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建设背景范文

时间:2023-09-18 17:28:10

序论:在您撰写乡村旅游建设背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乡村旅游建设背景

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开发基本上都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缺乏规划、盲目开发与民主保障机制缺失、乡村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那么,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应该怎么去避免与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明确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途径。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其他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乡村旅游本身是一种强势的第三产业,在农村发展旅游可以在优化和升级农村产业结构的同时,增进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致富步伐,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的开发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使很多农民加入到旅游的行业来,奉献给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旅游事业,并通过旅游这条途径增加其收入,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加收入,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农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走上致富之路。

二、做好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乡村旅游的自发发展阶段,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开发存在盲目性,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引发恶性竞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从政府部门到乡村旅游经营者,都应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意义,树立新的乡村旅游开发观,将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要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政府必须要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既要使新农村建设覆盖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始终,又要使支持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及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倾斜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开发乡村旅游投资数额较大的企业或农户要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乡村旅游节点道路连接,要纳入交通规划优先建设;乡村旅游点水源污染及环境治理,要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先解决。条件允许时可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从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管理服务等措施的落实上,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规范乡村旅游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标准,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争创“星级农家乐”活动,大力倡导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整洁、安宁的村容村貌,打造良好的乡村旅游软环境。同时,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首先必须采取多种灵活适宜的形式,坚持把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旅游专业知识、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知识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使其在创新理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技能和水平。

四、加大政策服务与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

加大政策服务与投资,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政府必须改变职能,调整思路,首先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布局中,研究好利用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关政策,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来破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难题,结合实际,在明确乡村旅游业范围界定的前提下,规划、出台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各级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进工商业资本,允许农民用林木等资源入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此外,建设、农业、规划、等相关部门,也应将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优先考虑,提升乡村旅游点交通的通达力,给乡村旅游发展最大的支持和优先。

总之,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开发,依据乡村的特色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第2篇

1 朱家湾村概况

朱家湾村地处陕西省柞水县西北部秦岭南麓,红妙河畔,曾经贫困而窘迫。即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朱家湾村的发展。随着2007年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开通,给紧邻终南山隧道口的朱家湾村,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村融入了西安1小时旅游圈的范围内,交通的便利,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憩度假休闲,成为西安人自驾游和短线游的目的地之一。自此,朱家湾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3年成为商洛市命名的首批秦岭美丽乡村,进行重点建设。之后,又被国家农业部、住建部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2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朱家湾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路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牛背梁国家级森林公园,把美丽乡村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打造,既完善丰富景区旅游项目,又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使该村成为服务景区和自成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现已完善提升了朱家湾入口形象区、红妙河综合服务核心区、沁园村新型农业综合体、花锦园高端民宿区等区域,利用河道空地,修建田园式的漫步长廊。为了鼓励有条件的群众发展农家乐产业,目前采取农户自筹、政府补贴的办法,对朱家湾村农家乐进行改造升级,并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重点开发高端民宿区,以创意旅游带动美丽乡村的全面升级。让游客在感受自然、生态、乡土、田园生活方式的同时,享受与城镇同质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现代文明服务。既体现乡村文化和乡土风情,又呈现“室外五千年、室内五星级”、具备城镇文明服务功能的品质。2016年“五一”期间,朱家湾村接待游客 6 万多人次,十一黄金周,接待4.37万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利用管理不规范。为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该村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引入旅游地产项目。如五星级度假酒店锦苑盘古山庄,但还有一些项目是打着旅游地产的名义在建别墅,如安德鲁西亚项目。该项目土地使用权是50年,而非居住用地的70年,但建的却是高档住宅,进行出售。该项目沿着210国道而建,占用了路两旁为数不多的的耕地,还造成原农户搬迁,而且曾被媒体曝光,在征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村落风貌和格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体量较小的在河道空地开发的别墅项目,以及农户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的多层,向外出售出租。说明土地利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3.2 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还不深,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目前朱家湾的旅游接待以农家乐和五星级度假酒店锦苑盘古山庄为主。农家乐开发档次还不高,而近年来由于众多农家乐和民宿的影响,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更愿意体验原汁原味的乡野生活,锦苑盘古山庄入住率较之前也有所下降,房价下跌。虽然已重点打造了花锦园等民宿项目,但民宿的规模相对较小,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产品挖掘的深度和创新力还不够,真正吸引旅游者体验性强的项目较少。主要以自然风景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朱家湾农家乐的经营期一般从清明前到11月初。

3.3 可购买旅游商品少

朱家湾村所在的柞水县,其核桃、木耳、腊肉、豆腐干等农特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柞水县也先后开发旅游纪念品 200 余种,旅游购物已成为柞水县乡村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在朱家湾村,可购买的旅游商品相对较少,缺乏旅游六要素之“购”的开发。

3.4 乡村旅游营销不足

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大多是农户自主经营,而农户自我销售的意识不强,主要靠口碑效应和“回头客”来进行宣传,导致朱家湾的乡村旅游在营销方面做的还不够。虽然网站上对朱家湾村进行了新闻报道和介绍,但占较大规模的农家乐,缺乏在线预定、咨询、信息查询等服务。

4 朱家湾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4.1 完善五星级酒店、民宿、农家乐的旅游接待产品线。朱家湾村还应继续大力发展民宿产品,对当地的老旧民居加以保护和改造,对新建农家乐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予以统一规划,农家乐的发展应以数量和质量并重,并适当控制规模。加强土地利用管理,近几年沿路新增建筑过多,影响了该村的整体风貌与景观环境。在食宿的基础上,应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锦苑盘古山庄,还应推出更多的养生康体娱乐休闲类项目,吸引游客的入住。形成该村五星级酒店、民宿、农家乐的接待产品线,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并在多个地方供应当地的旅游商品,如土特产供游客购买。

4.2 提升乡村旅游营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人们出行之前都依赖于互联网搜索信息,确定目的地和行程安排。而目前来朱家湾的游客,自驾游占绝大多数,而自驾游更是依赖于网络信息,因此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平台来支撑这一需求。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的网站和手机平台进行宣传,并提供在线预订、在线服务等内容,满足游客网络服务的需求。

4.3 丰富休闲娱乐类旅游项目。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是吸引游客来朱家湾游玩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位于该村的北沟森林体验基地知名度较低,并且定位不清。虽然前期已按照青少年体验基地进行了建设,但这里又想作为保护区进行保护,并未大力宣传,没有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运营。因此鲜有青少年团体前来体验。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应做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满足青少年和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丰富的乡村体验性活动,能够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客观上对餐饮、住宿的经营都有提升。

第3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绿道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108-07

[作者简介]肖雄方(1988—),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规划研究;马宝建(1968—),男,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旅游规划研究。(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村镇景观建设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24B05)的阶段性成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省第一个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域,其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相比于其他产业,旅游产业具有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小、经济收益高的特点,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张香凤、杨光灶(2012)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以南昌市为最大客源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导向模式。①孙冬英、龚双双(2011)在对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旅游联动开发的对策。①冯淑华站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提出构建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网的区域模式等。②上述研究成果打破了以往以行政区域为研究范围的界限,将鄱阳湖区域作为整体进行更广阔的思考,为后续的区域研究打下了基础。

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已近三十年,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维护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重塑乡村社会形象的功能也逐步受到政府及学术界重视。而绿道作为协调区域内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我国许多城市、乡村的规划之中。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尚处起步阶段,国内学者针对该区域内“乡村旅游”与“绿道”的研究也是以单个城市为主,缺乏对整个区域的统筹研究。本文首先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接着阐释了绿道之于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道体系,希望能对今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据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拥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自然资源。无论从外部市场的需求,还是从内部发展条件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乡村旅游都是一种必然。

(一)外部需求拉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带来的游憩需求

在我国,城市居民是旅游市场中的主力军,乡村旅游更是城市居民周末闲暇首选的旅游产品。江西省社科院在《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2006-2010)》中提出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的总体定位,即“以南昌为中心,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为次中心,实施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优势,加速区域交通、产业、商贸、产权、金融、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一体化进程,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而我国不同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出游距离大体上趋于一致,出游距离中意愿最强烈的距离段处于50~300千米之间。④在资源特征上,华东地区近三十年的工业化浪潮使大范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变成了工厂连绵的工业、城镇地域,而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一盆清水”,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又因其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被称作“白鹤的故乡”,自然、质朴、粗犷的湿地原野景观对许多都市人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乡村旅游承担了满足环鄱阳湖城市群居民游憩需求的任务,发展乡村旅游是十分迫切且适宜的。

(二)内部需求驱使——城乡统筹和内部发展的需求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包含5市51个县(市、区),面积达到7.49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达到2555万人。将乡村旅游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建设的切入点,有其优势及必然性。

首先,可借发展旅游实现新农村建设。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改造环境,搞好村庄绿化,要把江西建设成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地执行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或拆村并点的规划战略,而是要完成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区域污染问题整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多项任务,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则必须包括农村交通道路体系的生态化和人性化。环鄱阳湖城市群与周边城市群(武汉、长株潭、太原等城市群)相比,发展程度还较低,城镇化水平仅在30%左右,①未来还将面临着巨大的城乡统筹或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使当地居民通过旅游经营和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而且可以充分加强乡村居民自身发展基础设施的实力。

其次,社会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均需要乡村居民的参与。乡村居民是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原生文化、民风民俗的保护者和传承者。鄱阳湖面积广阔,乡村居民是鄱阳湖生态环境最直接的接触者,也是最广大的生态环境保护者。参与乡村旅游更有利于激发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性,增强乡村居民对文化的自豪感,进而起到传承文化、保护环境及促进经济的三重作用。

(三)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旅游景区或资源亟需组合,经营方式亟需升级

鄱阳湖区域是旅游景区和资源的富集区,根据《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统计,鄱阳湖区域“共包含2个世界遗产、2个世界遗产提名地、2个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际重要湿地、5个国家遗产、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档次高、数量多,然而,旅游产业的经营却仍未摆脱“门票经济”的落后局面。旅游景区单纯的“门票收入”经营形式弊端诸多,过分依赖门票收入致使旅游产业发展惰性大,产品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游客需求变化的速度,最终致使景区吸引力下降,旅游收入逐渐减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迟早要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

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的门槛低、效益高、范围广,相比于“门票经济”更加灵活,产业链条更为延伸。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延长人均停留时间和提高人均消费额度,能扩大接待游客基数,从而让更多的游客享受鄱阳湖更多的旅游美景,提高鄱阳湖经济区整体旅游收入。同时,乡村旅游也更具有发展的活力,十分容易与生态旅游、养生旅游、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高端旅游等多种业态相结合,打造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相对来说风险小、受益广,适合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第一步。

二、鄱阳湖绿道建设的意义

受益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熏陶,鄱阳湖湖区居民自古以来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传承湖区先民自然原生的文明遗产。不健康的乡村旅游发展会对鄱阳湖区域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鄱阳湖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应更多地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大力发展绿道的成功经验,用前瞻的眼光来指导今天的实践。具体说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绿道建设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绿道可以统筹解决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的相关问题

首先,绿道可以调节自然资源利用以及游憩需求发展的矛盾。当今学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关注逐步由单纯的经济质量转移到游憩质量上,同时也刮起了生态环保的思潮,更加强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国外,绿道已是许多国家规划师综合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常用的手段之一,并已经在实践中验证了其有效性。例如,天然河道被人工渠化后,河流失去自净能力,致使水污染加剧、物种减少、自然形态破坏等问题的产生。而通过将人工河道拆除,并配以绿道的建设,不仅恢复了河道自然形态,还原河道原本的生态功能,还沿途提供了大量的满足区域人口游憩的场所。

其次,绿道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由“小、散、乱”变为“大、聚、强”。匡林很早就提出:“乡村旅游开发要小项目、多功能、广收益、布点成网;大区多个景点、小区单个景点;重点是设施组合、景点优化、不搞或少搞实体再建设。”①本文认为,在当今的乡村旅游规划中,这样的发展思路应受到推崇,而“布点成网”的关键在于保证景点或设施之间的连通性。鄱阳湖区域是旅游景区和资源的富集区,但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多数表现为依托在知名景区周围,呈“小、散、乱”的态势。因此,统筹规划和发展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对鄱阳湖区域来说极为重要。利用绿道更能保证乡村旅游地组团开发和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地由“点”到“组团”,保“量”又有“质”的目标。

(二)绿道通过提供场所来扩大经济收益群体,缓解乡村经济分配不合理之症

在乡村旅游地,乡村居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其最关键问题在于经营权的不良分配,而经营权在空间上却表现为“场所”的问题。实际上,绿道所提供的客流及空间为当地乡村居民创造了许多潜在的经营空间和经营机会,而此类机会往往不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或对运营者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因此,绿道更像是乡村居民参与旅游的温润的“土壤”,能起到调整利益分配结构的作用。以最为极端的“走鬼”经济为例,“走鬼”缘起于20世纪30年代香港流动商贩的代名词,经营地点通常选择人流量大的地段。②“走鬼”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弱势群体经济利益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体现,对城市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然而,对乡村旅游地来说,却可以当做解决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企业、政府与当地村民矛盾的思路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对“走鬼”有很多先进的做法,使“走鬼”成为了既管理有序,又满足就业,还不失特色的特殊业态。例如,新加坡聚集全国15000个“走鬼”,组织了100多个“小贩中心”,使之成为著名本土特色的旅游景点;③韩国政府设置“诱导区域”,在城市空地、河溪两侧道路、长时间形成的市场道路来容纳商贩。④

(三)绿道可以为新型旅游活动提供各类空间,充分发挥鄱阳湖的生态优势

根据以往学者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乡村旅游产品可分为“运动休闲型”、“品味自然型”和“民俗共赏型”。从国际经验来看,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将更强调“参与性”,出游目的逐步从单村的农事体验向“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过渡,⑤“运动休闲型”乡村旅游活动得到广泛的普及。而现阶段,国内乡村旅游活动仍是以“品味自然型”、“民俗共赏型”为主,“运动休闲型”比例很低,而此类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骑马、高山自行车、雪上汽车等运动项目大多使用的是“线性”空间,其不仅对道路连通性有一定要求,景观质量也是影响旅游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绿道极大增强了旅游活动的趣味性,良好的景观也使得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大大提升。

鄱阳湖区域乡村旅游地大多处在风景优美的区域,或绿林成荫之下、或水流湍急之侧、或群山环抱之中,将林地、河流、山脊线的线性空间打造成为景观优良、生态效益高的绿道,对乡村旅游地整体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从现状上看,由于鄱阳湖湖面较大,且受限于保护区环境保护要求,资源分布不集中的劣势无法通过在湖内开展大规模水域运输服务来弥补,环湖旅游交通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综上所述,无论是其适宜性还是必要性,对乡村居民或是乡村旅游者,用于资源使用还是生态保护,绿道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未来该区域乡村旅游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鄱阳湖绿道体系的构建及其管理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5市以及抚州、宜春、新余、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51个县(市、区),地处江西省最重要的两个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南昌、九江之间,且南昌、庐山、九江周边地区是发展成熟、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区,其外部交通条件十分优越。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部旅游节点之间的交通联系功能较弱。湖区与南昌、九江等周边城市干道、鄱阳湖环湖现状主干道以及旅游村镇间的道路建设及交通组织均不够理想,弱化了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联系,影响区域旅游整体功能的实现。

此外,经济区内部更是缺少游憩道路所必需的基本环境、服务设施和交通工具。非主干道路(县乡道)环境较差(如鹅湖书院到铅山路段),缺少应有的舒适度及服务设施、游憩交通工具。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道建设要重点涉及区域内旅游集散地、旅游片区、旅游节点之间的交通通勤需求,也需要对鄱阳湖交通方式、绿道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安排。

(一)环湖区绿道体系布局

绿道体系框架包含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级绿道、二级绿道和三级绿道。其中,一级绿道为景观最为良好,交通功能最为优越的高标准绿道,具备连接区域内旅游大片区、一级旅游集散地及主要河流两侧的交通及游憩的功能,将是游客使用最多、服务功能最为集中的绿道;二级绿道为景观较好、交通功能较为优越的普通绿道,具备联结旅游片区内各景区以及二级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是游客进一步进入生态经济区内部的绿道;三级绿道是各类主题明确的旅游小道,是数量最多、最具特色和风情的景观游赏道路。具体如下:

1.一级绿道

六大旅游片区之间的绿道,即环湖生态旅游度假片区、昌赣城埠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庐山文化山水度假旅游片区、景婺国粹文化旅游片区、怀玉奇山道宗文化旅游片区、抚江临川文化旅游片区

六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之间的绿道,即南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九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景德镇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上饶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鹰潭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抚州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水系绿道,即结合流域治理,沿赣、抚、饶、信、修三河修建的河流保护型绿道。

2.二级绿道

以鄱阳、星子、吴城为三级枢纽地的环湖生态旅游度假片区,以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为中心,联结沿湖的新建、永修、共青城、星子、湖口、都昌、鄱阳、余干等的绿道。

以南昌为一级枢纽地的、以新余为二级地的昌赣城埠文化休闲旅游片区,即以南昌市区两江四岸游览区为中心,联结东湖区、西湖区、青山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新建县、进贤县、南昌县、安义县、丰城市、高安市等的绿道和以渝水区为中心,联结樟树市、新干县的绿道。

以九江为二级枢纽地、修水为三级枢纽地的庐山文化山水度假旅游片区,即以庐山山体为中心,联结庐山山上游览区、浔阳区、庐山区、九江县、星子(庐山山南)等的绿道和以西海为中心,联结永修、武宁、修水、靖安等的绿道。

以景德镇为二级枢纽地,以婺源为三级枢纽的景婺国粹文化旅游片区,以景德镇市区为中心,联结乐平市、浮梁县、万年县等的绿道和联结整个婺源县各个景区的绿道。

以上饶、鹰潭为二级枢纽地的怀玉奇山道宗文化旅游片区,以三清山为中心,联结信州区、上饶县、玉山县、德兴县、横峰县、铅山县、广丰县等的绿道和以龙虎山为中心,联结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弋阳县等的绿道。

以抚州为二级枢纽地、资溪为三级枢纽地的抚江临川文化旅游片区,以临川区为中心,联结金溪县、资溪县、东乡县等的绿道。

3.三级绿道

景区内有:三清山、龟峰、庐山、三爪伦、鄱阳湖湿地公园内的各种步行小径系统;

风景和文化小径有:徽饶古道(徽州和上饶):始建于唐代,徽道的其中一段,古时是一条重要的驿道,名曰“吴楚古道”,又名“徽饶古道”。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其岭长15华里,史称“上七下八”,宽丈余,全部用青条石砌就,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岭脊有一线泉、万善庵、堆婆石、同春亭等名胜古迹。现已被列为省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点和文物保护区域。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岭,自然风光秀丽。西山商道,从明朝到民国是安义、奉新、靖安、修水、九江等地来往南昌的必经之路。如今在西山还残留一小段,道路为麻石砌筑,路旁山林茂密,其他有待发掘的风景和文化小径。

主题和特色小径有:江西自然资源丰厚优美,历史悠久漫长,文化积淀博大深厚,有很多有待发掘和打造的主题和特色小径,如老俵之路、游憩小径、乡野小径、遗产小径、赣风古韵民居小径、朱熹鹅湖之会小径、王勃省亲小径等等。

(二)环鄱阳湖绿道的交通工具支持体系

1.非机动车

包括: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公路车、山地车、单人车、二人车、三人车、马车等。非机动车交通工具是世界上绿道体系中大力支持、鼓励和倡导的一种交通工具,它不仅节省能源、没有噪音,而且能够充分满足游客的自由性的要求,深化旅游体验,因此,它在环鄱阳湖的绿道体系中是应大力提倡和鼓励的一种旅游交通工具。非机动车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用的不足之处是环鄱阳湖路程近千公里,对于相当多数人来说,只能作为部分路段的代步工具,而不可能全程使用,因此,其他形式的环保交通工具也必须兼有。

2.环保观光车

包括:“小火车”、电瓶车、助力自行车等。环保观光车类交通是保障游客在景区内进行中长距离转移的必备工具,是游览速度较快、内容较多,但体验较为平常的交通形式。

3.公共机动车交通、自驾车

公共交通是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能源问题以及低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公共机动车的交通是绿道交通体系在目前情况下必不可少的一个补充。基于理想和现实的考虑,在绿道的交通工具支持体系中,自驾车不作为绿道鼓励的交通工具,但应考虑自驾车的需要。

(三)环鄱阳湖绿道的建设和管理

1.绿道的建设

绿道的建设应尽量利用原有道路,从而减少景观破碎度,节约资源,实现低碳的目标。在道路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交通流量小、景色优美和环境质量良好的道路,并通过植被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流。对于自行车道的一些路段,可以有意识的进行特色化建设,如障碍路面、沙石路面、泥土路面等等,增加骑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在绿道树种的选择上,尽量利用江西本地的乡土树种,优先选择树形优美、材质优良、花朵美丽以及有其他多种用途的树种,并实行符合生态原理的搭配。例如,乔木树种可优先选择樟科的樟树、楠木、檫树;五加科的刺楸、杜英科的猴欢喜、山茶科的木荷、七叶树科的天师栗、木兰科的木莲和玉兰、鹅掌楸等等。

2.绿道的管理

包括:(1)电子化管理,即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如“旅游一卡通”电子化管理)以及异地还车措施等;(2)统一化管理,即建立跨地域的统一管理机构和协作的管理模式;(3)通达性管理,即建立统一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和绿道综合服务区。

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普定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深入贯彻新农村建设精神,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的旅游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实施农村旅游的“百千万工程”。[1] 结合2011年提出的“中华文化游”旅游主题,加强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元素挖掘,举办系列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对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既是把握住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普定县作为黔中经济区的一员,更应抓住时代契机,加强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一、普定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近几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年深入,普定县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且基础条件良好。

(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普定县位于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的黔中腹地,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节点之一,毗邻黄果树瀑布、龙宫和织金洞这些国家级景区。“十二五”时期,普定县被列入贵州省重点发展的黔中经济区,随着贵州省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普定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普定县处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叙写着普定的悠久历史,城关莲花古洞、化处空山、马官玉真山寺、马场西堡古屯、猴场“平讼摩崖”石刻、东华山“大明定南所”石刻等景点饱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元素;以花灯著称的马官镇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花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戏和铜鼓十二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苗族“阿江”、苗族射弩、西路花灯等彰显着普定民族文化的风采;“讲义—号营”景点于2005年列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风景名胜区夜郎湖集山、水、林、洞、民族风情为一体;“云中大草原”——猴场乡普屯坝草场、重荫山杜鹃湖、原始森林丰林火焰山等构造了普定美丽神奇的景观。

(三)资源的不可替代

纵观普定县乡村旅游资源中的喀斯特景观、古村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不难发现都具有一定的主题特色。如普屯坝高原草原风光(其中就蕴含着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与“夜郎文化”有密切联姻的夜郎湖景观等,这些都是普定旅游资源的唯一性,其他地区没有,要观赏和体验,只能到普定才能满足愿望。

(四)客源充足

普定县临近安顺市和贵阳市,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国家法定假日的重新界定和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两市的出游规模随之扩大,这也成为普定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同时,普定周边的黄果树瀑布景区、织金洞景区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到贵州旅游的首选景区,其接待规模逐年扩大,这些游客也将成为普定乡村旅游的重要客源。

二、发展乡村旅游对普定县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普定县农村发展的实践证明,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乡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农村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

2011年,普定以乡村旅游服务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增长拉动经济增长5.62个百分点,超过以农林牧渔业为主导的“一产”拉动经济增长的5.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催生对一批优质农产品、以中药材和冰脆李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开发,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特”,专业村主导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都在70%以上,为加快对各类食品、药品、畜禽产品加工奠定了有利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普定县的讲义寨、山外山、桃花岛、普屯坝、化处茶文化等乡村旅游品牌景点,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直接或间接解决就业600多人,在解决就业、增加收入方面取得实效。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很强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与众多行业相关联,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能为社会带来五个就业机会。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民直接成为旅游从业者,也可以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运输与销售,间接增加农民收益。

(三)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民素质

近年来,通过乡村旅游普定的地戏、花灯、舞龙等民间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由汉、苗、布依、白族、彝族、仡佬族等民族构成的普定民族文化也得到关注、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开发复兴,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有利于净化农村的社会风气。

(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促使加大对农村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例如,2009年普定讲义寨为扫除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大力投入整脏治乱的工作中:统一规划村庄建筑,聘请保洁员长期对村寨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治理护寨河,修建公厕等,使得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面容一新。

三、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后。[2] 西部地区兴起时间更晚,大部分地区发展尚未成熟,以致于存在发展程度低、开发深度不够、基础设施条件差、资金力量薄弱等问题。毫无例外,普定县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也必然面临着这些困难,尤其是在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管理、文化主题凸显和产业链发展方面的问题较为严重。

(一)旅游资源缺乏有效保护管理

普定不乏旅游资源,但缺乏有效保护与管理。有“亚洲文明之灯”美誉的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目前其实就是一个废弃的大坑,除了垃圾就是凌乱的石头,如果没有洞口刻着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几块石碑,毫无古人类文化遗址的迹象。山下的穿洞博物馆,墙壁表层开始脱落,门栏上的玻璃多处被打碎,里面空无一物,只是个虚设的荒废庭院。又如位于县城东北马岭冈半坡上的莲花古洞,大洞厅遍是垃圾,洞内的部分石花石钟乳被敲打得支离破碎。

(二)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主题不强

普定县一些村镇都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文化或民族文化,有的甚至有几百年或上千年的历史文脉,但都由于在意识上的忽视和投资的制约导致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工作的不足,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民族文化主题不明显,使得像讲义寨、号营村这样的乡村旅游点,虽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游客却看不到或是感受不到。讲义寨的明代古军事屯堡、古民居、白族风情、饮食文化藏在山中无人知晓,号营村同样如此。这无疑削弱了乡村旅游的内在吸引力和向外传播动力,没有用好民族文化这块招牌创造经济效益。

(三)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程度不强

近几年来,普定茶产品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名茶”的评选上屡次获奖。普定茶产业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目前茶叶公司或茶叶专业合作社很少将茶叶的产业链拓展到乡村旅游方面,即使稍有涉足,也做得差强人意。如普定县化处镇借助朵贝古茶树优势于2009、2011年分别举办了“朵贝之春”贡茶文化旅游节,由于至今只开展过两届,尚不成熟,相关旅游产品、旅游项目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茶企业或组织在将茶叶的开发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方面明显做得不够。

(四)资金投入有限

目前普定县旅游开发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活,基本上以政府投入为主。在普定县十二五规划中,新建休闲农业观光项目——夜郎湖冰脆李采摘休闲游、朵贝贡茶休闲采摘游,其投资主体为政府和企业,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资金有限,只能集中在优势比较突出的少数旅游地,而且开发建设过程中资金能否按时充足到位同样存在问题。

(五)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普定县城至多个乡镇的道路交通建设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道路维修速度赶不上毁损节奏,且道路较窄,通行能力弱。例如:被誉为“云中大草原”的普屯坝,为贵州山区地形中罕见的高山草原,颇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势,但由于道路遥远、险峻的原因,去过的游客不得不感慨“不见云中大草原遗憾,见到了更遗憾”。

四、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普定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为加快普定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首先应该加大对村镇的风貌改造和保护,基本保持旅游村未开发前的风貌,不进行包装和修饰,仅仅对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环境卫生和游览道路进行完善。对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古建筑和重要历史遗迹,应该通过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对于已带有破坏性的村镇,应该实行抢救性保护,并加以重要改造,尤其对一些重要的文化遗迹应尽快保护、修葺。

(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突出历史民族文化主题

普定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与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一脉相承。通过不断挖掘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用乡村旅游来搭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历史文化的展示,应以穿洞文化为着力点,充分挖掘被史学界誉为“亚洲文明之灯”的穿洞古文化遗址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激活文化沉淀,探索和尝试把“古人类”这个点做成人类发展史的过程,靠有型的东西把这个历史表现出来;民族文化的凸显,需要充分施展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苗族跳花、射弩、“阿江”、古歌以及汉族花灯、舞龙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发动村民组成诸如花灯、舞龙、民族歌舞、民族合唱等民间艺术团,通过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宏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

(三)注重地方特色、拉长产业链

普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走旅游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普定实际,因地制宜,需要大力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普定的环境和气候适合种植油菜、茶叶、冰脆李、中药材等,政府就应该按照“一粮二菜三药材”的结构调整发展思路,实现普定地方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拉长产业链。[3] 实现粮食产量增加和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的双赢局面。

(四)加强多元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环节,政府首当其冲充当着重要角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政府和市场的桥梁,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参与。此外,更应注重吸引闲散民间资金进行投入,可以尝试设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募集对象可以是小企业、集体和其他自然人等,这样的好处是在募集产业发展基金的同时还可以分散村镇经营风险。

(五)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在设施的设计建设上,既要讲求原汁原味又要做到舒适卫生于农业系统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4] 针对目前普定县的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共同存在的交通、卫生等显著问题,首先,实施好“乡村公路交通通达工程”;其次,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食宿点基础设施建设应配备齐全,且符合当地特色;最后,强调卫生设施建设,公厕、垃圾池、垃圾箱、爱护环境标牌等设施要充分合理设置。

参考文献:

[1]陈志辉、陈小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1).

[2]张遵东.发展乡村旅游业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2006,(12).

[3]程松涛、钱进、庄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起点——普定县发展乡村旅游对策分析[J].理论与当代.2006,(09).

第5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旅游经济

一.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19世纪起源于欧洲,在我国起步较晚,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田园风光和地方风俗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以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及文化方面的差异,提供城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既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是一项区别于传统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以一种更为灵活、更贴近生活的态势,以田园景观为主体,受到被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困扰的人们的喜爱。乡村旅游强调休闲、回归山野及朴实的乡风民俗文化,在各大城市逐渐风行。做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吸引着众多人群的参与,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2]。

新农村建设在彝族聚居地区又称为彝家新寨建设,是以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这些建设目标在客观上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将对乡村旅游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提升土地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利于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完善村镇功能,提高乡村的开放程度,利于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农村村民而言,可以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拓宽就业、收入渠道,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丰富生活内容,提高生活水平,还可以参与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提高村民自身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2]。

新农村建设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及更有利的条件。乡村旅游发展仅仅依靠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挖掘是难以实现的,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一定的农村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的配套服务设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在资源开发、活动开展、服务接待等各方面面才能够得到有力保障,利于提升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多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3]。

三.美姑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现状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人口23万。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5亿元,增长18.2 %;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增长2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3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014元,增长18.2%。

美姑的乡村旅游处于起步规划阶段,全县仅有位于县城所在地巴普镇俄普村7家农家乐,其余35个乡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市场几乎是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可进入性差,远离大中小城市,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落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等。

美姑的新农村建设始于2010年,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从2010年年底到2011年上半年,先后在巴普镇俄普村、巴古乡勒布村,以整村推进的手段进行了全面建设和改造,俄普村是紧邻县城的的卫星村,所以那里的新村建设重点考虑了吸引县城的消费者日常的消费偏好,属于第三产业服务型的乡村旅游;而勒布村则重点考虑其盛产樱桃、苹果、核桃和梨子等的优势,重点引导消费者在一种优美清幽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2011年开始,美姑的新农村建设往县城以外的乡推进,思路是很好的,整合资金,整村推进,同时考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这是一大亮点,但这个思路没有在以后的新村建设中得到体现。

四.关于美姑县乡村旅游和新农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适于美姑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实际的两种种发展模式[4]

紧扣美姑县情,美姑在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首先,“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是指城郊型新农村,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游客在农家田园寻求乐趣,体验与城市生活不同的乡村意味。这种模式适合县城所在地巴普镇和靠近县城的巴古乡、井叶特西乡和农作乡等四个乡镇。

其次,“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多集中在开发程度较低、进入条件较差的“老、少、边、穷”地区,具有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但是缺少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常规经济的自然条件,又不具备交通优势,多是工业文明尚未辐射到或辐射极微弱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保持了近乎原始的绝美风景、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乡风民俗,发展旅游潜力巨大。“生态型”新农村旅游发展应充分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和生态文化为重点。一方面可采取以农村民俗风情为载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利用独特而完整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吸引外来旅游者; 另一方面可以生态环境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生态型”新农村可以规划在全县风景最好的瓦侯片区,因为这里是升级自然保护区大风顶生态保护区域,优势大熊猫的栖息之地,还有黄茅埂平原上的乡也具备很好的优势。

(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美姑新农村建设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政府部门到乡村旅游经营者,都应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特征及重要意义,树立新的乡村旅游观,将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首先,要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要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政府必须要在思想上对乡村旅游具有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并就乡村旅游的发展达成统一共识,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既要使新农村建设覆盖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始终,又要使支持“三农”的资金及新农村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倾斜于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开发乡村旅游投资数额较大的企业或农户要给予积极支持与帮助;乡村旅游节点道路连接,要纳入交通规划优先建设;乡村旅游点水源污染及环境治理,要纳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先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要优先协调安排,各种税收、费用可少收或免收。条件允许时可设立乡村旅游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从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管理服务等措施的落实上,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3.科学布局,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内涵,努力打造精品。首先,要依据乡村旅游规划,对乡村旅游各景点进行科学布局,实现乡村旅游的错位发展。其次,要突出乡村特色,结合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田园观光、文化传承,深层次挖掘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整合特色优质资源,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努力体现乡村旅游景点间的差异化、特色化、多样化,尽量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此外,在开发的组织形式上,要坚持乡村旅游主体和利益主体“农”的属性,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收益。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农户型、公司型或者农户+公司型,创建各具特色的水产基地型、畜禽养殖型、果蔬基地型、科技农业型、名村名镇型、花卉苗木型、田园生态型、湖库滨水型、岗地生态型等多种类型的优秀旅游景点,打造难以复制的乡村旅游景点,创造更多的旅游精品,培育出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使经济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4.规范服务,提升水平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软件”服务的质量[5]。要逐步建立健全规范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要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方面规范乡村旅游的接待服务标准,提高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争创“星级农家乐”活动,大力倡导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整洁、安宁的村容村貌,打造良好的乡村旅游软环境。同时,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强,首先必须采取多种灵活适宜的形式,坚持把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职业道德知识、旅游专业知识、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知识及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结合起来,使其在创新理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技能和水平。培训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普遍性;既要分阶段,又要坚持长期性。充分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抓好培训工作,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5.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新思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发展大旅游、大农业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必须改变职能,调整思路,首先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整体布局中,研究好利用好当前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有关政策,用改革发展的思路来破解我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资金等难题,结合美姑县实际,在明确乡村旅游业范围界定的前提下,规划、出台有助于发展乡村旅游的综合性政策。各级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进工商业资本,允许农民用林木等资源入股。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对部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但仍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按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用地规定执行(防止私人投资者和企业利用乡村旅游的相关政策借机圈地)。此外,建设、农业、规划、土地、交通、供水、供电等相关部门,也应将乡村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优先考虑,提升乡村旅游点交通的通达力,税务、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应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给予支持和优惠。

参考文献:

[1]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2]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

[5]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国际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文集[C].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江西 乡村旅游 历程 模式

江西省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各地开发经营者经过艰难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本文旨在对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作一小结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一、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1.自发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深圳荔枝节、成都郊区农家乐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观光采摘园等的启发,南昌、赣州、九江等城市周边地区开始出现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形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尤其是农家乐这种富有乡土气息的旅游方式正好满足了城里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看到了经营农家乐的甜头,广大村民纷纷加入经营者的行列。但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仅是一种自发的、独立的、分散的、以单个的农民家庭为接待单位的旅游接待活动。

2.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村旅游这一新的旅游形式逐渐蔓延到江西省各个中小城市、一些县城的周边地区和一些旅游景区周围。乡村旅游类型逐渐由单一的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庄、钓鱼场等向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投资、经营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以及外商都积极参与投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日益丰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乡村旅游在一些山青水秀、生态优良、古村落和古建筑遗存丰富的地方得到迅速发展,如婺源就先后开发了江湾、鸳鸯湖、李坑、晓起、大鄣山峡谷、彩虹桥、文公山等十多个乡村旅游景区。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相关职能部门对乡村旅游采取了“先发展后规范” 的指导方针,对其开发和经营介入较少。

3.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

2005年以来,江西省乡村旅游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一些乡村旅游点开始实行规范管理,管理者开始注重提升层次,塑造形象,打造品牌,乡村旅游开始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乡村旅游日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江西省旅游行业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2006・江西――中国最美乡村游”主题,注重发挥旅游产业促进和谐社会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作用,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省旅游局会同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及时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绿色家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指导全省发展乡村旅游工作。同时,省旅游局还制定了《创建江西旅游强县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及检查标准和《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出星级农家旅馆116家,启动了创建旅游强县试点、农家旅馆星级评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并于2007年12月命名南昌安义古村群等53家乡村旅游点为“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举办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使江西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全省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涌现出婺源江湾镇、李坑村、宜春温汤镇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先进典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二、江西省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江西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来看,江西省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有以下六种。

1.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是现阶段江西省乡村旅游的基本形式。农家乐模式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的特点。其典型代表有庐山区赛阳镇金桥村朱家垄花卉苗木旅游点、湘东区麻山镇幸福村、泰和县楠木岭邱老根休闲山庄、万载县康乐人家农庄等。

2.依托景区发展型

依托景区发展型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向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及农副产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通常出现在一些重点景区附近,有较大的游客量,周围农民具备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其典型代表为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等。温汤镇以政府为主导,依托明月山风景区的良好客源条件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抓好规划设计,提高城镇品位,优化村镇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调动群众积极性,旅游业不断发展,温汤镇也由过去的一个山区小镇一跃成为全国重点镇、示范镇,全省经济发展百强镇。

3.旅游城镇建设型

旅游城镇建设型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些乡镇一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另一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外地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等。在旅游发展中,江湾镇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完善基础设施,保护好古村落和当地人文与生态环境,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现象,编制《江湾旅游规划策划及村镇总体规划》,构建集镇区道路框架,实施供水排污、广播电视、电信电力等配套工程,对非徽派建筑进行改造,绿化、亮化、美化镇容镇貌,既达到了小城镇建设的目的,又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原生态文化村寨型是指保护和利用当地原生态的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独特的村寨文化是进行这种模式旅游开发的基础,其典型代表有婺源县李坑村、吉安陂古村、乐安流坑村和安义古村落群等。李坑村利用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古建筑、山区罕见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绝妙景观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旅游,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全村因旅游人均增收2500元,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公益事业迅速发展,精神文明显著提高,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得以促进。

5.民族风情依托型

民族风情依托型是指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以一定规模的少数民族人口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基础。其典型代表有资溪县新月畲族民俗文化村、贵溪市樟坪畲族风情旅游区等。近年来,樟坪畲族乡围绕旅游兴乡战略,巧打“民族”牌,挖掘自身的少数民族特色,增加了交恋(锁歌)采茶、马灯舞等少数民族民俗表演,烹制少数民族菜肴,开发乌饭等传统食品和棉线编袋、麻线草鞋、扁篮、踏板鞋等传统手工艺品,唱响畲族山歌,建造畲族文化图腾广场、山哈宾馆、修竹山庄、民俗文化村等人文景观,实现了畲乡经济新的跨越。

6.农业观光开发型

农业观光开发型是指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规划出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临近城镇、客源市场潜力大;二是交通便利,可进入性较好;三是农业生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强。其典型代表有高安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婺源县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婺源县生态渔业观光园等。金山生态茶业观光园是一个集有机茶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茶业观光园。游客可以游览翠绿的茶园,静心品茶,还可自摘、自做茶叶,观看制茶表演和茶道表演,开展垂钓及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生态渔业观光园原为国家级荷包红鲤良种场,现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生产经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实体。

三、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展望

如前所述,江西省探索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六种主要模式,但从各种模式下的主要旅游产品来看,观光型旅游产品仍然占据着乡村旅游产品的主流。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单纯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将难以适应需要,江西省乡村旅游将朝下述模式发展。

1.农旅结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

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模式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吸引对象为附近城市居民,只要具备一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基础,交通便利、客源条件较好的城镇周边地区都能开展,因此一般的乡村旅游地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乡村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就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能降低投资风险,调动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2.参与式度假农庄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旅游经历的增多和旅游经验的积累,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匆匆的游览景点,而是更加注重放松身心。人们在周末和节假日走出家门,到城市效区或乡村地区度假,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心情。消费观念的变化,将使人们度假旅游的需求不断升温。乡村度假农庄可不断的招徕回头客,吸引人们重复消费,游客基础性花费相对较多,多用于娱乐、康体、购物,而用于游览的费用相对较少,这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带动效应。在度假农庄,将不再刻意进行人工景观的设计,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度假农庄在功能上也较目前的度假村更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城镇游客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耕作、浇灌、采摘、种菜等,也可以参加日常性的家务劳动如推磨、烹任等,在度假农庄里享受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3.综合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综合化是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目前,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正从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主,向集观光、考察、学习、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各种开发模式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例如,度假农庄除了接待一般的旅游者外,还可能提供会议和其他商务服务,而传统的农业观光开发型乡村旅游景点则在原有的观光基础上,推出科学考察等项目,一些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卖点的乡村旅游点也将把目光投向文化内涵的挖掘上,向游客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并提供学习、康体、休闲等服务。

总之,复合型、参与式和综合化是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把握住旅游者心理的变化特点和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就一定能探索出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开发出受适销对路的乡村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广瑞:2007年旅游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夏林根:乡村旅游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杨达源: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5]邹统钎:北京市郊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第7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及对环境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增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108人次,占全部游客数量的30%。另一方面,受特殊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乡村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2014年乡村旅游收入3.2×1011元,带动了0.33×108农民致富。

目前距城市20~100km之内的空间范围是乡村旅游的频繁发生地带。通渭县地处34°55′~35°29′N,104°47′~105°38′E,总面积2 908.5km2,位于兰州至天水交通线的中心地带,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部分,区位优势明显。区内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民俗独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正在实施的西部旅游整体规划,每年将向西部投资0.6×109元扶持西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也逐渐向西部转移,这为通渭县乡村旅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S)

1.独具优势的自然资源。通渭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通渭温泉素有“陇上神泉”之称,属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省级森林公园鹿鹿山景色宜人,华家岭生态林带植被覆盖率高,马营、牛营大山峻险奇特,及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南屏山、笔架山、宋堡北山、中林仙山等面山绿化工程,均成为通渭县旅游、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2.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资源。通渭自公元前114年置县,已有2 100余年的历史。据统计,全县共有古文化遗迹5处,大小古堡1 000余处,古建筑30余处,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革命历史遗址25处。其中,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东汉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近代有赵荣、牛树梅、李南晖、王瓒等文化名人,当代有大陆首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和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尚永丰。境内重要的历史、革命遗存有战国秦长城遗址、“榜罗会议”革命遗址、华家岭阻击战战役遗址。

3.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资源。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当前主要有以剪纸、春叶、遮面、年画、烙画等为主的民间美术;以通渭小曲、皮影戏、器乐曲、庙会戏等为主的民间音乐戏剧;以工艺草编、木雕、砖雕、石刻、仿古建筑等为主的民间工艺;以项圈、头帕、肚兜、麻鞋、鞋垫等为主的民间服饰;以“九魁”“十全”“十三花”筵席和荞圈、熟面、木炭锅子及小杂粮系列为主的饮食文化;以县城南屏山、清凉山、中林山、襄南法海寺和寺子兴泉寺等为代表的宗教寺庙文化。这些共同构成通渭县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人文风情。

(二)通渭县发展乡村业旅游的劣势(W)

1.旅游开发缺乏管理和规划。乡村旅游对服务设施、环境及精神体验更加重视。但当前景点大部分是在原有资源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旅游项目设计中缺乏科学规划,各旅游项目关联性不强。此外,管理及工作人员主要是以当地居民为主,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意识。

2.旅游资源开发滞后。目前,通渭县乡村旅游处于开发初期,现有项目呈散点状分布。基础设施未配套,可进入性差。如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的榜罗镇,目前仅有两条县级公路(X082、X100),镇区一批私人开设的小旅馆,住宿、饮食、卫生标准均达不到要求。此外,旅游业投入不足,缺乏宣传,景点的品位和知名度不高,如对的《七律・》耳熟能详,但很少有游客知道其创作于通渭。

3.旅游产业不完善。通渭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目前主要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为自然观光旅游,如鹿山森林公园、华家岭黄土风情和牛谷河风情线旅游,而其他如民俗风情旅游、参与性农事劳作旅游、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等模式缺乏,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此外,旅游产品单一,仅局限于田园风光型旅游产品。

(三)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机遇(O)

1.相关政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号)》就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的出台,号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这均为通渭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外部政策环境的机遇。

2.政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通渭县大力打造“文旅名县”,2014年,文化产业投资2×108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0.5×108元。2015年,紧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建设,已建成温泉城、南特温泉旅游文化理疗中心,在建通渭书画产业园,中国西部书画艺术学校等项目。同时积极筹办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和“中国・通渭国际书画艺术节”,力争榜罗镇、义岗镇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通渭脊兽制作”和“通渭刘氏皮影戏”积极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积极开发剪纸、草编、麦秆画、雕刻等民间工艺品,以此大力推进通渭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1 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分析图

3.游客休闲度假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工薪阶层全年享受的节假日已有114天,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进入“小康+健康”旅游时代,但因单个节假日较短,短途的乡村旅游将成为日常出游的首选。而通渭自然风光、温泉、书画、民俗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不失为城市郊区旅游的好选择。

(四)通渭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挑战(T)

1.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突出。通渭县自然景观存在山多而不奇,峰有而不险,沟深而不秀,谷多而无水的缺陷。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周边县区同质化开发的威胁,分散了部分游客资源,因此要从开发特色资源入手,进行差异化开发。如重点打造通渭红色科普教育游、书画采风游、特色民俗游等旅游项目。

2.景区生态破坏较为严重。通渭县景区人为环境破坏严重,乱樵、乱采、乱开荒屡禁不止。景区周围出现大量违规建筑,破坏景区与周边环境和谐,严重威胁通渭县乡村旅游的深入开发建设。著名的通渭八景现在唯“温泉冬涨”“中林春晓”“玉狼屏迹”及“锦鸡循界”等景观遗迹犹存,而“华川芳草”“桃岭红霞”“悠江夜月”和“白塔晨烟”四处景观因人为环境破坏严重已无景观踪迹。

3.旅游质量及服务水平较低。目前游客对旅游体验质量要求逐年提升,体现在旅游交通、设施、服务、旅游项目开发、生态环境质量等各个部分。这种变化不仅要求通渭县提升旅游交通、设施等硬件服务的质量,同时也需要提升旅游服务、旅游项目开发等软件服务的品质。

二、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通渭县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乡村旅游业对推动地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有极大的作用。通过对通渭县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结合差异化开发思想,提出通渭县适宜优先开发书画采风游、现代商务休闲度假游、爱国教育基地游和特色民俗风情游等发展模式。

(一)以“全国书画艺术之乡”为契机发展书画采风游模式

通渭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1993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年总交易额0.11×108元,县内收藏书画作品1.5×106件,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书画作品集散地。依托“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可开发书画采风游路线:以文化广场为中心通渭县文化馆南滨河风情线秦嘉徐淑公园通渭县书廊画廊街通渭县书画城通渭县书画村大约10km。

(二)依托“陇上神泉”发展现代商务休闲度假模式

通渭温泉日泛水量6 000t以上,地表水温51℃~54℃。目前温泉旅游日接待能力达500人次,2008启动建设总投资1.5×108元的温泉城建设项目,包括中心景观区、温泉洗浴娱乐区、商务会展区、温泉养身区、酒店度假区、健身拓展区和游泳场馆区七大功能区。依托这一优势可开发现代商务休闲度假路线:(1)以南滨河风情线为主南屏山清凉寺秦嘉徐淑公园陇中文化研究所(马营小曲及特色通渭戏曲观赏)温泉度假村大约10km;(2)以通渭县文化馆为中心笔架山书廊画廊文化街中林仙山锦屏水库鹿鹿山温泉度假村大约25km。

(三)以红色榜罗镇为平台发展教育科研基地模式

文化是特色之基,缺失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的。榜罗镇拥有战国秦长城遗址、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的故里,榜罗会议”革命遗址,此外镇区保留有34座古院落,各类古建筑149座。全镇共有宋元以来木质牌匾218幅,古字画1 080幅,古玩3 248件,古家具10 280件。据此可开发如下旅游线路:(1)以纪念馆为中心,向南经涧滩坝战国秦长城农家乐,行程约10km;(2)以纪念馆为中心,向东经常榜路至桃岭红霞景点毛店灵寺峡水坝白塔成烟景点农家乐休闲餐饮,行程约15km;(3)以纪念馆为中心向北经圆嘴山公园北河坝瞻仰古墓通渭县文庙街小学诗碑南园体育场联欢旧址南屏山烈士纪念园温泉度假村,行程约35km。

(四)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基础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模式

通渭县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戏剧、民间工艺、民间服饰、农耕文化、宗教寺庙文化和饮食文化。可重点开展具有高参与度的标志性旅游活动,如建设通渭民俗体验村,品味当地农家美食,参与农事活动;合理安置传统风俗手工艺人,开发通渭独有乡村民俗型旅游产品,如通渭木雕、砖雕、年画、民间服饰等,充分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统一。通渭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参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