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经济及社会效益范文

时间:2023-09-18 17:28:04

序论:在您撰写经济及社会效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经济及社会效益

第1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公路经济社会效益;有效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公路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运输行业中,公路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公路管理工作,进一步开拓运输市场。公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营运能力,只有提高公路发展的整体效益,才能使公路运输系统得到完善,从而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公路经济的内涵,然后再来分析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对策。

二、公路经济的内涵

1.公路经济的定义

公路经济包含了与公路相关的各方面经济,其中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公路修建期间,促进了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劳务费用、工程建设、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经济发展。第二个方面指在公路工程竣工后,交通运输更加方便,提高了该区域的车流量,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之,公路经济效益主要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种,两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促进。公路系统在修建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了公路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公路系统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改善了交通环境,产生了间接的社会效益。

2.制约公路经济的相关因素

制约公路经济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落后的思想观念对公路经济的制约性不容忽视,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员工处于被动工作状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企业人员工作积极性相对较低。再就是公路养护因素,随着公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以及物价的增长,使得公路养护成本有所提高,养护工作有所缺失。半下放型的管理机制也制约了公路经济的发展,由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公路建设的需求,从而阻碍了公路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一些偏僻地区的公路级别相对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从而降低了公路经济效益。

三、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革新技术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人员对公路经济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一些不良状况视而不见,从而导致公路经济效益有所降低。为此,转变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通过讲座、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人员对公路管理的认识,让员工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创新,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进行公路设计时,我们可以运用取值设计,在缩短交通运输路程的同时,减少了运输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公路经济效益。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对公路状况进行检测,从而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公路的运输质量。

2.加强公路管理制度的完善

制度是公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促进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公路经济的管理机制,使其能够适应当前市场需求。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关部门颁布了关于公路经济的法律法规,提高了公路管理质量。虽然如此,在运营管理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我们要划清工作人员的职责,补充完善基本规章制度,构建法治化的高效服务体系,然后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

3.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为了减少公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对公路进行定期养护工作,对于损坏的路面,我们要按时进行修补。公路的养护工作直接影响着公路的经济效益,我们要从源头抓起,建设多功能绿化养护,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4.整治公路四周环境

公路四周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公路经济的发展,针对公路四周的环境,我们要加以改善,对公路四周的各种污染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都需要及时进行垃圾清理,并在公路周边建设绿化带,做好排气检查,重新对沟道进行规划。

5.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为了确保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采纳先进管理理念,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在责、权、利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公路经济管理中,我们要将现金流控制放在重心位置,严格按照现金收支两条线进行管理,实现资金合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对于影响公路经济效益的相关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公路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来说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公路经济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公路经济效益,我们要做好运输市场的建设工作,建立现代统一化的市场机制,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优化公路经济管理机制,并通过整顿四周环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及公路养护工作等有效措施,来促使公路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从而确保了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郝秀丽. 基于市场经济的公路运输管理探析[J]. 才智,2014(29)

[2]郭万忠. 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4(20)

[3]曾桂华. 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方式解析[J]. 中国总会计师,2014(09)

第2篇

关键词:公路经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逐渐形成,公路各航线建设的不断增加,省、市、城间联系更加紧密,路网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成本管理却漏洞百出。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公路服务管理工作、取得公路行业的良好口碑,才能带动公路经济社会效益。

1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意义

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公路建设原材料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了建筑行业和机械行业的发展,使各相关行业的就业率得到提到。公路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了我国市场环境,引入了更多、更有实力的外资企业,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展,同时,公路经济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公路的修建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确保了货物流通的时效,实现了中国与国际、中国南方与北方物品的快速流通,使得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的衣物、用品、美食等。公路建设情况是国际上目前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要发展高速公路,提升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升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

2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办法

2.1控制工程造价

要控制公路工程造价就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管理:①在建设程序的各阶段进行监督控制,合理确定投资预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②优化建设方案,要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预算造价。

2.2制定目标成本

随着我国公路网的逐渐形成,公路各航线建设的不断增加,省、市、城间联系更加紧密,路网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在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成本管理却漏洞百出。因此,首先确定目标成本。针对公路单位成本特性,确定预计收入的计算方法和目标收益的预算办法。其次,将目标成本进行拆分,用来定制成本控制计划。依据公路运营成本特性,目标成本依据成本项目要素拆分,进行详细全面的控制,避免了过去成本控制片面性的不足,实现目标成本法全面性控制的理念。第三,制定控制办法、区别对待的方式分析、控制偏差。公路运营成本由可控成本和非可控成本组成,对于可控成本中的人工成本费用,寻找控制要点,采用成本控制办法,以实现目标成本接近实际成本。最后针对本期的管理工作体现的实际成本耗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成本控制做的好的地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利用设定整体成本计划完成率、成本降低率、评估整体成本控制绩效,找出降低成本的空间,进而完善成本控制[1]。

2.3建立完善的公路营运管理制度

由于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公路要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必须建立完善的营运管理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使其更科学更权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制度的建立为公路各管理部门提供运营的管理根据和参考准则。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事,不能借助工作的便利随意减免费用损害公路单位的利益。

2.4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要降低运营陈本首先就要对内部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开源节流,简化机构,精简繁杂的职位和多余的人员,不设立重叠的岗位,从而达到减少工作岗位上人员的开支,减轻公路企业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公路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养护工作、服务器经营管理工作、收费管理工作,对公路的经营和开发工作,提高公路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必须要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要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有以下方法:①必须合理安排员工薪酬。员工的薪酬结构不合理最直接影响就是员工消极怠工,最终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②合理管理公路单位的用人机制与招聘制度;③加强对一线收费员工的基本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训。

2.5提高公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提高公路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非常重要。服务意识要从全员抓起,组织知识讲座、开展研讨会、对员工的具体岗位服务技能进行培训,让公路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合作,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

2.6由停车收费转向不停车收费

目前中国多个高速公路路段实行停车收费的收费方式,这种收费方式的弊端是加大了高速公路管理的成本投入,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实行“不停车收费”的收费模式。也就是所谓的ETC,通过汽车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和收费处ETC车道的通讯工具传递资料,并利用电脑与银行系统后台计算费用。不停车收费的收费模式降低了高速公路管理的人工成本,避免了因停车收费带来的安全隐患,从侧面提高了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7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高速公路以收费还贷,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收益首先应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质量,其中就包括公路的养护工作。公路不仅需要前期的建设,后期运行过程中的养护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进行养护。①路面的损坏应及时发现,及时维修,路面的损坏会影响车辆行使的安全,同时根据车辆的路面动力特性,损坏的路面更容易带动路面大面积破损,产生的修理费用会更高;②对于设计不合理的沿线公路设施应及时调整、更换;③治理公路沿途的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清理公路垃圾、尘土、非公路标路牌,在公路两边加强绿化预防路面塌陷,设置消音带降低噪声污染,对周边工厂废气排放进行检测,使公路使用者在沿途中得到较好的行使体验;④对公路沿路安装监控设备,有效控制人为破坏公路设施和绿化带[2]。

2.8增加公路沿涂广告收入

公路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繁荣,也给公路沿路广告的发展开拓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在广告传媒大趋势下,公路广告传媒正在崛起。公路广告的优点是在局限的视野中,广告的冲击力度非常大,并且广告的主体、投放内容的确定都非常明确,公路的广告成本低,收益大。尤其在公路经由的路段中,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地段,公路广告资源能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公路的修建与运营,推进了以公路上行驶者为受众群的广告的形成与壮大。广泛意义来讲,公路的广告包括建筑物及以建筑物为构架的广告牌匾,还包括以车身等流动物为载体的广告,还有以纸质传媒为载体的广告等,广告的形式非常之多,合理利用各种途径,充分发挥公路广告投放的便利,创造公路广告收益。

参考文献:

[1]王剑强.试论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J].新经济,2015(35):84.

第3篇

关键词:公路经济;社会效益;概念;影响因素;措施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交通运输业的价值日益凸显,公路作为常规的交通运输通道,得到蓬勃的发展。如何提高公路经济社会效益可以说是当前公路相关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公路经济概述

公路经济包含同公路相关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路修建过程当中,会刺激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并且极大带动工程建设、劳务费用以及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指的是公路工程竣工之后,交通运输更为便利,从而增加地区车流量,刺激区域经济发展。简言之,公路经济效益可以分成直接经济效益以及间接经济效益,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能够互相促进。公路系统修建缓解,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能够刺激公路经济发展。借助于公路系统来方便地区居民出行,并且改善交通运输环境,也能够带来间接社会效益。公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落后的理念对公路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作人员往往处于被动工作的状态,受传统理念的制约和束缚,导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比较低。另一方面是养护因素,这是因为随着公路用量持续加大以及物价的持续上升,导致公路养护的成本越来越高,使得养护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度。半下放型管理机制同样制约公路经济持续发展,因为管理机制不够科学,难以满足公路建设要求,从而严重阻碍公路经济发展。除此之外,部分偏僻地区公路级别较低,市场竞争力低下,影响到公路经济的效益。

2提高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措施

2.1改进公路经济管理机制

由于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各方面的管理改进需要做好配套。要想保证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就需要每一个环节都拥有相关的规章以及管理,从而进行规范管理。公路管理机构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且对制度运行的严密性、科学性以及权威性加以论证。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高速公路的管理严格,规范公路的运行,从而确保公路可以收费还贷,并且在此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还有经济效益。根据我国公路的运营结果,需要在管理过程当中不断完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的公正公开,实现奖罚分明。通过不断完善公路管理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以及数据化。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实现营运管理的顺利落实,避免出现贪污作弊问题。

2.2做好养护方面的工作

公路可以说看作是服务业的组成成分,因此首先需要为公路养护提供基础设施。公路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养护道路,特别是针对公路出现的路面问题,及时派人维修,桥梁通道需要定期做好清疏,安全设施一旦出现损坏需要马上更换,换好之后还要好好打扫,尤其是高速公路还需要做好沿线的绿化。通过采取这些方面的措施,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而降低安全事故。除此之外,公路机构还需要实时监控道路好坏,从而预防发生道路的破坏,尽可能的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比较长,这样也可以减少维修养护的成本。对公路使用人员来说,这样也能够确保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化,可以明显降低公路事故发生的概率,在舒适使用的过程当中提高效益。从这一领域而言,重视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可以改善高速公路服务的完整性,最终通过低成本管理养护来增加供公路收入。

2.3加强高速公路服务方面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公路服务也在公路发展的过程当中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同公路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匹配,缺乏现代化的公路管理。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来说,当前情况下,我国各个地区的公路在管理的时候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虽然公路建设机构在日常的工作环节摸索出不少安全管理方面的有效方法以及执行方法,不过这些秩序化规章制度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员权利以及职责并未能作出明确的划分以及界定。这样一来就导致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机制还有法规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好好改进各方面的制度措施,在执行的时候不断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权利与责任,从而不断完善公路管理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公路服务当中也能够更好体现并且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做到按规章制度作事,奖罚分明并且公平合理,最终改进公路管理的水平,实现各方面利益的综合改进。

2.4高度重视畅通工程的执行与实施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的公路特别是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竟然还沿袭停车收费这一非常落后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面对车流量比较多的路段而言,非常容易导致堵车问题的出现。要是排队等待收费的车辆比较多,还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这就给公路管理以及服务带来的明显的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人员去维持,这样不可避免就会增加管理费用。为达到公路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当使用电子检测技术,通过电子检测技术记录测量车辆的运行里程,实现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并且还可以将车辆信息直接传输到管理总部,电子管理信息需要同网上银行做到互通交易,这样就能够完成收费,从而大大地减少收费所需要的时间,防止在高速公路上因为需要收费而导致堵车。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收费环节工作人员的投入。因此在公路管理过程当中应当积极使用智能交通(ITS)技术,从而实现交通管理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交通收费系统、应急关机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以及车辆控制系统的综合管理。

2.5好好规范公路副业发展

很多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在修建的时候非常封闭,在公路周围沿线会涉及到各种商业活动的发展。不过在当前的状况下,我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高速公路在服务区的管理还有服务环节,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管理的水平普遍非常低,甚至打架斗殴事件屡见不鲜。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正常运营、管理。所以为了改进公路服务区管理的水平,需要做好沿线商业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尤其是要加大力量做好品牌建设,不断提供各种服务职能,比如医护服务、网络服务等。这样有利于刺激公路经济的发展,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满意度。

2.6提高服务意识

高速公路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服从和服务与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抢险、高速公路保畅通、对口援助及“双到”扶贫等一系列行动中,尽职尽责,展现了国有企业政令畅通,执行力强,敢担责任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提升了社会效益。综上所述,公路经济对国民经济而言有重要价值,为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公路经济的管理。要想提高公路经济的社会效益,需要加强运输市场建设,构建统一的市场机制,并转变管理理念,最终优化公路经济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实现公路经济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郭万忠.高速公路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5(20):105-106.

第4篇

【关键词】科技馆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经营管理

科技馆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基础区域,主要是通过向公众展示、讲解或培训等方式,完成对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是推动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科技馆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科技馆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非营利公益机构。而为了衡量科技馆是否成功,可以通过对科技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其进行衡量。基于此,本文对科技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展开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分析

根据科技馆的基本属性,得到科技馆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非营利公益机构,其社会效益是决定科技馆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

科技馆内部具有较多的展项,并通过相关参观、参与和讲座等内容,使得科技馆的参观人员能够切实的参与到科技馆中,从而将部分客观事实和自然现象,能够充分的展示在参观者的面前,使得参观者可以懂得些科学原理,培养观众的创造力。科普教育是全面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

(二)拉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造力。要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归根到底依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尤其靠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科技馆通过其特有的科学技术传播方式,对培养社会公众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得到更新,进而使得社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升,对提升劳动者对先进设备等进行合理利用。进而有效的推动劳动的效率提升,进而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三)展示科技前沿,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馆展示科技前沿研究取得成果,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应用前景,探计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介绍当前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未来发展走向是为了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并引发思想共鸣,增强科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借由科技馆的人才培养能力,激发青年人群对科学和创造的兴趣,为科学技术进步奠定基础。

(四)更好地传播科学精神

通过参与科技馆科学实验,其一培养青年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其二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三敏锐的洞察精神,对偶然的科学现象有敏锐反应,深入探索背后的科学奥秘的专注精神。其四虚心的继承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旨的文化形态之一。其五怀疑精神,不盲目迷信已有的结论,敢于通过思考和实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其六创新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二、科技馆的经济效益

科技馆在为社会做出资源共享的同时,也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科技馆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使得科技馆经济效益的计算方式就存在差异,不能按照传统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方式,需要按照其具体的特点展开分析和理解。

(一)间接性

科技馆主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得社会公众的生产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有效的带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在这一过程中,科技馆的间接经济效益可以得到实现。

(二)迟效性

科技馆的经济效益不能立刻得到显示,由于教育存在一段时间的,科技馆通过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生产能力提升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不会立刻得到展示。故此,科技馆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延时性。

(三)长期性

由于科技馆是长期完成对社会公众的服务和教育工作,且教育和服务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得到间接的经济效益时,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会始终持续进行,使得科技馆可以获得持续性的间接经济效益。另外,某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均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而掌握且利用这一科学成果也将为社会和科技馆带来长期的效益。

三、科技馆效益的提升措施

针对科技馆效益情况,科技馆需要不断寻求有效的效益提升途径,促使科技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得到综合体验,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基础。

(一)丰富的科技馆活动

科技馆在日常管理中,可以通过丰富的科技馆活动,促使科技馆参观者可以得到体验式、参与式等培训活动。例如:科技馆采取构建兴趣实验班方式,以青少年为主要的培训和服务对象,使得青少年在具体参与兴趣班的同时,通过动手动脑,激发观众发散思维。激起观众的好奇心,引起探究与思考。

(二)多元化的服务理念

结合科技馆现有的条件,根据不同层次的参观者给予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例如,增加4D影院的影片,增加放影场次。在展开科普的同时,需要重视相关配套服务的构建,使得参观者在享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可以得到多元化的服务,进一步推动科技馆的教育职能的发射。

(三)人性化科技馆

为了提升科技馆的效益,科技馆需要对不同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并建立在参观者为本的理念下,构建适宜的服务,合理对无障碍设施和老年设施进行应用。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科技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并选择适宜的提升科技馆效益提升方式,积极推动科技馆的功能性和服务性发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陈江艳.科技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中外企业家, 2014(21):35-35.

[2]李永保.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科技风, 2011(10):9-9.

第5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 意义与途径 社会效益 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消耗。但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经济效益不可能提高,还会降低。同时,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不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科学发展观是相悖的。

一、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获得发展;对国民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直接承担着社会财富的生产和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此可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无论是对企业、国民还是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第一点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主要的方法和途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具备这个条件,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只有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促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什么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什么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呢?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总值,这种增长方式又叫外延型增长方式。

2.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总值,这种增长方式又叫内涵型增长方式。

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是十分直接的。

第二点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科学的管理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企业经营中涉及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开发、人力资源配置、产品质量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企业管理科学与否的问题。可见,提高经济效益的另一条途径是——管理和科技二者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提高管理水平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有效使用。所以,如果说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生产的最大目的的话,那么依靠科技和管理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两种方法和途径,它们是一致的,只是两个不同侧面而已。

(1)运用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效能,以最小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作为企业的组织者和经营者,既要合理安排企业,又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价值规律,适时适宜地组织企业生产,把握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等。

(3)谁抓住了科技牛耳,谁就抢占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世界经济竞争实质就是科技水平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和人才是兴国之本,要牢牢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观念。

(4)充分发挥两种市场的作用。2012年全球经济危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的结合起来,把增加对外出口和扩大内需更好的结合起来。对外出口加工企业不仅把目光对准国外市场,还要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三、企业经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由于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因此,对经济效益的理解也不相同。在我国一般认为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占有和消耗的劳动量同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基于这种理解来考察企业经济效益,自然比较注重考察传统生产要素(如:设备、原材料、资金等)占用和消耗与人们所需要的人造财富(指由人类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之间的对比关系,从而认为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依据是时间节约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是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论依据。由于企业对人、财、物力的节约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节约了劳动时间,就缩短了人造财富生产循环的周期,从而也就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反映时间节约规律的一种形式,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就能推动企业节约劳动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没有经过人类劳动,不属于人造财富,也就没有价值,更无时间节约而言。这种认识为我们考察企业经济效益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推动了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来看,在企业经济效益考察中若不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占用会不利于遏制一些企业靠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追求经济效益,因为有一些人认为企业可以随意支配地球的大地、空气、水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实际上我国拥有的资源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充分地满足每个企业生产的需要,随着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变,自然资源与环境、人的智力与知识和科学技术对财富增长、对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重要,它们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要素。在这种新形势下来考察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不能忽视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占用与消耗,对人的智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投入及其对人们获得所需财富的影响问题。这必然要求我们对新形势下的经济效益有新的认识。这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的,即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片面到全面。

无数的统计资料显示,工业生产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耗减的主要部门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企业基本上走的是高物耗、重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道路,很少考虑环境问题(如对资源能源的浪费、物料的循环利用率低、对环境的污染等)的发展战略,往往只顾搞好生产、追求产量产值的增长,认为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是难以做到合理兼顾的。在许多企业的传统经营理念中,目标始终定位于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的增长与利润的最大化;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为追求经济效益,将提高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忽视环境效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积极性,认为环保工作投资大,而无直接的经济效益,加上环境问题一般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故针对那些投入较大而无助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污染治理项目,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难以主动去实施。即使在日常经营中偶现的环境管理措施,也仅仅是一种应付法律或行政强制的被动反应,求得环保部门少找麻烦,得过且过罢了;甚至有的企业甘愿缴纳排污费或受罚而污染环境,也不愿积极投入资金实施有效的环境治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国民整体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大多数人对企业加剧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足,人们对工业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警惕性不高;还由于政府对企业环保监管未全面到位,以及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较严重等缘故,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轻视。

对企业来说,增加投入就不能不考虑回报,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兼得,必须要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从企业短期发展来看,经济效益可能是好的,但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经济效益可能就不是好的甚至是致命的。2012年,全国食品、酒类、饮料等大量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惨痛的教训发人深省。

再如,我国是森林资源严重匮乏,如果每一个木材厂为了多赢利而多伐木,而所有木材厂的多伐木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行为的总作用会使森林毁坏、水土流失、水灾泛滥,给所有木材厂的生存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投入和产出的市场是连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像一张看不见的网一样的系统之中。对一种产品的投入过多,会造成其他产品的产出过多。当产品间的供给和需求超过了条件所允许的限度时,这张网就会拉破。这就如同一个生物循环链中一个环节遭到破坏,会使整个链条中断一样,各种产品生产追求的高额利润就会消失贻尽。

企业改制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即要求企业有明确的责权利关系,企业要走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在运用科学手段增创效益方面下功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努力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管理。

第6篇

当前我国制定了《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制度,为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同时地区公路基层单位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吸收和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制定了符合本身发展要求的公路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有效的规范了自身的管理营运行为,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速公路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二、深化优质服务

为了有效满足组人们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提升公路运营服务质量,提升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当构建良好的公路形象,进而为民众创造和谐、舒适、安全的高速公路环境。另外,作为公路系统基层单位高速公路收费站,直接将民众和高速运营单位联系起来,直接体现公路运营企业的精神面貌。为了有效贯彻文明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应当秉持文明理念,从基本文明礼仪开始,规范文明举止,强化相关考核。另外,单位还应当开展针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和行业文明服务质量,进而提升高速公路行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精简结构、挖潜增效

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而对于高速公路企业而言引进优秀人才、优化资源配置、精简机构、改革管理体制是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进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简化机构不仅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提升企业运行管理效率,还能够强化内部职工之间的联系。同时精干职工也能够降低企业负担,提升了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设良好内部环境。根据我国当前高速公路运营情况,高速公路工程投资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虽然有利于通过广泛筹资推动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开展,但也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低、机构设置重复、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进而对高速公路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有效提升我国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水平,责任部门可以构建省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省内所有高速运营项目,通过科学整合资源精简岗位和机构。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维护、绿化养护、道路氧化等项目应当进行招标,进而实现项目管理运营公司社会化。最后,还应当运用有效方式固定资产,提升设备使用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周期,减小营运管理成本,进而实现资产的升值和保值。

四、引入竞争机制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而完善和建立员工考评机制,定期考核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员工实力。健康竞争机制能够科学规范单位管理环节,改变传统人才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职工竞争意识,在企业中构建竞争氛围,进而促进员工奋发向上提高经济效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很多人将收入稳定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要求,在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中就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匮乏,工作效率较低。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并激发高速公路营运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就应当设置科学的考核机制和准入机制,在人才引进时运用竞争上岗方式。在具体工作中,企业单位应当开展定期的培训教育活动,通过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活力,进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开展公路联网收费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传统的收费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当前高速公路发展需求。为了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改变公路单独收费模式,应当开展公路联网收费。高速联网收费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大幅提升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为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了保证。此外,高速公路实现联网收费能够提升公路使用效率和车辆通行能力,同时公路收费管理秩序也得到了规范,运营管理成本降低,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面,进而实现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

六、强化高速公路沿线副业经营管理

当前高速公路沿线的副业包括广告经营、服务区经营。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位于高速公路上,为司乘人员和车辆提供医疗救助、洗车、停车、通信、维修、加油、休息、餐饮等服务的设施。服务区的存在解决了高速公路封闭性造成的司乘人员、车辆和外界联系的问题,它实现了驾驶员、旅客和外界的连接。所以公路管理运营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服务区优势,树立服务区服务品牌,强化公路服务区管理水平,健全服务内容和设施,进而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为了实现公路沿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充分利用高速公路优势强化沿高速公路地区间的经济互动,充分发挥交通便捷的优势,通过强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相互作用,实现沿线地区的全面发展。高速公路运行单位应当强化与地方企业和政府的合作,让高速公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结束语

第7篇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TU528.31 文献标识码:A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对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的规模化处理,这是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最大动力,这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遍布各地的公路网改造翻新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但再生混凝土技术尚未在工程上广泛利用。对再生混凝土基本特性的研究成果已表明再生骨料应用于工程结构技术上是可行的,关键是推广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再生混凝土完全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符合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

1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效益

1.1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由于使用再生集料,再生混凝土的吸水率比天然骨料混凝土大,要保证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要求,则用水量也会有所增加;要保证再生混凝土必要的强度,则水泥用量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可能高于普通混凝土。为了分析再生混凝土的直接生产成本,本研究对成都市2004年12月建材市场材料指导价格对再生混凝土和普通碎石混凝土进行了直接材料成本比较。由结果可知,生产每立方米C25再生混凝土的直接材料成本比普通混凝土贵32.10元,高出的百分率为17.3%;每立方米C30再生混凝土的直接材料成本比普通混凝土贵29.60元,高出的百分率为15.3%。所以单从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来说,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并没有经济优势,这也是国内再生混凝土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的原因之一。

1.2应用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成本分析

以上就各单项费用作了经济分析,以下将以成都市一环路改造项目中的沙湾路口项目工地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再生混凝土应用的综合成本分析。

该项目是为配合以一环路高架桥的建设,对长约1.5公里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翻新改造,共需处理约10000方C30强度等级的废弃混凝土,处理方式是运至10公里以外的郊区,一部分作填方材料,另一部分作弃置处理,运输采用载重量为10t的自卸汽车,每一车次的运输费用为45元,每车按装载6立方米的混凝土计算,则每一立方米的废弃混凝土运输费用为7.50元,此外还需考虑废弃混凝土堆积弃置产生的占地费用。新混凝土路面以及缘石、水沟等构造物实际采用的是成都市某搅拌站生产的碎石商品混凝土。若采用再生混凝土,则可就地取材,将品质较好的再生粗集料用于路面混凝土,品质较差的再生粗集料和再生细集料用于强度要求较低的缘石、水沟等构造物,这样就可以免除运输和占地这部分费用。

由上结果可知,该项目中如果采用再生集料混凝土取代普通商品混凝土,即使按较低的占地费用1.0元/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综合成本可以降低61元,降低百分率达21%,仅此一项该项目就可以节省成本约60万元。

近年来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多数位于城郊,附近刚好有较大的废弃混凝土堆料场地,如果这些搅拌站集中收购、加工、利用废弃混凝土做骨料就很方便。公路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抛弃大量废弃混凝土,而且这些混凝土所含钢筋和杂质少,很适合就地加工利用作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拌制混凝土重新用到路面上。如果能在拆除重建现场就地处理、破碎、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成本可以降低,或者当建筑垃圾排放费用很高且天然资源较紧缺时,再生骨料利用的相对价值就更高。

2再生混凝土的环境效益

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困难和由其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垃圾清运费用和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再生集料替代天然骨料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防止因过度开采造成的河川生态破坏。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当利用废弃混凝土作再生集料时,石灰石资源可节省62%,而当废弃混凝土用作制造水泥的原料时,除可节省62%的石灰石资源外,还可节约制造水泥的优质石灰石60%、粘土40%和铁粉35%的资源,同时,可减少20%的CO2排放量,所以,再生混凝土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但利用再生集料制造混凝土的能量消耗并不比使用天然集料节省,相反还要耗费一定的机械设备和人力,从纯经济指标的角度来讲,目前再生集料的生产是无利可图,要综合考虑环境的因素,则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

3结论

(1)再生集料的小规模生产本比碎石高,但综合考虑弃置占地费用和运输费等因素,某些情况下采用再生混凝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再生混凝土的循环利用可以解决大量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困难和由其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垃圾清运和处理费用。

(3)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保护天然骨料资源,节省天然骨料开采消耗的能源和费用,减少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资料

[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绿色建材和建材绿色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田洪臣等.建筑垃圾的综合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