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28:01
序论:在您撰写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剑川风景区; 规划;设计;历史文化。
剑川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与兰坪、云龙接壤,北和丽江毗连,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剑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只要山脉有老君山、金华山、盐路山等,山区面积87、87℅;水系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龙河、海尾河、白石江等。县内著名的坝子有金华、沙溪、马登、上兰坝;高原明珠剑湖镶嵌在金华坝。县内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低悬殊2300米。气候属南温带季风型,干湿分明,雨热同季的特点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2.30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地方。
一、游区背景要素分析
1、文化赋存
文化被认为是旅游业的灵魂,它不仅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还是旅游形象的内核,也是旅游活动生机勃勃的精髓。秦汉时期,剑川就开辟了“茶马古道”,很早以前就与中原及东南亚各国进行交流。剑川自古就是滇西北交通要衢,北经丽江、中甸,可达四川、西藏;南由大理可至南亚、东南亚,是印度、缅甸等各国与我国汉文化、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点。数千年的历史交汇让剑川在剑川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剑川形成了众多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优势。
2、资源特色
人文自然景观:剑川湖光山色风姿绚丽,石宝山是国家级风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存有大量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石刻艺术珍品。石宝山雕塑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线条细腻、造型优美,其中佛像艺术造诣最高,南诏王雕像更是生动地展示了南诏时期宫廷生活场景,是游人了解南诏历史的主要实物资料。高原明珠剑湖镶嵌在美丽的松花坝;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价值独特,沙溪镇寺登街区域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宝相寺、景风公园等元明清古建筑引人入胜,满贤林世界双绝工程千狮山和狮王已成为旅游新热。多姿多彩的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足以让旅游者应接不暇。
民族文化艺术:剑川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白族
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较为丰富集中。木雕工艺巧夺天工,远销海外,国家文化部命名剑川为“中国木雕艺术之乡”;被誉为“白族歌城”的石宝山歌会是白族风情的集中展现,万人对唱的“白曲”已成为国际歌团;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白族服饰、白族民居特色浓郁,“本主”崇拜引人注目,“阿吒力”乐舞令人陶醉,古老的东山打歌、本子曲、木匠故事等民间艺术灿如繁星,剑川被誉为“文献名邦”和“白族文化聚宝盆”。
丰富独特的饮食文化:剑川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相差极大,所以由此带来了丰富独特的物产,造成了诱人的饮食文化。剑川境内仅珍稀野生菌就有20多种,包括松茸、牛肝菌等,野生菌不论烹、煮、炒、炸均是美味可口,受人欢迎。羊乳饼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地参形似虫草,甘甜香脆,堪称山珍。剑川芸豆,品种纯正,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石花菜、龙须菜、白杜鹃花用不同的做工,可品尝出不同的风味。“碗”荤素搭配,烹调有序,味美可口。得姆勒资汤,汤味独特,极宜入口。不同的民族对不同饮食材料有不同的做工,所以独特美味的饮食在剑川旅游中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3、市场要求
当今,由于城市规模日益扩大,高楼林立,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聚集、环境恶化。同时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步伐越来越快,精神日益处于高度紧张集中,“城市病”充塞人们的耳鼓。很多城市居民为了逃避城市生活每天紧张的节奏,暂时疏松以下喧闹的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迫切的追求回归自然,静谧优美的旅游景区就成了他们向往的胜地。因此,富含优美环境与绚烂多姿民族风情文化的剑川毫无疑问的就成了旅游者梦中的追求胜地。
二、规划设计理念和总体构思
1、规划设计理念
首先,宏扬民族历史文化。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素有“白族之乡”、文献名邦“的美誉,是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故乡。古老的《山海经》即对剑湖有过描述;明代杨升庵、李元阳、徐霞客对剑川景物风土人情有过赞美和考察;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曾履迹于剑川。其
次倡导游与学相结合,让每一位来剑川的旅游者可以在观赏人间仙境般的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尽情的沉醉于其漫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寓游于学,相得益彰。再次,剑川设计旅游景观时务必注意淳真自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民族历史,达到观赏与享受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总体构思
空间总体布局:剑川旅游区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文自然、民族文化、饮食文化三大设计理念,采用步步推进的总体构思,分成三个层次布局:①人文自然层,以石宝山石窟为核心部分,以海门口铜石并用文化遗址—寺登街“茶马文化”—景风阁、满贤林、宝乡寺为主轴线,融人文自然为一体,此层构自然层。②民族风情层:此层在人文自然层之外,以白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为主体,让旅游者感受独具民族特色的口承文化、民歌文化、古乐文化、民间乐器文化、民间舞蹈文化、民间曲艺文化及戏曲文化、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此层加深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领略,让其融入少数民族文化,轻松自如的游赏;同时促进白族文化的传播与工艺品的销售。③饮食文化层:与以上两层相衔接,在连续旅游观光之后,选择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宾馆或饭店,在幽雅的葫芦丝声中去品味诱人的美食,既可让一天的疲惫尽情的放松,又品尝了甘甜可口的美食,可谓一举两得。
总体景观设计:剑川旅游区是印度、缅甸等各国与我国汉文化、藏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滇西北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点。无独有偶,剑川寺登街又形成了一种既连接高原又相通平原的独特的过度带文化,即引人向往的“茶马文化”。所以整体设计既应体现汉文化,又要展限民族文化和茶马文化。风景区设计应以雅致、朴实无华、独特为手法,体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与汉文化相交融的特点。风景区自然景观以原生态的原则进行设计,突出自然、人文、生态保护的原则,既要彰显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展示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彩,坚决避免纯商业化的旅游倾销。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 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中国旅游业持续高速的增长,既依托于旅游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旅游教育的迅速发展。在我国本科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中,“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旅游资源调查、开发、规划的一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现状进行评价,并可以初步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
由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与我国高校重视实践教学这一重要教学手段是相对应的,具有积极意义。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习实践、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加深对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提高学生素质。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特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专业化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游规划相关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规划文本说明书的格式和事项,能够熟知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步骤和内容,并能使用相关应用软件进行作图,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旅游规划工作打下初步基础。所以说“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若想掌握上述能力,知识范围则要涉及地理、历史、城市、交通、建筑、市场、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这就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具有很强综合性,涉及多学科领域,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市场学”、“城市规划原理”、作图设计等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前后教学计划安排的不合理,并不可避免地存在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重复问题,只重视课程内部的衔接,而忽视了课程间的关系。
2.任课教师师资队伍薄弱
旅游规划涉及范围很广,需要的规划人员应具备有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建筑、交通等各方面综合素质。而目前课程的任课老师主要来自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等专业,缺乏跨专业知识,使得教学层次受到限制。多数任课教师参与旅游规划项目较少,实务经验缺乏,这就必然会影响教学水平。
3.实践教学比例过小,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费、时间、教学计划等限制,教学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环节难以开展,即使安排了少量的实践课也只是在附近的景区作一些简单的资源调查评价、市场调查等基本工作,真正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景区产品开发设计等工作,则较难实现,这就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有效发挥。
4.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许多学校还是主要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这种评定方式造成学生只注重分数,特别是只注重期末考试,而对实践活动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程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和课程考核评价不合理这三方面问题,对本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进行探索,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的设计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关系,力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案例中去,在实践教学中又能把所学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目的。
课堂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根据各个学校课程设计不同而做出调整。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所做出的课堂内容体系安排如下表所示:
实践教学内容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的空间布局设计、形象设计及项目设计,还包括制图等实践内容。任课教师通过案例讲授相关理论方法,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分析,让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再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巩固理论方法的掌握。
2.教学方式的设计
(1)课堂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应更多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多采用案例教学。任课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引入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馆等途径,让学生对旅游规划、城市规划的实例进行直观的学习。任课老师可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加以分析和点评,从而促使学生开拓思维方式。
(3)实践教学方式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实地调研。选择某一个具体的旅游地,让实践小组分别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评价等工作,并为后续的资源开发和形象设计打好基础,有课题的任课老师,更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课题中的资源考察、资料收集等具体工作;二是实训教学。大力提高教学硬件水平,完善实验室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支撑,开展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训教学,让学生突破技术关,初步掌握规划制图功能,进而结合前期实地调查案例,进行地图数据化、功能分区设计及规划图件绘制等工作。
四、结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课程中资源调查、资源评价、市场分析、形象设计、功能分区、 图件制作等工作都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只有重视和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和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85-88
[2]严少君,俞益武,方躬勇.旅游规划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111-112
[3]王计平,方田红.“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1,9(18):96-98
【关键词】旅游规划与开发 4A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27-02
“4A网络教学平台”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支撑系统开发”的研究成果,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4A分别指代Anyone(任何人)、Anywhere(任何地方)、Anytime(任何时间)、Anything(任何内容)。目前在全国各地近200所高校都得到良好运用。我校引入该教学平台的时间并不长,网络课程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旅游规划与开发属于较早建立起来的网络课程之一,经投入使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虽然仍有很多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对于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起到了很大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4A平台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本人将相关建设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提示板块,包括课程首页和课程公告两个内容。第二板块为学习、互动板块,包括授课计划管理、课程、作业、答疑、课程论坛、学习活动、资源库七个内容。第三个板块为信息板块,包括课程笔记、课程调查、学习档案、课程属性、课程门户、资源管理。如何把系统设定板块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是所有教师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教学思路的教师势必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深思。现在本门网络课程建设还不完善,下面就具体的建设情况展开论述。
一 4A平台页面建设
1.提示板块的应用
学生通过这一板块,可以了解本门课程最新的公告信息,提示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目前主要的讨论内容等。这一板块中,需要教师进行管理操作的主要是课程公告项目。其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一项经常被人忽视,很多教师认为用处不大,往往课程建设之初一条类似“欢迎进入本课程的学习”的公告就不再更新。事实上,这一项目做得好,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或互动。教师可以随时就一些需要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公告,如某一知识点可以参阅的参考书目、提示学生交作业的时间、更新的资料信息等,能够更加明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学习、互动板块的建设
这部分内容属于4A网络课程的核心,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需要教师极其认真、细致地管理。
第一,授课计划管理。根据授课计划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各部分知识内容所占学时的比重,从而自己判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这一板块还可以和活动板块配合使用,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哪部分内容有相关活动。这样学生就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并能随时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第二,课程。这部分内容是课程管理的重点,课程学习的主要资料,如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需要进行管理。为了便于学习,教师最好按章节内容进行分解。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同,对相应资料的制作处理效果也就不尽相同。为了条理清晰,本人将大纲、教案、讲稿、多媒体课件、思考题等按章节上传、关联。学生学习时,点击某一章节名称即可浏览所有相关资料,也便于学生全面了解授课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行学习时的主要参考内容,所占比重最大,也是最为详细、全面的。
第三,作业。通过这些条目,教师建立本门课程的试题库,向学生布置作业题并及时批阅修改。布置的方式分为手动作业和附件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作业或自测题,适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督促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手段之一。
第四,答疑、课堂讨论。答疑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就课堂内容、相关外延知识点、学习方法等内容进行提问。课堂讨论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内容,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学习、生活情况展开讨论,往往成为学生登录该平台后最先点击的内容。该平台的很好运用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又有利于加深师生间感情。
第五,资源库。这部分是本人重点建设的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推荐的参考书的书目信息及主要内容,此外,教学中涉及的详细案例、文本、图片、相关的视频文件等内容均可以链接到这个板块中。由此可看出,该板块是开阔学生视野、完善相关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是课堂上无法全面展示或没有课时展示的内容。
3.信息板块的应用
该板块属于系统默认、自动衍生的内容,主要作用体现在让学生了解课程动态、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等,属于辅内容。
――――――――――――――――――――――――――
* 黑河学院校级教改课题“‘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实践”(编号:Xjg1210)
二 课程建设中教学方式的设计
传统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方法主要以“灌输式”为主,教师占主导地位,疏于引导,只重接受,忽视探索。虽然很多教师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开始探索其他教学方式,但收效甚微。4A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互动方式。
1.课堂教学方式
引入这一平台后教学中可以更广泛地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等教学方式。如在讲授“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时,为了扩展学生思路,引入案例式教学。笔者采取的案例是――瑞金“红色中国旅游区”策划。上课之前把相关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们在讨论区讨论如何建设“红色旅游区”,然后由学生自己形成一个项目策划思路。课堂上结合原本的规划思路,对比学生的思考方向,分析其优缺点,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既节省了课堂讨论时间,又充分扩展了学生思维,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实践教学方式
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存在着一节课完全是理论课,或者完全是实践课。在旅游规划的教学过程中,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时,往往更加关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如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考察等。对于本门课程而言,实践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动脑能力的培养体现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报告的撰写、旅游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动手能力体现在资料的整理、图库的制作等方面。这些内容并不完全依靠教学基地的建设,很多内容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得到锻炼。
如前面所涉及的旅游项目的策划创意,这也属于实践活动。再如,在讲授完“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和“项目创意设计”后,我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作业,即在黑河市规划设计一座城市公园,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的设计重点和黑河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既能够检查学生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验学生的动脑情况。
传统的课后自主学习,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习方法以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课堂教学和网络平台在线学习相结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话语权。通过学生在4A平台的交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思想,学生的积极性能大大得到提高。
三 4A平台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通过4A平台的建设,教师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可以在“授课计划管理”板块一目了然,而且其相关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检验情况也清晰可见。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依靠于卷面成绩,这种考评方法对于考量理论知识效果更为明显,但对于其实践能力的检验就受到限制。而这一点完全可以通过平台上的“作业”板块得到弥补,借助资源库、作业、自测试题等来完成。教师可以增加主观开放性题目,也可由学生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自测试卷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每次作业或自测,系统都会给教师提供一个统计表,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整的依据。
当然,具体评价时不能仅仅依靠系统提供的结果进行。但是4A平台为我们改革教学评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而且是完全依托于教学,其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四 课程建设的不足
综上所述,通过4A网络平台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得以培养,而且加强了师生交流。但是,网络平台课程的建设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A平台的稳定性有待加强
由于4A平台在我校推广不久,很多功能还处于尚需完善阶段,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大多和平台稳定性不够有关,进而影响了学习进程和学习者的积极性。
2.知识框架需要进一步组织
由于本门课程属于边缘性学科,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涉及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生态学等,致使课堂讲授的内容较多,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消化。教师在4A平台中提供的学习资料与学生先前知识储备不匹配,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组织课堂与网络知识框架体系,从而保障学习效果。
3.师生互动还需加强
虽然4A平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媒介,但是目前的师生互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监督。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只浏览不发言,参与性不佳,这就需要教师督促其参与到讨论中来,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互动主题,积极引发思考和交流。
虽然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通过实际教学效果的检验,笔者相信,4A教学平台的运用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为我们探索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艳茹.《旅游规划》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关键词:铁峰山;森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1 基础现状
铁峰山位于万州区城市近郊,与开县、云阳县、梁平县接壤。海拔530.0~1355.1m。是万州及周边城市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1.1 幅员面积广
铁峰山脉由东至西连绵约56km,涉及万州区熊家镇、天城镇、高梁镇、李河镇、分水镇、孙家镇、后山镇、铁峰乡、分水、铁峰山林场及开县长沙镇等,幅员面积约431.2km2。
1.2 森林资源好
森林面积约301.8km2。植物种类繁多,计有102科,868种。观赏植物众多,孑遗品种丰富。野生动物500多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猫,二级保护动物有旱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毛冠鹿、猕猴等8种。
1.3 景区景点多
气候天象景观、水体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融为一体。划分为歇凤山、大垭口、贝壳山和凤凰岭4个特色景区,有铁峰山、狮子山、天鹅池、蛤蟆石、天池、翠湖等奇峰异彩的自然景观;有林海雪原、云海、日出、奇石等独特自然奇观;有始建于明朝的凤仪禅院佛教遗址、狮子山道观遗址和歇凤古道、将军墓、罗汉坟、养儿窝、箭楼、洗面石等人文景观。
1.4 区位优势好
从万州主城到主要景区约0.5h车程,距开县县城、云阳县城和梁平县城都仅约30km。山脉总体海拔较高,立体气候明显,是春天郊游赏花、夏天避暑纳凉、秋天观叶采果、冬天赏雪玩乐的好地方。
1.5 开发价值大
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和适宜的游憩休闲条件,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打造铁峰山旅游开发区,对于深化森林万州、宜居万州和健康万州建设、提升2大城市品质形象、拓展市民生活空间、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社会各界关注,政协已呼吁多年。
近10余年来,万州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镇在铁峰山旅游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2002年,铁峰山大垭口片区成功报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制定建设规划。2003年编制了《铁峰山森林公园建设总体规划》,2008年对《总规》进行修编;高梁镇、铁峰乡还自筹资金编制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启动基础建设。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入园公路7.8km,园内公路主干道20km,步游梯道35km。建成容量为1000门的程控电话设备,移动通讯讯号基本覆盖全境。三峡电力公司江北供电站10kV国家电网保障辖区的安全用电;改善接待条件。兴建华顺森林酒店、大垭口宾馆、移通山庄、绿叶山庄、歇凤山庄等10多处山庄宾馆,拥有床位近2000个。2010年接待游客达到16万人次,收入760万元。
2 主要问题
铁峰山旅游开发同外地及周边地区相比较,建设进展显得滞后。其坐拥良好的资源禀赋与2大城市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2.1.1景区交通状况差
铁峰山4大核心景区除到大垭口的公路通达条件稍好外,其余景区公路都达不到旅游通行要求,也没有开通旅游巴士。铁峰山呈主梁带状分布,主梁上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将几大主要景区连接,不利旅游景点的整合及游客快速通达。
2.1.2水电、通讯、网络等硬件设施差
山上供水无保障,供电安全可靠性较差,通讯盲区多,网络宽带尚未接入。
2.1.3吃、住、购及会议等服务设施还不配套,尚不能满足广泛需求
2.2 规划滞后,开发进展缓慢
目前,铁峰山旅游开发尚未确定开发区域并编制总体规划,有关森林公园及镇乡制定的旅游发展规划都具有行业和区域的局限性,从行政和旅游的角度看,尚未实现统筹。大垭口景区开发档次低,很杂乱;贝壳山景区开发起点低,进展慢;歇凤山景区开发尚处于规划阶段。周家营、桐槽、兴发、元河等地具有连片开发旅游地产的条件(估计可开发面积约3.5km2),有关镇乡虽努力推进相关地块的开发,但因规划、交通和政策等影响,开发项目难以启动。出于需要,万州许多市民斥资远赴黄水、谋道等地置房度假,对铁峰山未能加快开发,深感遗憾、惋惜和痛心。
2.3 政策缺失,项目招商困难
在编制《铁峰山森林公园建设总体规划》中,规划设计了铁峰山旅游开发项目数十个,有关管理机构也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但招商成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铁峰山旅游开发尚未纳入政府战略,缺乏必要的引导政策和扶持措施;硬件环境较差,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开发难度较大;林地权属国有、集体与个人混杂,开发建设较难统筹;项目建设各项限制较多,审批较难。
2.4 体制不顺,推进措施乏力
铁峰山旅游开发是一项涵盖范围广(镇乡多)、涉及部门多(发展与改革、林业、旅游等)、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浩大工程,同时又涉及两大国有林场(铁峰山林场、分水林场),部分土地属开县管理,既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又有风景名胜区,既有林地,还有田、地,集体与国有土地交杂;现有经营者中既有国有单位,又有个体经营。权属之争、利益之争乃至经营理念之争,导致思想认识不统一,开发建设各自为政,注重短期行为,乱搭乱建普遍,无序开发严重,管理难度极大。特别是行政之间、行业之间、林地之间缺乏统一协调,致使开发工作难以推进。
3 建议
随着万州2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扩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万州等地市民对城市周边良好生态环境、开展休闲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提升。加快铁峰山旅游开发,既是对其本身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发展和壮大旅游经济的需要,也是改善城市周边环境,拓展市民生活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的需要。尽快纳入决策,及早科学规划,理顺管理体制,研究综合措施,加强基础投入,狠抓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铁峰山旅游综合开发,加快打造铁峰山旅游开发区,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特建议:
3.1 理顺管理体制,激发建设活力
把铁峰山旅游开发纳入政府发展战略,作为2大城市建设内容,早日启动。积极推行“政府主导、部门服务、镇乡支持、业主开发”的管理模式,组建铁峰山旅游开发综合管理机构,可借鉴武隆仙女山、綦江古剑山等地的作法,由区政府一名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专门工作班子,具体负责铁峰山旅游开发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管理工作。组建铁峰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政府确定的开发业主,统一负责有关项目融资及项目建设。要明确管委会与辖区镇乡、林场的事权划分,调动管理机构与各镇乡及林场3个方面的积极性。管委会着重做好旅游开发的项目策划、包装和牵头实施工作,各镇乡重点做好有关配套服务和群众工作,林场重点做好森林防火、资源保护和造林育林工作。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探讨万州、开县共同开发的发展模式,促进科学、合理、整体开发。
3.2 突出开发重点,编制发展规划
针对铁峰山的资源状况,科学制定铁峰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将资源环境保护、林区开发建设、田园乡村旅游等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对功能区划分、旅游环境容量、景点路线设计、各项服务措施等做出科学安排。对原有局部规划在总规基础上修订完善。在开发原则上,要坚持因地制宜,有序开发,保持森林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历史性、自然性、特殊性和完整性;坚持区域统筹,项目带动,突出森林生态和田园风光旅游特色,科学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的方针,注重生态保护,规范有序开发,打造“天人合一”旅游环境。在发展定位上,充分考虑铁峰山固有的资源状况,突出挖掘城郊特点、人文内涵,逐步将铁峰山旅游开发区打造成库区独有、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服务一流的休闲旅游区和旅游目的地。在建设规划上,要开辟野营、登山攀岩、狩猎骑射、森林疗养、科普科考等“生态”型游乐项目;在大垭口、周家营、桐槽、兴发、元河等地,开发规模适度的旅游地产;要突出景源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以凤仪禅院佛教文化、悦君山道教文化、三峡移民和巴渝文化为重点,以森林动植物资源和乡村田园资源为补充,丰富铁峰山旅游文化内涵;可定期举办节会活动,如文化艺术节、农事体验节、野外写生、各项纪念活动等,营造森林文化、宗教文化、果品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的良好氛围。
3.3 出台配套政策,推进有序开发
认真研究和制定加快铁峰山旅游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结合铁峰山脉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建设铁峰山生态旅游经济区,出台《关于加快铁峰山旅游开发的意见》,在土地(林地)开发、基础建设、配套服务及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予以综合支持。积极推进农用地(林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为铁峰山旅游开发提供土地要素资源保障;切实推进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三权分离,采取联合、承包、租赁、委托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起适应开发需求和市场规则的发展体制;加大对铁峰山旅游开发的财政投入,设立旅游开发专项资金,捆绑使用旅游、林业、交通、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有关旅游开发税费通过财政重点或全额安排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推动铁锋山旅游开发;加快推进山区农村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度开发农林资源,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体的高效特色农业,包括花卉苗木、名优蔬菜、珍稀水果、珍禽动物等的种养殖,拓展旅游产品,促进山区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广泛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对铁峰山旅游的包装和宣传,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切实维护规划权威,加强建设管理,突出保护性开发原则,对非法及违规行为进行有效遏制,促进积极开发与依法开发相统一。
3.4 加快硬件建设,改善环境条件
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铁峰山旅游开发的基础投入。打捆铁峰山森林资源及可开发土地资源,采取BT等各种直接融资方式,增加投资总量。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加强旅游区道路建设,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并硬化道路,提高等级标准;要尽快打通主要景区连接道路,在已有不少防火隔离道路的基础上,拓宽修建东自周家营,西到白庙梁,全长约50km的主干道,使所有景区连成整体。要加强对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分区集中建设水厂,全面推进电网改造,宽带网建设和消除通讯盲区工程,做到水沛、电足、通讯无障碍,满足开发条件及旅游需要。要加强森林景观改造、风景资源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做好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及野生动物保护,营建绿化景观林带及生物防火林带。
[关键词]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1、概念解析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为主体,具有地形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关于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外国家公园等概念区别如表1所示。
森林公园处于城市规划区之中,森林公园周边或内部存在城市建设区。故尔,引入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的概念。
2森林公园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自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关森林公园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发展,主要集中在定性概念、定级分类、开发建设对策、规划设计案例介绍等方面,而在总体规划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张杰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程序分为调研、准备、规划编制、收集反馈意见及提高四个阶段,但仍然局限于由林场转制建成森林公园的传统做法,规划深度介于总体规划与初步设计之间。周世杰等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技术方案框架》中明确提出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深度要达到初步设计的水平,从而模糊了总体规划的法律权威性。
在现行的技术标准层面,原林业部颁布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工作深度大致介于“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之间,在规划内容上缺乏对规划对象定界、定性的原则性规定和方法论指引,而部分专项规划的工作要求又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层次所需的深度。
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森林公园在用地构成、资源特征、功能重心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总体规划的层面,结合案例实证,提出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合理的内容框架,可为同类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总体指引,并有利于理顺其中复杂的利益关系,优化发展空间。
3、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
3.1规划背景
(1)边界的不确定性。《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将甘井子区与旅顺口区之间的200多平方公里区域建立森林公园,以达到保护该区域生态绿地的目的。鉴于规划区边界的不确定性,项目组需要进行充分的现场踏勘,依法对森林公园规划区进行合理的勘界。
(2)对象的复杂性。大连市西部森林公园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涉及甘井子、旅顺口两个行政区的八个街道,其中还括金龙寺、西郊公园两个相对独立的森林公园。另外,在规划区域内还包括了旅顺南路软件园等一些较大的开发项目。跨越行政范围、公园内部层次混乱、内部开发项目数量较多等问题,使得规划对象具有复杂性。
(3)资源的重要性。
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境属千山山脉向西南的延伸段,为渤海和黄海之间丘陵起伏的半岛地形,山水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样,具备很好的自然生态基础。除了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内还包括了宗教建筑、动植物旅游区,休闲运动度假区, “农家乐”等生态农业旅游区,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2规划内容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资源调查与评价、规划建设总体定位、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植被保育与景观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分期建设与经营管理规划。
在上面的规划内容框架下,为妥善处理规划背景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实现规划目标,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合理勘界、总体布局、资源保护、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
3.2.1公园范围的合理勘界―保护市域生态绿地的利益博弈
森林公园合理边界的勘定过程,实际上是整体生态利益(大连市域生态安全)与部分经济利益(各区、街道土地开发建设)之间的博弈过程。近十年来,大连市域快速的城镇化以及“西拓北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导致大量林地与农用地丧失,西部森林公园地区也面临同样的威胁。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了解现状―现场踏勘―初步标界―论证调整―审批定界”的技术路线,经过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多方磋商和协调,最后确定了森林公园边界控制线,力求在“多赢”的模式下实现保护市域生态绿地的战略目标。
3.2.2资源保护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的基础
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需特别强调“先保护、后开发”的规划理念和工作逻辑,首先制定资源保护规划,以此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地海拔高度、山体坡度、景观资源特点、植被现状、周边环境状况等要素,参照国标GB/T《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及其开发建设条件标准(草案)》的有关规定,并依据规划区域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评价要素、评价因子及分值、权重。在对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按价值高低实行分级保护。根据大连西部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将规划区内10大景点分区确定为3个保护等级。不同保护等级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与开放建设活动方式见表2.
3.2.3功能分区与布局―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平衡
根据相关规范和经验,森林公园的功能分区和布局,将整个森林公园划分为功能区和景区(景点)两个层次,即在中心管理服务区统一管理的框架下,根据资源特色设置若干个景区。
但是,针对当前城市地区森林公园用地主体复杂性,解决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利益矛盾,规划根据统一规划、分片建设、分片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西部城市森林公园划分为片区、功能区和景区景点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按现状的行政划分和用地权属,将森林公园用地共分为7个片区,各片区均设有管理中心;第二层次按自然资源条件、景区主题要求、建设目标及其周边情况等划分功能区;第三层次即在片区中划分若干个特色景区。
以往的规划手法强调森林公园管理的整体性,采用集权管理的方式,但不易协调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复杂关系。在大连西部森林公园规划中,既考虑了森林公园的统一管理,又根据用地权属在各片区分设管理中心,给予各片区一定的自。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显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3.2.4 旅游开发建设规划―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由于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规划直接影响森林旅游的效益,而旅游收入的多少又直接影响森林公园资源保育的投入水平。因此,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旅游开发建设的内容对保证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规划应从建设、营销、管理多个层面入手,强化当地森林旅游的特色,体现森林保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重目标。
(1)建设层面:要按片区分析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项目和内容,从位置、规模、景观构思等方面予以论证和界定;用特色游览线路串连各景区景点;以多种类型的游览项目组织游人的游憩活动。
(2)营销层面:从当地森林旅游资源的整体形象定位、旅游宣传口号、形象设计和宣传策划等方面入手,凸显西部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农家乐”、“滑雪温泉”、“山险、水清、谷幽、林秀”等森林旅游资源特色。
(3)管理层面:遵循分片与集中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区规划和总体布局在空间上落实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结构,并通过游客规模控制保证资源管理的质量。
4、结束语
对大连西部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相关案例的研究表明: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地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国情,提高可操作性, 实现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规划程序和技术路线方面,重视规划过程的因果反馈机制,强调在森林公园的规划过程中应始终保持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强调针对现状制定个性化的工作计划和技术路线,提高规划成果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XX水库正积极争创国家水利风景区和AA级旅游景区。我们提出了“振奋精神,克难攻坚,倾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的创建口号,制定了“以点联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创建思路,力争三个月完成创建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年内完成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创建目标。
旅游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为了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决心进一步整合水库的水土资源和水利风景资源,加大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水利风景旅游的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努力:
1、争创一块国家级牌子。即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扛着这块牌子,我们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我们的信心将会倍增,我们的发展道路必将越来越广阔。
2、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的要求,突出特点、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魅力,将泼河水库风景区建成AA级精品旅游景区。
3、完善一套班子,培养造就一支队伍。谋事在人,我们将把引进人才,培养使用人才,建设一套班子,锻炼一支队伍作为风景区开发建设的抓手,努力推动水利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为风景区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人才支持。
4、制定一个开发建设规划。为了保证旅游开发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充分突出地域特点和资源特色,我们计划邀请相当资质的风景区规划设计单位对景区进行全面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围绕规划谋发展。
5、催生一种招商引资的办法。在风景区旅游开发上,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充分利用水库除险加固的良好机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工程建成景点。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外援,制定互惠互利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来开发建设我们的景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XX水库正积极争创国家水利风景区和AA级旅游景区。我们提出了“振奋精神,克难攻坚,倾力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的创建口号,制定了“以点联线,以线带面,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创建思路,力争三个月完成创建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年内完成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创建目标。
旅游业是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为了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决心进一步整合水库的水土资源和水利风景资源,加大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水利风景旅游的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努力:
1、争创一块国家级牌子。即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扛着这块牌子,我们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我们的信心将会倍增,我们的发展道路必将越来越广阔。
2、打造一个精品旅游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城联创”的要求,突出特点、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魅力,将泼河水库风景区建成AA级精品旅游景区。
3、完善一套班子,培养造就一支队伍。谋事在人,我们将把引进人才,培养使用人才,建设一套班子,锻炼一支队伍作为风景区开发建设的抓手,努力推动水利风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为风景区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智力人才支持。
4、制定一个开发建设规划。为了保证旅游开发规划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充分突出地域特点和资源特色,我们计划邀请相当资质的风景区规划设计单位对景区进行全面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围绕规划谋发展。
5、催生一种招商引资的办法。在风景区旅游开发上,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充分利用水库除险加固的良好机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工程建成景点。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外援,制定互惠互利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广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来开发建设我们的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