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4:18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音乐课堂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对初中学生的课堂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前提。从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等三方面,探讨了有效管理初中音乐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
音乐;课堂管理;教室环境;教师素质;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课堂的管理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课堂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绩。教师只有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课堂教学才能井然有序,学生的成绩才能稳步提高。如果课堂管理不好,课堂一片混乱,是无法有效开展教学的。尤其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时期,课堂管理尤为重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一、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室环境
很多学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专门、专业的教室,由于教室不经常使用和音乐课程的特殊性,音乐教室便显得有些“随便”“自由”。试想一下,学生在上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时都是在很规范的教室里,当上音乐课时,学生来到音乐教室,不再是单调的桌子、椅子,学生自然会欢呼雀跃,犹如一群出了笼子的小鸟,闹腾不已,不利于音乐课堂的管理。如果音乐教室里的物品随意摆放,教学设备杂乱无章,无疑仿佛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音乐课就是给大家放松的课程,大家可以随便一点。音乐课虽然不是主要课程,但也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习一点音乐来陶冶情操,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音乐教室的布置要讲究。虽然要使学生在音乐教室感觉放松,不像上其他课程时一样严肃,但是,教室也要简洁、干净,各种教学设备摆放规范。同时,可在教室里张贴一些音乐海报或宣传画,或音乐知识。音乐教室的使用要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室前张贴音乐教室的使用规范,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室、音乐课堂也是一个有规范、有规则的地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学生看到整洁的教室和明确的教室使用规范后,自然会对自己形成一些约束,使得他们在音乐课堂能自觉遵守纪律,利于教师的教学开展。对于在音乐教室中的规范,教师不能刻意苛求学生,要给予他们音乐课上应有的放松和艺术性感受。但是,对于违反教室使用规范的学生,比如,带零食进教室、穿拖鞋进教室等行为,教师一定严肃处理,切不可放纵,以免导致更多类似的违规现象发生。
二、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音乐课程不是中考科目内容,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音乐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容易导致音乐教师本身就不重视音乐教学,在教学中没有热情,对待音乐课是得过且过的态度,更不用说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学习音乐教学的专业知识了。一些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地吸引、满足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在音乐课上兴趣缺失,显得无精打采。完善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的一个巨大突破口,就是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性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音乐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及课堂的教学秩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可以让人沉浸在欣赏中,使学生进而喜欢上音乐、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教师自身必须拥有熟练的、高水平的音乐专业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比如,教师在教学《四小天鹅舞曲》时,教师要能熟练、高水平地弹奏《四小天鹅舞曲》,才能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和领略到该曲目的精髓,感受其中包含的音乐性和音乐美感,感受创作者构曲的巧妙及作品中饱含的深情。如果教师没有高超的音乐专业素质,只是靠一些音乐理论知识来指导学生学习音乐,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大大降低。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于音乐教学,不是教师只通过音乐素质就可以完成教学的,音乐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内涵和欣赏角度,教师只有掌握这些相关知识,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和传授这些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初中生对于有趣的学科是具有巨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尤其是音乐课这类艺术性课程。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基本是教师示范唱,然后让学生一起唱,学生们就一起“有气无力”地唱,或者教师教授一些乐理等音乐理论知识。而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了,教师必须大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背景知识的讲解,穿插一些同类型音乐曲目的欣赏,并且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音乐表演内容,从而调动起所有同学的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第二,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音乐课程内容等。
四、结束语
初中音乐课虽然在学生的中考中不占据比重,但却对学生的艺术审美培养及成长的影响意义重大。因此,要重视音乐课堂的管理。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做好音乐课堂管理工作。要让学生既能放松身心,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好,又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作者:蒋红梅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互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初中音乐课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却较为反感。通常情况下,音乐教师即为课堂的“表演者”,师生间缺乏良性互动。以下就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一、充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以后,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的性格及思维习惯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的思维敏感而活跃,同时兴趣爱好较为宽泛,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自身的发展及展现需求不断增多。这一时期,是其情绪波动较大时期,而且叛逆的念头不断滋长。近来,笔者就“你向往的音乐课”进行了调查。经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力度不够,认为音乐课就是学生娱乐消遣的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身心放松。并且课堂上时常出现嘈杂和笑声,纪律涣散。造成以上原因并不是音乐的欢快节奏,而是教师所播放的音乐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难以体会音乐的意境。
比如,教师在播放《东方之珠》时,学生完全不懂欣赏,嘻嘻哈哈,有的学生甚至要求教师换流行歌曲,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听完整首曲子。初中学生在上音乐课时,认为书本上的歌曲陈旧、过时,不如换流行歌曲,所以很难投入精力学习歌曲,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以及音乐情感的领悟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开展轮唱及拉歌环节时,学生表现得都较为踊跃,但是大家只是倾向于看别人的表演,自我表现的意识不强烈。
二、认真备课,同时提高积极性
1.备课准备
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除了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能保证音乐课的最佳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落实素质教育的若干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初中音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否满足新课标的标准,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思考。据调查显示,很多音乐教师的备课工作缺乏灵活性与实践性,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在备课过程中过于死板;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课前根本没有备课,课上随意发挥,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起着阻碍作用,而且不符合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细致地做好备课工作,保证音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教师情绪
有的音乐教师备课工作做得相当细致,但是由于情绪把握得不好,所以师生间很难开展良性互动。比如,教师在教《七子之歌―澳门》时,要充分拿捏曲子的情感,体会曲子中悠扬、深情、流畅的旋律,将的深情和殷切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教师要情绪激昂,投入饱满的感情,只有自己融入曲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热情。要实现音乐课堂的良好互动,需要音乐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笔者就此提出了有效策略。
三、充分了解初中生心理,投其所好
由于年龄段的不同,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小学生由于智力及心理发展不成熟,他们将音乐课作为其玩耍的时间。而初中生由于审美情趣的发展,他们更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流行歌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教师要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正常教学环节完成以后播放流行歌曲,或者编排简单的舞蹈,组织同学即兴表演。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提高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表现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不强,没胆量把心中所想的展现出来。所以要求初中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投身课堂学习中。同时要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主动与同学或者教师交流学习心得。
参考文献:
[1]沈雪.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反思 策略
一、情景再现
(一)预设中的。
这是一堂音乐研讨课,在欣赏完《春节序曲》到创编表现春节热闹欢庆的情景时,我提问:“如果用道具和舞蹈动作来表现这两段音乐,你该怎样表现?”安静了很久的学生第一反应是:我要鼓,我要锣,我要扇子,没听清要求就蜂拥而至,教室里“锣鼓齐鸣,绸扇飞舞”,好不热闹。眼看着时光飞逝,学生并没有再现出春节欢庆热闹的气氛,本来应是课的,最后却在我的怒吼中低潮收场。课后同行的话使我幡然猛悟:“想法是好的,各个环节都得照顾到,既考虑学生参与,又考虑感受体验,创作等系列环节。但这节课让学生有多少时间在投入地听音乐,有多少时间在讨论春节相关知识,表现春节情景和创作歌词?哪个环节让学生真正感悟到音乐是如何表现春节喜庆的情景?”
(二)防不胜防。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后我又上了《春之声》的研讨课,在欣赏完音乐后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受?”有位男同学发言:“我听过这首曲子后,好听是蛮好听的,但是晚上听了会睡不着觉,影响睡眠。”教室里一阵大笑。这是个意外,这突如其来的答案让我不知所措,在一阵心慌后我说了句:“啊,你真幽默。”继续提问其他同学寻找我想要的答案。整节课“死气沉沉”地拖到下课。
(三)渐入佳境。
在反思中我又上了《故乡情》,教学内容为欣赏《思乡曲》、学唱《鼓浪屿之波》,通过聆听、演唱、讨论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分析这两首作品的旋律特点,体会浓浓乡情,指导学生用柔美真挚的声音演唱《鼓浪屿之波》。我共设计四个环节:
1.初步感知音乐情绪――引情。
请学生给徐悲鸿的作品《箫声》配背景音乐,以引出《思乡曲》。(《姑苏行》、《喜洋洋》、《思乡曲》)
2.欣赏与感受音乐――激情。
欣赏《思乡曲》,在欣赏的过程中先用不同色彩的线条表现出每个段落的不同节奏特点和情绪,让学生不仅对音乐有感性认识,而且能够进行分析和判断。再引导学生探究作曲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把思乡情表现得如此强烈。
3.围绕音乐自主学习表现――燃情。
学唱《鼓浪屿之波》,请学生找出歌曲中最感人的是哪几句。在情景中演唱后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唱出了情感。
4.生成、创作――升情。
当师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调性不稳及旋律下行的感觉不明显等问题时,我不强行灌输或视而不见,而是用举头、低头等肢体语言暗示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创作:“当我低头时音乐应该怎样?”当学生把旋律下行的技法准确唱出来时,成功的喜悦感顿时就溢满课堂,师生在一片深情真挚的歌声中将思乡情升华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祖国富强的爱。
通过三节课的深刻反思,我明白:课堂教学中遇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对教学理念理解偏颇,如第一节课天平向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情景的创设上倾斜,没有真正关注通过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来激起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感悟,引起学生没有目的的无效参与;有面对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态生成认识不到位,没有在课前为充分设想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意图来上课等各种各样的可能而出现的情况做好应变准备,只会在预设的“樊笼”里挣扎,敷衍应付而引起学生机械学习,等等。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失败,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认真学习反思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丰盈的情感体验,有技能技巧的发展,更有参与音乐活动的审美愉悦。
二、策略
(一)情感的激发、体验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情感的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情绪情感与音乐的情绪情感和谐地沟通与交流,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要注意的是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能仅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寻求那种动人心魄使人忘我的境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应运用美术、音乐、舞蹈等综合手段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并且多让音乐本身面对学生,用音乐来呼唤学生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投入,以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以自己娴熟的技巧和对作品的激情演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知识技能的暗化是音乐教学的营养剂。
音乐教学应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需经常反复聆听和分析音乐主题,找出最具表现的音乐元素展开教学。
(三)创作教学为学生音乐表现服务是音乐教学的添加剂。
创作教学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作、音乐创作等,但这些方式不应硬搬到每节课中去,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后根据每节课的实际,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来设计创作活动。
(四)把握课堂教学的“活”是音乐教学的调味剂。
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就必须想办法让一首歌曲教学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节奏紧凑、容量充实,做到歌活、情活、动作活、心活,让学生有唱、有跳、有听、有看、有创作、有感情的宣泄,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焕发活力。但同时也要注意活而不乱,收放自如。根椐教学内容的设计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层次分明。蹦蹦跳跳这种活动要有,但不能太多;师生间的问答、交流互动是中层次的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保持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最好的活动是教师的语言、情境的创设、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心潮起伏,浮想联翩的心动,它是创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动力。各种层次的活动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运用得当,教学就会如鱼得水,收放自如。
(五)重视预设,关注生成是音乐课堂的兴奋剂。
加强课前“教学设计”,自觉“预计”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目标不能过于偏向认知目标,而应更加注重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会出现哪些情况,每种情况如何处理,并事先作出相应的教学安排,形成“弹性化”方案,在操作时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对学生们有创建的见解,甚至是“异端邪说”,要在给予辩证的评价和鼓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他们的成见。
三、结语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激发,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要获得进步,总要经历一定的磨练,新课程实践为这种磨练提供了舞台,新课程视教师的实践为最丰富的资源。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磨练,改变了认识自己、看待学生和看待教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更新了教学行为,从教学的设计阶段,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阶段和教学方式与重建阶段,均力求超越每一节的限制,从学科的本质、整体,促进学生发展方向的潜在价值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我会以更新的理念、更优的手段、更专的方法迎接越来越富有挑战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标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中学,江苏盐城2245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文章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传达快乐的学习情绪、引导音乐情感和激发想象力,这几方面进行了互动艺术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艺术
音乐可谓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音乐教育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意识来达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目的。初中音乐教学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最终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教学活动。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只是单纯地讲解歌曲的背景和理论知识的介绍,这种枯燥的教学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热情和兴趣。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音乐课也应与时俱进,创造新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就目前而言,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普遍存在,音乐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还是十分欠缺,教师自导自演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探讨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艺术,对于改善目前的音乐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良好的兴趣是教学的开端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学习哪一科目的内容,都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这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进行激发,改变音乐教学的枯燥乏味,增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比如,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些音像资料,图、文、声并茂的教学使得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形象、更加吸引人。同时,这样的音乐教学能让学生更加亲近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不断创造音乐。
现在运用得比较多的是“互动性”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或欢快或热烈的音乐氛围。加上美丽的画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感受美,发挥出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扩大学生对音乐的视野范围。此外,教师应当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抓进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学生的座位设置上,可以改变传统的座位,改为圆形或者马蹄形的座位,营造一种凝聚的效果,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二、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通过音乐来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音乐来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情感共鸣,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成一位合作者、辅助者,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和指导,发挥出教师的导向作用。此外,需要营造出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舞台,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下,切身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只有营造这样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才能更好地实现师生的互动,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对于音乐的潜力,从而培养出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三、传达快乐的学习情绪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在音乐课堂中轻松愉悦地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努力为学生传达快乐的学习情绪。比如在学习《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一课时,教师要将这种快乐的幸福的情绪传达给学生,以便让学生用积极的情绪来学习这首歌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快乐的情绪来教学,将这种快乐的情绪感染给学生,提升师生双方的快乐情绪,只有在这种快乐的情绪中学习,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
四、引导音乐情感和激发想象力
情感是音乐的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给人在情感上带来音乐的震撼。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要把握情感的原则,不断点燃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学生能在这种勃发的情感中体会音乐的美感。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必详细介绍每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让学生自己认真地听和欣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寻找音乐中的那种情感,有利于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那么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教学效果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教师在教学民歌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多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欣赏音乐。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很容易被优美的旋律所感染,可以很快地进入到歌词所创设的情境中,不由自主地跟着歌曲哼起来。这时,教师可以抓紧有利时机,让学生试着理解写词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通过这样愉悦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并且可以积极讨论,踊跃发言,继而很快就能准确而又生动地演唱歌曲了。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传达快乐的学习情绪,引导音乐情感和激发想象力。教师要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体现“互动”为音乐课堂所带来的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慧萍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21-0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土音乐是我国原生态音乐中“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把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实践,组织学生学习本土的音乐文化,不但可以发掘和保护原生态乡土音乐文化,还可以使乡土文化得到相传,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山歌源远流长,歌曲多为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口头创作,其语言精炼、情趣盎然,是劳动人民在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劳动任务特别繁重的情况下最主要,也是最方便的娱乐方式。山歌借物拟人、借景喻意、借意抒情,语言大众化、生动、朴实、含蓄、乡土气息浓郁,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让人听起来就能感觉亲切,易于接受、乐于传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山歌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风格独特的口头文学。一是歌曲样式繁多,有短歌、长歌、散歌、套歌、组歌、排歌,有叙事、抒情等体裁。从句型上分有五言、七言、八言、十言和长短句六种。句式有两行、四行、六行、八行、十二行等多种结构,还有章法迥异的勒脚歌。二是韵律连环相扣,语言鲜活生动、夸张,妙趣横生。本文就从初中音乐课堂引入本土音乐的角度进行一些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兴趣
本土音乐的歌曲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适合学生们学习,教师首先要看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是否生动、鲜明,所描写的内容是否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歌唱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康、积极向上、感恩励志、振奋人心的乡土音乐进行教学。如笔者在教《壮家走出大山来》这首歌曲时,在导入新课环节,笔者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农村壮家旧貌图片提问学生:“我们的壮家以前的旧貌是这样,现如今变成什么样了?”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后引出课题《壮家走出大山来》。在教唱歌曲时,如“春雷一声山门开,大路条条过山寨,千山万岭挡不住,壮家走出大山来”,笔者结合歌词去讲解,适时播放壮家旧貌、新貌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中分组讨论家乡面貌的改变。学生各抒己见,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另外,还有《壮家山歌传万代》:“小乖乖、小乖乖,笋子成才长得快,山歌一唱排成排,阿妈教我唱山歌,壮家山歌传万代……”《天上星星伴月亮》:“天上星星伴月亮,地上白鸟伴凤凰,壮家山歌伴美酒,好比蜂蜜伴花香……”这类歌曲音乐语言形象、生动、优美,又非常含蓄,能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励其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本土音乐教学氛围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的互动之中成长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动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本土音乐文化的氛围。首先,充分利用校园大环境的自然条件,在学校的走廊、橱窗、音乐教室等公共场所粘贴当地音乐作品的图片。其次,在班级组织关于当地音乐内容的板报比赛。再次,结合各种文体活动,精心编排和本土音乐有关的节目。如在早操锻炼中,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音乐资源将其改编、加工成简易的体操动作,让学生在体验快乐中得到健与美的锻炼。比如,某一次元旦晚会编排活动项目有:1当地民族时装表演;2山歌对唱;3本地民族舞。还有学校运动会设计的比赛项目有:抛绣球、跳竹竿、黑枪舞等。这些项目为本土音乐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感受本土音乐的魅力,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视听教学,如在课件中播放一些本土音乐图片,并辅之以生动形象的解说,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歌曲《壮族敬酒歌》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民间音乐及其相关文化,激起学生热爱本地歌曲、热爱家乡的感情,在新课导入环节,笔者身穿当地民族服饰,一边走进教室,一边唱着本地山歌,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教师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饰,歌曲的旋律是否熟悉,然后笔者才出示本节课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壮族如何敬酒,敬酒的方式有哪些。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木质的酒杯),让学生伴随歌曲《壮族敬酒歌》,拿着酒杯互敬,感受敬酒的场面。学生在课堂结尾环节还可以根据音乐或图片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自由创编音乐、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学生通过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耳濡目染中易于接受本土音乐的熏陶与教育。
三、深入民间学习本土音乐
音乐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深入民间艺术活动中与本土音乐融为一体,才能更进一步领悟音乐的精髓。在布置课外作业环节,笔者让学生收集当地的民歌素材,了解本地民歌的特点,例如,让学生在课外向老一辈艺人或是自己的长辈学一学唱山歌。那坡县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举行山歌比赛时,笔者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表演,让学生从中体验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还有每年农历四月初十的“跳弓”节,笔者组织学生去野外采风,让他们了解原生态歌曲创作背景,体会底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教师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法,把本土音乐文化“请进”课堂,直接把本地有名的音乐艺人请到课堂上授课,让学生真切感受当地音乐艺人的风采,切身感受民间音乐深厚的底蕴和人文情怀,这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必然性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渴望音乐课中能学唱自己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每当课前课后,总会有许多学生围着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让我们听点流行歌曲行吗?老师能不能教唱几首时下最流行的歌曲?”
每当上戏曲单元时,学生表现出的失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让笔者觉得实在无耐。临时增加一个环节,补充欣赏一段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同学们原本低落的情绪,一下子抖擞起来。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热和对传统音乐的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事后,笔者反思,这不是把流行音乐融入课堂很好的一个例子吗?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能不能尝试把好的流行音乐作品提供给学生鉴赏?为什么非要把流行音乐划清界限?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雅俗共赏”是音乐欣赏课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在学生缺乏相应的素养涵养前提下,一些高雅的艺术,对于学生而言,必定是“曲高和寡”;其次,当下流行音乐泥沙俱下,有一些作品以低俗的歌词、刺耳的音效,使得一些学生在另类心态驱使下,大行其道。诸多流行音乐作品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状。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把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年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得以欣赏到真正的“雅俗共赏”的音乐。
从教材的角度而言,2002人音版中学音乐教材,仍然秉持着以音乐知识为中心思路,所编录的音乐作品大都以艺术歌曲、传统作品或思想内涵较深的古典音乐为主,几乎很少涉及到通俗流行音乐,这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欣喜的看到,在2012新版的中学音乐教材,收录了一大批的流行音乐作品以供学生学唱,以七年级为例,如《天边》《红旗飘飘》《故乡的云》《国家》等。这些作品的收录,说明流行音乐进入课堂是可行的,是可以得到认同的。作为教师更要正确认识和选择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如何巧妙地与初中音乐课堂进行融合,笔者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谈以下几个观点:
二、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1、每课一歌。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调味品”
笔者认为凡是歌曲内容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清新优雅、不拘一格的作品都可以作为补充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欣赏或教唱,但值得一提的是,不能让流行音乐独占我们的课堂。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对学习流行音乐的渴望与需求,笔者每节课在上课前5分钟,安排一位学生演唱并介绍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分析作品旋律特点、表达的情感、歌词魅力等相关知识。一学期下来,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一次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本以为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没想到反而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探讨优秀流行音乐作品的同时,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中带乐,乐在其中,流行音乐俨然成为课堂教学的“调味品”。
2、玩中深入。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催化剂”
(1)催化相关音乐知识的生成
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不是单纯的将某些流行歌曲拿到课堂上来演唱演奏。教师要紧紧围绕作品本身的音乐要素,分析作品的曲式、演唱形式、旋律线、伴奏音型、演唱方法等。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催化演唱能力的提升
如流行音乐中越来越多的组合运用RAP,这种流行于欧美的“说唱”音乐,节奏感鲜明、演唱风格独特富有韵味,在学生中深受欢迎。而近乎于“说歌词”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觉得很好玩,但对于流行音乐中RAP,其实学生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笔者在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RAP的资料、它的演变历史和产生背景,并在课堂上举行了一次“RAP”PK大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校园学习生活写一段歌词,引导学生用RAP的语感进行说唱。比赛之前,老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修改,并配以电子琴内存固定节奏予以伴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RAP”的魅力。
另外在欣赏流行音乐的同时,指导学生假声和气声的运用、歌唱时气息的支持、演唱姿势的把握、共鸣腔体的配合等。总之,要让流行音乐成为课堂的“催化剂”,在玩中催化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正是在倡导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强调音乐实践”的理念。
3、资源整合,让流行音乐成为音乐课堂的“万花筒”
至于欣赏教学,流行音乐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现成的教材来说,需要及时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调整,“开心学习”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以人音版教材为例,笔者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精简和整合,选录一些具有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作品,作为补充欣赏作品提供给学生。如:第十三册《天山之春》单元,选录了刀郎的《新疆好》《在那遥远的地方》《敖包相会》《康定情歌》作为补充欣赏作品;十五册《雪域高原》单元,选录了韩红的《天路》《青藏高原》《家乡》;十六册《瑰丽的电声》单元选录了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十七册《祖国情》单元选录了成龙的《国家》《生死不离》,和陈红的《常回家看看》作为补充欣赏。以上的作品不仅优美动听、积极向上,而且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4、用心感受。让流行音乐成为提升语感能力的“奠基石”
作为流行歌曲情感载体之一的歌词,一直以来,总是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非难,总有人认为它是庸俗的代名词:除了“情”就是“爱”。不可否认,流行歌曲歌词很多不太讲究规范性,但也不能排除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歌曲体现中国文学之美的作品。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整首歌词充满一种古典的韵味,意向的选用更多受到了古代诗词的影响。孤灯、浊酒、琵琶、篱笆、古道,营造的是一种孤寂、萧瑟、伤感的氛围。在欣赏过程中,穿插对文学的创作手法的讲解,让学生用心感受作品的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学涵养。又如老狼《同桌的你》歌词先回忆如烟往事:“你以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在欣赏优美旋律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出发,体会主人公对同桌的浓浓关爱又蕴含着淡淡的惆怅,“索其语气、思其画面、寻其意味、察其情致”,让流行音乐成为提升学生语感能力的“奠基石”。
5、唱中激情。让流行音乐成为情感渗透的“磁力场”
(1)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什么是感恩教育?我国知名的教育家陶志琼博士指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都渗透着感恩教育。如在“三八节”来临的这周音乐课中,给学生补充欣赏了几首课外音乐作品《烛光里的妈妈》《飞来的花瓣》《天亮了》,深深地勾起了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母爱,师爱。通过欣赏、演唱,唤起自己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回报妈妈那种真挚的情感。
(2)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的中国心》《大中国》《红旗飘飘》《五星红旗》《中国人》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通俗流行音乐作品,内容深刻,艺术性强,感情真挚,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代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生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强弱关系着中华民族的走向和兴衰。
在当下中日关系日益紧张之际,做为音乐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理国,在教育学生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同时,更要教育学生懂得和平时代应该如何爱国、怎样爱国,让学生懂得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课余时间,笔者搜集大量有关中国相关的作品,最终确定一首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作品《你的名字只叫》作为教学内容,看到孩子们用那种饱含泪水,发自内心的呐喊“你的名字叫,我们回家吧,回到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3)在流行音乐教学中,渗透励志教育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一、培养课堂器乐的学习兴趣
1、激发对乐器的好奇心理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旦面对新奇的、新鲜的事物,就会产生强烈的感官、行动探究欲望。好奇心可以把学生对于器乐学习的情感激发起来,成为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好奇心很容易稍纵即逝。初中学生的兴趣很多,往往都不持久。在日常教学的实验性观察中,我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刚接触课堂乐器时候,又热烈又迫切,恨不得马上能够吹奏出流畅优美的旋律。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乐器掌握又需要枯燥乏味的练习,学生原本高涨的兴趣与情绪“温度”便会陡然下降,心理上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失落感。因此教师先要成功地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好奇心,随后也要花功夫去呵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不要减退。
具体做法上,老师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①抓住学生最初的好奇心理。万事开头难,学生最初接触乐器的时刻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发放乐器之前,抓住学生迫切拿到乐器并探个究竟的心理;运用简短的语言和优美的示范,让学生一下子被乐器的魅力所吸引。②器乐学习中以鼓励为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地抓技术、求难度;这样学生的会被枯燥的训练和复杂的技术吓到,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在学习中要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树立他们的演奏信心。③创造新鲜兴奋地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周围的学习环境息息相关。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营造新鲜的兴奋的器乐学习环境,良好兴奋的环境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使之努力学习,提高技术。
2、变化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器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都会在备课时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通过调查了解,由于音乐课程课时较少,器乐课所占比例不多;如今器乐课堂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老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演奏。这样的教学看似简单直接,但是却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试想一下,如果每节器乐课都是这样按部就班,器乐课堂哪有乐趣可言?因此音乐教师如果要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必须在课堂上变换教学方式。
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将乐曲的吹奏学习同欣赏、模唱、节奏、形体加以结合;通过欣赏来丰富感受,模唱来熟悉旋律,节奏来加深理解,形体来综合表现。
这样的器乐课堂形式丰富,手段多样。课堂教学既显得丰富轻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得以提高。
二、根据学生器乐学习现状进行分层教学
1、了解学生的演奏差异
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来说,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但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学生之间存在 individual differences(即 ID)。当前学生的差异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聚焦学生的差异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和教学的角度出发,比较适合“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器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先要关注学生在器乐学习中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曾经系统地学习过乐器,音乐基础较好,乐器的掌握能力较强。这部分学生面对课堂乐器的学习会觉得很轻松,学习的效率较高,演奏的水平也不错。这只是音乐基础良好的一部分学生。大部分初中生对课堂乐器还是很陌生,有的学生小学时候学习过乐器,初中学习了完全不同的新乐器,对他们而言也是从头开始的一种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好的不够学,弱的学不好。并且学生的个人性格、学习兴趣都有异同。因此音乐教师在分层教学开始,先要对执教班级的学生器乐基础进行了解,知道他们的学习背景和演奏差异,从而指导分层教学。
2、分层训练和分类考核
学生虽然具有乐器演奏上的差异,但是如果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都一样会取得演奏技术上的进步。音乐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演奏技术好坏的基础上,着手进行班级内分层教学很有必要。由于学校的音乐教师有限,并且器乐课的授课形式与其他类型的音乐课相同。所以分层教学主要以班内分层教学模式为主。
器乐课堂分层教学的内容包括:曲目内容、演奏难度、音乐处理、表现表演等方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要求,避免“一刀切”的学。
在器乐课堂上,分层技术训练的依据主要在于:基本技术、演奏技巧、音乐处理、综合表现等几方面综合来考虑。教师依据这几方面对学生的演奏技术做出大体的评价和分类。随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演奏水平相近的小组分别进行教学。在定期的考核时,教师需要采用分类考核的办法。根据分层小组,对学生的演奏内容、演奏难度、基本技能、技巧要求等方面分别给予不同的标准和尺度。这样的分层教学能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共同的课堂上,同样获得进步和积累,有助于器乐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结论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音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学中内容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效教学中要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得继续深入研究初中课堂器乐教学,力求解决这些难题。争取在把初中课堂器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进行得更为深入、更加透彻。
参考文献
[1]彭音,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J].学周刊,2013.11.25
[2]唐彩琴,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使用器乐的重要意义[J].文理导航(上旬),2011.01.10
[3]邱健,怎样让初中音乐教学更有趣味[J].成才之路,2011.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