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4:23
序论:在您撰写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德育的含义
德育,学术界中有不同定义,主要有《教师手册》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及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教育》中“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教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等。但对于德育,在理论界普遍认可的是“德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关于社会化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金盛华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版)。社会化关注的是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使个体得到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个体更好的社会化。就要以社会现行的规范和期望去引导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要保证个体的个性化有足够的空间去实现,让个体得更好社会化的同时个性化也得到发展,使社会化和个性化在个体身上得到统一,使人更够全面发展。
(三)中学德育现状
有人说:“身体不好废品,学习不好是次品,道德不好是危险品。”道德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少的的重要内容,我国道德教育取得不小成绩,但在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德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张武提到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德育观念滞后;第二,德育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第三,德育方法简单呆板,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四,德育途径封闭单一、缺乏合力;第五,德育评价重文本考试,忽视日常行为表现。
许望斌提出中学德育教育现状有:第一,德育教育的认识片面、个性缺失;第二,德育教育目标脱离现实、过于抽象;第三,德育教育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第四,德育教育方法过于单向,德育对象的主体地位缺失。
以上研究中,对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整个大社会的背景下看的,对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得到些启示。
(四)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每个人在社会中总扮演不同的角色,对角色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个人和社会更好的融合,中学德育中,要注意中学生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还不准确,并且容易出现角色错位和混乱,所以,按社会化心理机制的社会角色引导要求对中学生施以合理引导,这样德育效果会好些,因为,中学阶段学生个人独立的评价系统还处于发展之中,还没有成熟,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价值判断(如没有价值。是对是非,应该或不应该等),更多的取决于所处的群体或小社会中所提倡的价值为标准,他们缺乏独立的并且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还有社会对他们认可。接纳,重视及尊重等有急切的期待。基于此,给学生一个正确角色定位,并按这个社会角色的要求加以引导,可以很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社会比较机制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比较是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过程。可以看出同辈群体在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学德育要注意青少年的群体引导,很多时候,在同辈群体之间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如“从众心理”就很好的说明,在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标准时,更容易做出符合大众特别是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重视群体性教育,群体性的引导。引导中学生扩大社会比较范围、深化比较内容,这样在德育的路上,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社会化。
马建堂说,统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抓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大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验的工作力度,是充分发挥统计工作重要作用的体现。国家统计局和湖北省政府共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工作,是统计服务的重要举措。相信湖北会继续充分运用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在科学引导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宪生说,探索、建立、试验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统计制度、机制和方法,联合共建新型统计服务体系,既丰富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创新的内涵,也将为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工作的部省共建合作机制开始进入规范化实施阶段。湖北省委、省政府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研究解决统计发展的难题,支持统计部门在开展“企业一套表”综合试点、部门统计管理试点、建立服务业统计制度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统计指标研究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为推动全国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验积累经验,为服务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座谈会后,省长李鸿忠会见了马建堂一行。
李鸿忠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计工作极为重要,在政府决策、政绩考核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国家批复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创新统计工作、改变传统的以GDP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希望国家统计局一如既往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武汉城市圈探索建立“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
据悉,近几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全国各级统计部门在统计制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统计设计的整体功能不强,企业信息缺乏统一性,专业与专业之间衔接不紧,采集数据多头对下,既增加企业负担,又影响数据的深度开发。
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省统计局积极筹划建立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方面的部省共建工作。2008年12月和2009年5月,省统计局先后两次向国家统计局上报了《关于湖北省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部省合作协议的请示》(鄂统计文[2008]91号)和《关于在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开展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验的请示》(鄂统计文[2009]39号)。
2009年7月30日,国家统计局(国统函[2009]78号)《批复》的主要内容如下:
1、同意湖北开展“企业一套表”综合试点工作。为使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将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
2、支持湖北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统计。加强制度方法及指标研究,修改并逐步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
3、支持湖北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管理工作。根据有关要求制定部门统计管理办法,选择一些部门开展试点工作。
4、支持湖北加强县级及乡镇、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县(市、区)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基础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
中学德育伴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开展,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来探究如何改进中学德育方法这一角度虽然比较少见,但对于产生本文思考源头的课程《社会心理学》来说,这是一个兼具社会与心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所以又具有很强的建设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予中学德育方法以良好的启示。
1.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1.1社会角色引导
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一致,并依据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个人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使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在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中,凝结成了一种集体大于一切,社会这个最大集体的价值评判标准是社会成员价值最重要评判标准的习惯,而且无论个体对具体的道德价值观念有着怎样的分野,对于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倾向仍然是赞同的。比如虽然全国各地中学生的教育水平、文化背景不同,但在一些基本价值观的问题上,全中国的中学生都表示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倾向。对于学校来说,它是中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这个“社会”中,其成员都想通过对社会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对社会角色的模仿来获得认同和安全感。[1]
青少年具有日趋成熟的社会性,自我意识也急剧增强,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做事多不假思索,鲁莽冲动。[2]所以,社会角色引导仍是一个重要的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
1.2社会比较机制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评价自己的状态,并明确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个人的行为定向,是建立在明确自我评价和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评价基础上的。所谓社会比较机制,就是个体在与自我和他人的不断比较中,推进自我观念和行为方式向社会认同的方向发展。同样,在中学德育过程中,中学生也需要一种与自我和与他人比较的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来概括,社会就是自我与他人的组合体。而社会比较机制恰恰包括了这两类主体,所以,社会比较机制一直是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部分。对于青少年来说,引导他们进行他人横向与自我纵向的比较,深化比较内容,提升比较意义,是促进中学生社会化取得良好效果和未来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机制。
1.3社会学习机制
长时间以来,大家都认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最终取得成果的过程,但是正如实践和理论相互促进,同等重要一样,个体社会化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根据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众多学者的总结,社会学习机制(社会化的强化机制)主要有三种:(1)由于外部社会对个体的行为所做出的正强化(或负强化),导致个体的一系列反应――叫做外部强化机制。(2)强化力量虽然没有作用到个体自身,但其作用和后果也能被个体观察到和感受到――叫做替代性强化机制。(3)社会化中的个体会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进行自我引导――叫做自我强化机制。这三个组成部分,在中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4亚社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又叫做次级社会,主要指家庭、工作群体等群体构成的社会部分。他们虽然被认为是处在第二位的次级群体,但是他们对社会个体的影响是直接而又现实的。相对于具有间接接触性质的其他社会化环境来说,个体在生活中,首先获得的多是来源于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等的社会化内容,因此,个体会非常主动的适应亚社会的要求,遵守亚社会的规范,以融入其中并被接纳认同。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定既存在着与主流社会相一致的社会化内容,又同时存在着与主流社会相背离的社会化内容。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灵活运用亚社会的认同机制,使主流社会与亚社会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以增强个体社会化的成效。
2.现今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2.1教育者角色失范对教育对象的角色引导产生不良影响
教育者能够树立一个良好的角色形象对教育对象来说起到的作用很大,因为在学校这个社会化场所中,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最直接、最现实的。虽然青少年最大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独立性,但在个人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并按照社会对个人角色期望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时,在学校他们很大部分都是在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他们仍需要一个规范性的、高度社会化的角色――即教育者来给予他们一种引导的作用和榜样的力量。然而反观现今的一些中学德育场所,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动能拥有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的思想品德。一些中学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知行不一,没有真正成功的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导致教师最重要的育人角色失范,给教育对象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2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德育过程并不合适合理
观察我国现今的中学德育过程,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形式多时,内容单一。很多中学定期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德育班会或是全校性的思想品德活动,但内容上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让人不免觉得华而不实,不能有切实效果。另外,中学教育者在不同的教育对象上采用的德育方法也差强人意,马克思所说的“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其中强调的一点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使用不甚合理的教育方法,导致中学德育迟迟不见成效。
2.3中学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所处的其他群体缺乏交流
学校不是中学生每天生活的唯一场所,对于其他活动场所:如家庭、同辈群体等来说,对教育对象仍具要重要意义和影响。可是,现在的中学教育者由于与教育对象所处的其他群体缺乏交流,导致学校与家庭脱轨、学校与社会脱轨,甚至出现“5+2=0”的现象,即在学校接受五天教育,回到家庭等群体环境中接受两天教育,由于两种教育环境和传递的价值观念截然不同,导致最后的教育成效为零,极大地阻碍着教育对象的社会化效果和中学德育的发展。
3.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3.1规范教育者角色,为教育对象树立好榜样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的或者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丑陋,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 [3]社会角色引导对个体社会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中学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言行一定要加以规范,使其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社会化和个人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外,也要趋利避害。对于用来教育学生的人物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扩大这个形象中的优秀品质,而对于所包含的不良品行应及时给予有利的引导和规避。
3.2确立横纵结合、合适合理的中学德育体系
根据社会比较机制对中学德育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3.2.1横向他人比较与纵向自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阿希的“从众实验”告诉我们:当个体在失去自我这个参考系或者这个参考系的作用减弱时,便会依据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若能注意到他人在社会比较机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就应该着力把整个班级成员的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进行教育,并鼓励整个班级的成员互帮互助,互相进步,以使中学生再通过与班级其他成员的横向比较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将他人的优秀之处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同时,也要重视纵向的自我历时性发展。比如现在一些中学为学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让学生自行保管,档案内容也由学生自己记录。学生可以在档案中记录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点滴并进行反思。这种类似于成长日记,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社会化状况反思,不断的形成社会化的自觉动力与新目标的方法值得肯定。
3.2.2运用合适合理的德育方法
在中学德育过程中,对于不同个性的中学生来说,教育者应当采用最适合他们的合理的方法。比如,对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学生,教师需要使学生明白自己真正的实力,正是自己的缺点,更好地进行个体的社会化;对于具有良好的自我肯定感的学生,则应该选择比他(她)更优秀的学生作为比较对象,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还未建立良好的自我肯定感、稍显自卑的学生,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防止自我肯定感继续丧失,学生的自我努力行为减少,最终阻碍学生自我发展的不良后果的产生。
3.3与亚社会接轨,发挥亚社会的积极作用
协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同辈群体亚文化,与家庭这一亚社会也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是亚社会的存在对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中学生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成分,而鉴于亚文化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一定要善于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家庭是中学生离开学校后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教师要想规避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与主流社会相悖离的社会化内容的影响,应该做到先入为主,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做到经常沟通,互相交流,以使这两种社会场所之间的摩擦变小,冲突变少,以求共同合作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社会化的完善。
中学德育方法的问题已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它的产生与存在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是大概浅谈了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要想真正提升中学德育质量,还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6-70.
为了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财政部财外字〔1999〕735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涉及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通知》和我市深化社会保障及职工住房改革有关文件的规定,现就改进和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提缴、使用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经市政府同意,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北京市实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京政发〔1986〕43号)中涉及企业中方职工7.5%医疗费、20%日常劳保福利费用、20%养老储备金的提取口径、比例和列支渠道,以及结余资金的处理,从2000年1月1日起,改按本通知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外商投资企业招聘职工应当按规定办理招聘备案手续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地为中方职工提取、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8年2号)执行。企业按全部被保险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9%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经济效益好、经营管理状况稳定、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的企业,可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所保险种应适用全体中方职工,不得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享有。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大病医疗统筹费。按照《北京市地方所属城镇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年第6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5%,按企业中方在职职工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大病医疗统筹费,计入管理费用。原提取7.5%中方职工医疗费的办法停止执行。新的医疗制度改革办法颁布后,按新的办法执行。
(三)失业保险费。按照《北京市失业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38号)执行。失业保险费以本单位中方职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1.5%,按实际应参保人数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失业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四)工伤保险费。按照《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费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48号)执行。企业以上年度本企业被保险人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行业差别费率确定的标准,按月提取、缴纳。企业提取的工伤保险费计入管理费用。
外商投资企业按应缴数额提取基本养老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上缴后应无余额。
外商投资企业提取、缴纳上述各项社会保险费(大病医疗统筹费除外),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由计时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包括洗理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加班工资等部分组成。
三、外商投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及时足额提取下列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其他各项资金,并按规定用途使用。
(一)职工福利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职工探亲假路费、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贴费、职工集体福利、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也可用于支付中方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用于企业职工参加在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所需费用支出。
上述(一)、(二)项费用以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提,但对于企业在与外籍职员签定劳动合同时,已订明外籍职员的福利费包括在其应付工资当中的,应以中方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
(三)中方职工住房基金。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颁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职工住房制度改革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的通知》(京财建〔1995〕1445号)执行。其中:企业按规定缴纳的中方职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企业按规定向中方职工提供的住房补贴和住房补助,在住房周转金中列支。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95〕京房改办字第37号),外商投资企业必须为中方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交存率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为职工交存住房公积金后,根据市房改办、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关于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的规定》(〔93〕京房改办字第154号),不得再在成本、费用中提取每人每月30元的中方职工住房补助基金。现存的住房补助基金余额一律转入住房基金中的住房周转金。有关住房制度新的文件下发后,按新的规定执行。
(四)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按照国家有关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和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4〕50号)执行。
四、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管理办法》(劳部发〔1997〕46号)规定,对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的,其名义工资与实发工资之间的差额部分,用于企业中方职工补充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费和住房周转金。企业中方一般职工不实行名义工资与实得工资收入管理办法。
对于本通知之前,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或者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约定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以及对中方一般职工实行名义工资办法的,应按本通知的规定协商变更企业合同、章程或劳动合同。变更后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名义工资”中不再包含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
五、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管理
(一)外商投资企业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在分别按有关财务会计规定正确核算外,还要同时设置辅助帐簿,全面反映各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对于本通知之前,企业已按财政部门规定,对中方职工权益资金实行中方单独设帐,单独核算,单独开户,单独管理的企业,可仍按原办法执行,但必须设置专人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接受有关方面(包括外方)的监督。
(二)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必须按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对外投资、企业间借款、赞助、捐赠以及购置与中方职工权益无关的财产。
(三)对现有的中方职工各项权益资金结余要进行认真清理,凡挪用、挤占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必须及时清理收回;对不符合规定而多提的各项权益资金,应冲减成本费用。对涉及上述社会保险的各项权益资金结余,应首先用于补缴按规定应为中方职工缴纳而未缴的各项保险,补缴后仍有结余的,并入相关科目,其中: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7.5%的医疗费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原按月提取相当于中方职工工资总额20%的养老储备金结余,并入职工福利费。今后用于离退休职工在统筹退休费用之外的必要开支,按规定计入企业管理费用。其他各项权益资金的正常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四)企业工会依法对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的提缴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六、外商投资企业的主管财政机关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负责监督检查企业中方职工权益资金的提缴、使用情况。企业应将涉及中方职工权益各项资金的提取、使用、结余等情况,作为委托会计师(审计)事务所进行社会审计的内容之一。
七、企业清算时,涉及中方职工权益的各项资金以及用该项资金购置的各项财产、设施的处理,按照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期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京财合〔1995〕2118号)的规定执行。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时,不属于清算财产的三部分财产无法交给接受单位的,应上缴当地财政部门。
八、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企业和直接责任人,主管财政机关、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并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为开启一个社会治理的新时代树立了风向标。
由于特殊的国情,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是“全能型国家管理”和“总体性社会治理”的重叠并行,致使社会严重依附于国家,社会治理与国家管理高度一体化和政治化。基于此而建构的“国家―单位―个人”的一元主体、单线条的社会治理格局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维控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局势,但也同时窒息了应有的社会活力。改革开放后30多年由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群体的深度分化,我国社会结构已由“总体性社会”演变成了“多元化社会”,并在阶层结构方面表现出了某种“分化”与“断裂”的特征。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再次构建起较为有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更新管理理念、改进治理方式、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对我国当前及未来的社会建设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社会管理实践向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既表明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积累,也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策略性、阶段性与能动性。通过回溯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治理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单位制社会时期,虽然国家也非常注重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管理问题,但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并未针对社会领域的新变化而做出重大的管理布局,最终导致一直沿用旧有的思维框架来处理社会领域的新问题成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惯习”。而即使是在利益分化的单位制社会解体时期,由于诸种因素的羁绊,国家也未能建构起较为系统而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国家与社会的同构性在某种意义上导致了社会治理实际上被长期淹没在国家管理体系之中,因此对许多社会问题的治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新时期,党和政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宗旨在于:试图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实现社会治理从“总体-支配型”的管制模式向“技术-治理型”共治模式的转变,以实现治理效能和服务效果的显著提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以往突出强调的“社会管理”改为了“社会治理”,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明了党和政府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一种变化。“社会治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管理”:(1)从主体构成上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和国家,一般带有强制性,而“社会治理”除了国家和政府之外还特别强调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2)从方式上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一般都以带有行政性的管制方式为主,而“社会治理”的方式除了行政方式以外还强调法律、市场、社会自助互助、思想道德建设等多种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强调各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倡导公开、透明、法治化的管理活动;(3)从方向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一般是单向式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比较多,而“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双向的多元主体间的平等互动;(4)从内容来看,“社会管理”多以行政管控的内容为主,而“社会治理”则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5)从目的来看,“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维稳”几乎成了其最终归宿和最高要求,而“社会治理”则是为了培育更大范围的公民社会和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渠道;(6)从权利配置来看,传统的“社会管理”多是以政府的集权式管理为主,以单纯的强制性秩序维持为核心目标,而“社会治理”则强调政府管理要多给社会放权,并为公民的增权提供机会和便利。针对社会治理的这些特征,笔者认为,其相关的策略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实现“为民服务”思维向“与民服务”理念的转变。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从自身的优势视角出发来进行思考。以基层社区为例,可尝试改变以往的“社区需求或社区缺失”为取向的“需求模式”,而替代以社区优势或社区强项为取向的“优势模式”,强调应该用一种“优势视角”或“能力镜片”去了解基层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是寻求社会治理方式的柔性化转变。社会稳定的“刚性”思维必定会导致“刚性社会管理”,这种管理的缺陷在于无法发挥社会治理主体的能动性,甚至会导致社会矛盾的积聚。而柔性社会治理则是“以人为本”的治理方式。它采用的是以理解和把握社会治理客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而施以的、非强制性的治理手段,其主题是“规律、非强制、潜在以及自觉”,即治理依据是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以及最终目标是让民众自觉行动。
三是以“协同政府论”促进社会治理体制的优化。基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运用“协同政府论”,至少可以达成四种目标:一是综合考虑消除治理体制内部的矛盾和张力,提升治理系统的整体效能;二是通过消除不同治理项目方案的重复与冲突来更科学地使用各种资源;三是在相关治理部门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和传递优秀理念,从而形成一种“协同性”或更加明智的治理方式;四是从服务民众的角度出发,提供一套更为完整或“无缝隙”的服务方式。
四是努力提高广大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投入度。相关经验研究表明:参与相关决策过程能够赋予参与者对自己的生活方向和周围环境一定程度的控制权,有助于参与者成为负责任的行动者,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就当前我国社会建设而言,社会治理多依靠政府的宣传与推动,并通过行政手段来动员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参与,社会参与始终处于浅层化的初级阶段。对此,必须予以改变。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 理论课时效性讨论 时效性改进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3
1 前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政治思想,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更为全面的了解国家的政治发展动向及指导思想。而现阶段伴随社会政治的迅速变化,仍处于传统模式下的政治理论教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社会发展现实所造成的影响促使学校实施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日渐成为课程改进的重要因素。
2 党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全国各地党校逐渐兴盛起来,这对于提高党员素质来讲,在为将来的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众多党校争相发展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与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党校日渐形成各自的教学体系,这就造成不同地域教育方式的差异,无法在教学方式上形成统一的模式,教育制度的统一性无法实现的现状需要课程时效性的提高以改善教育手段的差距。
对于不同党校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时效性的提出保证了课程实践性的统一,通过课程教育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使得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以最为贴近社会政治现状的路线发展,这也使得政治教育在发展形势上日渐统一起来。
而就我国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发展现状来说,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的落实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发展基础构建上不够稳固,其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联系存在着一定工作难度,需要校方投入更多人力财力来运转维持。由于我国政治理论课程时效性发展处于初期,在经验借鉴上也没有良好的资源,所以只能在发展中探索出最为合适的发展方式。
3 现阶段党校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欠缺
党校的发展无法脱离社会,而这造成了众多社会因素影响制约着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发展。加之以我国的课程时效性实施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各种社会体制与现象的影响都会延缓政治理论课时效性的发展。
3.1 政治理论课时效性所涉及的经济问题
社会中新兴事物的最初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支持,政治理论课程的时效性提出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手段,而这要求学校能够在资金上加以支持,促进其进步发展。但如今受社会经济影响下的院校发展,更多关注的是校方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课程实效资金投入过少,使得课程教学难以与实际相结合发展。
3.2 课程内容框架构建的不合理
政治理论课程经详尽划分后体系十分庞大,教学的结构框架建立在实效性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现阶段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中,只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在课程开设前期无法做好充足的课程进度安排与教学体系的构建,这就造成了在知识层面讲解只停留在课本表面,无法让同学对于政治思想更为深入的进行了解。教学框架构建的不合理使得课程教育与课程实践逐渐脱轨,表层知识的学习无法解释实际政治理论,党员的知识积累与实践之间出现了鸿沟,实效性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4 对于政治思想课时效性的教学改进
4.1 拉近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交流
任何课程的良好教学都离不开和谐的教学关系,通过党员与培训老师间平等交流来实现教学的完善是党校教育的主流模式。而在当下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中,党员们无法认知政治理论的重要性,不会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课程教育中,很少有党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等等,诸多因素的解决都有赖于培训老师与党员关系的拉近,培训老师通过与党员距离的拉近,能够以朋友的角度听取学生对于课堂的想法,并能以此获悉解决政治理论课堂问题的正确方法。增加党员与培训老师间交流则能够使党员通过教师的社会经验了解更多政治理论知识,这也为课程实效性开展奠定了初步的发展基础。
4.2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转变
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多是定义与语句理解,大量的政治信息背诵常常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低落,无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政治理论的学习。这就需要在教学模式上作出创新转变。比如,可以通过让党员表演情景剧的形势来学习分析社会中的政治现象;设置讨论组研究专一课题,课题总结后相互交流学习;多请专家到课堂进行讲座,让党员从更为专业的角度学习政治理论等。课堂教学形式创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起党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党员快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也为课程实效性发展做好了充分发展准备。
4.3 实践活动的开展
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实现离不开从课堂学习到实践活动的转变。党员培训老师通过将党员从课堂学习到知识理论应用的转变,能够拉近课本中虚拟形式知识与实践的距离。党员通过政治理论的实践,能够将课堂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积累,并同时提升党员实践与思考能力。
5 结束语
在党校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的进行是课程实效性的主要体现。党校要通过各方面努力建立起政治理论实践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将课堂知识加以实际运用,是党员在掌握书本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党员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优秀的党员是我国政治事业建设的主要动力和长久途径。
参考文献:
[1]杨瑞勇.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2]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5,(5).
[3]彪晓红.深化“两课”教学改革 实现“两课”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4]李年终.研讨式教学研究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2011,(1).
关键词: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体制构想
引言
在如今,城市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城市内部的治理问题越来越被重视。社区是城市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的基础组成。社区的发展以及社区的治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决定着城市化的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的方向与方式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的高低,也是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的体现。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改革开放后,原来的以单位为中心的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政府不单单是管理者,更是在成为引导者、参与者,逐渐发展成为政府与社会、企业共同合作的治理方式。而中国的社区综合环境的治理相比较于西方是属于比较晚的,在治理的结构上、方式上等都是比较落后的。当前中国的社区综合环境治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民主不够彻底、群众参与度非常低等等。所以,应高度重视社区综合环境整治绩效评价工作,以提高社区综合环境的治理水平,营造一个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改善市容市貌。绩效评价是治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贯穿着治理的全过程。而如今,对于绩效评价更多的是在治理后对于结果的评价,也存在着评价虚高,以及官员在其中弄虚作假等问题。所以,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是社区综合环境治理中的关键,是必须要牢牢把控并且优化结构,使治理更彻底、更有效的重要方面。
一、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面临的障碍
1.居民参与评价程度低影响绩效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对于居民参与评价的程度较低,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是自身意识问题,而客观是政府体制问题。首先,主观方面来说,居民对于参与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反馈评价这一部分的意识是极差的,许多人都不知道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的绩效评价过程中有评价反馈这一过程。同时,居民也不会想到对于治理之后的结果好坏对政府进行评价。从客观方面来说,政府对于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的整个体制中也比较忽视反馈型的评价,更不用说让居民参与进评价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体制中,一直存在着注重投入的过程却缺少反馈缺改进的这样一个制度上的缺陷,而居民的不了解评价反馈并不仅仅是自身的意识问题,也同时是政府没有正确引导。或者说,政府在制度上根本缺失让居民参与进评价反馈中的一个过程,政府忽视反馈评价的同时更是缺少居民参与评价,目前的制度偏重居民参与进治理的过程中,却缺少事后更好地对治理进行反馈,这是因为在制度上没有明确规范要求。因为缺少居民参与的评价是不完善的,是缺失公众监督的,所以在客观的制度上缺少居民参与评价,也是当前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中制度方面的一大问题。2.资金漏洞与挪用使得评价目标失真。在社区综合环境环境治理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存在环境治理资金漏洞与环境专项治理资金挪用的情况,社区综合环境治理方面上存在着很大的资金漏洞,所以所投入的资金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对于环境治理,所需要的资金、人员以及物资是极其大量的投入,在方方面面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且如今的大气污染严重,PM2.5超标等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对于环境治理的要求日渐严峻,专项资金到位更是被需求。社区综合环境治理更是环境治理的一个部分,更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但是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中也同时存在着资金漏洞以及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国家对于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拨款不在少数,但真正能用到实处,对社区综合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治理的资金却少之又少,社区依然存在着许多的环境问题,如此的资金漏洞与挪用是十分影响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很简单的道理,因为钱花出去了,但没花在社区综合环境治理上,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大大失调,绩效评价必是较差的。
二、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的问题成因
1.政绩考核看重经济效益则不注重社区环境发展。在如今的政绩考核上,依旧注重的是经济的发展,注重的是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道路,所以官员为了晋升会变相牺牲环境来取得经济效益使得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对于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来说,目前的政绩考核并不会将之纳入考核系统之内,或者只参考一些,官员能够得到晋升主要还是看其带来多少经济上的效益。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环境所达到的。比如宝钢炼钢厂,在冶炼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浓烟则对周围的社区产生了巨大的污染,但是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效益则是巨大的,官员政绩考核则是如今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加快了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晋升,而不会是因为如今污染了多少大气,影响了多少社区大气环境而导致不能晋升。所以,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成为了为了经济发展或多或少可以牺牲一些的方面,而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治理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出现,因为官员想要晋升则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牺牲环境、挪用治理环境的资金来发展经济,这样一来治理环境的资金缺少了,但在绩效评价中投入一部分依旧是计算资金挪用前的总额,则会让社区环境治理的资金产生巨大的漏洞。2.缺乏改进型的反馈使得治理水平得不到提升。在绩效评价的过程最后缺乏改进型的反馈是无法提升治理水平,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效益不明显的重要原因,改进型反馈可以让治理者明白不足之处然后加以改进。在如今的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注重的是治理的过程与事前的投入并且对投入的预期,在事后关注的一般都是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是是否结果与预期相匹配。而整个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十分缺乏对治理过程中不足之处或错误之处能够进行有改进型的反馈的过程,以政府为主体的治理者自身制度上没有这一步骤,而居民更是没有渠道没有方法去对政府进行改进型的反馈,无法知道治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就无法发挥出绩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达到提升治理水平的这一目的。从调研中可以发现,居民对于参与改进型反馈的过程几乎没有,而治理的成效的确是没有达到对于投入的预想。在目前上海社区综合环境治理的绩效评价中,首先,对于反馈的过程在政府自身改进型的反馈,以及居民提出建议的改进型反馈则都是缺失的;其次,对于改进型反馈的重要性的认识则同样也是缺失的,都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以及能够对治理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并且也没有一定的制度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