最快的是社会能力的全面增强,让普通儿童对特殊需要儿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也使其获得一种自我的满足和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而特殊需要儿童则喜欢模仿年龄、能力和地位比自己高的同伴,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趋于完善,具备更多的独立行为技能和经验。

6 加强特殊需要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训练

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利用差异,关照差异,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针对不同个别差异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在融合教育中进行个别化教育训练,使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融合教育形式为特殊需要儿童带来更多的学习交往机会,要给予他们最多的观察、最好的指导和最大的帮助,将健康、艺术、科学、语言、社会五大领域融入日常教学课程,实施丰富多元的特教活动实践,秉持“以爱为核心让爱活出来”的理念,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为宗旨,以“融合教育”为主轴思想,以“开拓创新”为发展特色,开展幼儿全人教育,涵泳幼儿人文情怀,推动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幼教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艾伦 K E.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M].周念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韦小满.特殊儿童心理评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朱迪斯.特殊需要婴幼儿评估的实践指导[M].钱文,刘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幼儿教育;融合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借鉴西方国家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模式,采用融合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为特殊儿童营造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能够公正、平等的享受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教育,并且获得更加充分的自身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在幼儿园中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教学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力求提高对于特殊儿童的教学效果。

1融合教育的主要特征

特殊儿童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儿童有所差异,容易使儿童内心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导致特殊儿童无法正常的发展成长。针对特殊儿童的情况融合教育孕育而生。融合教育主要教学方法是要将特殊儿童,放置在正常儿童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让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种教学体制。特殊儿童通过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够有效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模仿能力。通过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感受到并没有受到特殊的对待,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最终促使特殊儿童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且能够更好的与他人接触适应社会。

2针对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学策略的注意事项

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特殊儿童的生活习惯,使特殊儿童能够自然和谐的融入到融合教育中,激发特殊儿童参与社交活动的积极性。设立丰富有效的教学环境刺激特殊儿童情绪积极向上,由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与正常儿童差异性较大所以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感。很可能在与正常儿童交流过程中出现欲言又止的情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儿童参与正常社交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当首先设立特殊的教学环境,能够使特殊儿童真正自然的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游戏是儿童共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刺激特殊儿童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儿童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儿童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教师也应当做好儿童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采访开放式教学,能够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够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情景和活动项目,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师需要针对特殊儿童的生理需求,进行一定具有特殊性质的训练。并且应当结合教育内容为儿童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需求。特殊儿童的活动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也应当在活动过程中对特殊儿童有特殊的照顾,从而来降低特殊儿童的活动要求,使特殊儿童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活动中去。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是想要特殊儿童能够融入到正常社会中,从而更好的适应生活与学习。

3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融合教育认知有偏差,大部分教师只不过是认为只要将特殊儿童正常带入班级中就学,就已经完成了融合教育,但其实使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幼儿园接受教育只不过是如何教育的第一步。有些教师对于特殊儿童仍然存在歧视,再加上幼儿园也对特殊儿童加以有色眼光对待,导致特殊儿童无法在幼儿园中受到良好的融合教育。同时当前针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社会保障有所缺失,各地方政府还未真实认识到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在法律建设上也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导致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平等对待,从而在特殊儿童心中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4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效策略

首先,应当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特殊对待。特殊儿童只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从社会层面,幼儿园也应当首先取消对于特殊幼儿的歧视,在特殊儿童入学时应当公平对待。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其他正常的儿童能够正常的、正确的对待特殊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没有隔阂才能够真正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与同龄人之间的友谊,从而使特殊儿童在心理中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避免特殊儿童出现自卑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鼓励其他同学与特殊儿童能够交朋友。朋友是儿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必成长因素。特殊儿童能够在交朋友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模仿学习基本的社交常识,从而树立与他人正常的友谊,建立自我人际交往的信心。同时,融合教育也应当注重特殊儿童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促使他们能够时刻感受到温暖。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特殊儿童的第一教师是他们的父母,但是一般来说特殊儿童的父母不具备专业性育儿知识,所以导致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打击。教师应当与特殊儿童的家庭建立统一的教学,保证特殊儿童不管在家庭还是幼儿园中都能够接受正确良好的教育,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园长 特殊幼儿 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是主张每一位幼儿都应在教育主流里,若需特殊教育就必须将其所需的相关服务或支持系统带进幼儿园或教室给幼儿。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里是否能得到真正适合的有益的教育,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的现状如何,正是本课题研究问题之一。

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幼儿园园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及观念,以了解目前有语言发展迟缓、沟通障碍、行为或情绪异常、认知发展落后、不合群等特征的特殊幼儿是否被幼儿园所接受;普通幼儿园中相关人员如园长、教师、普通幼儿及家长对特殊幼儿是否接纳;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幼儿园园长对特殊教育专业介入所持的态度。从此调查研究结果中了解重庆市幼儿阶段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为重庆市特殊幼儿教育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以重庆市普通幼儿园的园长为调查对象,样本构成为重庆市66名幼儿园园长,45名来自市区,21名来自郊区。

2.2 问卷调查表的构成

本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分为四个部分:(1)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幼儿情况;(2)普通幼儿园相关人员对特殊幼儿接纳态度;(3)幼儿园园长对特殊教育专业介入积极性;(4)幼儿园接纳特殊幼儿最需要解决问题。

3 结果与分析

3.1 普通幼儿园对特殊幼儿接纳情况

从问卷中可知,85%的幼儿园接收过特殊需要幼儿。这说明,无论普通幼儿园有没有接纳条件及融合教育实施条件,普通幼儿园接收或接收过特殊幼儿事实存在;对于普通幼儿园接受特殊幼儿的原因,63%的园长认为是为了满足特殊幼儿教育权利,大多数幼儿园园长对幼儿享有平等的教育权持有认同态度;对幼儿园没有收过特殊幼儿的原因调查,38%的园长承认专业不足不能接收,这说明部分幼儿园园长已意识到特殊幼儿需要足够的专业能力才能够接纳;对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成功率,有58%园长认为有较好成效,这反应了目前幼儿园特殊幼儿的学习成效状况;对特殊幼儿合适的安置形式上,49%的园长认为特殊幼儿应该安置在幼儿园附设的特殊班级里上学,24%的园长认为在特殊及普通幼儿园设置的资源教室,只有3%的园长认为可安置在普通幼儿园。

3.2 普通幼儿园对特殊幼儿接纳情况分析

幼儿园教师、普通幼儿家长和普通幼儿是特殊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最直接相关的重要人物。这说明特殊幼儿要进入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还会面临到教师、家长及普通幼儿接纳度不高的影响;64%的园长认为相关管理部门对特殊幼儿有支持,管理部门对特殊幼儿的支持涉及到行政力量、经费、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因素,对特殊幼儿享受教育权利有直接的影响;41%的园长认为目前特殊幼儿在普通幼儿园入学能得到相关帮助如资源教室、资源教师、咨询及适应教材,说明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得到的支持程度还比较低,还不能满足特殊幼儿入读普通幼儿园的特殊教育需求。这也是特殊幼儿能在普通幼儿园享受到平等有益的教育条件障碍之一。

3.3 对特殊教育专业介入积极性分析

调查中发现,多数园长(80%)有意愿寻求特殊教育专业的协助来解决目前幼儿园事实存在特殊幼儿但教育上存在的困境,希望能更好满足特殊教育需求幼儿的教育需求;如果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介入的话,大部分(87%)园长愿意接收特殊幼儿入园学习;如果有相关特殊幼儿的科研课题需要在幼儿园开展,大部分(85%)的幼儿园园长愿意参与科研课题,以解决现实教育环境中遇到的特殊幼儿教育问题,带动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发展。

3.4 幼儿园接受特殊幼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如果幼儿园需要接受特殊幼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如下,行政支持占48%,教师专业能力占19%,经费保障占17%,特别的教学设计占12%,特别课程安排占4%。这说明,行政力量对普通幼儿园接受特殊幼儿占了很大的比重,政策法规的制定对普通幼儿园接纳特殊幼儿具体落实是基本保障。次重要的是专业能力和经费保障。

4 讨论和建议

4.1 在社区里进行特殊幼儿融合教育宣传

特殊幼儿的融合教育最终是教育机构和社区的接纳度问题。建议当地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针对幼儿教师开设特殊教育相关专业课程,开展特殊教育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提高普通幼儿教师对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和特殊教育能力。建议当地政府发动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人士,以社区为单位,与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相关单位合作,共同开展特殊婴幼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教育、早训练的医疗、教养知识的讲座,辅以图片展示,引导社区增进对特殊婴幼儿及特殊人群的了解,继而接纳特殊群体,建构和谐社区。

4.2 争取更多行政力量和特殊幼儿经费的支持

建议特殊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从行政文件上切实保证让特殊幼儿有教育安置措施,增加行政支持力度与经费的配置。可以借鉴上海市的做法,上海市有20所幼儿园招收特殊幼儿入园,同时给予相应行政、经费及专业力量的支持,保证特殊幼儿能够进入到学前教育机构进行适当的教育。

4.3 加强幼儿园和特殊教育相关机构的合作

建议在重庆市确定2―3所合作意愿较强的普通幼儿园作为融合教育实验幼儿园,与特殊教育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由政府决策部门给政策,提供一定经费,保障研究人员与临床人员共同教育与实践,研究适合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课程、教材与教法模式,发展一套适合重庆市本土发展的特殊幼儿融合教育模式,在实验成功的基础上面向重庆市每个区各个幼儿园推广,以满足特殊幼儿就读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的实际需求。

4.4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专业团队的建立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不仅需要相关教育人员的协作,更需要多学科,如医学、语言学、康复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合作。重庆市相关专业人员在成长过程中,目前还没能整合成一个为特教老师提供支持的专业团队。建议在本市由一个具有行政力量的单位牵头,集合如医院、幼儿保健院、康复部、心理学专业等单位的有关专业人员,聚合成重庆市融合教育专业团队,开展特殊幼儿从出生开始的一系列服务,共同解决重庆市特殊幼儿入学及早期干预的问题。

本研究为重庆市科委课题《重庆市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世钰.认识学前融合教育.台北: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学报,.1992.9.

[2] 洪俪瑜.英国的融合教育.台北:PE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1.

第6篇

关键词:特殊儿童;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98-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视,然而,在众多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的儿童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儿童,他们是特殊群体。特殊幼儿是指一群在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困难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而家庭无疑是孩子成长道路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纵观诸多家庭教育方式,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心理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身体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观察法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法以及文献法

三、问题的研究

特殊幼儿主要分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笔者本次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理方面体现的有身体疾病幼儿,以及心理疾病体现的内向以及攻击的幼儿。

案例呈现:

一、首先是有生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癫痫症幼儿为主

在某个幼儿园中,幼儿明明(化名)在晨间活动中,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抽搐开始为四肢的强直、握拳、两眼上翻或偏斜一方,然后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抽动,呼吸急促不整,舌咬伤,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1-5分钟,发作后意识不清或嗜睡,经数小时清醒。后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小儿癫痫,但是很多幼儿得知后,竟嘲笑他,模仿他,令他的心理蒙受阴影。

二、其次是有心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内向的幼儿和有攻击的幼儿为主

1.内向的幼儿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小朕奶奶带着孩子走过来。奶奶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小朕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奶奶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小朕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奶奶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小朕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小朕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小朕很勉强地点点头。

2.有攻击的幼儿

早操,每个幼儿站在固定的小方格里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锻炼身体,只见扬扬突然双手放在前面的小朋友身上,将其往前推去,前面的小朋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这时前面的小朋友回过来朝他瞪了一眼,可是扬扬还是继续去弄他,跟着双脚往前踢到了前面幼儿的腿上,前面的幼儿转过身用手推他的脚,他猛地起身,双手张开向前扑去,前面的幼儿被推到在地上,他又笑又跳。

三、问题的分析与指导策略

首先关于家庭中如何教育幼儿对待生理疾病

1.首先在情感上同情他们。家长要耐心地向孩子讲解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是由遗传或是疾病及事故造成的。

2.家长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残疾人福利工厂等场所,收看描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电视,观看残疾人运动会,讲讲残疾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创造辉煌业绩的故事,使孩子了解虽然自己生理上有缺陷,但是他们有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人格上与健康上是平等的,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其次关于如何教育内向的幼儿

对于内向性格的孩子,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

1.帮孩子找个外向的小朋友

学龄前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爱玩相同的游戏而成为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内向,害羞,那就告诉他的幼儿园老师,让老师多安排外向大胆的孩子和他一起玩,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改变。

2.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

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您就要注意您的措辞。

3.让孩子当“小司令”

您不妨找几个年龄比孩子小的小孩,让他们和您的孩子一起玩。您的孩子虽然害羞,但因为比其他孩子年龄大,游戏中他就会处于主动的位置。不管是玩什么游戏,出什么主意,他都会自然地成为孩子中的“小司令”。

三、关于如何教育攻击的孩子

首先,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的刺激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都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的产生。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的儿童形象,与其讲述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此外,要提请注意的是,过去曾有人主张对幼儿攻击的矫正采取宣泄法,如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情绪。大量研究表明,宣泄法不一定能减少儿童攻击,尤其是幼儿,有可能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因此,是不宜提倡的。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教育幼儿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实现家园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第7篇

[关键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普通幼儿园;学前融合教育

有特殊需要儿童是“那些身体素质或学习能力或高或低,其水平与常模之间的差异程度使得他们需要接受个别化的特殊教育计划的儿童”[1] 。2014年1月8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把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等一系列措施。”[2]学前融合教育是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学前融合教育日益成为全球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英美等发展国家相比起步较晚。除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城市和省份已经开始探索学前融合教育外,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轻度障碍幼儿未能得到社会和幼儿园的特别关注和有效帮助。

一、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数量在增加,但总体比例较低、在园生存状况不佳

目前,国内上海和江苏等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学者对江苏省、湖北省、浙江省、上海市的部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这些省市的大部分幼儿园招收一定数量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班级里遇到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李伟亚通过对浙江省10个不同地区的普通幼儿园调查发现,当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有发展缺陷的幼儿。其中,弱智幼儿比例较高,其次为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幼儿。另一类为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幼儿。包括认知能力缺陷幼儿、出现攻击性或破坏等情绪行为问题幼儿以及对周围的人和活动无兴趣的幼儿。[3] 王婷婷对江苏省70所公办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比例很低,目前大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被拒绝在普通幼儿园门外。60.4%的普通幼儿园对于特殊需要幼儿是拒绝接纳的态度。[4]今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在幼儿园的数量将会持续性上升。但是,已在普通幼儿园的特殊儿童各项活动的参与度不大,为其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生存状态也不容乐观。

二、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提供的支持系统缺失

1.行政、经费支持不足,园所领导重视不够

学前融合教育的落实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学前教育资源有限,绝大部分幼儿园班额较大,如果接纳特殊儿童就要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班级教师在工资待遇上有所提高,而且相关的设施、课程、培训都要具有针对性,势必给园所带来额外的负担。由于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缺失,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受行政扶持力度、园领导融合观念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会拒绝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2.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缺乏

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需要教育工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应从小班幼儿就开始的。目前,全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中并没有开设特殊教育方面的相关课程,致使我国缺乏具有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普通幼儿教师。[5]由于对学前融合教育了解不足,很多学前教育毕业生工作后对所在班中的特殊儿童无能为力,对学前特殊儿童采用的干预方法也不当,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采取忽视、忽略的态度。有些情绪行为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经常影响教学秩序、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3.资源与环境支持不足

一方面,社会支持支持不足以及幼儿家长在内的社会大众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关注和接纳态度影响。而大陆地区的支持性没有体系,不成组织。普通幼儿家长自身融合理念及获得优质教育服务的限制,会拒绝幼儿所在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而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家长希望特殊儿童能够解除正常的人际交往环境,又会担心幼儿园能否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平等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幼儿园为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提供的设备有限。由于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有关的器材、评估工具和教育教材紧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很难在普通幼儿园中接受普通教育,对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

三、普通幼儿园安置特殊儿童的可行路径

1.提高政府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视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尽管国内相关政策法规,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到通过普通幼儿园等幼儿教育机构开展学前融合教育。[6] 2013年3月21日,《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园,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予以照顾”等规定内容。[7]但是具体的可操作和强制性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提出。一方面,国家应该成立特殊教育咨询会,研制特殊教育法规、建立特殊教育行政支持网络,提供特殊教育服务措施等。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因此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发展,除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下达外,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对当地学前融合教育事业的建设规划力度。当地政府应制定学前融合教育发展规划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

二是加大学前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较低,没有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所以应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经费要占一定比重,而且要重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经费投入力度。

2.加强地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培训

一是大力培养学前融合教育领域人才。当前师范类院校,尤其是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加入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比如加入特殊教育导论、个别化教育、特殊沟通技能、感觉统合训练等课程,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在职前就初步树立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和掌握一定的特殊教育方法。这将使学前融合教育更容易成为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理想。例如,作者所在的黑龙江省绥化学院在2007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两个专业依托现有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凸显学前融合教育,利用师资和各专业课程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师教授特殊教育专业儿童歌曲弹唱、幼儿舞蹈、儿童美术技巧等教学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也设置特殊儿童选修方向,开设特殊教育概论、随班就读教育、感觉统合教育、自闭症儿童心里与教育、行为矫正等课程。学生毕业后,既能够在特教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又能够在普通幼儿园中开展融合教育。

二是建立特教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做好职后培训。利用地方高校资源,根据所在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批、分类、分级进行融合教育培训。绥化学院在2013年暑期开展了“黑龙江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骨干教师培训班”。来自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开展了特殊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实用方法、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技术等课程内容。还邀请台湾师范大学林宝贵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张宁生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张文京教授开展系列特教专题讲座。今后,特教师资培训中心有赖于借助行政力量发挥地方引领作用,将培训对象扩大到幼教系统。

3.建立资源与支持系统

一是建立家、园、校、社会等机构为一体的专业团队。幼儿园接收特殊儿童必须建立特殊儿童教育的支持系统,获得园外专业支持,实现普特结合、医教结合、家园(社区)结合,切实得到系统的、持续的支持与援助。[8] 首先,如果当地高校有特殊教育专业的话,可以聘请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到幼儿园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行诊断、评估和干预。绥化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定期为机构教师义务授课。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义工活动,为特殊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效果显著。其次,普通幼儿园应采取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联合授课的团队教学模式。特殊教育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可以定期进入幼儿园,给予普通幼儿园融合教育切实的支持。幼儿园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实践活动,集体研讨本园学前特殊儿童具体问题。再次,幼儿园与医疗机构建立互动网络。[9]一是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将特殊儿童的基本信息共享;二是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二是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10]幼儿园建立资源教室后,首先邀请专家为幼儿园内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幼儿进行诊断和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和行为矫正方案。资源教室在幼儿园建立还需要专业团队及家长等相关人员的合作。

参考文献

[1]William L.Heward著,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2-43.

[2]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EB/OL].,(2014-1-22)[ 2014-3-15].

[3]李伟亚.普通幼儿园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在园生存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34-40.

[4]王婷婷,李宏伟.江苏省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现状与分析[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2,(2):8-11.

[5]吴淑美.学前融合班教学理念篇[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残疾人教育条例》[EB/OL].(1994-8-23)[2014-3-

[15].

[8]张丹丹,孙钠.成都市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