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18 17:03:54
序论:在您撰写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财务战略;成长期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成长期企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一般认为,企业进入成长期后发展危机已经过去,其成长应是比较顺利。其实企业在成长期中仍面临风险;不但需要解决引入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且还要面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1、整合任务。在引入期阶段,企业事务主要由企业高层处理;随着企业扩张,制度建立、利益协调、资源分配、工作效率等都是这一时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就是整合问题,而整合的关键在于通过财务政策进行利益的调整分配。
2、融资任务。在成长期阶段企业需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而此时企业自身产生的资源低于企业成长之需;且在成长期的整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是持续的;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具有初始融资能力,且要具有再融资能力。
3、成长的挑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可能已经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和技术革新周期的缩短,都加剧了企业间竞争,增大了企业风险。企业要发展就有必要进行多元化或专业化的选择,如何利用财务战略解决成长期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基本模型
1、模型假定。(1)融资能力是一个成长期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就以融资能力为支点进行分析探讨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融资其实就是融资企业和投资者的双方博弈,假定博弈双方为一个融资企业和多个风险规避的投资者;融资企业的融资分为两次:初次融资和再融资;(2)融资企业的产出函数为Y=Q×(m,c)×(E+L)其中E为企业自有资金或资本,L为外部融资额,Q为投入产出率,由企业的管理m和技术c决定,Q为博弈双方的共同知识并假定服从均匀分布,Q:U[0,1];(3)外部资金由投资者分两期提供。设在第一结束时,投资资金中有s比例的资金决定提前撤离(撤离的方式有抛售股票和债券),s∈[0,1],s在此作为衡量融资企业再融资能力的指标,s越大表明企业的再融资能力越低,当s=1时表示融资企业不再具有再融资能力。融资企业流动性备用资产为A,机会成本为rA,等于风险市场利率,资金提前撤离引起融资企业的边际损失为k,k
2、博弈双方参与约束。融资企业参与约束:Q×(m,c)×(E+L)-ksL+(1+rA)×(A-sL)≥(1-s)(1+rL)L。该不等式左边为融资企业收益,右边为支付给提供两期投资的投资者的本息和;投资者参与约束:E(X)≥(1+rA)L,该式表示投资者期望得益至少不低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回报。
3、投资者的最优投资量。把投资者的期望得益和方差代入投资者效用得到最优投资量L=1/[2b(1+rL)p]。L是b、rL和p的减函数,表明投资者风险规避系数越大,越不愿意向风险大的融资企业投资;融资企业产出结果差的概率越高,投资者越不愿意投资;向投资者支付过高的投资回报率,隐含融资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可能越严重,投资者也越不愿意投资。
4、再融资能力分析。由融资企业的期望收益得到投资者最优提前撤资率s(也即再融资能力)的函数表示为:
dEZ/dp=0,其中,EZ表示收益。由之得到s=[Q(E+L)-(1+rL)L]/(k-1-rL)L
分析以下性质:(1)ds/dE=Q/(k-1-rL)L
三、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管理对策
依据成长期企业面临的任务和风险及上述模型分析结论,提出下列财务战略管理对策:
1、整合企业合力,提升企业价值财务战略。从模型分析结论得知,企业融资不仅要受产出率Q的约束,且再融资能力也决定于产出率Q;而产出率Q取决于管理M和技术C。管理M依赖于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根据委托-理论,激励这些人员就必须使他们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因此,可用员工持股计划和期权计划等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在技术研发利用方面,要平衡成本和效益关系,利用财务控制和分配制度,一方面要使现有的技术得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使用;另一方面要为技术的升级提供必要的财务保证。在市场经济中,内部成功整合并不能完全提升企业价值,因此必须利用财务战略把企业外部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价值链条。
2、保持企业可持续融资能力财务战略。根据模型分析,投资者的投资额与风险规避系数负相关,成长期企业的不确定性较大,单一的融资工具可能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系数较大;多样化的融资工具,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系数,在较低成本下使企业获取资金。模型也指出融资能力与企业自有资金正相关,与初始融资额负相关。因此,企业应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企业资本结构,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提升再融资能力。
3、促进企业成长财务战略。成长期企业融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企业成长顺利的必要条件是资金的有效利用和财务杠杆的发挥。企业处在核心竞争力成长期的主要任务是把主业“做大”,而不是分散资源去“做多”。总之,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就是整合好企业内外部资源;在内外部整条价值链条上,为企业拥有最有价值和增值能力的环节指明方向和调配资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施锡铨.博弈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五爱民.基于微观视角的流动性危机模型及应用.北京:管理评论,2008.8.
本文针对施工企业的行业财务特点,对施工企业快速成长期的财务战略作些粗浅分析。
一、施工企业成长期一般暴露出的财务问题
(一)资金需求旺盛,回笼缓慢
成长期的施工企业面对巨大的现金需求。一方面新增项目的增加需垫付大量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形成较大的资本需求;从资金供应角度来看,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项目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大量的回款,应收账款被他人占用,从而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
(二)经营风险较大,盈利水平较低
在成长期,施工企业往往为扩大市场份额而忽略了工程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承揽某些工程项目有时仅仅出于战略考虑(增加施工经验等),再加上大量增加的固定资产形成的折旧,企业盈利水平往往并不理想。
二、 成长期的施工企业可选择的财务战略
(一)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利用负债筹资和股东增资等途径大量筹措资金,以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此项财务战略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施工企业在成长期选择此财务战略,需要较准确地预测未来各年度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保证盈利水平高于借款利率,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未来稳定的现金流量用以保证借款到期能够偿还,避免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而发生的财务风险。
(二)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少分配”。
选择这一财务战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较小,但是仅靠自身积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良好的市场机遇面前,企业往往由于受到盈余积累速度的限制丧失发展机会。
(三)战略重组型财务战略
此种财务战略也可以说是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的一种。这一财务战略的重点是引进合作伙伴,利用合作伙伴投入的货币资金或施工企业急需的固定资产迅速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实力,与成熟期的施工企业能平分建筑市场秋色,其前提是保证施工企业的控股权。
三、施工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的实施重点
成长期是施工企业生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四伏的时期。因此,财务战略的实施强调事先的谋划和实施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成长期施工企业的财务战略实施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合理测定企业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决定融通资金规模,同时资金融通能力也会影响发展速度,两者相辅相成。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还会受制于生产经营能力。就生产经营能力而言,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施工产值的大幅提高会相应带来两大后果,其一是会增加公司利润,其二会带来一定现金流。但由于成长期的经营战略以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为首要任务,因此施工产值的增加一般只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现金回流速度不快,为此需要大量的流动性资产作为补充,并以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来提高其生产能力作后盾。理论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总资产的增长率。但是,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无限,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财务因素。从财务角度看,融资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的融资能力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利润规模的大小及再投资率(即利润用于留存并进行再投资的比例),二是资本市场的限制。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各个经营因素的影响,其利润规模不可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所需资本要借助于外部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务资本市场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借款能力与规模也受其限制。为此,需要测定恰当的发展速度,以求在生存中谋取发展。相对稳健的财务发展思想是:先将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将盈利大部分转化为再投资;其次考虑外部市场的可用资源,适度利用负债经营和财务杠杆。
(二)建立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机制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处于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位置,直接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在成长期,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大部分集中在资金短缺上,在如何有效地筹集和使用资金,弥补资金缺口的同时使增量资金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边际收益,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优化资金筹措结构。资金筹措包括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有很多方法,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方法。销售百分比法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可选择多种筹资渠道,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债券或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同时还可利用职工暂时的闲散资金。无论采取哪种筹资方式,企业都应兼顾资金来源属性,摆正融资活动的位置,保持良好的信誉;还应该结合内外部环境,科学估算筹资风险,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分散、转移筹资风险,做好事前控制。
2.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优化资金使用结构首先要优化资金占用结构。企业要保持合适的流动资金限度,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动态等因素来决定流动资金的比例;同时,还要确定流动资金内部项目的比例,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像一个链条,科学的联结和合理的约束机制会减少浪费,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金使用结构要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机制。企业应重视资金收支计划,达到“量入为出,总量控制,保证重点,均衡支付”的目的。如成立资金调度中心,统筹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使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
3.优化盈余分配结构。盈余的分配要考虑债权人、投资者、企业和职工等各方面利益的均衡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者利润和保持盈余的比例。企业要在保证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同时,留有一定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4.强化资金管理意识。企业经营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考虑时间价值。较强的时间价值观念,可使企业的资金运动与市场变化相适应,抓住机遇,减少风险与损失。企业管理者在资金管理上还应该树立现金流量的概念,密切关注现金流量的信息,根据不同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计划、短期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和长期现金流量报告。
(三)充分规划投资项目
关键词:成长型企业;财务;战略决策
本文分析了成长型企业的特性,解析了企业现有的财务管控状态,在此基础上,明晰了财务范畴内的战略决策:成长型的新企业要接纳平稳态势下的筹资决定。企业现有的融资源头涵盖了新接纳的投资、负债筹措得来的资金。竞争力根基之上的经营战略带有多元化的总态势。剩余股利这一新措施及添加特有的额外股利,能够降低成长型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一、财务战略的含义
企业财务战略主要有如下内涵:在现有目标的助推之下,为了平衡现有的金额流转、合理配置现有的企业资金,就应服从长时段内的盈利特性。在接纳了这些指引以后,企业制定最佳态势下的财务决策,以便维护全局架构下的竞争优势,做出带有战略特性的财务决定。
企业的财务活动涵盖了必备的金额筹措、最佳情形下的金额分配、资金的接纳和运用。资金筹措这一环节是财务活动的起点。明晰资金的配置路径有利于后续时段内的收益配置。企业制定出来的财务战略与其他范畴内的战略都被看成本源性的管控过程。然而,其他决策的制定和建构不能脱离资金的管控和资本的运营。由此可见,财务范畴内的决定是企业现有的战略核心,它能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维护好企业的竞争地位。
二、金额筹措的决定
在快速延展的时段内,企业要拓展原初的产品市场、安设可用的固定资产、购进可用的流动资产。为此,在此时段内,企业有着偏大的金额需求。然而,企业累积得来的金额却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若完全依凭内力去增添这样的可用资金,就会抑制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寻找外部架构下的筹措路径,包括外部范畴内的债务、接纳的股东资金等。
与创业时段比对,高速增长的时段中,企业降低了原有的经营危险。然而,偏大的金额累积及市场范畴内的不确定环境也增添了如上风险。企业要接纳最优的融资渠道,有序管控现有的财务危险,才能降低综合态势下的风险。由此可见,企业要把现有的权益资本当成主体,接纳辅助的、最佳情形下的负债办法,妥善融资。
(一)筹措足量的债务金额
在负债融资这一路径中,企业可以接纳银行信贷、发行特有的债券、更替原有的债券来获取可用的金额。在筹措资金时,要注重如下要点。
首先,带有经营特性的现金要与偿付的利息均衡。因为成长时段内企业只能接纳偏少的利润数值。在这样的态势下,增添原有的负债反而增加了原有的经营风险。为此,要管控这样的负债规模,让还本付息架构下的金额低于当期范畴内的净流量。若没能有序去平衡,很易增加原有的财务危险,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
其次,长短期范畴内的负债也要保持均衡态势。长期及短期这两个范畴内的负债都具有其优点及弊病。短期范畴内的负债带有偏大的弹性,也有着灵活的特性,筹措成本也是偏低的。然而,短期债务潜藏了偏大的筹措危险。长期范畴内的负债耗费掉偏长的归还时段,减轻了还债压力。然而,筹措这样的金额,成本还是偏多的,也要顾及现有的限制条款,这就制约了建构中的企业。因此,可以接纳综合架构下的筹资路径:对临时范畴内的流动金额选取特有的短期负债,对带有永久特性的金额选取特有的长期负债。
(二)吸纳足量投资
成长时段中的新企业有着发展的前景,这样的态势能让企业能寻找出偏多的权益资金。要搜索到这样的金额,就应当顾及现有的各种群体,广泛去吸纳投资。吸纳金额的路径是运用现有的资本市场,接纳公开发行这一交易途径。这样能吸纳民间范畴内的更多金额,或者吸纳特有的投资机构,供应足量的金额保证。
三、运营路径下的决定
(一)可用的投资决定
成长时段中的新企业要不断去拓展现有的市场,在市场中增加原有的份额。为此,企业要把原初的战略要点更替到销售架构上来,投资范畴内的战略也要随之更替。具体而言,在延展原有的售卖市场时,要在特有的营销网络、特有的广告等层级内投入足量金额。提高市场延展的速率,就要注意营销范畴内的多样技巧。要增加原初的固定资产,增加可用的流动金额,以便扩大固有的产出规模。这样一来,企业就占领了特有的售卖市场并建构了抵御屏障。
(二)可用的成本规划
成本范畴内的竞争是现有的竞争主导。企业选取出来的一切战略都体现在成本中。为此,制定出来的成本战略应在企业的财务战略架构下带有核心价值。企业要促进规模经济的建构,明晰压缩成本的技术。这样就能在特有的竞争范畴内,创设稳固的进入屏障。成本管控的决定涵盖了价值链的辨识和解析。企业要明晰产业范畴内的价值链,解析内部架构下的价值链,辨识对手现有的价值链。这样就明晰了特有的成本动因,从而创设这一范畴内的竞争优势。
(三)管控现存的账款
成长时段中的企业要创设完备架构下的账款管控,有效去辨识应收账款并管控这一账款。要通过科学的路径去辨识现有的财务风险。要明晰对方固有的根本状态、经营态势、现有的信用层级,从而辨识对方现有的履行能力。这样能维护好账款应有的安全性,赢得最大范畴内的利润。在制定如上决策时,要接纳可用的现金折扣并缩减原初的收账期,以便促进对方还款。要细分现有的收款职责,明晰职责主体。
四、收入配置的路径
长期范畴内的股利分配是财务战略应有的重要成分。配置股利就是明晰现实范畴内及未来范畴内的股东收益,要依据存留下来的盈利数额、已被偿付的数额来辨识可用的分配路径。
依据财务管控的基本原理,股利配置的关联决定要受偏多的因素干扰。企业在制定可用的分配决定时要注意如下层级的要素:盈余现有的稳定特性、企业现有的举债能力、可用的投资时机、资产固有的流动特性、还本付息现有的难度、设定好的合同约束、现有的通货膨胀态势。
股东要明晰这种原理:经由分配以后,存留下来的收益将会被缩减。这样一来,发行新股去吸纳金额的潜藏可能就会递增。然而,发行如上的新股还会稀释原初的管控权限。为此,最佳态势下的股利决定是让现有的剩余股利低于惯常范畴内的股利。在偿付路径上,可以采取股票股利的新颖分配路径。先发放特有的股票利润能让股东明晰现有的经营成果,而不用去偿付代价。这样也可以吸纳潜藏的投资者。
五、结语
企业选择财务决策关系到企业的资源取向、财务范畴内的独特模式。财务战略也会影响现有的理财水准、理财成效。若能正确辨识财务决定并真正实施,就能增加原有的财务价值,促进管控目的实现。为此,企业要根据行业特性,注意现有的内外环境,制定最优架构下的财务战略。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住应有的竞争实力,促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清含.成长型企业的财务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05).
[2]刘安.成长型企业财务战略[J].经济与管理,2004(11).
(一)筹措足量的债务金额
在负债融资这一路径中,企业可以接纳银行信贷、发行特有的债券、更替原有的债券来获取可用的金额。在筹措资金时,要注重如下要点。首先,带有经营特性的现金要与偿付的利息均衡。因为成长时段内企业只能接纳偏少的利润数值。在这样的态势下,增添原有的负债反而增加了原有的经营风险。为此,要管控这样的负债规模,让还本付息架构下的金额低于当期范畴内的净流量。若没能有序去平衡,很易增加原有的财务危险,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其次,长短期范畴内的负债也要保持均衡态势。长期及短期这两个范畴内的负债都具有其优点及弊病。短期范畴内的负债带有偏大的弹性,也有着灵活的特性,筹措成本也是偏低的。然而,短期债务潜藏了偏大的筹措危险。长期范畴内的负债耗费掉偏长的归还时段,减轻了还债压力。然而,筹措这样的金额,成本还是偏多的,也要顾及现有的限制条款,这就制约了建构中的企业。因此,可以接纳综合架构下的筹资路径:对临时范畴内的流动金额选取特有的短期负债,对带有永久特性的金额选取特有的长期负债。
(二)吸纳足量投资
成长时段中的新企业有着发展的前景,这样的态势能让企业能寻找出偏多的权益资金。要搜索到这样的金额,就应当顾及现有的各种群体,广泛去吸纳投资。吸纳金额的路径是运用现有的资本市场,接纳公开发行这一交易途径。这样能吸纳民间范畴内的更多金额,或者吸纳特有的投资机构,供应足量的金额保证。
二、运营路径下的决定
(一)可用的投资决定
成长时段中的新企业要不断去拓展现有的市场,在市场中增加原有的份额。为此,企业要把原初的战略要点更替到销售架构上来,投资范畴内的战略也要随之更替。具体而言,在延展原有的售卖市场时,要在特有的营销网络、特有的广告等层级内投入足量金额。提高市场延展的速率,就要注意营销范畴内的多样技巧。要增加原初的固定资产,增加可用的流动金额,以便扩大固有的产出规模。这样一来,企业就占领了特有的售卖市场并建构了抵御屏障。
(二)可用的成本规划
成本范畴内的竞争是现有的竞争主导。企业选取出来的一切战略都体现在成本中。为此,制定出来的成本战略应在企业的财务战略架构下带有核心价值。企业要促进规模经济的建构,明晰压缩成本的技术。这样就能在特有的竞争范畴内,创设稳固的进入屏障。成本管控的决定涵盖了价值链的辨识和解析。企业要明晰产业范畴内的价值链,解析内部架构下的价值链,辨识对手现有的价值链。这样就明晰了特有的成本动因,从而创设这一范畴内的竞争优势。
(三)管控现存的账款
成长时段中的企业要创设完备架构下的账款管控,有效去辨识应收账款并管控这一账款。要通过科学的路径去辨识现有的财务风险。要明晰对方固有的根本状态、经营态势、现有的信用层级,从而辨识对方现有的履行能力。这样能维护好账款应有的安全性,赢得最大范畴内的利润。在制定如上决策时,要接纳可用的现金折扣并缩减原初的收账期,以便促进对方还款。要细分现有的收款职责,明晰职责主体。
三、收入配置的路径
长期范畴内的股利分配是财务战略应有的重要成分。配置股利就是明晰现实范畴内及未来范畴内的股东收益,要依据存留下来的盈利数额、已被偿付的数额来辨识可用的分配路径。依据财务管控的基本原理,股利配置的关联决定要受偏多的因素干扰。企业在制定可用的分配决定时要注意如下层级的要素:盈余现有的稳定特性、企业现有的举债能力、可用的投资时机、资产固有的流动特性、还本付息现有的难度、设定好的合同约束、现有的通货膨胀态势。股东要明晰这种原理:经由分配以后,存留下来的收益将会被缩减。这样一来,发行新股去吸纳金额的潜藏可能就会递增。然而,发行如上的新股还会稀释原初的管控权限。为此,最佳态势下的股利决定是让现有的剩余股利低于惯常范畴内的股利。在偿付路径上,可以采取股票股利的新颖分配路径。先发放特有的股票利润能让股东明晰现有的经营成果,而不用去偿付代价。这样也可以吸纳潜藏的投资者。
四、结语
【关键词】成长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153-03
【作者简介】唐丰收,浙江万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现有对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仅局限于规范性很强的理论分析,结论基本上是中小企业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未来几年总体倾向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及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调查方法是在宁波市经贸委举办的EMBA研修班上发放问卷。该研修班的学员都是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这些企业都是被宁波市经贸委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调查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每个企业一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在调查对象中,董事长占65%,总经理占20%,财务副总经理占5%,非财务副总经理占10%。
一、样本情况
1.样本行业分布。被调查的54个企业基本上属于工业企业,其中机械类企业26家(占48%),电子类企业16家(占30%),纺织类企业8家(占15%),其他类企业4家(占7%)。
2.样本的成长性分布。调查分别从资产规模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等三个方面考察被调查企业三年以来的成长性(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80%以上的企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处于增长较快或很快的成长区间,说明绝大部分的样本企业三年以来,在规模和效益上,一直都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二、关于经营战略
财务战略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为了分析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的适配性,有必要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查从企业战略意识、企业未来5年经营战略方向、企业未来竞争策略选择等三个方面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
1.成长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较强。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54家中小企业中,有45家企业有3年以上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占84%,仍有9家企业还没有制订3年以上的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占16%。发展规划是战略意识具体化,我们认为,对未来有没有制定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反映企业战略意识的强弱。84%的被调查企业都制订了3年以上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说明总体上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战略意识比较强烈。当然,在经营环境变化节奏加快的今天,还有16%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没有制订长期的发展规划,这一状况不容忽视。
2.专业化经营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流经营战略。调查发现,97%以上的企业目前仅从事某一种产品(业务)经营。当问到未来五年内经营产品(业务)的选择时,有19家企业选择“专门在现有产品(业务)内从事经营”,比例为56%;有11家选择“逐渐扩展与目前产品(业务)相关的领域”,比例为32%;有4家企业选择“在几个与目前产品(业务)不相关的领域扩展”,比例为12%。这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坚持的总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专业化发展战略。
3.差异化竞争策略成为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企业竞争的策略主要有“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调查发现,对于未来五年企业竞争优势的定位,有75%的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其中有28家企业选择“产品创新差异化战略”,占51%,有13家企业选择“产品质量差异化”,占24%;而前两者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有9家企业选择“低成本优势”,占17%,有4家选择“营销差异化”,占8%。调查结果说明由于竞争环境的变化,多数成长型企业的竞争策略取向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的途径,实现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近年来,宁波市的中小企业在民工荒、能源紧的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与能源成本不断上升,过分依靠成本优势的竞争策略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提高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变一直以来所依赖的低成本优势,这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观念和战略上可喜变化。
三、关于投资方面
投资战略是财务战略的核心。根据企业投资方向的重点不同,可以将投资战略分为内涵投资战略与外延投资战略。前者是围绕内涵扩大再生产,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投资,包括在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开发,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投资。后者是围绕企业外延扩大再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的投资。
1.成长型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内涵式投资。为了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未来五年的内涵投资情况,我们设计了问题:“贵公司在未来五年内,主要在以下哪些方面加大投资(限选三项,并按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表明,①技术改造、开发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的重中之重:67%的企业将技术改造、开发列为第一位的投资,30%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投资,10%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三位的投资。这与大多数企业将未来的竞争优势定位于通过提高技术能力的途径实施产品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是一致的。②健全管理制度也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的一个重点:19%的企业将健全管理制度方面的投资列为第一位的投资,16%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投资,15%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三位的投资。通常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初期,往往不太重视管理制度建设,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意识到该问题,在未来打算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③对员工培训的投资也是未来几年成长型企业内涵投资的重要部分。说明在产品、技术、服务等被要求不断升级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下,成长型中小企业意识到员工素质、技能的改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开始重视通过员工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总之,大部分企业在未来五年内,主要投资于技术改造、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员工培训,这说明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内涵式投资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流。同时,内涵投资的这种偏好顺序也体现了中小企业未来对竞争优势的选择:技术能力和质量差异化。
2.成长型中小企业外延式投资战略的偏好
(1)绝大多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扩张型的外延式投资战略。我们设计了问题:“贵公司未来五年内是否会加大外延式投资?如果加大投资,贵公司未来的外延式投资主要采
取何种方式?”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外延式投资战略的特点。调查表明,97%以上的企业在未来五年都会加大投资,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因此,采取了扩张型外延投资战略。
(2)成长型中小企业外延投资方式的选择体现出其与经营战略的一致性。对于投资方式策略的选择,调查结果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在企业现有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有39家企业,占72%;排在第二位的是“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10家,占18%;排在第三位的是“通过参股,投资其他行业”,有6家,占10%。这种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过直接扩大规模还是通过并购扩大生产规模,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坚持“专业化”经营战略。在如何扩大规模上,多数企业选择“在企业现有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通过并购途径来扩大规模。原因可能在于,并购的投资策略尽管有利于迅速扩大规模,节约现金流,但会带来相应的整合成本。只有当企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增强时,通过并购,快速扩大生产规模对成长型企业更有利,风险更小。总之,调查结果表明,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在整体上与其经营战略是吻合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与其专业化经营战略相一致的“在企业现有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或“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策略。
3.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决策程序日趋民主,有助于提高投资战略的科学性、准确性。投资决策是关乎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中小企业的产权通常是高度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这常常导致决策过于集中、独断。因此,决策过程的民主性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调查发现,有60%的企业(33家)在重大对外投资决策时,采取“董事长提议,董事会集体讨论决定,然后下达执行”的方式。当然,还有20%的企业(11家)采取“直接由董事长决定,下达执行的方式”。采取其他方式决策的占20%。在投资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于重大的投资决策采取个人拍脑袋、独断的决策方式,很难保证决策的科学、准确程度。
四、关于融资方面
1.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需求;技术改造、研发也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需求。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有融资需求吗?如果有,希望通过融资来解决哪些问题?(限选三项,并按照其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需求主要是用于扩大生产,63%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首要的融资需求,30%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是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扩张型外延投资战略的必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30%的企业将技术改造、研发列为第一大融资需求;65%的企业将技术改造、研发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说明,一方面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改造、研发动机比较强烈,另一方面成长型中小企业还存在缺乏技术改造、研发资金的现实问题。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体现了它们未来的投资战略。比如,不少企业需要资金用于技术改造、研发,这是与上述成长型中小企业内涵投资战略重点选择是一致的。
2.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在筹资时,会依次选择哪些筹资方式?”。调查表明,向银行借款是首选的筹资方式;其次是吸收外资。56%的企业将向银行借款列为首要的融资方式;26%的企业将吸收外资作为首要的融资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我们设计问题“在需要长期资金时,贵公司是否愿意通过让出一定股份的方式获得?”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让渡企业控制权来获得资金的意愿程度。调查表明,表示“愿意”的只有16家,占31%,“无所谓”是8家,占14%,占“不太愿意的”或“很不愿意”的有30家,占55%。这说明,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老板因担心采取权益融资的方式会导致控制权的削弱而采取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而外资参股,通常对企业控制权不会构成威胁,因此,也受到一些企业的青睐。此外,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公司(占80%)在未来五年内还没有到股票市场中小企业板融资的计划,反映成长型中小企业对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方式不看好。也在表明,我国的股票市场(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板块)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其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3.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的成长型企业在筹资风险上选择低风险偏好。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偏好程度。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公司(有44家,占81%)有意识地使长期负债与公司自由资金的比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说明绝大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财务意识较强。没有该意识的有6家,比例是19%。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在经营战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较强;专业化经营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流经营战略;差异化竞争策略(主要是通过技术差异化)成为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
(2)在投资战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内涵式投资;绝大多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扩张型的投资战略;投资战略决策程序日趋民主。
(3)在融资战略上,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
(4)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在整体上与其经营战略相吻合,如对外部投资方式选择体现专业化经营的经营战略;内涵投资战略的重点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竞争优势的选择。
(5)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体现了与竞争环境的适应性。调查表明,技术改造、研发、健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的内涵投资战略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现有或未来的经营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筹资战略也体现了投资战略的要求
(6)中小企业在实施财务战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较弱。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尚待提高;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信心不足。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战略实现遇到困难。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2.建议
(1)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管理意识与技能的培训。较强的战略意识与战略管理技能是中小企业经营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调查表明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战略意识较弱,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有关对经营者战略意识与战略管理能力的培训活动。
成长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生力军。在经营环境变化不断加快的趋势下,战略管理对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非常重要。而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解、分析成长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现状、特点,可以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改善财务战略提供建议。然而,现有对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仅局限于规范性很强的理论分析,结论基本上是中小企业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未来几年总体倾向采取什么样的财务战略,在财务战略管理上存在什么样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本文通过对54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副总经理的调查,来达到此目的。调查方法是在宁波市经贸委举办的EMBA研修班上发放问卷。该研修班的学员都是中小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这些企业都是被宁波市经贸委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调查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每个企业一份),收回有效问卷54份。在被调查的对象中,董事长占65%,总经理占20%,财务副总经理占5%,非财务副总经理占10%。
一、 样本情况
1.样本行业分布情况。被调查的54个企业基本上属于工业企业,其中机械类企业26家(占48%),电子类企业16家(占30%),纺织类企业8家(占 15%),其他类企业4家(占7%)。
2.样本的成长性情况。调查分别从资产规模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等三个方面,来考察被调查企业三年以来的成长性(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80%以上的企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处于增长较快或很快的成长区间,说明绝大部分的样本企业三年以来,在规模和效益上,一直都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
表1样本企业的成长性分布
成长性 [②] 一般 较快 很快
销售收入增长率 6家 11% 30家 56% 19家 33%
销售利润增长率 10家 18% 27家 50% 17家 32%
资产规模增长率 8家 15% 24家 45% 22家 40%
二、关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
财务战略是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为了分析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的适配性,有必要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查从公司发展规划的制定、公司在未来五年内的战略布局、公司未来的竞争策略三个方面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
1.成长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较强。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54家中小企业中,有45家企业有3年以上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占84%,仍有9家企业还没有3年以上的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占16%。发展规划是战略意识具体化,我们认为,对未来有没有制定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反映企业战略意识的强弱。84%的被调查企业都制订了3年以上比较全面的发展规划,说明总体上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战略意识比较强烈。当然,在经营环境变化节奏加快的今天,还有16%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没有制订长期的发展规划,这一状况不容忽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成长较快的企业而言,没有明确的战略意识,未来很可能就会变得被动。
2.专业化经营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流经营战略。调查发现,有19家企业,在未来五年选择“专门在一个领域内从事经营”的经营战略,比例为56%;有11家在未来五年选择“逐渐扩展与目前业务相关的领域”,比例为32%;有4家企业选择“在几个不相关的领域扩展”,比例为12%。这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坚持的总的发展战略主要还是专业化发展战略,少数成长型中小企业也有多元化发展的冲动。
3.技术能力与质量差异化竞争策略成为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调查发现,对于未来五年企业竞争优势的定位,有28家企业选择“技术能力差异化”,占51%,有13家企业选择“质量差异化”,占24%,有9家企业选择“低成本”,占17%,有4家选择“营销差异化”,占8%。说明基于竞争环境的变化,多数成长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向是提高技术能力。近年来,宁波市的中小企业在民工荒、能源紧的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过分依靠成本优势、营销优势的竞争策略已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提高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变一直以来所依赖的低成本优势,这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在观念和战略上可喜变化。
二、 关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是财务战略的核心。调查试图了解,未来几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资金投向的重点;在外部投资方面,企业将采取何种投资方式;以及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决策程序来决定重大的内、外部投资。
1. 内涵式投资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投资的主流。
为了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在未来五年的内部投资重点,我们设计了问题:“贵公司在未来五年内,主要在以下哪些方面加大内部投资(限选三项,并按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见表2)表明,①技术改造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投资的重中之重:67%的企业将技术改造列为第一位的内部投资,30%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投资。10%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三位的投资。这与大多数企业将未来的竞争优势定位于技术能力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是一致的。②健全管理制度也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投资的一个重点:19%的企业将健全管理制度列为第一位的投资,16%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二位的投资,15%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三位的投资。通常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初期,往往不太重视管理制度建设,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径。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意识到该问题,在未来打算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③对员工培训的投资也是未来几年成长型企业内部投资的重要部分。说明,在产品、技术、服务等被要求不断升级的外在环境的压力下,成长型中小企业意识到员工素质、技能的改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总之,大部分企业在未来五年内,主要投资于技术改造、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员工培训,这说明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内涵式投资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投资的主流。同时,内部投资的这种偏好顺序也体现了中小企业未来对竞争优势的选择:技术能力和质量差异化。
表2:内部投资方向分布:
重要程度
投资
方向 第一 第二 第三
家数 % 家数 % 家数 %
技术改造 36 67 16 30 5 10
健全管理制度 10 19 9 16 8 15
员工培训 3 6 14 25 19 35
引进关键员工 3 6 4 8 11 20
营销 3 6 11 21 11 20
合计 54 100 54 100 54 100
2. 成长型中小企业外部投资战略偏好
①绝大多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扩张型的投资战略。
我们设计了问题:“贵公司未来五年内是否会加大外部投资?如果加大投资,贵公司未来的外部投资主要采取何种方式?”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的投资需求,以及投资方式的战略选择。调查表明,97%以上的企业在未来五年都会加大对外投资。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因此,采取了扩张型投资战略。
②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未来投资方式的选择体现出其与经营战略的一致性。对于投资方式策略的选择,调查结果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直接通过增加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有39家企业,占72%。 排在第二位的是“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有10家,占18% 。排在第三位的是“通过参股,投资其他行业”,有6家,占10%。这种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过直接扩大规模还是通过并购扩大生产规模,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坚持“专业化”经营战略。在如何扩大规模上,多数企业选择增加生产线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是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原因可能在于,并购的投资策略尽管有利于迅速扩大规模,节约现金流,但会带来相应的整合成本。只有当企业的管理控制能力增强时,通过并购,快速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成长型企业的理性的选择。总之,调查结果表明,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在整体上与其经营战略是吻合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与其专业化经营战略相一致的“直接通过增加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或“通过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策略。
3.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战略决策程序日趋民主,有助于提高投资战略的科学性、正确性。
投资决策是关乎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中小企业的产权通常是高度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这常常导致决策过于集中、独断。因此,决策过程的民主性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调查发现,有60%的企业(33家)在重大对外投资决策时,采取“董事长提议,董事长办公会集体谈论决定,然后下达执行”的方式。当然,还有20%的企业(11家)采取“直接由董事长决定,下达执行的方式”。采取其他方式决策的占20%。在投资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于重大的投资决策采取个人拍脑袋、独断的决策方式,很难保证决策的科学、准确程度。
二、关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战略
1. 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需求;更新技术(或研发)也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需求。
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有融资需求吗?如果有,希望通过融资来解决哪些问题?(限选三项,并按照其重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需求主要是用于扩大生产,63%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首要的融资需求,30%的企业将扩大生产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是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实行扩张型投资战略的必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30%的企业将更新技术(或研发)列为第一大融资需求;65%的企业将更新技术(或研发)列为第二大融资需求。这说明,一方面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改造(或研发)的动机比较强烈,另一方面还存在缺乏技术改造资金的现实问题。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体现了它们未来的投资战略。比如,不少企业需要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或研发),这是与上述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投资重点的战略选择是一致的。
2.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
我们设计问题“贵公司在筹资时,会依次选择哪些筹资方式?”。调查表明,向银行借款是首选的筹资方式;其次是引进外资。56%的企业将向银行借款列为首要的融资方式;26%的企业将引进外资作为首要的融资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原因,我们设计问题“在需要长期资金时,贵公司是否愿意通过让出一定股份的方式获得?”来了解成长型中小企业让渡企业控制权来获得资金的意愿程度。调查表明,表示“愿意”的只有16家,占31%,“无所谓”是8家,占14%,占“不太愿意的”或“很不愿意”的有30家,占55%。这说明,大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老板因担心采取权益融资的方式会导致控制权的削弱而采取银行借款的筹资方式。此外,调查还显示,绝大部分公司(占80%)在未来五年内还没有到股票市场中小企业板融资的计划。可见,反映成长型中小企业对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方式不看好。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的股票市场(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板块)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其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3.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的成长型企业在筹资风险上选择低风险偏好。
资本结构反映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偏好程度。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公司(有44家,占81%)有意识地使长期负债与公司自由资金的比率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说明绝大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财务意识较强。没有该意识的有6家,比例是19%。 调查还表明,负债率在20%以下的企业有11家,负债率在20%-50%有7家,负债率在50%-80%有7家。认为自身公司的负债率适当的有15家,过高的有5家,过低有8家。值得注意的是,在负债率低于20%的企业中,有7家选择负债比率合适。这说明,相当一部分的成长型企业偏好低财务风险。
4.缺乏有效担保形式、企业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是影响中小企业负债融资的主要障碍。我们还调查了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调查发现, 63%的企业反映缺乏有效担保形式是融资的主要障碍;54%的反映企业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低是融资的主要障碍。说明,尽管被调查企业都是成长型企业,但是在客观它们的自我积累与发展能力还是较低,又缺乏有效的担保形式,使得融资战略实现困难。
四、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①在经营战略上,成长型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意识较强;专业化经营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流经营战略;技术能力与质量差异化竞争策略成为多数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选择。
②在投资战略上,内涵式投资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内部投资的主流;绝大多数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选择扩张型的投资战略;投资战略决策程序日趋民主。
③在融资战略上,向银行借款是成长型中小企业首选的筹资方式;绝大部分的企业有意识地安排长期资本结构,财务风险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的成长型企业在筹资风险上表现低风险偏好。
④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在整体上与其经营战略相吻合,如外部投资方式战略体现专业化经营的经营战略;内部投资战略重点体现了企业对未来竞争优势的选择。
⑤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体现了与竞争环境的适应性。调查表明,技术改造、健全管理制度、培训员工的内部投资战略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现有或未来的经营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筹资战略也体现了投资战略的要求
⑥中小企业在实施财务战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部分企业的战略意识较弱。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尚待提高;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信心不足。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战略实现遇到困难。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2.建议
①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战略管理与财务战略管理意识与技能的培训。较强的战略意识与战略管理技能是中小企业经营者必备的基本素质,调查表明部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战略意识较弱,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有关对经营者战略意识与战略管理能力的培训活动。
②政府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成长型中小企业实现融资战略的环境,调查表明,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观上需要扩大融资增加生产规模,需要技术改造,增强竞争优势,但是,它们还存在融资困难的现实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担保形式。因此,政府、社会要积极开辟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寻求有效的担保方式,促成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战略、投资战略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正飞.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1期
2. 阎达五,陆正飞.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3.洪 玫,李淑珍.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财务战略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2期.
关键词: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研究对策
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纲领性谋划的企业财务战略,须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特点,来指导企业财务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并与之保持相一致性。从而实现企业财务战略追求的,能够长期保持企业盈利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一、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是指以企业价值分析为基础,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能力为目标,合理有效的配置企业财务资源,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影响企业整体与长远发展的重大财务活动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企业在成长期所表现出的经营特点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
企业重心从创业期集中于研发管理,转变调整到,以产品生产、销售及市场拓展的过渡,并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调度与使用资金。
(二)企业经营规模的迅猛扩张
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品被成功推销上市,吸引着固定的老客户和潜在的新顾客前去购买,使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大,刺激整个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
(三)企业资本市场的实力增强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趋于稳定和可靠,强劲有力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实力不断增加,企业的成长价值吸引着投资者和有意投资欲望群体极大的关注与投资青睐。
(四)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
一方面,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市场销量持续增大,企业用于在生产和市场拓展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企业用于满足生产与销售而投入的场地、生产设备、原材料、工人工资和广告宣传费用的需求资金也随成本上升需要增加。
(五)企业经营风险依然很高
企业的经营风险,一是对未来销售预期增长的过分依赖,假如一旦无法达到预期要求,经营风险随之而来;二是企业实施由关注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转到注重销售,注重市场拓展的过程中,这些变化的调控失效,导致未来经营活动的衰退。
三、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对策措施
根据上述企业在成长期所具有的经营特点,要确保成长期企业始终处于良性发展中,企业财务战略必须充分结合其特性,合理利用企业的财务资源,以科学协调分配为出发点,提高企业资金的合理使用效率,避免被大量盲目的消耗和占用,为企业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一)财务筹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虽然成长期企业因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快,企业经营活动相对的现金流量有所宽裕,企业实力的增加可进一步扩张。外部融资也比起初容易多了,可以有条件发行股票上市、通过与愿意提供商业信贷的多家商业银行合作筹集大量资金。但制定时必须要结合企业财务状况、风险喜好、行业特点,保持与公司发展速度一定协调性的适度债务和股权融资规模,来选择解决途径。常用于筹资有三种方式:将大多数收益留存于企业内部;适当的负债筹资;股权融资。成长期企业通过综合比对,分析筹集资金的综合成本,决定出最适合的稳健筹资方式,以控制财务规模。
(二)财务投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成长期企业在制定财务投资战略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经营的长短期利益,以整体企业的价值为导向,从成本的角度系统全面的分析企业所投资金的回报率,预计出投资报酬率是否大于企业所使用的资金成本,能否在有效期收回投资成本等投资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出企业资金在有限范围内,能协调分配投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所占比例。避免出现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因比例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流动资金短缺,固定资产闲置,或是固定资产不足而流动资金浪费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投资一定比例的资金,来兼并具有成长价值的企业,获得协同效应,这样可以快速的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价值。
(三)财务分配战略制定与实施
为确保成长期企业的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制定财务收益分配战略时,首先应将企业财务收益中的大部分资金,返回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去,以便有利于成长期企业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二是应看到此时的企业经营活动中,虽然收益水平有所提高,现金流量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企业的强劲发展,企业资金需求量的缺口是增加的现金流量无法满足的。因此,在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不能满足资金成本的全部资金时,可用低现金股利支付率,留存现金股利分配的收益等资本化方式,是企业成长期这一阶段必然的选择。把留存下来的收益,企业应该尽量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改造企业的硬软环境设施,这样企业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成长期所制定的财务战略管理,影响着企业价值的提升,企业价值又影响着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实施。因此,财务战略管理要把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为目标的理念,贯穿到成长期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制定和实施中去,积极有效的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成长和持续发展。
参与文献:
[1]姚吉.财务战略管理的中心.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上海会计,2003(7)