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

时间:2023-09-18 17:04:05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第1篇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大学生作为承载家庭、社会和学校热切期望的群体,具有个性张扬、自尊心强、自我要求高、成才欲望强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已成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第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走向成熟的阶段。大量调查表明,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第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人才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四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不仅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的质量,而且还直接关系着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但难以圆满的完成学业,更无力承担参与国际竞争和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因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上重视不够,目标认识模糊。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活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部分高校领导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模和力度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为应付检查部分高校“三不一要”(不给人员、不给经费、不给场地,工作还要做好),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没有专业人员,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从性质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为消极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其中积极性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在工作中,部分高校偏离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第二,专业化程度较低,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提出要求,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依然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大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整体数量不足,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缺乏相对系统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微观性、超前性教育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教育内容存在片面性,教育方法不规范。当前,部分高校在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存在课程化和医学化的倾向,在教学内容上仅限于一般理论知识的传授,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文化课程和心理健康治疗;有的则简单的开一些讲座或现场心理咨询活动,既无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也无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这种简单化和形式化的教育活动不仅没有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造成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心态。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第2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高校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的活动。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还未形成健全的评估体系与评估标准。所以,加强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探索出科学、高效、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至关重要。

一、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一)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偏离正确发展轨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但无法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为科学研究高校心理发展状况的需要,为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必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估,进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构建具有监督工作,有助于教育部门与心理健康教师按照评估体系的规定、要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评估体系的明确规定和要求还能够帮助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等找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进而为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

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帮助高校查找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促使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断改进、完善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从而持续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高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

(一)评估指标不全面

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学校环境对师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而对社会、家庭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考虑较少,尤其是评估指标中对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涉及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估占据了小部分,而对社会人员、家长等的心理健康评估则几乎没有。

(二)评估人员素质不统一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良莠不齐,诸多评估者都不是专业出身,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评估能力、沟通技巧、品德修养等方面都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尤其是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技能的评估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作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影响巨大的评估人员,其素质能力的参差不齐严重阻碍了心理教育评估效能的提升。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者的聘用标准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的专业性特别强,所以,聘用专业能力强的评估工作者是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具体而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高校系统工作有深入的了解,拥有扎实的评估知识与统计知识,并能够对评估数据加以科学研究与分析,了解国家制定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等。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工作技能是聘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者的基本标准与要求。

(二)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信息的真实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有效性。所以,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将会大大促进评估工作的整体效能。其中,信息调查人员的身份不能隶属于任何一方,即被评估方与评估方,且与这两方不存在利益关系,不明确评估目标,只是按照事实进行记录。同时,要采取不定期调查的方式,预防被评估单位事先准备不真实的资料,确保调查人员搜集到的信息真实可靠。

(三)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目标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模块化

[作者简介]金春寒(1977- ),女,四川眉山人,重庆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管理。(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块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SKG09)和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普及教育模块化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030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88-03

随着被社会称为“幸福一代”的“90后”大学生逐步开始进入社会,社会对其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和责任感等方面存在诸多质疑,质疑背后也饱含期待。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目的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完善人格特质。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相较而言,“90后”大学生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个性普遍更鲜明,思想更加独立和开放,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网络信息敏感,追求时尚,更懂得享受,对待规则更加灵活,权利意识增强。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正处在心理叛逆期和断乳期,人格表现不成熟和不稳定,自我中心明显;耐受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差,心理弹性不足;人际关系比较被动,更依赖网络工具,崇拜成功者,成就动机强,但是认知和行为脱节严重。

此外,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仍是大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普遍对心理问题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一项2010年的调查表明,9.7%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不同程度的肯定态度;24.5%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预防自杀的心理健康教育;69.7%的学生认为需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此外,根据重庆交通大学2009―2013年的心理健康普查统计表明,每届新生心理普查的异常心理有效检出率为8%~12%,这部分学生遭受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严重困扰,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的心理困扰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不愿被提及自己遭受心理问题的困扰,更别说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援助了。还有调查发现,有16.8%的大学生认为在有心理疾病时才需要心理咨询,甚至有19.3%的学生认为如果心理问题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就不需要咨询,仅有5.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个体心理咨询。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20世纪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兴起,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家长的网络化系统工程,已经形成全社会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一是心理健康主体力量不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基本难以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13000的师生配比。与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名大学生配备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相比,中国每5000名大学生还分不到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且许多心理辅导员其实是思想政治辅导员,根本不具备开展专业心理辅导的能力。此外,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有相当部分的心理老师属于“半路出家”,甚至普遍存在非专业人士从事专业工作的问题。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置缺乏标准化体系,教育手段不规范。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不同,软硬件配置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教育目标不明确,甚至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缺乏系统的内容体系和规范的实施途径,普及率和有效性还亟须提升。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危机干预”轻“普及发展”,重“问题学生”忽略“广大学生”,重点工作放在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身上,而缺乏对全体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的普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消极应对出现问题的状态,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指导,因而,学生长期缺乏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发生的能力。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构建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内涵

基于“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困境,高校心理健康普及化教育体系需要构建标准化的内容体系、规范化的教育手段和有效的评估机制。模块化不仅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基于模块化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克服师资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强教育规范性,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和有效性,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骨干,强化朋辈心理互助功能。本文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内涵界定为:以“90后”大学生普遍的心理发展为教育导向,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重点内容分成内在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包括适应性、发展性和干预性模块,利用课堂教育、班团建设、团体辅导、网络多媒体教育、社会实践等教育路径,开展模块化教育,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和有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不仅重视大学生的普遍性教育,也强调“90后”大学生重要心理成长任务和重点学生的针对性心理疏导。通过利用现有教育途径、班团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通过不同模块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改善新生适应性、增强大学生积极自我意识、推动班团组织建设、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动力、加强特殊学生(比如抑郁、焦虑情绪严重)心理干预的目标,从而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与危机防控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按照大学生个性成长的不同层次目标分为适应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治疗性目标,以此对应的教育模块包括适应性教育模块、发展性教育模块和干预性教育模块,每类模块对应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如图1所示。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化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模块化以大学生普遍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发展为目标,最大化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师资条件和教育平台,通过教育内容模块化提高教育针对性、深入性和实际效果,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理论意义。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部分高校开展的诸多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鲜有高校将大学生成长发展和问题干预系统化。心理健康模块化教育体系,基本涵盖了大学生面临的心理成长发展任务,并且对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做到了既有普及,又有侧重。

2.实践意义。心理健康模块化教育体系基于系统论,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主要目标将教育内容分成不同模块,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实现从内容到实施方案的标准化。在方案设计中尊重学生发展性和主体性,立足现状,充分挖掘高校现有平台和资源的利用率,普遍采用心理辅导特有形式,如团体辅导,构建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点面结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

3.创新意义。心理健康模块化教育体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适应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干预性目标,将新生适应、积极自我发展、人际关系改善、情绪调控等内容融入相应模块,利用高校现有平台和途径,最大化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有效性,有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运行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运行原则。首先是现实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大学生实际发展现状和高校现有条件,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实际,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在现实的历史条件中更好地学习、生活和交往,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环境,教条极端的理想式教育。其次是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原则。心理发展不只存在于大学阶段,更是一个人一生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握发展性原则,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创造性地发展和提升自我,塑造优良品格,实现理想,丰富生命,收获幸福。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实施途径。一是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应按照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内容课堂实施方案通过课堂教育开展。心理学通识教育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育平台,通过启发、体验、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从生动翔实的案例到由浅入深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从人物榜样的心理成长感悟到大学生对自己心理成长历程的反思、评价及其目标规划,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心理健康的适应性和发展性目标。

二是班团活动。高校班团组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也可以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以班级团组织为单位,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专题普及、班级凝聚力训练、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加强对心理异常的监控和干预。以班团组织为路径,实施心理健康模块化教育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化和普及性,大大提高学生主体性地位,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工作骨干。

三是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对优化大学生人格特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团体中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认识他人的机会,强化自我反思,有利于建构积极自我。此外,团体辅导有助于纠正心理偏差,培养健全人格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模块化体系中,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开展新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自信心训练、学习动力训练、人际交往障碍干预训练和情绪调控辅导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是网络平台宣传教育。“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率非常高,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利用校园网和已有的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开展模块化教育体系实施。重庆交通大学“心灵之约网络平台”不仅实现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功能,而且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助人自助,互助共赢。网络教育平台开发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朋辈互助功能。

五是个体咨询与危机干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中,要重视普及教育和个别干预结合,对重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是体系运行的保障。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应实行特殊的干预和教育过程,比如对于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学生、成绩严重落后的留级生、家庭关系存在异常问题的学生、情绪特别抑郁的学生以及已经出现精神障碍的学生应进行实时监控,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严防造成严重后果。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化体系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体系运行以教育主体(目标)、教育中介(途径)和教育模块(内容)三要素为核心,遵循“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内容模块融入课堂教育、班团活动、团体辅导、网络教育和个体咨询等教育和干预途径中,通过标准化方案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和再实施的动态运行,实现改善“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提升心理素质和成长动力,优化个性品质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丽清.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1(8).

[2]李光英.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5).

[3]刘伍梅.探索构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体系析[J].教育与人才,2012(7).

[4]李文霞.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全社会人格的塑造[J].教育与职业, 2007(11).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综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①这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目标,是一种科学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化转向专业化,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国外的研究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归纳总结出心理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爱心模式和医学模式等几大类,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预防性目标是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制定的,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心理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完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矫治性目标针对群体为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价值

第一,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达地区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作保障,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推广。第二,我国的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这种模式缺乏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这种缺乏推广空间和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从国内到国外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个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释,不知道如何应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缺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对理论进行架构,泛泛而谈,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但仅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还没有实现整体整合。整合既是对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对各个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整合。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整合标准和整合途径,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浅显

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经验、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经验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例如,西方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不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进行任何评判。④但中国的学生则不同于西方学生,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崇尚权威,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也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自由,他们的专业能力将受到质疑。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西方学生会倾向于求助心理医生,但中国的学生会去求助亲人和朋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绝对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自身国情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3.1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当前我国薄弱的理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使高校师生和办公室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中,吸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由于资金、建校历史和国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国各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但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查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研究,增强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对比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明确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的发展大形势。

3.4 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一定能够研究出最适合我们自身国情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西方的经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借b,必须以我国自身的本土教育为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们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

4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者政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障碍和道德品质往往容易混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⑥无论是在工作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潜能,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4.2 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

前文介绍过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群体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所有学生。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调适性教育为次,⑧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采取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4.3 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

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使学生系统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进行课堂教育,但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课堂化,也要生活化,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储备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策略[J].青春岁月,2013(14):240-241.

② 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③ 梁日宁,郑文清,杨泽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学生管理的视角[J].时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53-55.

⑤ 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205-206.

⑥ 杨元花.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J].世纪桥,2015(2):63-64.

第5篇

摘要:心理学领域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思潮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紧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生相应的变化。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推动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改革、创新的步伐。文章首先客观分析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联,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与问题,最后提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启示

心理学领域任何一种有影响力思潮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紧密相联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生相应的变化。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学术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1]。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2],诸如健康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自我实现、爱的能力、自尊、意志、善良等。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视域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方面,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3]。Se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是探究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美好行为,是关注构建人类性格力量和美德的科学[4]。他认为积极心理学彰显的力量,是引导人们发现自身存在的原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内在既有资源,可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个人心理素质和生活品质,以帮助更多的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联

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对整个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一,积极的观念。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潜力与美德,相信人类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成长潜力,不像传统的心理学只看到心理消极的一面。即使是人生境遇中遭遇的挫折,积极心理学也将其视为正常的,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境经历的挫折与障碍是对心理的检查和考验,人生的美好包括在逆境中经历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经历过重大挫折事件后调整适应过来的人对生活的评价往往更趋于积极与稳定。其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是立足于现实的,它既关注快乐与美好,也重视挫折与危机,幸福美好的生活并非没有压力、挫折与困难,而是在面对这些困难时能以积极的方式进行处理。[5]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是:其一,积极看待学生,相信他们本身具有可挖掘的积极心理特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其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上,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既锤炼了心理品质又增强了面对逆境的韧性,进而获得幸福美好人生的“金钥匙”。

第二,联系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外界环境交织成网,互相影响。积极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心理,还研究个体在组织与系统中的心理状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各种要素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系统中有序运行。因此,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需要进行系统处理与统筹规划,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同环节的联结和整合,在设计和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各个环节时运用上下联系与左右兼顾的做法。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载体、模式、目标等都应坚持体系化与系统化的设计思路。

第三,发展的观点。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工作者用更加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积极看待人类心理与行为,研究人的积极特质,同时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重视人的价值,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要实现这个愿景,其假设的前提是相信人具有发展的潜能,心理咨询的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心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积极心理学所持的发展的观点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一是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有自我成长的动力与需求,有巨大的可塑性;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的成功,需要循序渐进,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在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时,要坚持增加学生心理体验的机会,促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领悟和成长,并注意从平时工作做起,重视每一个教育环节的质量,不急于求成,也不拔苗助长。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心理学最重要的原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测量手段探究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品质,主要包括:第一,研究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满意度、幸福感、快乐、满足、希望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热情、勇敢、包容、毅力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与人格特质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观测指标,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通过有效的调查测量手段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情况与积极人格特质进行调查,以此来设计并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和目标、工作模式和方法、工作工具和载体等。第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即研究有助于个体成长的外在社会环境,例如健康的家庭、和谐的班级、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等。这就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的组织形式提供了选择的路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等有关的组织联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最好是以学生班级、宿舍、楼栋等为单位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运用心理手段挖掘学生所处系统的积极心理资源,再将这些隐形资源显性化,这样,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自身经历密切相关,能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这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环境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从而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吸取不同心理学流派与思潮的养分作为教育的内容资源,积极心理学的使命是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快乐,更具创造力,作为培养人积极思维方式和心理品质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理应进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域之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排头兵。一是积极心理学包含了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考虑,积极心理学应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视域,丰富和充实原有教育内容。二是积极心理学包含了心理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内容与方法资源,从这个角度考虑,积极心理学也应纳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不断扩大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场景。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单一轨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与取向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主要表现在:其一,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功能与价值认识不足,没把积极心理学知识内容纳人其中,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其涉及的教育内容、目标、模式、载体等的积极方面考虑不足,致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局限于消极心理学领域;其二,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大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考虑了解较少,同时没能很好地研究国家、社会与职业对高校人才心理培养的需求,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不足,在教育内容、目标体系、模式与方式等方面科学性欠缺;其三,高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能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客、环、载体等关键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这些要素涉及的不同环节统筹设计不够,致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的生态化不足;其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涉及的心理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不足,主要体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没能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精神很好地融入其中。

(二)从课程的地位和内容目标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附属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构成,显得空洞乏力

主要体现在:从地位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内容、目标的设计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成与目标体系的设计上看,一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将心理现象、心理理论、心理实践和心理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融合,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停留在心理理论层面的居多。

(三)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与方法视角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化运行,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心理咨询为主,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消极心理问题,这就导致:其一,只有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主动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接受咨询的学生才有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面窄,影响的群体数量较少,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学生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其二,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间的限制,且偏重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仅能学到有限的理论知识,由于缺少体验环节,他们不能习得对自身心理的觉察和反思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心理获得成长的关键所在;其三,由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只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囿于消极心理学视域,侧重于心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忽视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潜力的挖掘与培养。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载体,是以课堂为载体的理论传授和以咨询为载体的个别心理咨询为主,影响了其它载体作用的发挥

表现在:其一,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大多是以传统课堂授课和个别心理咨询为主,对整个校园的大教育载体功能与作用认识和开发不足,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开发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课堂主阵地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不能很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它学科的教育体系中,不能很好地调动全校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二,各教育载体的互相整合不够。主要体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很好地整合与挖掘课堂教育、宣传平台、网络平台、环境平台、生活平台等教育空间。因此,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载体,推动相互融合与促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五)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角度看,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考核督促不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在驱动力不强

体现在:其一,从评价内容看,从国家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既科学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致使高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帮助引导不够;其二,从评价主体看,主要是以学校评价为主,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主体单一化,致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六)从高校师生的心理素养角度看,大学师生心理素养普遍不高,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推进

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教师心理素养整体不高,心理健康教育自育自查意识不强。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心理状况的自省自查,心理素养不佳等。二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素养存在很多不足,体现在这一群体显露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心理行为异常等现象,这些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要着手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障碍。

(七)从教学资源上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初期,缺少规范的教材,而已有教材又是以社会本位或学科本位价值取向为主,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较弱,这样就很难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目标。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很是薄弱,表现在心理教师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技术,甚至有的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推行的质量。

三、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彰显了需要变革与创新的方向,面对这些不足,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变革视角,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顶层设计的科学指导。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学全新教育理念引领,重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有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态运行。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积极心理学工作理念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将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内容和目标、模式和方式、教育评价、教育主体等要素的作用发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与此同时,全面分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环体和载体等各环节联系,力求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统筹规划,整体运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开展构建优质“生态”环境。第二,结合积极心理学理念,科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体系,扎实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校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时,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内容建构一套科学的内容与目标体系,并将国家、社会、职业、大学生心理现状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同时纳入其中。具体举措有,定期调查了解国家、社会与职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定期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展开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与需求,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设计目标与内容,诸如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积极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态等[6]。通过这样的变革,让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一门考试科目,而是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的得力途径。第三,推动多元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开展,同时注重模式的选择与整合。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根据国家、社会、职业与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方式,在开展共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拓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第四,注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建设和运用,不断调动各教育载体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吸引力。高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根据积极心理学特点,充分利用好各类载体,促其发挥作用。同时,重视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整体建设,创建优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境,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一个良好的心育育人环境。第五,不断提升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高校在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想办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要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提升师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充分激发在校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OO6(2):129.

[3]王贺,陈健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2011(3):131.

[5],谢盈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挫折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74.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9-03

一、前言

目前,上海新生本高校陆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通过了解发现,上海各大新升本高校很少有教育者探查大学生的内在需求,通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是专家编写的教材,有的教材编写年份较长且全国通用;上课内容、上课方式等也都有教育者来决定。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需要我们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内在的需求着手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此,本研究通过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对上海新生本高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需求与老牌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上的差异,从课程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等方法设计出适合上海新生本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被试间设计,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其中,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400份,老本高校学生400份。其中,问卷回收774份,有效问卷723份。新生本高校回收问卷370份,老本高校回收问卷353份。问卷发放时考虑性别、年级、专业文类(文理工)的差异,对其三个因素进行平衡。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调查表》,调查表从课程总体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几个方面开展调查。

三、结果与分析

1.新生本高校学生与老牌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求上的差异分析。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新生本高校学生还是老牌高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都很高(64.3%,62.7%),两类学校学生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上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当前大学生普遍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且有需求的。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上,两类学校学生也无显著性差异,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了解自己和他人”,“调节心态,优化心理素质”。从课程的总体需求设置、教学目标上来说,两类高校学生在需求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类高校学生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您经常会遇到哪些心理问题?”“您希望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上,老牌高校学生对“挫折应对”、“个性发展”、“职业规划”、“学习心理”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本高校,表明老牌高校学生在校压力较大;同时,由于该类高校学生大多为各地优秀学生,对未来的要求和规划考虑比较多,对“职业规划”“学习心理”的需求也更高。而新生本高校学生在“认识自我”“能力发展”选择的比例明显高于新生本高校,表明新生本高校学生认识的到未来就业的压力,无论从学习品牌和学习能力上来说,很难与老牌高校学生相比,因此他们更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婚恋心理”几项内容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这三项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因此,在新生本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上,应更多关注该类学生的需求,而不应该“一刀切”,或是简单模仿老牌高校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

在教学效果评估上,两类高校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上也有显著性差异,老牌高校学生更多的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而新生本高校学生则表明选修该课程对自己所产生的效果没有那么显著。猜测,可能老牌高校学生自觉性更高,更多的进行学以致用,再者,新生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很大一部分有辅导员来承担,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在教学效果上的显著差异。

2.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课程总体设置上的需求分析。调查研究表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但是最有效的方式依次为:心理素质训练(31.2%)、心理咨询(17.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5.3%)、自助心理调适(10.3%)、学生活动(9.3%)、心理救助热线或网站(4.2%)、心理危机干预(3.8%),由此可见,大学生最喜爱的提高心理健康的途径为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关于是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学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很有必要开设(71.3%),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积极态度,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属性上,有60.1%的大学生选择公共选修课,32.2%的大学生选择公共必修课,看来绝大多数都赞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课程。多数同学表示,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选修课,会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度。主要表现为:可以相对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更多的体验上课过程,无须过多考虑考试压力。因此,在大学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成公共选修课是比较符合学生需求的。调查表明,最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年级为大学一年级(78.2%),可能的原因有:大学一年级新生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倾向于寻求各种帮助;大学一年级新生对大学生活有更多的期待,希望各方面获取信息,帮助其顺利、完满的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在大学一年级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几年比较合适,调查结果发现,有39.1%的学生建议开设1年,32.1%的学生建议开设2年,5.2%的学生建议开设3年,4.1%的学生建议开设4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开展心理咨询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上的需求分析。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85.3%),调节心态,优化心理素质(7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5%),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66.3%)和预防心理疾病(4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4.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上的需求分析。课程内容的选取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与基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目前各新生本高校的做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讲基础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还有的讲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学习指导、生涯辅导等;有的做专题讲座,也有以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节或周或月等宣传活动作为教学内容。本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健康心理学类的内容最受欢迎(21.3%),其次为人格心理学类(15.5%)、社会心理学类(12.9%)和心理咨询类(10.5%),对其他的课程内容如人生哲学(9.4%)、心理治疗(8.6%)、基础心理(7.3%)、心理病理学(5.5%)、发展心理学(4.4%)等,学生的喜爱程度较低。学生最需要讲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依次为:情绪管理(21.1%)、人际关系(21.3%)、自我认识(18.0%)、婚恋心理(17.3%)压力应对(14.0%)、职业生涯规划(8.7%)、人格心理(8.5%)、生命教育(5.3%)、学习心理(5.2%)、与社会需要相关的知识(3.6%)、与个人需要相关的知识(3.0%)。可见,不同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诸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婚恋心理、压力应对等专题的内容是大学生普遍需求的教学内容。我们对不同年级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大学时,不同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两项内容上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在“婚恋心理”“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上明显高于其他各年级,大学四年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压力应对”方面高于其他各年级。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不同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需求是有差别的,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调查结果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学生们的看法比较分散,每一方面的内容都有人喜欢和需要。这表明:(1)凡是能够起到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作用的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2)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只是,心理健康教育合适的教学内容到底是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5.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上的需求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需求分析上,大学生的看法较为一致,学生普遍喜欢活动,游戏,行为训练(70.2%)、案例、生活事例教学(45.7%),对设专题,学生讨论(18.3%)讲授该领域的最新动态(12.1%)的兴趣度明显不高。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喜欢参与度较高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吴晓艳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形式,如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演讲法、讨论法、辩论法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的方法。这也与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的观点相吻合。这也提醒我们教育者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应灵活应用多种方法,而不是单一的讲授法。

6.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上的需求分析。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心理测验(34.1%)、日常行为观察(25.4%)、学生自我评价(18.4%)、同伴评价(16.5%),而教师或家长评价(4.3%)、作品分析(2.6%)评价的有效性较低。一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估标准较为单一,教育者最喜欢也最简单的评估方法即为考试,而姜道春、薛德根曾提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的转变之一,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实现由考察内省材料、参与表现、受教育前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多方面相结合代替单一的考察知识。孙福兵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和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评估是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立足于发展模式,而不是防治模式。另外,应依据上海新生本高校学生特点和需求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以发展性为主,障碍性治疗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紧扣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形式应多样,突出灵活性和实践性;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应采用一个多维度、多指标、动态性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吕斐宜.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8).

[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