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27:59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经济要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设计要素;手绘表现;寓情于景
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08)09-159-01
景观设计的素材或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一、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在景观设计手绘表现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结合光影原理,注意区分受光面和被光面的表现。受光面着色浅、薄,被光面着色相对要厚、浓。
二、植被设计
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在快速表达中,对植物配置原则的解析也是画好表现图的关键。
(一)适地适树,满足功能
植物的表达要与设计内容的功能性结合起来。例如,树池里种植高大的乔木有遮荫的功能;主入口处的迎宾及观赏势必要求植物色彩丰富、多层次,这种与功能相结合的表现图在设计感和可行性上都有提高。
(二)弹性灵活,多层次的配置
在满足画面构图的原则下,适当取舍,尽量运用艺术的手法形成聚散有理、错落有致、开合有依的空间形式。当前植物配置的发展趋势是强调“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原则。注重这些表现方式,弹性灵活的运用到表现图中。
以树木为例:远景的树木一般处理的较平面化,但是需要注意树顶轮廓的变化。中景树一般与主体物联系较密,色彩的深浅与冷暖,需要特别慎重。近景中的树木往往较高大,对这一部分树木要表现得较为生动细致。
(三)地面铺装
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在手法上表现为构图,但其目的是方便使用者,提高对环境的识别性。在明晰了设计的目标后,我们可以放心地探讨地面铺装的表现类型和手法。上色时,加入物体本色任一面相近似的灰色,会令色彩稍微变化。例如,上蓝色前选加几笔绿灰或紫灰。主色使用前,先画一层冷灰或者暖灰色可增加画面的中间层次,但用得过多会导致色彩变脏,应把握好使用度。
还有一些复杂精妙的石景,在平、立面的表现中,通常用线条勾勒轮廓,轮廓线稍粗,石块纹理用较细较浅的线条稍加勾绘。通过线条和颜色表现黑白灰体现石块的体积感。不同石块的纹理不同,表现时应采用不同的笔触与线条。
(四)水体设计
一个城市会因山而有势,因水而显灵。喜水是人类的天性。水体设计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水的形态多样,千变万化。景观设计大体将水体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的设计方法。静有安详,动有灵性。静水要透明,分清楚色彩的明度。动态的水系手法要灵活、利落,可适当借助涂改液来营造浪花的效果。
(五)园林景观中的建筑小品表现
园林景观中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设计巧妙、寓意深刻、与环境和谐,凝聚着人们的智慧。
虽然景观建筑大多体量较小,但往往是设计的重点,而且是快速表现的中心点。表现它,首先碰到的是透视问题。视平线的位置与消失点的关系,在前面透视一节有详细的阐述。无论画什么建筑环境,角度的选择很重要,应根据既能体现对象的造型特征,又能充分表达对象的体积关系来确定。
具有良好表现力的透视图,除了必须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理念及意图,还应该表现出该场景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与意境。
市民休闲娱乐广场,就要体现它的参与性,就宜画人多,表现其热闹,为市民提供休闲的好平台。人物的组合应该做到合理、美观,或静或动,有老人在练习舞蹈,打太极,也有小朋友在放风筝等,加入各种故事情节,使观者产生共鸣。
小区中心商业街,要表现其活力四射、繁华的景象,在场景的渲染中除多画一些鲜艳的旗帜,亮丽的广告牌和露天的咖啡座椅之外,更加少不了人的参与。这时可考虑多布置一些动作、情态各异的年轻人,提升品牌的时尚度。
关键词:景观设计;绘画构图要素;审美艺术;应用启示
“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自古园林设计中有着这样的说法,可见绘画与园林景观的密切关系。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景观园林历来由文人墨客设计建造,这些人中不乏著名的画家、艺术家,如诗书画三绝的王维设计并建造的辋川别业、画家倪瓒的狮子林、书画家文徵明的拙政园等等,这些大家无不既在绘画上有所造诣,又在景观园林中有着卓著艺术贡献,可见绘画与景观园林设计的紧密联系。绘画中构图要素在整体画面起到统领性的作用,直接影响一幅作品的成败。从唐代开始画家张彦远就提出了“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的论述,构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绘画构图的要素,寻求提升景观设计审美艺术的方法。
一、绘画构图与景观设计共通的物质基础
绘画与景观是不同的学科门类,但其作品都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与精神上的愉悦,都是通过研究视觉形态美学与艺术性带给人美的感受。从呈现方式的角度来讲,景观是三维空间中人对自然或者人工环境一种组织安排的作品,使人们在场地行进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视觉感受;绘画是一种静态的纯艺术化表达方式,欣赏画家在二维媒介中主观描摹对象作品,可获得视觉、精神愉悦。绘画用构图将画面进行凝练与整理,在纸或画布上展现描绘的对象,构图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绘画的构图与景观设计组织有着共同点,是通过视觉来欣赏经过人主观设计后的景象。
(一)依赖相似的物质基础条件
绘画与景观在视觉表达中,所采用的物质条件相类似。对于一幅绘画作品,从物质层面上可以将其分为画框、画面整体的组织构架和所描绘对象的布局与安排。[1]对景观来讲,人的眼睛就是最主要的物质条件。眼眶相当于画框,起到限定划分视域范围的作用,从视域有效性来说,以眼球为中心,自眼角连线为基准,从基准线垂直方向视域角度上下各30°、以眼球为基准点水平方向视域角度左右各60°的观看范围对应的是画框边界;视觉关注点随观看的持续时间长短、对细节观看的深入范围大小可以自由地变换聚焦范围,在景观中,当采用整体浏览的观看方式时,宏观的视角下审视观摩对象,这种观看方式对应绘画构图中的整体组织构架;景观中当眼睛聚焦观看某一具体对象,从细节上去端详品评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对应画面构图布局与安排。因此从绘画的构图方式去解读景观的视觉性,绘画构图与景观设计是具有共通基础的。[2]
(二)共通对客观对象进行组织与布局
绘画与景观作品创作过程中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意志,作品本身都是创作者在抒感、表述观念,在画面中反映出作者对客观对象主观的组织与布局。绘画是在二维平面上来进行展现,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画者根据创作目的按照一定的画面构图的需要,使用艺术法则规律,有选择性地把三维空间的实物表现在画面上。画面的最终无论呈现怎样的艺术效果,都是在一张纸或者一块画布上统筹,其布局安排需要借助于现实物体原型,依据客观对象来展开艺术处理,在画面中展现空间的变化、格局的气势以及情感的意境。景观设计中无论是整体空间的划分还是景观小品的设计,也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协调统筹。这种处理可以是位置上的改变,或者造型上的修整,再者是整体氛围的塑造,利用可见对象,在形式与布局上进行编排,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突出视觉上的艺术性。
二、绘画构图要素视觉表达的艺术性
(一)绘画构图形式的表现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绘画材料,描绘何种内容,画面形式感都由构图而生。构图是依据画面特征调整画面中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按照艺术规律由画家主观意志做出安排。在中国画中构图称为章法、经营位置、置陈布势,绘画中的构图形式繁复多样,以下论述只是管中窥豹的分析与总结,通过梳理为景观设计在视觉构图中寻求一些应用方法。[3]1.构图中的整体统一性画面根据所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将目标对象进行统筹布局,其关键在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安排,画面的整体统一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在充分表达创作目的的基础上,依据所画内容,使画面中的各部分和谐地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需要重点控制的是主从关系:主体是画面的构图的中心,观看时视觉焦点在第一时间停留其上,处于统领的地位,不能因为画面周围的辅助对象而影响其主体的首要性;客体是一种搭配与陪衬,是为了让主体更加突出而存在,其辅是为了避免主体出现得突兀。唐代王维在《山水诀》中对山峰有这样的论述:“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无论是绘画构图还是景观设计,在所呈现的画面中都需要遵照其统一性规律。2.构图在平衡中求变化性平衡是使构图具有稳定感,是在有限的画幅中构图能否成立的重要因素;变化是去除呆板,将死气沉沉的格局打破,追求一种活力与反差,从而构成画面的视觉冲突,吸引观者眼球。这两个词本是一对矛盾的反义词,但在构图时可以利用各自的特点从而寻求一种和谐,在稳定中寻找变化,在杂乱中探寻秩序性。画面本是一种艺术性的处理,是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不应该在构图中形成一团死水的沉寂。画面构图平衡一旦被打破形成矛盾冲突就会将原有的构图中心偏移,形成一种新的相互关系,展现出一种更具有刺激性的视觉画面。3.构图在协调中的对比性对比是在协调的基调下追求视觉的反差,在和谐中引起局部构图的矛盾冲突。国画大家潘天寿说过:“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疏密是物体间距离的概念,通过间隔的大小在画面的构图展现着一种强与弱、虚与实,换言之就是构图安排的强弱,可见画面构图追溯起来还是在探讨对比性,结合景观设计可以将其总结为开与合、藏与露。开与合:构图中将对象之间的间距重新组织,从而让画面构成的各个部分既相互联系还能形成统一的整体。绘画中的构图讲究笔势,在景观设计里好比是相同材料,或者使用同一色调的对象,通过所占整体视觉画面的面积大小来划分彼此之间的间隔,从而形成呼应、围合、收放等构图关系。藏与露:在画面的构成中,如果在一个二维轴向中通过面积的大小来衡量开与合,那么藏与露二者之间在开合基础上又多了一个进深方向的轴向,物体之间进深方向的相互遮挡是表现构图的一种方式。藏与露能引起人的好奇心理,从而起到引领人的视觉中心的作用。绘画构图中通过遮挡的方式营造画面中的深度,给人以绵长深远的感觉。景观设计也有着相似之处,在空间感受、意境塑造等方面都寻求通过人为的设计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相对广阔的审美意境。
(二)绘画构图的审美艺术追求
1.以少胜多的留白处理留白的方式是画家在作品中留有余地,画面空白给人以想象空间,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以展现艺术魅力。这一点中国画在画面的构图中有着充分的说明,国画利用留白追求着作品的弦外之音,而作品传神的地方恰恰是通过留白的方式体现出来,画面的组织并不是针对现实场景或者事物的简单摹写,而是在画面中做到有所取舍。自古以来诗书画本为一体,宋代诗人有描绘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中并没有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却把梅花的神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唐朝王维有诗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通过月色以及水面的空灵,营造秋的气息。李可染的作品《浅塘渡牛图》中,画面中几缕柳枝之后的留白让人不禁“看”到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水面,引起人对水面灵动感的无限遐想。[4]景观中也探寻着留白的设计方式,将设计者的思想加以表达和抒发。这种方式并不是将景观元素堆积累加,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然后做减法,而是与绘画一样,寻找直观景色背后的引起人们想象力的东西。南方建筑中的马头墙,线条轮廓形式简约,墙顶起翘之下是白色粉墙,在视觉上让观赏者留有余地;水是景观中常用的元素,在平静的水面上周围环境掩映其中,倒影留给游人以空白,引起人思绪上的波动。景观中的马头墙、水面应用体现了设计师的主观控制,就像水墨画中的留白,让元素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展现艺术审美中的以少胜多。2.情感注入的意境展现无论艺术家采用何种艺术创作手法、创作媒介,其浅层表达是对于视觉的展现,而深层含义更是对情绪、情感的一种抒发。中国画中有很多艺术价值很高的文人画,在画面中展现一种情绪流露。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其巅,谓之高远;自前山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这种心理上的感受便是一种情绪的变化,反映出人与自然一种心境上的对话,所见引起所感是不同的。传统古典园林中文人寄情于山水,在环境塑造上追求曲径通幽托物言志,空间处理上通过欲扬先抑,人为地控制视觉反差从而能够让游览者感受到景观所表达的一种情绪,在情感层面上给人以触动。南北朝时代谢赫提出对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法”中第一点是气韵生动,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以一种灵动的画面感将所表现对象的势态与形象展现出来。黄公望所著《写山水诀》中描绘:“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彩,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熙,皆用此法。”探讨的气韵出自空阔,这些分析与论述无不是对画面境界提升的一种探讨,都是在画面中追求一种情感上的表达,在画中便是追求一种诗性。景观园林作品在人们游览的时候给人一种触景生情的感受,让人们的主观情感与所见景观环境相呼应,从而唤醒人们对所见景观的境界感。通过视觉构图,设计师把游览者的情感作为一个设计要素,在景观中突出设计者个人的情感色彩,营造出性情中所追求的诗情画意,让游览者和设计者的情感进行碰撞,在两者情绪的对话中寻求呼应。
三、绘画构图营造对景观设计视觉构图的启示
(一)绘画构图与景观设计中的共同点
绘画中一般性的构图方式与景观设计中使用的设计方法,所形成的视觉感受是具有一致性的。绘画构图中一些普遍性的构图手法,有三角形构图、“之”字形构图、向心性构图、放射性构图等。在景观的营造上,传统造园方式中有轴线对称、网格布局、穿插布局、组团式组合等,在对应局部的处理方式中也有着借景、框景、夹景、露景的手法。绘画构图与景观营造在视觉元素的布局上都具有相似的一面。绘画中有一种团扇的画面构图方式,多以花鸟为对象,在所画的画面中,表现一簇枝叶从画幅边缘生发出来,花卉形态饱满多姿,展现画者的一种情趣。传统的苏州园林中,通常使用月亮门这一元素,一方面是为了分割空间,另一方面还能起到框景的作用。将一处景色映在圆形拱门之内,也多以小景为表现对象,例如让一簇生机盎然的梅花在门洞中显现出来。以上所述,反映出设计师从景观的角度想表达一种生活的情趣。
(二)绘画构图在视觉画面中的独特性
卷轴的呈现形式,是中国画殊构图的典型代表之一。画者将画面绘制在长卷上,观赏者在画轴逐渐展开的过程中欣赏画面内容。在观赏的过程当中视觉焦点是不断移动的,视觉游离在画面之上,欣赏所绘制的画面内容,观赏过程中画面也是动的,通过卷轴的转动,将纸或者绢上的画面一点点逐渐地呈现出来。可见,在欣赏的时候人的眼睛和画面都是一种运动的状态,画是以散点透视来处理画面构图,将高低错落、远近不同的景色尽揽于卷轴之上,观看者就好似游走在所画空间之中。画中的景色根据构图的需要参差错落延展地布置在长卷上,景观中建筑、构筑物的安排布局,影响着画面构图与视觉逻辑关系。在实际的景观环境中游览者普遍是以正常人视角来欣赏景色,通过卷轴画的启示,在设计中可有意识地增加鸟瞰角度构图,让人登高望远,从而增加视觉艺术性。[5]折枝画或者一角画也是绘画中典型的构图方式之一,画面截取现实中的一个角落为主要的描绘对象,通过虚实、强弱对比的手法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在角落对象的表现上,一般选用形象最为突出的一面,通过取舍和概括,提纯出最具表现力的形象,在细节方面刻画细致入微,以小见大,在视觉感受上具有安静、雅致的特点,从一种平和的气氛中展现着一种画面的协调。绘画史中代表人物马远和夏圭,俗称“马一角”“夏半边”,作品有《踏歌图》《溪山清远图》等。以上作品通过一角构图的手法把宏大的场景浓缩到有限的尺幅画面中,给人以无限意境。景观是对自然景色的组织与布局,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构图方式,在咫尺之间塑造出丰富的视觉画面,给人以深远的视觉感受。
四、结语
绘画能够给人带来审美上的触动,而画面中构图要素在整体视觉效果上起到很重要的统领性作用,本文通过对绘画构图要素的研究尝试总结并归纳一些普遍性与特殊性方法,结合景观设计的造景手法,让景观设计与构图艺术在碰撞中阐述绘画语言所带来的艺术性启示,提取绘画领域精华并拓展其研究范围。通过不同领域的交叉学习,总结各自的特点优势,以缔造更完美的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张世彦.构图要义[J].美术研究,2004(02):63-64.
[2]林斌.论绘画构图的原理及画框的作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7(1):129-132.
[3]宋肖霏.中国传统绘画辩证法在中国园林造景设计中的运用——以当代中国园林造景小品设计个案为例[J].艺术百家,2007(S2):26-33.
[4]张琴琴,张俏梅.论中国画构图中的“计白当黑”[J].艺术百家,2013(S2):215,221-222.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心理素质
人们在观看竞技比赛时深有感触:高水平的大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比拼。其实“商场如战场”,公司、企业也需要人们具有优异的心理素质,否则不能成功和胜任。因此,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随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带动当今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及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就我国而言,还发生着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些,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其具有新的特征:
第一,知识成为最主要的资源和财富。以高科技为特点的知识产业是未来社会的支柱性产业。正如世界管理大师彼得.P.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所说“知识的生产率将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竞争的决定因素。”
第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在高科技条件下的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以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知识和信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为灵魂,以高新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形态。它不同于过去以经验积累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态,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开发出新的成果。
第三,学习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前提。在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随着“知识爆炸”、科学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教育成为现实。
第四,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范围的竞争和融合。现代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瞬时全球传播成为现实,为大规模的生产与共享知识奠定了基础,面向世界,在竞争中加强联系已成为大势所趋。
第五,新科技和经济发展要求人们新的价值取向。首先,知识经济的价值体现在知识和智力的占有,要求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其次,知识经济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要求人们加强合作,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再次,高科技不再以探索系统知识为标准,而以追求效用增殖为目标。它们能够大幅度地增强产品的功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经济社会新发展对人才心理素质的新要求
心理素质不仅指人心理承受挫折、压力的能力,广义的讲,它包括一个人全部心理特征的质量、水平。是指人适应和应对社会生活、学习、工作要求已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品质及其发展水平。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的特点和水平。而性格又包括理智、情感和意志诸方面的特征,以及对待现实和自己态度的特征。经济社会新发展突出了相应心理素质的要求:
第一,创新的意识和品质。无论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还是“创新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都使创新精神和品质成为时代对人才心理素质最重要的要求。
具备创新意识和品质要求人: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具有主动观察感知,独立思考、富于创造、辨证全面看问题的思维特征,具有能动广阔、创造性想象的特征。在性格中对自我和现实态度特征方面,具有自信、独立意识,积极进取的特征。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具有对行为目标的明确态度,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及认真细致的特征。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具有探索热情执著专一、甚至忘我,为实现目标孜孜以求、积极进取,心境保持积极愉快、富有幽默感的特征。
第二,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方式。经济全球化、通讯技术和网络化、世界面临如环境生态等发展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要求当代人树立开放意识和包容心态,在世界范围内了解新动态、新信息、新成果,由此去借鉴、吸收、比较,从而获得成功。
第三,竞争性的意识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和竞争的经济,经济和社会活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竞争更趋激烈。人无我有,人有我强。“领先”、“ 专利”、“特色”、“填补空白”已是现代人才具有的意识。
第四,合理的知识信息吸纳、处理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呼唤知识储备、更新和有效应用的能力。这将决定人才的成功与成就的大小。
第五,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活动综合性、复杂性和应用性强的发展特点,已使过去那种脱离社会、远离同行而孤立地从事科技研究和社会活动的人难有作为。无论是科技攻关、公司经营还是企业生产都需要参加者具有良好的整体协作和人际协调的精神和能力,能够在创新活动中解决好独立意识和互相配合的关系,解决好合理竞争和友好合作的关系。这就需要不但有高智商还要有高情商。
第六,坚忍不拔的承受挫折能力。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却同时存在着经历失败的风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价值多元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给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带来考验。机遇和挑战、利益和竞争,前所未有的得与失,深重影响牵动着当代人才的心理。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竞争的加剧,随着实现目标挑战性加强,能否具有不怕失败、失利而勇于承受严重挫折的心理能力,成为新条件下个方面人才应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第七,自觉的经济效益观念。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要求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面向市场,发明、创造、应用技术的目标和手段都应考虑经济效益和价值,而不仅是科技探索、理论兴趣、真理追求和专业使命的完成和实现。
通过了解周边县份的情况,学习借鉴周边县份的经验,才能把方正的工作做好。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知得失,做人、治县都是这个道理,要把周边县份当做一面镜子,不光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也要把不好的、丑陋的放在镜子里,如果不能认清自己、正视自己,就是讳疾忌医、因噎废食、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做好争取专项资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自省。首先,要改变坐标系。通过数字、指标对比,看到我们实实在在的状态,对思想认识有很大的触动,我们习惯了纵向看自己,自己和自己比,看到的都是发展变化和成绩,现在是横向比,自己和别人比,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只有横竖一起比才能找准一个坐标,希望大家保持自省,保持清楚的头脑,正确的认识自己。其次,方正县和其他县比有很多的优势,但是我们对自己的有利条件看得少,习惯以他人之长比自己之短,观念要有所改变。再次,方正县名声在外,百姓富裕,咱们也这样认为,但是方正县级财政并不富,百姓富不等于财政富,不能以百姓富裕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最后,分析我县专项资金比周边县少,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为什么偶然的因素都发生在方正,偶然加起来不等于必然,是偶然的这种心态加起来等于了必然,是有一种小进则满、盲目乐观的心态造成的这种必然。通过自省,能够分析得失、分析利弊,找准不足、找准差距,奋起追赶,这样才能发展进步。
二是自警。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不足、面对差距,或者是麻木,或者是漠然置之,或者是自暴自弃,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被别人落的就会越来越远,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这根弦时刻绷紧,瞄准既定目标,努力追赶、超越。
三是自立。不能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裹足不前,要敢于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盯住目标,做主人、敢担当,别人行的我们也一定行,这样才能不落后,才能实现自我压力、奋力追赶、努力晋位的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看到了我们没想、没看、没认真琢磨的东西,平时有些东西不会不懂不可怕,关键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怕不敢想、不愿干,特别是在困难、矛盾面前裹足不前,当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就是差距显现的时候,就是老百姓对我们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的时候,这些时刻警醒我们,不能只想问题矛盾复杂困难,什么都怕就不怕山河依旧、面貌不改,其他县所有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通过实践、通过干事中学来、得来的,我们就是要在干事中学习,只要我们肯干、务实,我们就会越干越敢干,越干越会干,越干越能干,越干越出成效。
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知耻而后勇,深入思考,认真负责,抓出成效。
一要加大领导力度。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对上争取资金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跑,身体力行,切实加强领导。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经常往上跑、经常去攻关、经常沟通协调、经常掌握信息,加强联系,创造机会,掌握好政策,多跑项目,多争取资金,今年无法完成的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不管当前还是长远,都应该加大力度,既要把储备的做好,又要把对上争取的落实好,同时还要把实施的完成好,这样才能实现对上争取资金的良性循环。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创意产业,又称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最早出现在1997年,一般认为,其概念来自英语Creative In,dustries或Creative Economy,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的。创意产业的概念比较宽泛。概括来说,创意产业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在这里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交融与升华,技术产业化与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渗透到许多产业部门。正因为如此,创意产业很难从传统产业类型中完全分离开来。
2 创意产业是集艺术、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它可以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激发民族的创新能力。事实上,那些重视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国家的“软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3 创意企业人员主要是知识型劳动者,拥有能激发出创意灵感的设计高手和特殊专才。创意从业人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他们不断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职业能力既来自于个人经验积累,也来自于个人灵感的进发。其生产方式是以脑力与体力、手工与信息化等现代化手段相结合,实现智能生产与实时敏捷生产。在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的进步,教育、研发、文化、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创意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
4 创意产品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有其相同的特性,即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产生出新的价值,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它们都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它们的价值并非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衍生的附加价值。如那些具有版权的产品,包括书、电影和音乐的出口能够比服装和汽车等制造业产品出口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创意产业的国际发展状况及-g经验
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客观现实。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和服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各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以各自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迅速发展,展现了一幅创意产业全球蜂起的热烈景象。从国际上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都是创意产业的典范国家,他们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英国。英国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93%,显示了英国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意服务型的转变。2003年,英国首相战略小组指出,用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一年中伦敦的境内外游客在艺术文化方面的花费超过了60亿英镑。目前英国的创意产业对英国GDP的贡献率已达8%,全国创意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在伦敦就集中了50万创意相关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在过去8年,英国创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比英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多,许多享誉国际的外国品牌产品如苹果的IPOD、宝马的MINI汽车的创意灵感都来自英国设计师,英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创意之都。
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是分不开的。英国政府的推进措施主要集中在支持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加强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英国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包括创意产业的出口政策与做法、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创意产业产出、出口、就业统计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等等。这些研究为英国政府制定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2)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措施包括:开放更多的博物馆及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等,期望通过教育培训、支持公民的创意发展,提供给公民更多的与创意接触的机会,使人们可以享受创意生活,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3)重视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政府积极计划应对数字化潮流,研究数字化对音乐消费的影响及知识产权保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电影产业政策等。(4)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英国致力于寻求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英国政府认为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英国与其它国家在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促进不同国家创意产业从业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消除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产生互补的效果,有利于本国创意产业的发展。(5)为创意企业筹措资金。为创意产业从业者寻求资金,是1997年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采取的措施有:提供各地可供给创意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英国科学、技术及艺术基金会(NESTA:National Endowments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Arts)对于具有创新点子的个人,提供发展资金等。
2 美国。美国的创意产业2001年产值达5351亿美元,约占CDP的5.24%,从1996年开始,创意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化工及汽车等传统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近年来,版权产业在美国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产业部门之一。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到6262亿美元,占GDP的5.98%,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为12540亿美元,约占到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数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雇佣了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8.41%。美国全部版权产业的就业规模直逼美国保健与社会救助业(从业人数1 530万人)、制造业(美国制造业21个制造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 450万人)。
1980年代以来,全球物流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各部门纷纷制定政策以加速发展物流经济,各城市已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工程以拉动物流经济发展。而在学术界,关于物流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输和物资流通及商业领域,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较少,韩增林、王成金(2001)分析了港口物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年在中国台湾海峡两岸地理学研讨会上提出物流地理学[1];陈王景、杨开忠(2001年)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2];韩增林、王成金(2002)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布局的特点[3];韩增林等(2001—2002年)立项研究辽宁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与布局途径。物流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式对区域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而区域要求对物流经济进行合理组织以激活区域活力。地理学者陆大道一直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提出点轴系统理论进行要素的空间配置[4];陆玉麒在长期空间结构研究中提出了双核结构理论[5];陈才论述了经济地域的产业空间结构,并分析了经济地域运动现象[6];董锁成分析了经济要素的地域运动规律[6]。物流经济要素是基础性的经济要素,任何社会空间结构必须以物流经济要素作为基础,其空间配置成为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本文试图以物流经济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就空间结构基础性构成要素的空间组织进行探讨。
2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
2.1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及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其作用和影响以各种社会经济和自然等客体形式出现,并投影于地域而产生空间形态,而各种客体的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及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则形成空间结构[4]。空间结构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原始均质和未开发地域内经济要素活性强,其存在和运行必然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和作用;并且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在某地域上集中,产生集聚和关联等效益,形成各种社会经济及自然客体;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深化促使更多点或地域出现集聚现象,同时产生连接多个点或地域的线状基础设施,点、区域和线状基础设施形成区域最基本的空间结构;点逐渐发展为城市,线状基础设施发展为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及各种客体的集聚地带,集聚规模的扩大和均质化促使其演化成社会经济带,城市与各种社会经济带综合作用,空间结构日益复杂化。
2.2空间组织
合理的人为调控和组织可以有效促进空间结构的演化,即对空间结构可以实施合理的组织行为。空间组织是根据空间作用法则,依据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要素的属性及各种要素间的作用方式,对地域上各种要素的布局尤其经济要素进行空间配置,从而优化空间结构,因此空间结构也是人类实施空间组织行为的结果[4,7,8]。
2.3理论依据
空间结构和空间组织的研究一直为地理学者所关注,赫格尔斯特兰等理论地理学家在1960—1970年代证明了类似物体空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经济客体存在空间扩散和集聚作用;法国经济学家F•佩罗克斯在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开发往往从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所占据的点上开始,使增长极理论成为不平衡发展理论的依据;拉苏恩(1971)、达温特(1969)和尼科尔斯(1969)等从地理学角度对增长极重新加以概念化,着重强调产业空间集聚特征;H•H•科洛索夫斯基提出地域生产综合体,认为根据地域条件合理安排生产单元可取得稳定经济效果以形成生产单元间的经济结合[4];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系统,认为通过点轴系统安排社会经济要素可以取得较好的空间效益[9];陆玉麒(1996)提出双核结构,以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在功能和区位的互补[5]。
3要素特性与运动规则
3.1物流经济要素
物流是物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进行转移的物理性过程,包括运输、配送、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包装以及信息管理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销售领域。众环节是物流经济活动的微观单元,由更为具体的物流经济要素所构成。物流经济要素是一个由各种尺度的要素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系,微观上包括运输车辆、搬运装卸工具和简单的加工包装工具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管理设备,还包括专业人力资源,其中运输工具是最为关键的物流经济要素;宏观上主要指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物流企业[10]。空间经济学认为空间结构是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等众要素之间所形成相互作用形式和空间位置关系。其中经济要素在众要素中最为重要,而物流经济要素是经济要素中最为基础性的要素之一,对于其他类型的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和亲合性,并且在相互之间发生积极的联系和作用,使要素属性发生质变,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从而改变或重塑、优化区域空间结构[7]。
3.2要素特性
3.2.1流动性。流动性指部分要素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活性,由于其基础地位和作用,能激活其他经济要素以及社会与自然要素,所以物流经济要素较其他类型经济要素容易在地域上发生位移,在地域间进行运动[7]。流动性是物流经济要素的根本特性,也是其他特性的基础。
3.2.2亲合性。指物流经济要素容易与其他经济要素、社会要素以及自然要素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并且进行交流和结合,产生复合效应。物流经济要素的亲合性不仅是指同质要素之间的结合与密切联系,而且是指物流经济要素与异质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结合[7]。
3.2.3吸附性。物流经济要素作为基础要素,不是单一的要素系统,其在地域上的流动容易吸引其他类型的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及自然要素向以物流经济要素为中心的方向集聚,并同其发生作用和结合,在物流经济要素为主的基础上形成复合型的社会—经济—自然要素集聚体[7]。
3.3要素运动规则
3.3.1无序性。物流经济要素地域行为最初表现为无目的的流动,即抵御行为表现为无序性,缺少一定规则,在区域内部呈现散状分布,但这种散状分布并不代表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流动表现为均质性。
3.3.2方向性。虽然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表现为无序性,但这种无序不代表均质性。相反物流经济要素在无序运动的同时往往集中在某个方向上进行无序运动,既物流经济要素在进行散状流动的同时进行某个方向上的集中运动。
3.4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
由于物流经济要素的流动性比较强,而且有较强的吸附性和亲合性,较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要素易于在地域上集聚,其集聚方式表现为两种:一种为点状集聚,即物流经济要素主要向某个点上集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物流中心城市;另一种为带状集聚,即物流经济要素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从周围地区向线型地带集聚,其集聚结果形成物流经济带。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是其他类型的社会经济要素集聚的前提,只有首先产生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才会在其各种特性作用下,与其他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结合,并激活自然要素,在物流经济要素的引导下进行点状和带状集聚,以形成区域发展的发展点和发展轴[4,6,8-10](图2)。
3.5物流经济要素的扩散
依据极化理论,物流经济要素在聚集的同时伴随着要素的扩散,初期物流经济要素达到集聚门槛后,由于具有较强流动性和亲合性,导致集聚同时伴随着小规模的扩散;在物流经济要素集聚达到区位承载限度后,扩散现象在流动性和亲合性的作用下会逐渐扩大,但此时集聚尚未达到不经济性;物流经济要素的进一步集聚使其规模达到区位最大承载力,造成其向周围区域流动,产生大规模扩散现象,从而体现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的辐射作用[4,6,8-10]。依据集聚形式,物流经济要素在扩散时呈现辐射状、片带状和网络式等形式。物流经济要素的基本扩散方式是以点为核心向外呈辐射状扩散;片带状扩散指物流经济要素在带状集聚的基础上所呈现的扩散方式,是若干点状扩散相联成线的结果;辐射状和片带状扩散的衔接形成网络状扩散,这是现实经济地域运动中较常见的扩散形式(图3)。
4空间组织模式
4.1点—轴—网—面物流经济空间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行为,有利于改善区域空间结构,因此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与组织就成为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物流经济发展时间短,水平低,且物流经济的布局和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依据物流经济要素的种类、特性、地域运动规则以及空间不平衡理论,认为目前我国物流经济要素处于以集聚为主的阶段,物流经济空间组织应采取点—轴—网—面模式,即发展极—发展轴—网络—域面,地域上表现为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
4.2点:物流中心城市物流经济要素的主要集聚方式是点状集聚,扩散方式主要呈现辐射状。物流活动包括配送、包装、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部分运输及相关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使城市成为物流活动的集聚地域。微观上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应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域内,以发挥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宏观上物流经济发展重点应放在少数大城市,通过物流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以形成增长极,对腹地物流经济活动产生辐射和归纳与吸收作用。
4.3轴:物流经济带物流经济要素的集聚形式之一是带状集聚,相应地片带状辐射也成为主要扩散方式。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表现为众多的方向中主要沿某一方向进行以形成一定的线状地带,并且物流经济要素与周围的其他社会经济及自然要素融为一体,形成具有一定属性的轴,此轴对周围地区的物流经济活动有辐射和集聚作用。物流经济要素应集中在线状地带上,培育物流经济的集聚和扩散的线状地域,以带动周围地域的物流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
4.4网:物流网络微观上物流经济要素的高级扩散是网络式,网络下其集聚具有点状和带状的复合性,物流经济要素在点和线状地域上集聚规模的扩大和扩散作用的增强,造成其地域密度的增大和地域的均质化。宏观上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数量增多与规模扩大,并相互衔接以形成物流网络。因此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配置要选择合理的地域,在现有运输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物流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实施网络性的物流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
4.5面:物流圈物流圈是物流经济发展的面,是物流经济空间结构的高级阶段和物流经济要素地域运动的高级形态,集各种集聚形式和扩散形式于一体,其运动趋于多方向性,使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均质化。宏观上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相互衔接使物流网络日益完善,造成物流经济活动向网络内不发达地域进行集聚和扩散,从而形成物流圈。物流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应在网络的基础上对不发达地域进行集聚与扩散,对地域物流经济要素进行均质化配置。
那么,究竟如何在政府行为研究与文本研究之间建立联系呢,提取关键词是解决这个问题比 较好的钥匙,本文详细分析了浦东开发开放15年来近40万字的各类文本,并文本调查的基础上建 立抽出关键词,建立关键词分析平台,在关键词平台上设计问卷,先对作为传者的120余位政府 官员进行问卷调查,在这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在对浦东1000多位中国居民、公司员工、外国人进行 详尽的政府形象调查,将文本与政府形象的行为研究完全结合在一起。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从大量的文本分析中筛选出有关政府形象的关键词,根据词频先后排列,这些词作 为政府形象测试的统一标准被放入接下来的各个测量环节;
第二步:将这些排列好的关键词放入政府形象调查问卷,测量普通市民、政府官员对这些关 键词的认知与看法。
第三步:将所获得的三类关键词:文本分析的关键词排序、政府官员认知的关键词排序、普 通市民认同的关键词排序三者放在一起对比分析。
关键词标准系统将文本研究与将政府的行为调查与文本分析结合在一起,成为对比文本与政 府形象的统一平台。平台建立以后,再将社会经济发展、传者、文本、受众放入这个框架内,浦 东政府形象传播的整个过程便一目了然。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生成与传播的过程是: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带动政府形象的不断变化,政府形象的层次与水平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另一方面,受众对 政府形象的期望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政府形象必须依据受众的期望而不断变化。各 种传播渠道既是传播政府形象的系统也是受众表达期望的系统,它们构成了政府形象生存发展的 同一舆论场。
下面就具体分析浦东新区政府形象形成与演变的过程,然后由一般到抽象揭示出政府形象传 播动力学模型。
1.在文本分析的框架下政府形象研究的三个要素。
要素一:浦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笔者认为媒体是浦东开发开放的见证者,媒体作为服务于政府中心工作的信息传播载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是非常敏感的,媒体上反映的重点议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或者说,媒体的报道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于浦东新区社 会经济发展来说,媒体报道的重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即基础开发、城市建设;基础开发与 功能开发并举;经济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这三个阶段的变化恰好反映了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 的状况。社会经济的点滴进步都被媒体发现并捕捉到。可以说,从媒体报道内容来量化分析浦东 十几年来的发展是非常恰当,将社会发展与传者心目中的政府形象以及受众心目中的政府形象完 全地结合在一起分析需要一套通用的连接系统,而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与传者、受众三者之间建 立共同平台的只有文本,更具体的说事关键词的排序。
要素二:作为传者的浦东新区政府。作为传者的浦东新区政府对政府形象的定位也经历了三 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浦东新区的媒体报道项目驱动,主要以浦东开发开放、特别是重大投 资项目为特殊载体,阐述浦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吸引力与辐射力;第二阶段,媒体的报道以主 题驱动为主,包括生态浦东、创新浦东等主题宣传内容,这些宣传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浦东新区 从招商引资向功能开发的转移;第三阶段,媒体的报道以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为重心,更多地考 虑协调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素三:作为受众的浦东新区居民。浦东居民十五年来也经历了三个大的变化,对政府形象 的期待发生了三次转移。第一阶段多为创业型人口迁入,他们受到浦东经济发展的鼓舞不断进入 浦东投资兴业;第二阶段多为追求生活的人口迁入,在浦东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后,以国际化、 资本化为背景的人口迁入不断增加;第三阶段,浦东新区精英人才聚焦地,随着金融、产业等方 面的升级,浦东新区的人口结构层次再上一个台阶。不同时期的人口对政府的期待不同,浦东经 历了三次人口结构的大变革,对政府形象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2.从媒体报道看浦东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与政府形象的变化。
经过对近40万字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与梳理和对1000多位浦东新区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内 部的关系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力量推动政府形象转变的过程。
纵观十五年来浦东新区媒体报道,恰好描绘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从以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到国际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再到自主创新的领路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
(1)从表中可以看到,1993年的浦东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开放”、“开 发”是浦东发展的首要任务,政府形象通过促进经济的开发与开放展现出来,新区政府形象主要 在于向世界宣传浦东这片投资的热土,这一年的关键词为“投资”、“产业”、“招商引资”、“优势”、“优惠”等吸引投资的内容。
(2)1999年是转折点,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阶段,政府形象从投资宣传者迅速向法 治、民主、服务政府转变。“立法”、“法律”等开始被重视,政府形象的核心要素不断增加, 政府形象逐渐丰满。
(3)2000年至2002年的媒体报道关键词越来越丰满,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快 速、良好的快车道,政府形象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也以和谐、现代、服务、创新、法 治、民主、科学的理念为主导方向。这两年,媒体报道关键词的出现总量从原来的最少146个、 最多544个上升到最少1060个、最多1202个,媒体的重点更关心浦东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
“国际”、“金融”、“服务”、“产业”、“现代”等关键词的出现次数大幅增加恰好反映了 浦东新区发展国际化金融区、科技创新区和以服务为本的理念。“创新”、“高科技”、“信息 化”、“微电子”等关键词表明,浦东从技术创新的“跟随者”转变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领导 者”,政府形象的核心要素也将“创新”、“高科技”等理念吸收进来。
(4)2005年,浦东新区的政府形象可从下表看出,“创新”、“科技”等关键词处于不断 上升的阶段,这一年是浦东迈向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年。浦东新区政府形象基本已经定型。
通过对十五年纵向文本分析,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走过了从引资向和谐发展的过程,社 会经济的重心从吸引投资逐渐转向建立创新、服务、现代、法治、民主、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结 构,伴随着浦东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浦东政府形象转化的路线图也走过了从单一的引资型政府 迈向现代化、民主、法治、创新、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府的历程,在这十五 年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下,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对应浦东新区社会发展要 求,政府形象构成的核心元素也在逐步扩大,浦东新区政府形象除了由开放、开发、发展等基本 元素构成之外,也不断多层次上不断扩展。
3.在文本分析框架下,传者与受众认同的政府形象对比分析。
通过文本分析可以看出,浦东十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浦东政府形象建设的根本动力,那么政府形象在十五年来的发展轨迹又是如何在传者与受众中传递的呢?通过下表可以看出。
为了有效地解决时间序列与认知行为的衔接问题,本研究将浦东新区十五年来代表每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列出,然后,让传者与受众对其进行评价与判断。我们选择代表第一时 期的开放、发展;选择代表第二时期的现代、民主、创新、法治、服务等理念,再加上为社会所 普遍关注的廉洁、亲民、责任等理念,构成了十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与政府形象之间的共同平 台。
(1)整体上看,作为传者的政府将政府形象定位为高效、开放、法治、廉洁、创新、服 务、责任、充满活力。
经过十五年的发展,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定位已经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过程。作 为受众的普通居民对浦东新区的政府形象的感知是现代化、文明、创新、法治、服务、高效、亲 民、勤政廉洁。可见,浦东新区政府十几年发展积累下来的政府形象元素被受众广泛认可。
(2)从关键词顺序上看,开放、创新、法治、服务四项在传者与受众之间位置都在2至6 位,也就是说在2到6位这个区间,政府形象在传者和受众之间达成共识,其他方面传者和受众之 间还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传者与受众在开放、创新、法治、服务上的共同性其实反映了政府形象发展得到了传者与受 众的共同认可。结合前面讲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三次转变、政府发展定位的三次转变、以及受众 定位的三次转变,可以看到,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政府形象的变革。
二、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一种传播动力学的视角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浦东新区政府形象的构建、生成与传播始终处在一个特定的动态舆论 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不仅政府形象的传播是动态的,政府形象的构成要素也始终 在变化着。因此,笔者试图基于浦东新区政府形象传播的实证研究结果,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 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以期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其他地区的政府建设提供参考。
政府形象总模型可以概括为一个模型、两个过程。一个模型指的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总模型, 即政府形象传播的S型曲线;两个过程指的是政府形象在动力源驱动下的运动过程。模型是政府 形象传播的总的静态结构,而两个过程则是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状态。下面就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的静态结构:政府形象传播的构成要素与传播的S型曲线。
(1)传播动力学模型构成的三个核心要素
a、动力源指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
从根本上讲,政府形象传播的动 力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源决定政府 形象的水平与程度。不同时期的动力源 产生不同水平的政府形象。作为新型政 府,浦东政府形象随着浦东新区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前面的数 据分析可以看出,政府形象的建立与发 展的第一推动力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 化。对于受众来讲,社会经济发展不同 阶段的受众对政府形象有不同的期待, 当地受众对浦东新区政府形象有比较高 的期待。
b、政府形象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下的互动图景,由三个部分组成。
对于政府来讲,塑造政府形象是由整个政府的理念、行为、外在形象组成。对于受众来讲,受众接触到的政府形象也是由三个部分 组成,即政府的理念、行为、外在形象。受众心中的政府形象与政府着力塑造的政府形象应该是 吻合的,不过政府塑造的政府形象不是高于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就是低于受众眼中的政府形象, 很少有完全吻合的情况发生,由此看来,只有相对的政府形象,没有绝对的政府形象。
c、同一的动态舆论场
是指政府形象传播的存在状态,或者说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总过程。
动态舆论场是对政府形象传播的总体 概括,是动力源、传者、受众、政府形象 四个要素的整体互动过程,这个互动过程 包括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 这些渠道是政府与受众互动的基本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渠道并不是政府形象同一动 态舆论场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体现在这 个舆论场不断互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 是文本形式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各种要素 的加强与减弱都会增 强或 者放大动态舆论场的范围与影响,所以, 对政府形象的了解除了微观层面的分析以 外,还要注意对宏观层面的动态舆论场的 深入探究,通过宏观上的判断进而发现政 府形象在动态舆论场中的现实状态。
(2)政府形象传播模型的基本表述。
政府形象传播是由多种变量组成的方程式,任何变量的增强和减弱都会带来政府形象传播的
变化。传播各要素共处同一动态的舆论场中。如上所述,政府形象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互动构 成政府形象传播的动态舆论场,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带来整个舆论场的变化。政府形象的调整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府形象的调整;其二是受众随着社会发展要求政 府形象的调整,媒体在传者与受众之间是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
二、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的两个运行过程:传者驱动与受众驱动
传者驱动与受众驱动是政府形象传播总模型运行的两个不同过程,是政府形象传播的两种形 态与内容,模型决定了两个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静态结构,而两个过程是政府形象传播中各 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动态发展。两个过程指的是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政府形象作为信息流在政府与受众之间的运动过程。
如果说政府形象传播动力 模型是对政府形象传播的静态表 述,政府形象传播的两个过程则 是对政府形象静态结构中各个要 素的互动过程的表述。从上面数 据分析结果来看,政府形象模型 运动过程分为两个方向:一是由政府至受众,最后形成政府象。二是由受众到政府,促进或者修正政府形象。二者之分主要在于动力源偏向。
1.政府驱动。
(1)政府驱动的过程。动 力源偏向政府。由政府开始,经 过文本构建与渠道传播,最终到达受众,经过受众的选择与记忆,形成受众视野下的政府形象,这里的政府形象可能好于政 府所期望的政府形象也有可能低于政府所期望的政府形象,主要原因是在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受到文本、渠道、受众特质等因素 的干扰,到达受众的政府形象与政府先前设想的政府形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政府形象的 传递是以政府为主,在含有多种传播渠道与方式的统一动态舆论场中流动,尤其在我国,媒介体 制决定了政府驱动的政府形象传递一直处于强势地位,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完成对政府自身形象的 塑造,也可以通过组织传播然后进入人际传播完成政府形象的塑造。在中国,政府驱动的政府形 象传播一直占据政府形象传播的主流。
政府驱动的政府形象传播模型
(2)影响传者驱动的因素。动力偏向传者,须重点关注传者。作为政府形象传播的推动 者,传者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 政府制定政府形象战略须考虑社会大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法治水平、受众对政府的要求等 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制约着政府形象的设想与建构。其次是渠道的多样性。政府作为传者 传播自己的形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文本形式,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本形式,有一点是必须坚持 的,就是言行合一,言行合一的政府形象才能取得最广大受众的支持。第三是政府形象的历史性。政府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的政府对于形象有不同的设想与构建,同一时期、不同领域对政府形象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政府构建政府形象带有比较明显的历史性。最后,传播 资源的优越性。众所周知,我国大众媒体的传播权力由政府控制,大众媒体是,因此, 政府在进行形象传播中可以利用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渠道是非常优越的,也可以说是有独占性,传 者在文本建构、渠道拓展等方面居于强势地位。
2.受众驱动。
(1)受众驱动的过程。动力源偏向受众。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政府的期待就会越来 越高,受众会通过各种渠道,如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信息反馈等渠道将这些信息传 达到政府,促成政府对现有的政府形象进行思考,进而不断促进或者修正现实中的政府形象。政府此时成为受众信息的接受者,受众在统一的动态舆论场中传达的是他们所期望的政府形象基 模,这个基模是受众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政府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浦东新区政府建设的 第三个阶段,浦东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大实现了多年前的目标,此时浦东新区的受众对于浦东新 区政府形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法治、创新等内容越来越为广大浦东新区的受众所重视。这种 信息交换过程,并不是依据某一个渠道或者某一种方式而是多个渠道、多种方式在时间与空间序 列中的互动,也就是所谓的同一动态舆论场。
受众驱动的政府形象传播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