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化学研究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2-09-26 12:33:51

序论:在您撰写化学研究生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化学研究生论文

第1篇

[摘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在该学科研究生硕士点的建设中占重要地位,本文对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进行反思,旨在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

[关键词] 生物化学;论文质量;医学院校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a)-119-02

Study on the degree thesis qualit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students in medical couege

FU Xinhua, YANG Xiaoyun, WANG Shouxu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053, China

[Abstract]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have an important station in biochemistry development. We reflected the practice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raining in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sis.

[Key words] Biochemistry; Thesis quality;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

当前我国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大了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招生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6.9%。在此形势下,如何调整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已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生教育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因此探讨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是造就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之一,如何加强对医学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培养质量,是目前高校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建立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及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质量监控,是保障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2]。

1 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实际培养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对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控不到位

长期以来,研究生培养多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以研究成果、毕业论文和就业状况等来衡量研究生培养的优劣,而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不足。

1.2 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投入不足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增多,导师整体负荷增大,师生间的直接互动减少,加之导师工作忙,事务多,时间和精力投入都难以到位,以致出现一些研究生培养“放羊”现象,如课题未经论证、开题报告时间滞后、毕业论文答辩匆忙等,从而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3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下滑趋势

招生规模扩大以后,导师压力增大,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学位论文,造成同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质量良莠不齐。

2 提高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

研究生阶段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学位论文能全面衡量研究生的综合水平。其中,论文选题和开题的严格把关是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至关重要[3-4]。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论文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其质量监控的具体措施。

2.1 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

美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研究生教育中占重要地位,19世纪以来,美国以培养大学教师和高水平研究人才为研究生教育目标。研究生教育便担负起培养各学科高级研究人才的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美国研究生教育始终保持较高的整体质量、宏观质量和体系质量[3]。

目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力量主要来源于社会和高校自身,且以社会评估为主。内部评估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从招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中期考核、考试、论文写作、答辩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4]。美国通常采用高校(系、科)评分的方法评价高校质量,通过评价高等院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及在大学群与社会中的相对地位来促进其质量提升。培养过程有规范性要求,并严格按计划和程序实行淘汰[5]。

2.2 提高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建议

根据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应当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引起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6]。质量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系统的具体组织与执行,它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系统功能的发挥。

2.2.1 研究生培养中期考核培养过程的督导包括导师遴选、培养条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的监督、检查,重点是中期考核。实施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中期考核未达标者,可给予一定形式的警示,令其限期达标。

2.2.2 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培养方案与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审查与督导审查与督查是督导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对其培养方案进行审查,另一方面查阅所选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重点审查其培养目标是否合适,课程设置与安排是否合理等。

2.2.3 加强教学与管理研究生部加强学籍管理、宏观管理、质量检查与评估等工作,全面监督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成绩考核、论文评审、学位答辩等工作。

2.2.4 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是重中之重学位论文监控包括开题报告、论文把关、质量评定、论文质量等级及学位授予。督导的重点是检查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完善论文“盲审”制度能更好地确保毕业论文质量。①开题报告质量监控:开题报告是提高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重点检查文献是否满足论文课题的要求、有无书面报告书等。中期的学术报告或阶段总结重点检查论文进展情况、后期计划、存在问题及指导小组人员的评议意见,以促进论文质量的提高。②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是评估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与督导。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重点是检查论文质量,协助研究生部对论文进行质量抽查,将该部分论文送予外校专家进行双盲审查,查阅专家评审意见,并参加论文答辩会,提出意见,供导师、管理部门参考和质量抽查,从而保证论文质量。

2.2.5 开展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导师的督导工作着重从研究生的课堂、教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学术活动、学术交流、学位论文质量与论文答辩等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本文通过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围绕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控制的重点、手段和主体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控制的相关措施,以期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沈岚,刘新平,药立波.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6):701-702.

[2]蒲云,代宁,王永杰,等.谈创造性拔尖人才成长规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调查启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4):12-15.

[3]郭岩,刘爱华.优化研究生课程评价,保障培养质量[J].高教研究,2005, 29:48-49.

[4]王则温,章丽萍,张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设高水平学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29-31.

[5]汤磊.医学硕士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4,3(1):47.

[6]路凡.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8(1):85-86.

第2篇

一、上好第一节绪言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提倡用教材教书而不是教教材,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笔者不是急于去给学生教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内容,而是专门开设一堂趣味实验课。准备的实验有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蔗糖变成了黑发糕,变色喷泉,自动变瘪的饮料瓶,还有几组液体的颜色变化。这些趣味实验会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化学课堂留恋往返。此时,再告诉学生,以上实验仅仅是利用了初中化学知识设计的,要是大家学会了中学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设计出很多趣味实验,甚至可以自己搞些小发明创造。这样做很能迎合中学生爱寻求刺激的心理,还能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每年上这节课时,笔者都能从学生的目光中感受到他们对化学教师的崇拜,对化学课堂充满了好奇。

二、用欣赏的眼光赏识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斗志,主动克服困难

在这里,笔者要告诫各位同行,千万别歧视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想一想他们上课又不影响课堂纪律你为什么不给他们好脸?他们成绩差是因为你没把他教会,你应该反省,你应该好好去帮助他们,为什么还要高高在上嘲笑他们?更何况这帮孩子自尊心是多么强烈,你要是不用心去呵护他们的自尊,他们恐怕就会破罐子破摔成了“双差生”。给一点阳光,让他们也灿烂一下吧!

三、不要把目标定得过高

中国人老爱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那些大人物而言,失败锤炼了他们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最终走向了辉煌。可是在我们周围又有多少人面对多次失败而不气馁的?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尚未定性的青少年,他们不是英雄,不是伟人,他们的意志力可没有钢铁般坚硬。当他们面对困难太多时,大多会逃避,应付差事,甚至伪装自己,使得老师想帮他们却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常说把目标定得让学生蹦一蹦就可达到较好。化学式的书写可是个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贵在让学生经常书写,通过勤练部分学生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笔者所教的班级中男孩子特别多,他们大多心情浮躁,听课不认真,做作业不认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一知半解。笔者就把勤奋善于听讲同学的上课状态介绍给他们:“人家上课时屁股做地特别稳,对其他同学的所作所为根本不予理睬,两眼一直盯着老师生怕漏过了哪句话没听到,真可谓是如痴如醉。”平时也引导他们多向班级中的女生看齐,看看人家的听课状态,看看人家做的笔记,看看人家的作业,激励他们缩小与女生间的差距。

初三学生阅读能力差,提炼信息的能力差,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了培养他们阅读课本的习惯,提高他们阅读课本的能力,在上新课时,凡是觉得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会的知识,笔者就罗列阅读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由他们自己来完成。最近,我们讲到了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笔者打算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开个化学知识竞赛晚会,让学生自己来出题,其中的填空题由他们从书中来改编,以引导学生仔细读书。

第3篇

1.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工作期间,会面临许多问题,如企业导师会把企业中的一些其他技术工作交给学生做,似乎影响了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的进度。但这其实是联合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做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曾多次参与企业新产品生产与开发,协助解决了几个新产品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该学生反映,这种额外的工作要求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强,要会自己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还要自己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确实弄不懂的才向老师请教,使自己大大增长了见识,受益颇深,这些在学校是很难学到的,大大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

2.有利于丰富研究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创业能力

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的一两年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佳时机。进入企业,如何才能学到企业工人、技术人员丰富的生产实际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生要正确看待“下企业”,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优越感”,要放低位置,主动向企业工人、技术人员学习,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要经过一番磨合,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企业,顺利地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企业的社会实践也是硕士生学习如何创业的良好机会。如“基地”之一的广西化工研究院原来是事业单位,后来改制为企业性质,从一个财政拨款单位发展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科技企业,这样的企业发展史能让研究生接受创业的理念、学习创业的过程,培养研究生的创业能力。

3.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研究生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而且提高了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学习与生产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并使其在毕业后能从学习者转变为工作人,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获得了企业的认同与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在企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适应当今行业新技术发展,专业对口,一般毕业时能使选聘单位非常满意,初次就业率即达100%,而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二、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几点思考

1“.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要考虑企业方面,也要符合学校培养要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按照《学位法》对硕士学位的严格要求,谨慎选择硕士生培养基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在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符合学校培养需要。培养工作必须做到有利于培养硕士生独当一面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硕士生在毕业论文试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所创新,在培养过程中避免出现对硕士生“只用不教”的偏向及个别“放羊”现象。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有些质量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但技术含量不高,比如生产工艺管理、技工培训问题,不能作为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不然就不能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2“.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必须强调学校导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积极指导作用。硕士生下到企业后,环境陌生,不了解企业产品和生产工艺,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困难较多,这时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很关键。而有的企业导师往往只重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进行难点的分析和理论上的深化,因此学校导师要及时在理论上做指导,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确保满足学位论文要求。

3“.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要充分利用企业平台,提高硕士生综合素质。硕士生到企业做毕业论文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拐点,是研究生踏入社会前的“实习”。企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实践的平台,他们要处理新的人际关系,了解新的生活环境,熟悉新的工作内容,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双方要加强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硕士生及时交流,及时了解硕士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环境,提高硕士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第4篇

一、在日常生活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件物品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大小、数量和方位存在着的,如皮球是圆的,手帕是方的,手指的长短粗细是各不相同的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当幼儿带来各种玩具时,教师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玩具。当各种颜色的毛巾集中在一起时,教师可告诉幼儿这些都是毛巾,从而初步渗透集合的概念;游览公园时,教师可以让幼儿数数公园里有多少花,当幼儿无法数清时,可以教他们用“许多”来表示,并请他们寻找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有“许多”,如有许多的茶杯、小床、毛巾、玩具等。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内容的环境中,数学启蒙教育的契机俯拾即是,如水果店的水果是分类放置的,动物园里的各种小动物是分类关在不同的动物园舍内的,小朋友由矮到高排队,碗、碟从大到小往上叠等现象,都为幼儿提供了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一只杯子内放1把牙刷,1个小朋友用1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请每组的值日生盛一碗饭,放一把调羹,再把饭一一送到本组小朋友的手中,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有一次吃龙虾片,教师先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龙虾片的数量,然后问他们每人有几片,如果再给1片是几片。当幼儿回答正确时,教师就奖励他1片。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数的内容。

二、在游戏化的操作活动中学习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幼儿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概念,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学数的操作练习材料。例如让小班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时,教师可提供给每个幼儿彩色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卡片各3~4张,一张练习纸(如图一),让幼儿给图形卡片分家,把各个图形卡片摆入形状相同的“家”中。幼儿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还认识了不同的图形。

附图{图}

又如,学习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幼儿往往要通过多次的操作练习,才能真正理解。首先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如图二),要求幼儿用笔将上排的花和下排的花一一连结起来。接着教师出示小猴和桃子的教具,让幼儿用一对一连结的方法比较小猴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由于小猴与桃子没有对齐,有的幼儿在连结时就出现了以下情况(如图三、图四)。这时,教师引导幼儿用画连线的方法玩“小猴吃桃子”的游戏,当笔碰到桃子时,幼儿就发出“啊呜”声,表示吃了一个桃子。当轮到给第三只小猴吃桃子时,有的幼儿说吃最后一个,因为最后一个桃子与小猴大致对着,这时,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连线。由于教师的指导生动、形象,所以小班幼儿很快接受了上述比较方法。后来,当教师出示小猫吃鱼图(图五)时,幼儿就知道了先找小猫的嘴巴,再去找鱼,并能按顺序连线,从而理解了对应的方法。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幼儿愉快地通过实践获得了有关数学知识,并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附图{图}

三、在各类游戏中学习

幼儿早期数学教育的娱乐化还体现在幼儿的各类游戏,如小班幼儿喜欢摆弄“娃娃家”的餐具,教师就可以趁机引导幼儿区分碗的大小,把碗和杯子分类摆放;在拼图游戏中,教师可事先拼好简单的图形,制成一张张样卡,然后让幼儿寻找相应的图形片放在样卡上,并引导幼儿数数、比较多少。此外,结构游戏对幼儿认识大小、长短、形状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5篇

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提问中要以共同探讨问题的方式,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好像自己无所不知,也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在拿问题考他,检查他。要以帮助他、提醒他、引导他的方式去促进他们思考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很正常,可以叫他继续思考,学生回答不全面也很正常,以中肯的态度去补充、纠正他们的回答。将课堂提问,变成一种互动、一种交流。教师要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思考、分析、推理问题,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将老师的提问作为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不要作为考核学生的方法,以免产生学生怕老师来问他,因而躲避老师的情况。通过在生化实验教学中采用这种提问的模式,老师的最大感受就是师生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觉得要得到学生的尊敬,最基本的就是在教学中尊敬每个学生,哪怕是最不听话的学生。因为他不听话可能有它的理由,也许就是你讲得不好或分析的不透彻,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尽力。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尝试,意味着打破传统,需要教师的耐心、爱心和一如既往的坚持,逐渐地你会发现这种付出有了收获,这种尝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愿意改变,逐渐喜欢思考,喜欢探讨,喜欢推理和分析了,以及改变了他们的习惯。教师的真正快乐也在于看到自己的学生通过努力而进步了。通过运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乐意做实验,大大改变了原来部分学生没有做完实验就准备溜走的现象。学生乐意和老师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任何问题了,改变了以前从来没有思考实验环节的习惯。学生在实验现象不明显或结果不理想时更愿意分析推理问题的根源,更愿意再试一次。

重视结果分析,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的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很简单,甚至无话可说。这就暴露了一个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仅仅是简单地完成任务,没有思考,没有将实验结果与所学理论联系起来,没有考虑实验结果为何不和理论有出入,没有考虑可能存在影响实验结果的多种因素,更没有考虑这个实验延伸了,在实际中还可以有哪些应用。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分析就简单地找借口,如没有操作好,实验条件限制,没有重复等等一些完全站不住脚的所谓“理由”来搪塞实验分析。不知道本次实验成功之处或失败之处以及原因。对此,我们强调重点在实验结果的分析。根据分析的合理性、全面性、逻辑性来评定本次实验的成绩等级,这样做就促使学生全面、合理地分析实验结果。甚至我们强调,结果的正确与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结果的正确与否,关键要分析的合理,也就是错也要有错的原因,只要分析得当,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成绩。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合理、充分地思考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会学生反过来思考实验原理,试图通过实验去解释理论,去试图扩展理论,看看理论在试验中还需要哪些补充,或者条件的限定,通过这样举一反三让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更加理解实验步骤设计、先后顺序的原因,更加理解实验操作的要点和关键;还要尝试改进实验,试看实验在现实中有哪些实用价值,有哪些可以改为创新性实验,一旦学生有这种想法就要鼓励他们去试探。学生考虑较为成熟时,就鼓励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步骤,教师指导、修改后,鼓励他们将其作为创新性实验在开放实验室去完成。刚开始时,可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但逐渐地发现一些思维较为活跃,肯动手的学生,先鼓励他们去做。然后,一些学生的思维逐渐地开始活跃起来,一些学生的分析方法开始全面了,思维开始多元化了,动手能力增强了,逻辑思维开始加强了,思考的理论根据更加充分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希望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到其它课程中去,以不断保持学生这种良好的苗头。

及时总结实验,扬长避短共进步

在我们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加进了实验总结的环节。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自己认识的改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普遍存在的分析或推理上的问题,在批改实验报告中遇到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中得到一些新的思考,甚至是一些新的想法等一些素材都成为本次实验总结的内容。提醒学生更正分析和操作中的错误,共同分享其他同学好的想法、分析方法和创新思维。当然这些也要作为教师以后备课的内容补充进教案。经过学生的实践、教师的提问,乃至于追问,学生的回答,最后的总结,可以将实验的目标提升。一个好的实验应该是没有结尾的,要留给学生更加广泛的思考余地。

精选实验项目,扩展实验覆盖面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只是注重一个实验,没有针对一类实验,这样一个实验的辐射面不大,我们最重要的是授之于渔[4],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实验,要扩充为一大类实验,一种实验操作模式,一种实验处理方式。这就要求教研室在选实验项目时要仔细考虑,既要考虑实验的类型,如蛋白质性质实验、核酸提取实验、酶的性质实验,还要考虑到实验的操作类型,既要有定性实验又要有要求较高的定量试验,还要充分考虑实验仪器的操作,有高档仪器操作,更要注重简单仪器的使用,因为一些高档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不利于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加以筛选,逐步确定一门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实验项目,同时也改进一些实验项目,使每一个实验项目都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作为某一个方面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典型。同时教师在备课时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实验,而应是一类。这使得学生的思考更加广泛,不仅学会了一个实验的一种方法,更会触类旁通,学会一类实验的操作方法、分析方法,学会了一类问题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第6篇

随着医学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不论国内或国外,愈来愈强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因为只有具有宽厚自然科学基础的医学专业研究生才具有发展潜力和后劲,具有良好的医学研究能力。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加强基础,注重技能,强调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科研的培养方式。培养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能力,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富有开拓精神,具有满足21世纪医学科技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足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而国外的医学教育更是强调自然科学的基础,以美国为例,在进入医学院之前都要接受普通本科大学教育,获得生物、化学、等专业的学士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学过或补修过生物、生化等有关医学的基础课程,而且在4年大学期间所有学科的成绩一定要到达全国统一规定的标准。进人医学院之前,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方能被医学院录取,考试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文。我国许多水平较高的医科大学或医学院,如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湘雅医学院和中南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并后,化学实验教学都由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承担,正是利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和复旦大学这些名牌综合性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综合优势和优良的学术氛围,强强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较强的医疗实践能力,又具有较强独立进行医学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体现了重视自然科学基础教育的趋势。

2我校化学实验教学基础薄弱,严重制约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

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的形势下,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人才核心的内涵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实验教学中心则是最重要的支撑平台之一,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目的就是:实现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创新人才培养。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化学学科的基础实验教学公共平台承担全校各个专业的四大化学实验、生化实验等实验教学,其教学科研的高水平是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体现和支撑,目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困难为:尽管中心建设的许多工作得到了学校职能部门的支持,但边缘化现象还是很严重,中心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仪器设备建设都不足,使得我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基础十分薄弱,在海南省内都处于落后水平,更无法谈及在全国范围内去比较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需要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但化学学科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高水平课题的申请很少,没有凝炼的科研方向,还形不成凝聚力和优势,无法支持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更无法支持高水平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其次,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不足,中心人员队伍整体水平和活力不高,人才引进不足和没有有效的奖惩措施使得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学、科研工作效率不高。再加上硬件仪器设备方面,化学实验中心的仪器经费投入不足,基本教学仪器设备落后更新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较少,也打击了老师们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以上的困难制约着中心的发展,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推动较缓慢的原因。

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建议

第7篇

一、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根据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就实验内容来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制取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实验。

2、有关阐明概念,证明基本理论和定律的实验。

3、有关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实验。

4、有关定量方面的实验。

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在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着重掌握:①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②混合物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能否相互发生反应(若能反应,需要弄清反应条件)。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①所用各种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关物质的溶解、过滤、结晶、再结晶的操作方法。

二、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

中学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讲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时,就可以从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

在实验室里,为了达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种物质,有些反应需使反应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则反之。为此,在实验中,要采用适应这些要求的装置。如我们在讲实验室里制取氯气时,就着重向学生讲明教材中选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理由。这样分析、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就能正确地选好仪器。

三、分析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在这方面,我们除按实验原理、要求提出有关的操作内容和要求外,还着重讲了下述几点:

1、剖析一个典型实验,讲清一类实验的操作内容:

如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实验分析,可归纳总结出下述操作内容:①仪器的选择、连接和固定:②装置气密性的检查;③药品的取用;④加热方法;⑤气体的净化和干燥;⑥气体的收集和放置;⑦装置的拆卸。

对这些操作,都应讲清它们的知识、理论根据。譬如在实验室里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和加热制取氯气时,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水的沸点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饱和的氯化钠水溶液洗涤,不能用水,这是因氯气与水能发生下列反应:C12+H20HCl+HC1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浓度,可使平衡向左进行,以减小氯气的溶解度。又根据氯气的性质,要想干燥氯气,只能选用液体或颗粒状的酸性干燥剂,通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2、通过对某些实验操作的分析,向学生阐明实验操作的要点。

我们在分析某些实验操作时,为了让学生学得会,记得牢,总是把操作要点总结成几个字或几句话,让学生便于记忆。如在配制一定体积的摩尔浓度溶液时,在分析演示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称(对固态溶质要称,?液态溶质要量)、溶(溶解)、洗(洗涤溶解时容器的内壁)、稀(稀释至容量瓶的刻度)四字配制法。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操作内容和要点,独立地进行实验,往往能提出一些改进某些实验的设计。如教材中关于氨气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若按教材中的实验要求,先用氢氧化钙与铵盐反应制取氨气,用于燥的烧瓶收集,再接教材中“喷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因为在化学实验室里,很难将烧瓶搞得十分干燥,而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有些同学分析了上述方法实验失败的原因,又重新研究了该实验的要求,所用药品的性质,提出了改进方法:即先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3毫升浓氨水,然后摇晃烧瓶将浓氨水迅速倒掉,立即演示“喷泉”实验,实验效果比按教材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好得多。

四、根据实验内容,处理好演示实验

准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中起着示范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深化。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一般可分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和学生操作有危险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边讲边实验的形式,实验条件较差的学校,某些课题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实践证明,对一些较简单的实验,经常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呵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取用,取量的多少,试管夹持,一般加热等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

五、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但是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即使到了二年级也还不能较好地写出实验报告。其原因是有些学生不知道在实验中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录什么。

有些学生对实验报告写什么和怎样写还不了解。因此,他们常常把实验报告写得杂乱无章,空洞无物。为此,我们从第一节化学课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其具体做法是:

1、在演示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的能力,我们对现行中师化学教材中所讲到的现象进行归纳、综合。有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等。在每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中,总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和上述现象内容来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好,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填写于实验报告中。这样要求学生,不仅使学生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些什么,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会漏掉某些重要的实验现象,以致得不到正确结论。

2、采取具体措施,培养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认真观察、分析,并记录于表的空格中,经过几次填写,学生就能比较正确、熟练地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做出解释和结论。培养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