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精分的心理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3-09-18 17:27:40

序论:在您撰写精分的心理治疗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精分的心理治疗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针对性心理治疗

自精神疾患被正视为疾病以来,精神分裂症就被称为世纪顽疾。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在所有疾病总负担(经济上、精神上、社会上) 已超过癌症,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原生物性模式向生物、心理和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家庭社会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转归和愈后等方面极为重要。 急性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个别心理治疗最适宜的对象;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是最佳的心理治疗时机。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基础中,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最主要的,另一方面则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自知力--也就是不承认有病,因而主动要求治疗的欲望不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强迫治疗,而且其思维、情感和行为皆受症状影响,理解力和自控能力明显下降,心理治疗虽不能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部症状,达到科学治愈的目的,但通过针对性心理治疗,可清除患者的部分症状,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有助于恢复自知力。 常用针对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探讨:

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突出点重点就是医患家属同治模式,建立良性医患及患者家庭、社会体系的关系,针对患者为圆心的医、家属及家庭社会为治疗整体,提高医、患、家属及亲朋治疗依从性顺畅性。

1分析性心理治疗

由于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见解不见,他们采用的技术及治疗的重点也各不相同。①缺陷理论的治疗,这一理论认为,由于心理发展中的某一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具备利用早期亲子关系及发展稳定自我的能力。②防御理论的治疗,治疗重点在于给患者提供父母般的爱,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情绪的正常发展。③适应心理治疗。治疗原则为以鼓励患者发展精神适应,包括进展性适应与退行性适应。前者是指增进患者精神平衡,例如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之内,避免出现明显的病态表现。后者指的是对患者移情加以接受与支持。④治疗只针对患者病残问题及适应不良行为,而不涉及其基本精神内在障碍与防卫机制。⑤治疗家以其本我、自我、和谐与适应特征来影响患者,做患者的典范。在具体方法上适应性心理治疗有以下特点:①治疗者与患者长期保持联系,但至多接触1次/w,不超过25min/次;②同时使用精神药物;③常用的治疗技术包括支持、压抑、忠告、与医院配合、应付环境、注意生活遭遇及增进对现实的检验能力等。

2患者中心疗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更具体更强有力的支持,单独使用患者中心疗法很难产生令人满意的疗效。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点是在患者和治疗者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靠加强正常思维的能力和心理训练,来帮助患者对付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例如患者具有固定的妄想时,将被问到他们妄想思维的详尽历史和支持妄想真实性的依据,治疗者将委婉地询问患者的证据,并提出解释证据的另一种假设。 按操作性条件反射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代币治疗,在我国一些精神病院对慢性、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得到经常应用。

4家庭治疗

第2篇

关键词:家庭动力学; 父母教养方式;首发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疾病,除服药巩固维持时间不够外,其病前及症状缓解后的心理特征异常[1],可能与复发有关,有关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研究[2]揭示,其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动力学特征也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父母教育方式与心理是否有某些关联?本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动力学、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治疗的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6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30岁,为首次病程住院治疗,从发病到住院时间控制在1年内。排除脑器质性、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躯体(内分泌)疾病伴发精神障碍,ICD-10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症状基本控制、处于恢复期并能配合时进行评定。共收集符合条件病例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21±5)岁;初中26例、高中(中专)15例、大专以上9例;平均病程(10±5)个月。诊断按ICD-10标准均符合精神分裂症。家庭结构:核心型35例、大家庭13例、单亲家庭1例、单身1例。平均家庭成员数(4±1)人。对照组为患者入院或门诊带药的正常护送者(排除直系亲属),共50人,评定家庭动力学和父母教养方式。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平均年龄(28+3)岁,文化:初中18人、高中(中专)20人,大专以上12人;两组平均年龄、文化及民族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0,χ2=1.689,χ2=1.179,均P>O.05)。

1.2方法

1.2.1工具①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表(Self-rating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SSFD):康传媛等编制,共29各条目,含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疾病观念四个因子,家庭气氛指家庭系统内部交流、沟通的情绪特征,低分倾向于"轻松、愉快",高分倾向于"敌对、沉闷";个性化指家庭成员问情感分化程度,分值越高分化程度越低,分值越低分化程度越高;系统逻辑指家庭成员价值判断的逻辑特征,高分为典型的"非此即彼"二元认知模式,低分为典型的模糊认知模式[3];疾病观念指家庭成员关于患者对疾病过程自我责任的看法,分值低倾向于"完全的行为者",分值高倾向于"完全的受害者";量表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采用1~5五级评分;②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Bardndom Uppforstran,EMBU)[51,共6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四级评分,其中父亲含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6个因子;母亲含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5个因子;③精神质量表(Psychoticism,PSY)、病态人格量表(Psychopathic Deviate Scale,Pd),并附加测谎量表(1ie Scale,L)作为效度控制指标,L量表得分>10分作为无效测验剔除。

1.2.2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疗效评定以BPRS减分率为依据,无效为0分(减分率77%)。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相关及回归分析。以P

2结果

2.1首发精神分裂症SSFD得分与对照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首发精神分裂症EMBS得分与对照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

2.3 SSFD与心理的相关家庭气氛与神经质呈正相关(r=0.3847,P

2.4 EMBS与心理的相关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与精神质呈正相关(r=0.378,0.477,0.2895,P

2.5疗效与精神质、精神质与父母教养方式回归分析以疗效作为因变量,精神质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P=0.09,R=0.12,精神质高分可以预测10.2%的疗效不佳。以精神质作为因变量,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父亲拒绝否认(t=6.66,P=0.013,R=0.1141)、母亲拒绝否认(=14.56,P

3讨论

结果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气氛、个性化、系统逻辑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气氛较正常家庭倾向于"敌对、沉闷",情感分化程度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与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子女关爱的情感表达较少有关。在心理因素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质、偏执和病态人格得分高于常模。反映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之后,仍存在心理的异常。这种异常的心理可能属于分裂症基础性的心理障碍,较高的复发率可能与此有关。相关分析发现,疗效仅与精神质呈负相关,进一步以疗效作为因变量、精神质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精神质高分对疗效不佳的预测率为10.2%,反映精神质高分会对疗效产生不利影响。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及惩罚严厉与精神质呈正相关,父母亲较多的拒绝否认会对精神质形成产生影响,而母亲尤为突出。母亲惩罚严厉也会对精神质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较高,可以降低精神质得分,但却会导致偏执高分;父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较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偏执,但又会导致精神质高分。反映出精神质和偏执在成因上可能具有相对性。偏执与疗效相关不具显著性,反映以偏执为心理基础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会好于以精神质为心理基础的精神分裂症。本文中以偏执为心理特基础的患者可能只是"选择性"出现了偏向的研究结[4]果也表明,首发精神分裂症归因偏差连接着偏执症状和偏执过程。而以精神质为心理基础的患者可能是"兴趣性"和"选择性"因子均减退,故而疗效相对较差。

参考文献:

[1]温盛霖,陶炯,王厚亮,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新医学,2008,39:438-440.

[2]李沙沙,陈一心,詹明心,等.精神分裂症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与家庭动力学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49-53.

第3篇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不良反应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5-0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血管疾病,尤好发于下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多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血液高凝、血流速变慢、血管壁损伤等,使深静脉内的血液不能正常流动,凝聚成块,阻塞静脉血管,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系列病症。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外伤、妊娠、长期卧床等。其治疗多采用抗凝药。传统抗凝药有一定治疗效果,但伴随着出血等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使用上有一定限制。我院通过通心络胶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关于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并且经血管彩超确诊。排除标准:排除有治疗药物过敏者;排除有癌症等恶性疾病患者;排除患神经、精神系统疾患不能配合治疗者;排除妊娠、哺乳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

1.2 基本资料 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符合临床诊断的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性病例19例,女性病例13例,年龄为54.36±8.33岁,病程为2天-3周,双下肢发病患者4例,单下肢发病患者28例,其中混合型3例,中央型18例,周围型11例。对照组男性病例23例,女性病例9例,年龄为58.66±10.40岁,病程为6天-5周,双下肢发病患者2例,单下肢发病患者30例,其中混合型5例,中央型23例,周围型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华法林(上海医药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规格:3mg/粒,批号:国药准字H31022123)3mg口服,日一次,同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连续服用3月。观察组采用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6g/粒,批号:国药准字Z19980015)3粒,日三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并随访一年,观察比较两组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3、6个月后PT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延长(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的Fib和Hcy水平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2.3 不良反应观察 用药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左手臂瘀斑,对照组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有胸部皮肤瘀斑,3例出现牙龈出血,2例出现尿血,1例出现便血,3例出现月经量增多,停药后症状消失。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是采用溶栓或者抗凝的方法,通过增加凝血酶原时间来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复发,从而促进血栓的消融和管腔再通,但这些方法都有费用高或者不良反应较大的缺点。笔者通过通心络胶囊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且复发率仅为9.38%,并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心络胶囊中含有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等,具有抗血小板和抗凝作用。可以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达到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吴护群等认为通心络胶囊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阻止血小板聚集和活化,削弱炎性介质作用,维护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下肢血液高凝状态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阻止血栓形成[3]。

实验中可以发现,两组治疗3、6个月后的Fib和Hcy水平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出现11例,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Buller HR,Agnelli G,Hull RD,et al.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J].Chest,2004,126(3):401-428.

第4篇

、 精神分裂症在传统意义上属于重性精神障碍中的一种,它对个人的功能水平有深远的影响,虽然药物能改善疾病的许多显性症状,并对复发预防有效,本文就试图对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治疗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了解精神分裂症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及其心理治疗的特点等方面。

一 行为治疗

精神分裂症病人最被动的缺陷是由于长期住院或脱离社会生活,其社会交往功能差,就业竞争能力下降,尤其是慢性患者,而抗精神病药物对这些行为的改变收效甚微。除了 传统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代币制管理、反复的生活行为训 练外,越来越多的行为治疗研究集中在社交技巧训练、职业 康复训练、自信社区治疗计划等方面。

二 家庭治疗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家庭干预已被普遍接受。家庭治疗也是文献研究最多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对精神分裂症较有针对性的治疗技术有:

(一)心理教育性家庭治疗大量研究显示,按精神分裂 症复发预防和再住院率来衡量,采纳行为和心理教育技术的 家庭治疗优于传统的门诊照料或个别治疗,牵涉家庭治疗的 复发率接近,而接受常规处理的复发率为。心 理教育的最基本点是解释各种可能的病因和可能进行的各 种治疗,其后为更有效地处理人际之间的问题提供建议。

(二)危机取向家庭干预Goldstein根据危机干预理论 而设计的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精神疾病急性期的问题而发展 的,包括病人及家属定期与医生会见,治疗者帮助家庭成员 有效地识别当前存在的和/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紧张因素或有 潜在破坏倾向的事情,并提供可行的应付手段。

(三)行为模式的家庭治疗

Falloon和Tarrier等人应用 行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注重于训练整个家庭成员解决内 部问题和相互交往的技能。如他们提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 的有效治疗包括:1.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教育内容;2.相互交 流训练,如角色扮演练习、模仿、强化;3.问题解决训练:指导 家庭成员进行结构性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①找出问题所 在;②列出针对这一问题可能的解决办法;③对各种可能的 办法可能会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评估;④家庭成员从可能的 解决办法中找出一种被认为是可行的最好的办法;⑤按此法 做出计划并付诸实施;⑥对实施结果进行回顾并表彰参与者 的努力。4.教会家庭成员行为管理的各种策略、方法,包括 代币制、行为塑造的方法等。

(四)心理动力模式的家庭治疗

有研究者报道对重性精神障碍病人也可采用心理动力模式的家庭治疗。如Jones指出这种治疗模式的主要原理是家庭生活的扰乱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投射过程造成的,这是所有成员都无意识地参与了的过程,这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治疗的中心点。但仅有的研究尚不支持心理动力治疗技术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应用。

三 认知或认知行为治疗

精神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如精神分裂症 病人最主要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在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 这些认知功能的损害不仅影响病人的社交和职业能力,也与 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有较密切的关系,如病人对自身疾病 的认识肯定与认知功能有关,研究也发现幻听可能与人的默 读机制有关等。因此,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有兴趣将认 知或认知行为取向的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进行应 用。最初主要将认知行为方法用于病人的症状处理, 如治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尤其是针对那些对传统抗精 神病药物效果不佳的精神病人,也有用认知治疗针对慢性精 神病人的思维障碍等;近来也有研究者针对精神病人脑功能 障碍如注意、记忆等方面进行认知训练;还有人将其用于 急性期的精神病人中。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行为干 预强调合理探索精神症状的主观性质、挑战这些证据、接受 对这些信念或体验的现实检验等。

四 特定诊断的心理治疗

它是一种专为重性精神障碍者而设计的治疗方法。 有研究者提出病因性心理治疗和 康复性心理治疗两种说法,认 为大多数常规心理治疗是病因性基础的,而对重性精神病恢 复期或慢性精神病人实施以支持、行为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治 疗则主要是康复性质的,即非病因性的。此疗 法属于后者。

第5篇

关键词:张子和;心理疗法;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2―0010―04

张子和,名从正,因其祖居地属春秋时期的戴国,故又自号“戴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即金贞元四年),他出生于睢州考城,正值宋金对峙、社会动荡之期。其自幼从父学医,二十多岁始悬壶济世。五十岁左右有过短暂的军旅生涯,随军从事医疗活动。六十岁左右曾被召入太医院,不久即归。之后便在豫东一带行医、带徒,交游、访道,研究、著述,并写成仑儒门事亲》一书。社会的动荡导致人们的生活极不稳定,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难以得到满足,心理、生理疾病不断,这在客观上为张子和研究心理治疗提供了可能,并促使其深入研究情志疾病的发生及其特点与治疗方法。在其主要著作中他提出了许多心理治疗方法,运用和施治起来也是灵活多样,有的与现代心理治疗学的某些方法非常相似,至今仍有其临床实用价值,现就其治疗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1 情志相胜疗法

情志相胜疗法是指医生有意识的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该疗法是中医最重要的疗法,极具鲜明的中医特色。

1.1 怒胜思疗法 怒胜思思胜怒疗法是利用愤怒情绪克制过度思虑或利用平静思考状态的情绪来抵制过度愤怒的情绪。《儒门事亲・内伤形不寐一百二》记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看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这位患者因为思虑过度而导致失眠2年,戴人故意收取其很多治疗费用而不开药方,以此来激怒患者,使患者发泄怒气出了汗,当晚就能睡着。《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篇又云:“余又尝治一妇人,久思而不眠,余假醉而不问,妇果呵怒,是夜困睡。”此案例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2个案例皆因思虑过度而导致失眠,这对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失眠障碍有一定启迪意义。

1.2 恐胜喜疗法 是指恐惧情绪可以克制过度喜悦的情绪或喜悦太过而引起的疾病。保持愉悦的心境有益健康,但喜悦过度则会引起疾病,中医认为过喜伤心,可令人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神思恍惚、健忘等。名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所载:“又闻庄先生者,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诘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此患者因过度喜乐致病,医者借口取药离开患者并几天不来看患者,巧妙的利用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此举使患者以为自己病人膏肓而绝望恐惧,正好抵消了过度喜乐的致病情绪,病情自除,在今天治疗类似的患者,医者不可能照搬,应因时、因地制宜,让患者产生恐惧情绪要把握好分寸,采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方式。

1.3 喜胜忧疗法 喜胜忧疗法是指喜悦情绪可以克制忧愁或由忧愁而引发的情志疾病。《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复杯,大痛不住,药皆无功。议用燔针炷艾,病人恶之,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不忍,回面向壁。一、二日,心下结块皆散。戴人曰:《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又云:喜胜悲。”此患者使用药物没有效果,戴人为使患者笑而模仿在场的巫者,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场景,使患者乐而忘忧,气机舒缓通和而祛病。此法对于改善抑郁、焦虑、恐俱等情绪状态十分有益。

1.4 喜胜怒、怒胜喜疗法 喜胜怒疗法是用喜悦愉快的情绪来克制过于愤怒的情绪或者由过度愤怒导致的情志疾病。《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项关令之妻。病怒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处药,几半载尚尔。其夫命戴人视之,戴人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尝。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喜可缓肝急。通达百脉,消其郁气。又以能食之妇夸其食香味美,借此诱导患者,激发其食欲,此例与行为诱导法两法合用,以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情志疗法是中医最重要的疗法,是以某种情志来调节与纠正另一种过激情志的规律性总结L3,。在治疗上医者应以调整整体气机为原则,临床上应注意灵活运用,不可机械照搬,张子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使此法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其具体治疗极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反映出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对于今天医者心理治疗本土化的探索不无裨益。

2 移精变气疗法

也称“移情易性”,是运用各种方法转移和分散患者精神意念活动的指向,即通过排遣情思,改变心志,以缓解或消除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二十六》载:“昔闻山东杨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杨初未对病人。与众人谈日月星辰缠度,及风云雷电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而忘其囿。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好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此法在治疗原理上与现代行为疗法的反应预防法相同,都是通过改变患者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使其注意焦点从病所转移到它处的心理疗法。现代曾报道用本疗法治疗阳痿等障碍,以及用于某些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的治疗。另外,移精变气法与森田疗法有一定相关性,但移情变气法缺乏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没有提出诸如森田疗法那样较为完善和可操作性很强的治疗程序。

3 开导解惑法

此法又称语言疏导法,是医生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与患者交谈,使之明了与疾病有关的道理,以及自己所能做的努力,主动消除心理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此法与现代认知疗法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来启发患者,纠正其错误思想与观念,帮助其重建健康的认知结构,从而克服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不良表现。《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记载:顷西华季政之病寒厥,其妻病热厥。前后十余年。其妻服逍遥十余剂,终无寸效。一日,命余诊之,二人脉皆浮大而无力。政之曰:“吾手足之寒,时时渍以热汤,渍而不能止。吾妇手足之热,终日以冷水沃而不能已,何也?”余曰:寒热之厥也,此皆得之贪饮食,纵嗜欲。遂以《内经・厥论》证之。政之喜曰:“《内经》真圣书也,十余年之疑,今而释然,纵不服

药,愈过半矣。”张子和让患者很好的理解了病因,用经典使患者信服,让患者建立起健康的认知,配合药物治疗得以在短期内治愈此病。

4 习以平惊疗法

此法是让患者习惯于接触有害的刺激因素,提高其适应能力,使之不再对该刺激因素敏感,以治疗由情志因素所引起病症的一种心理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惊者平之”,张子和说:“平着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对《内经》之言做出了新的解释,在治疗上采用从治之法,谓之“习见习闻则不惊矣”,这就是后来中医行为疗法中的习以平惊法。习以平惊疗法与现代心理学的行为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有着十分相似之处。系统脱敏法是Wolpe依据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原理提出的,用于治疗焦虑和恐惧症状。具体的实施过程是将引起焦虑或恐惧的刺激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然后让患者学会松弛反应(经过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并将其放松的状态与恐惧状态或焦虑状态按层次由低焦虑到高焦虑配对出现,形成交互抑制或对抗情境,直到各刺激与焦虑反应的联结消除为止。而张子和在下面治疗受惊患者的案例中应该就是属于使用系统脱敏法的典型例子。

《儒门事亲・内伤形》记载:“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窃人烧舍,惊堕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家人辈摄足而行,莫敢冒触有声,岁余不痊。诸医作心病治之,人参、珍珠及定志丸皆无效。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人也;恐者为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少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遣人击背后之窗。徐徐惊定而笑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内经》云: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是夜使人击其门窗,自夕达曙。夫惊者,神上越也。从下击几,使之下视,所以收神也,一、二日,虽闻雷亦不惊。”在这个案例中的患者属恐惧障碍,乃因精神骤遭刺激所致,张子和让两个侍女把患者的双手按在高椅之上,并在患者面前放置了一个小茶几,让患者看着茶几,然后用木棒猛击面前的茶几,给患者施加刺激。患者受惊后,张氏对患者进行安慰和解释并再次猛击茶几,此时患者的惊恐已减缓。这样又连着敲击茶几三、五次后,又用木杖击门,并让人偷偷地去击打患者背后的窗户,当天晚上又敲击门窗一直到天亮,患者从此听到雷声也不害怕了。以上一系列击茶几、击门和窗即是按刺激等级的从弱到强、循序渐进而达到脱敏效果,患者从开始时的“大惊”到习惯了不再对木棒猛击茶几的声音感到恐惧,就是让这个刺激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患者在整个过程中逐步适应了原来可引起极大焦虑的刺激,最后达到了“虽闻雷而不惊”的效果,恐惧症也就治好了。张子和的治疗设计十分合理,在空间上由近及远,在刺激强度上由弱到强,所以才能取得这样良好的治疗效果。张子和以习胜惊的解释,阐发了新的经义,提高了临床效果,开阔了临床思维。西方现代心理治疗体系的形成亦不过百余年,而张子和早在近八百年前的金元时期就已经成功使用了现代心理治疗意义上的系统脱敏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这种治疗方法前所未有,极大的丰富了中医心理治疗的内容。

5 整合疗法

人体的疾病是心身相互影响的,这也正符合中医“形神合一”的整体恒动观念,所以在治疗时也应该采取综合的治疗方式。这一施治方式以辨证论治为依据,兼顾心理疾病产生的身、心及社会因素,以问题为中心,以身治心,以心治身,身心同治。针对不同患者,灵活运用药物、针灸、音乐、气功等治疗方法与心理治疗协同论治,以取得最佳疗效。《儒门事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篇载有这样一个案例:“余又尝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戴人对于因忧而心痛的患者,施以针灸治其心痛,但同时伴以杂舞、笛鼓等娱乐活动,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并收乐而忘忧之效,两种方法同时运用,使得施治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明显。

《儒门事亲・狂二十七》篇记载,“一叟年六十,值徭役烦扰而暴发狂,口鼻觉如虫行,两手爬搔,数年不已。戴人诊其两手脉,皆洪大如绳。”戴人曰:“徭役烦扰,便属火化,故发狂。故《经》言:阳明之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又况肝主谋,胆主决,徭役迫遽,则财不能支,则肝屡谋而胆屡不能决。屈无所伸,怒无所泄……”这是1例典型的心身症状,病因是当时社会压力大,患者又是社会底层之属,怒火无从发泄,而致心情抑郁,其病症表现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癔病症状。戴人根据其疾病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症状审因论治,汗涌下多法合用,后以调理之剂,终得痊愈。

《儒门事亲・是胎非积一百三十五》篇记录了一个医案,“胡王之妻,病脐下积块,呕食面黄,肌瘦而不月。或谓之干血气,治之无效。戴人见之曰:孕也。其人不信,再三求治于戴人。与之乎药以应其意,终不肯下毒药。后月到,果胎也。”此例说胡王不相信他的妻子怀孕了,认为她是生病,再三求治于戴人。他求医却不相信医之判断,所以不是他妻子得病,而是他有心理问题。戴人顺其情而从其欲,“与之平药以应其意”,这里的平药起到的是安慰剂的作用,现代临床心理治疗有时也会遇此类患者,此时只能灵活处之,顺情从欲而处与患者一些“安慰剂”,从而起到协同心理治疗的作用。

《儒门事亲》共记载医案236个,其中明确记载情志病者达23例,心理治疗医案10例。在整个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是心理治疗医案最多、治疗水平最高的。在此所论之例,只不过为张子和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隅,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治疗思想和灵活多变的处理方法却是值得医者借鉴和学习的。

6 结语

从对张子和的心理治疗医案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其治疗方案设计灵巧,疗效显著并充分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药物、针灸、音乐等治疗方法与心理治疗协同论治,这也正充分显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张子和对中医心理学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心理治疗验案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在古代医家中都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在治疗方法上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暗示疗法、说理疗法、音乐疗法及行为疗法等多有异曲同工之妙,切合临床实际,对今天心理治疗的发展和实践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所以医者在学习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同时,更要学好和应用好古人留下的精华,在治疗上力求使心理治疗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符合本国人的心理,真正的体现中国本土化心理治疗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尚朴,李会敏,张从正生平考略[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1):37

[2]董湘玉,中医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第6篇

1、说理开导法。说理开导法又叫言语开导治疗和行为诱导治疗,是对糖尿病病人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心理疗法。它是医生在给病人诊疗疾病过程中,用言语和行为影响患者的心理,使其不正常的心理得以调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灵枢・师传》对说理开导法的要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基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总结起来,说理开导法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向糖友们指出糖尿病的性质、起病原因、对机体的危害和可能引起的常见并发症等,以引起糖友的重视,使其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二是增强病人疾病的信心,耐心地告诉病人,只要及时治疗,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按医嘱进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因而是预后最好的。三是要告诉糖友们“绝房色,戒恼怒,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等养生的方法。四是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身心调护和心理调整。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很简单的,糖友们也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它的疗效还不错。

2、转移注意法。转移注意式的心理治疗,这是一种把糖友们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以减轻病情或使疾病转向痊愈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些人在确诊患糖尿病之后,精神特别紧张,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糖尿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恼和忧愁之中。特别是有的糖友发现其他糖尿闰病人患糖尿病坏疽或眼底出血时,更是怕得不得了,紧张、恐恐惶惶不可终日,有的糖友甚至夜不能寐,从而使病情加重。还有的糖尿病病人合并有末梢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但却怀疑得了糖尿病坏疽,担心要被截肢,一天到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方面,对肢体疼麻感觉特别敏感,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服药也难以见效。俗话说对症下药,因此对上面说的这类糖友,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说服和影响,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可收到单纯药物达不到或不药而愈的疗效。

《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而已”。移精,就辊转移病人的精神、意志、思念和注意力;变气,是指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交利气血,以改变与调整病人的气机从而使病变减轻或消除。这里论述的“移精变气”就是指转移注意力的心理疗法。

运用转移注意力的心理疗法给患者治病,在古代名医医案中就有很多记载。如叶天士在其的鞒《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就论述了一运用转移注意力治疗消渴而成的病例。叶氏有一次治疗一个患消渴症的病人,发现患者精神很紧张老是考虑疾病,害怕疾病会加重,结果服药无效。叶氏认为应该让病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栽花种竹之间,用药方能取效,否则整天思虑疾病的盛衰,服药也是无效的。叶氏的治疗思路就是治病“全在病者移情易性”,叶氏讲的“移情易性”,就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病人放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情志相胜法。情志相胜法,又叫以情胜情治疗。它是一种运用五行生克乘制的原理,用人为的情志刺激影响患者,使其不正常心理活动恢复正常,以改善疾病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医学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不仅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是治疗和防止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因七情所伤而致病者,用以情胜情,以情制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确实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4、静志安神法。静志安神法,又叫定心定志治疗。它是一种以强调精神内守为核心的心理疗法。《黄帝内经》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的论点,并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一个人的神志保持安宁,就能少生疾病,健康长寿,即使患病,亦易治疗,恢复健康也比较容易,这是神能收藏的缘故。反之,如果躁动不安,就容易得病,而且也难治愈。

第7篇

摘要:通过对孙思邈《千金翼方・禁经》进行研究,探讨禁术在心理治疗学上的积极意义。禁术或咒禁,可归属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虽然含有鬼神迷信的内容,却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相似之处,并有其一定的科学性。

关键词:《禁经》; 禁术; 心理疗法

禁,或谓禁术、咒禁,亦称祝由,是中国古代一种用符咒禁、祝祷以驱邪疗疾的心理治疗法。咒,通祝;禁,指禁止;由,指引起疾病的缘由。祝由咒禁疗法在我国医学史上曾被广泛地应用医疗实践,我国早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对其临床应用就有明确的记述,后世亦有不少医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如王焘、张子和、张景岳等。祝由咒禁法还是古代国家医学机构设立的主要科目,如隋代太医署设有“祝禁科”;唐代太医署医分四科,其中就有“咒禁科”;宋代设“金簇兼书禁科”;元朝设为“祝由书禁科”;直至明代,太医院仍设有“祝由科”。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祝由咒禁法方面的著作,但民间流传者“其文零叠,不在卷轴,纵令有者,不过二三章,既不专精,探其至理,终为难备”[1],所以很多都已失传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翼方》中专辟《禁经》篇,收集整理了这一古代的心理治疗方法,现对其内容试析如下。

1 禁术的心理效应和实施要求

孙思邈在《禁经》中明确指出:“不得与不信人行禁”[1]。说明禁术的实施,与病人和施术者的鬼神作崇观念及对咒禁疗法的信任有密切关系。在生产力落后,科学很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很多人认为疾病是鬼神附体作崇所致。禁术正是通过咒说以制止鬼神作崇,驱除致病缘由的治疗方法。它虽然具有迷信的色彩,却抓住了病人的心理。法国著名学者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某些巫术实践的效应。不过我们同时也看到,巫术的效应须以对它的迷信为其条件。后者有三个互补的方面:第一,巫师相信他的技术的效应;第二,病人或受难者相信巫师的威力;最后,共同体的信念和期望,它们始终像一种引力场那样起着作用,而巫师和受术者的关系便存在于和被规定于其中”[2]。这种对巫术的迷信,实际上就是实现心理暗示治疗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患者对医生、药物及其治疗方法的信任。《千金翼方・万病》即云:“疑师不治病,疑药不服之,服之即不得力,决意不疑者,必大神验[3]。”所谓“心诚则灵”,其实反映出病人治病的坚定信心。禁术的实施与显效对病人的精神情志状态有一定的要求。《禁经・受禁法》引《仙经》曰:“凡受禁之法,当先斋戒百日,精心不行欲,惟得清净沐浴,著鲜净衣,口常不出恶言骂詈,精思静念,勿生异想,……并一心持斋戒不犯,则行禁其验如神[1]。”对于受术者,要求其在饮食、起居、着装、言行及思想上均应保持清净状态,如此,咒禁术的治疗效果才能“验如神”。而这也正是中医心理学所坚持的治疗原则。中医学非常重视精神、心理对人类的心身健康的影响,强调对心神的调摄。调摄心神的基本原则就是“独立守神”,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恬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4]。指出保持思想意志上的安闲清净,没有过多的贪求及欲念,内守精神,则能使真气充盛,身体健壮,病无由起。《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5]。”说明对精神情志进行调摄,保持清净状态,则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即使遭受了“贼邪”的侵害,也能较快地康复。同时,禁术的实施对医者的医德也有一定的要求。孙思邈非常强调医生在为病人进行心理治疗时的态度,认为医生的心理品质或职业道德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禁经・持禁斋戒法》曰:“凡欲学禁,先持知五戒十善八忌四归。”“十善者:一济扶苦难,二行道见死人及鸟兽者皆埋之,三敬重鬼神,四不行杀害,起慈悯心,五不怜富憎贫,六心行平等,七不重贵轻贱,八不食酒肉五辛,九不声色,十调和心性,不乍嗔乍喜。”“四归者:一不得著秽污不净洁衣服,即神通不和,二不得恶口咒诅骂詈,三不得共人语诈道称圣,四不得饮酒食肉,杀害无道。”[1]即为医者要重视生命,同情患者;一视同仁,不分贵贱;注重个人修养,讲究文明礼貌等。这其中所反映出的医德思想,至今仍是医者应当奉行的行为准则。

2 禁术的实质

孙思邈说:“若夫医道之为言,实为意也。”用意示的方法治疗疾病,可以说是这一心理治疗方法的内涵概括。意示,现代心理学称之为暗示,是指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诱导病人不经理智考虑和判断,直觉地接受医学的治疗性意见,主动树立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禁术即可归为这一疗法。孙思邈倡导的意示疗法包括语言意示和借物意示。《禁经》中所记载的咒禁法术就充分利用了语言、物品及药物对病人进行意示治疗。如“受禁肿法”要求:首先“取艾叶拭手使汁入手中,七日勿洗手,持斋过七日以外即成禁。”然后面向西方咒:“愿的此手,一切痈肿,一切诸毒,乃至一切病,手著即瘥。”“若治病时作想此手作热铁叉,想前人病如雪,手著病即散”。“明代医家张景岳亦认为用祝由咒禁类疗法治病,并非求助鬼神,而是通过多维的自我暗示去掉存在于病人心中的“鬼”。他在《类经》中说:“凡人之七情生于好恶,好恶偏用则气有偏并,有偏并则有胜负而神志易乱,神志既有所偏而邪复居之,则鬼生于心……是所谓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故五鬼生焉,是所谓故邪也,亦所谓因知百病之胜也……故察其恶,察其慕,察其胜,察其所从生,祝无不效矣……诸如此类,皆鬼从心生,而实非鬼神所为,故 曰似鬼神也[7]。”中医认为,禁术治病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疗效,是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情志变化与整体的生理、病理情况密切相关,而各种情志活动之间又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复杂关系,因此,外界施加的情志影响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内经》称之为“移精变气”[8]。因此,《灵枢・贼风》说:“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以生者,可祝由而已也”[9]。张景岳亦说:“胜者,凡百病五行之道,必有所以胜之者;然必先知其所以生之由,而后以胜法胜之,则可移精变气,祛其邪矣[7]。”当医生通过认真的诵念咒语、驱赶妖魔,而使患者相信致病之鬼魅已去,这对于疾病的向愈就是一个有力的心理影响,他让患者卸掉了精神负担,内心感到轻松,从而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方面的良性变化。现代心身医学认为,必理活动不只与神经系统,而且与整个躯体及各种器官都有密切联系。治疗者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各种行为和暗示,对病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继而可以改变病人对痛苦的感受;由于心理活动对生理活动的影响,也可使躯体及组织器官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变化。

3 禁术的应用

《禁方》 中所列咒禁疗法治疗的病症有九种,包括传染性疾病,如温疫,疟疾;外科疾病,如疮肿、外伤;内科疾病,如遁疰;妇科疾病,如产晕;以及喉痹、蛊毒和心理、精神疾病。禁术除了能够治疗神志疾患外,还适用于如此众多的疾病,甚至是难治的温疫、疟疾、蛊毒,看起来显得夸张甚至荒唐。但是,对于心理暗示作用,英国学者基思・托马斯谈到:“科学地研究暗示在治疗中的作用只是最近才开始的事情,但是其惊人的效果,已足以使历史学家不敢小视17世纪治疗者仅用符咒而产生的真正神效了……它对原始医疗的现实意义更大,因为试验表明,宽心药对于按时到教堂作礼拜者的成功率大于不可知论者,付酬患者的成功率大于通过卫生机构接受免费治疗的患者。在伴有一定数量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仪式情况下进行治疗,会更加有效[10]。”美国达拉斯癌症顾问与研究中心Csimehtch和他的妻子心理学家Stephahle所做的研究也证实了心理暗示的强大治疗作用。他们给癌症病人开想象疗法的处方:闭眼、放松。想象您躺在一座美丽的公园内,你熟睡了。公园门口两边各站立一个卫兵,一大群白狗在巡逻着。忽然,一只白狗发现一个入侵者,矮矮的个,身穿黑色脏衣服,这只白狗围绕入侵者跳将起来,吠叫着,那人一看不好,想夺路而逃,但他哪有狗窜得快,不一会,就被群狗团团围住,卫兵也发现了,很快将入侵者击倒,撕他的肉,直到剩下了几块骨头,然后狗带头走开了,你醒了,感觉好多了,又充满活力了。那个入侵者是你的癌肿,卫兵子弹是放射疗法。而白狗则是你的免疫防御,你成功地战胜了疾病。”他们用该法治疗了139例被医生宣布活不到1年的病人,大多数活了至少有20个月,有1/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康复。他们认为:想象为右半球大脑所司,想象时分散了右半球脑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增强了免疫功能,达到了防治癌症扩散的效果[11]。由此,我们应认识到,禁术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众多疾病皆具有正向的心理调治意义,因此也就具有了较广泛的适用性。在此我们也当认识到,禁术充满着鬼神观念和世俗迷信思想,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术”。但禁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法,虽然含有鬼神迷信的内容,却具有属于心理疗法的合理内核。“只要是事实上起了作用的巫术,也许从常规的角度来看是非科学的,而从非常规的角度来看却是科学的。”[12]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社会心理在疾病发生和转归过程中的地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应当运用现代人所具有的科学观念,对祝由咒禁疗法进行研究与借鉴,扬弃其迷信和愚昧的东西,挖掘其宝贵、合理的治疗方法与思想,这对发展和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医心理治疗学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63.

[2]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78.

[3] 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97.

[4]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2.

[5]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10.

[6] 何裕民,叶锦先.心身医学概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171.

[7] 张景岳.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55.

[8]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51.

[9] 谢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0:663.

[10] 基斯・托马斯.巫术的兴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