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27:54
序论:在您撰写运动医学外科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查阅1992年-2010年全国各体育学院学报,关于户外运动课程和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探讨分析,为本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体育教育的高等学府,主要访问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并记录谈话内容,收集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与专家进行探讨,取得第一手宝贵的真实体验资料,使得理论研究更有针对性。
3教学实践法东华大学户外运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为同学讲解充足的理论知识之后,带领同学去校外进行野外生存素质的拓展训练,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结果与分析
户外运动课程是在户外借助自然的条件,进行野外生存、攀岩、定向、拓展训练等一系列的户外活动教学与实践的总称。活动中结合大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条件,通过设定活动的任务与规则,让参与者接受各种险阻、艰辛、挫折等困难,以此来提升个人意志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的沟通能力等为目的的挑战式拓展训练,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户外运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体育项目,它不仅在锻炼体魄,而且在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人际沟通方面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东华大学户外运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1)理论教学理论部分教授学生对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概念,教授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宿营、饮食、行走、涉水、攀岩、岩降等基本技术),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及危险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教授科学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能水平的方法,使学生的体能、心理、知识和合作都达到良好状态。(2)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户外训练,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其中,在训练方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为:1、体能训练: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各项身体素质;2、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训练:野外生存技术的模拟或实战,包括野外宿营、饮食、行走、涉水、攀岩、岩降等;3、野外活动训练:包括定向运动、远足、攀岩、溯溪、岩降等;4、拓展训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信任、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达至自我突破、自我升华。另外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安全急救方法(通过模拟练习了解基本的野外急救和自救的方法)以及野外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让学生自己拟订活动计划、活动安排、人员分工等,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学习,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1户外运动课程的设置———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传统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多以体育课程达标为目的,忽略了体育课程的其他功能,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设置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对素质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扩充知识结构在户外运动训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不仅可以掌握这门课程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学习了各种自然地理知识,例如如何识别植物、如何预测天气及认识野外地图等等;同时涉猎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大大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既有户外运动训练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并且能将各种知识组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增强身体素质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在参加户外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例如定向运动、远足、攀岩等户外运动,在“苦心智,劳筋骨”的锻炼过程中使自身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五个方面都明显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能更高效地投入到学习中去。3.1.3提高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逐步形成的。户外运动训练在实践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的学生一般生活在城市中,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较少,易于封闭自我。户外拓展训练的艰苦条件会锻炼大学生独立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培养他们达到目标的自信心并树立起健康乐观的心态,并通过成功的户外实践体验肯定自我,相信自我,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
2学生户外运动社团的建设———对素质教育的补充作用
大学校园的学生社团,一直是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校园团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小型载体,可以充分展示大学生的诸多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补充作用。东华大学攀岩协会成立于2002年底,2005年下设了户外运动部,专门组织学生开展户外生存实践活动,在长期的野外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校2008年开设户外运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社团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东华大学攀岩协会户外运动训练活动的展开,包括采集信息、分析实践可行性、设计方案等环节都要求社团充分发挥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队长要发挥出团队组织领导能力,队员则要在不同位置上各尽所能,发挥互补互助的团队精神,从而使团队发挥最大效率。在户外,需要团队之间彼此帮助,互相扶持,同甘苦共患难,真正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在社团日常工作中,成员要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根据工作任务,对各个环节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控制、激励和协调团队活动过程,使团队上下相互融合,完成工作任务。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各部门分工合理、目标明确,即使户外运动训练社团的相关计划出现突况,各部门也会及时沟通,尽快处理,因此,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社团成员都强化了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不仅利于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同时锻炼了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p#分页标题#e#
培养实现自我价值能力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完成个人目标,更在于他在工作与学习中服务同学、服务团队、服务学校的精神品质。在社团中,每个同学都在不断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能,使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由于社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角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个性,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得到全方位锻炼的同时,在实现自我效能的同时,因为团体,因为合作,因为动力,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奋力工作,使自身的价值在团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设———对素质教育的强化作用
东华大学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设,体现了高校一直以来探求课内外一体、校内外结合、学校与社会自然交融、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东华大学与浙江诸暨旅游局在2008年共建汤江岩青少年户外营地暨东华大学户外运动教学基地,基地建设在风景优美的国营景区,活动营地内设施齐备,后勤保障到位,可以开展包括水上、山地、拓展、攀岩等户外项目。东华大学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设,不仅积累了户外实践的教学经验,也使高校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强化。
提高学生户外生存能力在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配备少数几样必备的工具之外,其它的都需要靠自己动手解决。在日常的教学和训练中,启发学生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的环境条件,保证自己在野外能尽可能的舒适生活,这些教育手段和方法都是学校体育很难做到的,学生通过户外运动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了野外生存能力的必备常识,也提高了他们利用自然条件的特点提高野外生存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李秉德在《教学论》中提到,“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发展人的身心这种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环境。”[3]户外运动教学基地的建立,对于以校内体育课程为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陌生又新奇的环境,学生需要探索新环境下适于生存生活的各种方法与手段。“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这个世界的法则,我们身处的环境时刻在变化,成长的道路上也充满着许多未定的因素,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要求学生具备这种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勇于探索拼搏并生存下来的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公众科学教育 组织运营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55-02
我国颁布并正在实施的《科学素质纲要》确立了新时期科普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方针,是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繁荣发展,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科学科技需求日益迫切,也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科普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许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投入严重不足,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匮乏,运行比较困难,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公共科普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有限的资源在分配上也存在着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不平衡,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需要创新,科普队伍和科普组织不够健全和稳定,专业科普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科学教育、大众传媒等教育和传播体系不够完善,政府推动和引导科普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待加强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如何开拓思路,探索科普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提高科普工作的实效,已成为广大科普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启动了基于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这一新兴的公众科学教育手段,但总体来说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支撑体系。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开展(移动)公众领域的成功实践,探讨其在组织运营方面的成功机制,将能促进公众科学教育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移动)公众科学教育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日益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依赖于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时代,公众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和提升一个地区和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政策手段。纵观发达国家,无不将公众科学教育纳入国家竞争战略的层面来加以规划。如美国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通过公众科学教育加强学生科技理工素养(STEM)的战略举措。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样也需要将公众科学教育体系纳入一个战略范畴加以规划,从而实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储备后备人才、激发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知识、技术转化以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在新经济形态下,把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普及的唯一目标,毫无疑问,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公众科学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文明等方面的潜能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例如,公众科学教育被纳入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公众科学教育在激发青少年创新能力,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提倡和实践终身教育;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知识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鉴于公众科学教育的日益多元化的目标取向及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在固定的场所(场馆)、固定的时间(如科普宣传周或科普日)、固定的形势(一般为展览、海报、图片展等)以一种相对固定或静态的局面开展科普工作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公众对科学教育的需求以及应对产业竞争、自主创新的挑战。目前,世界各国科技馆在开展各种馆内的展览、实验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作为非正式科学教育机构的功能,纷纷走出科技馆,主动深入学校、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式流动科普展览和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科普大篷车作为一种流动展览的形式或载体正迅速发展。流动科普教育装备包括运载装备和展示教育装备,通常被人们称为“科普大篷车”。运载装备可以是汽车、列车和船只,运载装备也可以与展示教育装备合成在一起,形成流动的试验室、流动的科普舞台等,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外出现后,由于其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2000年,中国科协针对科技场馆短缺的问题,借鉴国外开展科技传播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研制多功能流动科普宣传设施――科普大篷车的建议,为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国科协已经在全国科协系统开始推广和配发科普大篷车。据统计,至2009年底已在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下,将190辆科普大篷车配发给全国120多个省、地(市)、县级科协使用。科普大篷车突破了传统科普设施的地域局限,以其机动灵活的科技传播形式,有效地弥补了科普设施分布不均的空白。科普大篷车能够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实践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更好地实现我国科普工作局面的改进和创新,借鉴有关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美国和德国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成功实践的介绍,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过程中实现组织运营模式的创新。
二、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组织运营模式
由于移动公众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涉及到多方参与的项目活动,其组织运营模式在不同制度(体制)安排下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移动公众科学教育项目活动涉及到的组织成员范围可以较广,包括:中央(联邦)政府部门,如教育、科技、青少年、文化等政府部级机构;国家科学院及国家级科研联合体,如美国国家科学院(NA),德国研究联合会(DFG)等;国家级科学基金资助机构,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各地方政府相应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关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地方公益性组织和私人(政治)基金会;行业协会、商会等;企业;志愿者(组织)等。
就其项目组织的运营而言,受其活动支持方、开展活动的目标、形式等影响,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如:自下而上,区域范围内自发成立、运作;自上而下,全国范围内统一运作;单个组织独立运作,特定区域内活动(如企业自发的);特定时间、特定区域范围内、相关组织机构间联合,举办特定主题的活动(如柏林每年两次的“科学长夜”);针对特定人群开展的活动(如中小学生、专门针对中学女生的开放日“Girls’Day”);路上(On-road)与线上(On-line)相结合;组织(成员)网络化。
根据笔者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及亲身体验,对美国和德国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方面的组织运营模式进行初步介绍和分析。
1.美国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组织运营模式特点。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方面,美国的实践特点是:(1)州地方的高校为运营主体,各个州的大学及研究机构独立开展特定项目的活动;(2)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主要依靠当地企业的参与和赞助,政府(包括联邦政府)给予的支持则相对较少;(3)由于美国联邦制的政治体制,移动公众科学教育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般也都是仅限于本州范围;(4)服务的目标群体很明确,通常是以中小学校学生为主体的受众及少量的教师培训;(5)移动科学教育一般通过预约等形式提供服务,根据开展项目活动的内容、时间、人数等收取一定的费用,具有一定的有偿服务性质。
例如,在州政府的资助下,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于1998年投入全美第一台40英尺长的公众科学教育移动实验室(大篷车),名为“CityLab”。在该项目的示范作用下,美国其他州也纷纷开始效仿,已经有其它8个类似的项目逐渐开展起来,并成立了移动实验室联盟。目前,“CityLab”公众科学教育移动实验室每周访问波士顿大学周围75英里范围内的一所学校,每天举办5~6节科学课程,可以为每个班每周提供四个不同内容的课程。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70,000名学生接受了有关课程实验培训,超过2,000名老师也接受了有关课程实验的培训。从美国其它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实践来看,大都为在政府及社区、企业共同资助下、以高校为运营主体、面向中小学校学生的课程培训。
因此,可以将美国的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总结为:面向学生为主体的知识、技能传授。
2.德国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组织运营模式特点。由于德国在汽车产业上的传统优势,德国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实践中也常常选择大型的、配备先进动力和科学实验装备的箱式大货车。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方面,德国表现出的实践特点是:(1)联邦政府资助为主,通常由联邦政府会同有关研究机构制定一个特定主题,在联邦政府的倡议和资助下开展活动。(2)专题突出,自2000年开始,每年设定一个科学年主题,着眼于未来。(3)大范围巡回,一般是在德国全境巡回开展活动。(4)时间跨度长,通常在一个特定主题下会持续一年的时间。(5)受众面宽,不局限于学校。(6)公益性强,由于德国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方面有别于美国,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公益性活动。
例如,在联邦教研部的倡导和资助下,一辆名为“Nano Truck”(纳米大卡车)的公众科学教育车辆就计划从2008.5到2010年在德国全境巡回。这实际上可以被视为一台高科技战略的播种机,因为德国联邦政府在2008年提出了“高技术战略”的产业政策,倡导在未来17项重要产业领域内加强研发、占取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这辆“Nano Truck”的目标就突出地表现为深入宣传德国的高技术战略(High-Tech Strategy),建立德国在纳米科技上的领先地位,扩大科研和实际的结合,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才;促进纳米技术在德国各个行业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开展面向全体公众的纳米科学教育活动,广泛促进包括学校、中小企业及企业界和科研领域后备力量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了解,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好人力资源的基础。
因此,可以将德国的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总结为:通过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活动,引领国家走上创新之路。
三、启示及建议
目前,国内的科普大篷车都是由科协系统统一配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制度僵化、不能适应地方创新活动的需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在科普的活动内容、形式、组织、运营等层面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创新不强等情况。机制的灵活及创新是保障(移动)公众科学教育这一重要平台能否成功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要开展机制的创新。
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成功实践来看,其组织、运营的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活动,也有自下而上基于社区、民间非政府组织、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及其它公众科学教育机构(如博物馆)等不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网络化组织、运营模式。比如,德国在开展有关科普活动中倡导“通过科学对话,实现科学家与公众的互动”的新的科普理念,通过“科学对话”这一创新机制和平台将科技专家与政府官员联系起来,举办不定期的座谈,开展科学家与公众结对子、交朋友活动等做法,增进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参与,更好地奠定了科技强国的基础。
基于此,第一,我国各地科协今后在开展基于“科普大篷车”的(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理念的创新带动机制变革,并进而促进具体层面的能力建设及相关支撑体系的更好发展。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突破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组织”机制,必须构建起更加灵活、多元、融合的机制,让更多的社会机构和行动主体发挥他们的参与和创新精神,从而激活开展科普活动的创新局面。第二,要开展组织模式的创新。科普大篷车这种“流动科技馆”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灵活性、互动性、趣味性、公益性等特点需要借助有效的组织模式才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并进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来说,就是要突破在科协系统内的活动组织模式。科普活动本身是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其目标群体是社会公众,其活动宗旨是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素质。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的科普工作思路,转变科协机构的职能,放下以政府为主导大包大揽组织活动的模式,充分调动和整合各行业、各阶层、各社会团体和机构的力量,形成开放式创新的网络组织结构,通过合力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开创科普工作的新局面。第三,要开展运营模式的创新。引入第三方独立运营机构及相关评估机构,对科普活动的筹划、(包括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经费筹措等)、宣传、社会评价等进行全面的专业服务,这样可以促进科普活动的不断提高,保证活动效果的有效实现。
在活动的目标群体上,针对各地区城镇化的情况,将社区这一新型的社会组织做为科普大篷车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这对于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和社区的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在广泛的社区里,也蕴藏着丰富的科普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通过积极建设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等方式发动基层组织(包含自愿者)、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作为全社会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最重要的节点)及市场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活动,扩大公众科学教育活动的社会覆盖面和全民参与程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和活动的实效。
从科协开展工作的角度来说,通过开展基于科普大篷车的(移动)公众科学教育这一新兴的科普活动,有助于树立起科协服务社会公众的良好形象,凸显科协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促进科协工作作风的转变,促进科普工作的创新,从而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美国和德国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的成功实践来看,科普大篷车能够为开展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和舞台。然而,以科普大篷车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在我国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实践中,还常常存在着简单地把车开过去,把展品摆开,把展牌摆上就算完成科普活动的现象,这将难以取得科普工作的实效。只有从机制、组织、运营模式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不断改进和丰富科普工作的新方式,才能增强科协和科普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生命力和活力。
总之,借鉴德国和美国在开展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方面的成功实践,通过在移动公众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开展组织运营模式创新,有利于今后科普工作局面的改进和创新。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加以借鉴。(1)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尤其是企业界和其他机构(PPP)。(2)广泛的公众参与:学校、家长、研究机构、公共机构、企业等推动车载资源和活动形式创新,增强群众参与度。(3)科普宣传的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注重趣味性。(4)紧密结合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情况。(5)全面的继续教育:课前、课后、网上,建设科普大篷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6)不同的展示类型:科学演示、家庭、教师。(7)科学工作者与公众的对话。(8)发挥其他非正式科普资源的能力(如博物馆之夜)制定有效的资源共享激励政策和管理方法。(9)大企业为进行产品技术推广、开辟市场以及招揽后备技术人才,自己搞公众科学周。(10)地区内的有关科研及政府机构敞开大门,实行年度公众开放日。(11)发展专业的科普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公众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效率和效果。(12)通过积极探索新的组织、运营模式,如通过市场化运作,吸纳有志者加盟,重点培育科学事业单位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综合能力,广泛开展与高校及科协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其他社会力量如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其它社团组织等的合作,使大型科普活动从政府行政式的运作向事业型、企业化的模式过渡,可以动员起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
另外,作为完整的运营活动的一部分,还应该对活动开展后的效果进行测评。美国和德国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是非常可取的,主要是在每次活动之后都由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对活动进行评估,为以后活动的开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家科学教育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省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型或策略,它既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什么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河南教育学院李小莉将其界定为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转变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2)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3)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社会、野外)、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为课外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训练或辅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继续复习和应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推行“2+3”一体化模式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普及选项教学,推行“2+3”一体化模式。
1、普及选项教学。力求选项自由,择师自主,力求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教材的结构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体育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由技术“教练”向知识教育和能力指导方面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结合专项实践教学渗透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和人体运动变化规律等,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及特点选择健身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体育课教师还要加强专项运动竞赛活动组织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专项教学比赛和课外各类体育赛事,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推行“2+3”一体化模式。要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构建“2+3”的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学、练,在课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形成理论与实践、兴趣与项目、基础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特点使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有限。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部分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网络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高校网络资源,强化网络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建设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使体育学习的知识和信息更快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需要体育课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开展以下工作:(1)建设校园体育网络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为目标,结合学生校内外生活和个体差异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和整合体育网络课堂内容,建设校园体育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共享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具有很大的优势。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推动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建设,以此保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优势;(2)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对优化成才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代表着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群众性最强的一面,它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教化和熏陶与体育课堂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
1、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部分高校存在课外体育锻炼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较为松散的现象。因此,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合理、健全、关系畅通、管理有力、能够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的管理组织机构。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校体委以及校级和院系学生会体育部、体育协会、俱乐部等,负责组织、管理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尤其要充分发挥体育协会、俱乐部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便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校园体育特色是指在高校校园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包括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知识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课间操、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等。要建设校园体育特色项目,高校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健身与竞技、传统与时尚、休闲与娱乐等不同层次内容的课程体系,组织开展有目的的教学、训练、竞赛以及课外娱乐活动,建设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发挥体育运动独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这些是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五)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还必须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体育课综合考评的方式,以体育课堂教学考核为基础,并将课外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实现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一体化,让考核评价贯穿整个体育学习、体育运动过程。建立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注意两点:(1)考核内容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表现。课堂部分的考评主要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状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等等;课外部分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特长、出勤情况、参与意识和参与态度等等,从而培养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习惯;(2)考核方法的运用上要注重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重要途径。高校必须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推行“2+3”一体化模式;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葛超.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
摘要: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感性的材料,创造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大课堂上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密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机会,从而有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一堂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探讨了如何说课为例,大面积的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的途径。文章特别指出:在听说训练过程中一定要照顾到一些英语学生有困难的学生。
关键词:多媒体;听说能力训练;英语学习困难学生;情景会话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to Teaching 0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Designing 0f an English class about aural-oral communicition
activity assisted by multimed computer
( Ping Xiang Middle School Zhang Ling )
Abstract:Multi-media computer assisted English teaching can supply students with more perceptual material and create a vivid language-learning situation for students,which then increases the density 0f English aural-oral practice in class and gives students much more chances to practi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Consepuently,this helps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results.Taking an English class 0f aural-oral comprehension assisted by multi-media computer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probes how t0 train auraloral comprehesion ability of studentes and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tence in English in large scale.This paper expecially stresses that the students who are weak in English should be given chances of speaking in the procedure Of teaching.
Key words:Multi-Media;The Training 0f Aural-oral Comprehension Ability;Students with Poor English;Circumstance Dialogue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取代着传统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本身就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更要顾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读读写能力,既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现在我把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一堂听说交际活动课设计与大家探讨,首先是:
一、教材分析
本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由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和(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编的《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册。本课时所讲的内容选自 Unit 8 What is John like? Section B。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①能通过听,把握人物的身高、头发、性格等特点;②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能流利地从年龄、身高、性格等方面进行问答和描述一个人的外貌及性格特征。
二、学生情况分析与教学指导思想
由于新课程目标教学的实施,有些学生在小学学过英语(只要求听说),也有的参加过社会办的英语学校培训,但有一些从乡下来的孩子连英语字母都不认识,这样组合起来的一个班的学生要学好英语比较困难,起点不一样。因此本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大幅度,多方位地进行听说能力训练,使学生都有尝试的机会,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媒体组合运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录像、录音、投影等,通过计算机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用以展示和表达大量的信息,将学生引入到生动的听说交际活动中。
四、交际活动过程设计
交际活动过程有如下三个步骤:
1、导入活动
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屏幕上出现著名的电影明星陈龙的大幅全身像,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他的外貌,如Is he tall? What is he wearing? How old is he? Is he a handsame man?等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随即大屏幕上出现下面的表格:
表一
Words and expressions might be used when describing a person
Age 14 years old;in one’s fifteenth
Height short;tall;medium;height;pretty tall (short)
Size big;small;large;heavy;thin
hair long (short) black hair,curly (straight) hair
Looks beautiful;pretty;handsome;cool
moody;nice;funny;generous;friendly;serious;shy;outgoins;easygoing,
Personality good-looking
Hobby play the guitar,play baseball;enjoy listening to jazz and pop music;like swimming
Clothes Sweater;T-shirt;pants;jean shorts;school uniform
Appearance Wear glasses, carry a red (blue) backpack
屏幕上按先后次序闪现三个动画人物全身照,要他们按表格所列顺序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动画人物的演示,学生对于运用表格中的词进行描述已基本领悟。教师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描述自己或同学,开始可以先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描述,接着转入全面描述,特别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在这一导入活动中,学生参与情绪高涨。
2、听说交际活动
首先是听力训练。导入活动结束后,响起一阵电话声,教师立即说:Oh,class,who are telephoning? Now,let’s get to know two new friends,they are Billy and Maria.But how to recognize them? 此时屏幕上马上出现这样一幕(表2):
How to recognize Billy and Maria?
(1)Key words:coat,jean shorts,T-shirt,backpack,red
(2)Listening task:
表二
height hair clothes appearance
Billy
Maria
教师简单传授听力要求和听力技巧后,学生开始录音,共听四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听懂大意,第二要求学生填以上表格并订正答案,第三遍要求学生跟读重点句子,最后要求学生重新一遍。这时,屏幕上按听力内容顺序动画展示Billy和Maria的外貌特征,如身高、头发、衣着等,旁边配有重点句型和关键词汇。至此听力训练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活动要求学生对照屏幕上人物的画像及关键词汇和句型描述Billy和Maria的外貌特征。随后的活动是Do role play,要求学生扮演Billy和Maria组织对话,对学生困难的学生可以只要求他说一部分,只要他能说出几句,就给予鼓励。然后,教师边板书边和学生交流:
Useful expressions when asking a person’s appearance:
①What does…look like?
②Tell me more about…
③How will I recognize…?
④What is…wearing?
⑤What do you like most about?
随后进入三个情景会话阶段。这三个情景会话由易到难,图文并茂,听说结合,大幅度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一个情景会话为:How can I recognize you?大屏幕上放的是录像,一些学生在开“English party”的场面要求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貌特征及衣着打扮。教师及时向学生介绍会话情景,引导学生回想一下当时是根据什么特征记住对方的,然后两人一组运用刚学过的句型及词汇组织简单的对话。要求学生到前面表演,保证学生自动地尝试运用英语,在积极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发展“创建再生性”的语言能力。
第二个情景会话为:I’m looking forward t0 meeting you,my pen friend.屏幕上出现两对正在打电话的pen friends,教师及时进行会话情景介绍:两个从未见面的笔友现在有了一次见面的机会,他们正在打电话对外貌特征进行自我描述,以便他们见面时能很快认出对方。这一活动是听说结合训练,要求学生先根据屏幕上两组人物的外貌特征听两组对话,从中领悟对话中词汇与句型的运用,做一些听力练习(听力练习打印在卷上),然后学生两人一组互扮笔友进行口语交际会话。对于交际活动设计有特色的学生给予口头和物质奖励,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好学上进心。
第三个情景会话为Can you be a good eye-wimess?这也是一个听说结合训练。先要求学生观看一起抢劫案录像,注意抢劫犯的外貌特征。然后屏幕上出现一个警察和一个目击者对话的镜头,旁边是抢劫犯的全身像。学生先听一段警察与目击者的对话,做相应的听力练习,接着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扮演警察与目击者组织对话。为了降低难度,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活动结束后教师将评出表演成功的、有创意的警察和目击者,并将他们的相片(学生的学生证上都带有像片)投在大屏幕上,进行表扬。特别照顾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够得到表扬。
3、后续活动
本堂课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游戏:Can you guess who he(she)is?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教师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屏幕上出现学生在游戏中可以提问的问题
(表3):
表三:
Questions about boy students Questions about girl students
Is he medium height? Is she medium height?
Is he easygoing? Is she shy?
Does he like sports? Does she have blonde curly hair?
What school subject does he like? What school subject does she like?
Is he wearing glasses? Is she wearing glasses?
Is he wearing his school uniform mow? What is she wearing today?
What kind of movies does he (she) like?
What is his (her) nationality?
Where does he (she) live now? What does he (she) usually like to wear?
Who is his (her) best friend?
Who is his (her) favourite singer/movie star?
要求学生先想好一个同班同学,默认他(她)的一些特征,站到前面来,其它学生可以提问表格中的任何问题,直到猜中为止。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这一游戏中来,在欢快的氛围中这一节课结束。
在这堂课中,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声,用学生熟悉的人物导入活动,运用计算机、投影、录像、录音展示真实情景,促进学生语言交流和用英语进行分析思考,这是一种多种媒体组合运用与学生主体实践性相结合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它运用多种媒体组合来扩展和操作每一个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模仿性、尝试性和“创造再生性”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多媒体的组合运用,配合低起点、大幅度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听说活动中来,特别照顾到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因而提高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效率,取得了很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活动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教学中要求掌握的语言现象,不仅表明他们对重点句型和词汇的功能领会、理解正确,更重要的是反映他们学会了怎样把这种正确领会、理解继续推向一个“创造再生性”言语的语言学习水平,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所要求的语言能力培养的突破。
结束语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极大的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方式及结构,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加强了学习者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切实有效的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应该深入学习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进一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新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2.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美国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注册医师制度,而推动这项改革的最大动力是以抗菌术和麻醉术的发明、细菌学的建立、免疫反应的发现和X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医疗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具有坚实而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这一时期,一批从欧洲归国的医学生将系统的临床课程、学校与医院的协作、医生职业的专门化等新观念带回美国,领导了按照欧洲标准改造美国医学职业的运动,如成立于1877年的伊利诺伊州健康协会就率先倡导提升医学教育水准。1883-1889年间,该协会发表了5篇报告,对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水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已获得过高等学校的学位;医学生医学课程的设置至少应包括两门解剖课以及医学导论在内的10门学科;医学生医学课程的学习至少3年,还须通过由外部进行的考试才能毕业。同一时期,成立于1876年的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提出了类似的标准。伊利诺伊健康协会的倡议被各州纷纷响应,1891年,一个由各州考试和颁证委员会组成的全国联盟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医学课程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0世纪初,美国医学会也加入到提升职业标准的运动中来,1905年,美国医学会成立了一个医学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和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创立一套关于教育和注册的标准,这个标准后来成了评价全国医学院校的综合指标[3]。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民众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公共卫生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工会的运动风起云涌,也催生了各种医学团体的形成。这两种因素也构成了美国医学职业社会化进程的大背景[4]。
西方社会医学职业化除了与大学教育相联系的注册制度外,随着科学的进步,其职业的分化也逐步推进,最先开始的是内外科的分离。如16世纪的英国,医学行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圈层结构,其核心和最高层是少数具有大学学位的内科医生和人数更少的且通过某个大学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的外科医生,他们可以在英国任何地方行医;而处于外圈和较低层次的大部分医学从业者是理发师-外科医生,他们属于不同的行会,行会法只允许他们在本地行医;而在这个行业的更外围是大量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郎中,如一些充当助产士或儿科医生的妇女,一些杂货商-药剂师———他们除了配药外有时也行医。1518年,亨利Ⅷ世国王的御医,毕业于牛津大学并拥有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ThomasLinacre创办了内科医生法人团体(coporation),该团体获得国王授权,拥有在全英国举办考试和颁发执照的权力,并对伦敦周围7英里范围的行医活动和药事活动拥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该团体于1551年成为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院。同年,外科医生也效仿内科医生成立自己的团体。亨利Ⅷ世的外科医生ThomasVicary,Maidstone联合英格兰所有的外科医生行会,组成一个法人社团,并于1540年获得国王的授权可以在伦敦地区对无照行医者进行处罚,并且每年可以接受4名死刑犯人的尸体用作解剖研究。外科医生与理发师职业正式分离是在200年后才完成的,但从1540年起,外科医生就不再从事理发师工作,而理发师也被规定除了进行牙科手术外不得进行外科手术。早期的药事活动是由杂货店主兼营的,那些从事药事工作的杂货店主们除了配药以外,也为患者提供部分医疗服务,如为患者诊断、开处方。17世纪,药剂师职业与杂货店主职业逐渐分离。1606年,药剂师们组建了一个与杂货店主行会有所不同的组织———药剂师协会(SocietyofApothecaries),11年后,在国王詹姆斯Ⅰ世的授权下,这个组织与杂货店主行会完全分离,但药剂师从事医疗服务的行为却受到内科医生的强力抵制。18世纪以前,内科医生的教育是学院式和等级制的,他们往往在行医之前就已获得了大学学位,而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则是学徒制的。随着外科医师与理发师行业、药剂师与杂货店主的分离,学校教育逐渐面向药剂师和外科医生,并成为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必备条件。1763年,WilliamHunter创办了包括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解剖学校,以提供高水平的化学、外科和内科课程。
19世纪早期,很多杰出的医学家就是在这所学校接受的医学教育。另一方面,牛津、剑桥等大学医学院虽然授予文凭并颁发执照,但是这些学校教学内容陈旧不堪,脱离实际,以至于每一个有志从事医疗职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到爱丁堡大学再学习其它课程并在伦敦的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能力。18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社会对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许多未经过学校教育的外科医生和药剂师进入到医疗市场。另一方面,富人对医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医学行业中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之间矛盾丛丛,尤其是1789年,一场严重的伤寒流行造成医学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曼彻斯特的医疗管理当局试图招募药剂师和外科医生,以增加医生的数量,这一举动激怒了内科医生。1794年,Percival撰写名为“医学伦理学”的小册子,呼吁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并强调医疗服务的规范性。1815年,药剂师推动了药剂师法案的立法,该法案规定了药剂师对内科医生的从属地位,但该法案增强了药剂师协会的权利。该法案规定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药剂师必须经过5年的学徒学习并通过药剂师协会组织的解剖和生理两门基础课程和两门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考试,以及在协会承认的医院里经过至少6个月的见习后,才能取得执照和行医。法案还授权协会对违反者进行处罚[2]。该法案的设立提高了药剂师地位,也赋予药剂师全科医生的身份以从事医疗服务,而那些没有取得药剂师协会颁发的执照,即使有医学学士学位的人也不能从事药剂师职业[5]。1800年,旧的外科医生公会(Companyofsur-geons)改组成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拿破仑战争使军队对外科医生的需求大增,而外科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训练,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医学等级结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要求至少与药剂师的地位相当。他们与药剂师协会达成私下协议,按照药剂师规则提升他们的执照和地位。1823年,皇家外科学院设立了外科医师国家考试,以获得皇家外科学院会员资格(MRCS)。许多年青人不仅希望成为皇家外科学院的成员,还争取获得药剂师协会的执照(LSA)。这样,“内外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也颁发内科医师的执业执照(LRCP),其级别高于LSA[5]。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英国在初级保健服务和医院专科服务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线,前者由全科医生提供,后者由专科医生提供。1911年,英国通过“国家卫生保险法案”,创立医疗保险系统,以保证全科医生的存留[5]。
西方社会药剂师的执照一直是最通用的资格证书,药剂师的规则也一直被“内外科医生”遵守,但随着19世纪科学的进步以及大学教育的改革,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法已然过时,学徒制渐渐让位于医学院教育。受过教育的新一代医生比那些传统方法培养的行医者有着更全面的知识和更强的竞争力,他们希望清除那些无资质行医者以提升医学职业的声誉。因此,他们要求由一个权威的颁证机构来认证医学资质,让持证者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从事医学工作,并将没有资质者排除在行业之外。于是,追求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富裕阶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年青内科医师、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感受到无照行医者带来威胁的外科医师和药剂师,成为推动医学改革的。19世纪中期的霍乱大流行,促进了医学教育的改革。185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医学法案,成立一个颁证机构———医学教育和注册委员会(General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Registration),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和各种医师、药剂师的组织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个强有力的机构现在被称为全科医疗委员会(GeneralMedicalCouncil),其成员均来自各机构和大学,隶属于枢密院,其职能是确保申请者只有在经过适当的课程学习和临床训练之后,才能获得注册资格。1858年所制定的法案初衷是保护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保证医生的利益,但它最终将医学从一门谋生技艺转变成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让医生也从该法案中受益[2]。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医学职业的分化,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至少有6个专业协会,包括外科、眼科、皮肤、妇产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协会,而在纽约,也成立了皮肤、产科、法医等协会[5]。
医学职业的分化和各种医学团体的成立,对于协调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技关系、医学行业与社会其它行业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则逐渐演变成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0世纪上半叶,“科学医学”成为一种现代职业。高门槛、必修课、严格的执业资格、高品质生活、强有力的社会建制以及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这一职业的特征。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导致大量资本涌入医疗保健市场。新的诊所、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校建造起来。另一方面,与医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相适应的社会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医学的建制化趋于成熟。这不仅极大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增进了社会对医学职业的普遍尊重。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行业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严格自律,维护职业声誉,提升职业形象的艰巨任务。西方社会医学职业社会化的进程,为我国执业医师制度的建立和医学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药物治疗; 外科治疗; 康复治疗; 干细胞移植; 儿童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因各种因素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却逐年增高,中国于1998年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全国抽样调查显示,0~6岁脑瘫儿童发病率为1.86‰,约有31万例0~6岁脑瘫患儿,并且每年新增4.6万例[2]。2001年又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了全国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0~6岁儿童残疾现患率为1.362%,0~6岁肢体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依次是:脑瘫、先天性骨节病、小儿截肢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因此小儿脑瘫的防治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的大事。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生活发展水平及医疗条件差别很大。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医疗条件、生活条件较差,孕期保健不足,对脑瘫的认识和预防不够,使脑瘫发病率增高。针对各种原因导致脑瘫的发生,如何开展积极地防治、推广先进的康复技术,形成社会康复总体工程,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目标。脑瘫的康复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康复,并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原则。国内脑瘫的防治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在以李树春教授为首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带领下,才开始了小儿脑瘫的预防康复与研究工作。近二三十年以来,国内脑瘫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学科各专业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脑瘫的防治进入新的时代。
1 小儿脑瘫的药物治疗
随着生物医学发展,神经营养因子类和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类的药物广泛用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在早期足量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儿智力、缓解痉挛。根据小儿发育特点,其生后6个月内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神经髓鞘逐步形成和发育,脑可塑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如在这一时期给予药物治疗,并结合运动和感觉刺激,可能促进脑发育和髓鞘的形成。临床常用药物有奥拉西坦、胞二磷胆碱、氨酪酸、神经节苷脂、赖氨酸、万通口服液等。
早期足量给予患儿神经营养和修复药物,对患儿和发育是有益的。这些药物在急性期应用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但由于脑瘫无专一的特效药物,在长期的康复治疗中是否有必要应用此类药物,许多专家众说不一。根据神经发育学的原理,18岁之前称为发育脑[3],适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神经细胞代谢药物是必要的。目前减轻肌张力过高的药物,包括神经递质的抑制剂:巴氛芬、地西泮、氯硝西泮等也用于国内脑瘫的治疗。而肉毒毒素注射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以迅速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减低肌张力,注射后一般3~5 d显效,药效可以维持3~6个月[4]。相关治疗在各地均有开展,但必须与传统的康复方法相结合,只能作为脑瘫综合治疗的的辅助部分[5],注射24 h后应根据患儿情况开始康复训练。
2 小儿脑瘫现代康复治疗
20世纪4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的康复治疗人员,广泛开展了对脑损伤或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国际上先后出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治疗技术与方法。其中有Bothba、Vojta、上田法等。这些技术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康复技术体系,即神经发育学疗法。20世纪80年代以李树春教授为首的康复医学专家将现代康复技术引进国内,应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并逐渐推广到全国,目前已成为国内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手段。
物理治疗是应用力、光、电、声、磁和热动力等物理因素来治疗的方法。其中徒手和仪器进行运动训练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在物理治疗中,电疗法(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光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等在各小儿脑瘫康复中心已成为基本的治疗项目,并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组成完整的物理治疗科室。作业治疗是根据患儿的功能障碍情况,从日常生活的躯体和精神压力中、从工作、生产劳动中或闲暇活动中有针对地选取一些作业活动对患儿进行训练、教育。可有效地改变患儿精神状态,恢复身体功能,促进患儿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的发育,防止关节萎缩、变形等。脑瘫患儿常伴有语言障碍,因此进行言语训练非常重要。语言治疗可包括: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治疗。但在治疗之前必须对患儿语言系统进行细致的评估,根据患儿构音情况、认知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引导式教育强调以主动训练为主的训练模式,以娱乐性、节律性地激发患儿兴趣及参与意识,最大限度的引导并调动患儿自主运动的潜力,并要求家长参与学习和训练。
脑瘫康复的理论基础是神经重塑,其核心是运动功能训练[6]。运动功能的评价一般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能够预测和评价脑瘫患儿大动作发育和康复训练的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脑瘫儿童粗大运动评估中使用的最广泛的量表[7],其评分越高,表明粗大运动功能越好。通过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价,结合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语言疗法、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等新兴的康复医学技术将给脑瘫患儿带来希望。
3 小儿脑瘫外科治疗
与其他外科专业发展比较,脑瘫的外科治疗发展还不成熟。原则上脑瘫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是以患儿能够达到步行程度为前提,也就是说预计患儿将来可能步行的前提下,方可考虑手术[8]。目前国内开展的小儿脑瘫的外科手术有上肢矫形术、下肢矫形术、脑瘫合并脊柱侧凸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外科手术可有效地改变患儿畸形,降低肌张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外科治疗后仍必须加强康复训练,同时适时应用康复支具防止再次发生关节挛缩变形。在手术出院之时应进行详细的医嘱和跟踪回访,指导患儿继续家庭康复很有必要。
4 中医药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在未引进现代的康复治疗技术之前,中医药在国内小儿脑瘫的治疗上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小儿脑瘫中医治疗原则,可遵循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之宗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与现代医学多种康复方法及策略相结合,贯穿于中枢神经疾病神经修复的全过程。小儿脑瘫中医治疗方法较多,疗效显著。常用的方法有:(1)按摩点穴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疗师采用各种手法刺激患儿躯体部位的经络腧穴,运动其四肢关节,起到调和气血、醒脑开窍、强壮筋骨、消除畸形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地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的目的。基本按摩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攮法、捏法、搓法等及分部按摩法,同时可以采用捏脊疗法、点穴疗法等方法。(2)针灸疗法,运用针刺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康复身心疾病。包括:针刺、电针、水针、耳针、头针等。(3)中药是中医康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中医辨证观,分别施以不同的药物,以促使患儿精神、情感和身体功能的康复。中药康复的治疗途径分内治和外治两方面,可根据小儿脑瘫疾病的性质、部位、药物作用趋向及病之虚实的不同分别采用内服、外用以及内外合治的方法。
在不同类型脑瘫的康复过程中,针灸和按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且有改善脑瘫患儿的并发症。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痉挛程度较高的患儿,在采用针灸时应注意手法和穴位选择,否则过度刺激易加重痉挛。
5 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移植的干细胞在一定时间之内可以能分化成特定的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用干细胞治疗脑瘫和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了,其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人体也没有严格对照实验数据[9]。干细胞的应用将影响医学界的每个领域,并给脑瘫等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然而此项技术应用于儿童之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比如移植细胞的功能整合中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信号蛋白的作用、患儿的个体化治疗、灵长类动物模型实验等。总之,动物实验的数据强有力地证实将干细胞治疗应用于脑瘫临床是大有裨益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应用干细胞治疗脑瘫将成为现实。
随着医学学术的不断交流,康复医学在国内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掌握了现代康复医学的诊疗技术,但小儿脑瘫的康复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1)小儿脑瘫康复机构少而且分布不均,不能有效形成网络;私人建立康复机构虽较多,但管理不规范,给患儿康复带来极大不便。(2)随着小儿脑瘫发病率的升高,康复需求量不断增加,康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康复队伍还十分年轻,康复治疗的理念、理论、技术、方法、途径等与发达国家仍有在很大差距,还需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努力探索、学习和实践。(3)目前小儿脑瘫的康复还主要集中于医院康复,如何发展为实践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相互结合的模式,是医务工作者长期坚持目标。(4)小儿脑瘫康复费用较大,时间较长,许多家长由于经济和精神压力过大,放弃对患儿的治疗,因此建立健全小儿脑瘫康复的救治和社会保障体制迫在眉急。这也更需要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模式从医院模式到社区模式、家庭模式、学校模式的转变。(5)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专业工作者素质的提高,环境条件的改善、观念的更新,能为小儿脑瘫康复的事业发展创造条件[10]。
综上所述,脑瘫的治疗是长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广泛合作,积极开展各方面的研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现代康复技术,外科矫形技术,并结合传统中医中药,必将为中国小儿脑瘫的治疗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
[1] 王子才,姜志梅.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4):1742.
[2] 林尚训.我国残疾儿童事业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8,11(4):2.
[3] 肖侠明.小儿神经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4] 谭育华.应用神经阻滞绝缘针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539540.
[5] 郑玉蔼,徐开寿,李金铃,等.肉毒毒素综合康复治疗与脑瘫患儿蹲伏步态[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0(1):8384.
[6] 陶维元,文芳,张鸿,等.脑性瘫痪患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56.
[7] Kondo I,Hosokawa K,Iwata M,et al.Effectiveness of selective musclerelease surgery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longitudinal and stratified analysis.Dev Med Child Neurol,2004,46(8):540546.
[8] 常义,陈国志,肖安平,等.儿童脑瘫的外科治疗[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6,1(2):106107.
成功源於兴趣
司徒耀桂先生是一名医生,和他对帆船运动的热心一样,司徒先生将治病疗伤作为自己一生奉献的事业,也是兴趣使然。司徒先生说:“医学各类科目繁多,我对研究一些前列腺疾病比较有兴趣,所以後来就一直在这个领域钻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在所学专业上精益求精,司徒先生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攀登。他先後就读於香港和英国著名的医学院。並得到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认同和讚誉,他是香港大学内外科全科医学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也是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曾获得英国伦敦大学泌尿科文凭。
在香港大学就读期间,年轻而富於激情的司徒先生接触到了帆船运动。“大学时有许多的课外活动,当时我上了一个帆船训练班,觉得很有趣。後来,就在那个班里训练了一年。”司徒先生回忆说。年轻的心总是向往着不羁、自由、冒险和挑战。在与现代诸多单纯依靠动力体会速度的运动比较起来。帆船运动更多了一份博大和自然。司徒先生说:“当你可以用风,用大自然的力量来推动帆船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时,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从那时起,司徒先生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30年来,他参加了许多遊艇比赛,这其中包括香港许多历史悠久的赛事。最近几年,他和他的船队更是屡创佳绩。在香港赴台湾的“海峡盃”离岸赛中、在香港赴菲律宾的离岸赛中,司徒耀桂船长所在的船队都获得了冠军。冠军的取得,是每个船员驾船技术高超的体现,也是整个团队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的结果。 司徒耀桂先生是船队中的掌舵手,他在全队的作用自然至关重要。
在帆船运动上,司徒耀桂船长是成功的。对於他本人的身份,他常如此开玩笑地说道:“说我是业餘的,可以;说我是专业的,也行。因为我们船上就培训了好几个相当专业的运动员。”在驾驭帆船的技术上,司徒船长是专业的。而在对待帆船比赛成绩的问题上,司徒船长则是“爱好至上,快乐就好。”业餘和专业之间没了界限。也正是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有了这种技术和兴趣的结合,才使得他和他的船队能夠乘风而起,独领潮头。
好知不如乐知,这是求知的好心态。在工作中,真正永葆事业活力的人,也是能从事业中得到乐趣的人。司徒医生能在潛心钻研泌尿科领域各种疑难病症、在不断为病人解除痛苦的过程中,得到他人难以体会的释然和欣慰。
司徒医生是香港最早用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医生。此外,许多先进的外科技术,他也是最早引用。前段时间,司徒医生就用微创技术顺利完成了一列前列腺手术,手术不到半小时。高技术设备的投入,既能提高医疗的精确度,也能为患者减少治疗时的痛苦。所以,司徒耀桂医生常常走在医学的最前沿,积极将最新的技术成果用於实践。
工作的顺意,休閒时间的增多,司徒先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他所喜爱的遊艇运动。他的队伍有十几个人。周末时,他们会聚在一起,交流技术,积极锻炼。2011年,在珠海举行的大规模专业大帆船赛中,经过两天的艰苦拼搏,司徒先生和他的船队“雄风号”夺得了总冠军。对於这次珠海“万山行”,司徒耀桂船长十分难忘:“比赛很艰苦,两天的天气截然不同:第一天,阴天不时有雨,第二天则是烈日当头。”
由於是在珠海和香港最大规模的帆船赛事,内地和香港许多知名媒体都给予了及时的报道,在诸多媒体的爭相报道中,夺得冠军的“雄风号”风光无限。本次比赛的氛围和媒体的关注度,使得司徒耀桂船长看到了帆船运动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说:“珠海海域辽阔,海岛星罗棋布,十分适合帆船运动。香港帆船运动起步早,珠海和香港两地,可以进行更广泛的交流,相互了解,共同推动帆船运动事业的发展。”
赛事推动未来
司徒耀桂船长不喜欢刻板地给自己的爱好定下目标,但他说:“当兴趣越来越大的时候,当你对一项运动的技术、运作各个方面非常了解的时候,是可以有一些规划和展望的。”从起初对帆船运动的兴趣萌发,到如今成为香港中华遊艇会的创会人,司徒耀桂船长对自己航海技术的锻炼,从未中断。如何判断海上的风力方向和大小,如何正确操控自己的帆船,司徒耀桂船长早已谙熟於胸。船队的许多成员都得到过他的指导。
现在,司徒耀桂船长一个人拥有三条遊艇,其中两条购置已多年。2011年,他购买了一条新遊艇。这条新遊艇设计高超,由意大利专家专麽设计,风格浪漫、豪华且典雅。不仅如此,遊艇的材料、设备、配件的选用也十分考究。在材料上,选用了国际最前沿的碳纤维。各种设备和配件,也都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海水腐蚀的作用。作为运动型遊艇,这样的配备,真是如虎添翼。
在遊艇设计师眼中,遊艇被当作一件工艺品来做。司徒耀桂船长,也十分喜爱他这件最新的“工艺品”,他说:“这个遊艇的性能非常好。舒适性、稳定性和操控性都很好,而且速度也快。”
一个人拥有三艘遊艇,在经济发达的香港,这样的购置也不能不说是“豪华”。不过,表面的华丽,並不是司徒耀桂船长追求的目标。他说:“之所以买三条船,主要是为了比赛。不同种类的船用来参加不同的比赛。40英呎的,主要用来参加离岸赛;30英呎的,非常适合小团队的训练,也可以用来参加平常的比赛。”为此,司徒耀桂船长把自己的拥有当成是一种幸运。
去年,司徒耀桂船长和队友们组建了香港中华遊艇俱乐部,並建立了俱乐部网站。香港中华遊艇会的英文名是ChinaCruisingClub,会员们将其简称为“CCC”或“3C”,简约的名字,涵盖的会员范围卻很广:包括了所有华人。司徒耀桂船长说:“3C的目标是:团结香港、内地的遊艇爱好者,加强两地交流,促进内地遊艇运动的发展。”目标明确而务实。
在香港,有遊艇5000多艘。与此对应的,香港的遊艇产业、活动运作也已经非常成熟。但在内地,遊艇仍然被当作稀少事物。特别是遊艇运动,更是少人问津。一个地区遊艇运动的兴起离不开高收入、水资源和爱好者。司徒耀桂船长说:“内地现在的状况是,经济发展了,海域条件也很好,但缺少一些爱好运动的人。”
为此,司徒耀桂会长计划和投资者合作,在珠海建立一个遊艇基地,预计泊位300多个。内地有潛在的市场需求,但如何更好地激发需求,开拓市场呢?司徒耀桂会长认为,内地可以借鉴香港的运作方式。他说:“现在内地有一些遊艇俱乐部的运作模式过於商业化,没有更好地开发遊艇的商业价值,一些俱乐部的会员入会後,每年参加的活动只有一两次。”
对於未来遊艇的发展,司徒耀桂会长表示,要从活动着手,多举办赛事。可以先教会员帆船运动的技术,然後吸引人来买船,壮大帆船运动的影响力。市场做大了,外在的商业赞助活动等等自然也就多了,而且,在实际的运动中,会员也能真正体会了遊艇的乐趣。对於遊艇的休閒功能,司徒耀桂会长说,这个也可以做,但扩大影响力,还是要靠活动和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