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27:39
序论:在您撰写助力经济社会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加快发展彰显功能
2012年,贵州保险业以同比增长14%的速度突破保费收入150亿元大关,是2009年原保险保费收入的1.58倍,但对贵州省GDP的贡献仅2.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8个百分点;人均保费即保险密度432.4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8%。贵州保险业要缩短与全国保险业的发展差距,助推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唯有加快发展。
随着全省各族人民盼发展、想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缩短贵州与全国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全省保险业夯实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拓宽了快速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全行业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承担经济社会发展风险保障,积极融通资金参与建设等作用,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同时,努力实现全省保险业发展与全国保险业发展基本同步的目标。
截至2012年底,保险业为全省4100万人次提供1.26万亿元风险保障,为1.66万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乡居民个人财产提供2.49万亿风险保障,为贵州茅台酒厂、粤黔电力、水钢等重点企业和清织高速公路、贵阳客运东站、国酒快线等重点工程提供3528亿元的风险保障,为安顺、水城96个煤矿7600多名井下从业人员提供保险保障。仅2012年,全省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55.3亿元,较上年增长40%。保险保障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助推全省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2010年至2012年,全省保险业主动优化保险产品供给,提升保险保障水平,累计为煤矿和非煤矿山工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逾1102亿元,承担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赔款支出3.95亿元,有力地支持煤矿和非煤矿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贵州保险业将遵循“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强对煤矿和非煤矿山、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的保险服务,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管理优势,做好与国家工伤保险的衔接,为高风险企业提供涵盖意外保障和医疗保障的一揽子财产、责任、意外保险保障,在切实解决高危行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后顾之忧的同时,逐步建立覆盖广、保障足、重预防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切实防范化解高危行业风险。
全行业将紧紧围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主战略,以“5个100工程”和建设贵安新区为重点,开发更加贴近消费者、贴近市场的保险产品,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满足全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保险需要。
服务“三农”普惠民生
贵州省乡村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64%,解决好“三农”问题至关重要。近年来,贵州农业保险发展势头喜人,涵盖到能繁母猪、奶牛、森林、烤烟等多个品种。2012年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31亿元,支付赔款2316.4万元。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区域拓宽至全省范围。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承保111.73万人次,承担风险保障468.41亿元。今年,贵州保监局与省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将全省农业保险补贴品种从原来的能繁母猪、奶牛、森林三个品种扩大到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马铃薯、糖类作物等10个品种,基本覆盖到全省的主要农作物。
保险业将进一步创新“三农”保险发展思路和模式,扩大能繁母猪、森林、水稻、小麦、玉米等中央财政补贴品种的覆盖面,因地制宜发展烟草、茶叶、中药材、蔬菜等贵州特色农产品保险,研究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新型产品,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为契机,大力发展医疗、意外、养老等保险业务,为广大农民提供较为全面的保险保障,重点提升外出务工农民、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保障水平;支持保险机构加强农村网点建设,健全“三农”保险服务网络,完善保险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今年1月,《贵州省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从4月1日起正式启动大病保险工作,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目前,贵阳、毕节、黔西南、六盘水及铜仁5个市(州)正在稳步推动大病保险工作,全省1421万人即将参与大病保险试点。截至7月底,已为120名参保居民支付大病保险赔款1164.22万元,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居民大病医疗自付费用进行二次补偿。同时,保险业通过发展企业年金、个人年金、养老、医疗、疾病保险业务,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增长对居民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到2012年末保险业共为全省城乡居民养老和健康积累风险准备金300.77亿元。商业保险机构还积极参与“新农合”经办管理服务,为六盘水市钟山区31.98万人(次)参合农民提供医疗费审查及给付服务,基金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意外险、责任保险发展迅猛,校园方责任险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保险业与各地交警部门联合在全省9个市(州)中心城市建成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快速理赔中心,促进中心城区交通畅通。贵州保险业发挥精算、网络、管理优势,在更广层面、更深层次参与全省居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保险业务,做好校园方、旅行社责任保险工作,协调推进环境污染责任试点,积极发展公共安全、医疗等领域责任保险,积极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引资入黔扩大就业
贵州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战略带动下,正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参与重大工程建设,既是贵州保险业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助推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贵州保险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四化”同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贵州保险业要主动走出贵州,积极向各保险总公司推介贵州能源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等优势,积极引入保险资金参与贵州交通、能源、水利、市政公用及旅游开发等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落实人保集团投资我省高速公路建设30亿元和平安保险集团以企业债券投资六盘水市电力、城市改造、机场建设等项目落地,努力争取有意来贵州投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的保险集团(公司)来黔投资,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一、要树立全局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工作。学院的干部教职工要牢固确立教育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要置于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中来定位思考,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上来布局谋篇,以和谐理念指导学院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突出发展主题,抓发展就是要抓好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二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依靠师生办好学院。三要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规模、结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统筹学院各个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要树立统筹意识,坚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必须以全体国民具有较高的素质为基础,而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我们应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教育工作,认真把握以下两点:一是教育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研究和谐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使教育工作更好地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二是要努力建设和谐教育与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内外发展环境的和谐、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和谐、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之间的和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
三、要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要提倡快乐学习,提倡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学院定位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要创新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改革学生管理模式,积极推行学生社区建设的新体制,进一步强化“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思路,完善德育阵地建设,创新载体开展特色德育,确保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去年7月,《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北京正式,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对我国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近三年来全国800多万家庭出现了第一代大学生”这样的字眼,确实非常有助于社会去发现高职“不一样的价值”。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专门批示充分肯定该报告,认为报告内容全面深入,对于成绩、效果以及面临挑战的描述都相当完整、准确,并建议《中国教育报》全文转发该报告;鲁昕副部长也批示肯定该报告的体例、结构、文字,并要求深度研究报道高职质量报告成果,同时还亲自策划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自此,国家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的建立开始走上完整、系统、规范、制度化的轨道。今年7月,《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又如期,进一步推出了各地区高职学生学杂费负担、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等评价排序,以及培养质量“计分卡”,期待能够更客观地描述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如实反映新的一年来高职教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何新的“增量”。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质量报告,两份高职质量年报是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教育部职成教司的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联合调研编写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研究员作为主编之一,指出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宏观视野出发,高职院校必须主要定位于服务高等学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基础层面,面向以往那些难以为高校所顾及的广大低端服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接地气、聚人力、助发展,实现地方与学校共生共长、合作共赢的全新局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新四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报告中有很多生动的案例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马树超,1953年5月生,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研项目规划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顾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世界银行中国职教项目短期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短期专家顾问。他多次应国务院和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邀请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著有《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等学术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曾获得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教育更好更多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四化”联系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应该接地气。近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逐步显现。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地区分布均衡的优势,超过50%的院校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能够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接地气、助发展,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协调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成为高等教育为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平台。
一、助力地方产业结构提升
国家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求各地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区域特征十分明显的高职教育,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的统筹下找到了施展身手的更大空间。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教学与行业用人单位对接,很好地满足了地方产业升级在人力资源规格与规模上的新需要。
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德阳市,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计划投入6亿元,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建设“德阳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产学研示范园”。德阳市政府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破除管理体制障碍,在非其所属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机械工业电气、数控、焊接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等,有效提升了高职教育服务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的能力。高职院校对接产业的示范引领,也使得德阳地区集聚了更多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市长陈新有说:“如果没有各类职业院校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德阳的工业经济,特别是重装基地建设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华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同行,服务华东地区高铁与地铁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实施战略合作,共建全国一流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的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上海局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与各铁路企业合作建成真实设备、仿真运行的国内首家高铁教学站场,拥有与铁路正线对接的1200米线路和2个车站,大幅度提升了教学、培训、鉴定、研发和服务水平。学院与南京地铁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地铁学院,在为其输送员工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地铁公司培养人才。学院发展赢得了国际声誉,是欧亚(太)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单位,成为著名高校韩国交通大学的交流生合作院校。
二、助力“三农”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直面农业、深入农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涉农类专业能否服务“三农”,毕业生能否“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关系到县域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2010年,畜牧类技术人员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由9%提高到20%,增长幅度在一产和二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领先,反映了高职院校畜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好的对口率、稳定率和服务“三农”贡献率。
江苏农牧职业学院服务现代农牧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与泰州市政府合作,投资3.3亿元在农业综合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医药高新区分别打造了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和中药科技园三个产学研基地,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由教师、学生、行业技术骨干组成六大科技创新“混编”团队,实施“品种+基地+技术”服务模式,仅2011年就推广“苏姜猪”种猪4366头、销售商品猪21.2万头、“苏牧1号”白鹅62.9万只。近3年来,学院为畜牧行业培养和输送了12000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3来自铜仁,1/3来自省内其他地区,1/3来自省外,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当地产业发展,80%的毕业生留在铜仁,为当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学院通过开设农技“120”服务、“惠农快车”广播电台栏目、“农民之友”手机短信等,搭建“立体”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举办种植和养殖技术、茶叶加工技术及家政服务技能等短期培训,培养了一批产业大户、种养能手和创业致富典型。学院一批专业教师受聘县乡政府和企业任“技术帮手”“技术总监”和“技术顾问”等,发挥了科研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学院实施“一师一班一村一品”服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选派500多名师生开展进村服务活动,协助创建省、市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8个,例如松桃苗族自治县水竹村得到学院服务工程助力,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600元增长到2011年4260元,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助力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高质量城镇化将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高职院校落户中小城市、落户小城镇甚至乡村办学的人口集聚效应,及其具有的人才吸纳、人才回哺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使高职教育成为新时期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办在宁安市桥头村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坚持乡村办学不进城,坚持直接服务“三农”,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学院毕业生刘彩华回乡创建大型农业合作社,2012年合作社产粮3600吨,创效益1000多万元,成为全国五大种粮标兵。学院发展促进了当地乡村发展,形成了高职校区、人文社区和科技园区“三区融合”的良好格局,以此拉动温春镇整体搬迁至学校所在地桥头村,以吸纳农村人口为主形成8万人的规划规模;而依托学院发展的新镇,则将成为联结牡丹江市与宁安市之间同城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助推区域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德阳市的罗江县引进民办高职学院,成为县城社区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县在新城建设过程中,把支持民办的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其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中加以谋划。县政府与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投入2450万元在学院内共建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等,既为师生所用又向市民开放;为优化学院周边环境投入1700万元修建了大学路、滨河公园,并开通了城市公交车;2012年县校共建四川省级“罗江高职教育园区”,县政府协调解决建设难题并给予税费优惠,如仅以拆迁成本四分之一的低价提供学院建设用地。三年来,学院在校生达到11000人,实现全县3.5万人次农民工培训。“县校一体,共建共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隶属苏州市的太仓是一个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城市,户籍47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万,却聚集了过百家的技术密集型德资企业。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发达的高职教育已成为太仓市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而吸引了大量德资企业入驻。市政府坚持“瞄准产业设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并根据众多德国企业在太仓的聚集和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本地优秀技工的实际情况,主动出击打造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本土化新模式,在满足德企需求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依托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道路。市政府充分发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强化社会培训,拓展国际合作,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四、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均衡,一批民营小微企业异军突起,但其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技术创新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强化技术研发服务,培养紧缺人才解决企业难题,有效帮助化解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2012年,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广东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的“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模式,成为“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给水泵”。学院围绕全市15个省级产业镇、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把发展之根深植于镇区、企业的沃土,在专业镇区建立“南区电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沙溪服装学院”“小榄工商学院”等产业学院,紧贴地方产业需要优化专业、培养人才。学院96%以上毕业生在本地中小微企业就业,被企业称为“能干活、留得住、善创新”,为中山市改革开放初期依靠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甘肃的武威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成效。学院围绕地方新兴产业,新增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等15个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做到“双九十”,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本地生源毕业生留本地就业的比例超过90%,服务企业发展,助力武威市“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形成与区域发展相生相伴的良好态势。
浙江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经济主战场,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学院与当地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设有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市和院级研发服务机构38个,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学院还与永嘉县政府、瑞安市政府共建永嘉学院、瑞安学院,助力县域经济转型,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现代交通,发展 , 科学规划
Abstract: the traffic is a complex comprehensive system, need to advance planning, scientific planning.
Keywords: modern traff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U47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8年6月,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拥有近600公里海岸线,市域面达到1.7万平方公里的盐城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俗话讲,要致富,先修路。更何况盐城沿海地区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因此要深入推进国家开发战略,就必须把交通事业的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推进,以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大建设。通过在交通系统实地调研,笔者觉得,改革开放30年来,盐城交通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设总量、规模、质量、运输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迈上了现代交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发展水平还严重滞后,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推进市域经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为盐城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完善规划体系,引领交通先行。
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交通建设一定要以规划为龙头、为指导。交通规划上的失误,会增加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本,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随着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对我市交通规划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首先要从完善规划做起,加强全市交通规划与国家战略规划的对接,与省交通规划的对接,为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推进交通建设打下基础。一方面,要进行战略谋划。国家战略对盐城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个200万人口规模的沿海特大城市。按照这一定位,必须要大幅提高交通建设规模,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交通的结构。要围绕打造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去谋划盐城交通的战略定位,为盐城实现更大的大开放和更快的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我们要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迅速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发挥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们要强化盐城中心城区在市域交通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范围内主要城市以及和市域内各县市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增强交通辐射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另一方面,要突破重点工程。盐城“十二五”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成三大通达工程,即“211时速通道”工程,实现从盐城2小时抵达南京、上海,1小时抵达各个县城,进入市区快速路系统后1刻钟以内抵达市区任何一点;“三有”全覆盖工程,就是实现县县有高速、有铁路、有100公里以上一级公路,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规划,找准突破的重点,明确具体的目标,咬定重大的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打造综合交通,推进沿海开发。
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最好机遇,也是我们推进盐城经济发展的一件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全市交通建设就要围绕沿海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来实施、来建设。沿海县(市)抢抓沿海发展的机遇,第一件事、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得天独厚的、人家不具备的岸线资源利用好,加快推进港口和码头建设,推进沿海集疏运体系建设。在港口建设方面,大丰港要确保建成三期工程4个泊位、升级改造4个生产性泊位。滨海港要开工建设中电投煤炭码头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10万吨散杂货码头。射阳港要确保完成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和码头一期工程,实现港口万吨级航道通航。在公路建设方面,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阜建高速、盐徐高速大丰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沿海路网结构、提升通达能力。在航道建设方面,基本完成刘大线整治工程,启动连申线东台南端整治工作,尽快实现通江达海。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省交通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2000年6月,主营高等级公路的投资、建设、经营以及汽车客货运输和现代物流业,是当前广东省资产规模最大的省属国有企业。目前集团拥有全资和直接控股公司17家,其中上市公司2家(粤高速、南粤物流)。截止2008年底,企业总资产1336.48亿元,净资产369.16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广东企业5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自组建以来,广东省交通集团致力于国家和广东省规划的高速公路主骨架项目的投资、建设与经营,新建成高速公路共2097公里,累计投资、控股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875公里,约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820公里的75%,充分发挥了高速公路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为推动广东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让高速公路的发展成暴惠及全省人民。该集团所属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交通实业投资公司、新粤有限公司等企业已成为广东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和中流砥柱。集团控股的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粤高速),是全国百强上市企业。汽车客货运输及现代物流业是该集团另一主导产业,现有“粤运快车”、“粤港”、“岐关”、“拱北”、“威盛”等覆盖粤港澳的著名汽车运输品牌,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规模和实力屈指可数的重要国有公路运输力量。集团控股的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政府重点扶持的现代流通龙头企业之一,2005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同时,该集团还拥有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具有国家公路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资质的大型施工企业;拥有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和参股的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等具有多项甲级资质的科研设计监理检测企业,多次荣获各种科研、设计和施工奖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近20项,省部级成果40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项,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奖3项。
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朱小灵表示,在当前全国全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肩负着特殊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2012年达到5500公里的建设目标,广东省交通集团承担的在建和拟建高速公路项目有23个,建设里程合计约1566公里,投资规模达到1646亿元,其中大部分建设项目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广东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省交通集团将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把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与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做大做优高速公路核心主业不动摇,权利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为广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应付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的努力合现实的贡献。
关键词:劳资纠纷,特点,纠纷原因,影响,处理方案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劳资纠纷,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加以解决,在建立一个合谐社会的大的前提下,既维护了各方的利益,也使社会的发展走进一个良性的轨道。因此我们将从几个方面着重分析劳资纠纷。
一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劳资纠纷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有以下几点:
1.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纠纷大于公有制,近来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外来经济的推动,劳资历纠纷问题逐渐增多,据报有关数据统计,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纠纷占大多数,并且最终多以雇主的败诉告终。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纠纷重多的原因在于,私营,三资,乡镇和个体业主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这其中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降低用工成本,其甚至不惜违反劳动法规,如不履行劳动合同,克扣员工工资,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等,从而引发了一些劳动纠纷事件,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不断的加强,懂得运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劳资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劳资关系的失衡,因而使劳资纠纷事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单一到多样化转化,在过去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纠纷中,施欠员工薪资,讨要薪资占主要方面,而现在的劳资纠纷中已经从早期的单一元素,转变到多样化,现在的劳资纠纷中,社会保险、劳动保护、休息等权利纠纷的比例开始不断增加。
3.经济利益占首位,通过去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等纠纷寻求补偿中可以看出,雇佣双方更加重视的是经济利益,因员工在雇佣关系统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在发生劳资纠纷时多以寻求经济补偿为方法,而对于雇佣者当发生员工违约等行为时,也大多以赔偿经济损失为由提起申诉。
4.劳资纠纷集中性,目前我国的企业来看,非公有制企业的劳资纠纷占主导地位,从目前我国的行业来区分,建筑施工行业的劳资纠纷比较明显。从地域角度分析,大量的劳动争议集中在沿海城市。因此可以看出劳资纠纷的集中度比例相发的高,而集体争议具有突发性强,人数多,处理难度大等特点。
5.劳资纠纷处理方法不得当,处于弱势群体的雇佣者有时不愿采取正确的维权方法,而是采用一些极端的解决方法,也使得劳资纠纷不易解决,同时一些不正确的群体劳资纠纷方法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维权方法。
6.非法经营为劳资纠纷的多发地,一些无证无照的作坊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不断增多,一些无照的作坊雇佣少量员工,进行生产,混乱的管理。至使这些无证无照作坊成为劳资纠纷的多发带。
二、劳资纠纷产生的原因:
要使劳资纠纷化解,并得以解决,必须分析其原因。实际上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统急剧变化的真实反映。也是劳动法规的完善,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监督乏力,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渠道不畅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
1.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转变。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复杂化必然出现大量的矛盾,再加之2007年以来,使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资金链紧长,出口受限,竞争加剧等世界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利润空间减小,减产裁员,无力发放员工薪水,保险和社会其他福利而引起了矛盾和争议,其甚至一些不良企业延长工时,克扣工资历,甚至携款逃跑,这些都是缺乏守会责任感的表现,并且加剧了劳资纠纷这一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处于劳资纠纷中的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法规体系不完善,法规宣传,执法方面的影响
现行的法规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规章内章庞杂,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彼此之间存有冲突之片,造成不同的执法者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同,既不能适应劳动关系的多样化趋势,同时也给执法带来了困难。
法律宣传不到位,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权的意识比较淡薄,导致一些不理性的处理方式时有发生,另外用工单位对劳动法规的认识程度差,不能够从源头将劳资纠纷消除,使侵害员工职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劳动执法和监管方面问题颇多,行政执法力量薄弱,对违法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以用工单位的劳资违法行为惩治不力,企业违法现在屡禁不止,纠纷不断
3.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渠道不畅
解决矛盾,化解纠纷的渠道有许多种,比如,劳动者与用工单位自行协商,工会协调,和行政调节,劳动仲裁和诉讼等等。但由于目前许多劳资纠纷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无法自行解决,而企业内部工会组织机构薄弱,行政调节能力又十分有限,因此大量的劳资纠纷又转至仲裁,有些仲裁又转为诉讼,通过以上可以说明,其中有大量的工作可以通过沟通协调来完成,但是由于这个渠道的不畅,导致大量的劳资纠纷的处理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对企业和员工的都是一种损失。
三.劳资纠纷的处理方法
日益增加的劳资纠纷问题,不仅影响了劳资关系的合谐,进而影响社会的合谐,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正确处理好劳资纠纷问题,不仅影响的社会的稳定,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根据新时期劳资纠纷的新变化,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考虑现在社会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劳资问题的发展趋势,政法机关和劳动监督维权部门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职能作用,正确处理好因劳资矛盾引发的纠纷和,真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个人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处理: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促使雇员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员工的个人观念和意识与时代进步的步伐保持一致。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劳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劳资双方依法履行权利义务,促进用人单位自觉规范用工行为。通过法律意识的增强,使双方用工时能自觉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明确工资报酬数额或计算方法,避免产生劳资纠纷。同时,通过正反面案件的宣传教育,使劳动者知悉如何采用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从而不会盲目的去处理劳资纠纷问题,产生不利于社会的影响。
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
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便捷、高效优势的主渠道作用,对于符合条件而又没有建立调委会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采取有力措施,督促这些企业尽快组建调委会。对于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小企业,可设立调解小组和调解员,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由当地调委会向企业派驻专业调委会干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要把协调劳动关系的支点放在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近”(离企业近)、“明”(对企业情况明)、“快”(就地解决问题快)的特点,及时就近妥善处理劳资纠纷。
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针对目前一些中小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状况,特别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建立职工欠薪保障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要求企业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缴纳欠薪保障金,缴费比例标准应与过去和现在企业支付职工工资的有关指标挂钩。如果受保企业职工出现拖欠工资问题,可用该企业缴纳的欠薪保障金向职工支付施欠的工资,不足部分可通过变现企业资产来筹集。
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当前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重点,并要求这些企业将合同文本送到劳动保障部门鉴证,以便及时检查和纠正劳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5.加强对企业监察力度
对劳资纠纷发生较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予以建档和进行重点监控,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到这些企业中检查企业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特别是在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标准和支付工资、参加社会保险、工时制度、劳动标准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情况,督促企业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并予以必要的处罚。
7.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
保护资源,坚守红线,担当历史使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坐拥黑土大粮仓,一览松嫩大平原。绥化属农业大市,是素有寒地黑土之美誉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省粮食主产区。2013年,粮食生产10连增,总产达263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耕保、大整治、大发展”理念下的耕地保护为实现国家增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多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层级负责,落实目标,形成立体保护格局。市政府与所辖县(市、区)、县(市、区)与乡镇、乡镇与村委会、村委会与农户层层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状(书)形成了市、县、乡、村、组的五级管护网络,从最高层到最基层,一级抓一级,五位一体,形成了“大家管”的耕地保护责任合力。
强化考核,跟踪问效,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今年,市国土局建议市政府出台了《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主要责任指标和领导班子干部考核体系,考核的核心是违法占用耕地比例,10%是考核界线。低于10%的奖,高于10%的核减用地指标,停止供地;在责任追究上,轻的责令做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重的给予停职或调离岗位,实行“一票否决”。
严把关口,控制新增,实现占补平衡有余。从严审核农用地转用,引导项目合理选址,控制用地规模,杜绝了“摊大饼”式的发展;坚持“占一补一,占补平衡”制度的执行,到2013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2513.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77.14万亩。基本农田面积比2011年多增加了3.18万亩。
全力整治,注重效应,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一直是绥化市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土地整治项目的作用更加突出,而国土部门承担的任务也异常繁重。2013年,绥化市国土局强力推进2个投资6304万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攻坚决战15个投资4.99亿元的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新增耕地2.5185万亩,直接增产1175万公斤。
2013年底至2014年9月,紧跟省政府土地整治战略调整的步伐,分三批共计争取并获批了以田间水利工程为重点的灌区土地整治项目13个,投资总额6.87亿元,建设规模74.6万亩;坚持旱田区项目与灌区项目同步推进,争得了省政府的政策支持,12个旱田区项目预计11月批准实施,预算总额4.02亿元,建设规模48.61万亩。25个项目完成后,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06.55万亩,新增耕地0.2056万亩,直接增产102.8万公斤,提高耕地等级间接增产7991.25万公斤,农民、农业增收7192.12万元,将惠及300万农业人口。
25个土地整治项目分布于全市所有县(市、区),开创了绥化土地整治历史的先河。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能、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土地整治功能将得到全面彰显,将为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田成方、渠相通、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产出高”的高标准农田,正改写“靠天吃饭”的历史,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大农业正在黑土地上茁壮成长。
保障发展,勇破难题,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潮涌沃野,大地生金。经济发展,用地先行。重点产业、工业项目、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城市和新农村建设都需要用地保障。保障发展的压力异常艰巨。困难面前,绥化国土人主动作为,勇担重任,破解了一道道难题,也收获了一颗颗硕果。
积极争取支持,拓展发展空间。2013年全市使用超出年度计划2.4倍的各类用地指标965.3公顷,部级规划评估修改试点为市本级新增用地规模300公顷;2014年上半年,面对全省经济下行出台的65条政策刺激下的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全市争取年度计划指标625公顷,其中耕地指标347公顷,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09公顷和89公顷。从肇东市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区内分流出3平方公里指标,落到肇东市北部现代物流园,保障了省政府重点支持的肇东航空低空产业园、卓达新材料、乐安新城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
注重内涵挖潜,推进节约集约。积极推行一次规划、分期供地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提出了“向存量要空间、用节约促发展”的用地导向,建立了项目准入、评价奖惩等5项节约集约用地综合管控机制。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核减35个项目用地规模84公顷,处置利用低效、闲置土地119公顷,盘活存量用地128公顷。今年青冈县无偿收回了5个项目的闲置土地39公顷,发挥了节约集约用地在破解用地难题和保障发展需求上的现实作用。利用肇东、安达的国家级未利用地开发试点项目区,安排企业异地安家,推进了异地经济,彰显了集约效应。
优化审批供应,保障用地需求。全系统采取提前介入、超前预审、滚动挂牌、程序叠加、并联审批等举措,2009年以来的五年平均供地率为73.06%,位列全省第一,彰显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2013年,全市报批42个城市批次、审批15个村镇批次、报批16个单独选址项目,共计报批、审批用地1023公顷。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880宗,面积2471.76公顷;落实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122.1816公顷,使24623套安居工程如期开工;安排17个整乡镇推进项目用地125公顷,一大批农民新村装扮了农村大地。有力的用地保障,使全省推进的52个重点项目、市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顺利落地,促进了全市城乡经济蓬勃发展。
努力探索前行,释放改革红利。依托“两大平原”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政策平台,积极推进“四项改革”,一些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规划制度改革上,积极探索市域内自我平衡的用地指标分配新机制,7月初从市本级拿出100公顷城乡用地指标给青冈、望奎两县横向调剂使用,破解了两地无指标可用的局面;积极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指标使用,单独为肇东争取了200公顷增减挂指标,开展了肇东镇辖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换得指标30.2公顷,利用取得的指标完成建新区面积5.3168公顷,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了民生条件,收到了一举多赢的综合性社会效应。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上,一方面抓试点建设。肇东、安达的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完成调查登记1500余份,建立了宗地信息档案1211宗;安达的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在试点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和国家待批期间,选取了3个试点乡镇开展调查摸底,研究出让、转让、租赁、抵押或作价入股等流转模式;肇东的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试点,初步建立了市、乡、村三级交易平台,186个行政村的农地信息数据录入已完成了24个;另一方面抓农村存量用地管理。坚持依法依规、严控增量、活化存量、杜绝小产权房的总要求,提出了支持撤村并屯的城镇化建设、支持利用腾退宅基地联营联建办企业、支持利用农村学校等空闲的集体存量用地联营联建办企业的存量用地改革方向。在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上,积极探索异地占补平衡,先行在青冈、望奎等县开展了指标互用、占补平衡。在此基础上,以庆安县的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试点为推手,对全市71287公顷的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加强补充耕地库存建设,为实施跨市、跨省的耕地占补平衡提供基础。在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上,突出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抓整合、抓整治、抓规范,构建了陶粒页岩、建筑石材、铁多金属等优势资源合理勘查开发的崭新局面。全市唯一的铁多金属采选企业――帝圣矿业,已成为地方支柱产业,擎起了庆安矿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辛勤耕耘结硕果,历尽天华成此景。大发展的时代号角催动着绥化经济社会的崛起。一个个园区的蓬勃发展,一个个项目的破土而出,一排排农民新村的挺拔耸立,见证了绥化国土人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助力经济腾飞的时代精神。
保障权益,关注民生,彰显人地和谐,树立全新部门形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绥化市国土局以作风建设为“总开关”,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提出并塑造了“规范促升级、服务零距离”这一独具特色的管理品牌,畅通了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百米。
首先,推行政策惠民。在土地征收上,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建立了征地调处裁决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由国土部门“单打独斗”变为“兵团作战”,“5+2”、“白加黑”集中攻坚。征地公告、召集村民听证、现场踏查核实、深入农户对接环环相扣,依法依规,全程信息公开,全程群众参与,全程阳光操作,严格执行征地综合区片地价,标准不降低,数额不减少,保证不少量一分地,不少给一棵苗,实现了政府放心、农民舒心的和谐共赢;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上,依法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及其范围,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实施监管护民。落实监管机制、案件查处、卫片核查“三线共进”,加强执法巡查和案件查处,盯住私占乱建、滥采乱挖、破坏耕地等行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害。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82件,涉地面积4362亩,收缴罚款1211万元;立案查处2012年度和2013年度卫片执法检查违法图斑188宗,行政处分7人,全市平均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3.49%,远远低于15%,实现了“零问责”。2014年,市执法监察局对一处私自违法侵占耕地1.8万平方米的违法行为,联合相关部门强行拆除违法构筑物,还耕于地,还利于民,真正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践行服务为民。针对审批要件多、环节多、时限长的问题,绥化市国土局自己动刀,主动削减,减政放权。对13项行政事权只保留了土地开发整治、农村集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和矿产资源储量登记3项,其他事权或直放到县(市),或实行市、县分级负责;对下放的事权不搞二次审核,不搞复查备案,向社会公示了《审批业务流程图》,明确了审批业务规范,主要审批事项的前置要件减少了37%,签批环节减少了21%,审批流程减少了46%,审批时限减少了50%,用地预审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一般住宅登记发证时限压缩为3个工作日,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群众。
针对乡镇国土所人员少、职能弱、管辖面大、百姓办证难的问题,绥化市国土局以“回归乡镇、回归百姓、回归服务”的视角,强化乡镇国土所建设。给人员、给职能、给设施、给保障,着力打造“浓缩版”的国土资源局。将执法权全部下放到所,开通数据交互端口,建立网上土地登记审批终端,将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办公延伸到国土所。农村村民15天之内就可拿到原来要跑几十公里、用上几个月时间才能办下来的土地证,真正拉近了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